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合肥的歷史名人

合肥的歷史名人

發布時間: 2021-08-03 11:30:09

㈠ 合肥有哪些著名的歷史人物

有好多,宋朝的包拯,三國的周瑜,清朝的李鴻章,劉銘傳,民國時期的王亞樵,段祺瑞,衛立煌等等。

㈡ 合肥有哪些名人

著名人物
封建時代
包拯:(999~1062年),合肥人,天聖朝進士,官至監察御史,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

包拯
,歷權知開封府府尹、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在樞密副使(主管軍事,相當於副宰相)任上去世。包拯為官期間,公正嚴明,鐵面無私,固有「包青天」的美譽。不僅是優秀法官和清官,做為地方官,包拯興利除弊,造福一方,改革鹽法,救荒賑災,發展農業,平抑物價,繁榮貿易,興辦教育,減輕百姓負擔,充實軍備。是北宋優秀的政治家。
李鴻章:(1823.2.15~1901.11.7),合肥人,清朝末期重臣,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洋務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北洋海軍、淮軍創始人和統帥,千秋功過自有評說。
劉銘傳:(1836-1896),字省三,生於合肥西鄉大潛山下之蟠龍墩,淮軍將領,洋務派高級將領,直隸提督、台灣首任巡撫,為台灣的現代化作出了突出貢獻,被尊為台灣近代化之父。為紀念劉銘傳台灣現有銘傳國小、銘傳國中、台灣銘傳大學。
文翁:(前156~前101),名黨,字仲翁,西漢官史,廬江人。官辦學校第一人,西漢教育家,被稱做中國校長之祖。
周瑜:(175-210),廬江人,字公瑾,東漢末年東吳名將,三國名將之一。
楊行密:(852—905),合肥人。902年-905年在吳王位,為五代十國中南吳國的實際開國者。
張德勝:(1328—1360),明朝開國大將,廬州人,大敗陳友諒軍,戰死後追蔡國公。
丁汝昌:(1836—1895),廬江人,晚清北洋海軍提督。
聶士成:(1836~1900)字功亭,合肥人北鄉,清軍著名愛國將領,直隸提督。
民國時期
段祺瑞:(1865—1936),原名啟瑞,字芝泉,晚號正道老人,民國時期政治家,北洋三傑」之一。皖系軍閥首領。

衛立煌
衛立煌:(1897.2.16~1960.1.17),安徽合肥人,國民黨著名愛國將領,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指揮忻口、南口戰役,主政河南。曾任中國遠征軍司令,指揮所部收復滇西,打通滇緬公路。1945年4月任同盟國中國戰區陸軍副司令。
王亞樵:(1887-1936),安徽合肥人,抗日英雄,民族志士,策劃暗殺蔣介石、宋子文、汪精衛而聞名於世。
孫立人:(1900.12.8-1990.11.19),廬江人,抗日名將、軍事家,被譽為「東方隆美爾」。曾任國軍「五大主力」之一的新一軍軍長,是國軍軍級將領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獲「不列顛帝國勛章」。

楊振寧
楊寶森:(1909.10.9~1958),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京劇老生演員,四大須生之一,楊派藝術的創始人。
董寅初:(1915.9—2009.6.23),合肥肥西人。中國致公黨中央主席,中央名譽主席,著名愛國僑領、社會活動家。
唐德剛:(1920-2009),合肥人,著名歷史學家、傳記文學家、紅學家。
楊振寧:1922年10月1日出生,合肥人,世界著名美籍華人物理學家,首位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
解放後
應祚智:1957年生,合肥人,世界畫壇巨匠,中國傑出書畫大師、傑出篆刻家、金石書畫鑒定專家、著名慈善家。
鄭永飛:男,1959年10月出生於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崗集鎮松棵村。安徽省科技廳副廳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副院長,地球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民盟安徽省委副主委,中國科學院殼幔物質與環境重點實驗室主任。
吳邦國:1941年7月出生,肥東人,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黨組書記。
楊元慶:1964年11月12日出生,合肥人,年知名青年企業家、創業者,聯想集團總裁兼CEO。
芮成鋼: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節目主持人。
葉匡政:1969年4月出生,合肥人,著名詩人、學者、文化批評家。
楊治:筆名江南,男,70後,安徽合肥人,中國著名青春小說作者,遊走於青春與幻想創作之間,其作品以情節多變、人物熱血、內容勵志著稱。已出版《龍族》《此間的少年》《九州縹緲錄》《刺客》等書。
許嵩:出生於1986年5月14日,知名作詞人、作曲人、唱片製作人、歌手。內地獨立音樂之標桿人物。2009年獨立出版首張詞曲全創作專輯《自定義》,2010年出版第二張詞曲全創作專輯《尋霧啟示》,兩度掀起熱潮,一躍成為內地互聯網討論度高的獨立音樂人。2011年加盟海蝶音樂,推出第三張詞曲全創作專輯《蘇格拉沒有底》,發行首月即在大陸地區摘下唱片銷量榜冠軍,轟動全國媒體,斬獲2011年度九項音樂獎項。2012年7月發表第四張全創作專輯《夢游計》。
陳曉:中國內地新生代男演員,1987年7月5日出生於安徽合肥,2009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05級表演系本科班,現為於正工作室簽約男演員。2009年順利簽約華誼在《狄仁傑之通天帝國》里出演國師陸離。2010年成功演繹的《歡喜婆婆俏媳婦》里霸氣強勢的郭嘯天一角,被觀眾所熟知。在2012年熱播劇《宮鎖珠簾》中,飾演專情善良的十九阿哥允禧和在2013版《笑傲江湖》中,出演能文能武,亦柔亦剛的林平之一角和在《陸貞傳奇》中出演痴情完美的高湛而獲得極高的人氣。

㈢ 合肥有名的歷史人物。

包拯,李鴻章,范增,周瑜,丁汝昌,馮玉祥,張治中,孫立人,李克農

㈣ 合肥有那些名人

合肥名人

安徽合肥歷代名人:

楊行密:長豐人。五代十國吳國開國皇帝。吳太祖。

包拯:肥東人。天章閣待制 、龍圖閣直學士,權三司使。任樞密副使。知開封府時,以廉潔著稱,執法 嚴峻,杜絕吏奸,不畏權貴。被作為「清官」 形象,為歷代民眾所稱頌。

余闕:元合肥人.散文家.刑部主事。淮西宣慰使.淮南行省右丞,不會阿諛權貴,棄官歸廬州。後又被起用,仍直言敢諫。明宋濂在《余左丞傳》中說:「闕在位,知無不言,言峭直無忌。人勸闕少避禍,其曰:『吾縱昏,豈不知披麟為危。委身事君,身雖殺,弗悔也』。」《元史》本傳稱余闕「留意經術,《五經》皆傳注。」

