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總統府的歷史
㈠ 南京總統府
南京總統府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長江路292號,是中國近代建築遺存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築群,也是南京民國建築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遺址,現已辟為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
㈡ 南京總統府的歷史意義
他是中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的誕生地,是中國幾千年君主專制的結束地。是中華復興的的一個起點(雖然後來被打斷了),是我大漢民族重生的標志(「驅除韃虜」,驅的就是滿清胡虜)。
是中國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館。南京總統府已有160多年的歷史,1840年鴉片戰爭至1949年南京解放的100多年裡,在中國當時政治中心的南京,這里多次成為中國政治軍事的中樞、重大事件的策源地,中國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這里發生,或與這里密切相關,一些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動過。這一建築群,成為近代中國歷史的重要遺址。
㈢ 南京總統府,歷史底蘊深,南京有哪些歷史文化深厚的景區一定要去
中國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每個城市都遺留著中國的歷史文化變成了景區供遊客觀賞學習,南京就是其中之一,然而南京的旅遊景點大部分人只知道總統府,那麼南京還有哪些歷史文化深厚的景區一定要去呢,我總結了幾個代表景區供大家參考。
南京夫子廟是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位於南京市秦淮區。每年春節至元宵節間舉行的夫子廟燈會,吸引著無數友人賞燈,共度佳節,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圍。
㈣ 南京總統府的歷史沿革
明朝初年,今總統府為當時德侯府和漢王府。清軍入關後,明漢王府舊址被辟為江寧織造署、江南總督署、兩江總督署,清康熙、乾隆下江南時均以此為「行宮」。康熙六下江南,四次居住在當年的江寧織造府,因此就把江寧織造府所在地稱為大行宮,並沿用至今。
2013年1月,南京總統府門樓保護性修繕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歷時2個多月的外立面修繕基本完成,門樓為1932年的外觀進行保護性修繕。
(4)南京總統府的歷史擴展閱讀:
主要建築
總統府(中國近代史博物館)佔地面積9萬平方米,共分三個參觀區域。中區(中軸線)主要是國民政府、總統府及所屬機構;西區是孫中山的臨時大總統辦公室、秘書處和西花園,以及參謀本部等;東區主要是行政院舊址、馬廄和東花園。一系列展館和史料陳列,則分布在這三個區域中。
主要展覽
整個展覽分為五大部分,《翠亨明燈 民族之光》,表現孫中山在青年時代接受了中西文化的熏陶,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為了推動革命,他組織了興中會和同盟會,並組織發動了多次反清武裝起義的歷程。
㈤ 列舉近代史上在南京總統府所發生過的反對或摧毀封建統治的三件重大歷史事件。
1、1853年,太平天國在此定都,建立了與清王朝對峙的革命政權
太平天國(1851年—1864年),後期曾先後改稱上帝天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囯。是清朝後期的一次由農民起義創建的農民政權,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政權。於1853年3月攻下江寧(今南京),定都於此,改稱天京。
2、1912年,中華民國在此宣告成立
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的創立,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是中國歷史上大動盪大轉變的時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終結階段。中華民國的建立不同於此前中國的君主王朝,它是經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斗爭而建立的共和國家。
3、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
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後,拋棄孫中山三大革命政策,發出:《秘字第一號命令》,通緝共產黨首要,繼續「清黨」,成為一個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政府。南京的解放,標志著國民黨蔣介石集團22年的反動統治被推翻。
(5)南京總統府的歷史擴展閱讀:
中華民國的相關性質:
19世紀末年,由於清朝腐敗不堪和資本主義列強侵略的深入,尤其是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使中國陷入嚴重的民族危機。先進的中國人紛紛探求救亡圖存的辦法。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在中國的發展和西方政治思想學說的傳播,代表新興資產階級的政治勢力開始登上中國的政治舞台。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束君主專制制度。
㈥ 南京原國民政府舊址和南京總統府有什麼區別啊
1、地址不同
南京總統府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長江路292號,是中國近代建築遺存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築群,也是南京民國建築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遺址,現已辟為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
南京原國民政府舊址位於南京中山北路。
2、建築、景點不同
南京總統府包括南京總統府門樓、子超樓、煦園、復園等
