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化學選修4課後習題答案

化學選修4課後習題答案

發布時間: 2021-08-03 11:17:29

『壹』 求文檔: 化學選修四電化學基礎課後習題答案

第一節
參考答案
1. 由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裝置。氧化反應,負極;還原反應,正極。
2. 銅,Cu-2e- == Cu2+;銀,Ag++e- == Ag。
3. a、c、d、b。
4. B; 5. B、D。
圖4-2鋅鐵原電池裝置
6. 裝置如圖4-2所示。
負極:Zn-2e- == Zn2+
正極:Fe2++2e- == Fe
第二節
參考答案
1. A; 2. C; 3. C。
4. 鉛蓄電池放電時的電極反應如下:
負極:Pb(s)+SO42-(aq)-2e- == PbSO4(s)
正極:PbO2 (s)+4H+(aq)+SO42-(aq)+2e- == PbSO4 (s)+2H2O(l)
鉛蓄電池充電時的電極反應如下:
陰極:PbSO4 (s)+2e- == Pb(s)+SO42-(aq)
陽極:PbSO4 (s)+2H2O(l)-2e- == PbO2(s)+4H+(aq)+SO42-(aq)
總反應方程式:
第三節
參考答案
1. A; 2. D。
3. 原電池是把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裝置,電解池是由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裝置。例如鋅銅原電池,在鋅電極上發生氧化反應,稱為負極,在銅電極上發生還原反應,稱為正極。
負極:Zn-2e- == Zn2+(氧化反應)
正極:Cu2++2e- == Cu(還原反應)
電子通過外電路由負極流向正極。
電解池:以CuCl2溶液的電解裝置為例。與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叫做陽極,與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叫陰極。
陽極:2Cl--2e- == Cl2↑(氧化反應)
陰極:Cu2++2e- == Cu(還原反應)
電子通過外電路由陽極流向陰極。
4. 電鍍是把待鍍金屬製品作陰極,把鍍層金屬作陽極,電解精煉銅是把純銅板作陰極,粗銅板作陽極,通過類似電鍍的方法把銅電鍍到純銅板上去,而粗銅中的雜質留在陽極泥或電解液中,從而達到精煉銅的目的。其電極主要反應如下:
陽極(粗銅):Cu-2e- == Cu2+(氧化反應)
陰極(純銅):Cu2++2e- == Cu(還原反應)
補充:若粗銅中含有鋅、鎳、銀、金等雜質,則在陽極鋅、鎳等比銅活潑的金屬也會被氧化:
陽極(粗銅):Zn-2e- = Zn2+
Ni—2e- = Ni2+
由於附著在粗銅片上銀、金等金屬雜質不如銅活潑,不會在陽極被氧化,所以當銅氧化後,這些微小的雜質顆粒就會掉進電解質溶液中,沉積在陽極附近(即「陽極泥」,成為提煉貴重金屬的原料)。
在陰極,電解質溶液中Zn2+和Ni2+的氧化性又不如Cu2+強,難以在陰極獲得電子被還原,故Zn2+和Ni2+被滯留在溶液中。因此,在陰極只有Cu2+被還原並沉積在純銅片上,從而達到了通過精煉提純銅的目的。
5. 電解飽和食鹽水的電極反應式為:
陽極:2Cl--2e- == Cl2↑(氧化反應)
陰極:2H++2e- == H2↑(還原反應)
或陰極:2H2O+2e- == H2↑+2OH-(還原反應)
總反應:2NaCl+2H2O == 2NaOH+H2↑+Cl2↑
在陰極析出1. 42 L H2,同時在陽極也析出1.42 L Cl2。
6. 依題意,電解XCl2溶液時發生了如下變化:
M(X)=3.2 g×22.4 L/(1 mol×1.12 L)=64 g/mol
即X的相對原子質量為64。
又因為2Cl- - 2e- == Cl2↑
2 mol 22.4L
n(e-) 1.12L
n(e-)=2 mol×1.12 L/22.4 L=0.1 mol
即電路中通過的電子有0.1 mol。
第四節
參考答案
1. 負極;Fe-2e- == Fe2+;正極;析氫腐蝕:2H++2e- == H2↑,析氧腐蝕:2H2O+O2+4e- == 4OH-
2. (1)電化腐蝕,鐵和鐵中的雜質碳以及殘留鹽溶液形成了原電池。
(2)提示:主要是析氧腐蝕。2Fe-4e- == 2Fe2+;2H2O+O2+4e- == 4OH-
Fe2++2OH- == Fe(OH)2,4Fe(OH) 2+O2+2H2O == 4Fe(OH) 3
3. C; 4. B、D; 5. A、C; 6. A、D。
7. 金屬跟接觸到的乾燥氣體(如O2、Cl2、SO2)或非電解質液體直接發生化學反應而引起的腐蝕,叫做化學腐蝕。不純的金屬跟電解質溶液接觸時,會發生原電池反應,比較活潑的金屬失去電子而被氧化,這種腐蝕叫做電化學腐蝕。金屬腐蝕造成的危害甚大,它能使儀表失靈,機器設備報廢,橋梁、建築物坍塌,給社會財產造成巨大損失。
8. 當鋼鐵的表面有一層水膜時,水中溶解有電解質,它跟鋼鐵中的鐵和少量的碳形成了原電池。在這些原電池裡,鐵是負極,碳是正極。電解質溶液的H+在正極放電,放出H2,因此這樣的電化腐蝕叫做析氫腐蝕。如果鋼鐵表面吸附的水膜酸性很弱或呈中性,溶有一定量的氧氣,此時就會發生吸氧腐蝕,其電極反應如下:
負極:2Fe-4e- == 2Fe2+ 正極:2H2O+O2+4e- == 4OH-
總反應:2Fe+2H2O+O2 == 2Fe(OH) 2
9. 鍍鋅鐵板更耐腐蝕。當鍍鋅鐵板出現劃痕時,暴露出來的鐵將與鋅形成原電池的兩個電極,且鋅為負極,鐵為正極,故鐵板上的鍍鋅層將先被腐蝕,鍍鋅層腐蝕完後才腐蝕鐵板本身。鍍錫鐵板如有劃痕,錫將成為原電池的正極,鐵為負極,這樣就會加速鐵的腐蝕。
可設計如下實驗:
取有劃痕的鍍鋅鐵片和鍍錫鐵片各一塊,放在經過酸化的食鹽水中浸泡一會兒,取出靜置一段時間,即可見到鍍錫鐵片表面較快出現銹斑,而鍍鋅鐵片沒有銹斑。即說明上述推測是正確的。

