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奇妙的生物

奇妙的生物

發布時間: 2021-08-03 16:01:14

❶ 十大最奇怪的生物

令人恐怖的「骨折蛙」

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的大衛·布萊克伯恩和同事們認為,這種看似頗為可怕的生理結構變化是一種防禦機制。他們指出,之前曾觀測到蠑螈皮膚下的肋骨會分裂形成起到保護作用的倒鉤,但這種生理機制未曾出現在青蛙身上。這種特徵主要出現於生活在非洲喀麥隆的Astylosternus genus青蛙,其中11種就有9種就長有像貓的爪子。 布萊克伯恩說,「其他一些青蛙物種長有骨刺是用於保護腳趾腕部,但是它們的骨刺是從皮膚上長出的,而並非是在緊急防禦狀態下刺透皮膚。」此外,T. robustus的骨刺僅出現於後腳趾上,包圍在大量結締體素之中,在鋒利的爪尖和青蛙腳趾前端之間形成一個膠原質結構。青蛙爪子的末端連接著肌肉,布萊克伯恩和同事們認為當這種青蛙被攻擊時,它會收縮肌肉,將爪子向下。鋒利的爪尖與會骨骼分離,穿透腳趾皮膚顯露出來。

僵屍毛蟲
從技術上說,僵屍毛蟲指的是兩個令人感到怪異的動物,一個是寄生的擅長控制異類行為的黃蜂,另一個才是僵屍毛蟲。經多長時間的進化,它們已經融為一體: 黃蜂幼蟲用化學方法操縱毛蟲的行為,讓它們變成自己的「僵屍保鏢」。一種稱為Glyptapantele的寄生性黃蜂採用了同樣殘忍的策略,只不過它將幼蟲植入毛蟲而非蟑螂的體內。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黃蜂幼蟲會使毛蟲成為它們的保鏢。幼蟲從毛蟲體內出現,粘在附近植物的身上,毛蟲則在一邊為它站崗放哨,對試圖接近它們的任何物體展開攻擊。研究這種奇特現象的科學家發現,一兩只幼蟲會躲在毛蟲身後。黃蜂幼蟲可能會分泌某種化學物質,用以控制可憐的毛蟲的大腦,此時毛蟲充其量只是行屍走肉,幼蟲已將毛蟲吃得只剩下一半。

利用太陽能的海蛤蝓
長期以來,這種亮綠色的海蛤蝓發現於美國東部海域,它們主要以吃水藻為食,但令科學家們驚奇的是它們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可以利用太陽能。
雖然早在19世紀70年代就發現了這種海蛤蝓,但直到今年初科學家才對它產生了清晰認識,美國緬因州立大學的瑪麗-羅姆霍(Mary Rumpho)發現了這種海蛤蝓是如何工作的,它們能夠竊取水藻中的葉綠體增加至其腸道的細胞中,這種可獲得太陽能的動物同時還將某些水藻的基因添加至自己的DNA結構中。目前還沒有科學家能夠發現這種海蛤蝓實現「光合作用」秘密所在,尤其是跨越物種進行DNA吸收在科學家看來是無法實現的。(這個小傢伙名叫「Elysia chlorotica」,可謂是生態運動的一個典範。亮綠色的Elysia chlorotica身體呈凝膠葉形狀,生活在美國大西洋海岸。在享受海藻這一美食時,他們會吸收葉綠素並「偷盜」一些植物基因。這項本領允許它們在只有陽光情況下生存整整一年時間。

自給自足的金礦菌
北京時間2008年10月13日消息,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在地下金礦深處生存著一種新物種細菌令天體生物學家非常興奮,這種細菌被稱為「大膽旅行者(the bold traveller)」,它們不同於其他生物體,具有生活在完全隔離環境的能力,該種能力暗示著這可以作為其他行星上生命體存在的關鍵性條件。它們生活在一座金礦地下2.8公里處溫度達60度的水中,完全是一種與世隔絕的狀態。令人感到吃驚的是,「勇敢的旅行者」即不需要陽光也不需要氧氣。科學家發現,它們擁有實現自給自足所需要的所有基因,可以完全與其它任何生命體「老死不相往來」。「勇敢的旅行者」的發現讓天體生物學家陷入興奮,他們認為外星生物也許就是這樣一種生存狀態。

利用電場求愛的發電魚
雄性象鼻魚一大著名之處莫過於利用電場吸引異性。2008年,科學家經實驗發現,雌性象鼻魚非常喜歡這種求愛方式,雄性在臨近相關動物上方製造的電火花讓它們難於拒絕。生活在非洲的象鼻魚,幾乎遍布非洲所有的河流、湖泊里。象鼻魚全身為淺黑色或煙色,遠看像一把阿拉伯彎刀,尾部像刀柄,身體像刀刃,因有一條較長的「鼻子」而得名。當然那並不是它的「鼻子」,而是它的下頜延長而形成的長吻,不過功能到與象的鼻子相似,用來找尋食物,捕捉食物。

