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健雄物理獎
Ⅰ 有誰知道我國有關科研的獎項有哪些
吳健雄物理學獎、國際科技合作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一)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二)國家自然科學獎;
(三)國家技術發明獎;
(四)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國家星火獎、
國家技術發明獎
(一)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二)國家自然科學獎;
(三)國家技術發明獎;
(四)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科學技術進步獎、「兩彈一星」功勛榜、陳嘉庚獎、自然科學獎、華羅庚數學獎、何梁何利獎、中國工程科技光華獎
Ⅱ 吳健雄曾幫兩位華裔獲諾貝爾獎,自己為何卻不被人知
因為兩位華裔都是受到他的指導,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水平
Ⅲ 為什麼科學家覺得,諾貝爾未能頒獎給吳健雄是極大的不公平,她有多優秀
很多人都認為諾貝爾沒有頒獎給吳健雄博士是極大的不公平,因為吳健雄博士一生中做出的貢獻非常顯著。吳健雄博士為了祖國的繁榮,毅然決然的回到國內,為中國的國防事業奠定了基礎,她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實在是不公平。
很多科學界的朋友都為她感到不平,但吳健雄本人自己卻並沒有回應,直到1988年以後,吳健雄才在諾貝爾獎獲得者史坦伯格的祝賀信上寫了這樣一段話:“盡管我從來沒有為了得獎而去做研究工作,但是,當我的工作因為某種原因而被人忽視,依然是深深地傷害了我。”1997年吳健雄在美國去世,享年85歲,她的丈夫袁家騮先生按照其生前遺囑,將遺骸送回祖國大陸安葬。
Ⅳ 吳健雄助楊振寧、李政道榮獲諾貝爾獎,為何自己沒有得獎
吳健雄助楊振寧、李政道榮獲諾貝爾獎,自己沒有得獎,因為主要的思想和理論不是吳健雄的,它屬於助手,不是他的原創。
Ⅳ 吳健雄的主要成就
主要榮譽
吳健雄一生獲得的獎項眾多,榮譽等身。
1、她於1948年被選為美國物理學會會員,並於1975年成為美國物理學會首位女性會長,並於同年獲得該學會頒發的頒發的博納獎。
2、1958年,她成為首位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名譽博士學位的女性。
3、她於同年被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並於1964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院頒發的科姆斯托克物理學獎。
4、1959年,她獲得了美國大學婦女協會功績獎,並於1962年獲得該協會頒發的年度婦女獎。
5、她於1975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章,並於1978年成為首任沃爾夫物理學獎得主。
6、1974年,她被美國工業研究雜志選為年度科學家。
7、1990年,一顆小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她是首位在世時享此殊榮的科學家。
8、吳健雄於1994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首批外籍院士。
9、她於1962年獲得美國富蘭克林學會頒發的魏德瑞爾獎章,於1965年獲得台灣嘉新文化基金會頒發的特殊貢獻獎,並於1991年獲得卜平獎。
10、1986年,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落成一百周年之際,她獲得了艾麗絲島獎章。
11、1995年,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及李遠哲四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在台灣發起創立吳健雄學術基金會。
12、該基金會自1998年起每年會舉辦吳健雄科學營。
13、1999年,東南大學報請中共中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在校園內建造吳健雄紀念館。
14、紀念館於2002年落成,設計方案由袁家騮先生親自選定。紀念館收藏了袁家騮等人捐獻的吳健雄生前所獲獎章、獎狀及手稿等等遺物。
15、中華民國物理學會自2003年起開始向女性會員頒發吳健雄獎學金。
吳健雄(英語:Chien-Shiung Wu;1912年5月31日-1997年2月16日),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在核物理學領域卓有貢獻。在曼哈頓計劃中,她參與研究了如何利用氣體擴散法分離鈾的兩種同位素,鈾-235與鈾-238。
其最著名的一項工作是利用實驗方法驗證宇稱不守恆。這項工作令其同事李政道與楊振寧獲得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並令其本人獲授1978年首次頒發的沃爾夫物理學獎。吳健雄在實驗物理學方面的造詣常令人將她與居里夫人相提並論。
她常被人稱作是「中國的居里夫人」、「物理研究的第一女士」、「核子研究的女王」以及「世界最傑出女性實驗物理學家」。
