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上姓劉的皇帝

歷史上姓劉的皇帝

發布時間: 2021-08-03 08:37:52

A. 史上姓劉的皇帝

1、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漢太祖高皇帝,沛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2、劉恆(前203年—前157年),即漢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漢高祖劉邦第四子,母薄姬,漢惠帝劉盈之弟,西漢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漢高祖鎮壓了陳豨叛亂後,封劉恆為代王,其為人寬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調。

3、劉啟(公元前188年臘月初五—公元前141年正月),即漢景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漢文帝劉恆嫡長子,孝文皇後竇氏(即竇太後)所生,西漢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謚號孝景皇帝,葬於陽陵。

4、劉徹(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漢武帝,西漢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戰略家。

5、劉弗陵(前94年-前74年),即漢昭帝,西漢第八位皇帝,漢武帝劉徹少子,趙婕妤(鉤弋夫人)所生。

B. 中國歷史上姓劉的皇帝有哪幾位歷時最長的是誰

劉姓皇帝如下,其中在位時間最長、最長壽的是西漢武帝劉徹在位54年,終年71歲
西漢
高祖(劉邦)字季(公元前247--前195年)。漢開國皇帝,為漢王4年,在帝位8年,於平定英布叛亂中胸部受箭傷,後創傷復發而死,終年53歲,葬於長陵(今陝西省咸陽市東35里處)。
惠帝(劉盈)(公元前211--前188年)。高祖長子,高祖死後繼位。在位7年,病死,終年24歲,葬於安陵(今陝西省咸陽市東30里處)。
前少帝劉恭(公元前190年--公元前184年),在位4年,7歲被廢黜並被處死。
文帝(劉恆)(公元前202--前157年)。高祖第三子,在位23年,病死,終年46歲。葬於霸陵(今陝西省西安市東35里處)。
景帝(劉啟)(公元前188--前141年)。文帝第三子,文帝死後繼位,在位16年。病死,終年48歲,葬於陽陵(今陝西省高陵縣西南30里處)。
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前87年)。景帝第十子,景帝死後繼位。在位54年,於巡視途中病死,終年71歲。葬於茂陵(今陝西省興平縣東北17里處)。
昭帝(劉弗陵)(公元前94--前74年)。武帝少子,武帝死後繼位。在位13年,病死,終年22歲,葬於平陵。(今陝西省咸陽市西北13里處)。
昌邑王(劉賀)生卒年不祥。武帝孫,昭帝侄。昭帝死後無子,由他繼位,在位27日,被霍光廢黜。
宣帝(劉詢)(公元前90--前49年)。武帝曾孫,昌邑王被廢後繼位。在位25年,病死,終年42歲,葬於杜陵(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15里處)。
元帝(劉奭)(公元前76--前33年)。宣帝子,宣帝死後繼位,在位16年,病死。終年44歲,葬於渭陵(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12里處)。
成帝(劉驁)(公元前51--前7年)。元帝子,元帝死後繼位,在位26年,病死。終年45歲,葬於延陵(今陝西省咸陽市西北15里處)。
哀帝(劉欣)(公元前26--前1年)。成帝養子,成帝死後繼位,在位6年,病死,終年26歲,葬於義陵(今陝西省咸陽市西8里處)。
平帝(劉衎)(公元前9--公元5年)。原名劉箕子,元帝孫,中山王劉興子,哀帝死後繼位,在位5年,一說被王莽毒殺,一說病死,終年14歲,葬於康陵(今陝西省咸陽市西25里處)。
孺子(劉嬰)(公元5--25年)。宣帝玄孫,王莽毒死平帝後立他為帝,在位3年,於混戰中為亂兵所殺,終年21歲,葬處不明。
玄漢
更始帝(劉玄)(公元?--25年)。西漢皇族,在位3年,後投降赤眉軍,被封為淮陽王,被勒殺,葬於霸陵。
東漢
光武帝(劉秀)(公元前6--57年)。高祖九世孫,先後推翻王莽,劉玄後稱帝,在位33年,病死,終年63歲,葬於原陵(今河南省孟津縣西長道社)。
明帝(劉庄)(公元28--75年)。光武帝第四子,光武帝死後繼位,在位18年,病死,終年48歲,葬於顯節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
章帝(劉炟)(公元56--88年)。明帝第五子,明帝死後繼位,在位13年,病死,葬於敬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
和帝(劉肇)(公元79--105年)。章帝第四子,章帝死後繼位,在位17年,病死,終年27歲,葬於慎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
殤帝(劉隆)(公元105--106年)。和帝幼子,和帝死後繼位,在位不足1年,病死,終年兩歲,為歷史上年齡最小的皇帝,葬於康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
安帝(劉祜)(公元94--125年)。章帝孫,劉慶子,殤帝死後繼位,在位19年,於南下巡遊途中病死,終年32歲,葬於恭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
少帝(劉懿)(公元?--125年)。章帝孫,安帝死後繼位,在位不足1年,病死,葬處不明。
順帝(劉保)(公元115--144年)。安帝子,少帝死後被宦官擁立為帝,在位19年,病死,終年31歲,葬於憲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25里處,一說在洛陽市西)。
沖帝(劉炳)(公元143--145年)。順帝子,順帝死後繼位,在位不足半年,病死,終年3歲,葬於懷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25里處,一說為洛陽市西北)。
質帝(劉纘)(公元138--146年)。章帝玄孫,沖帝死後,被梁太後和梁翼迎立為帝,在位不足1年,被梁翼毒死,終年9歲,葬於靜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
桓帝(劉志)(公元132--167年)。章帝曾孫,質帝被毒死後,由梁翼迎立為帝,在位21年,病死,終年36歲,葬於宣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
靈帝(劉宏)(公元166--189年)。章帝玄孫,劉萇子,桓帝死後,竇後立他為帝,在位22年,病死,終年34歲,葬於文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
少帝(劉辯)(公元175--189年)。靈帝死後繼位,在位不足半年,被董卓廢黜,後被毒殺,終年15歲,葬於今河南省洛陽市附近。
獻帝(劉協)字伯和(公元181--234年)。靈帝第三子,少帝弟,少帝被廢後繼位,在位31年,被曹丕廢黜,後病死,終年54歲,葬於禪陵(今河南省修武縣北小風村)。
蜀漢
昭烈帝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在位3年,終年62歲。
孝懷帝劉禪(207年-271年)在位40年,終年64歲。
匈奴漢
劉淵:在位2年;
劉和
昭武帝劉聰
劉粲
劉曜
南朝宋
武帝劉裕
少帝劉義符
文帝劉義隆
元帝劉劭
孝武帝劉駿
前廢帝劉子業
明帝劉彧
後廢帝劉昱
後漢
後漢高祖劉知遠(895年-948年),在位1年;
後漢隱帝劉承右,在位3年;
北漢
神武帝劉崇,在位3年;
孝和帝劉鈞,在位14年;
少平帝劉繼恩,在位1年;
英武帝劉繼元,在位11年