『貳』 魯科版化學選修4答案

1、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的濃度或質量保持不變
2、K=C^2(C)/[C(A)*C^3(B)] K=1/16
3、反回應混合物各組成分的答百分含量,濃度、溫度、壓強(反應前後氣體的物質的量有變化的反應),同等程度地改變正、逆反應,不能使
4、(1)該反應是可逆反應,1molN2和3molH2不能完全化合生成2molNH3,所以反應放出的熱量總是小於92.4KJ
5、A
6、C、D
7、C
8、C
9、設CO的消耗濃度為X
K=[C(CO2)*C(H2)]/[C(CO)*C(H2O)]=X^2/(0.01-X)^2=9.4
直接開平方,捨去負值,
X/(0.01-X)=3.066
X=0.00754
CO的轉化率=0.00754/0.01*100%=75.4%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滿意請採納。

『叄』 高中化學選修4課後習題及復習題答案

高中化學選修4課後習題1-3章答案

第一章

第一節 化學反應與能量的變化

四、習題參考答案

1.化學反應過程中所釋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應熱,在恆壓條件下,它等於反應前後物質的焓變,符號是ΔH,單位是kJ/mol。例如1molH2(g)燃燒,生成1molH2O(g),其反應熱ΔH=-241.8kJ/mol。

