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英雄主義

歷史英雄主義

發布時間: 2021-08-03 17:46:59

① 古代英雄主義與當代英雄主義的不同

我認為最大的不同,應該是古代英雄主義更強調個人主義,而當代英雄主義更強調集體主義。我黨最提倡的也是這個。
個人主義
http://ke..com/view/56096.htm?func=retitle
集體主義
http://ke..com/view/106685.htm

② 啥叫英雄主義歷史

英雄是推進歷史發展的重要條件

③ 革命英雄主義的區別

剝削階級軍隊由於是剝削階級統治人民的工具,是為少數剝削階級服務的,其槍口是對著廣大人民的。這種軍隊的英雄主義往往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搞冒險主義和拚命主義。與剝削階級軍隊相反,人民軍隊的革命英雄主義根源於它為之奮斗的事業和戰爭的正義性。人民軍隊無論是同敵人戰斗,還是搶險救災,都是為了人民和社會主義祖國的利益,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偉大事業。戰斗英雄梁英瑞在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在攻打越南那次公安屯315、318高地時,奮不顧身,三次在敵人火力封鎖下,用爆破筒掃地雷,為部隊開辟通路。在攻打板蘭542高地的戰斗中,他奮不顧身地把炸葯包填進敵人的暗礁射孔,不料敵人推了出來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他毅然把炸葯包又塞進了敵射孔,並用雙手死死地頂住,炸毀了敵碉堡,自己壯烈犧牲。梁英瑞為什麼這樣勇敢?他在日記中是這樣寫的:「我要做一顆生命力很強的種子,黨把我播向沙漠,就長起抗禦風沙的紅柳;播向雪山,就開出不畏嚴寒的雪蓬;播向天涯海角,就長出呼嘯雷霆的青松,為了實現我們崇高的理想---共產主義而獻身。」
剝削階級軍隊的英雄主義是個人英雄主義,好出風頭,一個人至上,唯我獨尊,輕視和脫離群眾。而人民軍隊的革命英雄主義是群眾英雄主義。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動力。革命英雄主義產生於人民的支持,集體的幫助。任何英雄人物的產生,都是同黨的培養、戰友的支持分不開。剝削階級的軍隊由於從個人英雄主義出發,往往無視戰爭規律,瞎指揮,碰運氣,亂打仗,以求一時得逞,但最後要受到戰爭規律的懲罰。人民軍隊的英雄主義則是把革命性和科學性結合起來。首先,革命英雄主義要求軍人以熾熱的革命熱情和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積極地投入到革命斗爭中去,同時又要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為掌握指導戰爭規律,駕馭戰爭。勇敢是革命英雄主義的一個重要條件,沒有勇敢,不怕犧牲的精神,就談不上革命英雄主義。