C. 姓劉的皇帝的名字

漢高祖劉邦(前256—前195):西漢(前206—203)王朝的建立者。故人亦稱沛公。
漢文帝劉恆:漢朝的第3個皇帝(不包括兩位漢少帝的情況下),躬行節儉勵精圖治,開創治世「文景之治」,其廟號太宗,謚號孝文皇帝。
漢景帝劉啟:在西漢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與其父一起開創了「文景之治」;又為兒子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了基礎,完成了從文帝到武帝的過渡。
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是漢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民族英雄。7歲時被冊立為皇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在位期間擊破匈奴、吞並朝鮮、遣使出使西域。獨尊儒術,首創年號。謚號「孝武」,廟號世宗。
漢光武帝劉秀:(前6年-57年),字文叔,中國東漢王朝的建立者。歷史上稱其統治時期為光武中興。其間國勢昌隆,號稱「建武盛世」。
漢昭烈帝劉備:字玄德,(150-222),三國時期軍事家,政治家。三國時蜀漢的建立者,漢中山靖王劉勝的裔孫。一生以仁義為本,頗得民心。
在中國歷史上,劉姓稱帝稱王者多達66人,先後建立有西漢、東漢、蜀漢、漢、前趙、南朝宋、南漢、後漢、北漢、大齊等王朝或政權。共歷時650多年,是中國建立封建王朝最多最久的姓氏。
其中,劉邦建立的西漢歷214年,劉秀建立的東漢歷196年,兩漢共計410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時間最長的一個朝代;劉備建立的蜀漢歷43年;匈奴族劉淵建立的漢國,至其侄劉曜即位,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歷26年;
劉裕在南方建立的宋朝歷60年;劉武周於唐初曾自稱皇帝,年號天興;劉黑闥於唐初稱漢東王,年號天造;
劉隱在廣州建立的南漢歷55年;沙陀人劉知遠建立的後漢歷4年;劉崇建立的北漢歷29年;劉豫受金冊封,南宋初曾為「齊帝」;新莽末年,湖北棗陽人劉玄曾在河南南陽稱帝,年號更始。