吳復:肥東人。明代開國大將。安陸侯。

葉升:明代開國大將。鎮遼東,修海、蓋、復三城。

張德勝:肥東人。明代開國大將。蔡國公。

陳文:明代開國大將。東海侯。

濮英:明開國大將領。金山侯 進贈樂浪公。

濮子玙:明開國大將。西涼侯。

趙庸:合肥人。明代開國大將。南雄侯。

楊璟:合肥人。明代開國大將。營陽侯。追封芮國公。

龔鼎孳:明末清初名聲顯赫的詩人。與錢謙益、吳梅村並稱「江左三大家」。

李文安 :李鴻章父親。刑部主事。

李翰章:李鴻章長兄。 湖廣 兩廣總督 。

李鴻章:肥東人。北洋軍政首腦。掌管清廷外交、軍事、經濟大權。

龔鎮洲:鐵血軍參謀長。領導了江蘇清江起義。「鐵血大將軍」

龔照瑗:1893年11月諭命為駐英、法、比、意公使。

劉銘傳:肥西人。台灣首任巡撫。

張樹聲:肥西人。鎮壓太平軍及剿捻。署兩江總督兼通商大臣。任兩廣總督,署直隸總督,署 北洋通商大臣。

周盛波:淮軍「盛字營」首領,歷任甘肅涼州鎮總兵、湖南提督等職。以屯田試驗生產小站稻而聞名。

周盛傳:淮軍「傳字營」首領,歷任廣西右江鎮總兵、湖南提督等職。以屯田試驗生產小站稻而聞名。

聶士成:直隸提督。在天津八里台壯烈殉國。

葉志超:中日平壤戰役清軍主帥。「如日軍合圍,清軍將會全軍覆沒.葉與眾將商議後,下令乘夜出平壤,向北撤退.17日,北洋艦隊在大東溝海戰中失敗,清軍後路更為危險.葉志超率軍突出重圍,急行軍回到國內」。

唐殿魁:肥西人。淮軍銘字營總兵。謚「忠壯」。

唐定奎:肥西人。記名提督。實授福建陸路提督。同治十三年日軍侵台,奉命赴台抗日,迫使日軍議和退走,為保衛祖國神聖領土台灣建立功勛。

章高元:淮軍大將。署天津慎,後徒重慶鎮。每臨陣「率騎馬前往,以率士卒,視彈子如無物」。

王孝祺:合肥人。淮軍將領。署潮州、碣石總兵。北海鎮總兵。

李經方:肥東人。出任欽差全權大臣,清廷商約大臣。以郵傳部侍郎首任郵政總局局長。

李經羲:北洋政府國務總理兼財政總長。李鴻章的侄子、曾任清末雲貴總督。

龔心湛:北洋政府財政總長兼國務總理。

賈德耀:北洋政府國務總理。曾任陸軍總長。追贈上將。抗戰初期曾拒絕為侵略軍「維持局面」,有「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語。

段祺瑞:皖糸軍閥首領。「北洋之虎」。國務總理。「中華民國臨時執政」

段芝貴:北洋政府陸軍總長。定國軍前敵總司令。

王揖唐:北洋政府內務總長。曾任安福國會從議院議 長、南北議和北方總代表。

吳光新:北洋政府陸軍總長。陸軍訓練總監。曾任湖南督軍。長江上游總司令。被國民政府追贈為二級上將。

龔友元:淮軍舊將 北洋陸軍將領。

阮忠樞:出身於淮軍將領家庭,由李鴻章推薦入新建陸軍,管理軍制餉章文牘機務,成為袁世凱重要參謀人員。

吳新田:直系將領。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畢業。北洋陸軍中將(1916年3月9日升 時為第七師第十四旅旅長)。第二集團軍第五軍軍長。軍事參議院參議。

吳 谷:長豐人。與趙聲、倪映典等成立同盟會南京支部。後追贈為陸軍上將。

倪映典:長豐人。1909年2月因新軍與警察局發生沖突 ,他決定提前起義。後被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上將。

范鴻仙:與於右任等主編《民呼日 報》,《民吁日報》,《民 主日報》。「鐵血軍總司令」。被國民 政府追授以陸軍上將銜。

劉和珍:烈士。她十四歲時父親死在合肥,母親何氏,江西人。「遺下她的母親和兩弟一妹在南昌生活,入女師大後改為江西南昌籍。」

衛立煌:國民革命軍上將。「五虎上將」之「虎將」。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東北戰區最高司令長官。

吳忠信:國民黨首都警察總監。貴州 安徽省府主席。國民黨蒙藏委員會委員長。中央黨部秘書長等職。

余心清:策動國民黨第十一戰區司令孫連仲反蔣兵變,遭到國民黨反動派逮捕。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中央人民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國家民委副主任,國民黨中央常委。

董寅初:肥西人。中國致公黨中央主席,中央名譽主席,著名愛國僑領、社會活動家。

張勁夫:國務委員兼國家經委主任。

柯武東:肥東人。紅軍第一軍團紅三軍第三軍第一縱隊司令員。

徐百川: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第三十三師長。

蔡炳炎:陸軍少將。黃埔一期國民黨18軍67師201旅旅長。淞滬會戰壯烈殉國。追為中將。

張義純:中將。桂系國民黨第二十一集團軍軍長。

史文桂:中將。國民黨軍炮校教育長、台灣炮兵司令。

劉和謙:肥東人。海軍一級上將 台參謀總長。

羅本立:肥東人。陸軍一級上將。參謀總長。

鄭為元:上將。國防部長。

郭寄嶠:上將。國防部長。曾任第十四集團軍參謀長和第一、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參謀長,亦曾任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兼前敵總司令部參謀長。

劉和鼎:上將。駐閩綏靖司令官。國民黨11集團軍副總司令。

丁之發:上將。國防部督察部主任 聯勤總司令。

湯堯 :上將。國民黨陸軍總司令部參謀長、陸軍副總司令兼參謀長。

王亞樵:中國暗殺王。「鐵血鋤奸」先後策劃刺蔣、刺宋、刺汪暗殺,聞名於世。任淞滬抗日義勇軍司令,積極配合十九路軍抗日。派尹奉吉炸死日本派遣軍司令陸軍大將白川義則。沈醉先生曾風趣地說:世人都怕魔鬼,但魔鬼怕王亞樵。

吳半國:肥東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張如屏:長豐人。黃埔軍校六期畢業。曾任合江省軍區政治部主任,中共合江省委秘書長。建國後歷任中南軍政委員會人事部第一副部長、武漢水利電力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湖北省第四界政協副主席等職。第五界全國政協常委。

楊振懷:水利部部長、黨組書記。全國人大環境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汪紀戎:女.肥西人.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副局長.

