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美歷史
『壹』 四川美術學院
迄今辦學79年的四川美術學院,前身的一脈是1940年由李有行、沈福文等歸國藝術教育家在成都創立的四川省立藝術專科學校,一脈是1950年西北軍政大學藝術骨幹南下重慶創立的西南人民藝術學院。
1953年,兩校美術、設計類學科合並,成立西南美術專科學校,定址重慶市九龍坡區黃桷坪,並於次年開始興辦附屬中等美術學校。
1959年,更名為四川美術學院,招收4年制本科,成為當時全國五大美院之一。
1981年,成為國家首批碩士學位和學士學位授予單位。
迄今辦學79年的四川美術學院,前身的一脈是1940年由李有行、沈福文等歸國藝術教育家在成都創立的四川省立藝術專科學校,一脈是1950年西北軍政大學藝術骨幹南下重慶創立的西南人民藝術學院。
1953年,兩校美術、設計類學科合並,成立西南美術專科學校,定址重慶市九龍坡區黃桷坪,並於次年開始興辦附屬中等美術學校。
1959年,更名為四川美術學院,招收4年制本科,成為當時全國五大美院之一。
1981年,成為國家首批碩士學位和學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擁有藝術學門類下的美術學、設計學、戲劇與影視學、藝術學理論4個一級學科,均招收碩士研究生。「十三五」期間,4個一級學科均列為重慶市重點學科進行支持和建設,其中美術學、設計學列為重慶市一流學科進行支持和建設。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 4個一級學科均上榜,其中美術學獲評A-、設計學獲評B+,學科實力在重慶市和全國同類院校居於前列。
學校設有本科招生專業22個,其中繪畫、雕塑、動畫、藝術設計、工業設計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美術學、設計學、戲劇與影視學為重慶市特色學科專業群,繪畫、雕塑、產品設計、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服裝設計、動畫、戲劇影視美術、建築學、美術學理論10個專業納入重慶市「三特」行動計劃進行支持和建設。
「十三五」以來,學校確立「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辦學定位和「高素質、創新性、實踐型」藝術人才培養目標,堅持以本為本,全面開展教學建設,構建了「大平台+多通道」人才培養模式。針對全體學生,打造了「思政人文」「專業教育」「實踐教學」和「信息化教學」四大平台,保障了本科教育整體質量。為培養藝術拔尖創新人才,學校設立了「拔尖人才培養」「特色工作室培養」「青年藝術家駐留」「創新創業教育」等多通道培養計劃,扶持有潛力的優秀學生成長成才。「思政+藝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顯著,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的高度評價;注重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榮獲「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稱號;持續打造「開放的六月」藝術游展覽品牌,獲批重慶美育改革實驗區;建設特色校園,強化環境育人,良好的人才培養條件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2018年學校接受教育部專家組本科教學審核評估獲得優異成績,專家組一致肯定:四川美術學院歷史輝煌,成就卓越,藝術英才輩出,社會影響廣泛,是一所特色鮮明,水平一流的藝術院校,是能夠代表重慶乃至中國藝術走向世界舞台的高等藝術院校。
近年來,學校堅持藝術創作服務政治建設、設計實踐服務地方發展的思路,大力鞏固重慶市人文社科重點基地當代視覺藝術研究中心等六個省部級科研平台,增設了重大題材藝術創作研究中心和設計創新研究中心、藝術與鄉村研究院等,在重大題材主題創作、城市文化品質提升和藝術介入鄉村振興等方面成果斐然。
八大美院之一 國內算很厲害了
『貳』 四川美術學院70年歷史給每一位川美同學的深刻啟示是什麼
額,握手,我期待答案!
『叄』 四川美術學院是屬於重慶還是四川
四川美術學院屬於四川省,重慶市是直轄市,已經不屬於四川管理,四川美術學院位於四川省成都市,不在重慶。
『肆』 四川美術學院好還是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好呢急。。。。。急。。。。急啊。。。。。。。。。。。。。。
樓上的樓上那位的網友請你看看南藝是什麼時候成立的吧,有空自己上網查查南藝的歷史再來說話.
