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退鍍鎳
鎳是人體必需的生命元素,但過量的鎳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化學鍍鎳含有重金屬,可引起炎症、癌症、神經衰弱症、系統紊亂、降低生育能力、致畸和致突變等方面。也能影響遺傳物質的合成、影響多種酶和內分泌腺的作用、引起基因點突變、基因丟失、基因擴增、產生"鎳指"、形成Ni2+-肽復合物、誘導產生活性氧及其影響電解質中的離子含量等多方面危害效應。
❷ 什麼是化學鍍鎳金
化學鍍鎳金是在高密度和微細線路板上為了取代熱風整平而開發的新工藝。這類小型或微型化的線路板如果採用熱風整平工藝,將會將小孔和微細線路全部填死而導致報廢,但是這類高密度的小型板對導通和抗腐蝕的要求又很高,這樣就只能採用化學鍍鎳後再化學鍍金的方法,在線路的表面形成化學鍍金層。現在的手機線路板或各種小型、微型線路板都是採用這種方法。
❸ 化學鍍鎳價格
化學鍍鎳層供方與需方的成交價受各種因素的影響:
(1)受鍍零件的基體材質,幾何形狀和尺寸.以及零件本身的價值;
(2)鍍層厚度,尺寸精度和鍍層性能;
(3)局部鍍或選擇鍍;
(4)鍍層熱處理或者其他特殊的後處理;
(5)受鍍零件數量和批量;
(6)交貨時間等。
由此可見化學鍍鎳價格決不是單位價格與受鍍面積,鍍層厚度的算術乘積如此簡單。考慮到上述各項影響
因素,實際成交價格之間相差是很大的。據報道:在1984一1987年間,在德國鋼上化學鍍鎳層平均價格為600—1 000馬克/第三代化學鍍鎳層每平方分米10.urn的價格為0 6—0.8馬克。對於需方有特殊要
求的.每平方分米10.urn的價格在1 2馬克之間也是常有的事。國內市場上,鋼鐵件上化學鍍鎳的價格若以1.82.5元/10腳·d 計算,則化學鍍鎳的價格約為2 297 3 185元/kg。
總之,化學鍍鎳層的價格是昂貴的,高於電鍍鎳層數倍以上;由於化學鍍鎳層的優秀性能,其性能價格比仍然是十分高的。同樣,化學鍍鎳層的質量不同.價格之間也會存在差異。質量包含了某種附加成本,質量控制和質量成就將反映在產品的價格上。為確保市場上用戶滿意的質量而付出的費用,即所謂質量成本將是合理的,高回報率的成本。
那麼它的成本又如何計算呢?
滿足用戶技術要求.降低生產成本是化學鍍鎳質量控制的原動力,實施質量檢測的本身也是增加生產費用的對程:成本因素是化學鍍鎳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樣,也是當前々各方人士十分困擾的問題。泛泛而言、所謂成本.常識性的理解為完成商品交換時,對供應方而言.是在核算之後的全部有關支出;對於買方而言.按商品價值的支付成為買方過程成本的開始。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接觸到的是價格,並不知道其成本是多少。對於同一件商品,由於對象、時間、地點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價格。然而,成本卻是指支出這
個事實,具有客觀的真實性。價格中扣除成本部分之後構成了盈利,這是市場上各方都在追求的目標.這其中的奧妙應由會計學和營銷學方面的專業人士解答。
