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新疆地理位置及環境

新疆地理位置及環境

發布時間: 2021-08-02 23:31:42

Ⅰ 新疆的地理位置在哪裡

新疆位於中國的西北部,地處歐亞大陸中心,北緯34°22ˊ~49°33ˊ,東經73°41ˊ~96°18ˊ,南北最寬1650km,東西最長2000km,總面積166萬km2,與俄羅斯、哈薩克、塔吉克、吉爾吉克斯坦、蒙古、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八個國家接壤(圖1)。

新疆由於地處歐亞大陸中心,遠離海洋,周圍又有高山環抱,因而降水稀少,全疆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50mm,而且時空分布極為不均。天山橫亘新疆中部,使得新疆北部與南部在氣溫、降水、土壤、植被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北疆由於西部山地海拔較低,降水較多,年平均降水量約200~250mm,阿爾泰山和天山的中高山地降水量可達500~600mm,天山西段最大降水帶位於海拔1500~1800m,降水量約800mm,而伊犁的鞏乃斯河地區年降水量可達900~1000mm,但在准噶爾盆地中部年降水量僅約100mm;南疆由於周圍高山環繞,降水極少,平原區年平均不足100mm,塔克拉瑪干沙漠東部的若羌縣1954~1970年17年的平均降水量僅有15.6mm,其中1957年僅有3.9mm;東疆吐魯番盆地也是降水低值區,對托克遜縣降水資料的統計,1961~1970年年平均降水量僅有3.9mm,為全國降水最低記錄。

新疆由於降水稀少,很少雲層覆蓋,因而全年日照時數延長,全年日照時數達2550~3500hr,年總輻射量達5000~6490MJ/m2.yr,比同緯度的華北和東北地區多620~640MJ/m2yr,僅次於青臧高原而位於全國第二。

新疆氣溫變化一般南疆高於北疆,山地垂直遞減明顯。從平均氣溫看,塔里木盆地10-℃以上,准噶爾盆地5--7℃,冬季嚴寒,一月平均氣溫准噶爾盆地多在-17℃以下,塔里木盆地多在-10℃以上,極值最低氣溫南疆-20℃至-30℃,北疆幾乎都低於-35℃;七月最熱,平均氣溫,北疆20-25℃,南疆25-27℃,吐魯番盆地33℃。北疆南部及伊犁河谷地區無霜期約160d,南疆大部地區200-220d,吐魯番223d。

「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形象地描述了新疆氣溫的變化。溫差大是新疆氣候的一個重要特徵。但不同區域溫差變化存在差異,一般沙漠大於山區,新疆的年溫較差:塔里木盆地大於36℃,吐魯番盆地則高達42℃,北疆最高達44℃,在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中心西緣的車排子,1956年溫差達55℃。絕對年溫較差更大,如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安迪爾,1967年達67.2℃;新疆地區的日較差也明顯高於全國同緯度的其他地區,在塔里木盆地年平均氣溫日較差高達16℃,在吐魯番盆地極端晝夜氣溫溫差可達40℃以上。

和降水相比,新疆地區的蒸發特別強烈,准噶爾盆地一般1500-2000mm,塔里木盆地一般2000-3000mm,吐魯番-哈密盆地一般3000mm。

由此可見,新疆氣候的主要特徵是光照充足,溫差大,降水稀少,蒸發強烈,氣候乾燥,區域分異性明顯。

新疆的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通過對土壤母質和水、氣、熱的再分配深刻地影響到土壤和植被的形成與發育,因而,要全面、正確地認識新疆的鹽生植物,對地形、地貌的了解是不可缺少的。周圍高山環繞,內部高山與盆地相間是新疆地貌的基本輪廓。從縱斷面看,自北向南依次分布著阿爾泰山山脈、准噶爾盆地、天山山脈、塔里木盆地和昆侖山山脈。

阿爾泰山山地位於新疆最北部,呈東北---西南走向,全長2000餘km,僅中段在我國境內,山段長500餘km,屬中段南坡,山脊高度3000m以上,山體西寬東窄,西北寬約150km。東南寬約80km。阿爾泰山山地由於受北冰洋氣流的影響,氣候比較濕潤,植被比較茂密。在海拔2000m左右的山地是新疆重要的牧區草場。