世界上最小的蛇
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的進化生物學教授布萊爾-海志斯(Blair Hedges)日前在巴貝多的海島上偶然發現了這種蛇。海志斯常年致力於發掘海島上未知的爬行動物,並曾於1993年及2001年兩年內先後發現了世界上最小的壁虎和最小的青蛙。他認為海島的環境非常適合體型大小比較極端的物種居住。
這種蛇屬於細盲蛇科(thread snakes)的一種。細盲蛇主要分布於美洲熱帶、亞熱帶地區和非洲,少數種類見於美國西南部、阿拉伯、印度和巴基斯坦。與其它盲蛇亞目成員不同,細盲蛇科牙齒長在下頜而非上頜,用於捕捉幼蟲及吞食獵物。細盲蛇科體型比盲蛇纖細,多數種類不超過30厘米,也包括一些體型最小的蛇。這種蛇通常無毒性,外形像蝡蟲,眼睛退化,無視覺作用。
海志斯還發現,由於這種蛇體型過於微小,因此它們的體內剛好只能夠孕育一個蛇卵,由此也可以推斷出世界上不可能再找到比這更小的蛇了,因為若是體型再小一點的話,是不可能產卵繁殖的。
盡管這只蛇的大小已足以讓人驚異,但還有比這更小的脊椎動物,科學家2006年在印度蘇門答臘島的熱帶雨林中發現了一種「袖珍」魚,學名為paedocypris progenetica ,其成年魚的身長只有7.9毫米,相當於一隻蚊子大小

重達1噸的嚙齒動物
科學家發現重達1噸的嚙齒動物,學名「Josephoartigasia monesi」,但你不需要擔心,因為它們生活在200萬年前的南美洲地區。毫無疑問,要想為這個大塊頭准備一個窩,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世界上唯一的無肺青蛙
Barbourula kalimantanensis擁有極強的偽裝能力,趴在石頭上的時候,即使近在咫尺,你也很難發現它們的存在。而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種身材小巧、眼睛大大的青蛙居然沒有肺,所有氧氣的獲得均要靠皮膚來完成。 這種青蛙體長不超過2英寸,它是一種行蹤難測、數量稀少的青蛙。它生活在印尼婆羅洲加里曼丹雨林地區的寒冷急流河域,它的皮膚十分光滑,令人驚訝的是它們竟能夠生活在如此急流的水域之中。
比克福德和同事之前也未想過這種青蛙會沒有肺,他說,「非常幸運的是我捕獲到了這種青蛙,30年以來,尋找這種青蛙的勘測研究間歇性地進行著,直到我們組織的一支國際聯合小組在印尼婆羅洲保護區發現了它的蹤跡。我們11人的研究小組用了近兩個星期才找到這種青蛙。」

新發現瀕危猴子
2008年初,科學家在亞馬遜河流域西北部發現一種新猴子,並隨即將它們列入瀕危物種名單。毫不令人感到驚訝的是,發現靈長類動物新種群已經是非常罕見的事情

❷ 奇妙動物的資料

動物世界真神奇呀!請跟我一起去探知動物世界的神奇吧。
有一種生活在熱帶雨林的螞蟻,它們可以用自己的身體在地上堆起一個像煙窗一樣的「土堆」,把螞蟻窩內的熱量排放出去,再吸收太陽的熱能,這樣保證螞蟻窩的平均氣溫都在30度左右。
有一種袋鼠,本來它們都和睦相處的生活著,可是一到交配的時候,他們就不會那麼和睦了。到交配的時候,這些袋鼠會把有毒的唾液塗在「手」上,然後和對方交戰,只要爪子抓到對方的身上,哪怕是劃開一小口子,對方也會中毒,要好幾個小時毒素才會慢慢消失,這樣勝利者就會有足夠的時間進行交配了。
鱷魚可謂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了。然而它奇特的產蛋方式你可知道?鱷魚首先要挖一個大坑,然後產蛋進去,讓地底下的熱量孵化蛋。開始的時候蛋裡面的鱷魚不是雄性也不是雌性的,如果溫度高,蛋里的鱷魚就是雄性的,溫度低裡面的鱷魚就是雌性的,孵化完之後,鱷魚媽媽就會帶著小鱷魚爬進一個大水坑裡,這些小鱷魚將在這里度過三年。
有一種動物嘴巴長得很像鴨子的嘴巴,我想你已經知道了吧,它就是鴨嘴獸。它游泳的速度很快,很可愛,可是你沒想到這可愛的小傢伙會是有毒的動物吧。鴨嘴獸把毒素隱藏在後腿側邊上的一個利爪上,如果不小心被它抓到,就會全身疼痛要好幾天才能恢復呢。
動物世界真神奇呀!小朋友們,動物世界還有許多奧妙等著我們去發現呢,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❸ 世界上為什麼會有動物、植物、人這么奇妙的生物