我這里給你截取一小段"南京藝術學院是我國獨立建制創辦最早的高等藝術學府,其前身華東藝術專科學校,由上海美術專科學校(1912年創立)、蘇州美術專科學校(1922年創立)兩所中國最早的私立美術學校在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中與山東大學藝術系美術、音樂兩科於1952年合並而成,"
當然並不是年代越久,教學水平就一定高.
我給樓主一個建議,南藝畢竟是藝術類的綜合性學府,在這里學習可以觸類旁通,接觸許多其他種類的藝術學科,可以豐富自己的修養和學識.
如果單一想學好某個學科,川美也是很好的選擇,可以精修!
一切選擇都在樓主你自己的需要
『伍』 四川美術學院70年歷史給每一個川美通血的深刻啟示是什麼我們怎樣為川美的美好明
當下的四川美術學院是一所不學無術的大學!教師、學生都懶散。死水一潭
『陸』 西安美院美術史論和四川美院美術史論哪個更好
川美的好!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系
一、系科的定位和辦學思想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系成立於1998年,1999年與美術教育系合並,2000年成為美術學一系,2001年正式獨立,成為現在的美術學系。在中國當前的學院美術史、美術理論教育中,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系關注當代藝術實踐、面向國際學術前沿,是一個具有鮮明的當代學術特色的正在發展中的新系科。
由於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系是2001年才正式成立的新系,所以在教學傳統、學術的繼承性以及圖書研究資料的積累等方面與一些兄弟院校,比如,與中央美院、中國美院的美術史系相比較,還有較大的差距。但是,經過幾年來的發展,美術學系已基本形成了較完整的美術史和美術理論的教學領域,並逐步建立了一種貼近當代視覺藝術理論和關注當代藝術實踐的研究與教學相結合的特色。美術學系將在完善優化現有的教師隊伍的同時,繼續致力於引進和聘任優秀的學者、專家,使美術學系成為國內領先的當代視覺藝術理論的開拓基地和培養基地。我們的建系工作必須基於這樣的原則之上,即:具有全球視野和建樹中國當代視覺藝術和文化理論體系的雄心。中國對西方文化和藝術的學習和引進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中國在20世紀初就已經建立了藝術教育機構。但是,中國的藝術史和視覺藝術理論的研究與教育,與西方比較還很不完善,還處於起步的階段。比如,西方的很多大學都設有藝術史系,並將重點放到博士和碩士的培養教育方面。在研究和教學領域方面,他們基本上做到了全球化,涵蓋了世界不同的文化區域的藝術史,如亞洲、伊斯蘭和非洲藝術的研究在西方都很有成果。相對而言,我們的研究領域就顯得單調和平面化得多。在藝術理論方面,西方的研究與教學已經形成了傳統,從17、18世紀的德國古典哲學傳統衍生的美學理論發展出現代藝術史理論,經過形式主義、圖像學、符號學、現代主義,發展到後現代主義的各種理論。這些理論是與西方的藝術實踐緊密相結合的。可以說沒有這些理論的發展就沒有西方的現代藝術和後現代藝術。實際上,中國傳統藝術的發展也是非常重視理論的,藝術實踐與藝術家的理論(包括文學、宗教、哲學)的修養息息相關。而傳統文論、畫論等已經成為中國傳統人文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今天中國的藝術理論的建設要一方面繼續大力吸收借鑒西方的成果,特別是借鑒他們如何體系化地整理和發展自己的藝術研究的方法論,如何從多種不同的視角去觀察和分析藝術歷史和藝術家的,如何將作為「客體」的藝術品和廣泛的社會文化背景作為有機的系統進行研究的。同時我們也應當特別強調建樹中國自己的當代藝術理論和美術批評體系,這就需要我們在大力引進西方的經驗和成果的同時,也努力嘗試如何將傳統的藝術思想和人文學科的精華轉化為當代視覺藝術理論的合理成分。
