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金平歷史

金平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8-03 02:29:14

❶ 金平區的歷史沿革

金平區地域,昔屬揭陽縣地,明置澄海縣時屬澄海縣所轄。清屬澄海縣鮀浦司管轄。
民國十年(1921)4月16日,汕頭設市政廳,與澄海縣分治。其時汕頭市區實際范圍僅有汕頭埠、崎碌、礐石,汕頭市區劃分為四個區,水上為第五區,礐石為第六區。
民國十四年(1925),汕頭市區所轄各區有所調整。原第一、二、三、四區不變,崎碌為第五區,礐石為第六區,水上為第七區。民國十九年(1930)9月,汕頭市政廳更改為汕頭市政府建制,隸屬廣東省政府。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6月21日,汕頭市淪陷(被日本侵佔)。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月,偽汕頭市政府把汕頭市區劃為永升、新中、安邦、崎碌、道濟5鎮。
民國三十四年(1945)8月14日,抗日戰爭勝利後,汕頭市區分為第一、二、三、四、五、六區公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廣東省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會同汕頭市政府、澄海縣政府勘定市、縣界,華塢、龍眼、長廈、新湖、陵海、潯洄等村劃歸汕頭市。
1949年10月24日,汕頭市解放,定為省轄地級市。汕頭市仍設置第一、二、三、四、五、六區公所。
1951年9月19日,原汕頭市區第一、二區公所合並為第一區,原第三區公所改為第二區,原第四區公所改為第三區,原第五區公所改為第四區,原第六區公所改為第五區。
1952年10月13日,汕頭市將原五個區縮劃為四個區,將原第一、二兩區並為第一區,原第三區改為第二區,原第四區改為第三區,原第五區礐石地域與金砂、大窖、華塢等鄉設置為第四區。
1955年2月21日,各區更改名稱:原第一區改稱安平區,原第二區改稱同平區,原第三區改稱公園區。原第四區也於1956年3月經廣東省人民委員會批准改稱為市郊區。
1955年6月7日,汕頭市人民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宣布汕頭市人民委員會正式成立,市區4個區人民政府改為區人民委員會。

1959年3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澄海縣,其行政區域全部並入汕頭市。
1960年9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恢復澄海縣的建制。
1964年8月6日,汕頭市公園區人民委員會轄中山、中馬、新崎、競長、華塢等5個街道,郊區人民委員會轄金砂、礐石、下蓬、官埭、鮀浦、岐山等6個公社。
1967年3月,汕頭市區內3個區更改名稱,安平區改稱紅旗區,同平區改稱紅陽區,公園區改稱紅衛區。
1968年,汕頭市轄4個區:紅旗區、紅衛區、紅陽區、郊區。
1973年,汕頭市轄5個區:紅旗區、紅陽區、紅衛區、礐石區、郊區。
1979年9月,汕頭市紅旗區復稱安平區,紅陽區復稱同平區,紅衛區復稱公園區。汕頭市轄安平區、同平區、公園區和郊區。
1980年6月26日,汕頭市設立金砂區。其時汕頭市區共設置安平區、同平區、公園區、金砂區、郊區5個縣級區。
1983年9月2日,汕頭市內4個區仍保留,不合並,鮀浦區改郊區。
1984年7月2日,汕頭市設立安平區、同平區、公園區、金砂區、達濠區和郊區。
1991年9月14日,同意汕頭市轄區行政區劃調整,將汕頭市的安平、同平、公園、金砂、達濠、郊區6個市轄區及原汕頭經濟特區龍湖、廣澳兩個片區調整為龍湖、金園、昇平、達濠4個市轄區。同年12月7日,國務院同意調整汕頭、潮州兩市行政區劃。汕頭市保留地級市建制,金園區、昇平區為汕頭市的市轄區。
2003年1月29日,國務院同意調整汕頭市行政區劃。撤銷汕頭市昇平區、金園區,設立汕頭市金平區。以原昇平區、金園區(不含汕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東片屬原金園區范圍的區域,調整後金平區轄大華、石炮台、東方、金廈、金砂、東墩、廣廈、岐山、、月浦、光華、同益、海安、新福、永祥、鮀蓮、鮀江、烏橋等17個街道,區人民政府駐金砂中路(原金園區政府駐地)。

❷ 傣族的歷史

公元1180年左右,今西雙版納一帶的傣族在叭真的帶領下統一了傣族的各個部落,建立了景龍金殿國。勐泐政權的建立,標志著西雙版納傣族的主體傣泐人正式形成。

元明時期,漢、傣人民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也更加密切,特別是大量漢族人民遷居邊疆,內地先進的生產技術、文化科學在傣族地區廣為傳播,迅速促進了傣族社會經濟的發展。

為了捍衛祖國領土,傣族和漢、景頗、佤等族人民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對英、法帝國主義的侵略展開了多次武裝斗爭。