因為地球處於一個擁有合適光照水源溫度的位置,十分利於生命產生

❹ 奇妙的動物

致命的自衛——水母 水母屬於腔腸動物,這個動物只有一個腔,它既是吃食物、進食物的這么一個腔,同時它又是排泄廢物的這么一個腔,就是一個腔,進進出出,所以它屬於低等動物。那麼水母它分布得非常廣泛,無論是熱帶、溫帶、亞熱帶,都有它們的蹤跡。水母是不管哪個角落,都能找到水母,而且水母本身它所含的水分佔90%到95%,都是水分。那麼它可怕在什麼地方?就是因為它形狀長得像一個小傘,在傘的周圍有很多很多觸手,非常非常多,那麼觸手上有很多叫刺絲胞,每個刺絲胞就是一個含有毒素的囊。我們人類或者是動物如果碰到了它,或者是手摸了它一下,不得了,它很快就彈出一根空心的管絲,那麼順著這個管絲,它的毒液就流到了人或者是動物的身上。比較厲害的水母叫僧帽水母,什麼叫僧帽水母?就是它是一個很大的浮囊,浮囊的中間有一個突起,遠遠看去就像一個僧人戴著帽子,所以叫僧帽水母。僧帽水母的毒素不亞於眼鏡蛇的毒素,非常可怕。當然也許有人要問,除了這個僧帽水母厲害以外,有沒有比它還厲害的?我們說有。這是什麼水母呢?它叫北極霞水母,這個水母它的傘蓋,整個周圍的直徑就有兩米,它的觸手大家可能想像不到,有1200多條,一條觸手就有四十米長。如果說把所有的觸手全部張開的話,就是撒下了天羅地網。大家感到非常可怕,但是告訴大家,這個北極霞水母只分布在北極的海域,人跡稀少的北極海域,對我們來講還是萬幸。我們如果在海里邊碰到類似像小傘狀的,下邊有很多觸手的水母,我們萬萬不能手去摸它。像北極霞水母,你如果碰到它,幾個小時之內如果不及時治療,那麼生命是難保的,所以這點我們要特別注意。 最多變的自衛——章魚 章魚是一個什麼樣的動物?我們說章魚在海洋當中是非常厲害的一種動物,而且它是一霸。因為章魚本身有五大法寶,不像有的動物,自衛能力我就有一種。章魚的自衛有五大法寶在它身上,不得了,這任何動物可不敢欺負它。 它的第一法寶就是它有八條觸手,像帶子一樣在海中漂浮著,所以有的漁民又把章魚叫做八帶魚。那麼它的八條觸手每一條觸手上有三百個吸盤,每一個吸盤的吸力有100克。大家想想看,比如說我們找一個二十公斤的,體長三米長的一個章魚,它的總的吸附力能夠達到24萬克,也就是240公斤,這個可不簡單。而且章魚的觸手,在章魚睡覺的時候,總有一兩條觸手在值班,一旦碰到了敵情,觸手馬上活動起來,章魚跟著就跑到別處去了,這是它的第一法寶。 第二法寶,章魚能夠變色,而且章魚變色在所有的海洋動物當中,是首屈一指的,變色能力極強,為什麼這么說?因為它本身一次可以變出六種顏色,這相當不簡單了。如果它碰到了石頭,碰到了礁石或者再碰到別的環境,它的身體馬上改變顏色,和周圍一樣,讓你對方看不出來旁邊還有個動物。 有一位美國的科學家,他在解剖章魚的時候,在章魚快要死掉的時候,他在什麼地方解剖它?底下放了一張報紙,在這個報紙上來解剖章魚。最後這個變色能手,它居然把自己的身體變成了像報紙一樣,一條黑一條白,一條黑是字行,一條白是空行。這個我想聽起來大家都覺得很驚奇,那麼也許提出一個問題,它怎麼就變了色呢?它怎麼能變得這么稀奇古怪?周圍什麼環境它馬上就變。原來是在它的皮膚里,有很多色素細胞,色素細胞里含有很多不同顏色的液體,而且在它的色素細胞里邊還有幾個擴張器,可以擴大可以縮小,那麼靠著神經系統的支配,它就能變出各種各樣的顏色。 第三個法寶,章魚能夠噴射墨汁,原來章魚身體里有一個墨囊,它能一次、兩次,或者連續六次向外噴射墨汁,來保護自己。 第四個法寶就是它的再生能力,如果章魚碰到勁敵,當然它能逃它就逃跑,如果逃跑不了,沒有退路了,怎麼辦?它只好把它的八條觸手扔出幾條給你對方,那麼對方一看有吃的了,它可能就先不攻擊章魚了。就把這幾條觸手先吃了,趁此機會章魚趕快溜走。如果要是把它讓給對方了,我們說它這個觸手過不了幾天又長出一個新的觸手,而且就在它斷觸手的地方,這個肌肉使勁收縮,而且也不留血,這也是低等動物的一個非常特殊的習性。 第五大法寶,就是它有脫身的絕技。為什麼說章魚有脫身的絕技?我先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有一位學者拿著一個籃子,這籃子的網眼有五厘米,一個籃子提了一個小章魚上了電車。上了電車以後,過了沒有多長時間,就聽見後邊座位上的一位紳士歇斯底里地叫起來了。哎呀,這是怎麼回事呢?他怎麼會叫起來呢?原來這個先生一看,自己籃子里邊的章魚沒了,原來逃出去了,嚇壞了後面的那位先生。說明章魚能夠把自己的身體變成餅一樣的緣故。但是同志們可能要提一個問題,它離開海水怎麼能活?我們說章魚本身有一個套膜腔,在套膜腔里頭可以有些海水,它可以用套膜腔里的海水裡面的氧,可以供它三兩天的生活,所以說章魚這五大法寶是任何海洋動物所比不了的,要說自衛,章魚可以說堪稱海洋之首。 章魚本身它還不是愚笨之輩,章魚本身有一個什麼習性呢?它願意鑽到螺殼貝殼里邊去,比如一個大牡蠣,它愛鑽這個,它有這個習性,愛鑽這里邊去。那麼好,它如果想鑽進去怎麼辦?它就在旁邊等著,它不動、不著急、不生氣、它等著,它等著這個牡蠣張開兩扇貝殼的時候,你看它多聰明,它的八條觸手其中兩條觸手夾著一塊石頭在等著,牡蠣剛張開的時候,它把石頭趕快扔進貝殼的身體里,那麼好,貝殼就閉不上了,閉不上那好,章魚就趕快把它的肉吃掉,自己鑽到它的貝殼里。所以由此可見,這個章魚本身它的神經系統在無脊椎動物當中是最高級最復雜的。

