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物理必修31

物理必修31

發布時間: 2021-08-03 11:27:28

① 東京大學簡介

東京大學(とうきょうだいがく、the University of Tokyo)
【校訓】: 以質取勝、以質取量、培養國家領導人和各階層中堅力量。
【校本部地址】:東京都文京區本郷七丁目3番1號
【學校概況】
日本創辦的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亞洲創辦最早的大學之一,公認為日本最高學府,是亞洲一所世界性的著名大學。它的前身是明治時期創辦的東京開成學校和東京醫科學校。如果追溯得更遠些,最早是幕府時期設置的「蘭學」機構「天文方」、昌平坂學問府、種痘所歷經演變而來。明治維新初期,日本政府公布了「新學制令」,為向歐美學習打開門戶,於 1877 年根據文部省指示將上述兩校合並,定名為東京大學。當時已有一定規模,在校生有 500 餘人,設有文學、法學、理學、醫學 4 個學部,不久文部省兼管的東京法律學校並入該校,隸屬法學部。 1886 年,明治政府為適應國家需要,培養具有國家主義思想的人,頒布了「帝國大學令」,東京大學改名為帝國大學,採用分科大學制,原來工務省管轄的工科大學,農務省管轄的東京農林學校和山林學校合並建成的農科大學,相繼成為帝國大學的工科大學和農科大學,以前原有的幾個學部分別改為法政大學、醫科大學、文科大學、理科大學;並開始設置研究生院。成為一所名符其實的大學。 1887 年制定了「學位令」後,增設博士 和大 博士學銜。其間,各帝國大學紛紛冠上本地名稱,為示區別,帝國大學的名稱前面添上「東京」二字,更深一層含義是使其成為各大學的樣板。這時學校的體制也發生變動,為便於統一領導,分科大學制又改為學部制,法學部增設商學系, 10 年後該系擴充而升格為經濟學部,到戰前的幾十年間,東京帝國大學各方面都有長足發展,培養了幾萬名畢業生,畢業生中包括了不少國家領導級的人物。
二次大戰後,清除了軍國主義教育的一套做法,調整了機構和不合理的制度,並去掉了「東京帝國大學」中的「帝國」二字,重新恢復了最早東京大學的校名。改制後的東京大學又新設了基礎學部、教育學部,把東京帝大時的附屬醫學專業部、第一高中、東京高中亦同時並入,原有學部中又分化出新的學部,一大批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相繼成立,今天,東京大學已成為具有 10 大學部, 11 個研究生院, 12 個研究所,數萬師生員工的綜合大學。 1986 年亞洲一些大學校長和行政管理人員投票評選 10 所世界著名大學時,東京大學作為亞洲唯一代表入選,這是東京大學的榮耀,也充分證實了它的學術水平。
現任校長 小宮 山宏
面積: 40公頃(本鄉總校區),5.95平方公里(全日本)(不包含實驗林)
教員:講師教員4097人,職員3462人
學生:大學部15466人,研究所12884人
【學校環境】
東京大學校區設在東京都內文京區本鄉,佔地面積 40 公頃 ,全校絕大部分機構均在這里。另外在目黑區駒場另建一新校區,為教養學部及部分後勤設施所在地。附屬學校、工同研究部門,實驗實習基地(如農場、林場、地震、火山、天文等觀察站)、師生員工宿舍等分布於全國各地。原校本區的舊校門棗紅門所在地,原為江戶時代藩主迎接家庭成員的地方,大門被漆成朱紅色。後經東京大地震和二次大戰的破壞, 1949 年被國家定為重點文物。 1991 年重新修繕一新,十分有氣派,現紅門成為東京大學的代名詞。
【校區介紹】
本鄉總校區:東京都文京區 40.27公頃
淺野校區:東京都文京區 4.37公頃
彌生校區:東京都文京區 11.28公頃
理學系研究科附屬植物園:東京都文京區 16.08公頃
駒場校區:東京都目黑區 35.20公頃
教育學部附屬中等教育學校、海洋研究所:東京都中野區 4.87公頃
白金校區:東京都港區 7.2公頃
農學生命科學研究科附屬農場:東京都西東京市 31.36公頃
三鷹校區:東京都三鷹市 6.88公頃
農學生命研究科附屬牧場:茨城縣西茨城郡 36.12公頃
物性研究所、宇宙線研究所、新領域創成科學研究科:千葉縣柏市 23.75公頃
檢見川校區:千葉縣千葉市 32.3公頃
農學生命科學研究科附屬農場二宮果樹園:神奈川縣中郡 3.93公頃
醫科學研究所附屬奄美病害動物研究設施:鹿兒島縣大島郡 0.88公頃
農學生命科學研究科附屬愛知演習林: 愛知縣瀨戶市 1264.63公頃
【學校構成】
學部
法學部 為東大歷史最老,也是聲望很高的學部,日本歷史上很多政界要人均出自該學部。設有民主、公法、政治學 3 系,附屬部門有外國法文獻中心,近代日本法政史資料中心。
文學部 設文學、史學、語言學、行動學 4 系,附設文化交流,北海文化研究兩實習實驗部門。該學部亦出過眾多名揚日本的文學家、詩人、俳名作家、藝人等明星。
經濟學部 僅含經濟學、經營學兩系,附屬有日本產業經濟研究室。
教育學部 設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學校教育、教育行政、體育和健康教育 5 系,附屬學校有中學、高中各一所。
醫學部 有醫學、健康護理學兩系,附設腦研究實驗室、醫學電子實驗室、聲音語言醫學實驗室、實驗動物飼養室,兩所附屬醫院,附屬學校有養護學校、接生護士學校。該學部以外科,特別是腦外科在世界上十分有名。
理學部 設數學、信息科學、物理、天文、地球物理、化學生物化學、生物科學、地學 9 系,附屬部門有臨海實驗場、植物園、基本粒子物理國際中心、光譜化學研究中心、地殼化學研究室、天文學教學研究中心等。
工學部 東京大學最龐大的學部,含有 23 個系 109 個講座,幾乎覆蓋了所在地工程學科,包括土木、機械、電子、船舶、航空、原子能、資源、金屬、材料、應用化學、應用物理、計算等領域的眾多學科,還設有一個工程基礎系,一個原子能工程研究和綜合試驗場。
葯學部 只含葯學、制葯化學兩系,附設葯用植物園。
農學部 開設農業生物學、農業化學、林業學、水產學、農業經濟學、農業工程、獸醫學、林產學 8 系,附設有農場,實習林場、牧場、獸醫院、水產實驗場、綠地植物實驗場等實習實驗設施。
教養學部 負責全校低年級學生的公共基礎課,下分綜合文化、地區文化、社會科學有關學科、系統自然科學、自然科學有關學科 5 系,並設有美國研究資料中心,語言文化中心、數理科學研究室等。
大學院(研究生院)
研究生院設有人文科學、教育學、法學與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綜合文化、理學、工學、農學、葯學、原子能、數理科學 12 個研究科,共分 104 個專業研究方向。研究生院又具有學部的教學功能,它設有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課的教研室一類組織 95 個,分屬於 10 個相當於系一級的機構中。
人文社會系統研究科
教育學研究科
法學政治學研究科
經濟學研究科
綜合文化研究科
工學系統研究科
農學生命科學研究科
醫學系統研究科
葯學系統研究科
數學理論科學研究科
新領域創成科學研究科
情報理工學系統研究科
情報學環·學際情報學府