抗日戰爭期間,傣族人民又與全國人民一道,投入了反對日本法西斯的武裝斗爭,為保衛祖國邊疆神聖領土作出了貢獻。

(2)金平歷史擴展閱讀:

傣族習俗

1、關門節、開門節,關門節,時間固定在傣歷9月15日(公歷7月中旬);開門節,時間固定在傣歷12月15日(公歷10月中旬)。在這兩個節日當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少都要到佛寺舉行盛大的賧佛活動,向佛像佛爺敬獻美食、鮮花和錢幣,在佛爺佛像前念經、滴水,以求佛賜福於人。

2、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或「楞賀桑勘」,意為六月新年。時間在傣歷6月下旬或7月初(公歷4月中旬)。

3、花街節,花腰傣最隆重的節日要數農歷正月十三的「花街節」。這天,上千名青年男女從周圍的村寨匯集到花街。

❸ 有關雲南金平縣紅頭瑤的由來和歷史

樓主您好:【信息來源 昭通網】
根據您的提問,我整理以下資料,供您參考
紅頭瑤是瑤族諸多支系中的一個分支。生活在雲南省金平縣的紅頭瑤婦女,光頭飾銀箍戴紅色尖帽,身著對襟黑布上衣,寬大的褲腿上綉滿了精緻美麗的圖案,這身惹眼的打扮極具時裝效果,而大山是她們最好的秀場。

街子天上的紅尖尖

在金平縣城探訪紅頭瑤,最方便的是逢鼠、馬日的街子天(集市)。街子上能遇到哈尼、瑤、彝等少數民族,繽紛之中,一眼就會注意到人群中晃動的紅尖尖,像一朵朵綻放的芭蕉花。據說很早以前,她們的祖先從外地順著紅河遷到金平來,經過紅河流域時,走在前面的人為了便於辨認,就順手摘下野芭蕉花頂在頭上,後來這紅尖尖便成為這一支系瑤族頭飾的象徵,也成了她們的族標。

用一組細鏈子組成寬銀箍固定著的紅尖尖下,露出來的是被剃得精光的頭皮。剃頭戴上紅尖尖帽是過去紅頭瑤女子出嫁前的重要儀式,是女人成熟的象徵,這樣的審美觀頗有點另類。有些中年婦女保留了長發,有些婦女的光頭長出短短的頭發尚未再剃,想不到的是,還是光頭與銀箍、紅尖尖的搭配更加簡約、時尚,有如神來之筆。

幾個賣紅頭瑤服飾的攤位旁集中了最多的紅頭瑤。圍在旁邊背著背簍的女人以上了年紀的居多,有的旁邊陪著好脾氣的丈夫,有的是一群老閨蜜同來,拿起一方紅色三角巾放在頭頂比比長短,或者將一件衣服放在老姐妹的背上看看效果,認真勁兒和開心的笑容,絲毫不亞於妙齡少女。

1.這里的溫泉也很有名,圖為勐拉溫泉邊的傣族婦女。

2.娃娃的帽子上凝聚了媽媽無限的愛。

3.水碓沖還是民間銀飾工藝製作之鄉。

不打底稿的十字綉

從腳邊到大腿都密密麻麻綉滿花紋的花花褲,是紅頭瑤服飾的另一大亮點。

在街子上一個賣銀飾的攤子前,攤主阿山見我對旁邊比比試試的紅頭瑤婦女很有興趣,就邀請我到他們村子去做客。阿山家所在的村子叫水碓沖。「無山不瑤」,瑤族是典型的山地民族,和其他瑤寨一樣,水碓沖也是一個向陽避風、林茂泉清的寨子,背靠森林,一座座房屋錯落有致地沿著山坡分布在綠樹環抱之中。

正值農閑時節,村裡不時可以看到三三兩兩的婦女在能辨別經緯的黑色底布上,埋頭飛針走線、挑花綉朵。綉線的顏色有白、朱紅、水紅、粉綠、草綠等,顏色鮮艷對比強烈。綉花的女人中不乏年輕姑娘,村子裡遇到的一些年輕姑娘一問幾乎個個會綉花。雖然她們現在更喜歡以牛仔褲代替花花褲來搭配傳統的對襟上衣,結婚以後也不再剃頭戴紅尖尖帽,但至少綉花這門手藝還能傳承得更久。

紅頭瑤綉花的技法叫「挑花」,也叫「十字綉」,由許許多多的十字針綉出千變萬化的幾何圖案,再組成五彩繽紛的花紋。與歐洲十字綉事先在方格上描好圖案大相徑庭,這里的婦女挑花刺綉從不在布上打底稿,要綉的圖案都已在腦子里想好。即便是同一個人的不同作品,也一定會有所變化創新,絕無一模一樣。她們用手中的五綵線在土布上傳續文化、用針在土布上耕田種谷,表達對自己依賴的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在村子裡的土路上隨意走走,幾位紅頭瑤婦女背著手從我身邊走過。都走過去很遠了,還能看到那耀眼奪目的紅尖尖在一片綠色中閃動。青山,才是她們展示服裝最好的舞台。

