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日喀則歷史

日喀則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8-01 10:31:27

① 日喀則地區文化資源的歷史淵源有哪些

日喀則歷史上有多方面與外界交往的文化通道

② 介紹一下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日喀則

西藏日喀則地區,位於祖國西南邊陲,青藏高原西南部,西銜阿里、北靠那曲、東鄰拉薩與山南,外與尼泊爾、不丹、錫金等國接壤,國境線長1753公里。全地區國土面積18.2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郵政編碼:857000
電話區號:0892
英文名:Rikeze
漢語拼音:RiKaZe
車牌代號:藏D
日喀則地區現設1個縣級市(日喀則市)、17個縣(江孜縣、白朗縣、拉孜縣、薩迦縣、崗巴縣、定結縣、定日縣、聶拉木縣、康馬縣、亞東縣、仁布縣、南木林縣、謝通門縣、吉隆縣、昂仁縣、薩嘎縣、仲巴縣)、1個口岸(樟木口岸)。共有203個鄉(區、街道辦事處),1760個村(居)委員會。現有耕地125萬畝,草場可利用面積1.14億畝,森林覆蓋面積146.2萬畝。
截止2005年底,日喀則地區總人口為662146人。其中農業人口490534人,牧業人口100130人,非農業人口71482人。藏族人口651828人,漢、回、蒙、土、滿、苗、壯等十幾個民族人口10318人。2005年全地區出生8881人,死亡3961人,自然增長率7.47‰。
日喀則地區葯材資源豐富,常用葯材品種有蟲草、貝母、天麻、雪蓮花、紅景天、大黃等300多種,礦產資源開發前景較為樂觀,太陽能資源豐富,旅遊產業潛力巨大,珠穆朗瑪峰、扎什倫布寺、薩迦寺等馳名中外。
編輯本段市
日喀則地區行政公署駐地日喀則市位於日喀則地區東部、喜馬拉雅山北麓、雅魯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年楚河的匯流處。面積3700平方公里,海拔3850米,人口9萬(2002年)。與尼泊爾、不丹、錫金等國家接壤。
日喀則距今已有500年歷史,是當年後藏的政教中心,也是歷代班禪的駐錫之地。
日喀則一帶、日照充足,地處河谷地帶、農業發達,是「西藏的糧倉」之一。今日的日喀則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公路交通四通八達,從日喀則繼續南行,就可到達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北往則直達那曲,東行至拉薩、山南,西進則可直抵阿里。
一年一度的扎什倫布寺展佛節、跳神節、夏魯寺的西姆欽波節和藏戲演出,均以其獨特的風格享譽於世。日喀則以其古老的文化、雄偉的寺廟建築、壯麗的自然景觀、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西藏地區最有吸引力的旅遊勝地之一。
位置:日喀則市地處西藏南部,位於雅魯藏布江和年楚河的交匯處,與尼泊爾、不丹、錫金等國家接壤。
面積:總面積18.2萬平方公里
人口:現有人口63萬。
日喀則市轄2個街道、10個鄉:城北街道、城南街道、曲美鄉、聶日雄鄉、曲布雄鄉、聯鄉、甲措雄鄉、納爾鄉、年木鄉、東嘎鄉、邊雄鄉、江當鄉。共有175個村委會(居委會)。建城至今600多年的歷史,是全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信息的中心,也是西藏第二大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日喀則市政府網站 http://www.shigatse.gov.cn/rkzzf/index.asp
