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歷史吧
㈠ 一個歷史愛好者選擇歷史學的考研有出路嗎
有。
通過考研提升學歷,獲得碩士學位證書,對於大學生來說相當於給他們穿上一雙跨過用人單位的「彈簧鞋」,讓其更為輕松地跨過一些企事業單位的招聘「門檻」。
(1)考研歷史吧擴展閱讀
同樣的道理,對於大學生來說,考研之路很難一帆風順,甚至會「一路荊棘」、「雜草叢生」,這就直接考驗你有沒有「披荊斬棘」的決心,有沒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毅力。
同樣是本科學歷,二本畢業生不佔優勢;但二本大學生升格為碩士研究生,則在競聘過程中順利通過的可能性會大增。九成五以上的二本畢業生表示,二本畢業之後繼續讀研,所擁有的出路更令人滿意。
㈡ 歷史考研 到底怎麼樣啊
本人是歷史學在讀研究生,這個專業就業真的不好.在讀期間還不能考公務員.只能兼職工作,會錯過很多就業機會.再說研究生畢業還得找工作.建議不考.中國根本不缺歷史學專業的人才.
㈢ 政治考研難還是歷史考研難
答:考研政治並不算難,先按照大綱,逐個對照,不放過一個知識點,背誦一些重要的知識點版,其次就是做真題權,真題反復做,應該至少做三遍,做了三遍後感覺就出來了,做的過程中,特別要注意自己做錯的部分,將這些錯題都弄懂,都背上來,你的政治肯定能得高分。而且不建議報班,沒必要,因為考研政治真的不難,但是也不能因此就鬆懈。
㈣ 我該考歷史學研究生嗎
首先,你要明白你的目的是什麼。考研,還是就業?的確,歷史系的學生從十年前就很難就業。我告誡你,如果你讀研究生就是為了就業的話,那不如現在就開始找工作,磨練自己,多多補充學習一些有益於做好工作的技能或處世之道。
第二,如果你要讀研,那麼有三點務必記住:考名校;讀博士;名導師。
我十年前進入歷史系,所在學校位列十大名校,歷史系也是國家一級學科。看到有位朋友告訴你可以留校,知道是位好心而不了解歷史專業的朋友。我的學校歷史系博士也是已經不要的了,只引進人才。我家山東,即使是煙台師范,棗庄學院這樣的學校,早在五年前招聘歷史系教師就只要博士了。
1.學校要二流以上,歷史系專業的實力要在一流。十大名校以外,北師大,陝西師范,華東師范,四川大學,華南師范,廈門大學等學校的歷史系都還可以。
2.要讀研究生,就要打算一氣讀完博士。你要明白每晚一年,都要多出多少歷史專業的研究生和博士。後浪推前浪,畢業的人如果不加緊學習都是在貶值的。如果你讀了碩士,那麼充其量去一些還可以的高中學校。十大名校讀完歷史系博士,起碼還有把握回你現在所在的學校任教。你要記得,等你讀完,又是五年時間。
3.找一個好的導師。要在專業領域內有一定影響力和人脈。很多博士能不能留校,主要就是看從一開始是否選對了導師。一個超強的導師,可以逼得整個歷史系讓步。這在我的學校歷史系是有先例的。當然,這位老師也是史學界公認的新四大導師之一。所謂新,是對應民國四大導師而言的。我系幸運,當年得其一,今又得其一。
第三,歷史系整體就業趨勢大致三種:中學教師,大學教師,其他。我的同學里,本科出來做外貿的,檔案的,考公務員的,做什麼的都有。研究生好一些的也就是做了沿海地區的中學教師。讀博士的,就業形勢也極其不樂觀。
所以,我給你的建議是:
一、就業,學技能。當然你就很少有機會能直接用到專業知識。
二、讀研讀博士。然後去大學做老師。
我要提醒你,一些學校的文史專業研究生已經改兩年了,兩年能讀完,何必讀三年呢。
加油!!!↖(^ω^)↗應該是位師弟吧!!歷史系給你的東西是潛移默化的。
㈤ 歷史考研該怎樣復習
1、對歷史學知識點進行全面復習 ,重在基礎
就試卷考察的內容而言,三年來,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三部分內容趨於均衡。2007、2008年的歷史學試題偏重於政治、經濟內容,而思想文化方面的內容大概佔了總分的10%左右,2009年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三部分內容基本上趨於均衡,思想文化內容大概佔了總分的20%多。所以同學們在復習的時候一定要進行全面的復習,切勿忽視對思想文化內容的復習。
歷史學考研試題考的是對基礎知識記憶和理解,所以復習過程中要重點把握基礎知識,從而提高自己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就要對知識點進行全方面的分析,例如一次改革運動,要從背景、時間、過程、結果、性質、意義、影響、評價等方面去掌握,只有這樣全面的分析一個知識點,才會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也強化基礎知識。
2、整理、總結知識點
無論是科班的考生,還是跨專業考歷史學的考生,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自己整理、總結知識點,輔導書可以作為參考,切忌買一本輔導書背背就一勞永逸了。自己整理、總結知識點的過程也是加深對知識點理解、記憶的過程。只有自己整理、總結了,才能在考場上對見過的題對答如流,考取高分。
3、以教材為本