附屬研究所

東京大學的科學研究力量強大,機構眾多,共有 12 個研究所和 13 個供全校乃至全國共同使用的研究中心。
醫學研究所 早在明治時期由痘苗製造所、傳染病研究所、血清葯物院三部分組成,後三家合並為傳染病研究所由內務省管理,戰後改名為醫學研究所置於東大管轄之下。它是東京大學以及日本大學中相當有名的研究所,把傳染病、癌以及其它特殊疾病的有關病理和治療的研究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研究的內容有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物特徵特性,致病的病因機理,致病生物的細胞學、分子生物學,遺傳病的發生原因、規律及治療,癌的發生發展,抗癌手段等一系列當前醫學上重大理論問題和應用問題。共設有 25 個研究室,附設有實驗動物飼養、動物致病試驗,微生物菌株保存,遺傳基因破譯、分子病研究等部門,亦有一所附屬醫院。該所有許多人員因醫術高明、學業有成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杉村隆因在胃癌研究中心對癌細胞突變、致癌物的研究成績卓著,曾獲日本文化勛章。在致癌物研究方面知名的人物還有松島泰次郎等人。
地震研究所 是日本該領域唯一的研究所。 1925 年設立、理論研究項目有地震波,地震發生機理,火山的地質、物理、化學、海嘯,海底地震等;應用研究上有地震、火山、海嘯的預測預報,抗震建築,地震探礦等,還設有強震預測中心和地震預報觀測中心,在全國各地設立有近 20 個地震、火山、海嘯觀測所(站)。
東方文化研究所 致力於東方文化的綜合研究,嚇分泛亞、東亞、南亞、西亞等研究室。其中以對中國的研究最為全面,力量最強,資料十分豐富,研究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藝術、歷史等領域,附設有東方文化廣獻中心
社會科學研究所 從研究范圍上分為兩方面,一是社會科學的綜合性研究;二是重在比較方面的研究,目光瞄準當代國際社會,從當代政治、法律、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進行全球的比較研究。還設有供外來人員參加研究的現代日本社會研究室。
史料編纂所 是歷史悠久的史料館,負責史料的研究、整理編輯和出版。從上至古代、中世紀到近現代的史料,古書散亂記錄,特殊史料均在整理編錄之內。
應用微生物所 研究常見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應用,包括發酵工程遺傳育種及保存,酶、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工程,活性研究,基因轉換等,附設有微細藻類綜合中心。
生產技術研究所 的前身是東京帝國大學第二工學部,主要從事軍工產品的生產和運用,現為東京大學規模最大的研究所,設有 44 個工程技術研究室,其中多元數值信息處理工程研究室為客座教員研究室。並附設有千葉實驗場,計測技術開發中心,尖端材料開發研究中心,災害減輕國際工程研究中心,特殊電子學研究中心等機構。
社會情報研究所 設有傳播媒體、信息傳播、信息與社會 3 個研究室,附設傳播媒體資料中心。
宇宙線研究所 進行天體物理研究,包括超高能量的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中子物理、宇宙線的觀測及研究等。
原子核研究所 著重於原子核及基本粒子的實驗研究以及有關的基本理論研究,研究內容有原子核瓜,放射能,高能粒子加速器裝置,中子測定,高能粒物理,原子核測定裝置等。其中超高真空學、中間能物理為吸收外國研究學者的客座研究室。
海洋研究所 是日本該領域唯一的研究所,承擔海洋方面的綜合基礎研究任務。有海洋的物理、氣象、海洋的化學、生物學、海底結構及地質、海洋的生態,海洋微生物、海洋資源環境調查,海洋漁業開發等研究室,並擁有兩艘海洋考察船。
物理研究所 進行材料特性實驗研究及有關理論的研究,如物質極限特性,濃縮性,放射性,新材料開發等。其中固體特性、極限特性等二室為客座教員研究部門。
這些研究所中,宇宙線所、原子核所、海洋所、物理所為全國共同使用的研究所。
大型中心
除此以外,東京大學還有 3 個全國共同使用的大型中心:
大型計算機中心,據稱是世界上最大計算機中心,裝有 8 台新型 M-200H 電子計算機系統,容量大,外圍設備齊全,分時系統能力很強。由文部省直接支持,為文部省所轄大學服務,這樣就構成了以東京大學為中心的東京都的計算機網路,統籌計算機的使用和調度。全東京都的大學教師和學生都有資格成為用戶,為大學的教學和研究提供了方便的條件。
東大文獻中心, 1968 年改名為「學術信息中心」,收集全國各大學的學術研究信息,為高校的學術情報提供服務。
氣候系統研究中心,根據氣候模型進行氣候系統的研究,有 4 個重點學科。這些全國性共同使用機構,由文部省投資進行設備更新和組織人力,吸收外來人士,包括國外研究學者和國內其它大學教員,設備對外開放,實際上已成為全國性的科學研究中心。
此外,東大還有綜合研究資料館、低溫中心、同位素綜合中心、原子能綜合研究中心、教學用計算機中心、環境安全中心、遺傳實驗室、留學生中心、尖端科學技術中心、人工物理工程研究中心、保健中心等部門。
其他
