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印度
印度最大的宗教,是印度教。(這是世界第四大宗教)。
印度第二大宗教,是伊斯蘭教。(這也是世界第二大宗教)。
印度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伊斯蘭教不用過多介紹,簡單介紹一下印度教:西元前十六世紀,雅利安人進入印度,開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到了後期,雅利安人由「多神信仰」逐漸轉向「主神信仰」的模式。要想與神溝通,祭祀必不可少,司祭者便擁有了無上權威,在階級制度嚴格劃分的社會里,司祭者被尊為最高階級的婆羅門,開啟了神權色彩濃厚的婆羅門思想。婆羅門教主張:「梵」是宇宙現象的本體,人的生命現象為「我」,宇宙萬物皆因「我」而生,故「梵、我」本來不二,凡人不解此理,只好輪回受苦,唯有體證梵我合一,才能得到解脫。此思想彌漫在當時的印度社會,西元前六世紀,出現了反婆羅門教的思想家,他們反對祭祀,主張透過禪定、苦行或享樂來完成解脫。佛陀則提出了不偏於苦,不偏於樂的中道觀,做為修行的根本原則。公元四世紀時,婆羅門教進一步雜糅了佛教及其他學派的思想而以「新婆羅門教」自居,這就是今日所說的「印度教」。
在印度教的許多流派中,以毗濕奴派、濕婆派及性力派為主。八世紀以後,印度教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羅,依據婆羅門教的根本教義,又吸取耆那教及佛教的優點,使印度教宗教實踐的成份加大,原有繁瑣的理論淡化,印度教遂成為當時思想界的主流。伊斯蘭教入侵印度後,印度教因為與伊斯蘭教的思想有所交融,而在某些區域仍舊保持著很大的勢力。到了近代,隨著西方殖民主義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傳入,印度教掀起了廣泛的宗教改革,反對古印度教中存在的種姓制度、偶像崇拜、繁瑣宗教儀式、寡婦殉葬等愚昧現象。但至目前,印度教仍是印度最有影響力的宗教,大多數人多信奉此教,其種族階級的不平等待遇及寡婦殉葬等諸多民間陋習仍然未能完全被革除。
❷ 初中地理「印度熱浪死亡1700多人,為什麼」
印度重災區是位於南部的安德拉邦和特倫甘納邦。過去一周來,這兩地經歷了12年以來的「最熱周」,每日最高氣溫都直逼50攝氏度。
❸ 求七年級地理《印度》教案
問題四:印度自然環境特徵
1、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人口居內世界容第二位。眾多的人口對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帶來很大壓力。因此,印度政府推選計劃生育政策。
2、位置:①大部分位於10ºN——30ºN之間,主要位於熱帶。②海陸位置:亞歐大陸南部,印度洋以北,東瀕孟加拉灣,西濱阿拉伯海。
3、地形:分為三部分,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是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4、主要河流: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由西北向東南注入孟加拉灣。
5、自給有餘的糧食生產:印度自推行「綠色革命」以來,糧食不僅能夠自給,而且還有一定的余糧可供出口。主要家產品為水稻和小麥,水稻主要分布在恆河平原及沿海平原地區,小麥主要分布在恆河上游及德干高原西北部。
6、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高溫,一年分為明顯的旱季和雨季。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風,降水多,為雨季。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東北季風,乾旱少雨,為旱季。印度水旱災害頻繁,主要是由西南季風的不穩定造成的(一盤西南季風風力弱,來得晚、退得早,就形成旱災;反之,則形成水災)。
❹ 在初一地理教材中還能找出哪些自資料說明印度經濟發展不平衡
印度人口眾多,地域遼闊。由於種種原因,各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印度北部貧窮落後,南部經濟較為發達。
❺ 初一地理 比較中國和印度的異同
1.面積
相同點:中印兩國都是陸地海洋領土面積比較大的國家
不同:中國專是世界級的領屬土面積大國,國土面積居於世界前列。而印度只是區域性面積大國
2.人口:
相同:中印兩國都是世界級人口大國,人口數量相當
不同:中國人口增長率較低,而印度人口增長率交高
3.經濟:
相同:中印兩國都是發展中國家,都是世界經濟大國,發展潛力都很大,經濟增長較快
