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混沌生物

混沌生物

發布時間: 2021-08-03 00:26:01

1. 什麼是混沌現象

不知你注意過沒有,水滴有時會很有規律地從水龍頭滴下,連續滴水的時間間隔幾乎相同。有失眠者因老想著下一滴水什麼時候會滴下而心煩意亂,不能入睡。但如果水流速度較高,則水滴雖然仍一滴滴分開落下,其滴嗒方式卻始終不重復,就像一個有無限創造力的鼓手能敲出花樣無窮的鼓聲。

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滴水方式,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R·S·斯霍等慧眼獨具,發現它與一種比較普遍的科學現象——混沌現象緊密相關。

所謂混沌,是一種極端的無序。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E·N·洛倫茲在20世紀70年代發現的混沌性表明,只有幾個因素的簡單確定性系統也會產生隨機性的行為,這種隨機性是一種極本質的性質,搜集更多的信息,並不能使其歸於消失。如上述的兩種滴水方式,一種滴水時間間隔具有周期性,另一種則是隨機性的,主要就取決於水流的速度,而水流速度是固定的,即具有確定規則。

隨機性即系統行為的不可預測性。投擲一枚錢幣,你無法預測它會出現正面還是反面;天空中飄飛的氣球,搖搖晃晃,四處亂竄,不知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會突然轉彎,無法預見其飛行路徑。設想你正在山溪旁悠閑自在地欣賞潺潺清流,溪水忽左忽右,似有靈性,與你嬉戲玩鬧捉迷藏,滿溪亂竄,捲起一個個漩渦,不時把水花濺到你身上,你無法預見漩渦將在何時何地產生。布朗運動是物理學中隨機性的一個典型例子。在顯微鏡下觀察液體中的一顆塵粒,可以看到它在作不間斷的無規則運動,忽左忽右,忽前忽後,運動趨勢無法預見,更不能預見其運動軌跡。布朗運動是塵粒周圍處於熱運動的數目巨大的水分子不斷碰撞塵粒的結果。

如上所述,既然混沌是由某些本身絲毫不帶隨機性的固定規則所產生的,它應具有確定性,這(與混沌的極端無序不可預測比較)似乎是自相矛盾的。其實,混沌系統的行為在短時間內是可預測的,但由於混沌系統對外界干擾(即使是微小的干擾)的響應非常強烈,時間一長就無法預測了。為了理解上述佯謬,可以設想做這樣一個小實驗。將一滴藍色的食品著色劑放入一面團中,然後擀揉。擀揉操作分兩個步驟進行,首先是將面團擀平(這時著色劑就擴散開來),然後把它折疊過來。起始這滴著色劑只是被延長,但最終它將發生折疊,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後,著色劑就被拉伸和折疊好多次,面團中出現很多藍色與白色交替出現的層。只需這樣操作二十次,最初液滴的長度就會被拉長一百萬倍以上,厚度會減小到分子水平(10-10米),這時藍色顏料已與面團充分混合了。混沌的原理也大致如此。

混沌現象比較普遍。如在天氣變化、流體運動、生物進化等過程中都可以找到。由於混沌系統行為的隨機性,如上所述,不可能預測系統的長期行為。但由於系統行為又是由某些確定性的因素及其規則決定的,因此又有可能在一定時間內預測。科學家希望通過對混沌現象的深入研究,較好地解決一些科學上的有關問題。如高能粒子加速器中的束流損失、束控熱核反應裝置中磁約束的泄漏、核電站循環水系統可能發生的有害迴流、天氣預報、人類生男生女的選擇等,都與混沌現象有關。