❺ 十種世界上最奇怪的生物,你知道幾種

深海面底神奇物復1.抹香鯨制抹香鯨抹香鯨種典型深海潛水員.能夠潛入水數千英尺海底,捕食深海魷魚魚類.抹香鯨,90%間抹香鯨都潛入深淵.科家認,物性面,深海區域並輸於熱帶雨林.科考研究發現,數千米深海,著各種奇怪物,已完全適應於種極端環境.2.腔棘魚腔棘魚種相怪異物種世界古魚類,通看作種化石.腔棘魚曾經認早6500萬前已滅絕.,位漁民曾經於1938南非海岸附近海域捕獲條腔棘魚.20世紀50代,非洲東部沿海捕獲第二條腔棘魚.,發現腔棘魚,並拍照記錄.腔棘魚發現海域主要集於印度洋,非洲西南海岸,直印度尼西亞.腔棘魚環境約700米深.3.本巨型蜘蛛蟹本巨型蜘蛛蟹本巨型蜘蛛蟹於約400米深海底.世界螃蟹,伸展蟹腿達4米.由於巨型蜘蛛蟹食用,捕撈巨型蜘蛛蟹已經水產業重要支.保護種物種,巨型蜘蛛蟹產卵期,嚴禁捕撈作業.繁殖期,巨型蜘蛛蟹游入較淺海域,更容易捕獲.4.黑叉齒魚黑叉齒魚黑叉齒魚著名處於,吞比自身其魚類.

❻ 奇妙的動物有哪些

1.紅色昆蟲
瓢蟲和百合甲蟲是最常見的紅色昆蟲
瓢蟲和百合甲蟲是最常見的紅色昆蟲,雖然瓢蟲通常不同程度地帶有斑點,但百合甲蟲沒有。與傳聞所說正好相反,研磨成胭脂紅的不是紅甲蟲,胭脂紅來自一種生活在仙人掌果種的淺灰色介殼蟲,這種燦爛的紅色燃料是由阿茲特克人發現的。猩紅色的百合甲蟲長5毫米左右,但是,因為鮮亮的紅色外殼它們的確非常奪目。盡管它們非常美麗,但是,百合甲蟲是園丁們的剋星,他們害怕看到這些紅蟲出現在自己的百合上。
2.紅色蜘蛛
紅色蜘蛛不是很常見
紅色蜘蛛不是很常見,可能是因為很大程度上它們是埋伏捕食的食肉動物,在獵物逃走之前它們需要保持隱蔽。盡管如此,紅色蜘蛛仍然存在,邪惡的紅色只能讓它們看起來更加令人厭惡。
雖然只有部分紅色,但著名的黑寡婦蜘蛛已經通過展露它背部怪誕的紅色沙漏標志向我們警告它的致命毒性。黑寡婦蜘蛛和可怕的赤背蜘蛛以及澳大利亞的漏斗形蜘蛛共享這一特徵,看起來很漂亮,但是如果被它咬到……
3.紅色海星
海星是奇特的動物
科學家可能希望我們忘掉「Starfish」這個名字,把這種海中棘皮動物叫Sea
Stars(海星),因為它們不是魚。它們還不見得只有5條觸須,但似乎最少是這個數,它們可能多達40條觸須!至於顏色,它們幾乎占盡所有顏色。嗯,紅色對於海星似乎不錯,這個顏色有助於潛水者把它和棲息在珊瑚礁上的其他彩色動物區別開來。
海星是奇特的動物,至少與人類相比是這樣。從解剖學上講,它們沒有血液也沒有大腦。但它們有再生能力,失去臂後能再生,在野生環境中它們能活到35歲。
4.紅色洪堡魷魚
洪堡魷魚有3個心臟、藍色血液
因為消防車似的橙紅色和猙獰的樣子,這些巨大的頭足類動物還被叫做「紅色魔鬼」。它們以襲擊潛水者有時甚至試圖摘掉他們的面罩而聞名!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因為這些動物能長到7英尺(約2.1米)長,通常會用它們的喙狀嘴和觸須(長著針一樣尖利牙齒)上的吸嘴把獵物撕開。
如果你認為海星奇怪,那就來看看洪堡魷魚,洪堡魷魚有3個心臟、藍色血液,唯一的溝通方式是使用它們皮膚中的發光器官。