在藝術史和藝術理論的教學方面,我們應當吸取西方學院教育注重專業化的訓練與廣博化的知識結構相結合的訓練方法。中國當前的藝術理論教育應當避免要麼只重視某一專業知識技能,要麼只強調某種玄虛空泛的「大」 文化理論的兩種極端化的傾向。我們要建樹一種扎實的史論結合、視覺分析與文化闡釋統一、專業責任感與人文關懷並重的視覺藝術理論教育體系。在這一辦學原則的基礎上,我們努力將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系建成培養新一代出色的藝術(史)理論家、批評家和策劃人的基地,具有獨特學術特色的研究基地。
二、系科發展規模及人才培養目標
美術學系本學年有本科生253人,碩士研究生23人。
至2007年:穩定保持並深入持續地完善新專業,保持傳統學科已經擁有的優勢。本科學生在校生達到300人。在校研究生40人。增加一個新專業:藝術傳媒理論。爭取美術學系博士點的申報成功,使得美術學系的科研成果與知名度在國內外都有一個比較大的提升。
至2010年:招收至少6 個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在校碩士研究生50人。本科生將完善已有的4個專業:美術史論,藝術理論與批評、視覺文化策劃與管理,視覺藝術傳媒。本科生的在校人數將控制在300 人之內。美術學系在國內外有一個基本完整而獨特的學術形象:部分專業在國內領先,在國際上有較大的影響,將東亞研究所和現代藝術資料中心建成為藝術研究領域中的重點學科基地。
根據四川美術學院的規劃,美術學系的發展方向是為成立二級學院做准備。因此,美術學系設想在現有的藝術史論、藝術理論與批評、以及策劃與管理專業的基礎上,將發展和新建藝術傳媒理論等專業。本系美術學專業為美術史論、美術教育領域培養教學和科研骨幹。培養美術評論、編輯、藝術管理和博物館等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學生畢業以後能從事美術教育、美術研究、文博藝術管理、新聞出版等方面的工作。視覺文化策劃與管理專業以「視覺文化」為基本對象,提供「策劃與管理」方面的人才培養, 它的適應領域為現代博物館的高級管理;視覺文化公共項目的策劃與管理人員;視覺文化出版項目的策劃與管理人員;視覺文化動態與靜態傳播項目的策劃與管理人員。其在國內目前的主要對口工作單位為電視台、報刊、畫廊、博物館、美術館、文化館等等。藝術傳媒專業將為迅速發展的網路媒體和廣告的發展提供研究人才。
三、師資隊伍
美術學系現有教職工17人。專任教師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 人。專任教師中博士1人,碩士8人。初步建立了一支結構合理的教學師資隊伍。但是美術系仍然是一個發展中的系科,在未來的5年中,美術系將大力聘任不同專長的學者擔任美術學系的教師。將聘任的重點放在已有顯著研究成果的中年學者和剛畢業的博士研究生。
教師隊伍在2007年爭取達到15名,初步擬涵蓋如下專業課和研究范圍,分別置於中外美術史教研室、美術理論與批評教研室、以及藝術策劃與管理三個教研室中:
中外美術史教研室:
中國美術史
美術考古
中國現當代美術史
西方美術史(古代)
西方20世紀與當代藝術
東亞美術(日本、韓國)
西南美術
美術理論與批評教研室:
美術史方法論 (西方美術史方法論,中國畫論、書論等)
當代美術批評理論
視覺文化理論(新殖民、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文化產業等涉及文化學的藝術研究)
新媒體理論 (可以由「當代美術批評」兼)
藝術策劃與管理教研室:
當代藝術史與當代藝術理論
當代藝術批評
美術館學理論(歷史、現代博物館結構理論)
展覽與項目策劃 (策劃理論、策劃實踐)
文化產業與市場學理論
文化課課程包括:
中國文化史(古代漢語、文學史、歷史、哲學史、宗教史等,可以其中一項為專長,兼及其它。並能從事文化學方面的授課與研究)。
西方文化史 (歷史、哲學史、宗教史等,可以其中一項為專長,兼及其它。並能從事文化學方面的授課與研究)。
在常任教師之外,聘任長期和短期的客座教授,國外及國內。
設立專門基金,請外單位或國外學者來本系和本院搞講座。專題或者專題系列形式。
四、課程設置的規范化
