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歷史系課程
❶ 急求北大歷史系本科2012下學期課表!!!
你去BBS上看看吧,course版里會有一些歷史系開的通選課信息。或者直接到學校問自習的同學,總會碰上歷史系的,話說有一次我就碰上一個阿姨拿個本子挨個問同學的課程。。。
❷ 跪求大神回答~~~~~北大歷史系本科使用的教材都有哪些啊
招 生 專 業 及 人 數
060101 史學理論及史學史 1
060103 歷史地理學 1
060104 歷史文獻學(含∶敦煌學、古文字 2
060105 專門史 5
060106 中國古代史 12
060107 中國近現代史 8
060108 世界史 13
這是北大2011年歷史學研究生報考專業和人數,就是說你報歷史學系,在填報信息的時候要在以上幾個中選擇一個作為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初試的時候,考政治英語(也可選擇德語等)和歷史學基礎,這是全國統一的,去書店買就可以,就一本,考試時第二天只考一上午,總分300分,別的專業考兩天,每科都是150分,復試的時候才考不同的書
http://w3.pku.e.cn/cgi-bin/websql/zhcx/graate/yjs/zs_ss_zy.hts?xsh=021 到時候你去這個網址看就知道復試看什麼書了
❸ 北大歷史系中國古代史專業,本科四年所用教材有哪些
《中國史綱要》,翦伯贊主編,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國古代簡史》,張帆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歷史學》(大學文科指導書目),李玉、吳宗國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中國歷史文選》(修訂本)張衍田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通史參考書】
《國史大綱》,錢穆,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
《中國文化史導論》,錢穆,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
《呂著中國通史》,呂思勉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中國通史》,白壽彝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華二千年史》,鄧之誠,中華書局1983年版
《簡明中國古代史》,張傳璽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3版
《中國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國史研究》編輯部,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中國歷史研究專題述評》,胡凡等主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國古代史分期問題討論集》,《歷史研究》編輯部,三聯書店1957年版
《中國古代史分期討論五十年》,林甘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國大歷史》,黃仁宇著,三聯書店1997年
【閱讀雜志】
《歷史研究》 《中國史研究》 《中國史研究動態》
【文獻索引】
《中國古代史論文資料索引》,復旦大學歷史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中國史研究入門》(上、下),山根幸夫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年版。
《先秦史研究概要》,朱鳳瀚、徐勇編,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戰國秦漢史論文索引》,張傳璽等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晉南北朝史書目論文索引》,武漢大學圖書館1982年版。
《魏晉南北朝研究論文書目引得》(1912-1969),鄺利安編,台灣中華書局。
《東洋學文獻類目》,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先秦篇參考書】
《中國文明起源新探》,蘇秉琦,三聯書店1999年版
《中國早期國家》,謝維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李學勤主編,雲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夏商史稿》,孫淼,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西周史》,楊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西周史》,許倬雲,三聯書店1994年版
《先秦史論稿》,徐中舒,巴蜀書社1992年版
《中國奴隸社會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春秋史》,童書業,山東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
《戰國史》,楊寬,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古史新探》,楊寬,中華書局1965年版
《先秦兩漢史研究》,吳榮曾,中華書局1995年版
《十批判書》,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中國古代思想史》第1卷,侯外廬主編,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士與中國社會》,余英時,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中國青銅時代》,張光直三聯書店1999年版
【秦漢篇參考書】
《秦漢史》,呂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秦漢史》,林劍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秦漢史》,翦伯贊,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