❼ 奇妙的動物有哪些

天地孕生萬物,物物皆有其神奇之處

譬如精彩詞條推薦的極地小精靈:貌如天使的「冰海小精靈」(學名Clione limacina )「Clione limacina」是從希臘神話中海神的名字演化來的。整體身長約二到三公分,為浮游軟體動物。她雌雄同體,生活在北極、南極等寒冷海域的冰層之下。她通體透明,在水中冉冉飄動,像浮在半空中的天使。之所以有如此雅稱,是由於她游動時拍動著透明的兩翼,外型看似傳說中的天使。而她透明的身體中央有著紅色的消化器官,看起來像一顆火熱的紅心。她又是傳說中的幸運之神,熱戀中的情侶們看到她那顆火熱的紅心,可以為自己帶來浪漫的愛情、美滿的婚姻。青島海底世界在國內首家引進該種神奇的海洋生物。
天使在西方俗名為 " 海天使 " ,日本稱它為 " 冰之精靈 " ,均可見其擬人化的外型,帶給了人類無限的想像空間,其實天使是一種浮游性軟體生物,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後鰓亞綱,翼足目,裸體亞目,海若螺科 ( 日譯:幼龜貝科 ) ,終身飄浮在結冰的海水之下,近北極圈北緯 45 度以北、太平洋和大西洋都可以發現它的蹤跡,全身呈現半透明狀,長度只有人類小指一節的大小,包含了頭、腹、尾部三個部分,最大的外觀特徵是透明的身體中央有一個紅色消化器官。雌雄同體,必須透過性交才能夠受精。天使幼年期為有殼無翼,但在成熟過程中,外殼會退化,足部漸漸特化成透明的翅膀。
他的口部位於頭部頂端,肉食性,以浮游性卷貝為食,在進食的時候,天使的頭部會張開,並從咽喉伸出像是觸手的 " 腕 " 及 " 吻 " ,腕上有吸盤,可以幫助擸捕食物。發現獵食對象時,頭部那兩個像是似觸角的東西之間,會突然爆裂開,從體內瞬間伸出6條被稱為「口錐」的觸角,以極強的逼迫力將對象扯入體內消化。在北海道寧靜雪白的冰原下,孕涵了無數的冰海精靈,這些珍奇的微小生物,究竟是如何誕生的,至今仍是一個謎。

❽ 奇妙的生物電

如果有人告訴你,你全身上下充滿了電,你信嗎?花園里美麗的花朵、玻璃缸中優哉游哉的金魚、花盆裡婀娜多姿的吊蘭,也都帶有電,你會對此感到驚訝嗎?事實上,自然界里所有生物都或強或弱地呈現出電現象。大至鯨魚,小到細菌,無不閃爍著生物電的「火花」。

科學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生物都會有生物電現象。生物電是指生物在生命過程中產生的電流或電壓。而最早發現生物電的是義大利人,一位叫做伽伐尼的科學家。

1780年11月的某一天,伽伐尼發現:當金屬刀的刀尖碰到被解剖的青蛙腿外露的神經時,青蛙的腿就會發生抽搐現象,這是為什麼呢?當是他理解為可能是痛感。幾年後,他在倫敦的博物館看到一種叫做「電鰻」的魚。當人用兩只手同時接觸這種魚的頭部和尾部時,手就會產生一種被電麻的感覺,這說明「電鰻」能夠放電。他又對之前蛙腿的反應有了新的思路,蛙腿的抽搐是不是也證明青蛙體內也存在著一種生物電呢?經過了長期的研究,伽伐尼終於證實了生物電的存在。

如今經過眾多科學家前赴後繼的研究發現,不僅動物,其實所有生物都有生物電活動,生物電現象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一種電現象。生物體一旦停止了新陳代謝,生物電現象和生命活動也就終結了。

就人而言,心跳、呼吸、消化、吸收、排泄、生殖、肌肉收縮、神經傳導、腺體分泌等各種機能活動,乃至物質的新陳代謝、能量的轉移輸送,都留下了電的蹤跡。感覺、記憶、語言、思維、情感、想像等大腦的高級功能,也無不與電結緣。我們的身體內如果發生「停電」,那便意味著死神的降臨。

作者:武春玲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❾ 奇妙的動物作文500字

我愛小動物

快樂童年真讓人戀戀不舍,給我許多美麗的回憶,那時的天真和好動更是回味無窮,至今想起來還歷歷在目。

從小我就特別喜歡小動物,媽媽很支持我飼養動物,記得七歲時買有兩只小兔子,我天天給它們吃青菜,可是不到兩個月就拉肚子死了;八歲時買了兩個小烏龜,我經常打蚊子、拿剩飯或肉給它們吃,養了一段時間後也不行了;後來在外面揀回一條小花貓,我每天給它吃魚、吃肉,它長得好快,好講衛生,會到廁所大、小便,我回家時它會在門口迎接我,後來因為怕它咬到小妹妹就把它送到姥姥家中去了;九歲時給我買了一條漂亮的北京哈巴狗,身上黑白相間的毛特別漂亮,一對瞳瞳有神的眼睛,我上學時它會送到門口,放學回來見到我就搖頭擺尾,晚上發現有可疑動靜就會不停地叫,後來宿舍禁止養狗,只好也送到鄉下去了;十歲先後三次買過小金魚來飼養,雖然第一次、第二次都失敗了,但是第三次還是成功了,現在家中養的小金魚已經養了兩年多,這三條小金魚看見我就把嘴巴張得大大的,不給點東西吃就把魚缸撞得咯咯直響;在我記憶中我還養過白鴿、迷你雞、小螃蟹……

通過飼養這些小動物,不但讓我增加了好多知識,培養了勞動習慣,還給予了我許多的樂趣,而且讓我的童年生活更充實、更有情趣,更加快樂,同時也讓我懂得愛護動物,珍惜生命的意義!