編輯本段自然環境
日喀則市地處西藏南部,位於雅魯藏布江和年楚河的交匯處,這座昔日的後藏首府海拔高達3800米,是目前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是當年後藏的政教中心,也是歷代班禪的駐錫之地。美麗旖旎的自然風光,獨具特色的後藏生活,這里被譽為「最如意美好的庄園」。
日喀則地區處於河谷地帶。最冷月份平均氣溫為2~12℃,最曖月份的平均氣溫為10~18℃,年平均氣溫為6.3℃,可算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降水量集中在七八月份,而且多夜雨,干濕季節明顯。日喀則一帶日光充足,氣候溫和,這里的天氣和旅遊設施都比較好,所以任何時候都可以到這里欣賞美麗的風光。但是如果你要去珠穆朗瑪峰探險,要知道10月到次年4月由於天氣嚴寒,不適合旅遊;另外7~8月份為雨季,煙雨蒙蒙中也無法看見珠穆朗瑪峰。觀賞珠峰的最佳時間是每年的4~6月。
編輯本段自然景觀
從日喀則繼續南行,就可到達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以北則直達那曲,往東至拉薩、山南,西進則可直抵阿里。
日喀則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景觀豐富:以珠穆朗瑪峰為首的冰峰雪山,風景秀麗的原始森林帶,交相輝映的神山、聖湖、草原,充滿神秘、傳奇色彩的名寺古剎,獨具特色的後藏人文風習……讓旅遊者從中解讀西藏社會發展的歷史痕跡。
從拉薩沿雅魯藏布江溯流而上,沿途有西藏三大聖湖之一的羊卓雍湖,鑲嵌於群山之中;而扎什倫布寺則是日喀則的象徵,寺院依山而築,壯觀雄偉,可與布達拉宮比美,是歷代班禪的駐錫地;江孜的白居寺擁有眾多佛塔,被譽為「西藏塔王」,寺內的壁畫總觀結構連貫,局部看自成一體,十分和諧,白居寺和西藏的文化寶庫薩迦寺都是西藏的宗教中心,是愛好旅遊的你必去的地方。在這里還有為人們所敬仰的宗山抗英遺址。從日喀則繼續往南走,將到達美麗的冰川世界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
編輯本段資源概況
日喀則一帶、日照充足,地處河谷地帶、農業發達,是「西藏的糧倉」之一。
從拉薩沿雅魯藏布江溯流而上,沿途有西藏三大聖湖之一的羊卓雍湖,鑲嵌於群山之中;而扎什倫布寺則是日喀則的象徵,寺院依山而築,壯觀雄偉,可與布達拉宮比美,是歷代班禪的駐錫地;江孜的白居寺十萬佛塔擁有眾多佛塔,被譽為「西藏塔王」,寺內的壁畫總觀結構連貫,局部看自成一體,十分和諧,白居寺和西藏的文化寶庫薩迦寺都是西藏的宗教中心,是愛好旅遊的你必去的地方。在這里還有為人們所敬仰的宗山遺址。從日喀則繼續往南走,將到達美麗的冰川世界及「世界第一高峰」—— 珠穆朗瑪峰。
編輯本段氣候
日喀則一帶日光充足,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6.3℃。這里的天氣和旅遊設施都比較好,所以任何時候都可以到這里欣賞美麗的風光,只不過冬天比夏天少了一份綠色和生機。但是如果你要去珠穆朗瑪峰探險游,要知道十月到次年的四月間由於天氣嚴寒,不適合旅遊;另外七、八月份為雨季,煙雨蒙蒙中也無法看見珠穆朗瑪峰.
編輯本段交通與旅遊
公路
日喀則市是西藏交通中心,境內公路四通八達,318國道、日(喀則)亞(東)公路、拉(薩)普(蘭)公路、中尼公路貫通東西南北。由新路前往日喀則距離250公里。
