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歷史
① 20世紀西方服裝發展史
20世紀初,(又稱新女性時裝潮流)在起始階段,巴黎引領著潮流的同時很多國家的宮廷服裝還在作為流行源頭,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得服裝產生變化,衣服的結實耐用,色深耐臟,穿著方便,便於快速行動已成為人們考慮的第一因素,裝飾的時髦性已經退居次位,女裙也進一步縮短(女裝的設計主調確立了適用,簡練,樸素,活潑而年輕)
20世紀30年代,(新外觀女裝潮流) 男孩風開始消失,曲線代替直線,女性優美線條又重新顯現(美國發明了松緊帶和針織女裝,拉鏈也廣泛的運用到了女裝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衣開始普及)20世紀40年代,在經歷過戰後緊張、勞累之後,婦女們急切的想擺脫掉「簡陋」,所以適度誇大縮小的新外觀女裝應運而生(領導這一潮流的是著名設計師迪奧)
20世紀50年代,(自由求新時裝潮流)直立衣領重新出現,女裙仍然到小腿肚中間,工裝褲開始流行(說明1850年李維斯特勞斯創造的牛仔褲得到了普遍的認同)。1954義大利風行結實的厚線衫,式樣屢變,色彩也時時更新追求美而富麗。20世紀60年代(瑪麗.匡特設計的)超短裙受到追捧,1966年英國(尼龍紡織協會)生產出透明和半透明面料。20世紀70年代,服裝的面料、款式、色彩更加豐富,人們的著裝觀念也更加開放多樣。
20世紀80年代,(中時裝設計注意國風時裝潮流)進入時裝設計多元化時期,1988年末約翰加利亞諾推出「中國軍服」系列,由此引發了東方熱,民族風情。
20世紀90年代,(環保自然時裝潮流)歐美國家經濟一直處於不景氣的狀態,能源危機進一步加強環保意識,伴隨著環保的熱潮,消費的意識、審美觀念有了很大的改變①強調新簡約主義的實用性與機能性。②「貧窮主義」時裝(故意未完成的半成品)故意把服裝做舊。(中性時裝潮流)由於女子和男子一同參與社會競爭,所以人們淡化性別,追求個性思想使得女裝男性化已經成為司空見慣的服裝現象。
21世紀,人在著裝過程中總在尋求一種價值,同時又在共同的前提下尋求差異。
② 簡述世界服飾流行史的三個階段...急!!
1 產業革命前的流行。規模小、周期長,人為規制痕跡明顯
2 近代社會市民的流行。朝著個人嗜好選擇的自由形態過渡
3 現代社會的流行。濃厚商業化特色,無視階級局限、地域界限的大規模、廣范圍、高速度、短周期
③ 世界服裝史浪漫主義時期的服裝文化
簡單來說是一種用蕾絲和塔夫綢堆砌的主義。
重視服飾色彩和情感,也重視身體走動時的氛圍和美感,女性化的風貌統治了人們對服飾的審美。
男裝是馬甲、長西裝外套和長褲的組合,也時興收細腰身。男士也開始使用緊身胸衣來整形。色調非常優雅,時髦男子的長褲常用淡色的開士米或條紋織物,還有白色織物做的非常緊身的長褲。領結是注重禮節,修飾儀表時重要的服飾用品,系法很多,是個人興趣表現的重要手段。桶形禮帽、文明杖是男子不可缺少的飾物。
女子裙子膨大,強調細腰與誇張的裙擺。襯裙的數量越來越多,後來還產生了馬鬃編成的裙撐。裙子表面的裝飾越來越多。流行高領口或者大膽的低領口。袖型也非常獨特。為了顯示細腰,肩部不斷地向橫寬方向擴張,袖根部被極度地誇張,甚至在袖根部使用了鯨須、金屬絲做撐墊或用羽毛做填充物。