D. 歷史上有多少位姓劉的皇帝

自西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06年登王位(公元前201年登皇帝位)至南宋、金、齊帝劉豫公元1137年退位止,期間1343年中,劉氏共有59位皇帝,在帝王位共計676年,其中西漢一一東漢一統中華天下426年。
序號 朝代 姓名 世序 廟號或謚號 生卒紀年(公元) 在位紀年(公元) 在位
01 漢朝,西漢 劉 邦 75 西漢高 祖 公元前256——前195 公元前206——前195 12年
02 漢朝.西漢 劉 盈 76 西漢孝惠帝 公元前211——前188 公元前194——前188 7年
03 漢朝.西漢 劉 恭 77 西漢前少帝 公元前 ? ——前184 公元前187——前184 4年
04 漢朝.西漢 劉 弘 77 西漢後少帝 公元前 ? ——前180 公元前184——前180 5年
05 漢朝.西漢 劉 恆 76 西漢孝文帝 公元前202——前157 公元前179——前157 23年
06 漢朝.西漢 劉 啟 77 西漢孝景帝 公元前188——前141 公元前157——前141 17年
07 漢朝.西漢 劉 徹 78 西漢孝武帝 公元前157——前87 公元前141——前87 55年
08 漢朝.西漢 劉弗陵 79 西漢孝昭帝 公元前94 ——前74 公元前87 ——前74 14年
09 漢朝.西漢 劉 詢 81 西漢孝宣帝 公元前96 ——前49 公元前74 ——前49 26年
10 漢朝.西漢 劉 奭 82 西漢孝元帝 公元前75 ——前33 公元前48 ——前33 16年
1l 漢朝.西漢 劉 驁 83 西漢孝成帝 公元前52 ——前 7 公元前33 ——前 7 27年
12 漢朝.西漢 劉 欣 84 西漢孝哀帝 公元前25 ——前 1 公元前7 ——前 1 7年
13 漢朝.西漢 劉 衎 84 西漢孝平帝 公元前 9 ——公元5 公元前1 ——公元 5 6年
14 漢朝.西漢 劉 嬰 85 西漢孺子帝 公元 4 ——公元24 公元 6 ——公元 8 3年
15 漢朝。更始 劉 玄 83 漢更始帝 ? ——公元25 公元 23 ——公元25 3年
16 漢朝.建世 劉盆子 85 漢建世帝 公元10 ——公元 ? 公元 25 ——公元27 3年
17 漢朝.東漢 劉 秀 83 東漢光武帝 公元前 6——公元57 公元 25 ——公元57 33年
18 漢朝.東漢 劉 庄 84 東漢孝明帝 公元 28 ——公元75 公元 57 ——公元75 19年
19 漢朝。東漢 劉 炟 85 東漢孝章帝 公元 57 ——公元88 公元 75 ——公元88 14年
20 漢朝.東漢 劉 肇 86 東漢孝和帝 公元79——公元105 公元 88 ——公元105 18年
21 漢朝.東漢 劉 隆 87 東漢孝殤帝 公元105——公元106 公元105——公元106 八個月
22 漢朝.東漢 劉 祜 87 東漢孝安帝 公元94 ——公元125 公元106——公元125 20年
23 漢朝.東漢 劉 懿 87 東漢前少帝 公元115——公元125 公元125 七個月
24 漢朝.東漢 劉 保 88 東漢孝順帝 公元115——公元144 公元125——公元144 20年
25 漢朝.東漢 劉 炳 89 東漢孝沖帝 公元143——公元145 公元144——公元145 五個月
26 漢朝.東漢 劉 纘 89 東漢孝質帝 公元138——公元146 公元145——公元146 一年多
27 漢朝.東漢 劉 志 88 東漢孝桓帝 公元132——公元167 公元146——公元167 22年
