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贅生物
① 最常見的卵巢良性腫瘤是什麼
囊性腫瘤:
1、非腫瘤性:又稱瘤樣病變,如濾泡囊腫,黃體囊腫、多囊卵巢等。其特點是當它們達到一定的體積後即停止繼續長大,多數為直徑4cm~6cm,當發生破裂時,液體流入腹腔,可能引起急性腹痛,甚至有內出血症狀。
2、卵巢腫瘤:(1)漿液性囊腺瘤:約占良性卵巢腫瘤的25%,雙側者佔有15%,大小不一,表面光滑,多為單房,有的囊壁內外有乳頭狀生長,當乳頭狀物向囊壁外生長,或盆、腹腔臟器種植時,可能產生腹水,但仍為良性,預後好。(2)粘液性囊腺瘤:約占良性卵巢腫瘤的20%,多為單側性,最小的僅數毫米,而最大的可占滿整個腹腔,成為人體中最大的一種腫瘤(1例腫瘤重17千克)。一般生長緩慢,為多房,囊內為稠厚的粘液,當其自發性破裂時,可引起廣泛的腹膜種植,在腹腔內產生大量粘液,形成腹膜粘液瘤,但仍為良性。
3、成熟型囊性畸胎瘤:又稱皮樣囊腫,佔全部卵巢腫瘤的11.7%~37.7%,為最常見的良性腫瘤。這一類卵巢腫瘤臨床表現:較小的囊腫一般不產生症狀,偶爾在囊腫發生的一側腹下區有下墜或牽痛的感覺。囊腫逐漸增大後,若嵌閉於盆腔內,則可引起壓迫症狀,如尿頻、尿急或排大小便不暢。若囊腫繼續增大,由盆腔上升至腹腔內,此時患者可感覺腹部有腫塊。若增大填滿腹腔,則患者感到腹脹,胃納欠佳,呼吸困難,必悸,不能平卧,行動不便。因胃腸受壓迫,消化不良,即使是良性腫瘤,也可導致體弱無力、消瘦等惡病質。良性卵巢腫瘤,一般不影響月經,即使是雙側性的囊腫,也很少引起月經失調,因為一般尚有部分正常卵巢組織存在。
實性良性腫瘤:
1、纖維瘤:由纖維類的細胞形成。中等大小,直徑10cm左右,多為單側。少數伴發腹水、胸水,稱為麥格綜合征。
2、纖維上皮瘤:又稱布倫納瘤,多為單側,與纖維瘤相似,唯鏡下見結締組織內有移行上皮細胞排列成巢。近半數發生於絕經後,偶有絕經後出血,或功能性子宮出血。
② 卵巢腫瘤是怎麼引起的
1.機體因素
卵巢瘤在月經初潮早、絕經晚、未產的婦女發病率高,而分娩次數多,哺乳和口服避孕葯的婦女發病危險減少。這種「不斷排卵」致癌學說,認為排卵造成卵巢上皮細胞的損傷,反復損傷和修復過程促發癌變。
2.遺傳因素
是近年來研究的較多的病因之一,多數病例因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所致。
③ 最常見的卵巢腫瘤
卵巢囊腫屬廣義上的卵巢腫瘤的一種,各種年齡均可患病,但以20-50歲最多見。卵巢是人體中較小的器官,但為多種多樣腫瘤的好發部位,卵巢腫瘤可以有各種不同的性質和形態。卵巢囊腫的分類不同,因此對於各種卵巢囊腫的形成原因也不相同,但總體說來,卵巢囊腫是與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系的。常見的卵巢囊腫的種類如下:
1、功能性囊腫:這是最常見的囊腫。發生在排卵周期的育齡婦女,異常量的液體聚集在濾泡內或黃體內,形成濾泡囊腫或黃體囊腫。這種功能性囊腫有時會很大,但不管用葯與否,通常會在三個月內自行消失。
2、出血性囊腫:有時濾泡囊腫及黃體囊腫生長過速,造成卵巢的組織牽扯而裂開流血。這些血液因沒有出口出去而積在卵巢里,就稱為出血性囊腫。這種囊腫一般會自行消失但所需時間較長。如果身體不適的現象較為明顯,則可服葯減緩症狀。只有在少數的情況下,病人呈現較嚴重症狀時才需要開刀切除。