④ 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什麼

革命英雄主義的本質特徵
發布日期:2006-7-11

一、革命英雄主義的本質特徵
首先,什麼是革命英雄主義呢?革命英雄主義,就是在斗爭中不怕艱難險阻,不怕流血犧牲,英勇戰斗,忘我工作的品德。毛澤東對革命英雄主義人過明確的論述,億說:"這個軍隊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否認在任何艱難困苦的場合,只要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要繼續戰斗下去。朱德也指出:"革命英雄主義是視革命的利益高於一切,對革命事業有高度的責任心和積極性,以革命之憂而憂,以革命之樂而樂,赤膽忠心,終身為革命戰爭事業奮斗,而不斤斤於作個人打算,為了革命的利益和需要,不僅可以犧牲自已的某些利益,而且可以毫不猶豫地貢獻出自己的生命。"毛澤東,朱德的上述論述是對革命英雄主義的高度科學的概括。
人民軍隊的革命英雄主義與剝削階級軍隊的英雄主義有哪些區別?
第一 英雄主義的思想基礎不同
第二 在處理個人和群眾的關系問題上不同
第三 對待戰爭規律的態度不同
剝削階級軍隊由於是剝削階級統治人民的工具,是為少數剝削階級服務的,其槍口是對著廣大人民的。這種軍隊的英雄主義往往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搞冒險主義和拚命主義。與剝削階級軍隊相反,人民軍隊的革命英雄主義根源於它為之奮斗的事業和戰爭的正義性。人民軍隊無論是同敵人戰斗,還是搶險救災,都是為了人民和社會主義祖國的利益,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偉大事業。戰斗英雄梁英瑞在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在攻打越南那次公安屯315、318高地時,奮不顧身,三次在敵人火力封鎖下,用爆破筒掃地雷,為部隊開辟通路。在攻打板蘭542高地的戰斗中,他奮不顧身地把炸葯包填進敵人的暗礁射孔,不料敵人推了出來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他毅然把炸葯包又塞進了敵射孔,並用雙手死死地頂住,炸毀了敵碉堡,自己壯烈犧牲。梁英雄為什麼這樣勇敢?他在日記中是這樣寫的;"我要做一顆生命力很強的種子,黨把我播向沙漠,就才起抗禦風沙的紅柳;播向雪山,就開出不畏嚴寒的雪蓬;播向天涯海角,就長出呼嘯雷霆的青松,為了實現我們崇高的理想---共產主義而獻身
剝削階級軍隊的英雄主義是個人英雄主義,好出風頭,一個人至上,唯我獨尊,輕視和脫離群眾。而人民軍隊的革命英雄主義是"群眾英雄主義"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動力。革命英雄主義產生於人民的支持,集體的幫助。任何英雄人物的產生者都是同黨的培養,戰友的支剝削階級的軍隊由於從個人英雄主義出發,往往無視戰爭規律,瞎指揮,碰運氣,亂打仗,以求一時得逞,但最後要受到戰爭規律的懲罰。人民軍隊的英雄主義則是把革命性和科學性結合起來。首先,革命英雄主義要求軍人以熾熱的革命熱情和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積極地投入到革命斗爭中去,同時又要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為掌握指導戰爭規律,駕馭戰爭。勇敢是革命英雄主義的一個重要條件,沒有勇敢,不怕犧牲的精神,就談不上革命英雄主義。
持和幫助,人民的支援分不開的。
人民軍隊的革命英雄主義表現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
2、 勇於為革命獻身的自我犧牲精神。
3、 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人民軍隊的英勇頑強精神是對歷史上英勇頑強戰斗作風的批判繼承,又具有自己的特點。那就是在為大多數人民的根本利益而進作的戰斗中,自覺地表現出來的不怕任何困難,任何艱險的大無畏革命勇氣和戰勝任何困難險阻的堅強意志,具體和說,在戰斗中勇往直前,前赴後繼,在搞洪搶險中,積極主動,不怕危險,奮勇搶險,在反革命暴徒及不法分子面前,頑強戰斗,大義凜然,始終保持必勝信念,努力化險為夷,在平時白找作中,勇於吃苦,勇挑重擔,努力開拓,奮發進取。
人民軍隊革命英雄主義所包含的自我獻身精神是同共產主義偉大理想,同忠於社會主義祖國的道德原則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例如;放棄人民軍隊革命英雄主義所包含的自我獻身精神是同共產主義偉大理想,同忠於社會主義祖國的道德原則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例如;放棄合適的生活環境,投筆從式的公舉東;長期駐守在艱苦的海島邊防,沒有怨言的龔允沖;夫妻分居,上不能教育子女,一必一意為部隊建設服務的李國安!
革命觀主義精神就是為了人民和革命事業,在艱難困苦、危急險惡的環境中,不灰必喪氣,不悲觀動搖,自始至終保持必勝信心和旺盛的革命鬥志,努力爭取斗爭的勝利。老山前線的戰士蹲在貓兒洞里,洞道狹窄,上面有塌方的危險,下面有積水,周圍有蚊叮咬,長期的潮濕使戰士們的腳上、檔里都發霉、糜爛了。經常斷水缺糧戰斗連綿不斷。就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戰士們仍然利用戰斗間隙開展文藝活動,創辦戰士詩社,舉辦演講會、節日聯歡會、戰地迪斯科,歌聲笑聲不斷,掰手腕、下棋"拱豬"。用炒菜少佐料諸君莫笑,吃飯聞火葯別有味道等對聯,來表達革命軍人坦盪的胸懷和不怕困難的革命觀主義態度,以保持高昂的鬥志。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講實惠,講利益,已經越來越深刻的作用於人們的社會生活。與此同時,也要講道德,講理想,軍人的職業是一種特殊的職業,其主要職責是保衛祖國。軍人戍邊,練武,搶險,打仗,需要吃苦,流血甚至犧牲生命,而這是不可能簡單地用商品交換的原則來衡量的。從這一意義上說,軍人職業是奉獻的職業。因此,軍人在樹立商品經濟觀念的同時,必須強化國防觀念,宏揚奉獻精神和自我犧牲精神。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在人民軍隊里,更多地存在著商品經濟觀念與奉獻精神相統一的客觀條件。前者是一種經濟思想,是商品經濟社會中一個成員的必備素質;後者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是對社會成員的先進性要求,二者都對社會成員的發展進步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現實生活有許多先進典型,如今年抗洪搶險中涌現出來的高建成,劉曉強等都是新時期勇於奉獻精神的楷模!
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革命軍人必須具備的。