《劍橋中國秦漢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閻步克,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先秦兩漢史論叢》,韓連琪,齊魯書社1986年版
《先秦兩漢史研究》,吳榮曾,中華書局1995年版
《秦漢問題研究》,張傳璽,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
《秦漢史論集》,高敏,中州書畫社1982年版
《秦漢魏晉史探微》,田余慶,中華書局,1993年版
《中國政治制度通史》(10卷)秦漢卷,白剛主編,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總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1998年版
《察舉制度變遷史稿》,閻步克,遼寧大學出版社1989、1996年版
《品位與職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閻步克,中華書局2002年版
【魏晉南北朝篇參考書】
《魏晉南北朝史》(上下冊),王仲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兩晉南北朝史》(上下冊),呂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晉南北朝史綱》,韓國磐,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金明館叢稿初編》,陳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陳寅恪,三聯書店1954年版
《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周一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魏晉南北朝史札記》,周一良,中華書局1985年版
《魏晉南北朝論叢》,唐長孺,三聯書店1955年版
《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唐長孺,三聯書店1959年版
《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唐長孺,中華書局1983年版
《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唐長孺,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讀史集》,何茲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秦漢魏晉史探微》,田余慶,中華書局1993年版
《東晉門閥政治》,田余慶,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魏晉南北朝經濟史》,高敏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秦漢官制史稿》(上下冊),安作璋、熊鐵基,齊魯書社1984年版
《中國政治制度通史》(10卷本)魏晉南北朝卷,白剛主編,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中古文人生活》,王瑤,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
《理學·佛學·玄學》,湯用彤,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魏晉南北朝文化史》,羅宏曾,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隋唐篇參考書】
《隋書》:《高祖紀》、《煬帝紀》、《百官志》、《食貨志》,及相關列傳。
《舊唐書》、《新唐書》:《高祖本紀》、《太宗本紀》、《則天皇後本紀》、《玄宗本紀》、《地理志》、《職官志》(《百官志》)、《食貨志》、《兵志》,及有關列傳。
《資治通鑒》(隋唐部分)。
《隋唐五代史綱》,韓國磐,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陳寅恪,中華書局1977年9月版。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陳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遼宗夏金篇參考書】
《遼史》:《太祖本紀》、《太宗本紀》、《聖宗本紀》、《營衛志》、《兵衛志》、《百官志》、《食貨志》,及相關列傳。
《宋史》:《太祖本紀》、《太宗本紀》、《神宗本紀》、《徽宗本紀》、《高宗本紀》、《理宗本紀》、《地理志》、《職官志》、《食貨志》、《兵志》,及相關列傳。
《金史》:《太祖本紀》、《太宗本紀》、《海陵本紀》、《世宗本紀》、《食貨志》、《百官志》,及相關列傳。
《兩宋政治經濟問題》,鄧廣銘、漆俠,知識出版社1988年版。
《宋史》,陳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遼史簡編》,楊樹森,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金史簡編》,張博泉,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遼夏金經濟史》,漆俠、喬幼梅,河北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元朝篇參考書】
《元史》:《太祖本紀》、《太宗本紀》、《世祖本紀》、《順帝本紀》、《地理志》、《百官志》、《食貨志》,及相關列傳。
《邵循正歷史論文集》(蒙古史、元史部分),邵循正,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9月版。
《元朝史》,韓儒林主編,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元史》,周良霄、顧菊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明清篇參考書】
《明史》:《太祖本紀》、《成祖本紀》、《英宗本紀》、《武宗本紀》、《神宗本紀》、《庄烈帝本紀》、《職官志》、《食貨志》、《兵志》、《地理志》,及相關列傳。
《清史稿》:《太祖本紀》、《太宗本紀》、《世祖本紀》、《聖組本紀》、《世宗本紀》、《高宗本紀》、《職官志》、《食貨志》、《兵志》、《地理志》,及相關列傳。
《明清史講義》,孟森,中華書局1981年版。
《明清史論著集刊》、《續編》,孟森,中華書局1984年版、1986年版。