19世紀30年代的女裝中,又一次出現了長褲,這是由於當時的女士們風行像男士們那樣騎馬兜風,女子的騎馬服飾是在寬敞的長裙裡面用細棉布做的緊身馬褲和長統靴。上身也是男式上衣,帶高統禮帽和鹿皮手套。緊身胸衣是女人們不可缺少的,在法國大革命的年代,女人們已經將緊身胸衣棄置,但是這時候又重新啟用。女人的發髻越來越高,人們用鐵絲做撐,用長長的飾針固定,上面裝飾著羽毛、緞帶、蕾絲、人造花等。帽子與發型相呼應,帽山高、帽檐大,帽子上裝飾羽毛、緞帶、蕾斯和人造花。手套是不可缺少的服飾品。
女裝流行的面料有輕柔的薄棉布、織紋較密的白麻布,薄紗,凹凸絲織物、提花絲織物、格紋、條紋的輕質毛織物和刺綉的蟬翼紗。
浪漫主義時期的女裝給人的整體感覺是輕盈飄逸的。
女人的嬌柔、男人的脂粉氣是人們對這個時代的印象。
④ 世界各國服裝文化和特點
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民族更是數以千記
加上歷史服飾
你的這個命題完全可以寫一本不算薄的論文
我找了下 有一個劃分為東方西方的服裝和文化的介紹
希望可以幫到你
中國人的服裝分為中式服裝和西式服裝兩大類。中式服裝、西式服裝經數千年的歷史積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風貌和體系,在式樣、外形、結構、局部特徵、裝飾、色彩、圖案、審美文化方面均不相同,有其鮮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一、式樣
中國傳統服裝的主體形式是前開型的大襟和對襟式樣。前開衣最早起源於中國,形成於黃帝時代。中國服裝有兩種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連屬制,兩種形制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交叉使用,相容並蓄。女子穿上衣下裳式樣的較多,男子多穿上下連屬的袍衫。
西洋服裝在樣式上有一個演變過程,古希臘的服裝是披裹式,古羅馬到中世紀,服裝的式樣以披裹式的非成型類衣和前開式的半成型類衣為主。公元四世紀,日爾曼民族南下,日爾曼民族的四肢分離的體形型服裝逐漸滲入到歐洲服裝的基本樣式中,從13世紀開始至今,體形型服裝逐漸占據了主體地位,其基本形制是男子上衣下褲,女子為上下連屬的裙裝。
二、外形特徵
中國傳統服裝的外形強調縱向感覺,自衣領部位開始自然下垂,不誇張肩部,常用下垂的線條、過手的長袖、筒形的袍裙、縱向的裝飾等手法,使著裝人體顯得修長,特別是使四肢有拔長感。亞洲許多國家的服裝都有類似特點。
清代服裝相對來說是比較肥大的,袖口、下擺都有向外擴張之勢。然而,清代婦女那高高的旗髻和幾寸高的花盆底鞋,加上垂至腳面的旗袍,使旗人比歷代婦女都顯得修長。
服裝外形的修長感是對東方人較為矮小的身材之彌補,在感官上產生視錯覺,在比例上達到完美、和諧。自然修長的服式使男性顯得清秀,使女性顯得窈窕。同時,平順的服裝外形與中國人臉部較柔和的輪廓線條相稱。
西洋古典服裝的外形強調橫向感覺,常採用橫向擴張的肩部輪廓、各種硬領、輪狀領、膨脹的袖型、龐大的裙撐、重疊的花邊和花朵以及漿過的紗料和各部位的襯墊,使服裝線條產生誇張和向外放射的效果。
西洋服裝的外形特點與西方人熱情奔放的氣質、起伏明顯的臉部輪廓以及比東方人高大挺拔的體型相適應。
三、結構特徵
從結構特徵看,中式服裝採用中國傳統的平面直線裁剪方法,無論袍、衫、襦、褂,通常只有袖底縫和側擺相連的一條結構線,無起肩和袖窿部分,整件衣服可以平鋪於地,結構簡單舒展。
西方服裝採用立體裁剪方法,立體裁剪方法視人體為多面體至少是四面體,細心對待人體從上到下、從前到後各個方面的凸凹起伏關系,利用打褶和省道處理等服裝工藝手段,最終取得與三維人體相吻合的具有立體效果的服裝。
