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有機合成
㈠ 求高中化學有機合成線路圖,越詳細越好。
有機合成的常規方法及解題思路
有機合成題是近幾年來高考的難點題型之一。有機合成題的實質是利用有機物的性質,進行必要的官能團反應。要熟練解答合成題,必須掌握下列知識。
1.有機合成的常規方法
(1)官能團的引入
①引入羥基(—OH):a.烯烴與水加成;b.醛(酮)與氫氣加成;c.鹵代烴鹼性水解;d.酯的水解等。
②引入鹵原子(—X):a.烴與X2取代;b.不飽和烴與HX或X2加成;c.醇與HX取代等。
③引入雙鍵:a.某些醇或鹵代烴的消去引入C═C;b.醇的氧化引入C═O等。
(2)官能團的消除
①通過加成消除不飽和鍵。
②通過消去或氧化或酯化等消除羥基(—OH)。
③通過加成或氧化等消除醛基(—CHO)。
(3)官能團間的衍變
根據合成需要(有時題目信息中會明示某些衍變途徑),可進行有機物的官能團衍變,以使中間物向產物遞進。常見的有三種方式:
①利用官能團的衍生關系進行衍變,如伯醇→醛→羧酸;
②通過某種化學途徑使一個官能團變為兩個,如CH3CH2OH→ CH2═CH2 →Cl—CH2—CH2—Cl →HO—CH2—CH2—OH;
③通過某種手段,改變官能團的位置。
(4)碳骨架的增減
①增長:有機合成題中碳鏈的增長,一般會以信息形式給出,常見方式為有機物與HCN反應以及不飽和化合物間的加成、聚合等。
②變短:如烴的裂化裂解,某些烴(如苯的同系物、烯烴)的氧化、羧酸鹽脫羧反應等。
2.有機合成路線的選擇
有機合成往往要經過多步反應才能完成,因此確定有機合成的途徑和路線時,就要進行合理選擇。選擇的基本要求是原料價廉,原理正確,路線簡捷,便於操作、條件適宜、易於分離,產率高,成本低。中學常用的合成路線有三條。
(1)一元合成路線
R—CH═CH2 →鹵代烴 →一元醇 →一元醛 →一元羧酸 →酯
(2)二元合成路線
(3)芳香化合物合成路線
3.有機合成題的解題方法解答有機合成題時,首先要正確判斷合成的有機物屬於哪一類有機物,帶有何種官能團,然後結合所學過的知識或題給信息,尋找官能團的引入、轉換、保護或消去的方法,盡快找出合成目標有機物的關鍵和突破點。基本方法有:
(1)正向合成法:此法採用正向思維方法,從已知原料入手,找出合成所需要的直接或間接的中間產物,逐步推向目標合成有機物,其思維程序是:原料 →中間產物 →產品。(2)逆向合成法:此法採用逆向思維方法,從目標合成有機物的組成、結構、性質入手,找出合成所需的直接或間接的中間產物,逐步推向已知原料,其思維程序是:產品 →中間產物 →原料。(3)綜合比較法:此法採用綜合思維的方法,將正向或逆向推導出的幾種合成途徑進行比較,得出最佳合成路線。
例題 在醛、酮中,其他碳原子按與羧基相連的順序,依次叫α,β,γ,…碳原子,如: 。在稀鹼或稀酸的作用下,2分子含有α-氫原子的醛能自身加成生成1分子β-羥基醛,如:
巴豆酸(CH3—CH═CH—COOH)主要用於有機合成中制合成樹脂或作增塑劑。現應用乙醇和其他無機原料合成巴豆酸。請寫出各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解析 用反推法思考:
㈡ 高中化學:有機合成
對二甲苯被酸性高錳酸鉀等氧化劑,氧化就是對苯二甲酸
利用食鹽和水,進行電解;得到:NaOH,H2,Cl2
乙烯與Cl2發生加成,生成1,2-二氯乙烷
1,2-二氯乙烷與NaOH的水溶液共熱,可生成乙二醇。
滿意麻煩點個採納,謝謝。
㈢ 高中化學,有機合成
A是2molNaOH;
B是10mol氫氣(羰基不用忘了哦);
C是2mol Br2(雙鍵加成)。
㈣ 高中化學有機合成題
4HCl(濃)+MnO₂=Cl₂+MnCl₂+2H₂O
Zn+2HCl=ZnCl₂+H₂
Cl₂+H₂=2HCl
CH₂BrCH₂Br+2NaOH(醇)—— CH≡CH+2NaBr+2H₂O
CH≡CH+HCl —— CH₂=CH₂Cl
n CH₂=CH₂Cl—— [--CH₂——CH₂Cl——] n
㈤ 高中化學選修五 有機合成主要的方程式
甲烷燃燒
CH4+2O2→CO2+2H2O(條件為點燃)
甲烷隔絕空氣高溫分解
甲烷分解很復雜,以下是最終分解。CH4→C+2H2(條件為高溫高壓,催化劑)
甲烷和氯氣發生取代反應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條件都為光照。 )
實驗室制甲烷
CH3COONa+NaOH→Na2CO3+CH4(條件是CaO 加熱)
乙烯燃燒
CH2=CH2+3O2→2CO2+2H2O(條件為點燃)
乙烯和溴水
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和水
CH2=CH2+H20→CH3CH2OH (條件為催化劑)
乙烯和氯化氫
CH2=CH2+HCl→CH3-CH2Cl
乙烯和氫氣
