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錄者
❶ 歷史上的記錄者都有誰
地球上一切古老的東西 一草一木,一花一石···················甚至是一塊泥 都記錄著歷史的風風雨雨
❷ 古代記載歷史的人叫什麼
中國歷代均設置專門記錄和編撰歷史的官職,統稱史官。
史官為我國歷代設置專門記錄及編撰歷史官職之統稱內。要談史官,必須從史說起。所謂史,《說文解字》: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
史本來就是事件記錄者,中指的是立場中立不偏不倚。官府專設職務之後,任職者為史官,故歷來有官史、野史之別,官史粉飾者,野史明言之。稗官野史常具補充正史之效。正史罹篡改之時,民間記述之文本更顯彌足珍貴。
(2)歷史記錄者擴展閱讀
歷朝歷代均設有史官之職,對史官之稱謂與分類多不相同,主要可分為記錄類與編纂類二者。史容官出現伊始及其發展過程中,長期二者不大分別,後來演化出專門負責記錄之起居注史官及史館史官,前者隨侍皇帝左右,記錄皇帝的言行與政務得失,而皇帝不得閱讀此記錄內容。
後者專門編纂前代王朝之官方歷史。沒有文字之古代,現任史官只得自前任史官口授習得歷史,此過程易產生紕漏與扭曲,故記述之准確度與史官之學識、人品有莫大之關系。
❸ 定林寺比大禹治水還古老,堪稱是歷史記錄者的是什麼寶貝
在山東省莒縣定林寺附近,有一件被稱為「活寶貝」的寶物,它的歷史幾乎超過了5000年,甚至可以追溯到大禹治水之前的時代,連春秋時期的國君們,都曾在它的下面盟誓。這件寶貝究竟是什麼?它為何要以「活」而著稱?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植物專家曾對定林寺銀杏樹進行過研究,發現其年代之久遠,簡直令人錯愕不已。據植物專家稱,這棵銀杏樹的生長歷史,幾乎超過了5000年,也就是它的生長初期,應該在大禹治水的年代,絕對稱得上是一件「活化石」。
植物專家的結論並非言過其實,因為在史書中,確實有過對該銀杏樹的記載。《左傳》中曾寫道:「魯隱公八年,公及莒人盟於浮來」,也就是說,在春秋時期,莒國的國君莒子,曾經與魯國國君在銀杏樹下盟誓,兩國之間結下了修好一事。不僅如此,在公元1654年時,清朝廷曾在此立下一座石碑,碑文也記載了此事,並明確記述,在魯國與莒國盟誓之時,此銀杏樹便已經成為了參天大樹,見證了一段歷史中的佳話。
❹ 以前的每個朝代有歷史的記錄者,現在中國當代史有專門的人來記錄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檔案局和中央檔案館
❺ 古代建築作為歷史的記錄者不僅是遮風擋雨的物質居所更是什麼
更是文明傳承的見證,歷史事件的記錄。
❻ 歷史上有哪些赫赫有名的人物,後來突然消失了呢
上卿甘羅:“禽巢欲遠,魚穴惟深,消聲滅跡,何必山林!”
史海鉤沉、逝者如斯。茫茫的歷史之上,有著一個又一個身影。有人說:歷史上最突出的偶然的機遇是赫赫名人、偉大人物的間歇出現。當然有人出現,就有人消逝,他們或生老病死,或戛然而終。有的人成為了歷史的記錄者,於三卷丹青之上書寫別人的人生;有的人則成為了夜空流星,忽然劃過,耀眼卻疾如風。
《史記》記載:甘羅年少,然出一奇計,聲稱後世。
秦朝甘羅,名門之後。年紀輕輕十二歲時出使趙國,為秦朝換的燕國十一城,被秦始皇封為上卿。原本甘羅應該從此走上歷史的舞台,成為秦漢史上的一顆耀眼明星。但是,誰也不知道為何他的人生戛然而止,從此任何的史書、別史再也找不到了他的名字。
史海鉤沉:逝者如斯,不見蹤影
在歷史記錄者司馬遷的筆下,見不到一點甘羅後世的記錄,給世人留下了無限的想像空間。圍繞這位少年得志的政治家,編排出了許多文學故事。甚至還有小說稱其曾是秦國太子扶蘇的侍讀,拿到了徐福東渡找到的不老之術。在扶蘇死後為了守護扶蘇,永遠陪侍在他的身邊。
無論如何,甘羅的後世之謎都讓我們期待著。也希望有一天,歷史考古能有重大發現,為我們揭開這重重迷霧。
❼ 國家記憶2010致敬歷史記錄者,這個活動大眾是否可以參加
大眾可以通過網路投票參與評選http://news.qq.com/zt2010/gjjy2010/
論壇議題:
「國家記憶2010·致敬歷史記錄者」歷史論壇議題
論壇主題:保存國家記憶 探尋未來之路
時間:2011年1月15日
地點:成都建川博物館
議題一:公共史學在中國
在當今中國,歷史學如何打破權力和知識壟斷,承擔構建新的公民記憶與信仰的社會責任。
議題二:公民如何寫史
公民寫史如何保存民族記憶,多元讀史如何塑造公民理念。
議題三:當代歷史記錄者生存
在紛攘嘈雜的今天,新一代寫史者如何生存,如何記錄與傳播?