根據 1992 年 5 月的統計資料,東京大學招收本科生 3638 人,報名者與錄取人數之比為 4.5:1 ,通過非考試特別錄取的學生 44 人;錄取碩士課程學生 1,670 人,錄取率為 2.5:1 ,博士課程學生 937 人,錄取率 1.4:1 ;現在校生為;本科生 16134 人,研究生 7108 人,還有在讀的各國留學生 1554 人。到 1992 年 4 月止,東京大學共畢業了本科生 197,419 人;授予碩士學位 30,970 人,博士學位 9 , 670 人,論 文 博士學位舊制 11,182 人,新制 10,661 人。另外,尚有各種附屬學校的在校生為:醫學部的護士學校 132 人,助產士學校 20 人;教育學部的附屬中學 356 人;附屬高中 344 人。
同期有教職員工 8,055 人,總長 1 人,教輔 35 人,各種職員(包括行政人員、技術職員、醫務人員中心護士、葯劑師、放射線技師,臨床衛生檢測技師、營養師等) 4,055 人。教員 3964 人中教授 1,133 人,副教授 1,083 人,講師 170 人,助教 1,578 人,教授副教授占教師隊伍的 56% 。
東京大學共有藏書 6,646,133 冊,其中西文書 3,129 ,050 冊,分藏於全校 60 多個學部、研究所以及有關部門的圖書館和資料中心。中心圖書館藏書近 100 萬冊, 38,600 種期刊,每年全校訂購新書近 20 萬冊。校內共有 3 所科類齊全的附屬醫院;醫學部的附屬醫院,附屬分院,醫學科學研究所的附屬醫院,總共有病床 1246 張。
【學校評價】
東京大學是日本國內首屈一指的國立大學,財政主要政府資助。 1979-1980 年度政府給東大撥款達 800 億日元,以後逐年增加,每年預算總在千億日元以上。 1991 年度,學校自己收入 352.13 億日元,其來源是附屬醫院收入占 46.4% ;學費 23.6% ;校產折賣,農場、林場收入,承擔外界調查、試驗收入占 30% 。此外,通過科研項目申請得到科研補助費 77.25 億日元。支出共 1122.03 億日元,各項開支如下:大學附屬醫院占 20.4% ;整個學校事業費 49.5% ;研究所 16.1% ;科研 7.5% ,設備費 6.5% 。
根據「學校教育法」規定,大學設立評議會,為學校最高權力機構。評議會成員由總長、各學部長、直屬部門負責人(如圖書館長、研究所長、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院院長)、每學部兩名教授代表組成。總長為評議長和法人代表,總長、校長兩職合一。評議會的職責是審議、協調、決定學校重大事項和監督總長工作。行政管理工作經評議會審定後交總長通過行政部門貫徹執行。現任總長為有馬朗人,為東大第 31 任總長。各學部設有教授會,由 全體 教授組成,並吸收部分教職工代表參加,選舉學部長和決定學部一些重大事項。學校的行政管理系統為:總長 1 人,不設副職,通過總長室兩名特別助理與事務局、學生部、圖書館、各學部、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進行協調。事務局為全校行政中心部門,下分規劃部、事務部、經理部、設備部等。政府(實際上是文部省)名義上不幹涉學校具體事務,讓學校自主辦學,由於東大的特殊地位,事實上政府會經常派員到學校部門中任職,加強對學校的人權和財權的控制,以保證對東大的重點領導。
東京大學由於學科齊全,經費充足,教員隊伍整齊,一些傳統學科辦學水平高,教學和研究的力量與水平是日本其它大學無可比擬的。為迎接新技術革命的挑戰,國家正組織幾所國立大學和有關部門,進行當前及 21 世紀幾項重點項目的共同研究,在這場「重點會戰」中,東京大學無疑起著「領頭羊」的作用。
能源開發研究 日本政府每年投放多達 80 億日元給東大、京都、九州等數所大學進行核聚變的基礎論研究,以此開發新的能源。東大的理學部、原子能所、工學部等單位聯手進行加速器科學、基本粒子、原子能等方面的理論與工程研究並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宇航研究 以東大宇宙線研究所為首的此項研究近年有較大的開展,日本政府每年撥款百餘億日元設備製造費和試驗費,至今已發射了 14 顆衛星和多顆運載火箭,進行極光觀測,探測行星和地球磁場,開展天文物理、無人宇宙實驗室的試驗。
地震火山研究 這項研究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政府每年撥款 20 億日元進行此項綜合研究,並在東大建立全國性的地震變化資料處理中心,在全國各地地震火山多發地區均設立了裝置先進、預測可靠的觀察所。
海洋研究 1967 年東大海洋研究所建在一艘大型海洋勘察船,開展海洋勘察和海洋綜合研究,後又建造一艘更加先進的船,近年來同美國財團合作,進行深海鑽探,重大海洋地殼構成、海底生態、海底資源開發等領域。文部省撥款組織東大等校人員數次參加南極的綜合科學考察。
癌研究 早在 1983 年日本政府提出「癌研究十年計劃」,由東大、東北、大阪等大學參加,並與美國有關研究機構合作,集中對致癌原因、診斷方法、治療途徑三方面進行研究。研究還涉及生物化學、遺傳學、核物理學等學科,東大的醫學科學研究是該項研究中的中堅力量。
社會科學研究分理論研究和比較研究兩方面(由社會科學研究所和東方文化研究所承擔),另外特別集中對中國問題的研究,東方文化研究所 12 個部中就有 9 個部在研究中國問題,從遠古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的學部中也有不少有關中國的系科專業設置。