有人說中式服裝像平面的繪畫,西洋服裝像立體的雕塑,這種感覺大體是對的。中式服裝表現兩維效果,忽視側面結構設計。西式服裝強調三維效果,適合人體結構特點並適應人體運動規律,既合體又實用,因此,受到世界各國人們的普遍青睞。
四、局部結構特點
從服裝的局部特點看,中式服裝的斜交領、對開V領、直立領、衣服下擺兩側開衩、清代箭袍式的前後左右開四衩,以及衣服的對襟、大襟、一字襟、琵琶襟等,都是有東方特色的局部細節,常被設計師用作表現中國服裝趣味的處理手法,其中中式立領和衣服下擺兩側開衩更為典型。
西洋服裝的袒領和輪狀褶領(像扇面一樣環繞脖頸)運用較為廣泛,輪狀褶領連續的褶襇是用布料上漿後熨燙成形,有時需用細金屬絲做支撐。服裝造型喜用填充物襯墊或支撐,如墊肩、墊胸、墊袖、墊臀、裙撐等。由於西式服裝不是連袖而是裝袖,所以肩飾造型多樣。袖子款式變化很多,如半腿袖、主教袖等。
五、裝飾
從裝飾特點看,由於中式服裝是平面直線裁剪,表現二維效果,所以裝飾也以二維效果為主,強調平面裝飾。裝飾手段是中國傳統的鑲、嵌、滾、盤、綉幾大工藝。這些工藝的巧妙運用,使中式服裝雖造型簡練,但紋樣色彩斑斕,美不勝收。
刺綉用於服裝歷史久遠,發展到後來,甚至「衣必錦綉」。運用平面刺綉方法裝飾服裝表面空間,是中式服裝設計的慣用手法,沿用至今。尤其是精妙絕倫的刺綉工藝與絲綢面料配合,使服裝充滿東方風韻,令人贊嘆不已。
除刺綉外,鑲、滾工藝在中式服裝上運用也很多。例如清末,市井流行在衣緣處鑲、滾裝飾,女子衣緣越來越闊,從三鑲三滾,五鑲五滾,發展到「十八鑲滾」。
西洋服裝是立體構成設計,表現三維效果,所以裝飾與整體結構造型相對應,強調立體感和空間感,裝飾手段是藉助各種立體物如穗飾花結、荷葉邊、金銀絲帶、褶襇、切口等點綴服裝表面。最初,花朵、花邊等只是少量裝飾服裝表面,豐富表面效果。到了羅可可時期,某些禮服竟是用立體花堆砌而成。
西洋服裝採用立體裝飾有其精采之處:一是立體裝飾與立體結構造型相呼應,天然諧調;二是裝飾效果符合審美心理,因為凡是平鋪直敘、一覽無余的表面,容易引起人的單調感覺,而層次豐富、虛實搭配、重疊穿插的表面空間有耐人尋味的效果,易於激起觀賞美感。
六、面料、色彩和圖案
從服裝面料看,中國最早使用的紡織品是葛布、薴麻布和大麻布。葛布是葛藤的莖皮纖維加工製成的。薴麻是我國特有的植物,歐洲人稱之為「中國草」,大麻被稱之為「漢麻」。中國享譽世界的服裝面料是絲綢。養蠶、繅絲、織綢是我國先民對世界紡織服裝發展作出的傑出貢獻。中國人穿棉布較晚,棉花是從印度引進的,到元明之時,棉布才成為人們普遍穿著的衣料。
從服裝色彩看,在上古時代,黑色被中國的先人認為是支配萬物的天帝色彩,夏、商、周時天子的冕服為黑色。後來,隨著封建集權專制的發展,人們把對天神(黑色)的崇拜轉向對大地(黃色)的崇拜,所以形成了「黃為貴」的傳統觀念。黃色成為帝王的專用色,隱喻著統治者至高無上的地位。
傳統服裝色彩受陰陽五行影響,有青、紅、黑、白、黃五色之說。青、紅、黑、白、黃色被視為正色,其餘顏色則為間色,正色在大多數朝代為上等社會專用,表示高貴。在民間,正色是人們衣著配色所喜愛和追求的顏色。
從配色方法看,高艷度、強對比是中國傳統的配色方法。強烈的對比色在金、銀、黑、白等中性色的緩沖配合下,使服裝洋溢著富麗堂皇、渾朴大方的氣氛。
中國民間對藍色有傳統喜愛,如藍印花布、靛藍蠟染布等。藍色與黃種人的膚色相配,容易諧調,可產生柔和的色對比效果。
中式服裝的圖案紋樣豐富多采,有飛禽走獸、四季花卉、山巒亭閣、幾何紋樣等,抽象、具象、誇張、寫實等風格俱全,圖案紋樣不僅精美,而且具有豐富的內涵。