准噶爾盆地位於阿爾泰山與天山之間,西部為准噶爾西部山地,東至北塔山麓,大致呈三角形。東西長約700km,南北寬約450km,面積約20萬km2,其中部為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面積約4.5萬km2,多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沙漠區降水量約100mm,植被覆蓋度20~40%;盆地北部,自阿爾泰山南麓至沙漠北緣,為北部平原,風蝕作用明顯,有大片風蝕窪地;盆地南部平原,北起沙漠南部邊緣,南至天山北麓,為北疆主要農業區。准噶爾盆地西部由於山地海拔較底,又有阿拉山口和額爾齊斯河口,大西洋的水汽可由此進入北疆,因此准噶爾盆地的降水量明顯高於塔里木盆地。

天山山地,綿延於准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間,由數列東西走向的平行山脈及其間的盆地、谷地組成。山高一般4000~5000m,雪線高度,北坡為3500~3800m,南坡為4000~4200m。山澗河谷、峽谷水分條件好,生長著榆樹、楊樹林和林下草甸。山脈間谷地、盆地較多,有焉耆盆地、哈密盆地、吐魯番盆地、拜城盆地以及伊犁、烏什等谷地。這些山澗盆地、谷地是新疆農牧業發展的主要場所,也是人們居住的主要場所。

塔里木盆地,位於天山以南,昆侖山以北,為高大山原環抱的內陸盆地,也是我國最大的內陸封閉式盆地。盆地東西長約1400km,南北寬約550km,面積56萬km2,約佔全疆面積的1/3。盆地中部為著名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面積33.76萬km2,主要為新月形流動沙丘。因居於大陸中心,氣候乾燥,沙漠中心降水量僅10mm,自然景色呈環狀分布。盆地周圍由於出山河流在山前大量堆積沙礫,形成一系列沖積洪積礫質戈壁,寬度約30~50km;盆地的西部,由南向北,由天山南麓向北弧行,分布著寬約60~80km的現代沖積平原。盆地的邊緣散布著弧形和串珠狀的綠洲。盆地邊緣降水量一般20~40mm。

昆侖山地,包括喀喇昆侖山、昆侖山、阿爾金山和帕米爾高原,環列於塔里木盆地南緣。東西長約1800km,南北寬60~300km,地勢西高東低,平均山脊線5000~6000m以上,山上冰雪覆蓋,冰雪融化成為山前綠洲灌溉的部分水源。

Ⅱ 新疆的地理位置特點

位於亞歐大陸中部,地處中國西北邊陲,總面積166.49萬平方公里,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六分之一,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8個國家接壤.

Ⅲ 新疆的地理位置

羅嗦這么多干什麼
簡單的說就是「歐亞中心」

Ⅳ 新疆的地理環境

一. 光熱豐富,降水稀少

二.最重要的地理特點就是「三山夾兩盆」,即由北到南領獎為阿爾泰山脈,准噶爾盆地,天山山脈,塔里木盆地,昆侖山脈。直接答「三山夾兩盆」。

三.逆溫層山地是冬季避冷勝地

由於天山能阻擋冷空氣南侵,天山成為氣候分界線,北疆屬中溫帶,南疆屬暖溫帶。

年平均氣溫南疆平原10C-13C,北疆平原低於10C。極端最高氣溫吐魯番曾達48.9C,極端最低氣溫富蘊縣境可可托海曾達-51.5C。日平均大與10C的年累積氣溫,南疆平原4000C以上,北疆平原大多不到3500C。南疆平原無霜期200-220天,北疆平原大多不到150天。

山地氣溫夏季垂直遞減明顯,遞減率為6C-8C/1000米。天山北坡中山帶冬季存在逆溫層,逆增率3C一5C/1000米。逆溫層山地是冬季放牧場和避冷勝地,如烏魯木齊市南山滑雪場。

四.降水北疆多於南疆

年日照時數分布規律是:從北向南略減,阿勒泰3001小時,皮山2574小時;由西向東增加,霍城2828小時,星星峽3549小時;從平原至山區,北疆減少,南疆增加,原因是北疆山地陰雨天多,商疆平原浮塵、沙暴天氣較多。





(4)新疆地理位置及環境擴展閱讀:

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陸地邊境線5600多公里,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國接壤,在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現在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新疆現有47個民族成分,主要居住有維吾爾、漢、哈薩克、回、蒙古、柯爾克孜、錫伯、塔吉克、烏茲別克、滿、達斡爾、塔塔爾、俄羅斯等民族,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

Ⅳ 新疆的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有什麼關系

遠離海洋、高山環抱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結構

新疆地處歐亞大陸腹地,東距太平洋2500——4000km,西至大西洋6000——7500km,南到印度洋1700—3400km,北距北冰洋2800——4500km。從大氣環流影響來看,太平洋濕潤氣流要跨越重山,只有小量能到達南疆,印度洋氣流很難翻越青藏高原,只有大西洋和北冰洋氣流,可影響到新疆西部和北部,這種遠離水汽的海陸關系使新疆成為歐亞大陸的乾旱中心。

