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泗陽的歷史

泗陽的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8-01 02:09:18

⑴ 泗陽興中會的歷史

這個你們就不知道了吧,他們老大叫韓笑,08年被江蘇公安抓走了。興中會就散夥了,08年底幾個人想重組興中會,但是沒人敢接韓笑的擔子。所以興中會就玩完了。說不定韓笑出來後,還會重組興中會。泗陽先在只有貝貝和單單兩人最拽的但是貝貝不想管太多事,所以先在打架什麼事都是找單單的。柱子先在跟單單混的也不錯。就是沒人敢動重組興中會的念頭,都怕韓笑出來會找他麻煩

⑵ 泗陽有哪些名人

1.盧廷蘭

盧廷蘭,生卒年不詳,字芳谷,明代桃源(今宿遷市泗陽縣)人。自幼篤志於學,尤其喜讀《天工開物》、《夢溪筆談》 一類實用性自然科學書籍及重要科學技術文獻,並愛好對民間鐵木工具製作、紡織工藝。

盧廷蘭重新設計、改進織錦工藝;還按照所織花紋,編撰歌詞,讓機工邊操作邊唱,心手相應,以-人的十指代十人,節約大量勞力,提高了生產率,降低了成本,得到了織錦作坊贊揚。鄉試落榜後即在江南指導絲織工作,後卒於南京,江南機坊多設像祭祀,奉「盧祖」。

2.秦嘉

秦東海郡陵人(即凌縣,今江蘇泗陽縣眾興鎮凌城村),秦末人物,陳涉起義自立為楚王後,與銍(銍邑,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臨渙鎮)人董緤、符離(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人朱雞石等相約起義,率兵圍困東海郡守慶於郯縣。陳勝聽說後,派武平君畔作為秦嘉所部監軍。秦嘉不服陳勝號令,自立為大司馬,假傳陳勝命令殺武平君畔,並立楚王後裔景駒為楚王,駐扎在彭城(今徐州)以東。

不久,項梁、項羽揮軍北上,秦嘉領兵阻止項梁部西進。項梁以秦嘉背叛陳勝為由,揮師討伐秦嘉,秦嘉敗走,後被殺,其部歸順項梁。

3.劉世勛

劉世勛(?—1147年),號真君,南宋太尉,宋淮安府桃源崔鎮(今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臨河鎮人)。劉世勛幼年,即有雄心壯志,立志學文習武,報效國家。成年後,他仗義疏財,聯絡豪傑,聚義抗暴,扶正抑邪,頗得鄉里擁護。他為人處事,耿介無私,平易近人,辦事嚴謹公正,鄉鄰對他十分仰慕。

4.常廷席

常廷席(1785―1870年)祖籍山東濟寧,生於江蘇淮安府桃源縣(今泗陽)。

早年求學於甘肅靈州(今寧夏靈武縣),掛榜後復返濟寧等地名寺深造,嘉慶五年(18O0年)應聘淮安清真寺阿訇,主持教務達60年之久。他以學識淵博聞名遠近,一時北自濟南,南及南京、杭州等地,穆斯林紛紛前來淮安清真寺求學,寺內絕帳高懸,門徒甚眾。

5.林大木

林大木,明朝大書法家,今江蘇泗陽縣人,號松山,生卒年不詳。生於書香門第。

常游歷山川,師法自然;遍訪同行,切磋技藝。人能得其片墨,不異於獲得至寶。而大木行俠好義,來求者輒揮毫相贈,並不居奇吝嗇。嘗乘酒意,作四季迴文詩,興酣下筆,紙墨淋漓,隱約透出仙氣。尤善擘窠大字,書法流暢,宛若游龍,鐫石者爭相延致,金陵燕子磯上"振衣千仞"四個大字,即大木的遺筆。又蘇州虎丘山上的"虎丘"二字,及天林關"飛來峰"三字,皆大木手跡。

