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模擬實驗單擺
⑴ 大學物理模擬試驗《利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實驗報告
⑵ 物理模擬試驗中為什麼在測量周期的時候要求單擺擺動幅度小於5度
單擺的振微分方程為 , ε+(g/L)θ=0
其建立的過程是:εmL2=-mgLsinθ -->ε=-gsinθ/L ,
如果單擺的振幅度不小於5度,則sinθ≠0 ,ε=-gsinθ/L--就不能寫為 ε+(g/L)θ=0 --就不是簡諧振動,周期 T≠2π√(L/g)。
⑶ 物理單擺實驗問題
由於你不知道擺線變長,測得的周期變大後,你測出的就g小了
⑷ 物理實驗報告:單擺擺動周期與什麼因素有關
實驗器材及用來測的問題:水,細管或真空粗管,高倍放大鏡,不同質量的小球.測線繩在某中威力的情況下有棍的性質(若拉力打是繩可以把棍震段)
方案一
原理:小球(1)使繩動,它是驅動力,使鋼線動,方向大小相同直至小球(1)擺力消失小球(2)在鋼繩的作用下擺動有可能共動.(周而復始)
方案(2)原理:擺動之下使鋼繩擺動(有可能曲動),使小球(2)擺動(是否是一個兩邊兩邊轉化的受迫震動),而小球(1)與鋼繩形成相對靜止,曲動力使小球(2)擺動.整個結構中是兩個相對靜止.以至都在運動周而復始(機械表可能提示)
關鍵:線繩是否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看作棍(鍾擺等時可以有,它也許成立)是否存在驅動變形.
⑸ 物理實驗: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方法與原理
原理:單擺在擺角小於5度時的震動是簡諧運動,其固有周期為T=2派根號l/g
得出g=4派的平方l/t的平方。所以,只要測出擺長l和周期T,就可以算出重力加速度。
方法:1.在細線一段打上一個比小球上的孔徑稍大的結,將細線穿過球上的小孔做成一個單擺
2.將鐵夾固定在鐵架台上方,鐵架台放在桌邊,使鐵夾伸到桌面以外,使擺球自由下垂。
3.測量擺長:用游標卡測出直徑2r,再用米尺測出從懸點到小球上端的距離,相加
4.把小球拉開一個角度(小於5度)使在豎直平面內擺動,測量單擺完成全振動30到50次所用的平均時間,求出周期T
5.帶入公式求出g
6.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注意:1.細線在1m左右,細,輕,不易伸長。小球密度要大的金屬,直徑小。最好不要過2cm
2.小於5度
3..在一個豎直平面內,不要形成圓錐擺
⑹ 大學物理模擬實驗《利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實驗報告 包括數據等等
自由落體運動中物體的加速度是由於物體受到重力的作用所致。實驗表明,在地球上同一地點的任何物體,無論它們的形狀、大小和質量是否相同,在空氣阻力可忽略的條件下,它們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的值都一樣。
⑺ 初中物理實驗過程(單擺擺一次的時間與何有關系)
1.提出問題:單擺擺一次的時間與何有關系?
2.猜想與假設:單擺擺一次的時間可能與擺線的長度有關
3.設計實驗:用質量相等的小球,分別用不同長度的細線系成單擺,從同一高度釋放,用秒錶測量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
4.進行實驗:
5.收集證據:記錄時間
6.得出結論:比較兩個單擺擺動一次所需時間,可得結論:擺線越長,擺動動一次所需時間越長
7.8就不用寫了!
⑻ 大學物理實驗單擺 實驗中應該注意什麼
單擺實驗需要注意的是,首先,擺線不要太長太短,擺球要相對較重。其次,擺動幅度不能太大,最好5度以內。最後,計量周期的時候需要計量30-50個周期時間,從平衡位置開始計時。
⑼ 物理實驗「單擺」怎麼做(詳細最好
線要長一點 球要密度大體積小的 可忽略阻力影響
測擺長時注意加上回小球半徑
拉直答
從擺動最低點放手
注意不要圓錐擺
角度小於5度
一般側20或30次
記下總時間
除得T
g=4派方L方除T方
原理:單擺在擺角小於5度時的震動是簡諧運動,其固有周期為T=2派根號l/g
得出g=4派的平方l/t的平方。所以,只要測出擺長l和周期T,就可以算出重力加速度。
方法:1.在細線一段打上一個比小球上的孔徑稍大的結,將細線穿過球上的小孔做成一個單擺
2.將鐵夾固定在鐵架台上方,鐵架台放在桌邊,使鐵夾伸到桌面以外,使擺球自由下垂。
3.測量擺長:用游標卡測出直徑2r,再用米尺測出從懸點到小球上端的距離,相加
4.把小球拉開一個角度(小於5度)使在豎直平面內擺動,測量單擺完成全振動30到50次所用的平均時間,求出周期T
5.帶入公式求出g
6.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注意:1.細線在1m左右,細,輕,不易伸長。小球密度要大的金屬,直徑小。最好不要過2cm
2.小於5度
3..在一個豎直平面內,不要形成圓錐擺
(一部分參考Yann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