葉厚榮:肥西人。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市委統戰部部長(現任)

徐立全:安徽省副省長(現任)

柏蘇寧:肥西人。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現任)

周本立:肥東人,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現任)

孫安華:長豐人。中共江蘇省委常委、省九屆政協副主席、省委政法委書記(現任)

王建煊: 台灣經濟部長

蒯壽樞:佛學人物。「中國佛教復興之父」楊文會弟子(楊為安徽石台人)。國民黨政府駐日學務總裁。

亞明:新金陵畫派後期代表人物。新金陵畫派四大家之一。新金陵畫派中堅組織者與推動者。

葛介屏:書法家。是中國當代僅有的幾位書寫篆隸高手之一。

張琴襄:合肥人 學習繼承了鄧石如、包世臣的書藝精髓,以篆隸稱雄。

張充和:女 著名旅美書畫家。曾擔任美國崑曲學會的總顧問。《仕女圖》

張元和:女 旅居美著名崑曲家。顧傳玠之妻

張允和:女 崑曲家。《崑曲日記》。周有光之妻。

張兆和:女 民國女作家。《費家的二小》、《小還的悲哀》、《湖畔》、《招弟和他的馬》。沈從文之妻。

梁小斌:朦朧詩六個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雪白的牆》、《中國,我的鑰匙丟了》等篇章是梁小斌的代表作。

唐德剛:旅美著名歷史學家。哥倫比亞大學博士。曾協助胡適、李宗仁等人作口述自傳。曾任紐約文藝協會會長。

劉文典:語言學家。畢生從事高等教育和學術研究,在校戡方面成績尤為顯著。國立安徽大學校長。

楊寶森:京劇大師。「四大須生」之一。

胡允恭:長豐人。前福建師范學院院長。

鄭大章:著名化學家。師從居里夫人學習放射化學的第一位中國研究生。 獲法國國家理化博士學位。鐳學研究所副所長。首創的「水法」找礦,國外一直沿用到20世紀60年代。 1938年底從大量鈾鹽中分離制出很強的新β放射源,發現了β射線的吸收系數隨放射源周圍物質的性質而改變,由此形成背散射法鑒別不同支持物質其及厚度的理論。

楊武之:中國早期從事現代數論和代數學教學與研究的學者。中國因數論研究而成為博士的第一人。

楊振寧:1957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國際理論物理界權威。94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劉盛綱:肥東人。電子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校長(1985-2001)。為等離子體微波電子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彭一綱: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名譽院長。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周本謙:建成全國高溫熱物性測試基地金屬所部分。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正國:第三軍醫大學交通醫學研究所所長,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家洋:肥西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美國布蘭代斯大學生物學博士學位。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牛維麟:肥東人。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長年從事教學和行業教育管理工作,對該領域有著系統而深入的研究。

郁道銀:肥東人 天津大學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 天津市光學學會理事長。現正承擔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心血管造影圖像中血管網的提取與三維重建"等項目。

黃德雙:肥東人 工學博士、雙博士後。紐約科學院院士。

鄭永飛:長豐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副院長、化學地球動力學研究實驗室主任。兼任《科學通報》執行副主編、《Geochemical Journal》Associate Editor、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副理事長。

史存直:語言學家。歷任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語言學會理事,中國音韻學研究會顧問,全國高等院校文字改革學會顧問、全國對外漢語教學研究會顧問,上海市語文學會副會長。

瞿林東:北師大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負責起草高等學校歷史學科「十五」研究規劃及課題指南(草案)工作。主編:《中國中學教學網路全書·歷史卷》等。

段開齡:美國著名保險學教授。被譽為「保險先生」。美國天普大學終身榮譽教授。段祺瑞之孫。

吳光傑:軍事譯著專家。

吳新智:古人類學家。考古學家。中科院研究員。古人類研究室主任。所長。中國解剖學會常務理事,人類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古生物學會理事。《人類學學報》副主編。

李家同:台灣清華大學校長。

王唯農:台成功大學校長。

賈成炳:中央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現任)曾任機械工業部人勞司司長、辦公廳主任、部黨組成員。

沈榮駿:中將。原國防科工委副主任 神舟一號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

溫光春:中將。肥東人。總後勤部副部長(現任)

徐承雲:中將。肥東人。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現任)

徐法寬:少將。長豐人。海軍裝備部總工程師 (現任) 原二炮裝備技術部特裝陣地管理部長

劉正宗:少將 。原安徽省軍區副司令員。

龔澎:才女外交家。龔鎮洲之女。建國後歷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外交部部長助理。喬冠華夫人。

龔普生:合肥人(生於上海)。聯合國問題專家。龔鎮洲之女。新中國外交部第一位女副司長,1979年11月29日被任命為中國首任駐愛爾蘭大使,時年66歲。她是新中國150餘位首任大使中第一位女性,也是第二位駐歐洲國家的女大使。

李道豫:生於上海。前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前駐美大使。

楊元慶:聯想集團董事長。

趙經徹:肥東人。兗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國貿促會煤炭行業分會(商會)副會長(皆為現任)

蔡永祥:肥東人。錢塘江大橋衛士。1966年僅18歲的蔡永祥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表彰他的英雄業績,南京部隊黨委決定追認蔡永祥同志為中共正式黨員,並追記一等功。

宋有明:前中國駐溫哥華總領事館總領事。現加拿大- 中國貿易理事會榮譽顧問;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特邀顧問;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理工學院高級顧問等。

吳世珊:女 第一個被批准進入美國的中國新娘 。美國華人婦女商會創會人、紐約皇後華人婦女會理事長、《婦女心聲》總編輯、《美東時報》社顧問。

查明哲:中戲導演系79班畢業生.「殘酷導演」.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導演.代表作有《死無葬身之地》.《紀念碑》.《文化部2000年春節電視晚會》等.