❿ 世界上的奇妙動物

星鼻鼴:曾被認為是外星密探的東西
簡介
如果要在動物王國中評選明星的話,星鼻鼴一定會以它奇形怪狀的鼻子勝出,它那像章魚觸須一樣的鼻子非常獨特。著名的物理學家惠勒曾說過:「無論在何處,都要去發掘最奇特的事物,並加以探索。」當然啦,你很難想像還有比星鼻鼴更奇特的動物了。

鼻子的特點
它比較像是那種從飛碟里現身,向好奇的地球人代表問候的生物。它的鼻子周圍有22條肉質的附器環繞成一圈,當它在自家環境間穿梭時,這鼻子常因快速顫動而讓人看不清楚。

構成與演化
再加上生著巨爪的前肢,你遇到的就是一個令人興奮難抑的生物學之謎。這種生物是怎麼演化出來的?那個星星是什麼?它如何作用,又是用來做什麼的?對於這不尋常的哺乳動物,這些都是我想要解開的謎題。結果星鼻鼴不僅有一張好玩的臉,它還有著相當特化的腦,也許有助於解答哺乳動物神經系統的構成與演化這些長久以來的問題。
先知道以下事實,讀者可能會安心些:星鼻鼴是小型動物,只能讓磅秤的指針傾斜為50公克,大約是小鼠的兩倍。它們生活在濕地的淺層地道中,遍及美國東北與加拿大東部,獵食的環境涵蓋地下及水下。如同鼴鼠科其它30種左右的成員,星鼻鼴屬於哺乳動物的食蟲目,這類生物新陳代謝極快,隨時飢腸轆轆,所以這胃口奇大的小小星鼻鼴必須要能找到足夠的獵物,以度過寒冷的北國冬天。

捕食特點
和其它鼴鼠一樣,它在土壤中尋覓蚯蚓;不過它還會在濕地棲境里營養豐富的泥巴與爛葉中,取食多種小型無脊椎動物和昆蟲幼蟲,也會潛游到池塘與溪流的渾濁水底,把獵物給揪出來。尋找獵物正是「星鼻」上場的時候。星鼻並不是負責嗅聞的嗅覺系統的一部分,也不是用來捕捉食物的第三隻手,而是一個無比敏感的觸覺器官。

新疆北鯢 新疆北鯢,俗名娃娃魚又叫水四腳蛇,是目前新疆惟一存活下來的有尾兩棲動物,棲息於新疆溫泉縣境內,僅生活在海拔2100-3200米的高山泉水小溪、湖泊淺水處,是天山和阿拉套山由地面抬升時倖存下來的孓遺動物,是距今3-4億年前最原始的兩棲動物物種,在脊椎動物系統演化的研究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是極為珍貴的「活化石」;新疆北鯢棲息地極為狹窄,目前僅生存在新疆溫泉縣西部與哈薩克接壤的阿拉套山和天山局部泉涌地區,數量稀少,有捷麥克溝和蘇魯別珍兩個棲息地約存3500—4000餘尾。新疆北鯢作為瀕危動物早已被列入國際保護自然和自然資源聯合紅皮書,1998年,新疆北鯢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瀕危等級為「極危」,成為我國珍貴的種質資源,已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行列。
1866年俄國動物學家凱塞爾在新疆阿拉套山發現一種長約20多厘米、手指粗細、渾身光滑、水陸兩棲有點像蜥蜴的動物。這是他從未見過的,他斷定這是一個重大發現,於是把這種動物帶回了實驗室並作了種屬描述。
在以後的一百多年間,中國的、外國的專家曾多次考察新疆和哈薩克的天山、阿拉套山地區試圖找到這種神秘的動物。一次次的失敗後人們斷定這種凱塞爾見過的動物已經滅絕了,不會再有人見到它們了。
1989年9月,新疆師范大學生物系的一名溫泉縣的學生從家裡帶來一隻四腳蛇,生物系教師王秀玲一下就想到了整天給學生們講的100年前俄國人發現的但誰也沒見過的那個傢伙。第二天她和幾個同事直奔溫泉縣……,1989年9月6日,距凱塞爾最後一次見到這種動物已經過去了123年。1990年又發現了北鯢的第二個棲息地。
新疆北鯢只分布於中國新疆和哈薩克兩國的界山————阿拉套山和天山的局部泉涌地區。棲息地極度狹窄,中心地帶約為500平方公里,數量稀少,分布面積狹窄,這在動物界極為罕見。
科學工作者在新疆准噶爾盆地、烏魯木齊等地均發現鯢的化石,說明在兩億多年前兩棲類的全盛期,准噶爾盆地的廣闊水域,鯢類很廣泛地分布著。而有一批幸運者,隨著天山的抬升上升到了海拔2000多米的山脊處,恰好天山在這里有無數的泉水湧出,這為鯢類的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條件。更加僥幸的是這泉水一流就是上億年。
據專家認為,新疆北鯢屬孑遺動物,是新疆產的唯一有尾兩棲類。它在小鯢科的分類、系統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已被列入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YCN)紅皮書和前蘇聯紅皮書。
中山大學的屈良鵠、新疆師范大學的王秀玲等人發表論文認為,新疆北鯢是一種有著近3億年歷史的古老動物。對北鯢的DNA提取和分析表明,它與魚類中總鰭亞綱的矛尾魚同源性非常高,而矛尾魚被認為是出現在4億年前淡水中的古老魚類,是兩棲類的直接祖先。這表明,新疆北鯢和矛尾魚的分歧年代並不久遠,可能是繼矛尾魚之後最早爬上陸地的兩棲類的代表。它從而也應該是陸上生命的直接或間接的祖先。三四億年前的生命進化線索竟然變得如此清晰,這是怎樣的神奇和不可思議。
由於新疆北鯢棲息地生態環境惡劣,餌料貧乏,特別是近幾年來人為的干擾和破壞,牲畜踩踏,違法捕捉,使新疆北鯢日趨瀕危,數量急劇下降。據專家 1989 年 9 月 6 日考察,新疆北鯢約有 600 尾,種群密度為 0.12,1990 年 7 月考察時僅有約 200 尾。1993 年考察時約有 150 尾,1996 年考察時不足 100 尾,種群密度為 0.02。

