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上的趣事

歷史上的趣事

發布時間: 2021-08-03 12:45:33

歷史上有哪些有意思的趣聞軼事

清宮過春節儀式趣聞:福晉拋銀元看「摔人」

清朝末年,雖然政權瀕臨滅亡,宮廷里卻依然過著奢侈享樂的生活。1901年除夕臨近,過了臘月二十三祭灶,內務府便傳知各宮總管封印准備過年事宜,由內務府奏明太後,得旨按宮中舊例後,便傳告各府福晉、命婦、格格及一二品大員的女兒於臘月二十五進宮過年。

福晉格格進宮過年

臘月二十五這天8時,福晉、命婦、格格全體齊聚紫禁城蒼震門前。只見總管太監李蓮英,也穿上了蟒袍補褂,迎接在蒼震門前。各府福晉都是一色大紅綉花氅衣,粉紅襯衣。格格們個個花枝招展,由李蓮英引領至寧壽宮。太後升堂入座後,第一撥由格格朝見。眾格格魚貫而入,向太後行禮畢,分別侍立太後左右。太後對她們說些吉祥話後,便一一詢問年齡、學識,然後退去。第二撥由各府福晉、命婦朝見,皇後、妃子及宮內當差的格格負責招待。太後說:「過新年,大家應當快快樂樂慶祝一番,可不要閑著。我朝家法嚴謹,女子應該懂得理家之道,首要會做針線活,歷來凡是皇上御用的衣履,都是由皇後、貴妃親自製作。我看各府格格,性喜浮華,不要說嫻熟裁剪,就連做針線也好像不是自己的事。總是坐享其成,將來出閣怎麼是好?今天就叫皇後、妃子、福晉、命婦各裁一件衣服,然後叫格格們每人縫一件,限兩天交活。」有的福晉一聽太後懿旨,嚇得汗流浹背,因為她們知道自己閨女針線的本領,有的福晉則希望自己的閨女大顯才能。太後叫李蓮英傳知准備好的衣料,隨同針線笸籮,擺在案子上。太後說:「裁完活,可以到台前看戲去,格格們今天只管看戲,二十六、二十七兩天限你們做好。可不要慌神。」那些不會做活的格格們,趁太後同福晉們去斗紙牌為樂時,偷偷把衣料交給會裁剪縫紉的姊妹,然後把人家縫好的衣服,擺在案子上裝樣子。也有不願弄虛作假的,做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一天的工夫活做完了,有的在御花園玩耍,有的去看戲。兩天之後,每人將自己所做的衣服交給皇後和貴妃驗收,標寫姓氏,陳列案上。太後在案前,走馬看花似的巡視一番,由皇後、妃子評定,按等級發給賞賜。

Ⅱ 中國歷史上的趣事有哪些,要經典的

赤壁之戰時長江流域開發程度還是很低的。即使占據了淮河流域,也不一定能夠版繼權而控制整個長江流域,因為佔領者會遇到許多當時無法克服的難題,比如說水土問題、進軍時補給的問題、民眾的支持問題,佔領者的甚至每一個不同士兵心裡都會因此產生陰影,嚴重影響士氣。而且古代戰爭技術很低,數十萬兵力的集結、指揮都是會讓最高明統帥頭疼的難題。渡江戰役時,長江流域早就成為全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上下游分布著數十座重要的城市。戰略來說,控制淮河流域那些城市必無險可守,且沿江南布防的數十萬國軍已成驚弓之鳥,在數百公里的長江防線上處處布防,兵力根本不敷使用,很容易被我軍各個擊破。我軍士氣高昂其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使向江南進軍所需的補給也不成為問題。