② 全國100所名校單元測試示範卷高一物理必修1物理卷(五)和物理卷(十一)的所有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
一、選擇題
1.兩輛汽車並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車內一個人看見窗外的樹木向東移動.乙車內一個人發現甲車沒有運動,如以大地為參照物,上述事實說明()
A.甲車向西運動乙車不動 B.乙車向西運動甲車不動
C.甲車向西運動,乙車向東運動 D.甲乙兩車以相同速度同時向西運動
2.關於質點,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A.質點是指一個很小的物體 B.行駛中汽車的車輪在研究汽車的運動時
C.無論物體的大小,在機械運動中都可以看作質點 D.質點是對物體的科學抽象
3.關於位移和路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 B.物體通過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C.物體通過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為零 D.以上說法都不對
4.一個小球從4m高處落下,被地面彈回,在1m高處被接住,則小球在整個過程中()
A.位移是5m B.路程是5m C.位移大小是3m D.以上均不對
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勻速運動就是勻速直線運動
B.對於勻速直線運動來說,路程就是位移
C.物體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
D.物體在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間任一時刻的瞬時速度也一定越大
6.關於速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A.速度與位移成正比
B.平均速率等於平均速度的大小
C.勻速直線運動任何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於任一點的瞬時速度
D.瞬時速度就是運動物體在一段較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7.物體沿一條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在某時刻的速度為3m/s,則物體在1s內一定走3m
B.物體在某1s內的平均速度是3m/s,則物體在這1s內的位移一定是3m
C.物體在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是3m/s,則物體在1s內的位移一定是3m
D.物體在發生某段位移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則物體在這段位移的一半時的速度一定是3m/s
8.關於平均速度的下列說法中,物理含義正確的是()
A.汽車在出發後10s內的平均速度是5m/s
B.汽車在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是5m/s,表示汽車在這段時間的每1s內的位移都是5m
C.汽車經過兩路標之間的平均速度是5m/s
D.汽車在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都等於它的初速度與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9.火車以76km/h的速度經過某一段路,子彈以600m/s的速度從槍口射出,則()
A.76km/h是平均速度 B.76km/h是瞬時速度
C.600m/s是瞬時速度 D.600m/s是平均速度
1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勻速直線運動中,v跟s成正比,跟t成反比
B.在勻速直線運動中,各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C.物體在1s內通過的位移與1s的比值叫做這1s的即時速度
D.在直線運動中,某段時間內的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於這段時間通過的路程
11.某人沿直線做單方向運動,由A到B的速度為 ,由B到C的速度為 ,若 ,則這全過程的平均速度是()
A. B. C. D.
12.如圖是A、B兩物體運動的速度圖象,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A的運動是以10m/s的速度勻速運動
B.物體B的運動是先以5m/s的速度與A同方向
C.物體B在最初3s內位移是10m
D.物體B在最初3s內路程是10m
13.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經過相等的時間,以下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A.物體運動的速度相等 B.物體運動的速度變化量相等
C.平均速度變化量相等 D.位移變化量相等
14.有一質點從t=0開始由原點出發,其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則()
A. s時,質點離原點的距離最大
B. s時,質點離原點的距離最大
C. s時,質點回到原點
D. s時,質點回到原點
15.如圖所示,能正確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圖象是()

16.質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 ,在質點做勻加速運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質點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B.質點在第三秒米速度比第2s末速度大2m/s
C.質點在任何一秒的未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m/s
D.質點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s
17.關於加速度的概念,正確的是()
A.加速度反映速度變化的快慢
B.加速度反映速度變化的大小
C.加速度為正值,表示物體速度一定是越來越大
D.加速度為負值,表示速度一定是越來越小
1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的加速度不為零,速度可能為零
B.物體的速度大小保持不變時,可能加速度不為零
C.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加速度越小,速度一定越小
19.一個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加速度逐漸減小,直至為零,那麼該物體運動的情況可能是()
A.速度不斷增大,加速度為零時,速度最大
B.速度不斷減小,加速度為零時,速度最小
C.速度的變化率越來越小
D.速度肯定是越來越小的
20.如圖所示,物體的運動分三段,第1、2s為第 Ⅰ段,第 3、4s為第 Ⅱ段,第5s為第Ⅲ段,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第1s與第5s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s的加速度大於第5s的加速度
C.第Ⅰ段與第Ⅲ段平均速度相等
D.第Ⅰ段和第Ⅲl段的加速度與速度的方向都相同

