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歷史
① 三星堆距今多少年
截至2021年,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
三星堆古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分布面積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范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現有保存最完整的東、西、南城牆和月亮灣內城牆。
三星堆文明起源
關於三星堆文明來自何方這個問題,無論是考古界還是社會上,都有不同的說法和多種猜測,有的說是來自中原商文化的影響,有的說是來自中亞近東文明,更有人則認為三星堆文明是外星文明。
據介紹,公元前16世紀,湯創立商王朝,這是中國歷史上有文獻記載同時又為考古資料所證實的古老王朝。此一時期,與商朝國力日益強盛相表裡,中原商文化南下,在今武漢黃陂建立據點,留下了盤龍城遺址。
以盤龍城為基地,商王朝將南方銅礦資源北運,同時也將中原青銅冶鑄技術和其他文明成就帶到南方。這一歷史事件帶來了中國青銅時代面貌的根本變化,開啟了長江文明的新時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三星堆遺址
② 歷史上有關於三星堆的記載
三星堆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西南地區的青銅時代遺址,位於四川廣漢南興鎮。1980年起發掘,,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黃土堆而得名。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寶墩文化,下啟金沙文化、古巴國,前後歷時約2000年,是我國長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為止我國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
遺址概況
夏朝始於公元前2000多年,尚且不是信史,距今有約4000年的歷史;信史中第一個王朝商朝的歷史距今也只有3600年。這,對於中國作為文明古國的形象無疑是不大相稱的。而三星堆,這個曾經名不見經傳
三星堆文物說明圖片(20張)的小地方,將我們的歷史向前推到了4800年前,而它自己只不過是默默地躺在富饒的四川盆地,默默地承載著中華民族靈魂的濫觴……因此說:「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不是因為傳說中的炎黃二帝,也不是因為夏、商、周,而是因為我們有三星堆及良渚。」 三星堆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西南地區的青銅時代遺址。位於四川廣漢南興鎮、成都平原。1980年起發掘。在遺址中發現城址1座,據認為,其建造年代至遲為商代早期。已知東城牆長1100米,南牆180米,西牆600米,為人工夯築而成。清理出房屋基址、灰坑、墓葬、祭祀坑等。房基有圓形、方形、長方形3種,多為地面木構建築。自1931年以後在這里曾多次發現祭祀坑,坑內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銅器。1986年發現的兩座大型祭祀坑,出土有大量青銅器、玉石器、象牙、貝、陶器和金器等。金器中的金杖和金面罩製作精美。青銅器除罍、尊、盤、戈外,還有大小人頭像、立人像、爬龍柱形器和銅鳥、銅鹿等。其中,青銅人頭像形象誇張,極富地方特色;立人像連座高2.62米,大眼直鼻,方頤大耳,戴冠,穿左衽長袍,佩腳鐲,是難得的研究蜀人體質與服飾的資料。祭祀坑的年代約當商末周初,被認為是蜀人祭祀天地山川諸自然神祗的遺跡。 就目前掌握的文物及史料來看,古蜀國與中原商王朝並無任何藩屬關系,而是兩個相對獨立的方國。在目前發現的商朝甲骨文中,記載有很多商朝軍隊與蜀人作戰的事件,但大多都是有始無終;在三星堆遺址中也出土了少量作為戰利品的商朝貴族使用的兵器、權杖和刻有商朝文字的器物,古蜀國的強大可見一斑。 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寶墩文化,下啟金沙文化(見金沙遺址)、古巴國,前後歷時約2000年,是我國長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為止我國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不能否認,三星堆文化的確是中華文明最古老的源流之一。