1 化學鍍鎳(層)的成本化學鍍鎳層成本習慣表達方式有兩種,一種為單位面積上鍍10um厚的化學鍍鎳層的全部費用.另一種表達方式,平均每增重1kg化學鍍鎳層的全部費用。W·ltiedel等人關於化學鍍鎳層成本計算模型中,鍍層總成本K的表達式為:IK=ΣF+ΣVI I 式中,F為固定成本,包括廠房設備、勞務工資、總的管理和運行費用(銷售、廣告)、測試費用等;v為消耗成本,包括化學品、預處理、施鍍、精飾、能耗、鍍浴廢水排放和處理等費用。模型是依據,在鋼基體上鍍覆磷含量12%的鎳磷合金化學鍍層;假設3種鍍浴容積分別為200 L,1 000 L.3 000 LI每班8h,其中2 h做准備工作.6 h施鍍,分別估算鍍層的總成本結果化學鍍層固定成本受鍍槽容量和裝載量的影響較大。當生產規模較大,設備利用率較高時.鍍層的固定成本較低.鍍層的總成本才會降低;此時,總成本中大部分為消耗性成本。小車間生產.由於固定成本相對大得多,鍍層的總成本居高不下.因此適宜處理價格較高的業務。
2 化學鍍鎳溶液的成本
迄今為止,化學鍍鎳溶液仍然存在使用壽命問題。化學鍍鎳溶液的費用構成化學鍍鎳消耗性成本中相當大的一部分。現試以典型的化學鍍鎳溶液組成.就現行常用的化學品.以其價格上下限的方式評價鍍液的成本問題。除化學品使用濃度不同的原因之外。化學品消耗性成本的差異主要是由於不同的化學鍍鎳溶液採用了不同的絡舍沖盪沖劑所引起的;不同的絡舍刺、緩沖劑的市售價格之間差別十分懸殊。特別是第三代化學鍍鎳溶液,不再使用金屬離子作穩定劑,而是選用有機化合物和無機物復合穩定劑,其化學品消耗費用較高。當然。化學品消耗性成本不僅包括鍍液開缸費用。還要包括補充調整鍍液成份的化學品消耗,鍍液的使用壽命也直接影響到消耗性成本。目前國內外商品化學鍍鎳溶液絕大多數是以其4、5倍的一組濃縮液出售。高技術水平的商品鍍液在有效壽命期間補充調整消耗濃縮液的累計量相當於開缸鍍液體積的 1.2倍上在計算化學鍍鎳化學品消耗成本時。補充調整的消耗是同化學鍍液的產出相對應
的,鍍液開缸費有點像首期投資使用商品化學鍍溶液的成本肯定要高於自配自用的情況,因為,商品鍍液價格中包括了技術服務,專有技術開發投資的還本付息。目前國內使用商品化學鍍液的成本大約是自配自用鍍液成本的1.5倍以上,使用進I=l鍍液的成本費更高。值得注意的是.迄今為止,國內市場上出售的進口化學鍍鎳溶液商品太多數屬於第二代化學鍍鎳技術水平的產品。成熟的商品技術提供了較好的質量保證,工業發達國家化學鍍鎳使用商品鍍液的比例佔到80%上;國內的這種情況正好相反,這不能不說是某種差
距。
❹ 化學鎳和電鍍鎳的區別
化學鍍鎳的鍍層硬度大,導電性差
化學鍍鎳層的耐蝕性要比電鍍鎳好,因為一方面化學鍍鎳層厚度均勻;而且鍍層空隙率要小;
❺ 電鍍鎳和化學鍍鎳的區別在哪裡
(一)電鍍鎳的特點、性能、用途:
1、電鍍鎳層在空氣中的穩定性很高,由於金屬鎳具有很強的鈍化能力,在表面能迅速生成一層極薄的鈍化膜,能抵抗大氣、鹼和某些酸的腐蝕。
2、電鍍鎳結晶極其細小,並且具有優良的拋光性能。經拋光的鎳鍍層可得到鏡面般的光澤外表,同時在大氣中可長期保持其光澤。所以,電鍍層常用於裝飾。
3、鎳鍍層的硬度比較高,可以提高製品表面的耐磨性,在印刷工業中常用鍍鎳層來提高鉛表面的硬度。由於金屬鎳具有較高的化學穩定性,有些化工設備也常用較厚的鎮鍍層,以防止被介質腐蝕。鍍鎳層還廣泛的應用在功能性方面,如修復被磨損、被腐蝕的零件,採用刷鍍技術進行局部電鍍。採用電鑄工藝,用來製造印刷行業的電鑄版、唱片模以及其它模具。厚的鍍鎳層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可作為耐磨鍍層。尤其是近幾年來發展了復合電鍍,可沉積出夾有耐磨微粒的復合鎳鍍層,其硬度和耐磨性比鍍鎳層更高。若以石墨或氟化石墨作為分散微粒,則獲得的鎳-石墨或鎳-氟化石墨復合鍍層就具有很好的自潤滑性,可用作為潤滑鍍層。黑鎳鍍層作為光學儀器的鍍覆或裝飾鍍覆層亦都有著廣泛的應用。