拉薩至日喀則班車在拉薩西郊汽車站(靠近拉薩河畔的青藏川藏公路紀念碑)上車。票價50元,車型是宇通中巴。一路都是寬闊平坦的柏油公路。拉薩到日喀則約4.5小時。返程在日喀則安康客運旅館對面的日喀則客運站上車,票價相同,時間需近4小時。
日喀則至江孜,一般是桑塔納拼車,每車坐乘客4人,每人25元。路程約1.5小時。等車地點與去拉薩相同。大部分是平坦的柏油路,只有最後15分鍾是非常顛簸的砂石路。
由日喀則開往各地的長途汽車比拉薩所發車輛少,只開往拉薩及薩迦的有定期班次前往,亞東每日或隔日上午均有長途汽車前往,班次及時間視乘客人數而定。
前往拉孜的乘客還可在清晨06:00~21:00在扎什倫布寺外的廣場西側等候。所有車輛均要坐滿客才開出,所以客車有可能因旅客人數不足而臨時取消行程。
去其他地方,包車是大多數旅客首選的交通方式,參考價格為:普通型進口越野車3.00~3.50元/每公里;豪華型進口越野車3.50~4.50元/每公里;可供20人乘坐的微型汽車5.50~6.50元/每公里;可供40人乘坐的長途汽車7.00~8.00元/每公里。
日喀則主要旅遊景點:扎什倫布寺 ·日喀則 ·珠穆朗瑪峰 ·白居寺·羊卓雍湖 ·墨脫 ·薩迦寺 ·冰川世界·夏魯寺 ·絨布寺 ·抗英遺址 ·桑丁寺 ·樟木 ·多情錯 ·佩姑錯·江孜宗山遺址 ·亞東 ·亞東帕里 ·中尼友誼橋 ·希夏邦馬峰 ·班禪新宮 ·江孜城堡抗英遺址 ·拉孜溫泉 ·吉隆 ·熱拉雍仲林寺 ·帕拉庄園 ·洛子峰 ·雍則綠錯湖 ·康布溫泉 ·崗巴尼姑廟 ·南尼寺 ·色吾寺 ·依瑪寺 ·那唐寺·剛欽寺 ·年楚河 ·桑丹康桑雪山 ·亞東邊境 ·喬戈里峰 ·西夏幫瑪峰 ·拉孜尼姑寺 ·萬佛塔 ·平措林寺 ·拉布吉康峰 ·曲典尼瑪觀相湖 ·布寺·青海湖鳥島 ·門隆則峰·強欽寺 ·貢覺林卡 ·色吾溝 ·小布達拉 ·昂仁搭各加地熱噴泉 ·寧金抗沙峰 ·覺囊寺 ·馬卡魯山 ·嘎東寺·格登曲廓林寺 ·金嘎溶洞 ·曲典尼瑪尼姑庵 ·沱沱河氣象站 ·喜瑪拉雅山 ·玉隆拉措
航空
日喀則沒有機場,依賴於拉薩貢嘎國際機場。貢嘎機場距離日喀則市約400公里左右,並需乘長途汽車到曲水轉車前往。
鐵路
青藏鐵路延伸線拉日段預計2008年內開工。
提示
在日喀則地區旅行,如果計劃去到墨脫、樟木、亞東、定日(珠峰)、阿里地區的獅泉河、普蘭等邊境地區,需要辦理邊境證。樟木和珠峰在一條線上,寫「聶拉木縣」就可以;亞東需要另寫上「亞東」。最好在你的出發地就辦好邊境證,應盡量避免在拉薩或者日喀則辦理,因為在那裡辦會比較麻煩,價錢也會貴一些。
手機在拉薩、拉孜、日喀則都有信號,定日縣個別地方也有信號,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此外,絨布寺和珠峰大本營都沒有電,去之前最好帶好手機和數碼設備的備用電池。
市內交通
日喀則不大,在市內步行就很方便。三輪車每人2~3元,可議價。的士在市內一律收費10元。
在日喀則地區旅行,如果計劃去到墨脫、樟木、亞東、定日(珠峰)、阿里地區的獅泉河、普蘭等邊境地區,需要辦理邊境證。樟木和珠峰在一條線上,寫「聶拉木縣」就可以;亞東需要另寫上「亞東」。最好在你的出發地就辦好邊境證,應盡量避免在拉薩或者日喀則辦理,因為在那裡辦會比較麻煩,價錢也會貴一些。
手機在拉薩、拉孜、日喀則都有信號,定日縣個別地方也有信號,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此外,絨布寺和珠峰大本營都沒有電,去之前最好帶好手機和數碼設備的備用電池。
遊程建議
從拉薩翻越岡巴拉山口,經過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羊卓雍湖、千年卡若拉冰川,赴江孜,瀏覽三大教派合一、號稱有「十萬佛塔」的白居寺,抗擊英國侵略的宗山城堡遺址,最後到達日喀則。瀏覽完市區景點後往南經拉孜、新定日,到達珠峰北麓、海拔5145米的絨布寺,再前往8公里外的珠峰登山大本營(海拔5200米),是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起點,也是近距離欣賞珠峰的最佳地點。