鴨嘴獸棲息地
現生哺乳類中最原始而奇特的動物。僅分布於澳大利亞東部約克角至南澳大利亞之間,在塔斯馬尼亞島也有棲息。
鴨嘴獸特徵
澳大利亞的單孔類哺乳動物,最奇特的要數鴨嘴獸。所謂單孔類動物,是指處於爬蟲類動物與哺乳類動物中間的一種動物。它雖比爬蟲類動物進步,但尚未進化到哺乳類動物。兩者相同之處在於都用肺呼吸,身上長毛,且是熱血;而單孔類動物又以產卵方式繁殖,因此保留了爬蟲類動物的重要特性。
凡見過鴨嘴獸的人都說它長得實在太怪異了。當初英國移民進入澳大利亞發現鴨嘴獸時,驚呼其為「不可思議的動物」。鴨嘴獸長約40厘米,全身裹著柔軟褐色的濃密短毛,腦顱與針鼴相比,較小,大腦呈半球狀,光滑無回。四肢很短,五趾具鉤爪,趾間有薄膜似的蹼,酷似鴨足,在行走或挖掘時,蹼反方向褶於掌部。吻部扁平,形似鴨嘴,嘴內有寬的角質牙齦,但沒有牙齒,尾大而扁平,占體長的1/4,在水裡游泳時起著舵的作用。
雄性鴨嘴獸後足有刺,內存毒汁,噴出可傷人,幾乎與蛇毒相近,人若受毒距刺傷,即引起劇痛,以至數月才能恢復。這是它的「護身符」,雌性鴨嘴獸出生時也有毒距,但在長到30厘米時就消失了。鴨嘴獸為水陸兩棲動物,平時喜穴居水畔,在水中時眼、耳、鼻均緊閉,僅憑知覺用扁軟的「鴨嘴」覓食貝類。其食量很大,每天所消耗食物與自身體重相等。
母體雖然也分泌乳汁哺育幼仔成長,但卻不是胎生而是卵生。即由母體產卵,像鳥類一樣靠母體的溫度孵化。母體沒有乳房和乳頭,在腹部兩側分泌乳汁,幼仔就伏在母獸腹部上舔食。
幼體有齒,但成體牙床無齒,而由能不斷生長的角質板所代替,板的前方咬合面形成許多隆起的橫脊,用以壓碎貝類、螺類等軟體動物的貝殼,或剁碎其它食物,後方角質板呈平面狀,與板相對的扁平小舌有輔助的「咀嚼」作用。
澳大利亞的鴨嘴獸是澳大利亞特有的非常特殊乳汁單孔目動物。它的嘴和腳象鴨子,尾部象海狸,是世界上僅有的三種生蛋的哺乳動物之一(另一種是針鼴和澳大利亞的有袋小刺蝟),鴨嘴獸沒有奶頭,但在肚子上有一小袋,內分泌乳汁,小鴨嘴獸靠添乳汁長大。
成年鴨嘴獸長度有 40-50公分,重量雌性在 700-1600克之間,雄性在 1000-2400克之間。
生活習性
鴨嘴獸生長在河,溪的岸邊,它的大多時間都在水裡,它的皮毛有油脂能保持它身體在較冷的水中仍保持溫暖。在水中游泳時它是閉著眼的,靠電信號及其觸覺敏感的鴨嘴尋找在河床底的食物。它以軟體蟲及小魚蝦為食。
鴨嘴獸生殖是在它的岸邊所挖的長隧道內進行的。它一次可最多生三個蛋。六個月後的小鴨嘴獸就得學會獨立生活,自己到河床底覓食了。
鴨嘴獸在水中追逐交尾,卵似烏龜蛋狀。小鴨嘴獸孵化出世後,靠母乳喂養4個月方能自己外出覓食。鴨嘴獸是夜行性生物,它們慣於白天睡覺,夜晚活動。
鴨嘴獸能潛泳,常把窩建造在沼澤或河流的岸邊,洞口開在水下,包括山澗、死水或污濁的河流,湖泊和池塘。它在岸上挖洞作為隱蔽所,洞穴與毗連的水域相通。它是水底覓食者,取食時潛入水底,每次大約有一分鍾潛水期,用嘴探索泥里的貝類、蠕蟲及甲殼類小動物以及昆蟲幼蟲和其他多種動物性食物和一些植物。鴨嘴獸分布在澳大利亞南部及塔斯馬尼亞島,是現存最原始的哺乳動物,是形成高等哺乳動物的進化環節,在動物進化上有很大的科學研究價值。
冬季不活動或冬眠。雌獸挖相當於16米長的澗穴,將卵產於用濕水草築成的巢內,每產產卵,有時3卵。卵比麻雀卵還小,彼此粘在一起。孵卵期洞口堵塞,孵出的幼獸發育很不完全,鴨嘴獸既無育兒袋也無乳頭,成束的乳腺直接開口於腹部乳腺區。幼獸用能伸縮的舌頭服食乳區的乳汁,哺乳期大約五個月。
學術意義
鴨嘴獸在學術上有重要意義,歷經億萬年,既未滅絕,也無多少進化,始終在「過渡階段」徘徊,真是奇特又奧妙,充滿了神秘感。這種全世界唯有澳大利亞獨產的動物,但因追求標本和珍貴毛皮,多年濫捕而使種群嚴重衰落,曾一度面臨絕滅的危險。由於其特殊性和稀少,已列為國際保護動物。澳大利亞政府己制定保護法規。