28 漢朝.東漢 劉 宏 89 東漢孝靈帝 公元156——公元189 公元168——公元189 22年
29 漢朝.東漢 劉 辨 90 東漢少 帝 公元173——公元190 公元189 六個月
30 漢朝.東漢 劉 協 90 東漢孝獻帝 公元181——公元234 公元189——公元220 32年
31 三國.蜀漢 劉 備 89 蜀漢昭烈帝 公元162——公元223 公元221——公元223 3年
32 三國.蜀漢 劉 禪 90 蜀漢孝懷帝 公元207——公元271 公元223——公元263 41年
33 列國.漢國 劉 淵 90 漢國高祖 公元 ? ——公元310 公元304——公元310 7年
34 列國.漢國 劉 聰 91 漢國烈宗 公元 ? ——公元318 公元310——公元318 9年
35 列國.漢國 劉 粲 92 漢國少主 公元 ? ——公元318 公元318 1年
36 列國.前趙 劉 曜 91 前趙趙王 公元 ? ——公元329 公元318——公元329 12年
37 列國.夏 劉屈孑 94 夏 世 祖 公元 ? ——公元425 公元407——公元425 19年
38 列國.夏 劉 昌 95 夏 秦 王 公元 ? ——公元434 公元425——公元428 4年
39 列國.夏 劉 定 95 夏平康王 公元 ? ——公元431 公元428——公元431 4年
40 南朝.劉宋 劉 裕 96 劉宋武帝 公元356——公元422 公元420——公元422 3年
41 南朝.劉宋 劉義符 97 劉宋少帝 公元406——公元424 公元423——公元424 2年
42 南朝.劉宋 劉義隆 97 劉宋文帝 公元407——公元453 公元424——公元453 30年
43 南朝.劉宋 劉 劬 98 公元 ? ——公元453 公元453 三個月
44 南朝.劉宋 劉 駿 98 劉宋孝武帝 公元403——公元464 公元454——公元464 11年
45 南朝.劉宋 劉子業 99 劉宋前廢帝 公元449——公元465 公元465 1年
46 南朝.劉宋 劉 彧 98 劉宋明帝 公元439——公元472 公元465——公元472 8年
47 南朝.劉宋 劉 昱 99 劉宋後廢帝 公元463——公元477 公元473——公元477 5年
48 南朝.劉宋 劉 准 99 劉宋順帝 公元467——公元479 公元477——公元479 3年
49 五代.後漢 劉知遠沙陀後漢高祖 公元895——公元948 公元947——公元948 2年
50 五代.後漢 劉承佑沙陀後漢隱帝 公元931——公元950 公元948——公元950 3年
51 五代.北漢 劉崇旻沙陀北漢世祖 公元896——公元954 公元951——公元954 4年
52 五代.北漢 劉承鈞沙陀北漢睿宗 公元926——公元968 公元954——公元968 15年
53 五代.北漢 劉繼恩沙陀北漢少主 公元935——公元968 公元968 三個月
54 五代.北漢 劉繼元 沙陀北漢英武帝 公元 ? ——公元991 公元968——公元979 12年
55 五代。南漢 劉 南漢高祖 公元889——公元942 公元917——公元942 26年
56 五代.南漢 劉 玢 南漢殤帝 公元920——公元943 公元942——公元943 2年
57 五代.南漢 劉 晟 南漢中宗 公元920——公元958 公元943——公元958 16年
58 五代.南漢 劉 鋹 南漢後主 公元943——公元980 公元958——公元971 14年
59 南宋.金.齊劉 豫 南宋.金.齊帝公元1072—公元1143 公元1130—公元1137 8年