Ⅲ 中國歷史上的一些名人趣事

在中國歷史上,夏姬是最為美艷,妖嬈的美女之一。春秋時代,淫風尚止,穢聞回卻層出不窮,夏姬便是其答中魁首,因她曾與三個國君有染,故被稱為「三王之後」,她先後嫁了七次,故稱「七為夫人」,又有九個男人死於她的采補之術,故稱「九為寡婦」。同性戀古代又叫龍陽之好,指的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男寵龍陽君,明朝時還有一位比皇帝年長近20歲的妃子,竟能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那就是明憲宗的萬貴妃,萬貴妃做了20餘年有實無名的皇後,她比明憲宗朱見深足足大了19歲,卻得皇帝專寵,讓明憲宗的兩位皇後一位被廢,另一位成為傀儡,她驕縱橫行,翻雲覆雨,迫害後宮妃嬪,結吶朝中大臣,即便如此卻不失寵於明憲宗。

Ⅳ 中國歷史趣事

中國古代歷史上死得最窩囊的十大名人 1.齊桓公。一代霸主,竟然被自己的宦官餓死在宮中,窩囊吧。 2.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發起者,富於冒險和創新精神的一代君主,曾經冒充使者親自前往秦國勘查地形,准備攻秦。沒想到被自己的兒子發動叛亂,困死在行宮?否則,秦國沒那麼容易做大。 3.李牧。一代名將,秦國統一的最大障礙。率趙軍抗擊秦國時,卻被奸臣陷害。李牧當機立斷,連夜掛印出走,使得來抓他的人大吃一驚。不可思議的是,李牧竟然被那些人又追上殺死了。一代名將,居然也不會使用反跟蹤法什麼的。 4.韓信。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用兵鬼神莫測、戰無不勝的大將,政治大方向上卻設總是犯錯誤。被劉邦玩弄於股掌之中倒也罷了,最後居然被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人設計捕殺,真是窩囊! 5.關羽。一個威震天下的名將,在水淹七軍、直*許昌的事業最高峰,卻被自己的盟友襲取後方,敗走麥城,又被人伏擊,被生擒(!!)斬首。這不是一個武聖人的死法。 6.高仙芝。橫掃西域的唐將,安史之亂中鎮守潼關。由於兵少,採取堅守戰略,竟然被唐玄宗認為\出擊不力\賜死。究竟該不該出擊呢?他的繼任者哥舒翰帶著增援的十幾萬精兵出擊,結果全軍覆沒,潼關失守,唐玄宗出逃。 7.黃巢。縱橫天下,傾覆唐朝的豪傑,與自己的兄弟、妻子一起被自己的部下殺死邀功。可悲的是,那個部下又被唐將殺死,同黃巢的首級一起報往朝廷。 8.宋徽宗。一個天才的畫家、浪漫的皇帝取遭受到最不浪漫的命運:被金軍俘虜運往黑龍江。我總覺得,象宋朝這樣經濟、文化發達的朝代(也許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朝代)滅亡本身就是一種悲劇。 9.李自成。不用多說了,正因為死的窩囊,所以才會有他出家當和尚的傳說。 10.石達開。要死就死唄,一定要玩一把投降,結果人家也不上當。

Ⅳ 歷史上有什麼歷史小趣事

清朝時期,由於慈禧的閉關鎖國,導致很多國外的文化和科技都成了當時人們從未見聞的奇怪事件,其中就包括慈禧對相機的趣談。

除此之外,慈禧太後每當照相之前都要親自翻閱歷書,來挑選良辰吉日。在擺設完後,慈禧會立刻要求攝影師將還未上光帶有水的相片呈上去預覽。

慈禧喜歡上這種西洋科技後,就摒棄了對其捏魂的說法。從此,無論是她去頤和園賞雪,還是去中南海游覽都會帶上攝影師。並且,慈禧還曾多次把自己打扮成觀音的樣子,讓宮女裝扮成金童玉女來照相。