王曉鷹:中戲導演系79班畢業生.中國第一個戲劇導演博士生,現為國家話劇院副院長.代表作品:探索戲劇《魔方》、《浴血美人》.

雷國華:女 中戲導演系79班畢業生.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導演.代表作品:《蛇戀》《原罪》《生死界》等.

吳靜嫻:女 台灣電視連續劇《星星知我心》《京華煙雲》主演。1970年獲選為台灣十大歌星,1971年獲選為香港十大歌星。1983年因參加電視連續劇[星星知我心]演出,於1984年獲金鍾獎最佳女演員。因[星星知我心]在大陸播出造成轟動,成為大陸最受歡迎的藝人,目前在正聲公司及華衛電視台主持聯播的節目[我為你歌唱]。

奚秀蘭:女 曾獲1978年國際演唱會最佳歌唱獎;她灌唱的歌曲[我的祖國],獲1982年香港"白金唱片獎";同年,她唱的[阿里山的姑娘]在台灣被評為第一名;她唱的其他歌曲還獲過兩次"白金唱片獎"和五次"黃金唱片獎"。1984年應中央電視台的邀請,參加春節聯歡晚會,成功地演唱了[我的祖國]等十多首歌曲。1985年在上海發行[大地回春]磁帶,這是香港歌星第一個在內地發行的原聲帶。

田歌:女 北京電視台電視導演兼節目主持人。美國新聞文化署邀請的第一位中國電視主持人。

張恆:女 影星。主要作品:《還珠格格》中飾演塞婭公主,《紅色康乃馨》等。

李琳:女 影視明星 主要作品:《歷史的天空》《搭錯車》《茶色飄香》、《弄潮兒女》、《大漠祭》等電視劇 《關中刀客之肉瓤子》。《25個孩子一個爹》等電影。

張燕:女 中國民歌四小花旦之一。《人間第一情》《在希望的田野上》《中華滿堂紅》《新世紀艷陽天》《阿里山新歌》《月亮女兒》《採茶少女》《歡天喜地》曾獲:97年迎香港回歸"飛圖杯"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第一名. "98全國聲樂新人新作品比賽民族唱法"第一名. 01年CCTV--MTV音樂頒獎盛典獲內地最佳民歌獎. 01年10月〈新世紀艷陽天〉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01年〈阿里山新歌〉獲第六屆康佳杯音樂電視大賽金獎. 02年獲第八屆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唯一的"最佳民歌類歌手獎".

李娜: 女 中國女子跳水運動員。2000年在第27屆奧運會上,與隊友桑雪合作獲女子跳台雙人金牌,10米跳台個人銀牌。1998年在世界盃大獎賽中獲10米跳台冠軍。1999年在世界盃跳水比賽中,與桑雪合作獲雙人跳台冠軍,10米跳台單人亞軍。2000年在世界盃賽中,獲10米跳台單人、雙人(與桑雪合作)2枚金牌。

劉敏:女 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舞蹈界唯一一個在全國性舞蹈大賽中獲"三連冠"的青年舞蹈家。

湯加麗:女 中國人體藝術署名第一人。。《湯加麗人體藝術寫真》收集了湯加麗的300多張人體藝術圖片,是「中國第一本個人人體藝術寫真」。因其第一次的「正面全裸」,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就職於國家級歌舞團舞蹈隊,學士學位,中級職稱。喜愛表演,涉足影視圈,出演過:《康熙王朝》《銀鼠》《長江刑警》《古董王爺》 《龍鳳智斗蟠龍坊》:《還珠格格3》(飾知琴)、《倚天屠龍記》(飾韓姬)、《大柵欄》(飾柳腰)、《李三闖京城》(飾唐老師)等多部影視劇。

吳伯華:肥東人。淮軍華字營統領。

吳毓蘭:肥東人。淮軍華字營副營。官至天津布政司。一品封典。

吳育仁:肥東人。直隸通永鎮總兵。官至正一品。

吳中英:肥東人。中將。安徽布政司司長。

李銑:合肥人.國民黨中將。陸軍總司令部附員.

魏超:合肥人。現任合肥市安徽新長江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秦皇島渤海物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級政工

