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真訣
Ⅰ 地理五訣的作品評價
有人稱《地理五訣》是堪輿學典籍中的扛鼎之作。應該講《地理五訣》確是三合派地理風水通俗入門和值得精讀的著作,它的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不足之處。
一是全書沒有一個風水地理實例。趙九峰先生在書中自稱看過「千墳萬冢」,但是全書八卷沒有一個地理風水實例,不能不說是個缺憾,讓人難以信服。不象徐繼善的《地理人子須知》,實例隨處可見。
二是對於羅盤的講解內容不多。特別對於分金如何運用,分金與仙命關系如何未論及。
三是書中繪圖很亂,模糊不清,讓後學多有不便,甚至容易產生歧義,走入歧途。四是由於編排的體例關系,粗觀其書,似乎對來水不重視。好象全書少有論及,細看幾遍後才知道卷一「九宮水法歌」和「補遺」就是說明來水的。可能由於趙九峰先生及門徒的時間過於緊促,全書的編排體例上有欠科學性。
現代有人認為《地理五訣》的著者趙九峰先生根本不是楊救貧先生三合派地理傳人。楊公從不認為「水為動為陽,山為靜為陰」。
盡管有如此這般的缺點不足,《地理五訣》一書仍不失為一本地理風水愛好者閱讀學習的好書,特別是三合派地理風水學者,可以精讀一番。對於現代人李非先生、陳明先生為《地理五訣》所作注釋講解也要認真思考,不必人雲亦雲,因為此兩位老先生未必能懂三合派的水法精髓,常有誤解之處。熟讀精思,自然長進。有人說風水地理要讀百本古籍,信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用在學地理風水之上,就是寫照。
Ⅱ 誰寫的地理五訣好
一般城市的較大書店這方面的書都可以買到的,你如果真的想要學習,買書的錢總有的吧,呵呵。如果真的想學,就去買吧。靠人不如靠自己
Ⅲ 龍門地理真絕誰有古書
史類地理10種,第一種直接冠以「地理」之名。其著錄之書大致可以分成以下類型:一是古代地理書匯編類著述,如陸澄《地理書》。二是王朝疆域地理書,有記一代疆域的,如《太康三年地記》、《唐地域方尺圖》;有記歷代疆域變革的,如《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太平寰宇記》等。三是總記古今地理變遷,如《古今地名》、《古來國名》等。四是天文分野類地理書,如《開元分野圖》。五是記載天下風俗物產,如《方物志》、《隋諸郡土俗物產》。六是總述地理視野,如《世界記》等。當然對於鄭樵所著錄的書目還可以作不同的歸納,但是其「地理」類例下的著述,除《劍南方物略圖贊》、《京兆方物志》之外,都是從總體上討論相關的地理問題,並以王朝疆域地理為核心。其情況與今日之通論性地理著述類似。
其它9種,雖並未冠以地理之詞,依文句詞例,可視作承前省之句式,各種之後皆省略「地理」一詞。同書「譜系」下各細目除帝系、皇族以外,即稱「某譜」,可為旁證。另,此處九種不再冠以地理之名,除省文以外,還可突出第一種之統屬性質。
著名地理書籍簡介有:
《水經注》北魏酈道元
全面而系統的介紹了水道所流經地區的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等諸方面內容,是一部歷史、地理、文學價值都很高的綜合性地理著作。《水經注》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第一部水文地理專著,是中國古代水文地理的又一項中國之最。《水經注》全書三十多萬字,詳細介紹了我國境內一千多條河流以及與這些河流相關的郡縣、城市、物產、風俗、傳說、歷史等。《水經注》文筆雄健俊美,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山水文學的優秀作品,是一部具有文學價值的地理著作。