高山環抱的地形結構對乾旱環境的形成又進一步產生深刻影響,根據大的地貌輪廓,構造特徵及沉積物的特徵,新疆境內從北向南可分為阿爾泰山、准噶爾以西山地、准噶爾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南部山區六大地貌單元,構成「三山夾二盆「的總體輪廓。自山麓至盆地中心,規律地分布著傾斜洪積—沖積扇及洪積—沖積平原,盆地中心為廣闊平坦的沖積平原和湖積平原,其上的疏鬆沉積物經風力蝕積而成大片沙漠。具體布局:新疆北緣橫亘著自西北向東南走向的阿爾泰山,平均山脊線不到3000m,最高的友誼峰海拔4373m;南緣是昆侖山系,自西向東分別是雄偉的帕米爾高原、喀喇昆侖山、昆侖山及阿爾金山,平均山脊線為5000—6000m,在新疆與克什米爾之間,聳立著海拔8611m的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天山山脈東西橫貫新疆中部,將新疆分隔成南、北疆二大部分,山脊線4000m以上,最高峰海拔7455m的托木爾峰。在阿爾泰山與天山之間是半封閉的准噶爾盆地,面積約38×104km2。其西部是准噶爾山地。中部是以固定,半固定沙丘為主的面積近5×104km2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東部吐魯番盆地中有低於海平面154m的世界第二低地艾丁湖。天山與昆侖山系之間是我國最大的內陸盆地——面積53×104km2的塔里木盆地,盆地中部為面積33×104km2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占據,它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盆地內流經有我國最長的內陸河——塔里木河。東南部是青藏高原,西部是天山南支和帕米爾高原。在三大山系中,還分布著吐魯番盆地、哈密盆地、焉耆盆地、拜城盆地、烏什盆地等眾多的封閉、半封閉性山間盆地。

遼闊的地域,復雜的地形,形成了氣候差異明顯,水熱分布懸殊,自然條件多種多樣的不同地域。按地貌類型劃分,新疆境內的山地、平原、戈壁和沙漠佔地面積之比大致為2:1:1。受山地海拔高、氣溫低、坡變大,以及盆地中部極端乾旱缺水的限制,形成新疆主要的經濟活動區在山麓與盆地中部之間的傾斜洪積—沖積平原上分布的格局;在水資源空間分布的制約下,又呈現綠洲沿盆地邊緣鋃嵌分布的特徵。

Ⅵ 新疆的地理位置及氣候特點

新疆位於中國西北邊陲,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陸地邊境線5600多公里,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國接壤,在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現在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新疆地處東經73°40′~96°18′,北緯34°25′~48°10′之間。中國陸地面積第一大的省級行政區,新疆總面積佔中國陸地面積六分之一(163.1585萬平方公里),邊界線長度佔四分之一(5000多千米),其面積比江蘇省和浙江省加一起總和的八倍還多4萬平方公里。

氣候:

新疆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氣流不易到達,形成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溫差較大,日照時間充足(年日照時間達2500~3500小時),降水量少,氣候乾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氣溫高於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於南疆。

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在准噶爾盆地為零下20℃以下,該盆地北緣的富蘊縣絕對最低氣溫曾達到零下50.15℃,是全國最冷的地區之一。最熱月(7月),在號稱「火洲」的吐魯番平均氣溫為33℃以上,絕對最高氣溫曾達至49.6℃,居全國之冠。由於新疆大部分地區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溫差極大,故歷來有「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之說。

(6)新疆地理位置及環境擴展閱讀:

新疆為中國西部乾旱地區主要的天然林區,森林廣布於山區、平原,面積佔西北地區森林總面積的近1/3。天山和阿爾泰山區覆蓋著蔥郁的原始森林,多為主幹挺直的西伯利亞落葉松和雪嶺雲杉、針葉柏等建築良材。這些山地針葉林的木材蓄積量佔全疆木材總蓄積量的97%以上。塔里木河、瑪納斯河等河流兩岸,是平原闊葉林的分布地區。

在塔里木河流域,叢生著世界著名的珍貴樹種胡楊林和灰楊林,它們既是用途廣泛的用材林,也是大漠深處的防風林。新疆主要造林樹種有白楊、柳樹、榆樹、白蠟、槭樹、槐樹、白松、沙棗、桑樹和各種果樹等60多種。