雖然川美美術學系是一個新系科,與美術學院的其他系科一樣承擔著大量的本科教學任務。這種擴招的壓力是中國美術學院教育在轉型中的必然陣痛。但是,從長遠的發展而言,作為少數重點美術理論系科的川美美術學系,必須將自己的培養中心轉移到本科研究生並重,甚至以研究生教育為重點的方向上。因此,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新型的藝術學教學系統。這一系統將把現有的課程設置逐步改為由三個層次組成的課程設置: 1)研究生和高年級的研討班, 2)高年級的講座選修課, 3) 低年級的藝術史必修課。在這種課程設置結構中,美術學系的各種研究生課程將對外系的研究生作為選修課開放。同時,美術學系也仍然會承擔美術學院的其他學科的藝術通史共同課的教學任務。在這種教學原則的指導下,逐步形成以本系為主,外教、客座為輔的合理良性的教師結構。
堅持教學與科研結合,以教促研、以研帶教的方向。專著、教材在教學的過程中形成。教學在研究的帶動下深入全面的發展。在教學與研究的結合方面走出一條路。教學的過程是催化研究成果成熟的過程。
培養品學兼優的專業人才是美術學系的天職。教師必須忠於自己的職責,規范自己的教學言行。認真備課、完善講義、檢查教學效果、定期與學生交換意見。從2005年本系將逐步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學生對教師授課的學期評定製度與方法。
五、科研的發展規劃
在一個培養高等教育和研究人才的教學機構中,沒有科研的教學是「教書匠」式的死教學。美術學系將從各個方面以最大努力支持教師和研究生進行科研,並將科研成果作為衡量本系的學術水準和教師的學術水平的重要依據。我們鼓勵並在系科的建設規劃中強調每一位教師同時也應當是或者有可能發展為某一領域的專家。換句話說,美術學系應當是由諸多專家組成的教學機構,而非單純的為教學而教學所拼湊的單純的教學機構。這些專家應當兼有為教育而獻身的熱情與經驗,和在自己的學科領域不斷探索的理想主義精神。
年輕教師應有自我學科的定位和科研計劃。講師以上的教師將制定出較詳細的兩年內科研計劃。依據這些計劃,每年年終向系裡匯報科研成果,同時美術學系將對教師的科研進行考核,並給予相應的獎勵。
2005-2006學年的美術學系教學及科研配合發展項目初定如下:
一、由美術史教研室承擔:
1、巴文化及長江三峽出土文物的美術研究
2、蜀文化及三星堆出土文物的美術研究
3、中國歷代書法及中國現代書法研究
4、明清之際西方傳教士的中西畫法交融形態研究
5、黃賓虹研究:黃賓虹對當代中國畫的變革意義和形式價值
6、林風眠研究:《林風眠傳》電影劇本、電視劇劇本
7、陳子庄研究:《畫俠傳奇》電視連續劇本
8、西方古希臘藝術中的性別傾向研究
9、新時期中國女性藝術研究
二、由美術理論及批評教研室承擔:
1、西南區域美術家及美術研究
2、四川美術學院優秀教案集
3、發展中國家美術研究
4、當代中國美術教育研究:後擴招時代教育格局及教育現狀調查
5、美術批評方法論研究
6、四川重慶前文革美術及文革美術研究
7、流行文化與通俗文化研究
8、電子媒介、網路藝術
9、四川美術學院學術傳統叢書
10、當代藝術教育中手工方式的推廣及動手能力的培養
三、由藝術策劃與管理教研室承擔:
1、中國當代藝術策展案例輯成
2、藝術院校畢業生就業互動模式
3、重慶市美術館建制、功能、項目總體策劃
建立一個研究所和一個中心:東亞現代藝術研究所和中國現代藝術資料中心。
中國現代藝術資料中心 :
爭取在2006年建成。旨在搜集和編纂中國自1930年代以來,特別是自文化革命結束以來的中國現當代的藝術史料。出版資料集並建立電腦化的資料庫。由於本系數位教師長期從事中國當代美術的研究、批評及策劃工作,這將為建立資料中心起到促進作用。
東亞藝術研究所:
爭取在2007年建成。旨在對日本、韓國、香港、台灣和大陸的20世紀和21世紀的藝術的研究和資料編纂。出版東亞各地區的現代藝術史專論和教材。填補現時中國東亞現代藝術研究的空白。該所將與美國的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藝術史系和匹茲堡大學東亞藝術中心建立長期聯系和交流。
『柒』 川美地址歷史
美專校街不是以山城重慶的地利形勝以及商貿、官府、名人等特徵命名的,而是以一所學校的校名作為街名因襲得名的。
1926年,重慶長壽人楊公庹,因感於家鄉需要培養一批美術專門人才,籌集了一筆資金,在重慶張家花園創辦了「西南美專」。
楊公庹是與徐悲鴻同赴巴黎,留法習畫的同學,西南美專創辦起來後,他自任校長。這以後,校址先由張家花園遷到城內的鐵板街,繼而又由鐵板街遷至城外的上清寺。