《明史新編》,傅衣凌主編,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簡明清史》,戴逸主編,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明清史論著合集》,商鴻逵,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清史新考》,王鍾翰,遼寧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明清史新析》,韋慶遠,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
【專題參考書】
《中國政治制度通史》(10卷)秦漢、魏晉南北朝卷,白剛主編,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總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1998年版
《察舉制度變遷史稿》,閻步克,遼寧大學出版社1989、1996年版
《品位與職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閻步克,中華書局2002年版
《秦漢官制史稿》(上下冊),安作璋、熊鐵基,齊魯書社1984年版
《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乙部,嚴耕望,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0年版
《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瞿同祖,中華書局1991年版
《秦漢法律與社會》,於振波,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魏晉南北朝經濟史》,高敏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中國思想史》第一、二、三卷,侯外廬主編,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葛兆光,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十批判書》,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士與中國文化》,余英時,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漢代思想史》,金春峰,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版
《漢代政治與春秋學》,陳蘇鎮,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年版
《理學·佛學·玄學》,湯用彤,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郭象與魏晉玄學》,湯一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中古文學史論》,王瑤,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始創於1899年京師大學堂設立之史學堂,是中國最著名的歷史學研究機構,也是近代中國最早的國立史學高等教育機構。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1998年即獲全國首批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目前設立有中國史、世界史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碩士點,招收歷史學、世界史兩個專業本科生。有歷史學一級國家重點學科,含3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1個博士後流動站,10個教學科研實體,20個掛靠的研究虛體機構,2個藏書30多萬冊並有珍本、善本等特藏的專業圖書分館。
師資崗位向國內外開放競爭,擇優選用一流人才。目前一大批佔有廣闊學術前沿的中年教師已成為主力,一代史學新秀正在茁壯成長。教師中有過6位現任和曾任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田余慶、何芳川、朱鳳瀚、羅志田、錢乘旦、李劍鳴),4位北大文科資深教授,現有4位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馬克垚、閻步克、錢乘旦、李劍鳴),5位教育部「長江學者」,1位國家級教學名師,5位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1位教育部跨/新世紀人才,大多數學科方向都有國內外公認的學術帶頭人。
❹ 我可以去北京大學聽歷史課嗎
北大除小語種外基本都是可以旁聽的,而且還有很多職業的旁聽生。如果你需要北大的成績單的話,那麼需要去教務辦一張旁聽證,一個學分是100元。如果你只是去聽聽而已,那麼只需要問清楚課程和教室,進去找個空位坐下就好~
❺ 北大本科專業——中國文學,有哪些課程
中文系課程分五種:全校必修、全系必修、專業規定性選修、專業一般性選修和全校素質教育通選課。
全系必修、專業規定性選修、專業一般性選修是中文系自己開設的課程,因為中文系師資強大,可以開設的課程非常多,經常大家可以在上百門課程中選擇幾門學習。
這里引用的是2003版課程大綱,部分課程尤其是選修類有一些變動,但是大致風格變化不是很大。
總學分:141學分,其中:
1.必修課程:83學分
全校公共必修課程:33學分
大學英語 8學分
政治課 15學分
體育課 4學分
文科計算機 6學分
全系必修課程:50學分
現代漢語 6學分
古代漢語 8學分
中國古代文學史 12學分
中國現代文學史4 學分
中國當代文學 3學分
文學原理 2學分
原典精讀(論語 漢書等)6學分
中文工具書 2學分
中國古代文化 2學分
古代典籍概要 3學分
語言學概論 3學分
2.選修課程:50學分
本科素質教育通選課:16學分
A.數學與自然科學類:至少4學分
B.社會科學類:至少2學分
C.哲學與心理學類:至少2學分
D.歷史學類:至少2學分
E.語言、文學與藝術類:至少4學分,其中至少一門是藝術類課程
專業選修課程:規定性選修類,17學分
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 4學分
比較文學原理 2學分
民間文學概論 2學分
西方文學史(1) 3學分
東方文學史(2) 2學分
中國文化史 2 學分
西方文學理論史 2學分
專業選修課,一般性選修類:至少17學分
中國當代詩歌研究 2
中國當代小說研究 2
中國當代作家論 2
當代文學批評 2
台港及海外華文文學 2
民俗學 2
敘事民俗學理論 2
中國神話研究 1