《讀史方輿紀要》——清初顧祖禹獨撰
有清一代地理著作層出不窮,其中,清初顧祖禹獨撰的《讀史方輿紀要》頗受後世稱道,被譽為「千古絕作」、「海內奇書」。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起兵,顧祖禹隻身入閩,希望投靠耿精忠,借其力達到反清復明的目的,但未被耿精忠收用,只好重返故里,繼續撰寫《讀史方輿紀要》。康熙年間,雖曾應徐乾學再三之聘,參與《大清一統志》的編修,但堅持民族氣節,不受清廷一官一職,書成後甚至拒絕署名。在此期間,顧祖禹利用工作之便,遍查徐氏傳是樓藏書,為《讀史方輿紀要》的修撰,積累了大量資料。經過30餘年的筆耕奮斗,約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前,也就是顧祖禹50歲左右時,終於完成了這部舉世聞名的歷史地理巨著。
《漢書·地理志》
中國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地理著作。由東漢學者班固撰寫,成書於公元54~92年間,為《漢書》十志之一。它對漢代郡縣封國的建置,以及各地的山川、戶口、物產、風俗和文化等作了綜述,保存了漢代及其以前的許多珍貴的地理資料。是中國地理學史上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
《山海經》
《山海經》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它主要記述古代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等,也包括古史、醫、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除此之外,《山海經》還以流水帳方式記載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對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論。
《洛陽伽藍記》——東魏楊炫之
此書按照城內、城東、南、西、北的次序,以四十多所名寺院為綱,兼顧所在里巷、方位以至名勝古跡,同時敘述相關事跡。從書中可以了解孝文帝遷洛陽到爾朱氏之亂,四十年間洛陽的故事和台省坊市的分布,甚至於外商來洛陽居住和各國的風土人情、道里遠近書中都有所涉獵。內容包括了政治、經濟、社會、文學、藝術、思想、宗教等方面,史料價值極高。其中,第五卷收錄的宋雲《家紀》、慧生《行記》、《道榮傳》,詳細記載了宋雲去天竺的情況,成為現今研究中印交通史的珍貴史料。此書的文學價值也很高。
《括地誌》——唐初魏王李泰主編
《括地誌》是中國唐朝時的一部大型地理著作,由唐初魏王李泰主編。全書正文550卷、序略5卷。它吸收了《漢書·地理志》和顧野王《輿地誌》兩書編簒上的特點,創立了一種新的地理書體裁,為後來的《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開了先河。全書按貞觀十道排比358州,再以州為單位,分述轄境各縣的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跡、神話傳說、重大歷史事件等。徵引廣博,保存了許多六朝地理書中的珍貴資料。原書字數無考,今《括地誌輯校》四卷,約13萬字。