議題四: 歷史影像:易碎與永恆
歷史紀錄片的中國式生存。
特別議題:歷史視野下的2010
討論、評選以歷史的視角,2010年值得關注與記錄的人與事。
❽ 書童一族作為歷史記錄者,現在還存在嗎
書童
編輯
書童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的是舊時侍候主人及其子弟讀書的未成年的僕人。
中文名
書童
外文名
boy attendant at school
同義詞
書僮
拼 音
shūtóng
意 思
舊時侍候主人
目錄
1 解釋
2 示例
解釋
編輯
舊時侍候主人及其子弟讀書的未成年的僕人。[1]
望採納
❾ 歷史記錄者是怎麼知道那些不為人知的事的比如論語,有時候他們單獨
岳飛其實是個政治智慧很高、政治嗅覺非常靈敏,同時非常善於處理人際關系的人。當時的文臣武將,無論是他平級下級還是上級,基本都和他關系很鐵,屬於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那種模範乖孩子。具體的例子可以看下這個:真實的岳飛是什麼情況?
他和皇帝趙構的關系也一直不錯,一直到被害前幾個月還是趙構最喜愛和信任的武將。趙九最後咔嚓他,是因為當時掌握金國軍政實權的兀術在經歷了紹興十年差點敗軍亡國的慘敗後心有餘悸,與南宋議和時指著名要求定點清除這個最威脅金國安全的危險分子,而同時趙構自己也已經懶得琢磨正事兒,除了安安穩穩呆在江南SM蘿莉不想再干別的了。——不是因為他功高震主尾大不掉或者其他亂七八糟的各種原因。就是被犬彘不食其餘的隊友賣給死敵了。
(補充:關於這點如果有各種疑問和興趣,請參考:岳飛到底為什麼會死以及趙構為什麼要議 一篇舊文,但是關於這個歷史事件常見的疑問基本都討論到了。帖子很長5萬來字兒,所以看的話可能需要一些時間)
他也不是成天嚷嚷著要北伐,看見個戰略主張保守一點的文臣就要對掐的所謂「鷹派」。歷屆宰相中和他關系最好的是趙鼎,趙鼎在當時算主和的不算主戰的。
他和秦檜的矛盾本來不大或者說不明顯。——雖然從紹興八年往後罵秦檜就是南宋全國上到大臣文士下到平民百姓都愛玩的勇敢者游戲。當然也不是一點沖突都沒有,但是比起秦檜與其他文臣武將(比如胡銓李光趙鼎韓世忠等等等等)之間的齟齬根本不夠看。所以秦檜直到紹興和議的當年也就是紹興十一年,都還覺得這是個可以挽救甚至可以拉攏為己用的對象。
他畢生的大願是光復山河,而且不僅要還於舊都恢復舊疆還要收復燕雲十六州;但對被金軍擄走的那兩個皇帝他其實不是很當回事兒。當然靖康之恥剛發生那陣也跟著喊了一陣口號,但後來得知金國打算用宋欽宗的兒子來代替偽齊攪亂中原人心之後,他就絕口不在公文奏章里提這茬了,還順帶手發明了個對宋欽宗的新稱呼——「天眷」(意思就是皇帝陛下您的親戚)。。
❿ 如何評價國家記憶的抗戰歷史記錄者
一段歷史,是由無數人參與的故事。即使置身其中,多數人都渺不可見。當時間過去,記憶被迅速撕裂為碎片。而歷史的寫作者,則需要努力把碎片拼接為原貌,它不僅需要治史和寫作的技巧,更需要眾多歷史書寫者的攜手與接力。我們需要不同角色——有勝方有敗方,有親歷者有後來者,有當事者有旁觀者——共同來進行歷史拼接和復盤的不懈接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