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 2
台灣文學專題 3
中國現代戲劇思潮史 2
中國小說類型 2
曹禺研究 2
中國戲曲 2
葉聖陶研究 2
聞一多研究述評 3
古典小說鑒賞 3
中國古代短篇白話小說研究 2
散曲研究 2
散曲史略 2
中國宗教文學史 3
中國古代文體學 2
中國神話與小說 2
詩經研究 2
漢賦研究 2
《史記》《漢書》研究 2
山水田園詩派研究 2
唐詩分類研究 2
唐詩研究概論 2
唐宋散文研究 2
宋詩研究 2
近古文學通論 2
明清小品文研究 2
明清戲曲 2
三國志演義研究 2
聊齋志異研究 2
陶淵明研究 2
秦漢士階層研究 2
小說藝術論 3
馬克思主義文藝論著 3
文藝心理學 2
文藝美學 2
接受美學與現代西方文論 2
走向後新時期的中國小說 2
文藝理論專題 3
蘇軾、黃庭堅詩歌專題 2
元代戲曲史 3
文言小說藝術大觀 2
中國詩歌美學史 3
先秦諸子百家學派及其文藝思想研究 2
思維論 2
現代性與中國新詩 2
近代文學改良思潮 2
東亞文化研究 2
《聊齋志異》鑒賞與研究 2
二十世紀末中國文學現象研究 2
中國曲藝 3
中唐詩歌研究 2
列維-斯特勞斯神話論 2
中國現當代小說分析 2
前唐詩歌理論 2
明清白話小說研究 2
二十世紀外國小說經典 2
魯迅周作人思想研究 2
七月派研究 2
詩歌寫作 2
台港文學研究 2
中國俗文學 3
鄉土文學 2
中國書法美學 3
古典小說鑒賞 2
元明散曲研究 2
當代詩歌現象 2
中國文學與文化批評 2
新詩與民間詩歌 2
經史舉要 2
九十年代文學研究 2
明清散文研究 2
文化研究的理論與實踐 2
元明雜劇研究 2
現代詩歌專題研究 2
莊子散文研究 2
文言傳奇小說史論 2
漢書藝文志研究 2
中國電影文學史專題 2
沈從文與京派小說 2
當代文學中的哲學問題 2
民間長詩學 2
中國當代作品經典作品重讀 2
宋詞藝術 2
中國通俗文化研究 3
中國現代女性主義文學與電影 2
現代通俗小說 2
魯迅研究 2
當代文學史問題 2
西方文論經典研究 2
魯迅小說研究 2
明清詩學 3
老莊導讀 2
性靈派研究 2
現代漢語詞彙專題 2
現代漢語虛詞研究 2
現代漢語語法研究 3
語音學 2
漢語修辭學 2
句法分析 2
漢語言專題 2
實驗語音學基礎 3
現代漢字學 2
中國語言學史 3
唐詩語言研究 3
中國古代語言文字學論文選讀 3
文史哲名篇比較閱讀 2
《詩經》導讀 2
《老子》選讀 2
《莊子》選讀 2
《左傳》選讀 2
《論語》選讀 2
《孟子》選讀 2
《楚辭》選讀 2
《禮記》選讀 2
索緒爾語言學理論 3
美國結構語言學 2
語言與文化 2
社會語言學 2
語義學 3
語音專題研討 2
方言專題 2
漢語詞類分析 2
《淮南子》選讀 3
《漢書》導讀 2
《韓非子》選讀 3
古漢語詞彙專題 2
漢字數字化研究 3
《戰國策》選讀 2
VB編程與古籍整理 2
音系學研究 3
荀子 2
漢語方言語料分析 2
《說文解字》概論 2
日本中國學 2
《孫子兵法》 2
地下出土文字資料選讀 2
中國古代科舉與官制研究 2
《詩經》 2
《論語》 2
孟子研究 2
《楚辭》 2
《左傳》 2
《莊子》 2
《史記》講讀 2
敦煌文獻概要 2
《荀子》 2
中國現代文學名著研究 2
3.實踐實習:必修,無學分
4.學年論文:4學分
5.畢業論文:4學分
大致就是這些了。
❻ 北大考古系課表及參考書目
1 01032710 有機化學實驗 (B) 2.5 5.0 85.0
2 02230011 中國古代史 (一) 4.0 4.0 68.0
3 02230060 中國歷史文獻 4.0 4.0 64.0
4 02230120 田野考古學概論 2.0 2.0 36.0
5 02230410 中國佛教考古 2.0 2.0 34.0
6 02230840 不可移動文物保護 2.0 2.0 34.0
7 02231020 文物建築導論 2.0 2.0 34.0
8 02231040 博物館學概論 2.0 2.0 34.0
9 02231050 設計初步 2.0 4.0 68.0
10 02231060 博物館陳列內容設計 2.0 2.0 34.0
11 02231090 建築初步 3.0 6.0 102.0
12 02231130 建築設計(四) 3.0 6.0 102.0
13 02231170 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史 2.0 2.0 34.0
14 02232103 中國考古學(中一) 2.0 4.0 36.0
15 02232104 中國考古學(中二) 2.0 4.0 36.0
16 02240060 傳統建築概預算 2.0 2.0 34.0
17 02240081 美術素描基礎(上) 2.0 2.0 34.0
18 02240230 博物館實習 6.0 0.0 0.0
19 02240240 文物保護專業實習 6.0 0.0 0.0
20 02240290 田野考古實習 12.0 0.0 0.0
序號 課程號 課程名 學分 周學時 總學時
21 02240340 中國考古發現與探索 2.0 2.0 36.0
22 02240410 文物分析技術 2.0 2.0
❼ 歷史學專業都有哪些課程
設有歷史學專業的大學實在是太多了,所有的師范院校,大多數的綜版合性大學,都有這個專業權。比如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蘭州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等
❽ 北京大學歷史系本科專業課程有哪些
貌似這個你到北大裡面查也不查不到。
再有很重要的一點,你有誤會,文科,並不專應該有專業書,或屬者說應該有很多的專業書。這點上,中國大學現在也在向外國學習。很多課,都是開出一個書單,上面有少則10餘本,多則5、60的書,要求或者推薦學生閱讀。不過老實說這點中國做的不好,很多學生都不讀的,考試照樣過。
❾ 北京大學歷史系本科四年所有課程都有哪些歡迎並感謝各位給個表。
現代漢語
古代來漢語
中國源古代文學史
漢語音韻學
《論語》選讀
中文工具書
中國古代文學通論
古典文獻學基礎
詩詞格律與寫作
民俗研究
文學原理
沈從文研究
通選課
2.0
1-16
1
中文系*
商金林
教授
周三10-11
中國文學
專業
比較文學原理
文學專業規定性限選
《文心雕龍》研究
文化研究的理論與實踐
民間文學概論
唐詩分體研究
中國現代小說選讀
胡風研究
西方文學史
台灣小說十家
大眾文藝與文化研究
90年代以來長篇小說研究
新世紀當代文學新生態研討
文學與基督教
香港文學研究
文藝理論專題
現代西方文藝理論流派
元雜劇精讀
漢語言學專業
現代漢語虛詞研究
漢語修辭學
美國結構語言學
漢語史
方言調查
古籍文獻專業
文字學
校勘學
古文獻學史
古典文獻實習
訓詁學
詩經
敦煌文獻概要
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