(5)吳健雄物理獎擴展閱讀:
一、社會任職
1975年任美國物理學會第一任女性會長;
1982年受聘為南京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校的名譽教授,是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二、人物影響
以色列人設立了沃爾芙獎,專為那些應得而未得到的諾貝爾獎落選者而設。吳健雄是該獎第一位得主,獎金甚至超過諾貝爾獎。復旦大學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江才健著《吳健雄》一書。
1986年,在南京大學設立「吳健雄、袁家騮」獎學金,以表彰在物理實驗方面有突出表現的學生。
1998年,吳健雄以她父親的名義設立了"紐約吳仲裔獎學金基金會"。
1992年,南京大學物理系建立「吳健雄圖書館」,東南大學建立「東南大學吳健雄實驗室」。 1992年,四位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在台北發起成立「吳健雄學術基金會」。
1994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設立「吳健雄物理獎」、「吳健雄袁家騮自然科學基金會」。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明德中學先後設立「吳健雄獎學金」。
Ⅵ 吳健雄為什麼沒有得到諾貝爾獎
因為吳健雄對發現宇稱不守恆所做出的貢獻並不如楊振寧和李政道那樣有十足的原創性。
宇稱不守恆的設想是楊振寧和李政道給出來的,在他們二位發表的論文中還可以看到他們給出了幾種實驗方案去檢驗宇稱是否守恆,吳健雄用的就是楊振寧和李政道給出的實驗方案。
萊德曼小組的實驗論文和吳健雄小組的論文都投給了《物理評論》,論文發表在了同一期,並且上面顯示的收稿時間也是一樣的。
在論文發表之前,萊德曼和吳健雄一起出席了新聞發布會,一起宣布了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恆。
萊德曼在後來的1988年因發現輕子的二重態結構以及發展中微子束方法獲得了諾貝爾獎,他還是「上帝粒子」這個詞的發明者。去年10月,萊德曼去世,享年96歲。
Ⅶ 為什麼說吳健雄博士是應獲得諾貝爾獎而未能獲獎的科學家之一呢
吳健雄博士一生成就顯著,在物理學界名聲顯赫。1957年,楊振寧和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獎時,英國物理學家就稱吳健雄已具有獲得諾貝爾獎的重大成就。194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得主拉比1968年在美國就公開表示,吳健雄博士是應獲得諾貝爾獎而未能獲獎的科學家之一。楊振寧博士也有類似的說法。但對於這件事,吳健雄大度地說道:「我研究科學,是為了科學,而不是為了它所帶來的光榮。」後來她又多次強調:「我是為了科學而研究科學,並不是為了榮譽。」在美國作出了巨大成就的吳健雄博士,並沒有忘記自己的故國和人民。她多次訪問中國,深情地關注著中國的科技進步和青年的成長。她到南京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大學進行過多次講學,並被這些學校授予榮譽博士或者榮譽教授的榮銜。她每到一所學校,都深情地勉勵同學們努力學習,盡快地成長,挑起「四化」建設的重擔。祖國的每一個進步,她都感到由衷地高興,因為她知道,無論走到世界何方,她那張刻著中國名字的臉永遠不會變。
Ⅷ 吳健雄教授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呢
實驗是一個小組完成的,她自己擅自一個人將論文寫了,不能發獎,要不然別的科學家意見太大!
Ⅸ 為什麼世界欠吳健雄一個諾貝爾獎
提起科研工作,大家肯定都不會陌生,因為我們現在的社會與科研接軌,不過搞科研工作是很累的,不僅累還很耗費時間耗費精力,搞科研不僅講究時間還要講究效率,有的人一輩子說不定也做不完一個實驗,而且一些實驗也要好多人十幾年才能做完,才能有成果出來,才能造福社會。她穿旗袍做原子彈,世界欠她一個諾貝爾獎,
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是「誰說女子不如男」,中國科學界先有吳健雄女士,後有屠呦呦女士,充分的說明了這句話。不過這兩位女士能獲得如此大的成就跟她們平時的努力離不開,也跟她們身上優秀的品質分不開,沒有這些優秀的品質和平時的努力,她們不太可能會取得這么大的成就,她們身上還有一個優秀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就是淡泊名利。現在的人,為了名和利什麼都可以不要,這可能就是現在的人成功的可能性不大的原因之一吧。而且她們做了這么多,都是為了自己的國家,為了自己的國家能強大。
Ⅹ 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吳健雄中誰沒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
吳健雄沒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
李政道:1926年生於上海,美籍華人,1957年獲物理學獎,時年31歲;
楊振寧:1922年生於安徽,美籍華人,1957年獲物理學獎,時年35歲;
丁肇中:1936年生於美國,美籍華人,1976年獲物理學獎,時年4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