2.化學反應的實質就是反應物分子中化學鍵斷裂,形成新的化學鍵,重新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舊鍵斷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鍵形成需要放出能量。當反應完成時,若生成物釋放的能量比反應物吸收的能量大,則此反應為放熱反應;若生成物釋放的能量比反應物吸收的能量小,反應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轉化為生成物,則此反應為吸熱反應。

第二節 燃燒熱能源

四、習題參考答案

1.在生產和生活中,可以根據燃燒熱的數據選擇燃料。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氫氣的燃燒熱值均很高,它們都是良好的燃料。

2.化石燃料蘊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終將會枯竭,因此現在就應該尋求應對措施。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農牧業廢料、高產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樹木(如赤楊、刺槐、桉樹等),經過發酵或高溫熱分解就可以製造甲醇或乙醇。由於上述製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生物質,可以再生,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應對能源危機的一種有效措施。

3.氫氣是最輕的燃料,而且單位質量的燃燒熱值最高,因此它是優異的火箭燃料,再加上無污染,氫氣自然也是別的運輸工具的優秀燃料。在當前,用氫氣作燃料尚有困難,一是氫氣易燃、易爆,極易泄漏,不便於貯存、運輸;二是製造氫氣尚需電力或別的化石燃料,成本高。如果用太陽能和水廉價地製取氫氣的技術能夠突破,則氫氣能源將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4.甲烷是一種優質的燃料,它存在於天然氣之中。但探明的天然氣礦藏有限,這是人們所擔心的。現已發現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儲量約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如果找到了適用的開采技術,將大大緩解能源危機。

5.柱狀圖略。關於如何合理利用資源、能源,學生可以自由設想。在上述工業原材料中,能源單耗最大的是鋁;產量大,因而總耗能量大的是水泥和鋼鐵。在生產中節約使用原材料,加強廢舊鋼鐵、鋁、銅、鋅、鉛、塑料器件的回收利用,均是合理利用資源和能源的措施。

6.公交車個人耗油和排出污染物量為私人車的1/5,從經濟和環保角度看,發展公交車更為合理。

第三節 化學反應熱的計算

二、習題參考答案

1.C(s)+O2(g)==CO2(g)

ΔH=-393.5kJ/mol

2.5molC完全燃燒,ΔH=2.5mol×(-393.5kJ/mol)=-983.8kJ/mol

2.H2(g)的燃燒熱ΔH=-285.8kJ/mol

欲使H2完全燃燒生成液態水,得到1000kJ的熱量,需要H21000kJ÷285.8kJ/mol=3.5mol

3.設S的燃燒熱為ΔH

S(s)+O2(g)==SO2(g)

32g/molΔH

4g-37kJ

ΔH=32g/mol×(-37kJ)÷4g

=-296kJ/mol

4.設CH4的燃燒熱為ΔH

CH4(g)+O2(g)==CO2(g)+2H2O(g)

16g/molΔH

1g-55.6kJ

ΔH=16g/mol×(-55.6kJ)÷1g

=-889.6kJ/mol

5.(1)求3.00molC2H2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Q

C2H2(g)+5/2O2(g)==2CO2(g)+H2O(l)

26g/molΔH

2.00g-99.6kJ

ΔH=26g/mol×(-99.6kJ)÷2.00g

=-1294.8kJ/mol

Q=3.00mol×(-1294.8kJ/mol)=-3884.4kJ≈-3880kJ

(2)從4題已知CH4的燃燒熱為-889.6kJ/mol,與之相比,燃燒相同物質的量的C2H2放出的熱量多。

6.寫出NH3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

NH3(g)+5/4O2(g)==NO2(g)+3/2H2O(g)

將題中(1)式乘以3/2,得:

3/2H2(g)+3/4O2(g)==3/2H2O(g)

3/2ΔH1=3/2×(-241.8kJ/mol)

=-362.7kJ/mol

將題中(2)式照寫:

1/2N2(g)+O2(g)==NO2(g)ΔH2=+33.9kJ/mol

將題中(3)式反寫,得

NH3(g)==1/2N2(g)+3/2H2(g)-ΔH3=46.0kJ/mol

再將改寫後的3式相加,得:

7.已知1kg人體脂肪儲存32200kJ能量,行走1km消耗170kJ,求每天行走5km,1年因此而消耗的脂肪量:

170kJ/km×5km/d×365d÷32200kJ/kg=9.64kg

8.此人脂肪儲存的能量為4.2×105kJ。快速奔跑1km要消耗420kJ能量,此人脂肪可以維持奔跑的距離為:4.2×105kJ÷420kJ/km=1000km

9.1t煤燃燒放熱2.9×107kJ

50t水由20℃升溫至100℃,溫差100℃-20℃=80℃,此時需吸熱:

50×103kg×80℃×4.184kJ/(kg•℃)=1.6736×107kJ

鍋爐的熱效率=(1.6736×107kJ÷2.9×107kJ)×100%

=57.7%

10.各種塑料可回收的能量分別是:

耐綸5m3×4.2×104kJ/m3=21×104kJ

聚氯乙烯50m3×1.6×104kJ/m3=80×104kJ

丙烯酸類塑料5m3×1.8×104kJ/m3=9×104kJ

聚丙烯40m3×1.5×104kJ/m3=60×104kJ

將回收的以上塑料加工成燃料,可回收能量為

21×104kJ+80×104kJ+9×104kJ+60×104kJ=170×104kJ=1.7×106kJ

第二章

第一節化學反應速率

四、習題參考答案

1.略。

2.1∶3∶2。

3.(1)A;(2)C;(3)B。

4.D。

5.A。

第二節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三、習題參考答案

1.(1)加快。增大了反應物的濃度,使反應速率增大。

(2)沒有加快。通入N2後,容器內的氣體物質的量增加,容器承受的壓強增大,但反應物的濃度(或其分壓)沒有增大,反應速率不能增大。

(3)降低。由於加入了N2,要保持容器內氣體壓強不變,就必須使容器的容積加大,造成H2和I2蒸氣的濃度減小,所以,反應速率減小。

(4)不變。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氣體體積與氣體的物質的量成正比,反應物的物質的量增大一倍,容器的容積增大一倍,反應物的濃度沒有變化,所以,反應速率不變。

(5)加快。提高溫度,反應物分子具有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增大,運動速率加快,單位時間內的有效碰撞次數增加,反應速率增大。

2.A。催化劑能夠降低反應的活化能,成千上萬倍地提高反應速率,使得緩慢發生的反應2CO+2NO==N2+2CO2迅速進行。給導出的汽車尾氣再加壓、升溫的想法不合乎實際。

第三節化學平衡

四、習題參考答案

1.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或濃度)保持不變。

2.

3.反應混合物各組分的百分含量,濃度、溫度、壓強(反應前後氣體的物質的量有變化的反應),同等程度地改變正、逆反應,不能使。

4.(1)該反應是可逆反應,1molN2和3molH2不能完全化合生成2molNH3,所以,反應放出的熱量總是小於92.4kJ。

(2)適當降低溫度,增大壓強。

5.B;6.C;7.C;8.C。

9.設:CO的消耗濃度為x。

第四節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

四、習題參考答案

1.銨鹽溶解常常是吸熱的,但它們都能在水中自發地溶解。把兩種或兩種以上彼此不發生反應的氣體依次通入到同一個密閉容器中,它們能自發地混合均勻。

2.在封閉體系中焓減和熵增的反應是容易自發發生的。在判斷化學反應的方向時不能只根據焓變ΔH<0或熵增中的一項就得出結論,而是要全面考慮才能得出正確結論。

第三章

第一節 弱電解質的電離

四、習題參考答案

1.