參考資料網路-林大木

網路-常廷席

網路-劉世勛

網路-秦嘉

網路-盧廷蘭

⑶ 泗陽是哪個朝代的國家

泗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2233年的建縣史。境內已發現龍山文化,青蓮崗文化和漢代遺

泗陽出土的「天下第一弩」及其他珍貴文物址多處。
泗陽為古泗水王國都城所在地。因境內多次出土了大量的古泗水國王珍貴文物,而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其中,出土的「弩機」為南京博物院鎮院之寶之一,有「天下第一弩」之稱。
公元1194年,黃河在陽武決口,泗陽大地廣袤災難,其文化古跡也大量淹沒破壞。但是泗陽仍是全國多古跡、多文物的縣份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境內有新石器時代遺址2處,商周遺址4處,大型漢遺址9處,漢代墓葬7處,宋明清代墓葬多處。此外,還有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留下的革命紀念地4處。
泗陽歷史悠久,變制紛繁,建制始於周而定於秦,從西周建厹猶國開始,至今已三千餘年。
秦朝(公元前221年)設置凌縣,屬東海郡;西漢改稱厹猶。
漢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建泗陽縣;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在泗陽、凌縣等地設置泗水國,國都設在凌城(今眾興鎮凌城村)。漢後戰亂頻仍,泗陽建置名稱多變,三國時期稱魏陽,晉置宿豫。
唐改宿遷,金置淮濱縣;105年後改稱泗陽縣。
元朝(1277年)改稱桃源縣,沿用637年,有「夭桃千頃、翠柳萬行」之美景;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稱桃源縣,至明清相沿七百餘年。
明屬南直隸,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明南直隸為江南省,屬淮安府。
康熙六年(1667年)改屬江蘇省,為淮安府桃源縣。
民國三年(1914年),因與國民黨元老宋教仁故鄉湖南省桃源縣名相重,復改稱泗陽縣,屬江蘇省淮揚道;國民政府成立,廢道,直轄於江蘇省政府。縣境東界淮陰,南臨洪澤湖,西臨宿遷及安徽省之泗縣,北接沭陽;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春,日軍陷泗,縣城被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泗陽縣抗日民主政權建立。為適應戰爭形勢,泗陽與鄰縣部分地區分設泗沭、淮泗、泗陽、運河特區4個縣級民主政權。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運河特區撤,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裁淮泗入泗陽,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五月泗沭與泗陽合,基本恢復原泗陽建置,縣政府設於眾興鎮,隸屬淮陰專區(今淮安市)。

⑷ 泗陽著名的歷史景點

三庄漢墓群

泗陽漢墓多,尤其三庄漢墓成群,傳說有「七七四十九墩」,查實為47處。分布在橡樹、三李、夫廟等村,南北長十數里,東面寬六七里,它們成5組分布,均以大墓為中心,大墓的佔地面積在5000平方米以上,上世紀六十年代,田野考古調查,初步認為這些漢墓群大墓應為泗水國王的王陵,周圍的土墩墓為貴族和-的陪葬墓,組成面積大、數量多的王陵區漢墓群。這些漢墓均有規律地分布在一條南北向的軸線上,其南端連接泗水國首邑遺址——城遺址。

建國以來,南京博物院、華東文物工作隊及各市縣文物考古專家對江蘇境內的漢墓進行了全面調查,並發掘了包括徐州獅子山楚王陵、揚州高郵神居山廣陵王墓、邗江縣甘泉二號漢墓等在內的大量漢墓,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基本弄清了楚和廣陵等封國的漢墓型制、喪葬禮俗、文物內涵及文化面貌。但對泗水國,因文獻記載簡略,且此前末對其墓葬和遺址進行考古發掘,而知之甚少。 1998年3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在王李村面小墩進行搶救性發掘,曾發掘出金縷玉衣。2002年11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南京博物院再次發掘,出土了漆木器、銅器、鐵器、陶器、玉器等文物660多件,這些和陳墩漢墓出土的100件文物,為研究泗水王國,研究漢代文物和精神文化提供了極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陳墩漢墓出土的100件(組)文件,其中包括青銅器、陶器、漆器、玉器、錢幣等,值得注意的是邊箱0土的一架長1.2米,寬近0.5米的古瑟,其表面為黑漆裝飾,有四個瑞,有若干個弦孔。由於古瑟是以松軟的木料製作而成的,因此,漢代古瑟保存至今的極為罕見,所以這架古瑟的出土,填補了考古史上的一個空白。