《徐霞客游記》——明末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是以日記體為主的中國地理名著。明末徐弘祖經34年旅行,寫有天台山、雁盪山、黃山、廬山等名山游記17篇和《浙游日記》、《江右游日記》、《楚游日記》、《粵西遊日記》、《黔游日記》、《滇游日記》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遺有60餘萬字游記資料。死後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記》。世傳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數種。主要按日記述作者1613~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作詳細記錄,在地理學和文學上卓有成就。
此外還有《晉書。地理志》、《隋書。地理志》、《新、舊唐書。地理志》等史書中所載的地理志。
(以上只是簡介,具體查閱網路)
Ⅳ 地理五決大全講解
《地理五訣》一書著於清乾隆丙午年間,著作者為趙玉材先生,字九峰;是當時地理風水的宗工哲匠。
因為當時社會上風水地理學「立法種種,各持一家,是分門愈多而道理愈晦,地理失傳。」對於地理「先賢諸書得分真贗」。於是,在乾隆乙巳年底,趙九峰師徒三人「更相討論研究,遍揀諸書」「慨然有救正之心」「盡所秘而筆之」「越七日而捲成」師徒三人用七天時間加班而書成。
趙九峰先生在著述中自謂,《地理五訣》是「遵郭景純《葬經》、楊救貧《青囊經》、劉秉忠《玉尺經》、卜則巍《雪心賦》、劉青田《披肝露膽》、譚仲簡《一粒粟》,或祖其而為之發明,或直述其語。」並參閱了《玉髓經》、《天玉經》、《青烏經》、《黑囊經》、《仙婆集》、《孝思集》、《琢玉斧》、《頂門針》、《天機會元》、《人子須知》、《一貫堪輿》、《三才發秘》、《司馬水法》、《地理正宗》、《地理大成》、《四彈子》等地理風水學書籍,「從流溯源」。
《地理五訣》這本書共八卷,卷一為五行基礎和羅盤初步篇;卷二論龍脈生旺死絕形象;卷三論穴之陰陽富貴貧賤;卷四論砂形貴賤得位失位;卷五論水之吉凶進神退神;卷六論四局朝向龍水配合;卷七論二十四山向十二種水口吉凶判斷法;卷八論平洋地理風水要訣。前七卷主要論山地風水,卷八論平洋風水;主要以山地風水為主。
卷一 五行歌訣羅盤學法卷二 論龍生旺龍絕形象卷三 穴分陰陽富貴貧賤卷四 砂形貴賤得位失位卷五 水辨吉凶進神退神卷六 向分四局龍水配合卷七 十二水口吉凶斷法卷八 平洋要訣後附舊集
Ⅳ 地理五決是什麼意思
《地理五訣》一書著於清乾隆丙午年間,著作者為趙玉材先生,字九峰;是當時地理風水的宗工哲匠。
因為當時社會上風水地理學「立法種種,各持一家,是分門愈多而道理愈晦,地理失傳。」對於地理「先賢諸書得分真贗」。於是,在乾隆乙巳年底,趙九峰師徒三人「更相討論研究,遍揀諸書」「慨然有救正之心」「盡所秘而筆之」「越七日而捲成」師徒三人用七天時間加班而書成。
趙九峰先生在著述中自謂,《地理五訣》是「遵郭景純《葬經》、楊救貧《青囊經》、劉秉忠《玉尺經》、卜則巍《雪心賦》、劉青田《披肝露膽》、譚仲簡《一粒粟》,或祖其而為之發明,或直述其語。」並參閱了《玉髓經》、《天玉經》、《青烏經》、《黑囊經》、《仙婆集》、《孝思集》、《琢玉斧》、《頂門針》、《天機會元》、《人子須知》、《一貫堪輿》、《三才發秘》、《司馬水法》、《地理正宗》、《地理大成》、《四彈子》等地理風水學書籍,「從流溯源」。
《地理五訣》這本書共八卷,卷一為五行基礎和羅盤初步篇;卷二論龍脈生旺死絕形象;卷三論穴之陰陽富貴貧賤;卷四論砂形貴賤得位失位;卷五論水之吉凶進神退神;卷六論四局朝向龍水配合;卷七論二十四山向十二種水口吉凶判斷法;卷八論平洋地理風水要訣。前七卷主要論山地風水,卷八論平洋風水;主要以山地風水為主。
卷一 五行歌訣羅盤學法卷二 論龍生旺龍絕形象卷三 穴分陰陽富貴貧賤卷四 砂形貴賤得位失位卷五 水辨吉凶進神退神卷六 向分四局龍水配合卷七 十二水口吉凶斷法卷八 平洋要訣後附舊集
