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地理的認識200字
Ⅰ 學習地理的好處200字
說實在的,地理對於我來說永遠是那麼的難。我地理的基礎很差,但我並不認為這是造成我高中地理差的原因。高一、高二,這兩年裡,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認真地聽過一節地理課。那時的我,完全對地理沒有半點興趣。並不是說不喜歡地理,而是沒有融入到地理的世界。直到高三,多次的考試讓我意識到,我地理成績實在是差。那時,心開始慌了。漸漸的開始要去學地理,但荒廢了兩年的地理,讓我無從下手。我一心只想那種速成的方法,尋找了好久,卻沒有半點功效。我根本不知道學習地理的方法,問別人,卻發現那些方法不適合我。就這樣,帶著想讀的心情,卻沒有方法的無奈,我度過了一段時間。
在一次調查中,我意識到,我想學地理的想法並沒有付諸行動。我只是心裡說著想學,卻沒有花時間去學。那次調查中,我發現,我花在地理上的時間是那麼的少,是少得可憐的那種。那時,老師應該已經放棄我了吧。因為我的態度。
我是那種不會主動去學習的人,即使有問題,也不想去問老師。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而且,如果哪個老師說了什麼我不喜歡聽的話,我就會再也不想聽那個老師講課,連他的科目都會放棄。由於我的態度,漸漸的,發現老師們都在冷淡我。
後來,年段開始文綜考試。我越考越爛。到最後考了個125。一個出乎我意料的分數。就是那個數字,讓我幾乎崩潰。可在別人看來,我還是那麼的懶散。以至於,在多次會議中,我都是處於被批評的立場。或許,在老師們看來,我不會傷心吧。可我內心所想的,他們是否能明白。在一次會議中,老師又在批評我,或許批評的話聽多了,身體會開始麻木吧,可那時我的心還沒麻木。聽到那些話還是會很難過。這時,聽到了「你們也不用再說她了,其實,現在心裡最難受的是她本人吧,最不希望考這個分數的是她自己吧。」就是這句話,讓我下定決心學地理。因為這是地理老師說的。會後,找老師談。老師了解到我地理知識的掌握情況,是那麼的寥寥無幾。老師說我要還高一、高二年的債。而後,我按照老師的要求,開始復習中國地理,雖然進度很慢,卻很有收獲。這之後,我也開始認真做筆記。把老師寫到的知識點整理在一起,做題方法也寫在一起。然後,偶爾拿出來看一下,或者在考試之前拿出來看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答題的方向。雖然還是經常答錯,但有了方向,也不失為一種進步啊。
後來,按照老師的要求,一步一步的慢慢的把地理知識的空缺,填補起來。
我真正的開始在學地理。結合第一輪復習的材料,我邊看中國地理的知識,邊結合地圖來看,在腦中形成了一種框圖。而後又開始看書,把書里的內容看一遍。接著,又開始學習世界地理。把材料與地圖結合起來,在腦海里構成了一幅世界地圖。隨著我腦海中地理知識的積累,我越來越喜歡地理了。慢慢的,對地理的興趣越來越濃厚。這使我的地理取得了進步。
在這個從幾乎不了解地理發展到喜歡上地理的過程中,我個人覺得各個方面都很重要。如果沒有考試成績的刺激,我想,我也不會下決心。如果沒有老師的支持、安慰和指導,我想,我也不會取得進步。當然,如果不是我心理承受能力強,我想,我早已經放棄了吧。呵呵。
所以,我認為作為學生,我們應該有良好的學習態度,有堅強的信念,有堅決的決心,有不怕失敗的勇氣,還應腳踏實地,不要像我一心想速成,最後導致失敗。作為老師,應該有能看穿學生想法的慧眼,要時時刻刻了解學生的想法,不要一味的批評,要適當的做學生的後盾,要默默的支持學生,要適當的給予安慰,要有心理醫生的基本。
Ⅱ 初一第一課寫一篇100~200字對地理的認識或者學到的知識
地理學是研究來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自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它具有兩個顯著的特點:第一,綜合性。地理環境由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層構成,是地球表層各種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機組合而成的復雜系統。地理學兼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性質。第二,地域性。地理學不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時間結構,而且闡明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並致力於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間運動、空間演變的規律。
Ⅲ 對地理的認識50字
地理是一門關於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與他所處地理環境之間關系的學科。一般來講,地理所涉及的范圍包括人類生活的各種環境,也就是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