二、填空題
21.一物體前一半時間平均速度為4m/s,後一半時間平均速度為8m/s,則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______。
22.某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在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8m/s,後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4m/s,則物體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23.如圖所示為某一質點運動的速度圖象,從圖象可知:質點運動方向和第1s運動方向相同的是在______時間內,質點運動速度方向和第3s運動速度方向相同的是在______時間內。
24.電磁打點計時器是一種使用______電源的_____儀器,它的工作電壓是______V。當電源的頻率是 時,它每隔______S打一次點.使用時,紙帶應穿過_____,復寫紙片應套在______上,並要放在紙帶的_____面;打點時應_____接通電源,_____釋放紙帶。
25.如圖所示是某質點 圖象.0~2s內加速度是_______。2~4s內加速度是______,4~5s內加速度是__________。
26.一子彈用0.02s的時間穿過一木板.穿入時速度是800m/s,穿出速度是300m/s,則子彈穿過木板過程的加速度為______。
27.以10m/s速度前進的汽車,制動後經4s停下來,則汽車的加速度是______。
三、計算題
28.在真空中光的傳播速度是 ,求10s內光傳播的距離?已知太陽距地球
遠,求光從太陽傳到地球需要多少秒?

29.火車從車站出發治平直鐵軌行駛,在某段位移的前 位移的平均速度是 ;中間的 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最後 位移的平均速度是 ,這列火車在這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0.有甲、乙兩個物體從同一地點,同時向一個方向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求
(l)兩物體何時相遇?
(2)在甲停止前兩物體何時相距最遠?最遠距離為多少?

31.升降機由靜止開始以加速度 勻加速上升2s;速度達到3m/s,接著勻速上升10s,最後再以加速度 勻減速上升3s才停下來。求:
(l)勻加速上升的加速度
(2)勻減速上升的加速度
(3)上升的總高度H

[參考答案]
1~5. D 、BD、 B、B、A、
6~10. C、B、AC、AC、BD、
11~15. D、ABD、ACD、BD、BC、
16~20. BC 、A、ABC、ABC、C、
21.6m/s
22.5.3
23.0~2s 2~4s
24.交流;計時;4~6 ; ;限位孔;定位軸;上;先;後
25. 0
26.
27.
28. ,500s
29.
30.(1)2s和4s,(2)1s和3s時,0.5m 31.(1) (2) (3)37.5m

③ 物理選修3-3公式

熱力學第一定律中的E=W+Q PV\T=常數 p=F\S P1\P2=V1\V2(等溫變化) pV=nRT(R=8.31) Q=cmt Q=Lm(L為常量)

④ 高中物理必修3-1課後習題答案

第一章:
第一節:
1、「一江春水向東流」是水相對地面(岸)的運動,「地球的公轉」是說地球相對太陽的運動,「鍾表時、分、秒針都在運動」是說時、分、秒針相對鍾表表面的運動,「太陽東升西落」是太陽相對地面的運動。
2、詩中描寫船的運動,前兩句詩寫景,詩人在船上,卧看雲動是以船為參考系。雲與我俱東是說以兩岸為參考系,雲與船均向東運動,可認為雲相對船不動。
3、xA=-0.44 m,xB=0.36 m
第二節:
1.A.8點42分指時刻,8分鍾指一段時間。
B.「早」指時刻,「等了很久」指一段時間。
C.「前3秒鍾」、「最後3秒鍾」、「第3秒鍾」指一段時間,「3秒末」指時刻。
2.公里指的是路程,汽車的行駛路線一般不是直線。
3.(1)路程是100 m,位移大小是100 m。
(2)路程是800 m,對起跑點和終點相同的運動員,位移大小為0;其他運動員起跑點各不相同而終點相同,他們的位移大小、方向也不同。
4.解答
3 m 8 m 0 5 m -8 m -3 m
0 5 m -3 m 5 m -8 m -3 m
第三節:
1.(1)1光年=365×24×3600×3.0×108 m=9.5×1015 m。
(2)需要時間為
2.(1)前1 s平均速度v1=9 m/s
前2 s平均速度v2=8 m/s
前3 s平均速度v3=7 m/s
前4 s平均速度v4=6 m/s
全程的平均速度 v5=5 m/s
v1最接近汽車關閉油門時的瞬時速度, v1小於關閉油門時的瞬時速度。
(2)1 m/s,0
3.(1)24.9 m/s,(2)36.6 m/s,(3)0
第四節:
1.電磁打點記時器引起的誤差較大。因為電磁打點記時器打點瞬時要阻礙紙帶的運動。
2.(1)紙帶左端與重物相連。(2)A點和右方鄰近一點的距離Δx=7.0×10-3 m,時間Δt=0.02 s,Δt很小,可以認為A點速度v= =0.35 m/s
3.解(1)甲物體有一定的初速度,乙物體初速度為0。
(2)甲物體速度大小不變,乙物體先勻加速、勻速、最後勻減速運動。
(3)甲、乙物體運動方向都不改變。
4.紙帶速度越大,相鄰兩點的距離也越大。紙帶速度與相鄰兩點時間無關。
第五節:
1.100 km/h=27.8 m/s

2.A.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
B.列車啟動慢慢到達最大速度50 m/s,速度變化量較大,但加速時間較長,如經過2 min,則加速度為0.42 m/s2,比汽車啟動時的加速度小。
C、汽車向西行駛,汽車減速時加速度方向向東。
D.汽車啟動加速到達最大速度的過程中,後一階段加速度比前一階段小,但速度卻比前一階段大。
3.A的斜率最大,加速度最大。
aA=0.63 m/s2,aB=0.083 m/s2,aC=-0.25 m/s2
aA、aB與速度方向相同,aC與速度方向相反。
4.解答滑塊通過第一個光電門的速度
滑塊通過第二個光電門的速度
滑塊加速度
第二章:
第一節:
1.(1)15,16,18,19,21,23,24;