西南美專設有高師科、普師科、西畫系、音樂系等科系,全校師生約三百人。抗戰時期,國畫家張聿光、音樂家沙梅、劉淑芳等名家都曾在西南美專執教。那時的西南美專,可謂桃李芬芳,弦歌一堂,名師薈萃,人才濟濟。
陪都時的重慶,日機空襲頻繁,為避報警,西南美專遷往巴縣漁洞溪,其校址讓給了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直到1950年西南美專停辦,全部師生轉入四川美術學院,在二十四年漫長中,西南美專為社會鄉梓輸送了大量美術音樂人才。
「西南美專」是校名,後因該校址處建街辟市,故取名「美專校街」。1940年市政拓寬路面,曾一度改街名為「中渝支路」。1949年恢復為「美專校街」,一直沿用至今。
美專校街,位於主城區西北部,北接上清寺,東連中山三路,長0.24公里,車行道寬10.3—19.8米,瀝青路面。一頭緊鄰重慶廣播電視大院及市檢察院舊址,一頭是牛角沱汽車站及區、縣長途客運售票處。現已成為上清寺地區的主要幹道之一。
(這就是重慶:美專校街的由來」)
『捌』 四川美術學院的辦學歷史是怎樣的
1940年,李有行、沈福文教授等老一輩藝術家在成都創辦了四川省立藝術專科學校。
1993年,四川省教委批准裝潢環境藝術系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工藝設計系設工業設計專業。
1994年,四川省教委批准染織服裝設計系設服裝藝術設計專業。批准染織服裝設計系更名為裝飾設計系,並試辦室內裝飾班。
2006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學校為藝術學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
2011年,藝術學作為學科門類設置後,學校獲得了美術學、設計學、藝術學理論和戲劇與影視學四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2010年,學校獲得藝術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2014年,學校獲得風景園林專業學位授權點。
『玖』 四川美術學院70年歷史給每一個川美同學的深刻啟示是什麼我們怎樣為川美的美好
這問題網路上求助·····得到答案的可能性不大啊·········這次的題太扯淡了····
『拾』 四川美術學院為什麼在重慶
學院成立於1940,成立於四川藝術學院,1950年底改名為成都藝術學院。1953年與西南人民藝術學院合並,改為西南藝術學院1959西南藝術學院改名為四川藝術學院,所以四川美術學院在重慶。
四川美術學院是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省級本科院校。學校是中國31所獨立高等藝術院校之一,中國八大美術院校之一,國家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大學。
(10)川美歷史擴展閱讀:
四川美術學院的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11月,學校擁有專任教師467人,教師中教授75人、副教授145人、講師285人;其中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獲評德藝雙馨藝術家1人、五一勞動獎章1人、全國先進工作者1人、國家中青年突出貢獻專家1人。
入選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1人,入選首批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5人,獲評第五屆全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獎1人、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2人,入選重慶市首批和第二批學術技術帶頭人或後備人選2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