中式服裝喜好運用圖案表示吉祥的祝願。從古至今,從高貴的綢緞到民間的印花布,吉祥紋樣運用極為廣泛。如龍鳳呈祥、龍飛鳳舞、九龍戲珠、蜥龍鬧靈芝等紋圖,不僅隱喻著圖騰崇拜,而且抒發著「龍的傳人」的情感。像鶴鹿同春、喜鵲登梅、鳳穿牡丹、團鶴仙壽、福祿壽喜、連年有餘、吉祥八寶等圖案,反映了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希望。另外,官服的圖案重視標識作用,明清文官為飛禽圖案,武官為走獸圖案。皇帝的龍袍象徵真龍天子,龍袍上的十二章紋圖案各有寓意:「日、月、星」取其照臨;「山」取其穩重;「華蟲」取其文麗;「火」取其光明;「藻」取其潔凈;「粉米」取其滋養;「宗彝」取其忠孝;「黼」取其決斷;「黻」取其明辨。
西洋服裝的面料、色彩、圖案的運用同東方傳統存在差距。
古希臘、古羅馬的服裝面料主要是半毛織物和亞麻布。古希臘人喜愛白色,古羅馬服飾最流行的色彩是白色和紫色,紫色象徵高貴,白色象徵純潔、正直。一般庶民衣服是羊毛、亞麻天然的原色,很樸素。
中世紀西方已有了許多名貴的面料,除東方絲綢、錦緞之外,還有天鵝絨、高級毛料、北歐的珍貴裘皮等。當時哥特式教堂中彩色玻璃窗被裝飾得輝煌燦爛,引導人們追求天堂的色彩,因此服飾上充滿宗教氣氛的色彩被人們嚮往。
歐洲文藝復興以來,隨著服飾奢華程度的升級,明亮的色彩受到人們歡迎,織錦緞和天鵝絨中還織進了閃閃發光的金銀絲線。法國人特別喜歡丁香色和薔薇色,也很迷戀含蓄的天藍和聖潔的白色。西班牙人崇尚高雅的玫瑰紅和銀灰色調。在英國,黑色被認為是神秘、高貴的色彩,特別是黑緞子和黑天鵝絨常是貴婦的首選。迷人的黑色襯著白種女性白皙的膚色,非常炫目。
西歐服裝上的圖案隨著歷史的變遷而不斷變化。古代多流行花草紋樣,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流行華麗的花卉圖案,法國路易十五時期,受羅可可裝飾風格的影響,流行表現S形或渦旋形的藤草和輕淡柔和的庭園花草紋樣。近代,有影響的流行圖案花樣有野獸派的杜飛花樣,以星系、宇宙為主題的迪斯科花樣,利用幾何錯視原理設計的歐普圖案,用計算機設計的電子圖案等。
七、審美文化
東西方服裝審美文化存在很多不同點。
西方文化起源於海洋文明,文化本能比較開放,易於融合外域服裝文化。
中國文化起源於大陸文明,文化本能比較封閉,在服裝上具有固執的「原體」意識,傳統服裝形制幾千年來地位穩定,吸收異域服裝相對困難。
西方文化善於表現矛盾、沖突,在服裝構成上強調刺激、極端的形式,以突出個性為榮。
中國文化是和諧文化,強調均衡、對稱、統一的服裝造型方法,以規矩、平穩為最美。
西方文化是一種明喻文化,重視造型、線條、圖案、色彩本身的客觀化美感,以視覺舒適為第一。
中國文化是一種隱喻文化,藝術偏重抒情性,追求服裝構成要素的精神寓意和文化品位。
西方文化崇尚人體美,重視展示人體的性差異,不忌諱表現性感。古典模式是表現女性的第二性徵,如露頸、露肩、露背、半胸,以緊縮腰圍和墊臀來表現女性胴體曲線。現代模式是以簡約的形式表現人體的自然身形,以短露和緊身為現代時髦。
中國文化漠視「性」的存在,服裝不表現人體曲線,不具備感官刺激要素,寬衣博帶,遮掩人體,表現的是一種莊重、含蓄之美。
中式服裝的美學特點,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審美心態和文化征貌。中國人受儒道互補的美學思想影響,重視情理結合,以理節情,追求閑適、平淡、中庸,追求超出形體的精神意蘊。中式女裝嚴密包裹人體,使人難窺其詳,增加了神秘感。中式男裝嚴整修長,洋溢著中和之美。皇帝的禮服,寬博繁復,輝煌壯觀。皇帝的禮服不僅是權力的象徵,也是中國人審美觀的表現。
中國和西方服飾文化各具有豐富的內涵和鮮明的特色,她們都是人類祖先留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產,是世界文化寶庫的瑰寶,我們應進行積極研究,在明辨的基礎上繼承發揚。