(2)如圖所示;
(3)可認為是一條直線。
2.A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15 m/s;B做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1.9 m/s2的勻加速直線運動;C做初速度為4 m/s,加速度為0.67 m/s2的勻減速直線運動,6 s時速度為0。

圖2-9
3.(1)圖2-9,(2)剪下的紙條長度表示0.1 s時間內位移大小,可近似認為速度 、.v∝Δx,紙條長度可認為表示速度。
4.略。
第二節:
1.初速度v0=36 km/h=10 m/s,加速度a=0.2 m/s2,末速度v=54 km/h
根據v=v0+at得

2.初速度v0=72 km/h=20 m/s,加速度a=-0.1 m/s2,時間t=2 min=120 s
根據v=v0+at得
v=20 m/s-0.1×120 m/s=8 m/s
3.(1)4 s末速度為2 m/s,最大,7 s末速度為1 m/s,最小。
(2)這三個時刻的速度均為正值,速度方向相同。
(3)4 s末加速度為零,最小,7 s末加速度為1m/s2、最大。
(4)1 s加速度為正值,7 s末加速度為負值,加速度方向相反。
說明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比較矢量的大小是按矢量的絕對值判定。
4.

第三節:
1.初速度v0=36 km/h=10 m/s,加速度a=0.2 m/s2,時間t=30 s根據 得
x=10×30 m+ ×0.2×302 m=390 m
根據v=v0+at得
v=10 m/s+0.2×30 m/s=16 m/s
2.初速度v0=18 m/s,時間t=3 s,位移x=36 m
根據 得
3.位移之比
第四節:
1、54km/h
2、初速度v0=10 m/s,末速度v=0, 位移x=1.2 m
根據v2-v20=2ax得
3.若飛機靠自身發動機起飛,飛機初速度為0,加速度a=5 m/s2,位移x=100 m,末速度vx
由v2x=2ax得 ,所以不行。
彈射裝置使飛機初速度為v0,末速度為v=50 m/s
根據v2-v20=2ax得
v20=v2-2ax

第五節:
1.文具橡皮下落得快。紙片揉成很緊的小紙團後,小紙團下落變快。這是因為空氣阻力的作用,紙片受的空氣阻力大,小紙團受的空氣阻力小。
2.根據x= gt2得
x= ×10×3.02 m=45 m
由於空氣阻力,下落加速度小於g,計算結果應小於45 m。
3.設井口到水面的距離為x,石塊下落做自由落體運動,設石塊落到水面的時間為t,則有
x= gt2= ×10×2.52 m=31 m
由於聲音傳播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石塊自由下落到水面的時間
t<2.5 s,我們估算的x偏大。
第三章:
第一節:
1.(1)玻璃杯從桌子上掉下,在重力作用下,運動得越來越快;被擲出去的鉛球,在重力作用下沿曲線落回地面;蹦蹦床在人的壓力作用下,向下凹;橡皮筋在拉力作用下變得細長。
(2)人坐在凳子上,人對凳子有一個壓力,該力的施力物體是人,受力物體是凳子。
2.略。
3.是位於同一點。
第二節:
1.(略)
2.鋼管受到3個力作用: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1、繩的拉力F2(圖3-11)。重力G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地面的支持力F1的施力物體是地面、繩的拉力F2的施力物體是繩。

圖3-11
3.略。
4.如圖3-13所示。
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26 N/m
彈簧伸長量x/m 彈力F/N

0 0
0.012 0.30
0.023 0.60
0.035 0.90
0.046 1.20
0.058 1.50

第三節:
1.手壓著桌面向前移動時,手受到桌面的滑動摩擦力作用。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手指移動的方向相反,阻礙手指的運動。手對桌面的壓力越大,手指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越大,對手指相對桌面運動的阻礙作用越明顯。
2.(1)不受。因為瓶子與桌面之間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
(2)受靜摩擦力作用,靜摩擦力的方向沿桌面斜向上。
(3)受靜摩擦力作用,靜摩擦力的方向豎直向上(瓶子處於豎直狀態)。
(4)受滑動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沿紙條相對瓶子的運動方向。
3.答:Fmax=40N F=30N μ=0.3 20 N
第四節:
1.兩個力的夾角為0°時,它們的合力最大,為12 N;當兩個力的夾角為180°時,它們的合力最小,為8 N;當兩個力的夾角由0°逐漸增加到180°時,它們的合力逐漸減小,即合力的大小在12 N和8 N之間;由此可見,兩個力的合力可以等於10 N,不能等於5 N和15 N。

圖3-14
2.當兩個力的合力為0時,由於一個力向東,大小為6 N,則另一個力的方向必向西,大小也為6 N。將方向向東的、大小為6 N的力改為向南時,二力相互垂直,如圖3-14所示,它們的合力的大小為6 N,方向為西偏南45°。

圖3-15
3.如圖3-15所示,選1 cm長的線段表示30 N的力,作出力的平行四邊形,量得表示合力F的對角線長6.8 cm,則合力的大小F=30×6.8/1 N=204 N,量得F與F1的夾角為17°。當兩個力的夾角為150°時,解答略。
4.(1)正確(2)錯 (3)錯
第五節:

圖3-16
1.如圖3-16所示。
與F的夾角為θ
得θ=53°

圖3-17
2.(1)如圖3-17甲
(2)如圖3-17乙
(3)如圖3-17丙
(1)(2)兩種情況的解是惟一的,(3)的解不是惟一的。

圖3-18
3.如圖3-18所示。
OC與OB的夾角為θ。

θ=arctan 0.8=38.7°
1 問題與練習

圖4-10
1.(1)不能炸中目標。如圖4-10所示,因為,炸彈被投下後,由於慣性,仍有與飛機相同的水平速度,如果目標是靜止的,炸彈就會落到目標的前方。
(2)因為,當你跳起時,由於慣性,你仍有與地球相同的速度,所以還回到原處,而不落在原地的西邊。
2.如果不系安全帶,當緊急剎車時,車雖然停下了,但人因慣性而仍然向前運動,會發生危險。繫上安全帶後,人雖然因慣性向前運動,但受安全帶的約束,不致發生危險。
3.物體以一定速度向上拋出,在空中向上運動,是由於物體具有慣性,而繼續向上運動,不是因為受到了向上的力的作用。
4.如果選擇了相對於靜止的大樹做加速運動的汽車為參考系,人在車上觀察大樹,大樹做遠離汽車的加速運動。大樹的運動狀態改變不是因為受到了力的作用,而是因為慣性定律在選擇的參考系中不成立。
2 問題與練習
1.答:沒有矛盾。牛頓第二定律公式F=ma中的F指的是物體所受的合力,而不是其中的某一個力。我們用力提一個放在地面上的很重的物體時,物體受到的力共有三個:手對物體向上的作用力F1,豎直向下的重力G,以及向上的支持力F2。如果F1<G,只是支持力F2減小,這三個力的合力F=0,故物體的加速度為零,物體保持不變。<G,只是支持力F2減小,這三個力的合力F=0,故物體的加速度為零,物體保持不動。< p>
2.解:由 可得: 。
3.解:由 得:

圖4-11
4.解: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圖4-11)這兩個力的合力為:
F=2×14×cos 45°=19.8 N
加速度的大小為:
加速度的方向為:與合力方向相同,與兩個分力成45°夾角。

圖4-12
5.解:如圖4-12,物體在水平方向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根據
牛頓運動定律:設小車運動方向為正
F-F阻=maF阻=F-ma=60 N-30×1.5 N=15 N-F阻=ma′

加速度方向與推力的方向相反。
3 問題與練習
1.解:由v2t-v20=2ax可求出自行車的加速度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自行車受的阻力F=ma=100×(-0.2)N=-20 N
負號表示阻力方向與v0方向相反。
2.解:貨車剎車後加速度大小為:
從剎車開始到停下來駛過的路程為:
3.因為:W=Fl所以1 J=1 N×1 m=1 kg×1 m/s2×1 m=1 kg•m2•s-2
4.證明:
4 問題與練習
1.答:涉及木箱和地球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兩對,一對是木箱受到的重力和木箱吸引地球的力;一對是木箱受到地面對它的支持力和木箱對地面的壓力。木箱受到的是重力和支持力。地球受到的是木箱對它的引力和壓力。
2.物體靜止地放在台式彈簧秤上,物體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FN的作用,因為物體處於平衡狀態,故G-FN=0G=FN。台式彈簧秤受到物體對它的壓力F,物體受到的支持力與彈簧秤受到的壓力為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根據牛頓第三定律,FN和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F的大小與G相等。
3.答:當你輕輕地推巨石時,你和巨石同時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你和巨石均由靜止狀態變為運動,二者分離後均做勻速直線運動,但二者的速度不一定相同。
如果巨石放在地面上,結果會不同,如果巨石與地面的摩擦力足夠大,你將推不動巨石,只有當你給巨石的力大於巨石受到的最大靜摩擦力時,巨石才能運動起來。

圖4-13
4.(1)因為A拉B勻速運動(圖4-13),即物體處於平衡狀態,因此B車廂所受的合力為0,故FAB=F阻。而FAB與FBA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它們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因為A拉B加速行駛,根據牛頓第二定律:
FAB-F阻=ma,所以AB>F阻。
而FAB與FBA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它們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由牛頓第二定律:AB-F阻=ma
FAB=ma+F阻=4.0×103×0.3 N+2.0×103 N=3.2×103 N
由牛頓第三定律:FAB與FBA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它們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
FAB=FBA=3.2×103 N
5.小強沒有注意到,相互平衡的兩個力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別作用在發生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上的,它們不可能是相互平衡的力。
5 問題與練習

圖4-14
1.解:如圖4-14所示,用作圖法求出物體所受的合力F=87 N

v=at=43.5×3 m/s=131 m/s
x= at2= ×43.5×32 m=196 m
2.解:電車的加速度為:
電車所受阻力為:F=ma=-6.0×103 N,負號表示與初速度方向相反
3.解:人在氣囊上下滑的加速度為:

滑至底端時的速度為:
4.解:卡車急剎車時的加速度大小為:
根據運動學公式:
所以:該車超速。
6 問題與練習

圖4-15
1.取足球作為研究對象,由共點力的平衡條件可知,F1和G的合力F與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從圖4-15中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可求得:

2.物體在五個力作用下保持平衡,它們的合力為零。其中任意四個力的合力一定與第五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依題意,除F1以外的四個力的合力與力F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撤去F1,其餘四個力不變,它們的合力大小等於F1,方向與F1相反。
3.答:當飲料瓶自由下落時,小孔沒有水噴出。因為,瓶和水均處於完全失重狀態,瓶中各處的水(包括水孔處的水)的壓強都是大氣壓強,故水不能從瓶中流出。

圖4-16
4.解:(1)如圖4-16甲所示,由牛頓第二定律:
F-mg=ma
F=ma+mg=7mg=70 N
繩子受到的拉力大約為70 N。
(2)如圖4-16乙所示,由牛頓第二定律:
F+mg=ma
F=ma-mg=5mg=50 N
繩子受到的拉力大約為50 N。