在備考的過程中,一定要多看參考教材,要在通讀、精讀的基礎上全面的了解、掌握課本上的知識點。自從2007年歷史學改為全國統考以來,教育部考試中心沒有指定參考教材,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的教材是很不錯的參考教材。
4、注意知識點之間縱向和橫向的聯系 首先,要注意知識點之間縱向的聯系,縱向聯系就是從時間推移的角度來考察歷史事件的過程及因果關系,從而探索歷史發展趨勢。也就是說是相關知識點的發展脈絡。比如中國古代的賦稅制度的演變,皇權與相權之爭,國際關系體系的演變,工業革命等。三年以來,考試中加強了對這一方面的考查,2007史料分析考查了自唐代以來科舉制度的演變,2009年考查了19世紀以後全球民族國家建立的四次浪潮,所以,在復習過程中要對知識點的發展脈絡有比較清晰的思路。
其次,要注意知識點之間的橫向聯系,橫向聯系就是通過空間拓展的方式將某一歷史現象與同一時間其他地區出現的類似或相反的現象進行類比分析;或者是將某一歷史現象與同一時期的其他相關歷史現象進行有機的聯系和綜合。比如19世紀60年代的中國與19世紀60年代日本,在19世紀60年代前都遭受了西方列強的入侵,在60年代都出現了改革運動等等,通過這種橫向的聯系比較,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也把握了歷史的宏觀面貌,2007年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中國的影響。
5、運用唯物辯證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分析歷史問題
在復習過程中,同學們要注意運用運用唯物辯證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總結歷史的發展規律。
㈥ 歷史考研需要學什麼
1、多讀歷史方面的書籍。全面回顧歷史知識點。
2、就試卷內容而言,近三年來,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內容趨於平衡。2007年和2008年,歷史試題以政治、經濟內容為主,思想文化內容約占總分的10%。
3、2009年,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內容基本趨於平衡,思想文化內容占總分20%以上。因此,學生在復習時一定要全面復習,不能忽視對思想文化內容的復習。
4、歷史研究生考試試題是關於基本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因此復習過程中應注重掌握基本知識,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要加強對基礎知識的認識,必須對知識點進行全面分析,如改革運動,要從背景、時間、過程、結果、性質、意義、影響、評價等方面把握。只有對知識點進行如此全面的分析,才能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還需要對知識點進行綜合分析。加強基礎知識。
6、整理和總結知識點,無論是學科班的考生,還是交叉考試歷史的考生,在復習的過程中,都必須對自己的知識點進行組織和總結。咨詢書籍可以作為參考。
7、不要買一本咨詢書,一勞永逸地背誦。自主整理和總結知識點的過程,也是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的過程。只有整理、總結,才能回答所看到的問題,在考場上獲得高分。
8、以教科書為基礎,在備考過程中,我們必須多讀參考教材。我們要在通讀和精讀的基礎上,全面理解和掌握教科書中的知識點。
9、自2007年歷史改為全國統考以來,教育部考試中心一直沒有指定參考教材。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的教材是很好的參考教材。
10、注意知識點之間的縱向和橫向聯系,首先,要注意知識點之間的縱向聯系,即從時間推移的角度考察歷史事件的過程和因果關系,探索歷史的發展趨勢。
11、也就是說,發展相關知識點。例如,中國古代稅收制度的演變,皇權與權力的紛爭,國際關系制度的演變,工業革命等等。
12、近三年來,考試加強了這方面的考查。2007年的史料分析考察了唐代以來科舉制度的演變。2009年,它考察了19世紀後建立全球民族國家的四次浪潮。因此,在復習的過程中,有必要對知識點的發展有一個清晰的思路。
13、其次,要注意知識點之間的橫向聯系,即通過空間擴展,把一個歷史現象與其他地區的相似或相反現象同時類比分析,或者把一個歷史現象有機地聯系起來,綜合起來。與同時期的其他相關歷史現象。