CH2=CH2+H2→CH3-CH3 (條件為催化劑)
乙烯聚合
nCH2=CH2→-[-CH2-CH2-]n- (條件為催化劑)
氯乙烯聚合
nCH2=CHCl→-[-CH2-CHCl-]n- (條件為催化劑)
實驗室制乙烯
CH3CH2OH→CH2=CH2↑+H2O (條件為加熱,濃H2SO4)
乙炔燃燒
C2H2+3O2→2CO2+H2O (條件為點燃)
乙炔和溴水
C2H2+2Br2→C2H2Br4
乙炔和氯化氫
兩步反應: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
乙炔和氫氣
兩步反應:C2H2+H2→C2H4→C2H2+2H2→C2H6 (條件為催化劑)
實驗室制乙炔
CaC2+2H2O→Ca(OH)2+C2H2↑
以食鹽、水、石灰石、焦炭為原料合成聚乙烯的方程式。
CaCO3 === CaO + CO2 2CaO+5C===2CaC2+CO2
CaC2+2H2O→C2H2+Ca(OH)2
C+H2O===CO+H2-----高溫
C2H2+H2→C2H4 ----乙炔加成生成乙烯
C2H4可聚合
苯燃燒
2C6H6+15O2→12CO2+6H2O (條件為點燃)
苯和液溴的取代
C6H6+Br2→C6H5Br+HBr
苯和濃硫酸濃硝酸
C6H6+HNO3→C6H5NO2+H2O (條件為濃硫酸)
苯和氫氣
C6H6+3H2→C6H12 (條件為催化劑)
乙醇完全燃燒的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 (條件為點燃)
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
2CH3CH2OH+O2→2CH3CHO+2H2O(條件為催化劑)(這是總方程式)
乙醇發生消去反應的方程式
CH3CH2OH→CH2=CH2+H2O (條件為濃硫酸 170攝氏度)
兩分子乙醇發生分子間脫水
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條件為催化劑濃硫酸 140攝氏度)
乙醇和乙酸發生酯化反應的方程式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乙酸和鎂
Mg+2CH3COOH→(CH3COO)2Mg+H2
乙酸和氧化鈣
2CH3COOH+CaO→(CH3CH2)2Ca+H2O
乙酸和氫氧化鈉
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
乙酸和碳酸鈉
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
甲醛和新制的氫氧化銅
HCHO+4Cu(OH)2→2Cu2O+CO2↑+5H2O
乙醛和新制的氫氧化銅
CH3CHO+2Cu→Cu2O(沉澱)+CH3COOH+2H2O
乙醛氧化為乙酸
2CH3CHO+O2→2CH3COOH(條件為催化劑或加溫)
乙酸乙酯的水解:
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條件為無機酸式鹼)
㈥ 高中化學有機合成
1.順烏頭酸 CH2COOH |HOOCHC=C—COOH異檸檬酸HO— CH2COOH | HC—COOH | CH2COOH2.消去反應 加成反應3. CH2COOH CH2COOCH2CH3 | 一定條件 | HO—C—COOH +3CH3CH2OH ____________ HO— CCOOCH2CH3 +3H2O | | CH2COOH CH2COOCH2CH3
㈦ 高中化學有機合成。。。。。ABCDEFGM 分別是什麼
㈧ 高中化學有機合成怎麼學
學習中注意「根」、「基」、「官能團」的區別
根: 通常指帶有電荷的原子團,如OH-.
基: 通常指電中性的原子團.
官能團:決定有機物化學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團,屬於官能團的原子團是「基」,但「基」不一定是官能團.如-CH3等就不是官能團.
學習有機反應應注意的問題
1. 從官能團入手,掌握各類衍生物的性質
在乙醇的化學性質中,要抓住官能團的特性,也要注意乙基對羥基的影響.在C—O—H結構中,由於氧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大於碳原子和氫原子,O—H鍵和C—O鍵的電子雲都向氧原子偏移.因此,在化學反應中,O—H鍵和C—O都有斷裂的可能.例如,鈉跟乙醇起反應時,O—H鍵斷裂;溴化氫跟乙醇反應時,C—O鍵斷裂;乙醇分子間脫水生成乙醚時,既有C—O鍵斷裂,又有O—H鍵的斷裂.
不僅羥基這個活潑的官能團能夠決定乙醇的一些化學性質,乙基對乙醇的化學性質也有影響.例如,鈉跟水反應比鈉跟乙醇反應更劇烈,這是由於氫原子和乙基對羥基有不同的影響,水分子中的氫原子更容易電離的緣故.