2.氨水中存在的粒子:NH3•H2O、NH4+、OH-

氯水中存在的粒子:Cl2、Cl-、H+、ClO-

3.(1)錯。導電能力的強弱取決於電解質溶液中離子的濃度,因此強、弱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與二者的濃度及強電解質的溶解性有關。

(2)錯。酸與鹼反應生成鹽,所需鹼的量只與酸的物質的量有關,鹽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鹽酸和醋酸中含有相同物質的量的H+。

(3)錯。一水合氨是弱鹼,在水溶液中是部分電離的,其電離平衡受氨水濃度的影響,濃溶液的電離程度低於稀溶液。因此氨水稀釋一倍時,其OH-濃度降低不到一半。

(4)錯。醋酸中的氫沒有全部電離為H+。

※(5)錯。此題涉及水解較復雜,不要求學生考慮水解。

4(1)不變。一定溫度下,該比值為常數——平衡常數。

(2)4.18×10-4mol/L

5.(1)略;

(2)木頭中的電解質雜質溶於水中,使其具有了導電性。

第二節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酸鹼性

四、習題參考答案

1.③④①②;②①④③。

2.NH+4,OH-,NH3•H2O,H+。

3.C;4A;5D;6D;7A;8A、D。

9.註:不同品牌的同類物品,其相應的pH可能不盡相同。

10.

11.圖略。(1)酸性(2)10,1×10-4(3)9mL

第三節鹽類的水解

四、習題參考答案

1.D;2.B;3.C;4.D。

5.乙,如果是弱酸,所生成的鹽電離出的A-會部分地與水電離出的H+結合成HA,則c(A-)≠c(M+)。

6.>,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

7.CO32-+H2O=HCO3-+OH-,Ca2++CO32-=CaCO3↓

8.Na2CO3溶液的pH>NaHCO3溶液的pH,因為由HCO3-電離成CO32-比由H2CO3電離成HCO3-更難,即Na2CO3與NaHCO3是更弱的弱酸鹽,所以水解程度會大一些。

9.(1)SOCl2+H2OSO2↑+2HCl↑

(2)AlCl3溶液易發生水解,AlCl3•6H2O與SOCl2混合加熱,SOCl2與AlCl3•6H2O中的結晶水作用,生成無水AlCl3及SO2和HCl氣體。

10.加水的效果是增加水解反應的反應物c(SbCl3),加氨水可中和水解反應生成的HCl,以減少生成物c(H+),兩項操作的作用都是使化學平衡向水解反應的方向移動。

※11.受熱時,MgCl2•6H2O水解反應的生成物HCl逸出反應體系,相當於不斷減少可逆反應的生成物,從而可使平衡不斷向水解反應方向移動;MgSO4•7H2O沒有類似可促進水解反應進行的情況。

第三節 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

四、習題參考答案

1.文字描述略。

2.C;3.D;4.C。

5.(1)S2-與H+作用生成的H2S氣體會逸出反應體系,使FeS的沉澱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動。

(2)硫酸鈣也難溶於水,因此向碳酸鈣中加硫酸是沉澱轉化的問題,但硫酸鈣的溶解度大於碳酸鈣,轉化不能實現。醋酸鈣溶於水,且醋酸提供的H+與碳酸鈣沉澱溶解平衡中的CO32-作用,可生成CO2逸出反應體系,使其沉澱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動。

(3)硫酸溶液中的SO42-對BaSO4的沉澱溶解平衡有促進平衡向生成沉澱的方向移動的作用。

6.略。

『肆』 高中化學選修4課本實驗題答案(人教版)

咋么這么多如此問題,我覺得買本答案書是不是更好點,去逛逛書店吧

『伍』 跪求化學人教版選修4課後習題答案

我才小學六年級,你給我說這些,有你妹的屁用啊。

『陸』 化學選修4課後習題

請註明版本,版次,選修四有很多版本,是不一樣的

『柒』 高中化學選修四習題解答

高中化學選修4課後習題1-3章答案
第一章
第一節 化學反應與能量的變化
四、習題參考答案
1. 化學反應過程中所釋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應熱,在恆壓條件下,它等於反應前後物質的焓變,符號是ΔH,單位是kJ/mol。例如1 mol H2 (g)燃燒,生成1 mol H2O(g),其反應熱ΔH=-241.8 kJ/mol。
2. 化學反應的實質就是反應物分子中化學鍵斷裂,形成新的化學鍵,重新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舊鍵斷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鍵形成需要放出能量。當反應完成時,若生成物釋放的能量比反應物吸收的能量大,則此反應為放熱反應;若生成物釋放的能量比反應物吸收的能量小,反應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轉化為生成物,則此反應為吸熱反應。