㈤ 合肥都有哪些歷史名人啊

合肥名人
安徽合肥歷代名人:
楊行密:長豐人。五代十國吳國開國皇帝。吳太祖。
包拯:肥東人。天章閣待制 、龍圖閣直學士,權三司使。任樞密副使。知開封府時,以廉潔著稱,執法 嚴峻,杜絕吏奸,不畏權貴。被作為「清官」
形象,為歷代民眾所稱頌。
余闕:元合肥人.散文家.刑部主事。淮西宣慰使.淮南行省右丞,不會阿諛權貴,棄官歸廬州。後又被起用,仍直言敢諫。明宋濂在《余左丞傳》中說:「闕在位,知無不言,言峭直無忌。人勸闕少避禍,其曰:『吾縱昏,豈不知披麟為危。委身事君,身雖殺,弗悔也』。」《元史》本傳稱余闕「留意經術,《五經》皆傳注。」
吳復:肥東人。明代開國大將。安陸侯。
葉升:明代開國大將。鎮遼東,修海、蓋、復三城。
張德勝:肥東人。明代開國大將。蔡國公。
陳文:明代開國大將。東海侯。
濮英:明開國大將領。金山侯 進贈樂浪公。
濮子玙:明開國大將。西涼侯。
趙庸:合肥人。明代開國大將。南雄侯。
楊璟:合肥人。明代開國大將。營陽侯。追封芮國公。
龔鼎孳:明末清初名聲顯赫的詩人。與錢謙益、吳梅村並稱「江左三大家」。
李文安 :李鴻章父親。刑部主事。
李翰章:李鴻章長兄。 湖廣 兩廣總督 。
李鴻章:肥東人。北洋軍政首腦。掌管清廷外交、軍事、經濟大權。
龔鎮洲:鐵血軍參謀長。領導了江蘇清江起義。「鐵血大將軍」
龔照瑗:1893年11月諭命為駐英、法、比、意公使。
劉銘傳:肥西人。台灣首任巡撫。
張樹聲:肥西人。鎮壓太平軍及剿捻。署兩江總督兼通商大臣。任兩廣總督,署直隸總督,署 北洋通商大臣。
周盛波:淮軍「盛字營」首領,歷任甘肅涼州鎮總兵、湖南提督等職。以屯田試驗生產小站稻而聞名。
周盛傳:淮軍「傳字營」首領,歷任廣西右江鎮總兵、湖南提督等職。以屯田試驗生產小站稻而聞名。
聶士成:直隸提督。在天津八里台壯烈殉國。
葉志超:中日平壤戰役清軍主帥。「如日軍合圍,清軍將會全軍覆沒.葉與眾將商議後,下令乘夜出平壤,向北撤退.17日,北洋艦隊在大東溝海戰中失敗,清軍後路更為危險.葉志超率軍突出重圍,急行軍回到國內」。
唐殿魁:肥西人。淮軍銘字營總兵。謚「忠壯」。
唐定奎:肥西人。記名提督。實授福建陸路提督。同治十三年日軍侵台,奉命赴台抗日,迫使日軍議和退走,為保衛祖國神聖領土台灣建立功勛。
章高元:淮軍大將。署天津慎,後徒重慶鎮。每臨陣「率騎馬前往,以率士卒,視彈子如無物」。
王孝祺:合肥人。淮軍將領。署潮州、碣石總兵。北海鎮總兵。
李經方:肥東人。出任欽差全權大臣,清廷商約大臣。以郵傳部侍郎首任郵政總局局長。
李經羲:北洋政府國務總理兼財政總長。李鴻章的侄子、曾任清末雲貴總督。
龔心湛:北洋政府財政總長兼國務總理。
賈德耀:北洋政府國務總理。曾任陸軍總長。追贈上將。抗戰初期曾拒絕為侵略軍「維持局面」,有「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語。
段祺瑞:皖糸軍閥首領。「北洋之虎」。國務總理。「中華民國臨時執政」
段芝貴:北洋政府陸軍總長。定國軍前敵總司令。
王揖唐:北洋政府內務總長。曾任安福國會從議院議 長、南北議和北方總代表。
吳光新:北洋政府陸軍總長。陸軍訓練總監。曾任湖南督軍。長江上游總司令。被國民政府追贈為二級上將。
龔友元:淮軍舊將 北洋陸軍將領。
阮忠樞:出身於淮軍將領家庭,由李鴻章推薦入新建陸軍,管理軍制餉章文牘機務,成為袁世凱重要參謀人員。
吳新田:直系將領。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畢業。北洋陸軍中將(1916年3月9日升
時為第七師第十四旅旅長)。第二集團軍第五軍軍長。軍事參議院參議。
吳 谷:長豐人。與趙聲、倪映典等成立同盟會南京支部。後追贈為陸軍上將。
倪映典:長豐人。1909年2月因新軍與警察局發生沖突 ,他決定提前起義。後被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上將。
范鴻仙:與於右任等主編《民呼日 報》,《民吁日報》,《民 主日報》。「鐵血軍總司令」。被國民 政府追授以陸軍上將銜。
劉和珍:烈士。她十四歲時父親死在合肥,母親何氏,江西人。「遺下她的母親和兩弟一妹在南昌生活,入女師大後改為江西南昌籍。」
衛立煌:國民革命軍上將。「五虎上將」之「虎將」。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東北戰區最高司令長官。
吳忠信:國民黨首都警察總監。貴州 安徽省府主席。國民黨蒙藏委員會委員長。中央黨部秘書長等職。
余心清:策動國民黨第十一戰區司令孫連仲反蔣兵變,遭到國民黨反動派逮捕。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中央人民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國家民委副主任,國民黨中央常委。
董寅初:肥西人。中國致公黨中央主席,中央名譽主席,著名愛國僑領、社會活動家。
張勁夫:國務委員兼國家經委主任。
柯武東:肥東人。紅軍第一軍團紅三軍第三軍第一縱隊司令員。
徐百川: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第三十三師長。
蔡炳炎:陸軍少將。黃埔一期國民黨18軍67師201旅旅長。淞滬會戰壯烈殉國。追為中將。
張義純:中將。桂系國民黨第二十一集團軍軍長。
史文桂:中將。國民黨軍炮校教育長、台灣炮兵司令。
劉和謙:肥東人。海軍一級上將 台參謀總長。
羅本立:肥東人。陸軍一級上將。參謀總長。
鄭為元:上將。國防部長。
郭寄嶠:上將。國防部長。曾任第十四集團軍參謀長和第一、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參謀長,亦曾任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兼前敵總司令部參謀長。
劉和鼎:上將。駐閩綏靖司令官。國民黨11集團軍副總司令。
丁之發:上將。國防部督察部主任 聯勤總司令。
湯堯 :上將。國民黨陸軍總司令部參謀長、陸軍副總司令兼參謀長。
王亞樵:中國暗殺王。「鐵血鋤奸」先後策劃刺蔣、刺宋、刺汪暗殺,聞名於世。任淞滬抗日義勇軍司令,積極配合十九路軍抗日。派尹奉吉炸死日本派遣軍司令陸軍大將白川義則。沈醉先生曾風趣地說:世人都怕魔鬼,但魔鬼怕王亞樵。
吳半國:肥東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張如屏:長豐人。黃埔軍校六期畢業。曾任合江省軍區政治部主任,中共合江省委秘書長。建國後歷任中南軍政委員會人事部第一副部長、武漢水利電力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湖北省第四界政協副主席等職。第五界全國政協常委。
楊振懷:水利部部長、黨組書記。全國人大環境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汪紀戎:女.肥西人.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副局長.
葉厚榮:肥西人。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市委統戰部部長(現任)
徐立全:安徽省副省長(現任)
柏蘇寧:肥西人。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現任)
周本立:肥東人,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現任)
孫安華:長豐人。中共江蘇省委常委、省九屆政協副主席、省委政法委書記(現任)
王建煊: 台灣經濟部長
蒯壽樞:佛學人物。「中國佛教復興之父」楊文會弟子(楊為安徽石台人)。國民黨政府駐日學務總裁。
亞明:新金陵畫派後期代表人物。新金陵畫派四大家之一。新金陵畫派中堅組織者與推動者。
葛介屏:書法家。是中國當代僅有的幾位書寫篆隸高手之一。
張琴襄:合肥人 學習繼承了鄧石如、包世臣的書藝精髓,以篆隸稱雄。
張充和:女 著名旅美書畫家。曾擔任美國崑曲學會的總顧問。《仕女圖》
張元和:女 旅居美著名崑曲家。顧傳玠之妻
張允和:女 崑曲家。《崑曲日記》。周有光之妻。
張兆和:女 民國女作家。《費家的二小》、《小還的悲哀》、《湖畔》、《招弟和他的馬》。沈從文之妻。
梁小斌:朦朧詩六個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雪白的牆》、《中國,我的鑰匙丟了》等篇章是梁小斌的代表作。
唐德剛:旅美著名歷史學家。哥倫比亞大學博士。曾協助胡適、李宗仁等人作口述自傳。曾任紐約文藝協會會長。
劉文典:語言學家。畢生從事高等教育和學術研究,在校戡方面成績尤為顯著。國立安徽大學校長。
楊寶森:京劇大師。「四大須生」之一。
胡允恭:長豐人。前福建師范學院院長。
鄭大章:著名化學家。師從居里夫人學習放射化學的第一位中國研究生。
獲法國國家理化博士學位。鐳學研究所副所長。首創的「水法」找礦,國外一直沿用到20世紀60年代。
1938年底從大量鈾鹽中分離制出很強的新β放射源,發現了β射線的吸收系數隨放射源周圍物質的性質而改變,由此形成背散射法鑒別不同支持物質其及厚度的理論。
楊武之:中國早期從事現代數論和代數學教學與研究的學者。中國因數論研究而成為博士的第一人。