http://www.51fashion.com.cn/BusinessNews/2005-8-30/71341.html
⑤ 請問服裝品牌的歷史
10大奢侈品服裝品牌排行榜
路易·威登創立於1854年,現隸屬於法國專產高級奢華用品的Moet Hennessy Louis Vuitton集團。創始人是路易·威登本人。
一、唐納·卡蘭(donnakaran)的創始人是一個外表平和貌不驚人的女子,為了使其服飾王國走向多元化,在1984年和丈夫聯手創立了自己的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產品:dkny、dknyclassic、dknaactive、dknyjesns,對紐約所匯聚的不同文化及其獨特的生活氣息作了一個全新的詮釋。dkny以更前衛、更時尚、更休閑的手法描繪了紐約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的時代氣息,以截然不同的語言體現dkny獨特的魅力。
二、路易·威登創立於1854年,現隸屬於法國專產高級奢華用品的Moet Hennessy Louis Vuitton集團。創始人是路易·威登本人。
從設計最初到現在,印有LV」標志這一獨特圖案的交織字母帆布包,伴隨著豐富的傳奇色彩和雅典的設計而成為時尚之經典。100年來,世界經歷了很多變化,人們的追求和審美觀念也隨之而改變,但路易·威登不但聲譽卓然,而今保持著無與倫比的魅力。
三、夏奈爾是一個有80多年經歷的著名品牌,夏奈爾時裝永遠有著高雅、簡潔、精美的風格,她善於突破傳統,早40年代就成功地將「五花大綁」的女裝推向簡單、舒適,這也許就是最早的現代休閑服。
夏奈爾最了解女人,夏奈爾的產品種類繁多,每個女人在夏奈爾的世界裡總能找到合適自己的東西,在歐美上流女性社會中甚至流傳著一句話「當你找不到合適的服裝時,就穿夏奈爾套裝」。
四、著名義大利服裝品牌范思哲代表著一個品牌家族,一個時尚帝國。它的設計風格鮮明,是獨特的美感極強的先鋒藝術的象徵。其中魅力獨具的是那些展示充滿文藝復興時期特色的華麗的具有豐富想像力的款式。這些款式性感漂亮,女性味十足,色彩鮮艷,既有歌劇式的超平現實的華麗,又能充分考慮穿著舒適性及恰當地顯示體型。
范思哲以金屬物品及閃光物裝飾的女褲、皮革女裝創造了一種介於女鬥士與女妖之間的女性形象。
五、迪奧品牌一直是華麗女裝的代名詞。大v領的卡馬萊晚禮裙,多層次兼可自由搭配的皮草等,均出自於天才設計大師迪奧之手,其優雅的窄長裙,從來都能使穿著者步履自如,體現了幽雅與實用的完美結合。迪奧品牌的革命性還體現在致力於時尚的可理解性;選用高檔的上乘面料如綢緞、傳統大衣呢、精紡羊毛、塔夫綢、華麗的刺綉品等。而做工更以精細見長。幾十年來,迪奧品牌不斷地為人們創造著 「新的機會,新的愛情故事」。在戰後巴黎重建世界時裝中心過程中,迪奧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六、gucci傳奇自karl Lagerfeld接管Chanel以來,最吸引人最令人震驚的要算是tom ford接手gucci的故事了。時尚必備:古孜盡管時裝牌子令人眼花繚亂,風格卻一向被商界人士垂青,時尚之餘不失高雅,這個義大利牌子的服飾一直以簡單設計為主,尤其是今季的男裝,剪裁新穎,彌漫著十八世紀威尼期風情,再融入牛仔、太空和搖滾巨星的色彩,讓豪邁中帶點不羈,散發無窮魅力。