第二節 燃燒熱能源
四、習題參考答案
1. 在生產和生活中,可以根據燃燒熱的數據選擇燃料。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氫氣的燃燒熱值均很高,它們都是良好的燃料。
2. 化石燃料蘊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終將會枯竭,因此現在就應該尋求應對措施。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農牧業廢料、高產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樹木(如赤楊、刺槐、桉樹等),經過發酵或高溫熱分解就可以製造甲醇或乙醇。由於上述製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生物質,可以再生,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應對能源危機的一種有效措施。
3. 氫氣是最輕的燃料,而且單位質量的燃燒熱值最高,因此它是優異的火箭燃料,再加上無污染,氫氣自然也是別的運輸工具的優秀燃料。在當前,用氫氣作燃料尚有困難,一是氫氣易燃、易爆,極易泄漏,不便於貯存、運輸;二是製造氫氣尚需電力或別的化石燃料,成本高。如果用太陽能和水廉價地製取氫氣的技術能夠突破,則氫氣能源將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4. 甲烷是一種優質的燃料,它存在於天然氣之中。但探明的天然氣礦藏有限,這是人們所擔心的。現已發現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儲量約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如果找到了適用的開采技術,將大大緩解能源危機。
5. 柱狀圖略。關於如何合理利用資源、能源,學生可以自由設想。在上述工業原材料中,能源單耗最大的是鋁;產量大,因而總耗能量大的是水泥和鋼鐵。在生產中節約使用原材料,加強廢舊鋼鐵、鋁、銅、鋅、鉛、塑料器件的回收利用,均是合理利用資源和能源的措施。
6. 公交車個人耗油和排出污染物量為私人車的1/5,從經濟和環保角度看,發展公交車更為合理。
第三節 化學反應熱的計算
二、習題參考答案
1. C(s)+O2 (g) == CO2 (g)
ΔH=-393.5 kJ/mol
2.5 mol C完全燃燒,ΔH=2.5 mol×(-393.5 kJ/mol)=-983.8 kJ/mol
2. H2 (g)的燃燒熱ΔH=-285.8 kJ/mol
欲使H2完全燃燒生成液態水,得到1 000 kJ的熱量,需要H2 1 000 kJ÷285.8 kJ/mol=3.5 mol
3. 設S的燃燒熱為ΔH
S(s)+O2 (g) == SO2 (g)
32 g/mol ΔH
4 g -37 kJ
ΔH=32 g/mol×(-37 kJ)÷4 g
=-296 kJ/mol
4. 設CH4的燃燒熱為ΔH
CH4 (g)+O2 (g) == CO2 (g)+2H2O(g)
16 g/mol ΔH
1 g -55.6 kJ
ΔH=16 g/mol×(-55.6 kJ)÷1 g
=-889.6 kJ/mol
5. (1)求3.00 mol C2H2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Q
C2H2 (g)+5/2O2 (g) == 2CO2 (g)+H2O(l)
26 g/mol ΔH
2.00 g -99.6 kJ
ΔH=26 g/mol×(-99.6 kJ)÷2.00 g
=-1 294.8 kJ/mol
Q=3.00 mol×(-1 294.8 kJ/mol)=-3 884.4 kJ≈-3 880 kJ
(2)從4題已知CH4的燃燒熱為-889.6 kJ/mol,與之相比,燃燒相同物質的量的C2H2放出的熱量多。
6. 寫出NH3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
NH3 (g)+5/4O2 (g) == NO2 (g)+3/2H2O(g)
將題中(1)式乘以3/2,得:
3/2H2 (g)+3/4O2 (g) == 3/2H2O(g)
3/2ΔH1=3/2×(-241.8 kJ/mol)
=-362.7 kJ/mol
將題中(2)式照寫:
1/2N2 (g)+O2 (g) == NO2 (g) ΔH2=+33.9 kJ/mol
將題中(3)式反寫,得
NH3 (g) == 1/2N2 (g)+3/2H2 (g) -ΔH3=46.0 kJ/mol
再將改寫後的3式相加,得:

7. 已知1 kg人體脂肪儲存32 200 kJ能量,行走1 km消耗170 kJ,求每天行走5 km,1年因此而消耗的脂肪量:
170 kJ/km×5 km/d×365 d÷32 200 kJ/kg=9.64 kg
8. 此人脂肪儲存的能量為4.2×105 kJ。快速奔跑1 km要消耗420 kJ能量,此人脂肪可以維持奔跑的距離為:4.2×105 kJ÷420 kJ/km=1 000 km
9. 1 t煤燃燒放熱2.9×107 kJ
50 t水由20 ℃升溫至100 ℃,溫差100 ℃-20 ℃=80 ℃,此時需吸熱:
50×103 kg×80 ℃×4.184 kJ/(kg•℃)=1.673 6×107 kJ
鍋爐的熱效率=(1.673 6×107 kJ÷2.9×107 kJ)×100%
=57.7%
10. 各種塑料可回收的能量分別是:
耐綸5 m3×4.2×104 kJ/m3=21×104 kJ
聚氯乙烯50 m3×1.6×104 kJ/m3=80×104 kJ
丙烯酸類塑料5 m3×1.8×104 kJ/m3=9×104 kJ
聚丙烯40 m3×1.5×104 kJ/m3=60×104 kJ
將回收的以上塑料加工成燃料,可回收能量為
21×104 kJ+80×104 kJ+9×104 kJ+60×104 kJ=170×104 kJ=1.7×106 kJ
第二章
第一節 化學反應速率
四、習題參考答案
1. 略。
2. 1∶3∶2。
3. (1)A;(2)C;(3)B。
4. D。
5. A。
第二節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三、習題參考答案
1. (1)加快。增大了反應物的濃度,使反應速率增大。
(2)沒有加快。通入N2後,容器內的氣體物質的量增加,容器承受的壓強增大,但反應物的濃度(或其分壓)沒有增大,反應速率不能增大。
(3)降低。由於加入了N2,要保持容器內氣體壓強不變,就必須使容器的容積加大,造成H2和I2蒸氣的濃度減小,所以,反應速率減小。
(4)不變。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氣體體積與氣體的物質的量成正比,反應物的物質的量增大一倍,容器的容積增大一倍,反應物的濃度沒有變化,所以,反應速率不變。
(5)加快。提高溫度,反應物分子具有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增大,運動速率加快,單位時間內的有效碰撞次數增加,反應速率增大。
2. A。催化劑能夠降低反應的活化能,成千上萬倍地提高反應速率,使得緩慢發生的反應2CO+2NO== N2+2CO2迅速進行。給導出的汽車尾氣再加壓、升溫的想法不合乎實際。

第三節 化學平衡
四、習題參考答案
1. 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或濃度)保持不變。
2.
3. 反應混合物各組分的百分含量,濃度、溫度、壓強(反應前後氣體的物質的量有變化的反應),同等程度地改變正、逆反應,不能使。
4. (1)該反應是可逆反應,1 mol N2和3 mol H2不能完全化合生成2 mol NH3,所以,反應放出的熱量總是小於92.4 kJ。
(2)適當降低溫度,增大壓強。
5. B; 6. C; 7. C; 8. C。
9. 設:CO的消耗濃度為x。

第四節 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
四、習題參考答案
1. 銨鹽溶解常常是吸熱的,但它們都能在水中自發地溶解。把兩種或兩種以上彼此不發生反應的氣體依次通入到同一個密閉容器中,它們能自發地混合均勻。
2. 在封閉體系中焓減和熵增的反應是容易自發發生的。在判斷化學反應的方向時不能只根據焓變ΔH<0或熵增中的一項就得出結論,而是要全面考慮才能得出正確結論。
第三章
第一節 弱電解質的電離
四、習題參考答案
1.