Ⅶ 介紹一下新疆的地理位置,面積,氣候,物產等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位於亞歐大陸中部,地處中國西北邊陲,總面積166.49萬平方公里,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六分之一,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8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5600多公里,佔全國陸地邊境線的四分之一,是中國面積最大、陸地邊境線最長、毗鄰國家最多的省區。
具體看參考資料

Ⅷ 有關新疆的人文環境和地理位置資料

自治區政府駐烏魯木齊市。位於我國西北部,地處亞歐大陸中心。面積166多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面積的1/6,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一個省區。除東南聯接甘肅、青海,南部聯接西藏外,其餘與8個國家為鄰,即東北部與蒙古毗鄰,北部同俄羅斯聯邦接壤,西北部及西部分別與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接壤,西南部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接界,邊境線長達5400多公里,是我國邊境線最長、對外口岸最多的一個省區.
截止2004年底,新疆人口為1963.11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約佔60.5%。各民族中,維吾爾族有897.67萬人,占總人口的45.73%;漢族有780.25萬人,佔新疆總人口的39.75%;哈薩克族有138.16萬人,佔新疆總人口的7.04%;回族有87.63萬人,佔新疆總人口的4.46%;柯爾克孜族有17.12萬人,佔新疆總人口0.87%;蒙古族有16.96萬人,佔新疆總人口的0.86%;塔吉克族有4.35萬人,錫伯族有4.08萬人,滿族有2.41萬人,烏孜別克族有1.42萬人,俄羅斯族有1.13萬人,達斡爾族有0.67萬人,塔塔爾族有0.47萬人,其他少數民族共10.79萬人。

新疆是多宗教地區。主要宗教有伊斯蘭教、喇嘛教(藏傳佛教)、佛教、 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和薩滿教,其中伊斯蘭教為維吾爾、哈薩克、回、 柯爾克孜、塔吉克、烏孜別克、塔塔爾、撒拉、東鄉、保安等10多個民族所 信奉。伊斯蘭教在新疆社會生活中有著較大的影響。

新疆宗教組織主要有伊斯蘭教協會、伊斯蘭經學院和佛教協會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主要高校有:石河子大學、新疆大學、新疆農業大學、新疆師范大學、新疆財經大學、塔里木大學等。

Ⅸ 新疆的地理位置及環境

處於我國西北地區,北緯32。22、-49。33、,東經73。21、-96。21、,面積166萬平方千米,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6,是我國行政面積最大的省區。東部和南部依次與甘肅、青海和西藏三省區連接,東北與蒙古人民共和國相鄰,西與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接壤,西南和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相鄰,邊界線長達5300多千米,為我國邊境線最長的省區。
屬於乾旱區,降雨少,晝夜溫差大

Ⅹ 新疆的地理環境氣候。

地形

三山夾兩盆
山脈與盆地相間排列盆地與高山環抱、喻稱「三山夾二盆」。北部阿爾泰山,南部為昆侖山系;天山橫亘於新疆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爾盆地。習慣上稱天山以南為南疆,天山以北為北疆,把哈密、吐魯番盆地為東疆。新疆的最低點吐魯番艾丁湖低於海平面155米(也是中國的陸地最低點)。最高點喬戈里峰位於克什米爾邊境上,海拔8611米。新疆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北緯46度16.8分,東經86度40.2分)是陸地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地方,距離最近的海岸線有2648千米(直線距離)。

新疆-吉爾吉斯邊境橫貫著天山山脈。吐爾尕特口岸(海拔3752米)位於邊境。

新疆北部有阿爾泰山,南部有昆侖山、阿爾金山和天山。天山作為新疆象徵,橫貫中部,形成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北部的准噶爾盆地。

氣候

新疆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氣流不易到達,形成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溫差較大,日照時間充足(年日照時間達2500~3500小時),降水量少,氣候乾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氣溫高於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於南疆。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在准噶爾盆地為零下20℃以下,該盆地北緣的富蘊縣絕對最低氣溫曾達到零下50.15℃,是全國最冷的地區之一。最熱月(7月),在號稱「火洲」的吐魯番平均氣溫為33℃以上,絕對最高氣溫曾達至49.6℃,居全國之冠。由於新疆大部分地區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溫差極大,故歷來有「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之說。

水文

主要河流
塔里木河、伊犁河、額爾齊斯河

主要湖泊
博斯騰湖、喀納斯湖、賽里木湖、艾比湖、艾丁湖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