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必修3第一單元
① 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網路結構圖
② 岳麋版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思維導圖
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一個單元的歷史知識,內容並不多,自己畫吧,可以參考思維回可視化研究院,劉濯答源教授團隊的歷史學科思維導圖,或網路「學科思維導圖」:
高中歷史學科思維導圖
③ 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小結
、知識體系:儒學的創立、發展歷 程及影響 創立(春秋時期孔子)→發展(戰國 孟子、荀子)→重創(秦朝,「焚書坑儒」) →獨尊(西漢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 儒術」) →沖擊(魏晉南北朝時期受到來自 於佛教、道教的沖擊)→復興(唐宋時 期)→理學(宋明時期,儒學在迎接佛教 和道教的挑戰中逐漸吸納其思想,形成 以「理」和「天理」為核心的新儒學。)→批判 繼承(明清時期,批判與繼承傳統儒學, 構築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 二、必背知識點 1、孔子(思想:仁、禮、德治;教 育:有教無類、私學;典籍:六經) 2、孟子(道德規范;仁政:民貴君
3、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4、道家(樸素辯證法、無為)法家 (《法經》、韓非、最受統治者歡迎) 墨家(小生產者利益,兼愛、非攻) 5、「焚書坑儒」的實質(思想文化專
目的(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
制)、
6、罷黜百家;太學的出現(儒學教育 官方化和制度化);科舉制的影響 7、儒學的困境(佛道的沖擊)、復興 (唐代中後期:韓愈道統思想、李敖「性命 之源」;北宋:相對寬松的文化政策) 8、北宋五子開創理學(二程確定了理 學的最高范疇:天理) 9、理學集大成者朱熹:理氣論、修養 論、社會政治理論;四書五經。 10、陸王心學(陸九淵是開創者:心即
王陽明集大成:致良知、知行合
理也。
11、明朝李贄:反正統、理存於百姓 中、童心說、破除對孔子的迷信 12、明末清初的黃宗羲(批判封建君 主專制、主張工商皆本)、顧炎武(經世 致用、眾治、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天下郡國利病書》)王夫之(唯
13、清朝唐甄「凡為帝王者皆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