E. 歷史上最厲害的姓劉的皇帝

高祖開拓第一,孝文守成居首

F. 歷史上劉姓皇帝有哪些

大漢王朝BC206—公元220年
西漢王朝BC206—公元9年首都長安(陝西西安)
第1任高帝劉邦BC202—BC194年在位9年
第2任惠帝劉盈BC194—BC187年在位7年
第3任廢帝劉恭BC187年高後呂雉攝政
第4任廢帝劉弘BC187年高後呂雉攝政BC187—BC179年攝政8年
第5任文帝劉恆BC179—BC156年在位23年
第6任景帝劉啟BC156—BC140年在位16年
第7任武帝劉徹BC140—BC86年在位54年
第8任昭帝劉弗陵BC86—BC73年在位14年
第9任少帝劉賀BC73年
第10任宣帝劉詢BC73—BC48年在位26年
第11任元帝劉奭BC48—BC32年在位16年
第12任成帝劉驁BC32—BC6年在位26年
第13任哀帝劉欣BC6—公元1年在位6年
第14任平帝劉箕子公元1—6年在位5年
第15任孺子劉嬰公元6—9年王莽攝政4年西漢王朝END
西漢王朝共15帝立國215年

新王朝公元9—23年首都長安(陝西西安)
第1任新皇帝王莽9—23年在位15年
新王朝共1帝立國15年

玄漢王朝23—25年首都長安
第1任更始帝劉玄23—25年在位3年
玄漢王朝共1帝立國3年

東漢王朝25—220年首都洛陽
第1任光武帝劉秀25—58年在位34年(原名劉綉)
第2任明帝劉庄58—76年在位18年
第3任章帝劉炟76—89年在位14年
第4任和帝劉肇89—106年在位18年
第5任殤帝劉隆106年
第6任安帝劉祜107—125年在位19年
第7任嬰帝劉懿126年
第8任順帝劉保126—145年在位20年
第9任沖帝劉炳145年
第10任質帝劉纘146年
第11任桓帝劉志147—168年在位22年
第12任靈帝劉宏168—190年在位23年
第13任少帝劉辯190年
第14任獻帝劉協190—220年在位31年東漢王朝END
東漢王朝共14帝立國196年
三國蜀國的皇帝們:蜀漢昭烈帝劉備,蜀漢後主劉禪 南朝劉宋 武皇帝 劉裕 永初 420年—422年
— 少帝(後廢為營陽王) 劉義符 景平 423年
宋太祖(初謚中宗) 文皇帝(初謚景皇帝) 劉義隆 元嘉 424年—453年
— — 劉劭 太初 453年
宋世祖 孝武皇帝 劉駿 孝建 453年—456年
大明 457年—464年
— 前廢帝 劉子業 永光 465年
景和 465年
宋太宗 明皇帝 劉彧 泰始 465年—471年
泰豫 472年
— 後廢帝(蒼梧王) 劉昱 元徽 473年—476年
後漢 947--95O 共4年 劉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遠 天福 2年。
二、隱帝承佑 乾佑 2年。 北漢:951--979 建都:太原
一、劉 崇 4年。
二、劉 鈞 l4年。
三、劉繼恩 l年。
四、劉繼元 1l年。 南漢——————
代祖 聖武帝 劉謙 追尊
烈宗 襄帝 劉隱 905-911 追尊
高祖 文帝 劉䶮 911-942 乾亨 白龍 大有 917年稱帝
殤帝 劉玢 942-943 天光
中宗 明孝帝 劉晟 943-958 應乾 乾和
後主 劉鋹 958-971 大寶