⑸ 乾隆三年的泗陽桃源縣志

泗陽,歷史悠久,變制紛繁,建制始於周而定於秦,從西周建厹猶國開始,至今已三千餘年。
秦置凌縣,西漢改稱厹猶縣。漢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建泗陽縣;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在泗陽、凌縣、於縣等地設置泗水國,國都設在凌城(今眾興鎮境內凌城村)。漢後戰亂頻仍,泗陽建置名稱多變,三國時期稱魏陽,晉置宿豫,唐改宿遷,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稱桃源縣,至明、清相沿七百餘年。
泗陽縣位於中國「十大新天府」之一的蘇北平原,屬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淮海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沿運河城鎮軸交叉輻射區。泗陽東臨周恩來故鄉淮安,西接項王故里宿遷,北靠花卉之鄉沭陽,南瀕洪澤湖,與泗洪、洪澤、盱眙隔湖相望。世界文化遺產京杭運河、古黃河穿境而過。有「平原林海,世外桃源」之美譽。泗陽是中國八大名酒洋河大麴的發源地、中國洪澤湖青蝦之鄉。泗陽縣是中國南方型楊樹的發源地,中國唯一的「意楊之鄉」和「中國綠色板材之鄉」。48%的森林覆蓋率冠居全國平原地區第一。城區人均綠地面積達12.8平方米,每500米就有一個公園。泗陽建成區面積47平方公里,城市化率51.37%。泗陽的城市名片是「游平原林海、拜媽祖聖像、賞大湖風光、逛最美縣城」。同時,泗陽還是江蘇唯一的《中國深呼吸小城100佳》和唯一的《中國最美縣城》。2015年,在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中,泗陽入圍全國縣域經濟競爭力百強縣。衛生福利競爭力全國第一。

⑹ 泗陽的傳說有哪些

泗水古國,還有桃源,千里妖桃啊,建議看下歡樂中國行之魅力泗陽,介紹很詳細的噢

⑺ 泗陽古代名稱

泗陽縣歷史悠久,距今年已有縣級建制2233年,西漢時期曾兩度封王,史稱「泗水國」,前後歷時134年。
現代別名:桃源、魏陽、楊樹之鄉、青蝦之鄉

⑻ 泗陽的地理概況

泗陽縣地處蘇北腹地,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18°20′~118°45′,北緯33°23′~33°58′;之間,東界淮安市淮陰區,南瀕洪澤湖,北鄰沭陽縣,西與宿城、宿豫區毗鄰,西南與泗洪縣接壤。縣境總面積1418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99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70.38%;水域面積420平方公里,占總面積29.62%。陸地面積中有可耕地70603公頃。 泗陽縣境內無山丘,屬黃泛沖積平原。總地勢西高東低,地面相對高程大都介於12米~17米之間。京杭大運河橫穿東西50公里,成為天然"分水嶺"。運河以南,北高南低,河流皆流入洪澤湖,統屬淮河水系;運河以北,南高北低,河流皆屬沂、沭水系。全縣境內大小河道有30多條,總長近700公里。 泗陽縣內土壤分三個類型:潮土、砂礓土、黃棕壤土。潮土面積最大,分布最廣,占總面積80%左右。土壤質量較差,中、低產田面積較大。 目前,全縣境內楊樹活立木蓄積量已達500萬立方米,年木材加工量突破100萬立方米,年生長量100萬立方米,速生楊樹覆蓋率42%;泗陽擁有保持純自然生態的水面65萬畝,年產甲魚、螃蟹、青蝦等綠色水產品10餘萬噸,優質無公害農產品暢銷江浙滬等大中城市;泗陽棉花原種場是全省唯一的國家級棉花良種繁育基地,泗陽大棉花享譽大江南北。 泗陽,歷史悠久,變制紛繁,建制始於周而定於秦,從西周建厹猶國開始,至今已三千餘年。秦置凌縣,西漢改稱厹猶縣。漢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建泗陽縣;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在泗陽、凌縣、於縣等地設置泗水國,國都設在凌城(今眾興鎮境內凌城村)。 漢後戰亂頻仍,泗陽建置名稱多變,三國時期稱魏陽,晉置宿豫,唐改宿遷,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稱桃源縣,至明、清相沿七百餘年,民國三年(1914年),因與湖南省桃源縣名相重,復改稱泗陽縣。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春,日軍陷泗,縣城被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泗陽縣抗日民主政權建立。為適應戰爭形勢,泗陽與鄰縣部分地區分設泗沭、淮泗、泗陽、運河特區4個縣級民主政權。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運河特區撤,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裁淮泗入泗陽,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五月泗沭與泗陽合,基本恢復原泗陽建置,縣政府設於眾興鎮,隸屬淮陰專區(今淮安市)。1996年,劃歸新設的宿遷市。
記得採納啊