Ⅵ 歷史上的趣事

《三國演義》中,周瑜與孫權定下計謀,以孫權之妹為誘餌,騙劉備過江到東吳招親,想趁機殺害劉備,索回荊州。諸葛亮早識破了詭計,對劉備說:「你只管去,我略用些計謀,會讓周瑜一籌莫展。孫權之妹嫁給了你,荊州還會萬無一失。」接著,諸葛亮令武將趙雲隨同並護衛劉備前往,給了趙雲三個錦囊,內有三條妙計,囑咐他依次執行即可。結果,趙雲按照諸葛亮的錦囊妙計行事,不僅幫助劉備將孫權之妹孫尚香夫人迎娶回來,還得到孫權之母吳國太的歡心,陪同劉備夫婦回了荊州。周喻又氣又怒,帶兵追趕劉備時更遇上諸葛亮的埋伏……此即「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有趣故事,亦即諸葛亮的「錦囊妙計」建奇功記載。

《三國演義》這段記敘,為後世創造了「錦囊妙計」和「賠了夫人又折兵」兩個成語。

Ⅶ 歷史趣事

「商人」的由來:
在原始社會後期,出現了以物易物的交換活動。到了夏代,在社會上便游離出一部分專門從事交換的人。公元前一千多年,黃河下游居住著一個古老的部落,他們的祖先叫契。由於契在大禹治水時有功,被封為商,這便是古代的商族。契的六世孫王亥聰明多謀很會做生
意,經常率領很多奴隸,駕著牛車到黃河北岸去做買賣。一天,王亥在販運貨物途中,突然遭到狄族易氏的襲擊,搶走了貨物和隨從的奴隸,並殺死了王亥。王亥有個兒子叫甲微,聽到父親被害的消息後,便興兵伐易。最後終於滅了易氏,商的勢力也從此擴展到易水流域。到了孫湯商族後裔,商族的手工業已相當發達,特別是紡織業,花色品種優於其他各族。孫湯為了削弱夏的國力,便組織婦女織布紡紗,換取夏的糧食和財富,把貿易作為政治斗爭的武器,最後滅了夏代的統治者夏桀,建立了商朝。商朝農業上定居耕種,手工業等也相當發達。

周朝建立後,商族人由統治者一下變成了周朝的種族奴隸。過慣了奢侈生活的商族貴族,每況愈下。商族人為了過上更好的日子,便紛紛重操舊業,到處去跑買賣。久而久之,便在周族人的心目中形成了一個概念,即跑買賣的人都是商族人。後來,慢慢地「族」字也去掉了,簡呼為商人了。這些稱呼一直沿襲至今

Ⅷ 歷史上都有哪些奇聞趣事

歷史上面有很多的奇聞趣事,並且這些故事都非常的奇葩,而且有的時候會讓人匪夷所思,所以有的時候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這句話說的是非常有道理的。有的時候我們要細心觀察身邊所發生的一些事情。

Ⅸ 歷史名人都有些什麼軼事,趣事

1、劉徹金屋藏嬌

陳皇後,小名阿嬌,原為漢景帝劉啟的外甥女,生得甜美嫵媚、楚楚動人。某日,其母帶她入宮,漢景帝的兒子劉徹也在一邊玩耍,便將劉徹抱起問道:「我把阿嬌姐姐嫁給你為妻好嗎?」

阿嬌年歲雖比劉徹大,但劉徹長居深宮,經常與阿嬌嬉戲,見大姐姐皓齒明眸,又擅童玩,於是毫不考慮地回答:「好啊!如果阿嬌姐姐嫁給我,我就蓋一棟黃金屋,把她藏之於內!」

陳阿嬌之母館陶長公主大喜,於是勸漢景帝立劉徹為嗣。

2、楊堅懼內

根據史書記載,楊堅和皇後關系非常親密:「上每臨朝,後輒與上方輦而進,至閣乃止。使宦官伺上,政有所失,隨則匡諫,多所弘益。候上退朝而同反燕寢,相顧欣然。」

獨孤皇後到了晚年時,楊堅想找一兩個美人作為生活調劑,他試探性寵幸了宮女尉遲氏,卻沒想到皇後悲憤交加之下怒殺此女。楊堅一氣之下感覺皇帝尊嚴受到打擊,脾氣暴躁的他負氣離家出走。