發現發掘
三星堆古遺址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范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昭示了同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
偶然的發現
三星堆遺址的驚世發現,始於當地農民燕道誠於1929年車水淘溝時偶然發現的一坑玉石器。1931年春,在廣漢縣傳教的英國傳教士董篤宜(V·H·Donnithorne)聽到這個消息後,找到當地駐軍幫忙宣傳保護和調查,還將收集到的玉石器交美國人開辦的華西大學博物館保管。根據董篤宜提供的線索,華西大學博物館館長葛維漢(David C·Graham)和助理林名鈞於1934年春天組成考古隊,由廣漢縣縣長羅雨倉主持,在燕氏發現玉石器的附近進行了為期十天的發掘。發掘收獲豐富,根據這些材料,葛維漢整理出《漢州發掘簡報》遺憾的是,三星堆遺址自1934年首次發掘以後,發掘就長期停滯。
深入發掘
50年代開始,考古工作者又恢復了在三星堆的考古工作。當時還沒有認識到三星堆遺址的巨大規模,所以將三星堆遺址北部的月亮灣地點和南部的三星堆地點各自當作一個遺址,分別命名為「橫梁子遺址」和「三星 玉劍
堆遺址」。1963年,由馮漢驥領隊,四川省博物館、四川大學歷史系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再次發掘了三星堆遺址的月亮灣等地點,展現了三星堆遺址和文化的基本面貌。當時,馮漢驥教授曾認識到,三星堆「一帶遺址如此密集,很可能就是古代蜀國的一個中心都邑」。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後,三星堆遺址迎來了大規模連續發掘時期,前後長達20年。1980~1981年的發掘,清理出成片的新石器時代的房址遺跡,出土標本上萬件,還發現了具有分期意義的地層迭壓關系。這次發掘的發掘報告《廣漢三星堆遺址》中指出,三星堆是「一種在四川地區分布較廣的、具有鮮明特徵的,有別於其它任何考古學文化的一種古文化」,已經具備了夏鼐提出的命名考古學文化的三個條件,建議命名為「三星堆文化」。1982年和1984年,考古工作者分別在三星堆地點西南和西泉坎地點進行了兩次發掘,發現三星堆遺址最晚期的遺存。1986年出土了大量遺物和復雜的地層迭壓關系,根據這年的發掘材料,一些考古研究者開始了三星堆遺址分期的嘗試。也正是在1986年,兩處埋藏有豐富寶藏的長方形器物坑被意外揭露出來,其包含的大量金屬器的出土,引起了海內外學術界對位於中國西南的古蜀文明的重視。在三星堆遺址大規模發掘的同時,1985~1987年對成都市區的十二橋遺址進行了發掘,該遺址最下層的文化面貌與三星堆遺址最晚期遺存相同,為三星堆文化的去向等問題提供了重要材料。 1990年開始,對三星堆文化和文明的探索從成都平原延伸到了渝東地區和陝南地區。由於早於三星堆文化的四川盆地新石器時代文化面貌的初步揭示,並且有多處龍山時代的古城遺址和若干處具有新石器時代文化向三星堆文化過渡階段遺存的發現,為三星堆文明研究的深入進行提供了更廣闊的前景。
遺址面積
三星堆遺址是一個總面積超過12平方公里的大型遺址群,包括大型城址、大面積居住區和兩個器物坑等重要文化遺跡,位於成都平原北部之沱江沖積扇上,西出廣漢市七里許,北臨沱江支流湔江(俗稱鴨子河),悠悠五千載,勝跡昭汗青。傳說玉皇大帝在天上撒下了三把土,落在廣漢的湔江邊,成為突兀在大平原上的三座黃土堆,猶如一條直線上分布的三顆金星,三星堆因此而得名。現在考古發掘確認:三堆土實際是這個千年古都的南城牆,城牆上有兩個缺口,因年代久遠,城牆坍塌剝蝕而成。三星堆的實體已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燒磚瓦的熱潮中夷為平地。而僅存的半個堆也是在1986年磚廠取土中發現兩個祭祀後停止挖土才保存下來。 三星堆遺址的年代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延續到商末周初,距今4800~2800年。 三星堆遺址內存在三種面貌不同但又連續發展的三期考古學文化,即以成都平原龍山時代至夏代遺址群為代表的一期文化,又稱"寶墩文化";以商代三星堆規模宏大的古城和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為代表的二期文化;以商末至西周早期三星堆廢棄古城時期為代表的三期文化,即成都"十二橋文化"。
③ 歷史上的三星堆到底是誰建造的
三星堆古遺址的發現,揭開了古蜀文化的神秘面紗。特別在三星堆遺址的發掘過程中,出土了青銅立人、青銅神樹、青銅太陽輪等神秘的珍寶,令人驚嘆不已!不少人甚至認為三星堆是外星人的傑作,那麼歷史上三星堆究竟誰建造的呢?