14、好的。例如,20世紀60年代的中國和60年代的日本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曾遭到西方列強的侵略,60年代出現了改革,通過這種橫向比較,加深了對知識點的認識,把握了宏觀的歷史觀。2007年,我們考察了第一世界。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15、運用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分析歷史問題,在復習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唯物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總結歷史發展規律。
(6)考研歷史吧擴展閱讀:
1、參考教材中國通史:
《中國古代史》,(上冊),晁福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古代史》,(下冊),寧欣,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近代史》,鄭師渠,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現代史》,王檜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何沁,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世界通史:
《世界上古史》,周啟迪,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世界中古史》,孔祥民,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世界近代史》,劉宗緒,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世界現代史》,張建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歷史學統考
㈦ 考研歷史學 想考中國史
1、考研歷史學,想考中國史,如果是考313歷史學基礎則是屬於全國統考,不是只看中國史就可以了,而是要看中外歷史。
2、部分學校的中國史專業是自主命題,只考中國歷史綜合,不考世界史。具體查看專業目錄,只要是考313則中外歷史都要考。
3、313沒有指定參考書目。推薦使用以下歷史學教材:
①《新編中國通史》(四冊),福建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②《世界史》(六卷本,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吳於廑、齊世榮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復習資料可參考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歷史學基礎》。
㈧ 考研歷史 哪個學校容易考
全國本科階段有歷史學基地班的學校要求比較高,相對不容易考,還有那些歷史學全國排名靠前的也競爭比較大,
看看全國歷史學排名情況,然後再決定吧。
祝好
㈨ 歷史考研一般都能考多少分呀200多的,多不多呀
二百多少呢?今年A區的分數線是275,其中英語36,貌似是這樣的。考研不光看總分,單科的分數線也要看的。一門不過,總分再高也沒什麼用。如果要考名校的話,最好是300以上。今年的考試難度比較大,所以直接導致自主劃線的34所分數較低,但是還是有很多學校在300分往上的。
如果難度不是很大的話,名校基本上要330(不包括最有名的學校,比如北大、復旦、清華、人大)另外基本上夠了。英語一般也在50左右。名校大多是自主劃線的,所以和國家線還不一樣。但是有很多學校,雖然不是自主劃線,但是每年分數都比較高,不是上了國家線就能上的。比如華師大。這個完全要看報考人數,和報考的人的實力了。
歷史考研的話還是要考一些比較好的學校,至少是要考比較好的專業,否則的話出來就業就比較困難了。也就是說基本上要211,這樣比較靠譜。非211的,有一些專業很有名,有大家,這個也行。當然要看你考上了以後想幹啥,如果是做研究的話,導師重要,如果是找工作的話,學校名氣重要。
綜上所述,今年考研,若考280以上,考慮到難度問題,也還算不錯。但是要320以上,才能說一個好字。
㈩ 學歷史的考研有必要嗎
學歷史的考研是否有必要,需要結合自身發展需求和職業定位進行選擇。歷史學的就業方向有行政/後勤、編輯/文案/作家、學術/科研等。如果想拓展就業范圍,可以選擇考研。
不同高校歷史學考研的科目不同,例如,蘇州大學(060200)中國史的初試科目為:(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 (659)中國史專業基礎綜合;或(101)思想政治理論 (203)日語 (659)中國史專業基礎綜合。
歷史學專業要求學生學習世界歷史的基本知識,了解整體人類文明的一般發展歷程和世界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接受史學理論、史料學、歷史地理學、國際政治學、國際經濟學、國際關系學、外國語及文化人類學等方面的基本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