編輯本段住宿
日喀則是西藏的交通中心,外地人停留較多,因此各種檔次的酒店、賓館不少,還有許多私人開的小旅館,住宿價格從25元到200元不等。其中日喀則飯店(3星,日喀則市解放中路13號)比較貴一些,標准房在200-300元/間;日喀則市中心的桑孜賓館則相當實惠,標間價格只需100-200元,出桑孜賓館後往南走一條街還有個大集市,可買水果和日用品;位於邦佳孔路農貿市場對面的丹增旅社,類似於拉薩的八郎學或亞,房價從30-100元不等,有洗衣服務,每件收費約在1-3元;剛堅果園招待所,位於珠穆朗瑪路、扎什倫布寺入口對面,房價從20-40元不等,床鋪干凈,方便參觀扎什倫布寺。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數賓館的熱水供應都有時間限制,並且由於各種原因還經常誤時,遊客洗澡可得抓緊時間。
其他地方可以提供住宿的地方有:江孜飯店(2星),江孜縣江孜鎮,是這里住宿最高級的地方,房價從400-500元不等;有洗衣服務,每件收費3-4元,可租單車。江孜旅社,江孜鎮大十字路口東面,有雙人間和三人間,20-35元一個床位,沒有洗浴設施。定日縣招待所,位於定日縣協格爾鎮,房價從15-20元不等。樟林賓館(1星),樟木口岸聶拉木海關附近,附衛生設備的雙人房100元;賓館有罐裝啤酒和可樂供應,可用尼泊爾盧比貨幣購買。就邊境地帶而言,設備算比較完善的了
編輯本段美食
日喀則的餐飲與西藏其他地方相同,各種檔次的餐館不少,無論是高檔的還是簡陋的裝潢設計大都注意體現民族特色。例如出日喀則桑孜賓館,後面的南大街上有很多餐館。「狗蹄」木桌、鐵皮火爐、「八瑞」瓷碗、藏式蒲團、吉祥圖與壁畫等,都體現了藏民的精神追求。菜餚多為一些有特色的藏餐,如各類灌腸、青稞酒和酥油茶、牛羊手抓肉、涼拌氂牛舌、包子、糌耙、各種糕點、以及甜茶、奶茶、酸奶、烤腸、風干肉、夏普青(肉漿)等。汽車站附近的夜市,菜式多樣,氣氛熱鬧,值得一嘗。解放北路和珠穆朗瑪路一帶是川菜館和藏菜館的集中地。
提示:在日喀則市內,隨處可以看到四川餐館,費用不貴,十幾二十元即可吃飽,在那裡人們不大吃藏式風味的東西,而真正要吃藏味的,一般在較偏遠的藏民聚居區。
編輯本段娛樂
日喀則農村的農民,一年要過四次年:公歷的元旦、農歷的春節、西藏的藏歷年和後藏的藏歷年。生活在年楚河谷的農民,最看重的還是後藏的藏歷年,過得最為隆重熱鬧。
後藏地區素有"歌舞之鄉"的美譽,民間舞蹈以熱烈歡快的"堆諧"最為常見,還有場面宏大的"果諧",各地都有極具特色的民間舞蹈。民歌有情歌、牧歌、酒歌、祝福歌等多種形式,在勞動和生活中男女老少隨編隨唱,自娛自樂。
後藏也被看作藏戲的發源地,藏戲創始人湯東傑布(1365~1455年)就出生在昂仁縣,南木林縣香曲河上的鐵索橋,傳說就是湯東傑布通過表演藏戲募集資金所建的。優秀藏戲節目《文成公主》、《朗薩姑娘》、《諾桑王子》等不僅在西藏長演不衰,在國內外也深受歡迎。
在藏族文學史上,米拉日巴的《十萬道歌》、薩迦班智達的《薩迦格言》產生了深遠影響。布頓大師的《佛教史大寶藏論》、覺囊·多羅那它的《印度佛教史》、索南堅贊的《西藏王統記》等是藏族史學上的代表性著作。桑吉堅贊的《瑪爾巴傳》、《米拉日巴傳》、《日迥巴傳》是著名的傳記文學作品。民間故事和傳說源遠流長,用以活躍生活,教誡後人。
日喀則現有專業文藝表演團體1個,業余文藝宣傳隊2個,各縣鄉還有不少群眾自發組成的藏戲隊。有地區群藝館和縣文化館4座,新華書店16座。全地區有電影院2座,錄像、VCD放映廳、卡拉OK等新的娛樂文化設施在城鎮不斷增多。