人類對混沌現象的認識還剛入門,由於滴水龍頭系統易於控制,且變數少,有些科學家希望通過研究它來探索混沌現象的本質和起源。

2. 上古混沌時期的凶獸老大是誰

饕餮:
傳說軒轅黃帝大戰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山海經·北山經》有雲:「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根據晉代郭璞對《山海經》的註解,這里說的狍鴞即是指饕餮。《神異經·西荒經》中有雲:「饕餮,獸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後來,饕餮變成了圖騰,刻於各種祭祀用的器皿之上。《呂氏春秋·先識覽》有雲:「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殷周時代鼎彝上常刻的就是饕餮,其腦袋猙獰,雙目炯炯,赫然有神,鼻樑凸出;首部有一雙彎曲的獸角或足,其彎曲的方向似無定製,或內勾似羊角,或外曲似牛角;巨嘴大張,利齒如鋸,嘴略彎曲內勾,或嘴巴緊鎖。則作正面盤踞狀,身軀拱起,頭著地或水雲氣,兩邊有一對利爪,象狗爪或虎爪。兩側有一對肉翅,形如耳朵。
因富貪欲故後世喻貪婪之人為「饕餮」。《左傳·文公十八年》有雲:「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天下謂之饕餮。」
檮杌:
《神異經·西荒經》中有雲:「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大,毛長兩尺,人面虎足,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擾亂荒中,名檮杌。」另有一說是神名,《國語·周語上》:「商之興也,檮杌次於丕山。」另外有一本戰國時的書名叫《檮杌》是專門記載楚史的史書。
後來「檮杌」被用來比喻頑固不化態度凶惡之人。之人,《左傳·文公十八年》有雲:「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天下謂之檮杌。」
渾沌:
渾沌,即渾敦。其狀如犬,似羆而無爪,有目而不見,有兩耳而不聞,有腹無五臟,行走而足不開。
渾沌因既混且亂故後世稱是非不分之人為「渾沌」,《左傳·文公十八年》有雲:「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凶慝,天下謂之渾沌。」
窮奇
結合天神、怪獸、惡人三位一體,真實面目不可破解的奇怪生物。《淮南子·地形訓》高誘註解它稱之為北方天神,身體好像老虎騎著兩條龍。《山海經·西次四經》則說它長得象牛,叫起來象野狗,長著粗硬而不光滑的毛,還要吃人。但《海內北經》又說窮奇象虎,長著翅膀,吃人總是從頭開始吃,吃的人總是披頭散發。《左傳》則將之類同饕餮和檮杌,說它是少皥氏不才子,因為總是詆毀忠直的人被人們稱為窮奇。《神異經》總結了它的種種特質,描述它是一種生活在西北,長得像虎有翅膀,喜歡吃人的怪物。它能聽懂人說話,聽到人爭吵就去吃有理的一方,聽說有人忠誠有信義就去咬人的鼻子,但聽說有人凶惡不講道理反而會贈送自己咬死的動物。相比饕餮等怪獸,窮奇顯得更具個性和智慧,但是這種喜歡接近人的習慣大大影響了它作為怪獸的神秘魅力和實力評價。
《神異經·西北荒經》:「西北有獸焉,狀似虎,有翼能飛,便剿食人,知人言語。」它就是西方天帝少昊的兒子,大名鼎鼎的窮奇。
這傢伙很有意思,看見有人打架,它就要去吃了正直有理的一方;聽說某人忠誠老實,它就要去把那人的鼻子咬掉;聽說某人作惡多端,反而要捕殺野獸饋贈。由此可見,它應該是頭凶獸。然而有些書上又說它也不是那麼壞,在古時臘八的前一天,宮廷里要舉行一個叫逐疫的儀式,由方相氏帶著十二隻異獸遊行,窮奇和另一隻叫騰根的異獸,共同負擔著吃掉害人的蠱的任務,於是又讓人感覺它對人還是有些異處了。之後神話被歷史化,神鬼也被人格化,窮奇逐漸演變為天下四凶之一,最後終於被舜帝日翻了。
窮奇作為怪獸的形象有兩種:《山海經.西次四經》上言「狀如牛,音如狗」;《山海經.海內北經》上言「狀如虎,有翼」。但不管是哪種形象,它都是一種食人怪獸,而且有著固定的原則,大致引《神異經.西北荒經》上的說法,它「知人語言,逢忠信之人,嚙而食之,食人自首始;逢*邪則擒獸而伺之」。也就是說,好人遇到它會變成食物,而且先被咬掉腦袋,而壞人遇到它反而會得到它送來的野獸之類做食物。這樣「是非分明」且付諸行動的怪獸的確少見。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了窮奇的來歷,「少昊氏有不才子,毀信惡忠,崇飾惡言,天下謂之窮奇。」舜將其流放,「遷於四裔,以御魑魅」。少昊為西方天帝,其母名皇娥,其父稱為「白帝子」,即太白之精,他們的故事可見於《拾遺記》,非常美麗動人。在那裡有一棵窮桑樹,其果實萬年一結,吃了的話天老我不老。少昊主宰西方,稱為「窮桑氏」,或者「金天氏」。注意這些關鍵字「白」啊,「金」啊,少昊一族位於西方不容置疑,而窮奇也是被舜驅逐到了西北方向,被一同驅逐的還有黃帝的不才子「渾沌」;顓頊的不才子「桃(應為木+壽,音tao)杌;以及「饕餮」三族,作為怪獸的「渾沌」,「桃杌」,「饕餮」也無一例外地出現在西方,其中饕餮位於西南一些,但想來離被稱為「西王母」(地名)的西荒之地不遠。也就是說,和其他幾位帝王略有不同,被虞舜放逐的都到了西方而不是四方都有,所謂「御魑魅」的說法很可能是指壓制當地少數民族,從這樣的想法衍生開思考,怪獸們的行為特性也就不足為奇。「渾沌」,「桃杌」,「饕餮」也具有相似的特點,這里不加贅述了。
一種說法認為「窮奇」是一種怪獸,而少昊子只是因為其特性而被比作「窮奇」。從家族命名和傳說的情節而言都可以認為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窮奇就是少昊帝之子,不僅僅是因為有智能而被視為神獸,它本來就是「神-獸」,是一個是非顛倒,善捕禽獸的傢伙。至於大儺(舊時的迎神賽會)中的逐疫十二神中負責「食蠱」的窮奇神,因為反而不夠「神話」,也就暫時棄之不理了吧。
這四個合稱上古四凶