⑤ 中國古代人物事例是否是個人英雄主義

有些是,有些不是。古代人物史書里就數以千百計,肯定哪一種都有。

比方說史記刺客列傳里的聶政,他去刺殺俠累的時候,單劍入相府,殺數十人,擊殺俠累後,毀容自殺,這就是徹徹底底的個人英雄主義。
三國時期,孫劉聯合赤壁大戰抗曹操,就不是個人英雄主義。

⑥ 馬哲如何解釋歷史英雄主義

馬克思認為英雄史觀是不正確的,是主觀唯心主義史觀,提出了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而非像英雄史觀認為的人民群眾只是附屬,英雄創造歷史。

⑦ 中國英雄主義和西方英雄主義的不同

英雄是人類永恆的話題,每種文化都塑造了各自獨特的英雄,都展現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獨特的英雄主義。中西文化有別,信仰有差異,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一種差異。就如西方英雄主義和中國英雄主義。中西方英雄主義不同點如下:

1、民族大義與個人至上

中國英雄主義為集體(為大眾、為國家等)爭榮譽,所謂「犧牲小我,服從大局」。

中國有許多的孤膽英雄,也有許多的個人英雄主義者,但是算不上主流,一旦以集體的形式走向保家衛國的戰場,中國人就能把集體英雄主義得以最大化的詮釋。比如淞滬會戰時期的八百壯士,台兒庄會戰時多支敢死隊都體現了集體英雄主義。

西方英雄主義為了信念,強調個人,為了實現自我價值。個人主義類似於中國傳統的「俠客」形象。

西方人也崇拜英雄,也有英雄主義,但是這種英雄主義更多的是一個個人英雄主義,西方人不缺少冒險精神,也不缺少勇氣。但就是這么一群人,到了戰場上,一旦遇到失敗或者挫折,卻往往毫不為恥的舉起了雙手,成為了戰俘。這就是西方的價值觀。

2、個人主義英雄主義與集體主義英雄主義

以希臘與沙斯里的戰斗為例,雙方約定各自派出最英勇的勇士——阿基琉斯和巴古力斯代表國家出戰,以個人輸贏來定國家成敗,最終阿基琉斯得勝,沙里斯就此稱臣,這便是典型的西方個人英雄主義行為。

諸如《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等英雄演義的戰爭中,英雄雖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並不能左右戰爭的勝敗。以三國許田打獵為例,曹操在打圍中搶盡了獻帝風頭,以此來試探大臣們的忠心,眾人敢怒而不敢言。

關羽則已劍拔出鞘,欲殺曹操。卻被劉備制止了,劉備這樣說道:「投鼠忌器。操與帝相離只一馬頭,其心腹之人,周回擁侍。吾弟若逞一時之怒,輕有舉動,倘事不成,有傷天子,罪反坐我等矣。」這就是典型的中國集體主義英雄觀。