楊振寧:1957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國際理論物理界權威。94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劉盛綱:肥東人。電子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校長(1985-2001)。為等離子體微波電子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彭一綱: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名譽院長。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周本謙:建成全國高溫熱物性測試基地金屬所部分。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正國:第三軍醫大學交通醫學研究所所長,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家洋:肥西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美國布蘭代斯大學生物學博士學位。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牛維麟:肥東人。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長年從事教學和行業教育管理工作,對該領域有著系統而深入的研究。
郁道銀:肥東人 天津大學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
天津市光學學會理事長。現正承擔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心血管造影圖像中血管網的提取與三維重建"等項目。
黃德雙:肥東人 工學博士、雙博士後。紐約科學院院士。
鄭永飛:長豐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副院長、化學地球動力學研究實驗室主任。兼任《科學通報》執行副主編、《Geochemical
Journal》Associate Editor、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副理事長。
史存直:語言學家。歷任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語言學會理事,中國音韻學研究會顧問,全國高等院校文字改革學會顧問、全國對外漢語教學研究會顧問,上海市語文學會副會長。
瞿林東:北師大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負責起草高等學校歷史學科「十五」研究規劃及課題指南(草案)工作。主編:《中國中學教學網路全書·歷史卷》等。
段開齡:美國著名保險學教授。被譽為「保險先生」。美國天普大學終身榮譽教授。段祺瑞之孫。
吳光傑:軍事譯著專家。
吳新智:古人類學家。考古學家。中科院研究員。古人類研究室主任。所長。中國解剖學會常務理事,人類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古生物學會理事。《人類學學報》副主編。
李家同:台灣清華大學校長。
王唯農:台成功大學校長。
賈成炳:中央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現任)曾任機械工業部人勞司司長、辦公廳主任、部黨組成員。
沈榮駿:中將。原國防科工委副主任 神舟一號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
溫光春:中將。肥東人。總後勤部副部長(現任)
徐承雲:中將。肥東人。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現任)
徐法寬:少將。長豐人。海軍裝備部總工程師 (現任) 原二炮裝備技術部特裝陣地管理部長
劉正宗:少將 。原安徽省軍區副司令員。
龔澎:才女外交家。龔鎮洲之女。建國後歷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外交部部長助理。喬冠華夫人。
龔普生:合肥人(生於上海)。聯合國問題專家。龔鎮洲之女。新中國外交部第一位女副司長,1979年11月29日被任命為中國首任駐愛爾蘭大使,時年66歲。她是新中國150餘位首任大使中第一位女性,也是第二位駐歐洲國家的女大使。
李道豫:生於上海。前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前駐美大使。
楊元慶:聯想集團董事長。
趙經徹:肥東人。兗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國貿促會煤炭行業分會(商會)副會長(皆為現任)
蔡永祥:肥東人。錢塘江大橋衛士。1966年僅18歲的蔡永祥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表彰他的英雄業績,南京部隊黨委決定追認蔡永祥同志為中共正式黨員,並追記一等功。
宋有明:前中國駐溫哥華總領事館總領事。現加拿大-
中國貿易理事會榮譽顧問;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特邀顧問;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理工學院高級顧問等。
吳世珊:女 第一個被批准進入美國的中國新娘
。美國華人婦女商會創會人、紐約皇後華人婦女會理事長、《婦女心聲》總編輯、《美東時報》社顧問。
查明哲:中戲導演系79班畢業生.「殘酷導演」.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導演.代表作有《死無葬身之地》.《紀念碑》.《文化部2000年春節電視晚會》等.
王曉鷹:中戲導演系79班畢業生.中國第一個戲劇導演博士生,現為國家話劇院副院長.代表作品:探索戲劇《魔方》、《浴血美人》.
雷國華:女 中戲導演系79班畢業生.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導演.代表作品:《蛇戀》《原罪》《生死界》等.
吳靜嫻:女
台灣電視連續劇《星星知我心》《京華煙雲》主演。1970年獲選為台灣十大歌星,1971年獲選為香港十大歌星。1983年因參加電視連續劇[星星知我心]演出,於1984年獲金鍾獎最佳女演員。因[星星知我心]在大陸播出造成轟動,成為大陸最受歡迎的藝人,目前在正聲公司及華衛電視台主持聯播的節目[我為你歌唱]。
奚秀蘭:女
曾獲1978年國際演唱會最佳歌唱獎;她灌唱的歌曲[我的祖國],獲1982年香港"白金唱片獎";同年,她唱的[阿里山的姑娘]在台灣被評為第一名;她唱的其他歌曲還獲過兩次"白金唱片獎"和五次"黃金唱片獎"。1984年應中央電視台的邀請,參加春節聯歡晚會,成功地演唱了[我的祖國]等十多首歌曲。1985年在上海發行[大地回春]磁帶,這是香港歌星第一個在內地發行的原聲帶。
田歌:女 北京電視台電視導演兼節目主持人。美國新聞文化署邀請的第一位中國電視主持人。
張恆:女 影星。主要作品:《還珠格格》中飾演塞婭公主,《紅色康乃馨》等。
李琳:女 影視明星 主要作品:《歷史的天空》《搭錯車》《茶色飄香》、《弄潮兒女》、《大漠祭》等電視劇
《關中刀客之肉瓤子》。《25個孩子一個爹》等電影。
張燕:女
中國民歌四小花旦之一。《人間第一情》《在希望的田野上》《中華滿堂紅》《新世紀艷陽天》《阿里山新歌》《月亮女兒》《採茶少女》《歡天喜地》曾獲:97年迎香港回歸"飛圖杯"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第一名."98全國聲樂新人新作品比賽民族唱法"第一名.
01年CCTV--MTV音樂頒獎盛典獲內地最佳民歌獎. 01年10月〈新世紀艷陽天〉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01年〈阿里山新歌〉獲第六屆康佳杯音樂電視大賽金獎. 02年獲第八屆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唯一的"最佳民歌類歌手獎".
李娜: 女
中國女子跳水運動員。2000年在第27屆奧運會上,與隊友桑雪合作獲女子跳台雙人金牌,10米跳台個人銀牌。1998年在世界盃大獎賽中獲10米跳台冠軍。1999年在世界盃跳水比賽中,與桑雪合作獲雙人跳台冠軍,10米跳台單人亞軍。2000年在世界盃賽中,獲10米跳台單人、雙人(與桑雪合作)2枚金牌。
劉敏:女 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舞蹈界唯一一個在全國性舞蹈大賽中獲"三連冠"的青年舞蹈家。
吳伯華:肥東人。淮軍華字營統領。
吳毓蘭:肥東人。淮軍華字營副營。官至天津布政司。一品封典。
吳育仁:肥東人。直隸通永鎮總兵。官至正一品。
吳中英:肥東人。中將。安徽布政司司長。
李銑:合肥人.國民黨中將。陸軍總司令部附員.
魏超:合肥人。現任合肥市安徽新長江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秦皇島渤海物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級政工