③ 日喀則第一高級中學的大事記

1960年9月11日,在日喀則格薩拉康成立日喀則中學(地區一高最前身)。
1961年8月8日,首屆24名初中生順利畢業。 1962年春,黨中央撥專款,新建日喀則中學,校址選為現在的地區小學。 1963年6月15日,日喀則中學建成。
1972年初,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阿沛·阿旺晉美蒞臨學校視察。
1973年5月27日,學校舉行首屆田徑運動會。
1976年秋,首屆30名高中生畢業。
1981年4月,新建一幢面積為144平方米教職員工宿舍。
1983年3月,學校被評為全國「五講四美」、「為人師表」先進單位。
1983年10月,英、加拿大等六個國家的教育界友好人士來學校訪問。
學校成立至1984年,得到黨和政府的專項資金,學校不斷加強各類教室、操場、禮堂、教職員工宿舍、食堂等硬體設施建設。
1985年,學校被評為「地區綜合治理先進集體」。
1988年4月15日,學校被評為「地區民族團結先進集體」,
同年11月18日,地中實驗樓竣工,同時衛星地面接收裝置交付使用。
1989年4月,學校足球隊奪得日喀則地區第一屆「希望杯」冠軍。
1989年8月11日,黨和國家領導李鐵映蒞臨學校視察工作。
同年9月,學校辦藏語文授課試點班,招收42名學生。
1990年8月3日,學校藏語文授課試點班榮獲全區統考第一名。
同年9月1日,被評為「自治區民族團結先進集體」。
1991年4月,學校足球隊榮獲第三屆「希望杯」足球賽冠軍,同年9月,成立了第二個藏語文授課試點班,學生46名。
1992年3月,第四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上,學校被評為「全國民族教育先進集體」。
同年6月,被評為「全區群眾體育先進集體」。8月,學校初一藏語文授課試點班榮獲全區統考成績第一名。10月,在全區首次完全中學辦學評估活動中,學校榮獲第一名。
1993年7月,李燕同學考入清華大學,索塔同學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同年8月,學校高中藏語文授課試點班在全區統考中榮獲總評第一名。
1994年4月15日,中央工作組到學校視察。6月,邊巴次仁同學獲得宋慶齡獎學金。8月,總投資15750元,建立了語音室。同時學校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集體」、「自治區貫徹執行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先進集體」,在全區完全中學辦學水平評估中獲「先進學校」稱號。
1995年4月,學校被評為全區「教育工作先進集體」。4月,自治區教委撥款135萬元,修建學生宿舍樓、多功能餐廳等。同年9月學校正式改名為日喀則地區高級中學,原12個初中班及51名教職工移交給日喀則市二中。
1996年5月,學校被評為「95年度教育系統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同時又被評為「地區招生工作先進集體」。
1997年2月18日,學校舉行鄧小平同志逝世追悼會。6月28日,學校在地區禮堂舉辦「迎香港慶回歸」專場文藝演出。
1998年5月,自治區教委投資60萬元,地區教體委投資40萬元,用於校園路面硬化,新建學校印刷廠綜合樓。同年9月,在「全區98年高考十佳生座談會」上該校5名學生榮獲「全區十佳生」的稱號。