令人傷腦筋的鴨嘴獸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不犯錯誤:未出生的孩子和已經死了的人。「沒有不犯錯誤的完人」這句話,今天恐怕誰都會這樣說,然而在前些年,這話是斷然說不得的。
這要從我在澳大利亞所看到的一種特殊動物談起。
那是初春的一個上午,我在澳大利亞南部塔斯馬尼亞島上,看到一種非常奇特的動物,叫鴨嘴獸。它既是哺乳類,又會下蛋;既像鳥類,又像爬行類。
據說,當1880年一個鴨嘴獸標本從當時的英國殖民地澳大利亞送到倫敦時,曾使英國有名的生物學家們大發雷霆。他們斷言,這個標本是幾種不同的動物拼湊起來的,並揚言要追查是什麼人敢如此惡作劇,這拍案者之一,就是恩格斯。
按照傳統的概念,哺乳動物必須胎生,而不會下蛋。革命導師恩格斯也一度拘泥於這種認識,後來在實踐的檢驗面前才改變認識,並把它作為教訓,提示別人,引以為鑒,給人們樹立了一個重視科學、實事求是的榜樣。恩格斯在1895年給康·施米特的信中說:「我在曼徹斯特看見過鴨嘴獸的蛋,並且傲慢無知地嘲笑過哺乳動物會下蛋這種愚蠢之見,而現在這卻被證實了!因此,但願您不要重蹈覆轍!」
鴨嘴獸有一個平而扁的闊嘴巴,短而鈍的粗尾巴,還有一對蹼。乍看起來,同家鴨差不多。而它那身漂亮而柔軟的灰色絨毛,又可與我國的特產水獺媲美。
鴨嘴獸實在是很怪的。說它是獸類吧,它卻是靠下蛋繁殖後代;說它是爬行動物吧,可它孵出的後代都是靠哺乳喂養的。真是「不倫不類」。我們知道,一般從蛋中孵出的小動物是不吃奶的,如雞、鴨、鳥、蛇;而一般吃奶的動物是胎生的,不下蛋的,像貓、狗、豬、羊。
由於鴨嘴獸既下蛋,又吃奶,生物學家們傷透腦筋,不知道該把它列入哪一類動物。經過多年的爭論不休,最後,只好以毛和奶作為決定分類的依據,將鴨嘴獸列入哺乳類,稱它為「卵生哺乳動物」。因為世界上只有哺乳動物有圓的毛(鳥類的羽毛是扁的)和分泌真正的乳汁,而這兩個特點鴨嘴獸都具備。
雄鴨嘴獸有50多厘米長,雌的略小。它們的腿短而強壯,各有五個趾,趾端為鉤爪,趾間的蹼便於游泳。它的長著粗毛的尾巴,游泳時當「舵」。它的眼睛很小,沒有耳殼,鎖骨和鳥喙骨很發達,這些方面又像鳥類。
鴨嘴獸習慣於白天睡覺,晚上出來覓食。青蛙、蚯蚓、昆蟲等都是它的食物。它的消化機能特強,一隻鴨嘴獸體重不到一公斤,但一天能吃下與自己體重相當的食物。
鴨嘴獸總是在河邊打洞,洞有兩個出口,一個通往水中,一個通往陸上的草叢。它們用爪挖洞的本領很高,即使在堅硬的河岸,十幾分鍾也能挖一米深的洞。有的洞長達幾十米,裡面有寬敞的「卧室」,准備產卵用。卧室里鋪著樹葉、蘆葦等乾草,儼然是個舒適的「床鋪」呢!
母鴨嘴獸一次生兩個蛋,白色半透明,殼上帶有一層膠質。母鴨嘴獸將蛋放在尾部及腹部之間,然後蜷縮著身體包圍著蛋。兩星期後,小獸脫殼而出,但眼睛看不見,身上沒有毛,不能覓食,全靠媽媽餵奶。
若與爬行動物相比,鴨嘴獸顯然是比較高等的動物,因為它雖屬卵生,卻是哺乳的。但在哺乳動物中,它卻是最低等的。它生蛋和排泄糞尿都用同一個器官,所以又稱單孔類。澳大利亞是當前世界上唯一的單孔類動物的故鄉,除了鴨嘴獸外,還有一種叫針鼴。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生物界有待人們去探討的奧秘,還多著哩!
研究:從理論上說,從基因看鴨嘴獸性別,在鴨嘴獸的基因中,最為奇特的便是10個負責性別的染色體,鴨嘴獸可能會擁有25種不同的性別,雖然這一現象在實際中並未發生。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