㈥ 合肥有多少年了有哪些名人

名人掠覽包拯衛立煌段祺瑞
劉銘傳,
裴章傳,江南

㈦ 安徽省出過哪些歷史名人

吳敬梓、呂蒙、陳獨秀、華佗、陶行知。

一、吳敬梓

吳敬梓(1701—1754年12月11日),字敏軒,一字文木,號粒民,清朝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漢族,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稱「文木老人」,又因自家鄉安徽滁州全椒縣移至江蘇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稱「秦淮寓客」。

幼即穎異,善記誦。稍長,補官學弟子員。尤精《文選》,賦援筆立成。不善治生,性豪邁,不數年,舊產揮霍俱盡,時或至於絕糧。

二、呂蒙

呂蒙(178年—220年),字子明,東漢末年名將,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呂家崗)。

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隨孫策為將,以膽氣稱。鄧當死後,呂蒙統領其部眾,拜別部司馬。孫權統事後,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從圍曹仁於南郡,破朱光於皖城,累功拜廬江太守。

後進占荊南三郡,計擒郝普,在逍遙津之戰中掩護孫權逃生,並於濡須數御魏軍,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魯肅去世後,代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使東吳國土面積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勛殊隆。不久後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歲。

三、陳獨秀

陳獨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慶同,官名乾生,字仲甫,號實庵,安徽懷寧(今安慶)人。中國近現代史上偉大的愛國者、偉大的革命家與改革家、偉大的民主主義者、偉大的啟蒙思想家。

他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是20世紀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的倡導者;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是五四運動的思想指導者;是馬克思主義的積極傳播者;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第一個深刻總結、反思蘇聯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經驗、教訓的人。

四、華佗

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據考證,他約生於漢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於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三國著名醫學家。少時曾在外游學,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行醫足跡遍及安徽、山東、河南、江蘇等地。

華佗一生行醫各地,聲譽頗著,在醫學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對外科尤為擅長。後因不服曹操徵召被殺,所著醫書已佚。今亳州市有「華佗庵」等遺跡。

五、陶行知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35年,在中國共產黨「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45年當選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㈧ 安徽歷史中的名人有哪些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他以雄才偉略,統一中國北方,促成漢魏經濟繁榮、建安文學興盛的局面,千秋功業,彪炳史冊。亳州橫卧安徽省西北,千里黃淮大平原腹地,面積2226平方公里,人口135萬。古之亳州,因為境大物饒,地處「華夏鎖鑰」、「南北腰脊」,加上北聯汴洛,南系淮泗,渦河為域中襟帶,航運十分便利,數千年來一直是淮西一大都會和戰略要地。危險時群雄逐鹿,昇平時人物輻輳。亳州用她寬厚的胸懷和豐富的乳汁哺育了許多仁人志士,滔滔不息的渦河水滋潤很多偉器英才,曹操無疑即是其中出類拔萃的一位。生於斯長於斯,養就了曹操的雄才大略,才有了他今後的輝煌業績。 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安徽臨濠(今鳳陽)人。 鳳陽位於安徽省東北部,淮河華夏南岸。鳳陽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早在大禹治水時,鳳陽為古塗山氏國,西周為淮夷之地,春秋為鍾離子國。朱元璋出生在貧苦農民家庭。他在很小的時候,以給大戶人家放豬放牛為生,吃盡了苦頭。1344年,淮北發生了嚴重的旱災和蟲災,疾病到處流行。在這場劫難中,朱元璋的父母和長兄都先後病死、餓死。16歲的朱元璋靠鄉鄰的幫助,草草埋葬了親人之後,孤苦無依的他只好到附近的皇覺寺當了小和尚。不久,災情越來越重,寺廟中的和尚也不得不外出討吃就食。朱元璋入寺後不到幾個月,就被打發出去,做了遊方僧。他雲游四方,到處乞討,山棲野處受盡了風霜之苦;但同時也使他了解到民間疾苦,增長了社會見識。兒時生活的磨難使朱元璋胸懷大志,結尾以過人的膽識和策略奪取了天下,變成明朝太祖。 李鴻章(1823-1901),洋務運動的發起人之一、北洋水師的締造者。安徽合肥人。合肥位於江淮之間、巢湖之濱。總面積7266平方公里。合肥歷史悠久,自秦置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北接華夏,南近江南,歷為軍事重鎮和兵家必爭之地,自古就有「江南唇齒,淮右襟喉」,「江淮首郡、吳楚要沖」之稱。尤其是三國時期魏吳在合肥長達32年之久的交兵,為合肥留下了逍遙津、教駑台、三國新城等很多的三國遺跡。悠久的歷史,造就了很多的名人。李鴻章即是其中出色的一位。李鴻章自幼好學,少年及第。30歲為在安徽堵繳太平軍,回鄉辦團練。李鴻章及其父李文安都是進士出身,「鄉望素孚」,因此辦練卓有成效。後來一些當地鄉紳的團練也加入進來,這些人後來都變成淮軍的主幹。(其時安徽的廬州府(今合肥)一帶因為是軍事要沖,所以清軍與太平軍拉鋸戰十分激烈。李鴻章通過三年的征戰,奪回廬州,霸佔無為(今安徽無為縣)、巢縣(今巢湖市)等地有功,陞官加封。這五年的團練生涯,不僅為其日後統帥淮軍提供了軍事經驗,也使他有了一個錯綜復雜的關系網,奠定了日後樹立淮軍的組織基礎。(後來李鴻章變成淮軍統帥,而淮軍,事實上充當了近代中國國防軍的人物,布防於中國漫長的邊境線上,並在很多戰役中建功。)1858年,太平軍再克廬州,李鴻章家宅被毀,於是投奔為湘軍做事的長兄李瀚章,次年投入曾國藩湘軍大營。從此,李鴻章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戰場磨練、官場沉浮,結尾官至極品,權傾一時,變成赫赫有名的清末重臣。