通過簡單的對比,可以看出中國式的英雄,他們更多的是寄託了整個民族的希望,是集體主義的,是超脫於世人之上的聖人式的英雄。而的英雄,則是映西方射了個人意志的自由精神,以建立個人功績為准,成就個人的歷史地位。

(7)歷史英雄主義擴展閱讀

不同的文化對於英雄的界定是不同的:美國的英雄主義以個人英雄主義為主,崇尚的是個性解放的個體價值,強調的是主人公作為一個獨立人的個體一面,如鋼鐵俠、蜘蛛俠、美國隊長等。而我們中國的英雄主義往往與愛國主義、民族大義聯系在一起,「舍小我而取大義」。

英雄主義的本質和氣質是相同的。他們都有不畏強權,不懼艱險,樂於助人,敢於奉獻的精神。換句話說,中國人崇尚的英雄主義其實是普世的。具體的英雄個體肯定有文化偏好,但英雄所象徵的精神有可能是相通的。

人類心目中的英雄主義和英雄心理,主要是由3個重要的人類積極心理所驅動:第一是勇氣,第二是責任,第三是感情。人類的普世價值中普遍所追崇的三種美德是「勇氣、熱枕和責任」。而這三種美德,正好構成了英雄主義、英雄心理和英雄行為的個人心理學基礎。

中國傳統心學的創建人王陽明先生,特別提倡「有心、有情、有義、有感」是人之所以成為人最核心的原因,「心者天地萬物之主」——我們有了愛人之心,愛家之心,愛國之心,愛真理之心,我們才會勇敢、擔當,有所奉獻,這才是真正的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的心理學原因。

⑧ 英雄主義的簡介

什麼是英雄主義?按照《辭海》的解釋,就是「主動為完成具有重大意義的任務而表現出來的英勇、頑強和自我犧牲氣概和行為」。英雄主義固然要通過具體的事件和人物來體現,但其價值內核顯然又是具有跨越歷史、穿越時空的永恆魅力。既然我們承認「狼牙山五壯士」在民族危亡時刻表現出來的凜凜大義、不屈鬥志正是英雄主義的典範,那麼其內蘊的精神價值何以又會在我們這個時代突然「脫節」、過時呢?———如果這種邏輯成立,那麼岳飛、文天祥等歷史更為久遠的人物以及他們身上寄寓的英雄主義精神,是否也應該因為「脫節」而遭「刪除」呢?
其實,英雄主義彰顯的崇高價值,除了一般的具體社會意義外,在生命人格的塑造上更值得重視。古羅馬文論家朗吉弩斯在其名著《論崇高》中曾將這種人格培育喻為「偉大心靈的回響」,並認為,如果人一旦失去了這種對偉大心靈的感應、體悟,麻木、冷漠、猥瑣就會接踵而至,人生必然因此陰暗卑下,與「自由」無緣。所以,我們完全可以說,真正的英雄主義精神,永遠都不只是一種過去式的歷史陳跡,不只是少數英豪的個人行為,而是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涵養、人格提升息息相關。一句話,只要我們還對自由、尊嚴、高貴的人生價值心存嚮往,英雄的心靈回響就不會斷絕。

⑨ 舉例說明個人英雄主義和非個人英雄主義。並詳細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讀以上兩個主義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

「個人英雄主義」是個大陸常用詞,而且經常與另一個名詞連用——「美帝」。自然,它是貶義。只要官方一提到美國的英雄人物,那必定是「個人英雄主義」。語氣還總是帶點譏諷,似乎美國的英雄和咱們天朝的英雄比起來,總是差那麼一截。

然而我有兩個疑問:

1.什麼是「個人英雄主義」?既然是貶義,它的反義詞是什麼?

2.「個人英雄主義」為什麼是貶義?