G. 歷史上姓劉的皇帝

漢高祖(劉邦)字季(公元前256——前195年),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95年在位,共12年。

漢朝開國皇帝終年62歲,葬於長陵。朝代故事:垓下之戰、白登之圍。

漢惠帝(劉盈)(公元前211——前188年),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8年在位,共7年。

高祖長子,高祖死後繼位。劉盈為人軟弱,呂後專權。病死,終年24歲,葬於安陵。

漢前少帝劉恭(公元前192年——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84年在位,共4年。

被呂後所殺,時年12。

漢後少帝劉弘(?——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84年——公元前180年在位,共4年。

原名劉山,曾用名劉義,呂後死後和兄帝梁陽、常山王同時被大臣所殺。

呂後(呂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公元前211年——公元前180年執政,共16年。

高祖皇後,高祖死後執政,病死,終年62歲,葬於高祖長陵的西園(今陝西省咸陽市東35里處)。注呂後並未稱帝。

漢文帝(劉恆)(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80年登基——公元前157年在位,共23年。

高祖第三子,惠帝死後,呂後立非正統的少帝。呂後死後,周勃等殺死呂產,迎立劉恆為帝病死,終年46歲。葬於霸陵。朝代故事:緹縈救父、文景之治

漢景帝(劉啟)(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共16年。

漢文帝第三子,文帝死後繼位,病死,終年48歲,葬於陽陵。朝代故事:文景之治、七國之亂。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在位54年。