1999年1月12日,地區首屆青年杯足球賽中該校足球隊榮獲冠軍。同年4月15日,區教育廳、經貿廳指定該校為日本援助學校。5月9日,該校召開大會,並舉行示威遊行活動,嚴厲譴責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我駐南斯拉夫大使館。5月27日,該校在地區大禮堂舉行慶祝建國五十周年、西藏民主改革四十周年、澳門回歸文藝匯演。8月,旦增倫珠、白瑪卓嘎、大扎西同學獲「全區高考十佳生」稱號。9月8日,日本代表團到該校考察項目。
2000年1月1日,地區高中《為明報》出刊。4月,該校師生員工參加由地區教體委組織的揭批達賴的大會,會上,該校教師代表和學生代表分別發言。6月24日,舉行山東援建項目教學綜合樓和學生宿舍樓開工典禮。8月,該校高三(3)班次仁平措同學被錄取到北京大學。9月,該校高一新生擴招到12個班,人數達637人, 10月10日,由尼瑪次仁、普瓊、團多創作的校歌《火熱的心》製作完畢。
2001年1月29日,日本援助項目(國產部分)到位,同年3月9日,日本援助項目(日產部分)到位。5月,總投資近50萬元,啟動校園綠化工程;總投資200餘萬元,改擴建足球場、籃球場、看台、主席台。7月,總投資130萬元,新建校辦公樓(四層),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7月,舉辦暑期英語培訓班,由美國(國際)英語學會特派5名外籍教師無償培訓。8月21日,該校決定試行教師聘任制。
2003年6月19日,該校舉行「西藏自治區重點高級中學」掛牌儀式,自治區教育廳廳長宋和平、日喀則地區行署專員王耀午揭牌。
2004年6月,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高漢東同志(援藏幹部)到該校擔任常務副校長。
同年8月23日,原地區教育局成人教育科科長王有春同志擔任該校黨支部書記兼副校長,原該校黨支部書記團多同志調動至地區中專學校。
同年9月15日,組建該校新領導班子,桑珠加措同志擔任地區一高黨支部副書記,主要負責行政工作,尼瑪次仁同志擔任地區一高副校長。
2005年9月6日,桑珠加措同志被任命為日喀則地區第一高級中學校長。當天,西藏自治區教材編譯中心向該校捐助價值28萬元的教學儀器。當年,由黑龍江省投入500萬元援建的學生公寓樓建成使用。
2006年6月22日,該校部分教師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三中掛職學習。
9月27日,學校順利通過自治區重點高中復查評估。
12月,共青團中央授予該校「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稱號。
2007年4月20日,成都軍區授予該校「國防生源基地」稱號,同年,國家奧組委授予該校「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稱號。
2008年3月3日,校婦聯成立,選舉婦聯主任、委員。
同年5月6日,國家投資2700萬元實施的學校改擴建(教學樓、風雨操場、學生餐廳、學生宿舍)工程交付使用。
10月11日,由山東省援建的圖書科技樓開工。 2009年9月,校徽修改設計完成。同年高考重本上線人數創歷史新高,達到104人。
2010年4月25日,校操場改擴建、校教職工周轉房破土動工,同年秋季,該校實施新課程改革。
8月28日,該校第一部教師論文集《春華秋實——教師論文精萃》(藏漢文本)出版。同年,學校高考成績創新紀錄:總上線率達92.88%。9月校報《為明報》改名為《求索報》。