⑼ 泗陽知名人物有誰

劉世勛(?~ 1147)宋代宿遷崔鎮(後桃源縣境)人。金兀術南侵時,因辦團練有功,保舉為參謀官,遂從岳飛軍進擊金兵於朱仙鎮,大捷,以功升太尉。紹興十七年(1147),無疾而終,韓世忠請於高宗,敕封「真君」,建祠祀之。
盧廷蘭(生卒年月不祥),字芳谷,明代桃源(泗陽人),廩膳生。後卒於金陵,江南機坊多設像祭祀,奉為「盧祖」。
尹耕雲(?~ 1877),清桃源(泗陽)三義壩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進士),歷官禮部郎中。在鎮壓雲南回民起義和太平軍諸軍事行動中,屢次為清廷獻策,奏議頗多。著述有《大學緒言》、《豫軍紀略》、《心白日齋》、《周易輯說》。
樊炎(1887 ~ 1914),泗陽崇河中市(魏圩)人,原名光炎,幼年樊炎受民主革命思潮影響,曾改名樊也噲,表示他有志像樊噲反對暴秦那樣為推翻清王朝而勇敢戰斗。曾參加廣州新軍起義和黃花崗起義,民國2年組建軍隊,作討袁准備。後為奸人告密,逮捕,就義於清江浦,時年27歲。
韓恢(1887 ~ 1992),字復炎,泗陽縣順德市(史集鄉)人。1910年加入同盟會。宣統三年,隨黃興參加黃花崗起義,民國6年,隨孫中山赴粵參加護法運動。民國11年10月28日在上海被捕。同年11月1日,被殺於南京小營。
胡明復(1891 ~ 1927),名達,泗陽縣城廂人,宣統二年(1910年),考取官費生赴美留學,入紐約康奈爾大學讀哲學。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博士學位的數學家。民國16年6月12日,溺水而死。為紀念他,當時教育界籌建了「明復館」(上海盧灣圖書館前身)。
孫耀宗(1910 ~ 1931),字旭光,泗陽棉花原種場人。民國15年到黃埔軍校為入伍生,被軍校中共黨組織吸收為黨員。民國17年1月,中共江蘇省委建立中共泗陽縣委員會,孫耀宗任書記。民國20年初,孫耀宗被任命為中共海州中心縣委宣傳委員,後因做國民黨軍十二師士兵工作,身份暴露被捕,被秘密殺害於鎮江火車站附近,時年21歲。他是中共泗陽縣委第一任書記。1986年,中共泗陽縣委將烈士遺骸遷葬於愛園烈士陵園。
張相文(1867 ~ 1933),泗陽縣城廂南園人,我國近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和歷史學家,愛國主義者。
李守維(1903 ~ 1940),泗陽縣倉集鎮李樓人。黃埔軍官學校第二期學員,後加入國民黨。民國28年任國民黨中將軍長。民國29年7月,新四軍東進,解放黃橋,組建新四軍蘇北指揮部,李守維率部妄圖消滅新四軍於黃橋,在同年10月5日黃橋決戰中,李守維在涉渡中墜馬落水而死。
王光夏(1904 ~ 1943),泗陽縣穿城鄉人。民國27年2月任泗陽縣長,奉名禁煙(鴉片),執法較嚴。日軍退守眾興鎮後,執行所謂「焦土抗戰」政策,泗陽縣城很快變成一片廢墟。民國32年3月14日,王光夏率江蘇保安第三縱隊,隨韓德勤進佔新四軍四師駐地泗陽唐莫圩、山子頭一帶,妄圖接應正從津浦路西東進的國民黨軍王仲廉部,被新四軍擊斃。
張星火良(1887 ~ 1951),泗陽城廂南園人,張相文之子,近代著名歷史學家。1906年赴美國哈佛大學化學系學習,他是我國最早攻讀生物化學的研究生之一。
韓德勤(1892 ~ 1988),泗陽縣洋河鎮人,民國7年(1918年)畢業於保定軍官學校第六期步兵科。民國26年10月,任江蘇省政府主席。民國36年,任陸軍總部徐州司令部副總司令,民國38年3月去台灣,任總統府戰略顧問,1988年8月15日病逝於台北,終年97歲。