漢景帝第三子,景帝死後繼位。於巡視途中病死,終年71歲,葬於茂陵。朝代故事:張騫出使西域、獨尊儒術、漠北之戰、霍去病之死、蘇武牧羊、司馬遷與史記。

漢昭帝(劉弗陵)(公元前94年——公元前74年),公元前87年——公元前74年在位,共13年。

漢武帝少子,武帝死後繼位。病死,終年22歲,葬於平陵。

昌邑王(劉賀)生卒年不祥,在位27日。

漢武帝孫,昭帝侄。昭帝死後無子,由他繼位,因淫戲無度,被輔政大臣霍光廢黜,後事不祥。

漢宣帝(劉詢)(公元前90年——公元前49年)。公元前74年——公元前49年在位,共25年。

武帝曾孫,昌邑王被廢後繼位。病死,終年42歲,葬於杜陵。朝代故事:宣帝中興。

漢元帝(劉奭)(公元前76年——公元前33年)。公元前49年——公元前33年在位,共16年。

漢宣帝子,宣帝死後繼位,病死。終年44歲,葬於渭陵。朝代故事:昭君出塞。

漢成帝(劉驁)(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在位,共26年。

漢元帝子,元帝死後繼位,病死。終年45歲,葬於延陵。

漢哀帝(劉欣)(公元前26年——公元前1年)。公元前7年——公元前1年在位,共6年。

漢成帝養子,成帝死後繼位,病死,終年26歲,葬於義陵。朝代故事:斷袖之癖。

漢平帝(劉衎)(公元前9年——公元5年)。公元0年——公元5年在位,共5年。

原名劉箕子,元帝孫,中山王劉興子,哀帝死後繼位,一說被王莽毒殺,一說病死,終年14歲,葬於康陵。

孺子(劉嬰)(公元5年——公元25年)。公元6年——公元8年在位,共3年。

漢宣帝玄孫,王莽毒死平帝後立他為帝,在位,公元8年,王莽自立,西漢至此結束。公元25年,劉嬰於混戰中為亂兵所殺,終年21歲,葬處不明。朝代故事:王莽代漢。

西漢王朝共15帝立國210年。

新王朝公元9—23年首都長安

新皇帝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公元9年—23年在位,15年。

國號「新」,史稱「新朝」。年號為「始建國」。公元14年改元「天鳳」,公元20年又改元「地皇」。

新王朝共1帝立國15年。

玄漢王朝23年—25年首都長安

更始帝劉玄23年—25年在位3年字聖公,南陽蔡陽(今湖北棗陽縣西南)人。劉玄原本是西漢皇族,祖父為蒼梧太守劉利,父劉子張,母何氏,漢光武帝劉秀的族兄。

H. 求歷史上所有劉姓皇帝及其後代分布

漢族:大漢帝國(劉邦,劉秀)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立國最長的皇朝
蜀漢(劉備);統治西南與緬甸東部
劉宋王朝(劉裕);南朝最強大的王朝,有「元嘉之治」
匈奴族:匈奴漢國(劉淵);攻滅晉朝,第一個統治黃河流域的少數民族
前趙(劉曜);統治中國西北,全盛時甲騎四十八萬
大夏(劉勃勃);統治西北,兇悍雄強
漠南匈奴汗國(劉余扶羅)統治大漠,控弦數十萬
鐵弗匈奴(劉圖赫奧仁)占據漠西蒙古,弓利馬勁
鮮卑族:漠北鮮卑兀古斯可汗(劉扎力羅)雄居外蒙,其後裔是柔然人
鮮卑獨孤部可汗(劉庫仁)統治大青山以東鮮卑各部,勢力強勁
烏桓族:易陽烏桓塌頓單於(劉薩里虎)占據東北與遼水
沙陀族:後漢王朝(劉知遠)統治黃河流域與北方
北漢王國(劉昊)統治山西與河北
大燕王國(劉守光)統治河北與遼西
阿拉伯後裔:南漢王朝(劉隱)統治今天嶺南與越南
二、朝鮮 百濟王國(劉付俞)統治朝鮮半島西南
三、越南 後占城王國(劉弧)統治中南半島南部,僅歷一朝
四、 匈奴汗國(攣題頭曼單於)史上最強大游牧帝國,其子孫為劉氏
突厥—回鶻汗國 (葯格羅.阿斯蘭卡爾)匈奴單於後裔,子孫為劉氏
五、契丹遼朝(耶律阿保機)統治北亞的強大帝國,耶律氏兼稱「劉氏」,後轉為依剌
西方:隨匈奴,柔然,突厥西遷而把劉氏帶到了近東與歐洲,主要有土耳其、塞爾維亞與黑山共和國,保加利亞、芬蘭、奧地利與匈牙利。與中國「劉氏」有淵源的是匈牙利的「TROKOS」、「SIZMAS」「SIWELLS」等大姓,土耳其的「OSMAN」「ALEKE」「GUSTTAV」等土耳其大姓,芬蘭的「UIGUR」「HARKEENNEE」的姓氏,還有一個歐洲最著名的家族—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HARBERSBURG),HARBERSZ(哈布斯)是匈奴名(須卜—獨孤)的轉義,意為「劉氏城堡」。

六、吐蕃族(藏族):吐蕃帝國(卡隆.穆尼德爾.諾爾德吉)雪山與高原萬世基業建立者,一切藏緬民族的監護人;卡隆(TROLOG)與劉(TREFOG)同為鐵弗氏,因此卡隆家族咸稱劉氏。(轉自西藏《王道世系明鑒》)
七、大和民族:原田幕府時代(原田雅彥) 日本15~17世紀實際統治者,九州與四國的領護人;發動對朝鮮的戰爭,圖謀入侵中國;原田家族為漢朝皇室後裔。(轉自《高橋家族族譜》)
八、馬來民族:蘭方共和國(劉蘭方) 華人後裔所建,在今天的馬來西亞;劉蘭方自任總統,為東南亞第一個共和國。
詳情鏈接: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026850.shtml

I. 歷史上有多少位姓劉的皇帝

西漢、東漢、蜀漢、前趙(漢趙)、南朝劉宋王朝、五代十國的後漢、北漢、南漢都是劉姓政權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