十里村看藍靛染布

街子天上緊挨著賣土白布的攤位旁,有哈尼族婦女在賣染布的原料藍靛。一塊塊藍靛像方磚頭一樣鋪在被染成藍色的麻袋片上,散發著溫潤的光澤。

碰巧金平縣電視台要去十里村拍攝這種傳統的染布過程,便搭車同往。今天的十里村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山鄉,30多年前也曾有過驚天動地的時刻,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第一炮就是在這里打響。從金平縣城到十里村鄉不過十幾公里,卻是很不好走的山路,路上有些地方抬眼就能望到前方屬於越南的連綿群山。

一路顛簸終於到了十里村。電視台的李台長指著小河溝旁空地上一種開淡紫色花的植物告訴我,這就是板藍根,它的根莖可入葯,葉子用於制藍靛。將收割的枝葉放在土坑中浸泡兩天,掏出腐爛的枝葉,再放入適量石灰,攪拌後過濾沉澱,晾乾即成固體染料藍靛。

有位紅頭瑤老媽媽正在自家院子裝滿藍靛溶液的大缸里染布,在染布過程中要經過數次浸染、晾乾,直到布料呈深藍色為止。用藍靛染出的布,凝重素雅而含蓄,不容易褪色。村裡有些人家的菜地、屋頂的竹架上晾著染好的藍布或黑布,長長的染布就像是獻給天地的新衣。

瑤族人用藍靛染布已有悠久的歷史,如今隨著化學染料的廣泛應用,只有在偏遠山區的少數老人仍在延續著這種古老的夢幻。

❹ 金平路以前有什麼歷史

整條金平路步行街由劍川路貫穿至鶴慶路,位於老閔行成熟居住區。這里作為閔行過去的行政中心,擁有20餘萬的常住人口基數,周邊擁有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江川路商業街、紫竹科技園等。
該案是一條集餐飲、休閑、購物為一體的綜合性商業步行街,加上合生城邦是閔行區域內大型別墅社區,社區品質與檔次直接決定業主的消費水平。
學校 上海閔行區江川路小學、上海市閔行區閔行第四幼兒園、華東師范大學、交通大學
購物 歐尚超市、國大葯房、上海雷允上葯店、良友金伴超市、四季水果、五金建材批發總匯、閔行安寧菜市場、華聯超市、五金百貨、福旺五金批發、小吳水果店、新吟便利商店、長春燈具
食肆 蘭州正宗拉麵、北大荒飯店、迎賓飯店、祥和小菜、金平食府
金融機構 中國建設銀行
休閑 頂峰鮮果園
綜合服務類 上海起程汽車美容裝潢、上海碩利裝飾設計公司、上海庭晨室內裝潢有限公司、足療店、高興人家酒店、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所、上海宏升汽車裝飾中心、錦廬連鎖旅店、千代豪門酒店、康軒裝飾、奧婷美容連鎖機構、中國移動通信、起點專業美容美發中心、碧綠房產
開發商 上海龍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代理/銷售公司 上海信義代理
投資商 合生創展集團有限公司

❺ 金平的簡歷

1949年畢業於 國立安徽大學法律系,同年入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軍事政治大學學習,結業後隨軍南下,從事地方政權建設和基層政法工作,歷任雲南省曲靖縣人民政府司法科長、法院院長等職,1953年調中央政法幹校學習,次年結業後,到西南政法學院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中國法學會理事、中國民法學經濟法學會副總幹事、重慶市人民政府、重慶市人在常委會法律顧問等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❻ 金平的介紹

金平( 1953 —— ),男,漢族。浙江溫嶺人。中共黨員。1982年畢業於雲南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後又畢業於雲南省藝術學校文學創作專業。1971年參加雲南生產建設兵團,歷任農場宣傳幹事,《邊疆文學》助理編輯,雲南省文化廳黨組秘書,四川人民出版社文藝編輯,四川文藝出版社編輯室副主任、主任、副社長、副編審,編審。四川省作家協會理事,全國青年作家代表大會代表。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❼ 金平的中國「當代民法史的活化石」

金平教授於1955年,1962年、1979年三次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起草工作,因多種原因民法典三次出稿卻始終未能與世人見面,但在1981年5月至1982年9月,他擔任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起草小組組長,為《民法通則》的制定與傳播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是我國唯一健在的第一次民法典起草專家組成員,見證了半個世紀以來我國民法典經歷的坎坷曲折,被中國法律界譽為「當代民法史的活化石」。

❽ 雲南紅河金平老集寨 的歷史

沒有特殊的,得去查他們縣志上肯定有

❾ 固始縣的金平簡介

金平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