3. 遠古神話中的混沌是怎麼死的

混沌就是無天無地,一片迷迷濛蒙的狀態,一般這時沒有生物,只有微塵,只有盤古初生之後,才打破了混沌的境界

4. 《大聖歸來》中的混沌原型是什麼生物

您好,大聖歸來在下方,提取時輸入正確密碼即可。 這是樓主要的資源(請及時下載,以防止失效哦) 密碼:erwr 下載後,按照提示操作,即可觀看! 還望及時採納,謝謝! PS:您想知道的看完就能找到答案!

5. 神話中凶獸混沌是不是等同於渾沌

混沌,又寫作渾沌。混沌是上古四凶之一的神話生物,根據《左傳》記載,四凶分別是形象如同巨大的狗的「混沌」、人頭羊身並且腋下長眼睛的「饕餮」、生有翅膀的大虎「窮奇」以及人頭虎腿長有野豬獠牙的「檮杌」。
然而《莊子》中的渾沌其形象其實更接近《山海經》中的神帝江: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為帝江。
《史記·五帝本紀》道:「少昚氏有不才子,毀信惡忠,崇飾惡言,天下謂之窮奇。」少昚又作少皞、少昊,詳見本文少昊目,《史記集解》註:「金天氏帝號。」;《史記集解》道此窮奇即共工氏。

6. 小說中洪荒生物排位

生物指的是什麼?靈獸嗎?