七、創始人Valentino garavani瓦倫蒂諾·加拉瓦尼1932年出生於義大利,1960年在羅馬成立了瓦倫蒂諾公司,1968年-1973年瓦倫蒂諾公司被肯通 (kenton)公司接管,1973年瓦倫蒂諾重新購回了公司。瓦倫蒂諾曾獲奈門—馬科斯獎、意美基金會獎。富麗華貴、美艷灼人是瓦倫蒂諾品牌的特色。瓦倫蒂諾喜歡用最純的顏色,其中鮮艷的紅色可以說是他的標准色。精瓦倫蒂做工十分考究,從整體到每一個小細節都做得盡善盡美。瓦倫蒂諾是豪華、奢侈的生活方式的象徵,極受追求十全十美的名流所忠愛。
八、PRADA可謂說是一個老字型大小,但由於它的出品追求完美,所以無論老少,對此品牌的認知度絕不遜於其它任何牌子。要回溯Prada的歷史,必須從二十世紀初談起……Prada草創於20世紀初,因當時活絡的商業貿易與交通商旅頻繁,創立人Mario Prada開始製造一系列針對旅行的手工皮件產品,並於1913年開設一間精品店。1978年Miuccia Prada與其夫婿Patrizio Bertelli共同接管Prada,帶領Prada邁向全新里程碑。
九、GUESS品牌由來自法國南部的馬西亞諾兄弟創立。他們將浪漫熱情的法國設計與風格融進了他們對美國西部文化的理解與鑒賞之中。GUESS誕生於 1981年,成立時只是一家牛仔褲製造商,現在已發展成當今世界最受認可及最具影響的知名品牌之一,在五大洲均有代理和分銷商。有著專為男士、女士、兒童及家庭設計服裝和配件的GUESS,將主人的精緻生活品質詮釋得淋漓盡致。
十、創始人 giorgio armani (喬治·阿瑪尼)1934年出生於義大利學習醫葯及攝影專業,曾在切瑞蒂任男裝設計師,1975年創立喬治·阿瑪尼。曾獲奈門-馬科斯獎、全羊毛標志獎、生活成就獎、美國國際設計師協會獎、庫蒂·沙克獎等獎項。喬治·阿瑪尼現在已是在美國銷量最大的歐洲設計師品牌,他以使用新型面料及優良製作而聞名。
⑥ 世界服裝史上的奇跡是什麼以及為什麼說他是世界服裝史上的奇跡
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一套行頭,想要永遠領導潮流,機會更是渺茫,特別是在花樣翻新、變幻無窮的時裝界,皮爾·卡丹能領導20世紀60年代世界時裝潮流,這已經是世界服裝史上的奇跡。
⑦ 我想知道世界服裝史,和義大利的各大品牌歷史
我給你好好說說吧,義大利的各個品牌的歷史
普拉達
Prada於1913年創辦首家精品店。1978年,這個歷史悠久的著名品牌被賦予了新的發展元素與活力。ccia(馬里奧·普拉達的孫女)與當時具有豐富奢華產品生產經驗的Patrizio Bertelli建立了商業合作夥伴關系。70年代的時尚圈環境變遷,Prada幾近瀕臨破產邊緣。1978年Miuccia與其夫婿Patrizio·Bertelli共同接管Prada並帶領Prada邁向全新的里程碑。Miuccia擔任Prada總設計師,通過她天賦的時尚才華不斷地演繹著挑戰與創新的傳奇。而Patrizio·Bertelli,一位充滿創造力的企業家,不僅建立了Prada全世界范圍的產品分銷渠道以及批量生產系統,同時還巧妙地將Prada傳統的品牌理念和現代化的先進技術進行了完美結合。
其實在Miuccia接手之際,Prada仍是流傳於歐洲的小牌子。這種代代相傳的家族若沒有一番創新與突破,很容易沒落。Miuccia尋找和傳統皮料不同的新穎材質,歷經多方嘗試,從空軍降落傘使用的材質中找到尼龍布料,以質輕、耐用為根基,於是,「黑色尼龍包」一炮而紅。