正是由於在三星堆出土的所有文物中沒有留下一個文字,再加上古蜀國的神秘消失,因此這一切導致三星堆成為謎一樣的存在。真的想要弄清楚三星堆文明的來源,只能依靠進一步的考古發現了。各位,你們說呢?
④ 三星堆屬於哪個朝代
三星堆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西南地區的青銅時代遺址,位於四川廣漢南興鎮。1980年起發掘,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黃土堆而得名。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寶墩文化,下啟金沙文化、古巴國,前後歷時約2000年,是我國長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為止我國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
夏朝始於公元前2000多年,尚且不是信史,距今有約4000年的歷史;信史中第一個王朝商朝的歷史距今也只有3600年。這,對於中國作為文明古國的形象無疑是不大相稱的。而三星堆,這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將我們的歷史向前推到了4800年前,而它自己只不過是默默地位於富饒的四川盆地,默默地承載著中華民族靈魂的濫觴……因此說:「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不是因為傳說中的炎黃二帝,也不是因為夏、商、周,而是因為我們有三星堆及良渚。
就目前掌握的文物及史料來看,古蜀國與中原商王朝並無任何藩屬關系,而是兩個相對獨立的方國。在目前發現的商朝甲骨文中,記載有很多商朝軍隊與蜀人作戰的事件,但大多都是有始無終;在三星堆遺址中也出土了少量作為戰利品的商朝貴族使用的兵器、權杖和刻有商朝文字的器物,古蜀國的強大可見一斑。
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寶墩文化,下啟金沙文化(見金沙遺址)、古巴國,前後歷時約2000年,是我國長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人類遺址重地,也是迄今為止我國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三星堆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源流之一。
遺址之最
三星堆創造和打破了許多的世界紀錄,其中多項紀錄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紀錄。
世界上最早、樹株最高的青銅神樹。高384公分,三簇樹枝,每簇三枝、共九枝,上有27果九鳥,樹側有一龍緣樹逶迤而下。具推斷可能為古神話傳說中扶桑樹。
世界上最早的金杖。長142公分,直徑2.3公分,重700多克,上有刻劃的人頭、魚鳥紋飾。
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銅大立人像。通高262公分,重逾180公斤,被稱為銅像之王。
世界上最大的青銅縱目人像。高64.5公分,兩耳間相距138.5公分。
世界上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銅人頭像,面具。達50多件。
資料來源網路
⑤ 「三星堆」是什麼朝代的
夏朝始於公元前2000多年,尚且不是信史,距今有約4000年的歷史;信史中第一個王朝商朝的歷史距今也只有3600年。這,對於中國作為文明古國的形象無疑是不大相稱的。
而三星堆,這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將我們的歷史向前推到了4800年前,而它自己只不過是默默地躺在富饒的四川盆地,默默地承載著中華民族靈魂的濫觴……因此說:「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不是因為傳說中的炎黃二帝,也不是因為夏、商、周,而是因為我們有三星堆及良渚。
三星堆獨立存在,古蜀國與中原商王朝並無任何藩屬關系,而是兩個相對獨立的方國。
要說什麼時期的,是和商王朝同期。
⑥ 四川三星堆遺址,是歷史上哪個朝代呢
四川三星堆遺址的朝代歷史很長,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延續到商末周初。三星堆遺址內存在三種面貌不同,但又連續發展的三期考古學文化,即以成都平原龍山時代至夏代遺址群為代表的一期文化,又稱「寶墩文化」;
以商代三星堆規模宏大的古城和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為代表的二期文化;以商末至西周早期三星堆廢棄古城時期為代表的三期文化,即成都「十二橋文化」。
三星堆遺址簡介。
三星堆遺址是一個總面積超過12平方公里的大型遺址群,包括大型城址、大面積居住區和兩個器物坑等重要文化遺跡,位於成都平原北部之沱江沖積扇上,西出廣漢市七里許,北臨沱江支流湔江(俗稱鴨子河),悠悠五千載,勝跡昭汗青。
傳說玉皇大帝在天上撒下了三把土,落在廣漢的湔江邊,成為突兀在大平原上的三座黃土堆,猶如一條直線上分布的三顆金星,三星堆因此而得名。現在考古發掘確認:三堆土實際是這個千年古都的南城牆,城牆上有兩個缺口,因年代久遠,城牆坍塌剝蝕而成。
以上內容參考黃岡市政府——四川三星堆考古遺址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