3、漿液性上皮囊腫及黏液性上皮囊腫:在觀察三個月後,仍然存在的囊腫有可能是屬於上皮卵巢囊腫,而非功能性囊腫。這是因為具有分泌功能的漿液細胞及黏液細胞在排卵後被包埋在卵巢內,不斷的分泌液體形成囊腫。這種囊腫是不會消失的,需要開刀切除。
4、巧克力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瘤):是指子宮內膜異位症長在卵巢內,在卵巢內形成大量黏稠咖啡色像巧克力狀的液體。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瘤會隨著時間增加而變大,漸漸侵蝕正常的組織,造成卵巢組織不可逆的損害。經過評估其嚴重性後,可能需要開刀處理。
5、畸胎瘤:這是一種很特別的囊腫,可能是在胚胎時期的細胞分化上出了問題, 經過很久的時間才表現出來。它會在卵巢內生成毛發、牙齒還有一些油脂類的聚集。由於畸胎瘤本身不會自行消失,而且還有可能不斷的成長, 另有15% 機率會造成卵巢扭轉,所以最好及早切除。一般來說惡性的比率小於千分之一。
④ 卵巢腫瘤常見的有那幾種呢
最佳答案
腫瘤是人的機體在各種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組織的細胞異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現為局部腫塊。腫瘤細胞具有異常的形態、代謝和功能,他生長旺盛,呈持續性生長。
醫學家根據腫瘤對人體的危害程度將其分成兩大類: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
來源於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叫「癌」,來源於間葉組織(包括屆締組織和肌肉)的惡性腫瘤叫「肉瘤」。
通常所說的「癌症」指的是所有的惡性腫瘤,包括「癌」和「肉瘤」等。惡性腫瘤是當前嚴重影響人類健康、威脅人類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癌症與心腦血管疾病和以外事故,構成當今世界所有國家三大死亡原因。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和各國政府衛生部門都把攻克癌症列為一項首要任務。
總的說來,癌症不會遺傳,但癌症易感基因會遺傳,有腫瘤家族史的人患腫瘤的可能性要比常人高,並非100%發生,所以不能叫做遺傳。
癌症——惡性腫瘤的遺傳與家族史有關,或者說家族史是一個重要因素。遺傳群體和環境因素增加了發生癌症的危險性。一些家族比另一些家族有更高的發生某一癌症的危險性。
例如,一個婦女的母親或姐妹患過乳腺癌,他發生乳腺癌的危險性增加1.5——3倍。更常見於一些人種和家族中,有些乳腺癌與特定的基因突變有關,有這種基因突變的婦女有80%——90%的機會發生乳腺癌,並有40%——50%機會發生卵巢癌。研究發現,10%的德系猶太人婦女有這種基因突變。許多其他癌症包括皮膚癌和結腸癌也趨向在家族中發生。
還有,許多環境因素提高了癌症危險性。最重要的的一個因素是吸煙。吸香煙確實提高了發生肺癌、口腔癌、喉癌、膀胱癌的危險性。
最後,同時介紹一下癌症的傳染。
到目前為止,可以肯定地說,癌症不會傳染。世界各國未將癌症列為傳染病,收治的癌症病人也沒有採取象傳染病那樣的隔離措施。腫瘤醫院的醫護人員的癌症發病率並不比一般人群高。動物試驗也證實:將患癌動物和健康動物長期關在一起,經過反復觀察和檢查,也未見任何傳染現象。
希望我這個簡單的解釋能夠讓你滿意!
歡迎有空交流信息!
祝福你!