自然環境包括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圈層,由此就產生了地理的各個分支,例如氣候現象、水文現象以及水環境、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地貌、生物的分布以及生態現象,土壤的分布以及類型等等很多現象,除了這些以外,自然地理現象還關注於由於樣式、水文、植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地表系統現象以及由於人類活動而產生的各種環境現象、氣候現象。因此學者把這樣的學科叫做自然地理。
除了自然地理,人類具有社會性所以還包括各種人類社會現象與地理環境的關系,例如農業的分布、工業的分布、聚落的分布等等現象,尤其注重人類的經濟活動與環境的關系,但是關於這個方面的內容比較廣闊,涉及的范圍很多而且和其他的不好區分,姑且稱之為人文地理(包括經濟地理)。
(3)對地理的認識200字擴展閱讀:
中國地理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領土遼闊廣大,總面積約1260萬平方千米,包括約960萬平方千米領土和約300萬平方千米領海。領土面積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為美國。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山地、高原面積廣大。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氣溫降水的組合多種多樣,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氣候。
省級行政單位總共34個,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Ⅳ 對高中地理認識200字
高中地理基本上分為2部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就基本關於如何合理安排回和分配生產生活所答需要的建築和物資。
自然地理就是基本的自然風貌地勢地形那些東西。
人文地理要求案例分析開放性的題目較多,相反,自然地理就是一些科學知識,不能改變的,答案固定的題目。
大概就這些吧,希望對你有用
Ⅳ 關於地理觀後感(200字)7篇
第一次來到玉經雪山腳下,不禁贊嘆它的獨特壯觀,當我走進雪山印象劇場時,我被眼前的一幕壯觀場景驚呆了。
你有沒有親身經歷過360度身臨其境的實景演出的感受,既能觀看壯觀的演出,又能看到身旁的美景,在所的的演出過程中是如此的貼近每一個人。
馬幫的人騎著馬走向遠方,一面走一面向他們的親人依依惜別,他們是的好,包含桑的臉上寫滿祝福的語言,大鼓聲聲回盪在整個雪山腳下。他們的祭祀是如此的震撼,如此的虔誠,風雨無阻,即使是關頂烈日,白雪飄飄也一樣的矗如松,沒有人畏祛,也沒有人哀嘆。
他們對生活的的執著,對生命的熱愛就象我心靈里黑暗深處的一道曙光,照亮了我曾經對生活暗淡無味的熱情,讓我知道在這個虛為的世界裡,什麼是無邪的笑容,什麼是純朴的心,他們不與世紛爭,不貪戀外面世界的榮華富貴,生得艱難,活的高傲,不亢不卑,生生不息,沒有世界俗的纏繞,沒有外界帶來的傷害,心中充滿對明天的嚮往。
朋友,如果那一天您覺得上天對您不公平,你對生活自暴自棄的時候,你不防來觀看一下這場上天賜予的盛宴,用心靈感受生活的美好,你會知道上天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
Ⅵ 200字的地理作文(你對地理最感興趣的方面是什麼)
在這中國有許多美麗的城市,而各個城市有不同的風景特色,比如蘇州是園林普遍的地方、桂林的山水甲天下、安徽有黃山、西安有聞名天下的秦陵兵馬俑、台灣寶島上風景奇特,產物豐富。以上這些都是我們國家的旅遊勝地,關於我們國家的旅遊勝地還有很多,但在這大大小小、數不勝數的旅遊勝地中,我最喜歡的景點是西湖,而西湖又在杭州,所以我最喜歡的城市是杭州。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簡直就是人間仙境,在杭州,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就是西湖了,你看,西湖的水雖然在流動,但是你發覺不了它在流動,西湖的水總是那樣平靜,碧波盪漾,如果你撐一葉扁舟到湖上,享受著濕潤的風吹在臉上,觀賞著西湖之美景,你一定會陶醉其中。有位詩人在一首詩中這樣贊美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句詩中的西子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美女西施,這句詩句的大概意思就是把西湖比作了西施,無論化妝化得淡還是化得濃總是那麼美麗。
唉!雖然這是我最喜歡的城市,但是不知道工作繁忙的爸爸媽媽們何時可以抽空陪我一起去杭州度假,因此,去杭州這個我最喜歡的城市度假只能在睡夢中實現了。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城市——人間天堂杭州。
Ⅶ 地理作文 200字
地中海,溫和濕潤的冬季,在這12月,悄無聲息的下了一場雨.檸檬樹,在雨後的空氣里氣定神閑的吐納呼吸,海岸線,給斑斕卻不張揚的地中海風格建築增添了幾分神秘.來不及去拜訪薩丁島上沉默如岩石的會看手相的老人,來不及去傾聽水城威尼斯的靜謐與喧囂的交響,沒有任何理由,就乘一葉扁舟,順著水流,從高鹽度到更高的鹽度.就從這里開始.