不同:兩國經濟發展模式不同,中國主要發展第二產業,而印度第三產業比較發達
4.氣候:
相同:中印兩國都深受海洋季風氣候影響,夏季高溫多雨
不同:印度氣候類型比較單一,主要是受熱帶季風影響較廣。而中國氣候類型多種多樣
5.地形:
相同:兩國地形多種多樣,都有廣大的平原,高原和山地
不同:中國地形以高原和山地為主,地勢起伏較大。而印度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地勢比較平坦。
6.工業:
相同:中印兩國都建立了規模比較龐大齊全的工業體系
不同:中國的航空航天工業,基礎設施,製造業等比較發達。而印度的電子信息產業比較發達
7.農業:
相同:中印兩國都是農業大國,都有面積廣大的耕地,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
不同:中國的農業生產技術更為先進
❻ 人教版七年級印度地理的考點
①海陸位置:印度地處南亞,北部與中國接壤,南臨印度洋,東側為孟加拉灣,西側為阿拉伯海。②緯度位置:大部分地處熱帶,北回歸線穿過其北部。
2. 請說出印度主要地形區與河流怎麼分布?
北部為世界最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印度河流域為印度河平原,恆河流域為恆河平原,南部為德干高原。
3. 印度氣候有何特點?對人們生產生活有何影響?
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特徵是全年高溫,旱雨季分明。冬季風從北部的亞歐大陸吹來(風向為東北季風),降水少,為旱季;夏季風從南部的印度洋吹來(風向為西南季風),降水多,為雨季。熱帶季風氣候旱雨季分明,降水季節變化大,易發生旱澇災害。
4.印度主要農作物有哪些?
糧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和小麥,經濟作物主要是棉花、黃麻、茶葉,產量居世界前列。
5.印度經濟發展現狀如何?
印度與我國同屬發展中國家,礦產資源豐富,已形成較完整的工業體系,核工業、航天工業發達,高新技術產業發達,軟體技術僅次於美國。
6.印度主要城市有哪些?分布有何特點?
首都——新德里(政治文化中心);最大棉紡織中心——孟買;最大麻紡織中心、最大城市——加爾各答;信息產業中心——班加羅爾。工業中心多分布在資源較豐富的地區。
7. 請說說印度的民族、宗教文化特點?
印度是個多民族國家,是佛教的發源地。目前80%以上居民信仰印度教。
8. 請說出印度的人口狀況?
人口超過10億,僅次於中國,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帶來住房緊張、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嚴重的社會問題。
❼ 初中地理 關於國家的知識點 如俄羅斯 印度等,一定是初中的,學過的,越全越好,我會按完整性加分的。
美國是重點來
美國﹕位於北美洲,源西、北半球;東臨大西洋,東面太平洋,北面與加拿大接壤,南面墨西哥。
首都華盛頓,最大城市﹕紐約﹔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長河;大部分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中間高,四周低;主要糧食作物:小麥,大豆,玉米;矽谷ーー舊金山附近。
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屬於熱帶雨林、熱帶草原氣候;人口主要集中東南部;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俄羅斯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北鄰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臨波羅的海芬蘭灣。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是以平原和高原為主的地形。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歐洲第一長河——伏爾加河〔俄羅斯母親河)
印度:首都:新德里;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發源地,當今金磚國家之一。印度位於亞洲南部;屬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各地差異很大;主要城市:班加羅爾,孟買,加爾各答。
大部分都是考中國地理,其他考得不多。再加上一些歐洲的國家旅遊景點之內的...
好好改照吧,中考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