⑤ 良性卵巢腫瘤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腹部增大,當卵巢腫瘤長出盆腔時患者自己可能摸到。有些患者發現腹部增大到婦科檢查時,才發現有腫瘤存在。更年期婦女常誤認為是腹壁脂肪堆積。腫瘤超過新生兒頭大時,可壓迫膀胱,出現尿頻的症狀。當腫瘤長至成人頭大以上時可壓迫胃腸,引起消化不良或腹脹等症狀;如果雙側卵巢被腫瘤破壞,可引起月經失調,但一般月經多無改變。
卵泡膜細胞瘤可能引起月經過多或失調;有2種情況可發生急性腹痛,一是囊腫破裂,囊液刺激腹膜而引起。一是卵巢囊腫蒂發生扭轉時,扭轉周數越多,腹痛越重。如果未能及時發現,扭轉後的腫瘤可能發生破潰或次發感染。
⑥ 卵巢腫瘤是怎麼回事
關於卵巢囊腫術後的復發,應考慮以下方面:
1
卵巢囊腫的術後病理診斷是什麼?如果是單純囊腫或卵泡囊腫,復發率低些,作內分泌治療可起到預防作用;如果是良性腫瘤,如漿液性卵巢腫瘤或粘液性卵剿腫瘤(通常也稱作卵巢囊腫),復發率高些。
2
不管卵巢囊腫的術後病理診斷是什麼,口服避孕葯都可起到預防卵巢囊腫復發的作用。
成功的保留卵巢功能的手術,術後卵巢功能會正常,對以後的生育無影響。
⑦ 卵巢良性腫瘤常見的有哪些
卵巢良性腫瘤常見有以下幾種:(1)漿液性卵巢囊腫:又稱漿液性囊腺瘤,約占卵巢良性腫瘤的25%,發生在雙側卵巢佔15%,多發生於生育年齡婦女。囊腔內為黃色透明液體,分為單房、多房2種,有的乳頭可向腔內生長,少數穿透囊壁向外生長。
(2)粘液性卵巢囊腫:又稱粘液性囊腺瘤,約占良性卵巢腫瘤的20%,多為單側性多房,腫瘤表面光滑,呈灰白色,囊腔內含有粘液,呈黃色膠凍樣。如為多房性的,可能各房內粘液顏色不同。少數腫瘤囊內也可見有乳頭狀物生長,腫瘤可長得很大。
(3)卵巢畸胎瘤:又稱囊性畸胎瘤,約占良性卵巢腫瘤的15%,可發生於雙側,體積小,壁厚,蒂長。囊內含有皮脂腺分泌物,呈黃油樣或豆渣樣,可混有毛發、牙齒或小骨片。
(4)良性實體性腫瘤:良性實體性腫瘤較少。
⑧ 什麼是卵巢腫瘤
卵巢是女性體內較小的器官,卻是一個容易長腫瘤的部位。卵巢腫瘤是婦科常見的疾病,在婦科疾病的總發病率中,最高佔23.9%,最低佔4.9%,平均佔9%。從部位來說,有的是一側卵巢長腫瘤,有的是兩側都長。從性狀來說,有的長得較結實,像一塊「肌肉」,如實質性瘤;有的外面是一層囊壁,裡麵包著漿液性或黏液性的液體,如囊性瘤;有的裡麵包著頭發、牙齒、脂肪等組織,如畸胎瘤。從大小來說,有的瘤很小,在腹部摸不到;有的瘤可以長得巨大。得病年齡從小女孩到老年婦女都有可能,但以30~50歲的婦女為多見。據資料統計,這類腫瘤以良性為多,約佔75%,手術切除就能根治,惡性約佔25%,切除後容易復發,甚至轉移到全身。而且,有些良性卵巢瘤時間長了,也有變成惡性的可能。
長了卵巢瘤的婦女,在早期往往沒有什麼感覺。多數患者在婦女病普查時,或因其他疾病就醫接受婦科檢查時才被發現。當腫瘤長到如拳頭大時,可在腹部摸到包塊。隨著腫瘤的長大,可以出現尿頻、排尿困難、大便困難、胃部不適、呼吸困難等壓迫症狀。
卵巢腫瘤病人最關心的是自己得的究竟是良性瘤還是惡性瘤,這可以從幾方面來分析。從發病歷史看,良性瘤時間較長,往往逐漸長大,早期沒有什麼感覺;惡性瘤增大很快,得病不久就會出現壓迫症狀。檢查結果,良性瘤多為囊性瘤,表面光滑,能上下左右活動,惡性瘤多為實質性,表面高低不平,活動度較差。從合並症的可能性分析,良性瘤多無腹水,即使有也是澄清的;惡性瘤多伴腹水,腹水大多是血性的。如果通過B型超聲波檢查,更能作出准確判斷。另外,良性瘤對全身健康無多大影響,而惡性瘤往往較快使身體衰弱下去。