2.鹵代烴(主要是鹵代烷烴)和醇的消去反應規律
(1)查依采夫規則:鹵代烴、醇在消去HX、H2O等小分子時,氫原子總是從含氫較少的碳原子上脫去;
(2)與鹵原子連接的碳原子相鄰的碳原子上沒有氫原子的鹵代烴,與羥基連接的碳原子相鄰的碳原子上沒有氫原子的醇,不能發生消去反應,且主鏈碳為2個.
3.醇的氧化反應規律
(1)伯醇氧化為醛;
(2)仲醇氧化為酮;
(3)叔醇難被氧化.
分子內原子團之間的相互影響
衍生物的性質不僅決定於官能團,而且受烴基的影響.
例如:羥基是酚的官能團,也是醇的官能團,但兩者的性質是不相同的.在反應時,乙醇分子中C—O—H可以從C—O鍵斷裂,也可以從O—H鍵斷裂.而苯酚分子中C—O—H由於苯環的影響主要從O—H鍵斷裂.這就是說苯酚比乙醇具有較強的酸性.另外,乙醇分子中的羥基容易被取代,而苯酚的羥基難被取代,但是苯酚的苯環由於羥基的影響使羥基鄰、對位上的氫原子容易被取代.
㈨ 高中化學有機合成,大佬來
高中合成需要考慮馬氏規則嗎?不考慮的話就很好做了
具體方程式就不寫了吧,只把合成各步驟思路說一下
第一題中,目標分子拆成兩部分,二元酸與二元醇,
乙烯先用Br2加成再用水取代得乙二醇,氧化後得乙二酸
丁烯先用Br2加成,再用鹼、醇消去得1、3-丁二烯,足量氯化氫兩邊加成,使兩側甲基各帶一個Cl, 再用水取代,得到1,4-丁二醇
最後醇酸酯化反應脫兩分子水,得到目標分子
第二題的關鍵在於合成苯乙烯
苯乙烷光照條件下用Cl2取代,得到一氯苯乙烷,至於氯取代在哪個C上,都有,但無關緊要
加鹼、醇消去,都是生成苯乙烯
剩下的,第一個是簡單的兩個烯烴的二元聚合反應,條件是催化劑
第二個是苯乙烯用Cl2加成,再用水取代,得到兩個C上各帶一個-OH的二元醇
乙烯同第一題得到乙二酸,醇酸酯化脫去兩分子水,得到目標分子
㈩ 高中化學有機化學
芳香烴
簡稱「芳烴」,通常指分子中含有苯環結構的碳氫化合物。是閉鏈類的一種。具有苯環基本結構,歷史上早期發現的這類化合物多有芳香味道,所以稱這些烴類物質為芳香烴,後來發現的不具有芳香味道的烴類也都統一沿用這種叫法。例如苯、萘等。苯的同系物的通式是CnH2n-6(n≥6)。
烷烴
3分(內容豐富)
編輯詞條
摘要烷烴即飽和烴(saturated
group),是只有碳碳單鍵的鏈烴,是最簡單的一類有機化合物。烷烴分子中,氫原子的數目達到最大值,它的通式為
CnH2n+2
。分子中每個碳原子都是sp3雜化。最簡單的烷烴是甲烷。
烷烴中,每個碳原子都是四價的,採用sp3雜化軌道,與周圍的4個碳或氫原子形成牢固的σ鍵。連接了1、2、3、4個碳的碳原子分別叫做伯、仲、叔、季碳;伯、仲、叔碳上的氫原子分別叫做伯、仲、叔氫。
為了使鍵的排斥力最小,連接在同一個碳上的四個原子形成四面體(tetrahedron)。甲烷是標準的正四面體形態,其鍵角為109°28′(准確值:arccos(-1/3))。
烯烴
3分(內容豐富)
編輯詞條
摘要烯烴烯烴是指含有
C=C
鍵(碳-碳雙鍵)(烯鍵)的碳氫化合物。屬於不飽和烴,分為鏈烯烴與環烯烴。按含雙鍵的多少分別稱單烯烴、二烯烴等。雙鍵中有一根易斷,所以會發生加成反應。
鏈單烯烴分子通式為CnH2n,常溫下C2—C4為氣體,是非極性分子,不溶或微溶於水。雙鍵基團是烯烴分子中的功能基團,具有反應活性,可發生氫化、鹵化、水合、鹵氫化、次鹵酸化、硫酸酯化、環氧化、聚合等加成反應,還可氧化發生雙鍵的斷裂,生成醛、羧酸等。
可由鹵代烷與氫氧化鈉反應製得:
RCH2CH2X
+
NaOH
——
RHC=CH2
+
NaX
+
H2O
(X為氯、溴、碘)
也可由醇失水或由鄰二鹵代烷與鋅反應製得。小分子烯烴主要來自石油裂解氣。環烯烴在植物精油中存在較多,許多可用作香料。
烯類是有機合成中的重要基礎原料,用於制聚烯烴和合成橡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