蘇伊士運河,悠久的繁華,不是那海風吹拂下發出清脆樂聲的貝殼小風鈴,而是遠處傳來的陣陣渾厚的鍾聲,與河水默契的一唱一和,歌頌著忙碌,閑談著心事,嘮叨著一個多世紀前數十萬勞工的雞毛蒜皮,交流著東西兩塊大陸各自的歌舞昇平.
回頭遠望尼羅河,一路奔流著匯入地中海,滄桑的河流,一聲嘆息,擦肩而過,邁向相反的方向.就讓小船義無返顧的駛向紅海吧,舀一勺這最鹹的海水,一路向南,追不上太陽直射點的匆忙足跡,路過聖城麥加的穆斯林安詳虔誠的表情.
穿過曼德海峽,拐進亞丁灣,逆著印度洋上的季風環流,沿著海岸線,航行一道弧,到阿曼,完成第一站.
阿拉伯半島是一隻巨大的靴子,小船從鞋尖一躍而下,一路的舟車勞頓做成一隻漂流瓶,漂向未知的充滿期待的遠方.就沉醉在這印度洋冬日的逆時針暖流里吧,是魯賓孫的小木筏,是五光十色旋轉木馬,享受著低緯的傾城日光,讓悠閑把航線劃成一個圈.當然,這不是句號.
向東,沿著印度半島的輪廓,輕聲呢喃著陌生的名字,像一個個古老失傳的咒語:卡提阿瓦半島,訥爾默達河...西高止山脈阻斷了好奇的視線,那些幾乎穿過了整個半島的河流,終究要從德干高原順勢奔騰,更早的擁入孟加拉灣.不妨,穿過保克海峽,揮別斯里蘭卡,繞過半島東側的河流入海口,去看望久不得見的老友.一一拜訪,沿海北上,直到恆河口.
最後轉身,混跡在萬噸巨輪的龐大身影中走進馬六甲,蘇門答蠟,爪哇等島,是一條光彩奪目的翡翠項鏈,馬來半島,加里曼丹,蘇拉威西是這漫長游記最末的匆忙痕跡.
Ⅷ 談談對地理的認識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地理學分為三類:A自然地理:地表自然因素、山川海湖的特徵,用一定的比例描繪在地圖中。B人文與經濟地理:主要是人口分布、民族習慣、包含「風水學」的理論,有生物地形學、氣候地理學等。地理是讓我們了解世界的重要學科。
Ⅸ 你對地理的認識
地理地理,地球的道理。地理就是講和地球有關的知識,包括地球的結構、地表的環境分布特點、地球上的人文知識還有與地球有關的天氣、氣候知識、宇宙知識。
Ⅹ 作文我對地理的認識200
前幾天,我和媽媽去鄭州購書中心買書,我看到了兩本初一地理圖冊,就對媽媽說我很想要,媽媽說:「這是初一的課本,你以後會學的,現在買了,你如果看不懂,就會放在家裡浪費了.」我對媽媽說:「我早點學不好嗎?我喜歡的東西,是不會買了放在家裡不看的.」媽媽就給我買了.
回到家,我拿著地理圖冊看了很長時間,我學會了緯線和緯度,經線和經度,學會了在地圖上辨認陸高海深,還知道了地圖比例尺的變化,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我決定畫一張七大板塊圖.
我先把經度緯度畫在紙上,再照著地理圖冊的七大板塊的精細比例畫.畫好後,因為這張紙上還有經度緯度線,看著太亂,我就想了一個辦法,把它貼在陽台的玻璃門外面,又拿了一張白紙貼在玻璃門的裡面,對著光線,描了下來,還把它塗了色.
這兩本初一地理圖冊非常好,教會了我許多地理知識,讓我更清楚的了解了地球的板塊結構.通過這次畫板塊,我知道了:喜歡的東西,懂得明白了,如果再能親手做一遍,心裡會非常興奮,會把它們記得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