4、鍍鎳的應用面很廣,可作為防護裝飾性鍍層,在鋼鐵、鋅壓鑄件、鋁合金及銅合金錶面上,保護基體材料不受腐蝕或起光亮裝飾作用;也常作為其他鍍層的中間鍍層,在其上再鍍一薄層鉻,或鍍一層仿金層,其抗蝕性更好,外觀更美。在功能性應用方面,在特殊行業的零件上鍍鎳約1~3mm厚,可達到修復目的。特別是在連續鑄造結晶器、電子元件表面的模具、合金的壓鑄模具、形狀復雜的宇航發動機部件和微型電子元件的製造等方應用越來越廣泛。
5、在電鍍中,由於電鍍鎳具有很多優異性能,其加工量僅次於電鍍鋅而居第二位,其消耗量佔到鎳總產量的10%左右。
(二)化學鍍鎳的特點、性能、用途:
1、厚度均勻性厚度均勻和均鍍能力好是化學鍍鎳的一大特點,也是應用廣泛的原因之一,化學鍍鎳避免了電鍍層由於電流分布不均勻而帶來的厚度不均勻。化學鍍時,只要零件表面和鍍液接觸,鍍液中消耗的成份能及時得到補充,鍍件部位的鍍層厚度都基本相同,即使凹槽、縫隙、盲孔也是如此。
2、鍍件不會滲氫,沒有氫脆,化學鍍鎳後不需要除氫。
3、很多材料和零部件的功能如耐蝕、抗高溫氧化性等比電鍍鎳好。
4、可沉積在各種材料的表面上,例如:鋼鎳基合金、鋅基合金、鋁合金、玻璃、陶瓷、塑料、半導體等材料的表面上,從而為提高這些材料的性能創造了條件。
5、不需要一般電鍍所需的直流電機或控制設備。
6、熱處理溫度低,只要在400℃以下經不同保溫時間後,可得到不同的耐蝕性和耐磨性,因此,特別適用於形狀復雜,表面要求耐磨和耐蝕的零部件的功能性鍍層等
❻ 化學鍍鎳
化學鍍鎳是不需復要整流制器的,弄個PP的槽子,幾千塊錢,一個加熱器,也是幾百到幾千塊的樣子吧,把葯水配到裡面,加熱到90度,把脫脂酸洗好的鐵件直接放進去就好了,鍍好拿出來。
槽子的大小根據你要鍍東西的大小,化學鎳的成本大概在20塊錢1L的樣子吧。
❼ 求化學鍍鎳配方,工藝流程
化學鍍黑鎳工藝說明書
化學鍍黑鎳工作液是用HH118-5化學鍍黑鎳添加劑配製而成,鍍液為綠色透明液體。當鍍液調整為工作狀態即PH值9~10時,鍍液為藍色透明液體。沉積速度為5~8µm/h。使用工藝如下:
一、工藝流程
1、HH922A除油→水洗→HH942除銹活化→水洗→水洗→熱水預熱→化學鍍鎳磷合金→水洗→化學鍍黑鎳→水洗→HH118-7黑色鈍化→水洗→後處理
2、HH922A除油→水洗→HH942除銹活化→水洗→水洗→ 熱水預熱→化學鍍黑鎳→水洗→黑色鈍化(HH118-7)→水洗→後處理
說明:①工藝流程1,適應於鋼鐵、銅合金、鋁合金、鑄鐵等材質的鍍件,如鍍件要求表面硬度高,顏色為槍黑色等。
②工藝流程2,適應於鋼鐵、鋁合金、鑄鐵和銅合金直接鍍黑鎳,也能在不銹鋼、電鍍鎳和電鍍鉻上直接施鍍。
③在不銹鋼、電鍍鎳等鍍件上直接鍍黑鎳時,施鍍前需用濃鹽酸或20%硫酸(30~45℃)先進行活化處理,時間不少於10分鍾。鋁合金件施鍍時,要按鋁合金工藝條件進行。(鋁合金鍍黑鎳另附說明書)
二、工作液的配製
1、按如下配方配製工作液
硫酸鎳:25克/升
次亞磷酸鈉:25克/升
HH118-5:200ml/升(約220克/升)
2、按計算工作液的總量一半的水,分別將硫酸鎳、次亞磷酸鈉溶解,混合沉澱後,加入HH118-5充分攪拌均勻,用水補充至工作液總量所需的體積,再充分攪拌沉澱或過濾後,即為工作液。
3、用氨水調整PH值10~11(工作時保持在PH值9~10范圍內即可)。
三、施鍍的工藝參數
1、施鍍溫度:80±5℃
2、工作裝載量:1~1.5dm²/L
3、PH值:9~10,用氨水調整
4、時 間:視工件要求不少於20分鍾。
四、施鍍的重點和鍍液的維護
1、鍍槽需用耐酸鹼、耐高溫材料製成,如聚丙烯或玻璃鋼等。鍍槽最好加蓋,即能減少熱能的損耗,又能防止雜物落入。
2、施鍍過程中要經常攪拌,用機械或空氣攪拌均可。
3、工作中槽液每小時需循環過濾一次,過濾機要用專用設備,如連續過濾可起攪拌的作用。