南京原國民政府舊址包括:原國民政府行政院、外交部、交通部、考試院、主席官邸、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陳列館、中央監察委員會、臨時政府參議院、最高議院、最高法院等舊址,是近代建築的精華。
3、建立時間不同
南京原國民政府舊址建立於清朝
總統府建立於明洪武年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清代被辟為江寧織造署、兩江總督署等,清康熙、乾隆南巡均以此為行宮。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在此基礎上擴建為天王府。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此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辟為大總統府,後來又為南京國民政府總統府。
㈦ 介紹總統府歷史演變300字
南京總統府建築群佔地面積約為5萬余平方米,既有中國古代傳統的江南園林,也有近代西風東漸時期的建築遺存,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其歷史可追溯到明初的歸德侯府和漢王府,清代被辟為江寧織造署、兩江總督署等,清康熙、乾隆南巡均以此為行宮。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今南京)後,在此基礎上擴建為天王府。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此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辟為大總統府,後來又為南京國民政府總統府。南京總統府自近代以來,多次成為中國政治軍事的中樞、重大事件的策源地,中國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這里發生。
南京總統府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長江路292號,是中國近代建築遺存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築群,也是南京民國建築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遺址,現已辟為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
(7)南京總統府的歷史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明朝初年,今總統府為當時德侯府和漢王府。清軍入關後,明漢王府舊址被辟為江寧織造署、江南總督署、兩江總督署,清康熙、乾隆下江南時均以此為「行宮」。康熙六下江南,四次居住在當年的江寧織造府,因此就把江寧織造府所在地稱為大行宮,並沿用至今。
清咸豐三年(1853年)3月29日,太平軍佔領南京,定都天京,建立太平天國政權。暫住藩習衙署,不久後開始修繕兩江總督署,5月開始在原兩江總督署的基礎上修建天王宮(今天王府),隨即以原兩江總督署為中心,擴建為天王府。至11月,不慎失火,夷為平地。
㈧ 南京總統府是有多大
南京總統府建築群佔地面積約為5萬余平方米
南京總統府,位於南京玄武區長江路,是近代建築遺存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築群,也是民國建築的主要代表,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遺址。南京總統府建築群佔地面積約為5萬余平方米,既有中國古代傳統的江南園林,也有近代西風東漸時期的建築遺存。
㈨ 關於總統府歷史演變的短文200字
南京總統府位於南京長江路292號,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明朝此處曾是漢王府,清朝這里曾是江寧織造署、兩江總督署,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均以此為「行宮」,故總統府東邊有條大行宮路。1853年3月太平軍佔領南京,洪秀全在此定都,興建了規模宏大的太平天國天朝宮殿即天王府。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國民政府先後在此辦公。1949年後這里是江蘇省政府所在地。近年這里開辟為中國近代史博物館,總統府結構嚴謹,造型對稱,設計精細。隨處可見高聳的紅色圓柱,雅緻的雕飾,深幽的迴廊,精美的拱門,充分表現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式之建築特色,這一建築群,成為我國近代歷史的重要建築。
㈩ 南京總統府介紹
南京總統府,位於中國南京市今長江路292號,是明代漢王府、清代兩江總督署和太平天國天王府遺址,1912年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府,孫中山在此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27年至1937年及1946年至1948年間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辦公地,1948年5月至1949年4月為中華民國總統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成為江蘇省人民政府等單位機關辦公地。
1982年以太平天國天王府遺址名義成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2003年3月改設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2004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南京總統府是中國近代建築遺存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築群之一,也是南京民國建築的主要代表之一。
(10)南京總統府的歷史擴展閱讀:
總統府建築群佔地面積9萬平方米,共分東、中、西三個區域,建築中現在設有一系列展館和史料陳列。中區主要是國民政府、總統府及所屬機構,西區是孫中山臨時大總統辦公室、秘書處、西花園以及參謀本部等,東區主要是行政院舊址、馬廄和東花園。
原址為清兩江總督署轅門、太平天國真神榮光門。現門樓建於1929年,屬古羅馬建築風格,山牆書有「總統府」三字,並有旗桿。雖然為西方建築風格,但仍融入中國傳統意象,如:從外看門樓是三個半圓拱門,由內看為三個方門,寓意「外圓內方」的施政理念,設計者為姚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