⑽ 泗陽歷史氣候如何

泗陽位於江蘇北部,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18°20′~118°45′,北緯33°23′~33°58′之間,南濱洪澤湖,東界淮安市淮陰區,北鄰沭陽縣,西南與泗洪縣交界,西與宿城區接壤。總面積1418平方公里。
泗陽境內無山丘,一片平原,只有個別地區有低矮壟崗。總地勢西高東低,屬黃淮沖積平原。 地面相對高程大都介於12米~17米之間。土壤分三個類型:潮土、砂礓土、黃棕壤土。潮土面積最大,分布最廣,占總面積的83.2%。土壤質量較差,四、五級佔87.5%,中低產田面積較大。
京杭大運河橫穿泗陽東西50公里,成為天然的「分水嶺」。運河以南,北高南低,境內河流皆流入洪澤湖,統屬淮河水系;運河以北,南高北低,河流皆屬沂、沭水系。
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運河,北起北京通州,南至浙江杭州,流經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六個省市,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

泗陽位於北溫帶南緣,近海無山,地勢低平,屬北亞熱帶季風過渡性氣候區。冬季乾冷,夏季濕熱,春季溫暖,秋季清涼,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豐沛,無霜期較長。年均氣溫14.2℃左右,年均日照2215.9小時左右,年均降水量906.2毫米。
泗陽縣境內楊樹活立木蓄積量已達500萬立方米,年木材加工量突破100萬立方米,年生長量100萬立方米,速生楊樹覆蓋率42%;泗陽擁有保持純自然生態的水面65萬畝,年產甲魚、螃蟹、青蝦等綠色水產品10餘萬噸,優質無公害農產品暢銷江浙滬等大中城市;泗陽棉花原種場是全省唯一的國家級棉花良種繁育基地,泗陽大棉花享譽大江南北。

熱點內容
文科生物會考知識點 發布:2025-07-11 21:32:18 瀏覽:808
班主任工作案例小學 發布:2025-07-11 21:21:02 瀏覽:729
寶藍色校園 發布:2025-07-11 20:31:21 瀏覽:714
幼兒教師演講稿精選 發布:2025-07-11 14:51:14 瀏覽:105
燃料電池歷史 發布:2025-07-11 13:49:58 瀏覽:96
什麼心理 發布:2025-07-11 11:13:50 瀏覽:198
天都教育 發布:2025-07-11 09:35:37 瀏覽:447
廈門在職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11 09:05:50 瀏覽:694
十佳師德模範先進事跡材料 發布:2025-07-11 08:34:05 瀏覽:745
曲宏老師 發布:2025-07-11 08:29:28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