④ 日喀則國土面積佔西藏

日喀則,西藏自治區下轄地級市,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邊陲,青藏高原西南部,西銜阿里地區、北靠那曲地區、東鄰拉薩市與山南地區,外與尼泊爾、不丹、印度等國接壤,國境線長1753公里,國土面積18.2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1] 日喀則2014年人口72萬,轄1個市轄區和17個縣。[2]
日喀則建城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是後藏曾經的政教中心,也是歷代班禪的駐錫之地。美麗旖旎的自然風光,獨具特色的後藏生活,日喀則被譽為「最如意美好的庄園」,境內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1]
2014年6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復撤銷日喀則地區,設立地級日喀則市,原縣級日喀則市改為桑珠孜區。

⑤ 西藏的歷史背景

西藏地方千年的歷史,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叫做「三個高潮」「兩個低谷」。第一個高潮是公元7世紀初到8世紀中葉,松贊干布建立吐蕃王朝,積極加強與唐朝的聯盟,引入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反映了唐蕃時期藏漢民族的友好交往。

第二個高潮是公元14世紀中葉到16世紀中葉,元朝統一中國後,也結束了藏族地區分裂割據、四百年混戰的局面,西藏地方進入了國家施政體系。

第一個低谷是從9世紀中葉吐蕃王朝崩潰到13世紀中葉元朝統一以前「分裂割據,戰亂不已」的四百年。

第二個低谷是16世紀中葉以後至西藏和平解放之前,由於政教合一的僧侶貴族統治,由於英國的兩次入侵,西藏進入封建農奴社會「長期停滯」的四百年。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和平解放之前。

(5)日喀則歷史擴展閱讀

西藏的歷史文化:

中國西藏的文化藝術源遠流長,具有濃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藏傳佛教文化藝術是西藏文化藝術的主體。西藏文化藝術的發生、發展至今已有五千年之久,其形成與發展大致可以劃分為七世紀前的史前文明、吐蕃時期的文化定型、元明時期的高度發展和清代的繁榮鼎盛四個歷史階段。

現代藏族同胞許許多多的習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時代所留傳下來的。比如藏族同胞的婚喪嫁娶、天文歷算、醫學文學、歌舞繪畫、出行選宅、則選吉日、驅災除邪、卜算占卦等等在某種程度上也仍沿襲著本教的傳統。

⑥ 關於西藏的歷史故事和傳說

西藏的歷史故事:

大約公元1世紀前後,高原上出現了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經過多年的和戰,又集結成若干個部落聯盟,其中以山南河谷的雅隆部落聯盟、阿里地區的象雄王國和雅魯藏布江以北的蘇毗部落聯盟最為強大。

這時,拉薩河的古名「吉曲」已經出現,現在拉薩所在地,則被人稱為「吉雪沃塘」,意為「吉曲河下游的肥沃壩子」。

松贊干布率大臣、部屬從墨竹工卡西下吉曲沃塘,這片亘古以來荒涼沉寂的平野,立刻變得熱鬧而繁忙。松贊干布經過仔細勘察,決定截斷吉曲河的北河道,使河水傍著山南宣洩,紅山周圍顯露出一大片平野。

他在這里建宮堡,修寺廟,營造軍民住房。據說沃塘平野第一座建築紅山堡寨,就是布達拉宮的前身。這座巨石壘成的宮堡,兀立紅山之巔,氣勢非常雄壯。

吐蕃王朝從此風生水起,松贊干布制定法律,劃分行政區域,分封官職,力主對外交流,贊普屬下設五商、六匠。五商指茶商、玉商、刀商、帛商、鹽商;六匠指噶龍鐵匠、噶如鞍匠、弓匠、劍匠、鎧甲匠、神塑匠等。商業和手工業的形成和發展,對促進拉薩城的興盛起著明顯的作用。

拉薩城始建於公元7世紀,之前這里叫卧馬塘,是蘇毗部落管轄的放牧場。公元7世紀,松贊干布統一全藏,將政治中心從山南轉移到拉薩,建立了強大的吐蕃奴隸制王朝,並修築了大昭寺、小昭寺和最初的布達拉宮等寺廟宮殿。

公元9世紀吐蕃王朝崩潰,伴隨公元11世紀西藏佛教後弘期的興起,拉薩成為很多高僧大德弘教之地。13世紀,元朝中央政府把西藏納入統一版圖,元、明中央政府先後在西藏地方扶持薩迦王朝和帕木竹巴王朝,西藏的政治中心一度轉移至日喀則的薩迦和山南地區。

13世紀中葉,前藏十三萬戶長之一的蔡巴,在拉薩東面修建蔡巴寺、貢唐寺,此後歷代蔡巴戶長組織力量疏通拉薩河道和加固河堤。

14世紀中葉,帕木竹巴地方政權取代薩迦地方政權後,支持宗喀巴及其弟子,在拉薩修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強化了拉薩的宗教「聖城」地位。

17世紀中葉,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受清朝皇帝冊封,建立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政權,以拉薩為政權的中心,拉薩城市有了新的發展。

1951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平接管拉薩,1960年正式設立拉薩市。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前後,拉薩墨本管轄拉薩市區中心部分(林廓路以內)。

1960年設拉薩市。1964年原林芝專區所屬林芝(駐尼池村)、米林(駐東多村)、工布江達(駐介德)、墨脫4縣劃入拉薩市領導。墨竹工卡縣遷駐工卡;林芝縣遷駐普拉。拉薩市轄11縣。