4、由於施鍍中PH值會下降,需經常檢查PH值,並用氨水進行調整。
5、槽液的補加。以施鍍一個小時為時間段,以裝載量1dm2/L· h為基準,計算出施鍍工件實際面積相對的有效工作液總量(註:不是槽液總量)。而後按該工作液總量的10%進行補加。視現場情況,各補充材料可用水事先溶解後補充,也可用工作液溶解後補充。以上補加完成後,用水將鍍液加至規定的位置,調整PH值,經過濾後可繼續施鍍。
6、要定期對鍍槽進行倒槽清洗,清洗槽的時間應視現場工作情況和槽壁沉積物嚴重程度而定。鍍槽用3%稀硝酸浸泡後,用清水刷洗或沖洗干凈。
五、後處理
視工作表面對色澤的要求,可進行鈍化(深黑色)或不鈍化(灰黑色)處理。最後用HH932脫水防銹油或透明清漆進行封閉。鈍化工藝見「HH118-7化學鍍黑鎳鈍化液說明書」。
❽ 化學鍍鎳與電鍍鎳哪個好哪個便宜
總的說來,化學鍍鎳好些,但是化學鍍鎳由於生產率較低(電鍍比較快),葯液價格較高等因素,成本遠遠高於電鍍鎳。
------------------------------------------------------------------------------------------
化學鍍鎳層的主要成份為P1%—14%+Ni86%—99%;密度為7.9-8.5g/cm3。電鍍鎳層的主要成份為99%以上的鎳,鍍層密度8.9g/cm3。鍍層均勻程度的不同:
化學鍍鎳因只靠自身的催化性能而還原沉積,只要保證化學鍍浴的PH值,溫度等相對均勻就可得到仿形性極佳的鍍層;電鍍是通直流電的還原沉積,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電力分布的影響,存在尖端放電效應而造成鍍層的非均勻性。深鍍能力:
電鍍因受到電力線分布的限制及工件金屬對外電源的屏蔽作用而限制了電鍍的深鍍能力;化學鍍因僅靠自身的催化氧化還原反應而沉積得到的鍍層,因此只要保證鍍液能夠與工件表面良好潤濕及生成氣體能夠及時排出,鍍層可無限制地在工件表面仿形復制。耐腐蝕性能:
化學鍍鎳因擁有較低的孔隙率及鍍層表面的易鈍化性而使得化學鍍層擁有較高的耐腐蝕性能。同時化學鍍鎳層的耐候性也明顯優於電鍍鎳層。硬度:
化學鍍鎳層在一定溫度下,其組織金相可以從迷散的Ni—P狀態轉變為Ni3p晶相狀態而擁有較高的硬度,電鍍鎳層的熱處理前後硬度幾乎沒有變化。釺焊性能:
化學鍍鎳層特別是低磷化學鍍鎳層擁有良好的釺焊性能,但電鍍鎳層就沒有這一性能。
❾ 電鍍鎳和化學鍍鎳的區別
一、作用不同
1、電鍍鎳主要用作防護裝飾性鍍層。
2、化學鍍鎳層的性能有如下作用
(1)利用次磷酸鈉作為還原劑的化學鍍鎳過程得到的是Ni-P合金,控制鍍層中的磷含量可以得到Ni-P非晶態結構鍍層。鍍層緻密、孔隙率低、耐腐蝕性能均優於電鍍鎳。
(2)化學鍍鎳層的鍍態硬度為450~600HV,經過合理的熱處理後,可以達到1000-1100HV,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代替硬鉻使用。
(3)根據鍍層中的含磷量,可以控制鍍層為磁性或非磁性。
(4)鍍層的磨擦系數低,可以達到無油潤滑的狀態,潤滑性與抗金屬磨損性方面也優於電鍍。
(5)低磷鍍層具有良好的可焊性。
二、原理不同
1、電鍍鎳借電化學作用,是在黑色金屬或有色金屬製件表面上沉積一層鎳的方法。
2、化學鍍鎳原理為在催化劑Fe的催化作用下,溶液中的次磷酸根在催化表面催化脫氫,形成活性氫化物,並被氧化成亞磷酸根;活性氫化物與溶液中的鎳離子進行還原反應而沉積鎳,其本身氧化成氫氣。
三、用途不同