㈨ 合肥有哪些名人及事跡

周瑜(175-210):三國時廬江舒縣(今廬江縣西南)人,字公瑾,三國時吳國名將,著名軍事家。出身士族,少年時與孫策結為至交,人稱周郎。曾協助孫策在江東創立孫吳政權,屢建戰功,先後被授予中護軍、江夏太守等職。後輔佐孫權,鞏固江東的東吳政權。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兵南下,他和魯肅堅決主戰,並親率吳軍大破曹兵於赤壁。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奠定了三國鼎立局面。
包拯
(999-1062):北宋廬州(今合肥市)人,字希仁。北宋著名清官,天聖進士。初為天長縣令,1040年起先後任端州知州、西北轉運使、揚州、江寧、廬州知府、開封府尹、監察御史、大理寺評事、知諫院、右諫議大夫、三司使、天章閣侍制、龍圖閣直學士、大學士、樞密副使等職。死後謚為孝肅,人稱包公。他任開封府尹時,以廉潔著稱,執法嚴峻,不畏權貴,時稱「關節不到,有閻羅老包」,開一代清官之風范,遺著有《包孝肅奏議》。
李鴻章
(1823-1901):清合肥人,字少荃,道光進士,洋務派領袖。1853年辦團練抵抗太平軍,1858年入曾國藩幕,襄辦營務,1861年編練淮軍,在他主持下,淮軍逐步實現了近代化,先後鎮壓了太平軍、捻軍,最後成為清政府國防軍主力。1862年升任江蘇巡撫,1865年為兩江總督,1867年授湖廣總督,1870年繼曾國藩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事務大臣,掌管清廷外交、軍事、經濟大權,成為洋務派領袖。自60年代開始,先後開辦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主要有江南製造總局、金陵機器局、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天津電報局、津榆鐵路等企業,利用海關稅收購軍火和軍艦,創立北洋水師學堂,主持向海外派遺留學生活動,建立北洋海軍。有《李文忠公全集》。
張治中(1890--1969)原名本堯,字文白。安徽巢湖人,原國民黨二級陸軍上將。他始終不渝地堅持孫中山先生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從黃埔建軍到建國以後,真誠維護國共兩黨的團結。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他是一位沒有同共產黨打過仗的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曾三次到延安,代表國民黨同共產黨多次和談並陪同毛主席往返重慶與蔣介石談判。1949年4月,作為首席代表率國民黨政府代表團同共產黨和談,後留在北平,被人們稱為"和平將軍"。建國後,為建設社會主義祖國、實現祖國統一作出了重要貢獻,是與我黨有長期歷史關系的親密朋友,是國民黨方面始終堅持國共合作的代表人物。
衛立煌(1897--1960)字俊如,安徽合肥人,愛國將領。1912年當兵,1914年參加反袁世凱起義。1915年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北伐,1925年北伐戰爭時任第14師師長,1927年後歷任國民黨副軍長、軍長。曾率部參加對中央和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圍剿。"七七"抗戰後,任第14集團軍總司令兼第二戰區前敵總指揮,指揮忻口會戰,斃傷日軍2萬餘人。1938年任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曾訪問延安,熱心與八路軍合作抗日。1939年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並晉升二級上將,與八路軍友好相處,相互支援。1943年任中國遠征軍代司令長官,指揮所部擊敗日軍,收復滇西,打通中印公路。1948年任東北"剿總"總司令,遼沈戰役慘敗後秘密去香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曾致電祝賀。1955年3月赴北京,歷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國民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等職。
楊振寧(1922--),安徽合肥人,世界著名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1942年西南聯大畢業,1944年西南聯大研究所畢業,1945年在西南聯大附中教學後赴美,1948年夏完成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1957年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愛因斯坦的宇稱守恆定律,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他們這項貢獻得到極高評價,被認為是物理學上的里程碑之一。1965年應紐約州立大學校長邀請籌備創立石溪分校研究部門、1966年離開普林斯頓赴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主持物理研究所,擔任教授至今。曾資助大批中國學者去美國石溪分校訪問、學習,捐助建立各類基金,為中國培養一批高層次人才,並為中國發展獻計獻策。被授予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楊振寧以曾經接受中國文化熏陶為自豪,在接受諾貝爾獎由他代表致辭時曾說:在廣義上說,我是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產物,既是雙方和諧的產物,又是雙方沖突的產物,我願意說我既以我的中國傳統為驕傲,同樣的,我又專心致於現代科學。

㈩ 合肥的歷史文化名人

合肥復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在制此匯合而得名(一說因古時廬州由合州改名而得名),素以「淮右襟喉、江南唇齒」「三國舊地、包拯故里」聞名於世。合肥之名,最早出現在大文學家、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鮑、木輸會也」。
秦漢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縣」,屬九江郡。東漢劉秀升合肥為侯國,三國時為揚州治所,三國時魏將張遼大敗孫權十萬大軍的逍遙津戰役,即發生在這里。明清時為廬州府治,故又別稱為「廬州」。自東漢末以來,合肥數為州郡治所,一直是江淮地區重要的行政中心和軍事重鎮。清咸豐年間,合肥曾為安徽省省會,1945年國民政府安徽省省會遷入合肥,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同年2月合肥建市。1952年,新中國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在合肥市成立。

包拯,李鴻章,范增,周瑜,段祺瑞,馮玉祥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