西藏的傳說

1、倉央嘉措的故事

傳說,六世達賴倉央嘉措雖為達賴,但生性自由,在一次的游歷中愛上一個民間女子,並難以自拔,甚至溜出寺院與其相會。

在20歲那年這驚俗之戀得到了徹底的爆發,大師准備為他授比丘戒的時候,他竟悲憤的想要自殺。為愛情的自由,凡人可以逃亡,小喇嘛可以還俗,只有他,作為達賴佛教第一人,無處躲,也無處逃。

為了阻止倉央嘉措,一些當地的勢力甚至派人將瑪吉阿米姦汙,告訴他這是一個如何污穢的女子,而卻說,世間一切的污濁都不足以沾染瑪吉阿米的聖潔。現在有一座餐廳,坐落在八廓街。

2、拉姆拉措

據說有緣之人還可從拉姆拉錯湖水的倒影中看出神喻的前生和來世。每一個去神湖朝拜的人,只要虔誠地向湖中凝望,神湖就能顯現出各種景象,可以啟示未來的命運。歷代的轉世靈童,都是在湖的啟示下尋找,在成為之後也都要到神湖朝拜一次。

傳說十三世達賴圓寂時面向東方,且拉薩至東北方向天空出現異樣彩雲,預示了轉世靈童誕生的方域。後來五世熱振活佛繞湖三周,在拉姆拉錯觀看神諭。該湖也是無數善男信女探求自己命運的寶鏡。

3、拉薩的由來

相傳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娶得大唐文成公主入藏。為了慶祝此事,決心要好好建設王都。但當時的吐蕃王都,還是一片荒草沙灘之地。

文成公主由於精通天象地氣,善觀五行風水,她觀察拉薩的地形,發現其好像一個仰卧的羅剎女(即母夜叉),認為選拉薩作為國都實在是對國極為不利。

於是公主建議在拉薩外圍建立四個寺廟,以鎮住女魔的四肢。她又算出拉薩中心的卧馬湖是母夜叉的,湖水便是母夜叉的血液,都應想辦法鎮住。於是,公主根據五行之說,主張用白羊背土填湖。

藏王松贊干布聽從了公主的意見,就在卧馬湖動工,填湖造寺,建成了著名的大昭寺。拉薩原稱「山羊地」,便由此得名。

大昭寺建成後,藏王便把文成公主由長安帶來的釋加牟尼佛像供在廟內,從此各地善男信女紛紛前來朝拜。久而久之,這塊神聖的「邏娑」(山羊地)因音似,便被稱為「拉薩」,即「聖地」了。

(6)日喀則歷史擴展閱讀:

西藏,簡稱「藏」。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邊陲,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

西藏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地處北緯26°50′至36°53′,東經78°25′至99°06′之間,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土地面積為120218947.91公頃,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8,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僅次於新疆。2014年末常住人口約317.55萬人。

西藏北鄰新疆,東接四川,東北緊靠青海,東南連接雲南;周邊與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克什米爾等國家及地區接壤,陸地國界線4000多公里,是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門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藏

⑦ 日喀則火車站的歷史沿革

日喀則火車站於2014年8月15日正式開通運營,北京時間8月16日9:00拉日鐵路首趟列車K9821次在拉薩火車站首發。

熱點內容
廈門在職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11 09:05:50 瀏覽:694
十佳師德模範先進事跡材料 發布:2025-07-11 08:34:05 瀏覽:745
曲宏老師 發布:2025-07-11 08:29:28 瀏覽:130
初中物理考點 發布:2025-07-11 08:00:56 瀏覽:539
九年級上冊仁愛版英語 發布:2025-07-11 07:43:32 瀏覽:666
七律長征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1 06:31:58 瀏覽:438
安工大老師 發布:2025-07-11 02:47:26 瀏覽:525
微生物學第三版 發布:2025-07-11 00:14:22 瀏覽:107
初中數學卷子 發布:2025-07-11 00:11:28 瀏覽:807
2年級語文上冊期中試卷 發布:2025-07-10 23:36:23 瀏覽: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