1、電鍍鎳可用作表面鍍層,但主要用於鍍鉻打底,防止腐蝕,增加耐磨性、光澤和美觀。廣泛應用於機器、儀器、儀表、醫療器械、家庭用具等製造工業。將製件作陰極,純鎳板陽級,掛入以硫酸鎳、氯化鈉和硼酸所配成的電解液中,進行電鍍。
2、由於化學鍍鎳層具有優秀的均勻性、硬度、耐磨和耐蝕性等綜合物理化學性能,該項技術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幾乎難以找到一個工業不採用化學鍍鎳技術。
據報道,化學鍍鎳在各個工業中應用的比例大致如下:航空航天工業:9%,汽車工業:5%,電子計算機工業:15%,食品工業:5%,機械工業:15%,核工業:2%,石油工業:10%,塑料工業:5%,電力輸送工業:3%,印刷工業:3%,泵製造業:5%,閥門製造業:17%,其他:6%。
❿ 化學鍍鎳的原理
在催化劑Fe的催化作用下,溶液中的次磷酸根在催化表面催化脫氫,形成活性氫化物,並被氧化成亞磷酸根;活性氫化物與溶液中的鎳離子進行還原反應而沉積鎳,其本身氧化成氫氣。即:
2H2PO2-+2H2O+Ni2+→Ni0+H2↑+4H++2HPO32-。
與此同時,溶液中的部分次磷酸根被氫化物還原成單質磷進入鍍層。即:
H2PO2-+[H+](催化表面)→P+H2O+OH-,所形成的化學鍍層是NiP合金,呈非晶態簿片結構。 不用外來電流,借氧化還原作用在金屬製件的表面上沉積一層鎳的方法。用於提高抗蝕性和耐磨性,增加光澤和美觀。適合於管狀或外形復雜的小零件的光亮鍍鎳,不必再經拋光。一般將被鍍製件浸入以硫酸鎳、次磷酸二氫鈉、乙酸鈉和硼酸所配成的混合溶液內,在一定酸度和溫度下發生變化,溶液中的鎳離子被次磷酸二氫鈉還原為原子而沉積於製件表面上,形成細致光亮的鎳鍍層。鋼鐵製件可直接鍍鎳。錫、銅和銅合金製件要先用鋁片接觸於其表面上1-3分鍾,以加速化學鍍鎳。
化學鍍就是在不通電的情況下,利用氧化還原反應在具有催化表面的鍍件上,獲得金屬合金的方法。它是新近發展起來的一門新技術。 化學鍍鎳的歷史與電鍍相比,比較短暫,在國外其真正應用到工業僅僅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事。 1844年,A.Wurtz發現金屬鎳可以從金屬鎳鹽的水溶液中被次磷酸鹽還原而沉積出來。化學鍍鎳技術的真正發現並使它應用至今是在1944年,美國國家標准局的A.Brenner和G.Riddell的發現,弄清楚了形成塗層的催化特性,發現了沉積非粉末狀鎳的方法,使化學鍍鎳技術工業應用有了可能性。但那時的化學鍍鎳溶液極不穩定,因此嚴格意義上講沒有實際價值。化學鍍鎳工藝的應用比實驗室研究成果晚了近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通用運輸公司對這種工藝發生了興趣,他們想在運輸燒鹼筒的內表面鍍鎳,而普通的電鍍方法無法實現,五年後他們研究了發展了化學鍍鎳磷合金的技術、公布了許多專利。1955年造成了他們的第一條試驗生產線,並製成了商業性有用的化學鍍鎳溶液,這種化學鍍鎳溶液的商業名稱為「Kanigen」。在國外,特別是美國、日本、德國化學鍍鎳已經成為十分成熟的高新技術,在各個工業部門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中國的化學鍍鎳工業化生產起步較晚,但近幾年的發展十分迅速,不僅有大量的論文發表,還舉行了全國性的化學鍍會議,據第五屆化學鍍年會發表文章的統計就已經有300多家廠家,但這一數字在當時應是極為保守的。據推測國內每年的化學鍍鎳市場總規模應在300億元左右,並且以每年10%~15%的速度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