孤獨寂寥的老年楊堅雖然試圖在陳、蔡貴人等青春美人那裡找點人生歡樂忘卻愁苦,但失去皇後的痛苦始終無法自拔,而且他也隱隱感悟到了對愛妻的傷害。

獨孤皇後去世剛剛一年多,楊堅就一病不起,臨終前對皇太子和負責山陵的官員說:「我的喪事你們商量著辦吧。唉,說這些有什麼用,我實在忘懷不了皇後,如果靈魂真有知覺,一定要讓我們夫妻在地下團聚。」

3、朱佑樘一夫一妻

朱祐樘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用實際行動實踐男女平等的皇帝。他一生只娶了一個張皇後,從不納宮女,也不封貴妃、美人,每天只與皇後同起同居,過著平常百姓一樣的夫妻生活,實在不易。

孝宗和張皇後是患難之交,一對恩愛夫妻。從接受的教育看,他也很早就懂得若想當個好皇帝,就不能愛美人廢江山的道理。

兩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讀詩作畫,聽琴觀舞,談古論今,朝夕與共。這不經意間的舉動,創造了古往今來一個特殊的紀錄,也算是朱祐樘作為一代明君的佐證之一。

正是由於孝宗堅持只寵皇後一人,使得他成為歷代皇陵中只葬著夫妻兩人的絕無僅有的典型,給他明君賢主色彩頗濃的一生更加平添了許多亮色。

4、戚繼光懼內

戚繼光的妻子王氏,將門虎女,野史上說她「威猛,曉暢軍機,常分麾佐公成功」,有關戚繼光怕老婆的典型事例,最被廣為傳頌的是這樣三件事:

一是戚繼光被部下所激,命親兵接老婆入軍營。帳內眾將皆盔明甲亮,手執利刃,一派殺氣騰騰,想給其妻一個下馬威。

不一會兒,其妻抵達營帳,見了這等陣勢,卻無絲毫恐懼之色,反而目光威嚴,對著戚繼光喝道:「喚我何事?」戚繼光聞言,膽戰心驚,撲通一聲跪下說道:「特請夫人閱兵。」

二是戚繼光架不住部下的慫恿,沖入家裡想用利劍嚇唬一下老婆,以振夫綱。當時其妻午睡剛醒,立馬怒吼:「你拿著寶劍想要干什麼?」

戚將軍嚇得渾身哆嗦,寶劍掉地,匆忙應答:「我想給夫人殺只雞吃。」夫人一聽開口說:「以後殺雞再不要大聲嚷嚷。」戚繼光連連稱是。

三是王夫人所產下的幾個孩子都夭折了,於是戚繼光背著夫人偷偷的納了陳姓、沈姓、楊姓三個小妾一共生了5個兒子。

本來夫人不知道一直相安無事,那曉得有人不慎漏了口風,被王夫人知道了,大白天的順手拿了把刀,要找戚繼光算賬。

聽到這個消息的戚繼光在衣服裡面穿好鎧甲後就去到王夫人的卧室里去找她,一見面就嚎嚎大哭說無孝有三,無子為大,沒有兒子的壓力太大了。

王夫人見狀也心軟了,把刀扔了後也嚎嚎大哭起來,後來從妾生的兒子里過繼了一個作為自己的兒子來養,事情才平息下來。

5、鄭板橋好吃狗肉

板橋定潤格,規定凡求其書畫者,應先付定金,並作潤例,頗為風趣。當時,許多豪門巨紳,廳堂點綴,常以得到板橋書畫為榮。

但板橋不慕名利,不畏權勢,生平最不喜為那些官宦劣紳們作書畫,這在他老人家的潤格里是不便聲明的。有一次,一幫豪紳為得其書畫,運用計謀,設下陷阱。

他們了解到板橋愛吃狗肉,就在他偕友外出交遊的必經之路上,借村民的茅舍,烹煮了一鍋香噴噴的狗肉,待板橋經過時;主人「笑臉相迎,並以狗肉好酒相待。」

板橋不疑,開懷暢飲,連贊酒美餚不止。飯罷,主人端出文房四寶,言請大人留聯以作紀念。板橋深覺今有口福,便立刻應諾,隨即起身提筆,並詢問主人大名,署款以酬雅意。書畢,盡興而歸。