洪荒五蟲:
六翅天蠶
五蟲之中,又以六翅天蠶為甚,專食六道生靈,食量如無底之洞,且軀體有堅殼,無畏刀槍,不懼水火。
……
鴻鈞傳道,億萬生靈前來西昆侖聽講。
中有西天接引道人,悟道甚多,成西天混元聖人教主。
接引道人赴昆侖,路遇六翅天蠶化繭,破而成六翅天蟬,有感善惡,遂收六翅天蟬為二徒弟,取名:金蟬子,以其繭,煉八寶袈裟。
這天蠶絲袈裟,邪魔不侵,五行不染,刀兵不入,穿之免墮輪回,又名:錦瀾袈裟。
且說那金蟬子也與接引道人一起聽了鴻鈞講道,後,接引道人立三乘佛教,成西天如來。
金蟬子不聽如來講法,輕慢佛教,如來剝其妖性,貶其真靈,轉生東土,成取經僧人唐三藏,著天蠶絲袈裟,厲九九八十一難,重又成佛。
[編輯本段]嗜血黑蟻蚊
話說封神一戰,截教大擺萬仙陣,通天教主於紫芝崖拜得六魂,欲壞接引道人、老子、元始、武王、姜尚、准提道人六人性命,長耳定光仙識天數,持了六魂蘆篷獻寶,臨陣變節,截教敗,自此冷清。
通天教主座下龜靈聖母,追殺闡教十二金仙之懼留孫,出了萬仙陣往西方去,為西方教主接引道人所擒,命白蓮童子拿往西天。
那白蓮童子,打開沙彌世界包袱,來收龜靈聖母,不意放出了一隻蚊子,將龜靈聖母吸成空殼,又往西天吃了那十二品蓮台中的三品,為會破萬仙陣後,趕回西天的接引道人止住。
蚊子號嗜血黑蟻蚊,為洪荒至凶,五蟲七禽九獸中五蟲之一,能身化億萬,好吸生靈血。
那法座,自此成了九品蓮台。
後,通天教主以害了龜靈聖母為由,自接引道人處討得那蚊子,放入碧游宮。
[編輯本段]多目金蜈蚣
洪荒至凶生靈五蟲七禽九獸,五蟲之中,有多目金蜈蚣,多足,繁目,身若黃金鑄造,水火無侵、風雷不入,無懼刀劍兵傷、無畏神力碾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堪稱洪荒不死蟲身。
多目金蜈喜陰,多匿於暗處,吞吐黃霧、目射金光,好襲殺生靈。
那金蜈脅下黃霧、目內金光,可束縛世間萬法,能腐蝕金剛軀體,生靈落得其中,必要懨懨不得動彈,經日化為膿水,一身精華為金蜈吸食,故有凶名。
金蜈天生腹背墜百眼、軀體掛百足,修行愈久,吸食生靈愈多,足、目漸長,至於千目千足,方能蛻得蟲身、泯滅凶性。
洪荒有一千目金蜈蚣,學道天空山(泰山)黃花洞斗母元君門下,修行羽士煉丹之道,自號百眼魔君,居西牛賀洲黃花觀。
唐三藏往西天大雷音寺取大乘佛法,路經黃花觀,與百眼魔君同門師妹——盤絲洞七蜘蛛精爭斗,惹得多目怪出手,毒煞唐僧、豬八戒、沙僧,齊天大聖險些身隕金蜈黃霧金光中,逃脫後無有手段應對,唯流淚悲切而已。
幸受黎山老母指引,美猴王請得昴日星君母親——紫雲山千花洞毗藍婆菩薩下山,以昴日星君所煉綉花陣破金蜈黃霧金光,收服多目怪,唐僧師徒方得脫大難。
那百眼魔君,自此入紫雲山千花洞修行,終入佛門,成就千手千眼佛。
[編輯本段]九尾地蠍
洪荒至凶五蟲之一,九尾地蠍,於白虎嶺地脈深處幽冥熔岩陰火中修行,少現世。
[編輯本段]余者不詳
洪荒七禽:

七禽:鳳凰、青鸞、大鵬、孔雀、白鶴、鴻鵠、梟鳥、餘一不明
洪荒九獸:
正所謂〃宇宙洪荒,天地玄黃」.這都是自然的一種生成滅亡的表現,洪荒指的是一個時代.指的是上古三皇五帝之時際.不可考察.
也有人稱洪荒九獸是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鯤、鵬、麒麟、八歧」這八種異獸。玄武本為龜蛇合體,算作兩獸。所以總計洪荒九獸就只有七個。
需要說明:不要以為八歧一定是日本的,日本也有青龍白虎啊,難道青龍白虎也是日本的
這種說法純粹是無良小說作者自己YY的,沒有洪荒九獸一說.

7. 什麼是混沌(chaos)

近代物理與新認識論

1992, 3, 26 吳文成

混沌
——不測風雲的背後

--------------------------------------------------------------------------------

混沌理論,是近二十年才興起的科學革命,它與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同被列為二十世紀的最偉大發現和科學傳世之作。量子力學質疑微觀世界的物理因果律,而混沌理論則緊接著否定了包括巨觀世界拉普拉斯(Laplace)式的決定型因果律。

長久以來,世界各地的物理學家都在探求自然的秩序,但對無秩序如大氣、騷動的海洋、野生動物數目的突兀增減及心臟跳動和腦部的變化,卻都顯得相當的無知。但是在七O年代,美國與歐洲有少數科學家開始穿越混亂去打開一條出路。包括物學家、物理學家及化學家等等,所有的人都在找尋各種俯拾皆是的混沌現象——裊繞上升的香菸煙束爆裂成狂亂的煙渦、風中來回擺動的旗幟、水龍頭由穩定的滴漏變成零亂、復雜不定的天氣變化與大崩盤的全球股市——的規則與一些簡單模式中所隱藏令人驚訝的復雜行為。