圖4-17
5.當坐艙離地面50 m的位置時,升降機在做自由落體運動(圖4-17),人和人手中的鉛球均完全失重,所以,球對手無作用力,人沒有受到壓力的感覺。
坐艙做勻減速運動時的加速度為: 方向豎直向上
所以,人手對鉛球的作用力為F:F-mg=ma
F=ma+mg=2.7mg=135 N

⑤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1教材

打開www.pep.com.cn,在中間頁面找到高中物理,進去再在左欄點電子課本,裡面課本都有。只是一個網頁圖片,電腦可以看到的。

⑥ 高中物理新課程標准選修3-1的答案

http://www.pep.com.cn/gzwl/jszx/tbjx/kb/jsys/xx31/看這個網址的教師用書專吧屬

⑦ 《高中物理必修一》要點盤點。

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 第一節 認識運動 機械運動:物體在空間中所處位置發生變化,這樣的運動叫做機械運動。 運動的特性:普遍性,永恆性,多樣性 參考系 1.任何運動都是相對於某個參照物而言的,這個參照物稱為參考系。 2.參考系的選取是自由的。 (1)比較兩個物體的運動必須選用同一參考系。 (2)參照物不一定靜止,但被認為是靜止的。 質點 1.在研究物體運動的過程中,如果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在所研究問題中可以忽略是,把物體簡化為一個點,認為物體的質量都集中在這個點上,這個點稱為質點。 2.質點條件: (1)物體中各點的運動情況完全相同(物體做平動) (2)物體的大小(線度)<<它通過的距離 3.質點具有相對性,而不具有絕對性。 4.理想化模型:根據所研究問題的性質和需要,抓住問題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種理想化的模型,使復雜的問題得到簡化。(為便於研究而建立的一種高度抽象的理想客體) 第二節 時間 位移 時間與時刻 1.鍾表指示的一個讀數對應著某一個瞬間,就是時刻,時刻在時間軸上對應某一點。兩個時刻之間的間隔稱為時間,時間在時間軸上對應一段。 t=t2△—t1 2.時間和時刻的單位都是秒,符號為s,常見單位還有min,h。 3.通常以問題中的初始時刻為零點。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但不能完全確定物體位置的變化,是標量。 2.從物體運動的起點指向運動的重點的有向線段稱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學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稱為標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稱為矢量。 4.只有在質點做單向直線運動是,位移的大小等於路程。兩者運演算法則不同。 第三節 記錄物體的運動信息 打點記時器:通過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來記錄物體運動信息的儀器。(電火花打點記時器——火花打點,電磁打點記時器——電磁打點);一般打出兩個相鄰的點的時間間隔是0.02s。 第四節 物體運動的速度 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與位移、時間間隔相對應) 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v是物體的位移s與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其方向與物體的位移方向相同。單位是m/s。 v=s/t 瞬時速度(與位置時刻相對應) 瞬時速度是物體在某時刻前後無窮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體在運動軌跡上過該點的切線方向。瞬時速率(簡稱速率)即瞬時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第五節 速度變化的快慢 加速度 1.物體的加速度等於物體速度變化(vt—v0)與完成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 a=(vt—v0)/t 2.a不由v△、t決定,而是由F、m決定。 3.變化量=末態量值—初態量值……表示變化的大小或多少 4.變化率=變化量/時間……表示變化快慢 5.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且其速度均勻變化,該物體的運動就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不隨時間改變)。 6.速度是狀態量,加速度是性質量,速度改變數(速度改變大小程度)是過程量。 第六節 用圖象描述直線運動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象 1.s-t圖象是描述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位移隨時間的變化關系的曲線。(不反映物體運動的軌跡) 2.物理中,斜率k≠tanα(2坐標軸單位、物理意義不同) 3.圖象中兩圖線的交點表示兩物體在這一時刻相遇。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圖象 1.v-t圖象是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歲時間變化關系的圖線。(不反映物體運動軌跡) 2.圖象與時間軸的面積表示物體運動的位移,在t軸上方位移為正,下方為負,整個過程中位移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積的代數和。 第二章 探究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第一、二節 探究自由落體運動/自由落體運動規律 記錄自由落體運動軌跡 1.物體僅在中立的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理想化模型)。在空氣中影響物體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過程中空氣阻力的影響,與物體重量無關。 2. 伽利略的科學方法:觀察→提出假設→運用邏輯得出結論→通過實驗對推論進行檢驗→對假說進行修正和推廣 自由落體運動規律 1. 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初速度為0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常量,稱為重力加速度(g)。g=9.8m/s² 2. 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其大小隨著緯度的增加而增加,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減少。 3. vt²= 2gs 豎直上拋運動 處理方法:分段法(上升過程a=-g,下降過程為自由落體),整體法(a=-g,注意矢量性) 1.速度公式:vt= v0—gt 位移公式:h= v0t—gt²/2 2.上升到最高點時間t= v0/g,上升到最高點所用時間與回落到拋出點所用時間相等 3.上升的最大高度:s= v0²/2g 第三節 勻變速直線運動 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1.基本公式:s= v0t+at²/2 2.平均速度:vt= v0+at 3.推論: (1)v= vt/2 (2)S2—S1=S3—S2=S4—S3=……=△S=aT² (3)初速度為0的n個連續相等的時間內S之比: S1:S2:S3:……:Sn=1:3:5:……:(2n—1) (4)初速度為0的n個連續相等的位移內t之比: t1:t2:t3:……:tn=1:(√2—1):(√3—√2):……:(√n—√n—1) (5)a=(Sm—Sn)/(m—n)T²(利用上各段位移,減少誤差→逐差法) (6)vt²—v0²=2as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