Ⅵ 地理五訣十葬十不葬
風水學術語。九歌十訣之一,是風水家關於葬地之龍、穴、砂、水的十種忌諱之形。 其歌曰:「一不葬粗頑塊石,二不葬急水灘頭;三不葬溝源絕境;四不葬孤獨山頭,五不葬神前廟後;六不葬左右休囚;七不葬山岡繚亂;八不葬風水悲愁;九不葬坐下低小;十不葬龍虎尖頭。」粗頑塊石者,地多惡氣。急水灘頭,水煞直沖穴場而氣隨水泄,為空亡絕滅之地。溝源絕境,水脈到頭而絕,氣亦隨變為死。孤獨山頭,四顧不應,缺依少憑,主生人孤苦。無依無靠。神前廟後,與神抵先靈爭地氣,多凶多熬。左右休囚者,形狹局促,穴受逼迫而不安。山岡繚亂者,主客不分,真應莫辨,有喧賓奪主之嫌。風水悲愁者,風嘯水鳴,如泣如訴,主多慘痛之事。坐下低小者,如坐井觀天,氣象無尊嚴之意而多卑微之態,主子嗣下作賤事。龍虎尖頭者,四應桀驁不馴,於主不利。
Ⅶ 三元地理四訣經論
楊公三元風水學,大體共分為四大部分,以形、理、法、課四字真訣,為造福指南要旨;
一,最注重的是形氣,以山形水法為用,主要以《撼龍經》、《疑龍經》、《四大穴法》、《葬法倒杖》、《二十四砂葬經》、《青囊奧語》、《玉尺經》、《天玉經三部》等經典著作為綱領,講究龍、穴、砂、水、向的合理應用,利用自然環境,取得天人合一,人地和諧的最佳境界,說到底就是收山川之靈氣為我所用。其理論大多數收入四庫全書,在海內外廣泛流傳。楊公幾位弟子取其形氣精華要領編著為《黑囊經》,歸納簡單精要且為白話更為適用,成為風水家之要典。由於楊公形氣理論外界公開研讀,而被世人誤認為楊公風水是贛派,形勢派,巒頭派等。
二,最講究的是理氣,以易經「河圖洛書」易理術數,陰陽五行,先後天八卦,二十四山向,天乾地支,六十花甲等生克變化應用,結合山形水法同時並用,易理術數才是楊公真諦和精髓,堪稱國寶。三僚曾、廖二氏得其真訣,自成體系,秘不外傳,口授心傳已有四十餘代。劉江東是楊公風水學的筆錄者,只傳訣不著書。致使楊公真訣外界很少流傳,不為人知。經過文化革命的動亂和改革開放,也有許多真訣流傳於外界,三僚也授徒傳道於至誠弟子。楊公風水的真諦,是三元地理理氣真訣,形氣與理氣配合並用,缺一不可,歷經上元甲子,過中元甲子,轉下元甲子,其訣一百八十年輪轉三元不敗,永不重修!
其真理的內涵是陰陽夫婦交媾大法,人類生存之基本原理,理氣真訣共分為三元頭、中、尾格十條,共三十條大功夫,和加上其他部分三元雜理巧妙應用:
三元頭十大理氣
1, 三元河圖洛書陰陽總綱
2, 三元正夫婦交媾法
3, 三元反夫婦交媾法
4, 三元先後天夫婦交媾法
5, 三元混合夫婦交媾法
6, 三元三八納夫婦交媾法
7, 三元顛倒夫婦交媾法
8, 三元大卦夫婦交媾法
9, 三元大卦總綱用法
10, 論三元大卦丁財貴秘訣
以上三元頭十條大理,是三元地理的入門功夫,又稱為家用功夫,用法按實地需求出發,靈活運用配合。
論三元六大忌
1,論一卦同宮
2,論兩不相兼
3,論三人不同行
4,論四字同排(貧單絕)
5,論五雷打丁
6,論六字不排隊
其真訣是以三元總綱為基礎合理運用,能正確判斷吉凶成敗之事,百驗百准。
三元地理九大斷章(走遍天下神斷)
1,楊公不登山
2,一盞燈
3,羊刃祿堂斷
4,流神空位斷
5,斜流穿房斷
6,子午斜流斷
7,走盤珠吉凶斷
8,劫曜斷
9,房份吉凶斷
其九大斷章是三元地理走遍天下打局面入門的最機要功夫,十分靈驗,是楊公留傳最標準的斷章。掌握了三元頭十大功夫的真實應用法,便可以辨別各派書中的真偽。
所謂三元地理,陰陽為主用,五行定吉凶,亦可用以下秘訣來消納制化各種黃泉八煞,化煞為官吉用。
三元救貧黃泉訣
三元催官黃泉訣
三元黃泉八煞化解法
以上三條化解黃泉八煞真訣,每一條功夫是由八句詩歌組合,有分論法解法,並非市面書籍流行的那些口訣,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三元地理之理氣,是由淺到深,從入門到專用,步步推進,再深入便到了正宗三元地理最精華之處——三元中十大功夫——十大雜理真訣