十年之後,混沌已經變成一項代表重塑科學體系的狂飆運動,四處充斥為著混沌理論而舉行的會議和印行的期刊。它跨越了不同科學學門的界線,因為它是各種系統的宏觀共相,它將天南地北各學門的思想家聚集一堂。年輕的科學家相信他們正面臨物理學改朝換代的序幕。他們覺得物理學這行已經被高能粒子和量子力學這些華麗而抽象的名詞主宰得夠久,直到混沌革命——可以連接微觀和宏觀上百萬物體集體行為之間的深深鴻溝的新起科學——開始時,頂尖物理學家才發現自己心安理得地回歸到屬於人類尺度的某些現象。

混沌理論的近代研究,逐漸領悟到自己正抗拒科學走向化約主義的趨勢。相當簡單的數學方程式可以形容像天氣或瀑布一樣粗暴難料的系統,只要在開頭輸入小差異,很快就會造成南轅北轍的結果,這個現象被稱為「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例如蝴蝶效應——今天北京一隻蝴蝶展翅翩翩對空氣造成擾動,可能導致下個月紐約的大風暴——使得科學家始終無法模擬天氣這個復雜系統,更不用說去精確地預測天氣。

許多學科中,都背負著牛頓式決定論的擔子。就像一位理論學家這麼教他的學生:「西方科學的基本理念就是如此:如果你正計算地球檯面上的一顆撞球,你就不必去理會另一座銀河系統其星球上樹葉的掉落。很輕微的影響可以忽略,任意小的干擾,並不會膨脹到任意大的後果。」又說:「通常無解的非線性系統應被排除在科學研究之外。」但混沌理論根本駁斥這二種說法。

非線性因素——意指玩游戲的過程倒過來改變游戲的規則——支配著絕大多數物理現象。一方面,物理學家不該因著它難以計算而逃避它,在另一方面,它不容許我們忽略任何變因,無論來自於遙遠的震動或是實驗者本身——這點告訴我們,觀察者始終無法與觀察對象作分離或各別考慮,盡管「我們所有的努力,就是要使自己置身例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放棄對事件發展的決定論式之天真預測。混沌理論亦難自外於非決定論的趨勢,粉碎了唯物論者的夢想:欲以簡潔、化約的方程式來描述自然界。

混沌創造了使用電腦來處理特殊圖形,在復雜表相下捕捉奇幻與細膩結構圖案的特殊技巧。同時,科學家在混沌里發掘出「自然幾何學」之美。德國物理學家艾連柏格,有感而發:

「為什麼一株被風暴拉扯的枯樹,浮現於冬日黃昏的剪影,會帶來絕美的感受?而建築師千辛萬苦,設計出多重功能的大學校舍卻讓人無動於衷?雖然有些猜測成分,但是我認為答案可以從動力系統的嶄新觀點尋找。我們對美的感覺來自於自然界一亂一序,疏落有致的安排,比如雲朵、樹林、山嶺或雪花。所有這些形狀都是經由動力過程誕生的物理實體,這種參揉亂和序的組合最尋常不過。」

「這些線條反覆交織成金碧輝煌,在地面所形成的循環,帶來了旋風、大風暴與雷電。」

實驗家李奧.卡達諾夫感動地說:

「這種感受無可言喻,必定是科學家所能嘗到最甜美的滋味——當他終於意識到,發諸內心者與形諸自然界者合而為一,並且百試不爽,那種驚喜莫名的感覺!誰能料及,心智幽玄的密室,竟能反映了風和日麗的大自然景象,這是何等的震撼!何等何等的喜悅!」

大自然的微笑是科學家心靈深處始終的支持,這份與自然結合的一體感構成了他們最深邃的情感,誰說科學家沒有感動,誰說科學家是造成世界文明非人性化的罪魁禍首。即使是物理也是一門充滿感情的學科,它包含著物理學家的執著,物理學家的奔走,也包含著科學家所有對自然宇宙的渴求,正如神學家期盼上帝的眷顧那般的深刻!當人們失去情感,自然也不會再向人們招手。

某研究混沌的學者,撰寫有關蝴蝶效應的論文時,說道:「其實每個人都是那隻有著魔力翅膀的蝴蝶,因為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可能使世界變得不一樣。這告訴了我們世界的真相:這個世界不能失去你,也不能失去他,對於這個世界我們無法置身事外,也無法孤立局部的現象……如果上帝真的有骰子,他會讓我們自己擲的,」他意猶未盡的繼續說「也許我們該相信魔法……這正是為什麼古代人在自然界里有天賦異稟,而現代人始終只能依賴技術與機械的緣故」雖然他扯離了物理的范疇,卻相當由衷地把現代人的處境表達出來。