針對第一個問題,我上了政府的官方辭典《網路》查找定義,上面說:「脫離人民群眾,迷信個人力量而去完成某種社會任務的英雄主義思想和行為。與「革命英雄主義」相對。它以個人主義為原則,誇大或不適當地強調個人在社會生活和歷史活動中的作用,否認人民群眾的力量和智慧。表現為好圖虛名,自以為是,居功自傲;往往違反革命紀律,犯自由主義和無政府主義錯誤。」

讓我們看看這些要素:

脫離人民群眾。怎麼判斷我是否脫離群眾了呢?是在空間上嗎?董存瑞身在前線,當然離人民很遠。那麼是心理上嗎?心理上的脫離群眾是什麼意思?瞧不起老百姓嗎?難道藍波、超人他們都從心眼裡瞧不起老百姓嗎?話說回來,行動上挺身而出、見義勇為,思想上脫離群眾,世界上真有這種性格嗎?

迷信個人力量。這就更奇怪了,會奮不顧身地做某件事,當然是堅信自己的行為會有某些效果。董存瑞難道認為自己炸碉堡毫無意義?迷信個人力量和相信個人力量有什麼區別?危急關頭,在一兩秒內作出決定,我怎麼知道自己是迷信個人力量還是相信個人力量?

誇大或不適當地強調個人在社會生活和歷史活動中的作用。這同樣是很模糊的說法,毫無標准。如果說董存瑞並非這樣的人,那麼藍波和超人的哪些言論和行為證明了這一點?也許有人認為超人的作用力很大(在影片里)。但這不過是因為他本領大而已,難道說有本事的人都犯這個錯誤?沒本事強出頭才算真英雄?

好圖虛名,自以為是,居功自傲。似乎硬骨頭的人都可以套上這頂帽子。文天祥、袁崇煥,都自以為是、居功自傲。董存瑞性格如何,我不知道。不過,難道一個人個性張揚就不能做好事了嗎?做了好事也要被人罵嗎?更何況,這個人要是死了,當然就沒法「居功自傲」,難道死了才不是個人英雄主義?

違反革命紀律。革命紀律是指什麼?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一條董存瑞就違反了——一切行動聽指揮。他的指揮官應該沒叫他那麼做。何況很多情況都沒指揮,比如火車翻車,乘客積極互救——不一定非要人指揮。另外「說話和氣、不打人罵人」也很難,許多英雄都是打出來的。如果說是別的紀律,那就更糊塗了——究竟是哪次會議定下的紀律?全文如何?

仔細分析這些定義,你會發現所謂「個人英雄主義」根本不知所雲。在我看來,英雄只有一種,英雄主義也只有一種。那是一種本能,在最危急的情況下,做出常人難以做到的反應。這種行為的結果並不一定令人滿意,因為他們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分析、判斷、准備。但是,他們一定是以別人的利益為優先,毫不在意自身的利益。無論中國還是美國,抑或非洲歐洲,全世界的英雄性格各異,但行為和膽氣都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區別,「英雄」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是褒義詞。但不知如何,天朝的一小撮別有用心的人,總喜歡宣稱本國的英雄比別國的英雄更「英雄」,英雄居然也能分出個比較級。甚至還創造了一個新詞「個人英雄主義」,把英雄弄成貶義,也真夠缺德的了。

⑩ 英雄主義是什麼意思

英雄主義是指為完成具有重大意義的歷史任務而表現出來的英勇、堅強、首創和自我犧牲的精神和行為。

其特點是:反映當時的歷史潮流和社會正義,敢於克服超出通常程度的困難,主動承擔比通常情況下更大的責任,敢於向社會上的反動、黑暗勢力以及自然界進行堅強不屈的斗爭。

產生於表現廣人類與自然斗爭的古代神話傳說,其中的英雄具有超人的力量並為人類建立了殊勛。

(10)歷史英雄主義擴展閱讀

英雄主義分為革命英雄主義和個人英雄主義。

革命英雄主義表現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

2、 勇於為革命獻身的自我犧牲精神。

3、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個人英雄主義的特點:

出風頭,居功自傲,誇大個人作用,輕視人民群眾的集體智慧和力量,把個人的作用擺在集體和人民群眾之上。其思想基礎是個人主義,社會根源是生產資料私有制和剝削階級的存在。

個人英雄主義顛倒了社會意識和社會存在的關系,人民群眾和個人的關系。它是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英雄創造歷史的唯心史觀的表現。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