90年代,打著「Less is More」口號的極簡主義應運而生,而Prada簡約且帶有一股制服美學般的設計正好與潮流不謀而合。1993年,Prada推出秋冬男裝與男鞋系列,一時之間旗下男女裝、配件成為追求流行簡約與現代摩登的最佳風范。90年代末期,休閑運動風潮發燒,Prada推出Prada Sport系列,兼具機能與流行的設計,造成一股旋風。歷經二十多年的努力與奮斗,這個品牌不斷地發展與演變。通過Miuccia與Patrizio·Bertelli的默契合作,Prada已經從一個小型的家族事業發展成為世界頂級的奢華品牌。如今,共有166家直接經營的Prada和Miu Miu精品店分布於全球的主要城市和旅遊景點。坐落於香港中環歷山大廈的店鋪是Prada的第170家精品店。這些「淡綠色精品店」以其獨特的設計結合了功能性與優雅的氣質,完美地襯托出Prada優秀的產品。最近,Prada Epicenters旗艦店相繼成立,它們風格獨樹一幟,是將購物與文化進行融合的全新嘗試。
目前,Prada集團已經擁有Prada、Jil Sander、Church's、Helmut Lang、Genny和Car Shoe等極具聲望的國際品牌,同時它還擁有Miu Miu品牌的獨家許可權。所有Prada集團麾下的產品的加工生產都是由義大利Tuscany地區的Prada Spa管轄,這地區被公認為擁有最高端的皮具和鞋類生產工藝和技術。對於批量生產,Prada對產品高質量的要求絲毫沒有鬆懈,對品質永不妥協的觀點已成為Prada的企業理念。
古姿(Gucci)
1921 年,Guccio Gucci 在家鄉佛羅倫薩創辦了一家經營皮具和小型行李箱的店鋪。在倫敦瑟佛酒店工作多年之後,他對英國貴族的優雅美學和高雅品味漸有心得,並將這一感悟通過托斯卡納皮匠大師創作和打造的精品皮具成功地引入義大利。短短數年之間,該品牌就取得巨大成功,國內外大批喜愛馬術風情提包、箱包、手套、鞋和皮帶的上流社會顧客紛紛接踵而至。由 Gucci 古姿
率先推出的馬銜扣和馬鐙圖案不僅成為這家時尚巨頭的不朽標志,更是其不斷創新的設計美學的成功典範。 20世紀40年代,義大利正處於法西斯的獨裁統治之下,原材料十分匱乏,獨具慧眼的 Gucci 逐漸將自己打造成為一傢具有卓越創意和非凡策略的企業。其時推出的「竹節包」就是 Gucci 眾多標志性產品中首批推出的經典款式之一。這款倍受皇室人員和社會名流青睞的手袋至今仍在銷售。 20 世紀 50 年代,源自馬鞍帶的綠-紅-綠織帶標志大獲成功,成為該品牌最廣為人知的標志之一。隨著米蘭和紐約專賣店的開業,Gucci 開始建立起享譽全球的時尚奢侈品牌形象。1953 年,Guccio Gucci 去世,他的兒子 Aldo、Vasco、Ugo 和 Rodolfo 接管了公司業務。
迪賽
1978年才於義大利正式創立的DIESEL,一直是時尚與狂野的代名詞,現全球已超過一千個銷售網點,DIESEL已成為設計款式與面料的潮流指標。
Miss sixty
Miss sixty是來自義大利的性感牛仔流行品牌,不但是眾女星們所鍾愛的服飾品牌,更是許多年輕女性心目中夢想的完美性感指針,提到Miss sixty,馬上就會聯想到惹火的女性曲線,長腿、翹臀、纖腰,高品質的牛仔褲和令人目不暇給的單品配件
范思哲
來自義大利的知名品牌范思哲Versace創造了一個時尚的帝國,范思哲的時尚產品滲透了生活的每個領域,范思哲品牌鮮明的設計風格,獨特的美感,極強的先鋒藝術表徵讓它風靡全球。
MaxMara
義大利品牌MaxMara 的誕生始於1951年,創辦人Archille Maramotti推出第一個時裝系列以一件駱駝色大衣、一套粉紅色套裝開始,MaxMara集團的業務從此走向燦爛的時裝大道,並以50多年的創意及理想,成功建立了今日的時裝王國。
⑧ 衣服歷史發明人
1、衣服褲子發明過程
太冷——批個樹葉——披著獸皮——發明布——裁剪成衣服褲子——各種各樣的衣服。
傳說衣服的發明:
傳說是黃帝的妻子嫘祖,有一天黃帝看到一位少女穿著金色綵衣,地上還有一堆蠶繭。黃帝心想人們一年四季都是衣不蔽體,夏披樹葉,冬穿獸皮,所以感覺這是一項偉大的發明,並與這位少女結為夫妻,就是後來被人們稱的嫘祖。後來她向百官、百姓傳授這種技術,讓人們穿衣禦寒。
據考古資料,中國紡織生產習俗,大約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已見萌芽,距今約 2 萬年左右的北京山頂洞人已學會利用骨針來縫制葦、皮衣服。這種原始的縫紉術雖不是嚴格的紡織,但卻可以說是原始紡織的發軔。而真正紡織技術和習俗的誕生流行當在新石器文化時期。
史載,元代黃道婆發明了彈花、紡棉、織布的機具及其技術。黃道婆是元代棉紡織革新家。又稱黃婆。生卒年不詳。松江府烏泥涇(今屬上海)人。元貞年間,她將在崖州(今海南島)學到的紡織技術進行改革,製成一套扦、彈、紡、織工具(如攪車、椎弓、三錠腳踏紡車等),提高了紡紗效率。在織造方面,她用錯紗、配色、綜線、花工藝技術,織制出有名的烏泥涇被,推動了松江一帶棉紡織技術和棉紡織業的發展。
總結,衣服就是這樣的發明的。如果說是誰發明的,可以算到嫘祖頭上。
2、鞋子發明過程
岩石割腳——拿個東西遮蔽——隨便用草包裹——容易壞——更細致的編制——草鞋——獸皮——抓捕到野獸——皮鞋——抓捕到野獸——布的發明——布鞋——皮鞋——各種各樣的鞋子。
之前聽說一個外國的童話故事。說一個國王非常不喜歡下雨,只要他去哪兒就要讓當地鋪上牛皮,如果達不到要求就要屠戮那一族人。然後他的大臣告訴他,只要在你的腳上包裹上牛皮就好了,根本不需要用牛皮鋪地的。這就是皮鞋最初的由來。
至於高跟鞋的發明,有人說是路易十四。
另一說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特製了高跟鞋,以抬高王者的高度。按時下的說法,他身材矮小,屬於「三等殘疾」。
(關於高跟鞋是路易十四發明的傳說,應該是不靠譜的,路易十四生於1638年,而在凡·代克1635年完成的布上油畫《查理一世行獵圖》中,查理一世的腳上已經穿著高跟鞋了。)這就說明高跟鞋是路易十四發明的根本站不住腳。
綜上鞋子算是找不到誰發明的啦。
不過世界上一起使用倒不是偶然,畢竟石頭無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國都會扎腳的。無論是中國的冬天還是外國的冬天很多都是寒冷的。
至於很多熱的地方,他們在進入現代化之後還屬於半裸性質的生活著。這也說明了氣候對人們的塑造作用。
⑨ 全世界有百年歷史的服裝品牌有那些
百年歷史?那就是1908年之前的品牌嘍
Hermès(愛馬仕)............. 1837年 法國
Loewe(羅意威).............. 1846年 西班牙
Levi's(李維斯)............. 1853年 美國 牛仔褲的「鼻祖」
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 1854年 法國
Burberry(巴寶莉) ............ 1856年 英格蘭
Triumph(黛安芬).............. 1886年 德國
Lee.......................... 1889年 美國
Dunhill(登喜路)............ 1893年 英國
Dunhill(登喜路).............. 1893年 英國倫敦
Converse(匡威)............. 1908年 美國 生產了世界上第一雙籃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