對卵巢瘤的發生,目前尚不能預防,因此早期發現更為重要,定期進行婦女病的普查是最好的措施。一旦得了卵巢腫瘤,原則上應當及早手術切除。如果在婦科檢查時發現卵巢增大,直徑在5厘米以下,是囊性的,可以定期檢查觀察一段時間再決定是否手術。有些卵巢瘤像瓜果一樣有蒂,有時因為腫瘤的轉動,蒂部可發生扭轉,也有些卵巢瘤由於外傷會引起破裂或者自然破裂。扭轉或破裂的發生都可使患者出現劇烈腹痛、惡心、嘔吐和發燒,同時還可有內出血症狀,這時需要緊急手術,將卵巢瘤切除。
⑨ 為什麼會得卵巢腫瘤,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巢惡性腫瘤的病因尚不清楚。卵巢瘤的分類如下:
1.生殖細胞瘤
無性細胞瘤、內胚竇瘤、畸胎瘤(成熟的——實質性、囊性;不成熟的、單層上皮——卵巢間質、類癌、神經外胚層、混合性)、胚胎癌、惡性混合性生殖細胞瘤、多胚胎瘤(polyembryoma)、絨癌、性腺母細胞瘤。
2.非生殖細胞瘤
上皮性(漿液性,黏液性)、性索-基質(顆粒,支持-間質,混合)。
(二)發病機制
1.發病機制
「不斷排卵」致癌學說:卵巢瘤在月經初潮早、絕經晚、未產的婦女發病率高,而分娩次數多,哺乳和口服避孕葯的婦女發病危險減少。這種「不斷排卵」致癌學說,認為排卵造成卵巢上皮細胞的損傷,反復損傷和修復過程促發癌變。
遺傳因素:是近年來研究的較多的病因之一,多數病例由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近10年,分子基因學研究有長足進展,Narod等人找到了遺傳性乳腺-卵巢惡性腫瘤(HBOC)綜合征患者癌瘤易感的特異基因在染色體17上,現稱之為BRCA1,最近有人識別出另一個易感基因BRCA1在染色體13上。這兩種基因突變使大多數上皮性卵巢惡性腫瘤可以遺傳形成。遺傳性卵巢惡性腫瘤主要有三種類:
(1)高危患者:一是家族性卵巢惡性腫瘤綜合征,如母親或姐妹中有患卵巢惡性腫瘤者,本人屬高危患者。
(2)50%危險性:是乳腺-卵巢惡性腫瘤綜合征,母親或姐妹中有一種或兩種癌患者,本人患卵巢惡性腫瘤的危險性是50%。
(3)是癌家族史者:患卵巢惡性腫瘤、子宮內膜癌、乳腺癌和結直腸癌的危險均可能增加。
(2)組織學分級:由Broder確定的組織學上未分化的細胞佔0%~25%為G1;未分化細胞佔25%~50%為G2;未分化細胞>50%為G3。
⑩ 常見的卵巢惡性腫瘤有哪些
卵巢惡性腫瘤占女性生殖器惡性腫瘤的10%~15%,僅次於子宮頸癌,常見的卵巢惡性腫瘤有:(1)卵巢囊腺癌:包括漿液性和粘液性2種。漿液性囊腺癌中2/3為雙側的,而粘液性者單側為多。腫瘤一部分為囊性,一部分為實體性,呈乳頭狀生長,常伴有出血、壞死。囊性部分可能含有血性液或黃灰色粘液。惡性瘤易浸潤周圍組織,並發生粘連,一般如拳頭大小,活動性不好。
(2)顆粒細胞瘤:為低度惡性的卵巢瘤,實體性,多發生於40~50歲婦女,少女及經絕期婦女也有,但極少瘤細胞能分泌雌激素,有女性化作用。少女患此瘤可有性早熟現象(乳房及生殖器發育、月經早發等)。經絕期婦女患此瘤可再次出現月經樣流血,生殖器不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