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滑輪物理題

滑輪物理題

發布時間: 2021-08-03 13:26:50

Ⅰ 一道滑輪的物理

1.以人,籃,動滑輪整體為研究對象
三根繩把他們拉起
F=(G人+G籃+G輪)/3=(500+100+0)/3=200牛
2.以人為研究對象
F+N=G
N=G-F=500-200=300牛

Ⅱ 初中物理題(滑輪)

注意上邊定滑輪和鋼架上端連接的繩子,此時這段繩子的拉力為
F=
3
*250N=750N
鋼架對地面的壓力為
F壓=G鋼架+F=2250N+750N=3000N

Ⅲ 初二物理滑輪題

由可繞中心軸轉動有溝槽的圓盤和跨過圓盤的柔索(繩、膠帶、鋼索、鏈條等)所組成的可以繞著中心軸轉動的簡單機械。滑輪是杠桿的變形,屬於杠桿類簡單機械。在我國早在戰國時期的著作《墨經》中就有關於滑輪的記載。中心軸固定不動的滑輪叫定滑輪,是變形的等臂杠桿,不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中心軸跟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動滑輪,是變形的不等臂杠桿,能省一半力,但不改變力的方向。實際中常把一定數量的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成各種形式的滑輪組。滑輪組既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

工廠中常用的差動滑輪(俗稱手拉葫蘆)也是一種滑輪組。滑輪組在起重機、卷揚機、升降機等機械中得到廣泛應用。

滑輪有兩種:定滑輪和動滑輪

(1)定滑輪實質是等臂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但可改變作用力方向.

定滑輪的特點

通過定滑輪來拉鉤碼並不省力。通過或不通過定滑輪,彈簧秤的讀數是一樣的。可見,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在不少情況下,改變力的方向會給工作帶來方便。

定滑輪的原理

定滑輪實質是個等臂杠桿,動力L1、阻力L2臂都等於滑輪半徑。根據杠桿平衡條件也可以得出定滑輪不省力的結論。

(2)動滑輪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省1/2力多費1倍距離.

動滑輪的特點

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力,費距離。這是因為使用動滑輪時,鉤碼由兩段繩子吊著,每段繩子只承擔鉤碼重的一半。使用動滑輪雖然省了力,但是動力移動的距離大於鉤碼升高的距離,即費了距離。

動滑輪的原理

動滑輪實質是個動力臂(L1)為阻力臂(L2)二倍的杠桿。

(3)滑輪組:由定滑輪跟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既省力又可改變力的方向.

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總重的幾分之一.繩子的自由端繞過動滑輪的算一段,而繞過定滑輪的就不算了.

使用滑輪組雖然省了力,但費了距離,動力移動的距離大於重物移動的距離.

滑輪組的用途:

為了既節省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可以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

省力的大小

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滑輪組的特點

用滑輪組做實驗,很容易看出,使用滑輪組雖然省了力,但是費了距離——動力移動的距離大於貨物升高的距離。

Ⅳ 物理滑輪題

(1)η=W有/W總
η=Gh/Fs
η=Gh/fnh
80%=800/2F
F=500(N)
(2)F壓=G人-F=600-500=100(N)
p=F壓/S=100/0.05=2000(帕)
(3)Fmax=G人=600(N)
G動=nF-G=500×2-800=200(N)
Gmax=nFmax-G動=2×600-200=1000(N)

Ⅳ 初三關於滑輪的物理題

要有圖啊
滑輪組解答題目,繩子段數n是關鍵
該題目中n=4嗎?
w有用=gh=1000n*2m=2000j
w總=fs=fnh=312.5n*4*2m=2500j
η=w有用/w總=2000j/2500j=80%

Ⅵ 初三物理滑輪題

克服動滑輪和物重做功佔90%
克服摩擦和繩重產生的額外功占克服動滑輪和物重做功的1/9
總功=克服動滑輪和物重做的功*10/9 ,
列式:50%≤G/[(G+2)*10/9]≤80% ,
得 2.5牛<=G<=16 牛

Ⅶ 物理滑輪題。

看在這題比較難得份上我就寫點過程給你吧。
首先注意題目中的一個條件:不計軸摩擦和繩重 這個條件說明機械效率=G物/(G物+G動) 還有F=(G物+G動)/n 以及其他不同公式都可以使用。
第一個句號前有三個難點,一個是竭盡全力,說明此時人的拉力等於自身重力 F=G人
一個是磅秤示數,這說明可以計算出實際的G物=1100N
此時n=2 一個是未知量G動
則 G人=(1100N+G動)/2
第二句話: 人對地面壓力100N 說明F=G人-100N
物體被提起,則實際G物變為1500N
此時n=3
則 G人-100N=(1500N+G動)/3
聯立兩式解方程
再用機械效率公式算出後來的機械效率即可。

Ⅷ 關於滑輪的物理題

第一個問題就不說了吧,地球人都知道
對第二個問題,其實如果是我也會象樓主那樣做,也就是:
W1=F(2πR1-2πR2)
W2=Gπ(R1-R2)
F(2πR1-2πR2)=Gπ(R1-R2)
所以F=G/2
不過個人也有點疑問:
現在我將鏈子(接近A,B滑輪的)按從左到右編為1,2,3,4
那麼如果不考慮1號和3號鏈子在B上的滑動,那麼上面的作法沒有任何問題;如果要滑動呢?那是不是要考慮F在3號鏈子上的作用?也就是F=G
以上純屬個人看法,本人也不是什麼物理高手,有什麼問題歡迎提出
應版主要求,我的QQ是395592216

Ⅸ 滑輪的物理題

先分析滑輪1,因為上面固定,所以它是平衡的,左邊拉著2,所以繩子的拉力是200N。
再對3做受力分析


滑輪2上繩子兩邊拉力相等
(600+300-200)÷2=350N
4對3的壓力600-350=250N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Ⅹ 滑輪物理題。。。。。。。。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共有3段繩子承擔拉動物體的力
而已知拉力為40,所以拉動物體的力為40N*3=120N。
而物體又是勻速運動,所以摩擦力和拉力平衡,故摩擦力f=120N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