2. 氨水中存在的粒子:NH3•H2O、NH4+、OH-
氯水中存在的粒子:Cl2、Cl-、H+、ClO-
3. (1) 錯。導電能力的強弱取決於電解質溶液中離子的濃度,因此強、弱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與二者的濃度及強電解質的溶解性有關。
(2) 錯。酸與鹼反應生成鹽,所需鹼的量只與酸的物質的量有關,鹽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鹽酸和醋酸中含有相同物質的量的H+。
(3) 錯。一水合氨是弱鹼,在水溶液中是部分電離的,其電離平衡受氨水濃度的影響,濃溶液的電離程度低於稀溶液。因此氨水稀釋一倍時,其OH-濃度降低不到一半。
(4) 錯。醋酸中的氫沒有全部電離為H+。
※(5) 錯。此題涉及水解較復雜,不要求學生考慮水解。
4(1) 不變。一定溫度下,該比值為常數——平衡常數。
(2) 4.18×10-4 mol/L
5. (1) 略;
(2) 木頭中的電解質雜質溶於水中,使其具有了導電性。
第二節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酸鹼性
四、習題參考答案
1. ③④①②;②①④③。
2. NH+4,OH-,NH3•H2O,H+。
3. C;4A;5D;6D;7A;8A、D。
9. 註:不同品牌的同類物品,其相應的pH可能不盡相同。

10.

11. 圖略。(1) 酸性 (2) 10, 1×10-4 (3) 9 mL
第三節 鹽類的水解
四、習題參考答案
1. D; 2. B;3. C; 4. D。
5. 乙,如果是弱酸,所生成的鹽電離出的A-會部分地與水電離出的H+結合成HA,則c(A-)≠c(M+)。
6. >,Al3++2SO42-+2Ba2++4OH- = 2BaSO4↓+AlO2-+2H2O;
=,2Al3++3SO42-+3Ba2++6OH- = 3BaSO4↓+2Al(OH)3↓
7. CO32-+H2O=HCO3-+OH-, Ca2++CO32-=CaCO3↓
8. Na2CO3溶液的pH>NaHCO3溶液的pH,因為由HCO3-電離成CO32-比由H2CO3電離成HCO3-更難,即Na2CO3與NaHCO3是更弱的弱酸鹽,所以水解程度會大一些。
9. (1) SOCl2 +H2O SO2↑+ 2HCl↑
(2) AlCl3溶液易發生水解,AlCl3•6 H2O與SOCl2混合加熱,SOCl2與AlCl3•6 H2O中的結晶水作用,生成無水AlCl3及SO2和HCl氣體。
10. 加水的效果是增加水解反應的反應物c(SbCl3),加氨水可中和水解反應生成的HCl,以減少生成物c(H+),兩項操作的作用都是使化學平衡向水解反應的方向移動。
※11. 受熱時,MgCl2•6H2O水解反應的生成物HCl逸出反應體系,相當於不斷減少可逆反應的生成物,從而可使平衡不斷向水解反應方向移動;MgSO4•7H2O沒有類似可促進水解反應進行的情況。
第三節 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
四、習題參考答案
1. 文字描述略。

2. C; 3. D; 4. C。
5. (1) S2-與H+作用生成的H2S氣體會逸出反應體系,使FeS的沉澱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動。
(2) 硫酸鈣也難溶於水,因此向碳酸鈣中加硫酸是沉澱轉化的問題,但硫酸鈣的溶解度大於碳酸鈣,轉化不能實現。醋酸鈣溶於水,且醋酸提供的H+與碳酸鈣沉澱溶解平衡中的CO32-作用,可生成CO2逸出反應體系,使其沉澱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動。
(3) 硫酸溶液中的SO42-對BaSO4的沉澱溶解平衡有促進平衡向生成沉澱的方向移動的作用。
6. 略。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捌』 高中化學書選修4課後習題的答案

去買本《王後雄》,裡面有答案

『玖』 人教版化學選修四課後習題答案

自己做 你這樣怎麼高考 組織結構這么簡單 你好意思么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