1,抽爻換象些子大法 1,日月合朔理
2,生入克入交媾法 2,水火不相射理
3,偏夫婦交媾法3,水火既濟理
4,陰陽比和夫婦法 4,六十四卦九星運
5,中五合五合十妙用訣 5,論中火二星
6,化解羊刃祿堂秘訣 6,將星消峰訣
7,丁財貴些子法 7,河圖交媾理
8,抽爻換象些子九星運 8,隔八相生理
9,些子數論丁多少訣 9,論七星打劫
10,三元流年分金秘訣 10,斗丙玄機訣
三元中十條大理是三元地理最機密的的功夫,為民造福最佳理氣,歷代明師成名之專用准則。
論三元尾十大秘訣
1,三元總脈串珠理
2,坎離交媾秘訣
3,水火交媾秘訣
4,坎離水火中天過秘訣
5,三元文武開科秘訣
6,三元老挨星秘訣
7,三元新挨星秘訣
8,三元父母挨星秘訣
9,三元君四位尋父母秘訣
10,三八丁城門秘訣
三元尾十大秘訣,是楊公風水學三元地理高層功夫,其理訣高深莫測,用法奧妙無窮,要有非常術數易理之基礎,和天資悟性,更要有高人指點,還要從三元頭十大理氣,三元中十大功夫,三元尾十大秘訣,步步深入方能掌握其真正內涵真諦。所以三元正宗地理與眾家地理不同,以三元理氣之秘旨,收山出煞,即是消山納水,配口消峰。方能達到趨吉避凶,丁財貴旺之目的。楊公為首徒曾文辿在興國三僚卜址定向建祠一棟,立辛山乙向兼戍辰,婁宿十一度甲子金線,後面申龍過脈,右邊來巳巽水,左邊走寅口,前有卯峰對朝,天井開池放癸水,並留下了地論鉗記,何年生,何年貴,何年敗,先批後准。歷經宋元明清至今千餘年之久,曾氏後裔千枝萬葉,分布全國各地為數萬丁之旺族,丁財貴應驗准確,其祠能合三元地理的十盤大理,也是楊公風水考核的唯一標准。
其理合1,三元大卦一盤成清
2,正夫婦交媾
3,反夫婦交媾
4,生入兙入些子法
5,陰陽配夫婦法
6,串珠理
7,坎離交媾理
8,水火交媾理
9,中五立極理
10,三元三吉理
三,最關鍵的是做法,即是地理行業操作規范,已經掌握楊公經典精華的,能察形氣之真情,穴之變化,高低前後左右而能定局,用羅經定位立向,結合三元各項大理,相山量水,宜山補向,格准來龍,定好水口,形理相配得宜,陰陽交媾成夫婦之妙用,即是風水最佳操作方法。操作細節可見曾、廖、劉氏家族的《陰陽全次剪裁》、《玄竅家寶》、《五星葬法》、《七十二形氣作法》、《二十八葬法》等。
四,最實用的是日課,書雲;不得真龍得良辰,也應富貴旺人丁,可見日課非常重要,古人雲;初年禍福日時定,久後方知地有情。用課必須謹慎,按師秘傳口訣與經驗,要有真才實學才能選擇佳課,為民造福萬無一失,最注意選課,只宜直中取,切莫曲中求,從根本意義來講避凶趨吉主樞,避開凶神惡煞,選擇吉星福神。當今選擇有斗首課,造命課,六壬奇門課,先後天吉凶明課等,都可綜合參考使用。
楊公三元吉課,是量祠堂、家宅、墳地之衰旺,家道之昌弱而用之,據人所需而作出的最佳選擇,官家百姓各有分格採用,對正位用課是三元地理之法寶,大課小用,小課大用亦誤人多矣!需知,陰陽原有定理,禍福亦不差移,萬般變化,師之掌中,不得真傳,枉下苦功,學識浩如煙海,歷代名家都感吃力,而精要之處加以變化,參書萬卷,不得真傳,乃是木履不穿針也,前賢真傳,自得經歷而得法,此乃真才實學。
楊公正宗風水學,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淀,風水經典,獨樹一幟,尋龍探穴,操盤堪址,與實踐理論,有久遠魅力和當今價值。盡管流派紛呈、支脈繁雜,但其理論還是不出楊公左右,斗轉星移,其局不變,中國風水派別繁多,據稱細分其數數以百計之巨,主要還是包括在形勢,理氣,卦理三大類中的十幾個大的派別,楊公是中國風水文化集大成者,是理論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