由於科學家必須模擬混沌現象,於是帶動電腦實驗的趨勢與極精密儀器的設計,這導致「復雜性科學」的興起,此打破了各學科的界線門檻,結合有物理、化學、數學、社會學、生物與太空技術、電腦工業。目前科學雖然在表面上是分工的,但事實上它們是相連的。可以這麼說,「復雜性科學」本身正醞釀一股反對舊時化約主義的聲浪,這才使我們真正認識世界的本貌。

零亂往往是假相,混沌之中隱藏著更深層次的規則(吸引子、自我組織、自我重復與尺度無關性……)。這種正在蓬勃發展的理論,給全世界帶來巨大的沖擊,絕不亞於相對論與量子力學。一流期刊上所刊載有關一粒球在桌上跳躍的奇異動力,亦和量子力學的文章平起平坐。(注十)

注十:以上混沌部分參考<混沌>全書,天下文化出版。

--------------------------------------------------------------------------------
原載於:http://residence.ecities.e.tw/sinner66/think/part_1/epistemology/page1.htm
首頁:http://residence.ecities.e.tw/sinner66/
作者 E-Mail:[email protected]

8. 星河大帝的混沌古生物

從古混沌中的混沌古氣誕生出來的神獸,本姓屬於混沌,先天就非常強大。
混沌塔魔:形似寶塔,等於就是一座移動的法寶,不朽之塔主人的種族
混沌腦魔:古獸之中最可怕的存在,它們專門控制人的精神和靈魂,宇宙之腦主人的種族
奪心獸:傳聞是陣法的始祖
夔牛:十分兇殘,而且荒銀,但是皮可以製作成大鼓,用來兵家之徵戰
混沌燈魔:青銅顏色,非常古樸,在燈盞內有燈油,那燈油是暗金之色,是一個燈火相傳的整體,曾建立了聖地不滅神燈星域
混沌書魔:一個強大的族群,每一本書都是一尊魔頭,書中有無數殘忍的故事
混沌血獸:吸血鬼的老祖宗,專門以血為食,血界的主人,就是混沌血獸的後裔
混沌年獸:先天混沌之中衍生出來的,極其古老、玄妙,代表了一年又一年的終結,可以成就大帝,曾有一頭混沌年獸與長生大帝戰斗過,兩者不分高下
混沌天魔:古獸之中最神秘的存在,,善於運轉天道,在冥冥之中,行那偷竊偷天之事
混沌夜魔:背後有夜之雙翼,隨意一動,就把黑夜帶給人間
混沌幽魔:形似一團影子,不停的蠕動
混沌玉魔:渾身玉質,乃是先天混沌血玉
混沌金魔:渾身都是純金之色,高貴典雅
混沌陰魔、混沌烈魔:秉承極陰極陽而誕生,天生就水火不容,不過擁有大神通,可以成就大帝
混沌太極古魔:全身黑白相間,如同太極
混沌八卦古魔:全身充滿了八卦紋理,一個個的卦象代表了水火風雷,天地山澤
混沌船魔,混沌鏡魔,混沌印魔,混沌葫魔:都是先天混沌之中衍生出來的,各個都能達到大帝級別
先天母皇:傳聞可以號令古獸,對古獸有一種天然的威壓,在混沌之中,也是萬獸之王
造化王獸:最強大的混沌古生物之一,曾有一頭不弱於不朽之塔的主人和宇宙之腦的主人,但被仙界的開辟者們製成了造化王座
願望神樹:在古老的混沌之中,生長著一顆願望神樹,集中了所有混沌古老生物的許願,上面就會凝結出來一枚願望果實,在開天闢地之後,萬界形成,願望神樹消失不見,但是那枚願望果實卻保留了下來,後來流落仙界
始祖仙魔藤:傳聞之中,是植物中的第一,就是在混沌大爆炸的時候,一株藤蔓上面凝結出來葫蘆,是最最初的魔性,這葫蘆一共兩個,一個化為仙界,一個化為魔界,代表了正邪,後來,這藤蔓也就爆炸了,只剩下一些碎片
萬足神蟒:一種先天衍生出來的劇毒之獸,可以成就天尊

9. 中國古代神獸有關混沌的有哪些

是上古四大凶獸之一..去看一下山海經異獸圖吧..裡面有混沌的圖

10. 混沌元初什麼意思

關於混沌元初什麼意思?的問題,混沌元初是指天地原本是餛飩一片天,沒有生物,是最初始的一個狀態,在這個混沌之後才逐漸有世界萬物。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