後來,在一次宴席上,他偶然發現自己的書畫作品掛在那裡,方知自己受騙,十分後悔,自己嘴饞不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劉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楊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朱佑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戚繼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鄭板橋

Ⅹ 中國歷史上的趣事

我國是世界上唯一的歷史完備的國家!!歷史史料那是汗牛充棟,不可勝數的。。。。。。就看你怎麼去讀了!!是人雲亦雲?還是辯證的去思考?這就完全的取決於自己了!!。。。。。我這里提供給你一個另外的視角:看看不一樣視角下的蔡桓公。。。。。。。蔡桓公諱疾忌醫了嗎中學課本中有篇《扁鵲見蔡桓公》,因為這篇短文,蔡桓公這個人成為諱疾忌醫的典型,嘲弄聲一片,譴責聲一片。而拋開成見,來看原文,我們發現,蔡桓公並不是諱疾忌醫的人,這是一樁冤案。文章很短,我們不妨再讀它一下。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醫之治病也,攻之於腠理,此皆爭之於小者也。夫事之禍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聖人蚤從事焉。文章開頭,"扁鵲見蔡桓公",這時的蔡桓公身體一點不適的感覺也沒有。扁鵲來見蔡桓公,也沒說是來瞧病的。桓侯說"寡人無疾",是實話實說。可扁鵲的眼睛比現在的CT還厲害,站了一會兒,就突然冒出一句"君有疾在腠理"。並沒有說明依據,僅憑名醫的身份就診斷出人家有病,錯在扁鵲--要是您,身體沒有任何不適,路上遇到個名醫,作出如此診斷,您也是接受不了的。桓侯"不悅"是正常的,在情理之中。"居十日",扁鵲又說桓公有病;"居十日",又說桓公有病。桓公當然不悅,但也只是在扁鵲離開後表現出不悅,並沒有當著扁鵲的面表現出來,給了神醫面子。又"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這時的蔡桓公身體還是沒有不良反應,但扁鵲一而再,再而三說蔡桓公有病,這令蔡桓公不解,但是蔡桓公還是派人問了醫生--這是怎麼一回事?醫生扁鵲見死不救,扭頭便跑,也有點不對,只是到了桓侯"故使人問之",才說出病因及治療方案。"居五日",這已經是扁鵲說桓公有病的第三十五天了,這時的桓公才感到身體疼痛。而桓公一感覺到自己"體痛",就"使人索扁鵲",根本沒有忌醫。桓公不幸,得了怪病,將要死了才有體征。更不幸的是死後讓人笑了幾千年。《扁鵲見蔡桓公》出自《韓非子·喻老》,寓言而已。"喻老",意思是用比喻來說明老子的觀點。作者敘述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本意是說明老子"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這一觀點。"故良醫之治病也,攻之於腠理,此皆爭之於小者也。夫事之禍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聖人蚤從事焉。"這些話是說給醫生(治國者)聽的。而蔡桓公是患者,不是醫生,不是韓非子要說明的主體。韓非子的本意是告誡醫生,這段文字是說扁鵲的失誤,並不是患者有錯。而這段說明主題的話,課本卻沒有選入,刪除了。更冤的是,蔡桓公是春秋時人,而扁鵲應該是他之後的戰國人,扁鵲見蔡桓公等於關公戰秦瓊。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事情還是這些事,可是,蔡桓公變臉了,成了齊桓侯。蔡桓公、蔡桓侯、齊桓侯,到底是誰的事兒也弄不清楚了,最後屎盆子全扣到蔡桓公身上了。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