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談歷史與人生
1. 介紹幾本好書
我也認為沒有哪本書能趕上《毛澤東選集》好的了,要學習偉人的偉大思想和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通過學習可以學會唯物辯證法,對自己的知識的擴大是有很大幫助的!
2. 聽南懷瑾談人生哲學這本書講了什麼
你好,南懷瑾是一個博學之人,他是精通儒釋道三家的學者……但是他的人生觀有些悲觀和迷信,特別是在用大乘佛教的眼光來看待人生方面還有偏頗。
對於儒家思想來說,傅佩榮要比南懷瑾更精通。
對於佛家思想來說,呂秋一也比南懷瑾更精通。
而我只佩服南懷瑾解釋的「萬惡淫為首」,這里的「淫」不是指淫亂,而是指過度……例如六月的江南淫雨霏霏,是說六月的江南過量的雨不停地下。那麼為何不說萬惡殺為首,其實是說萬種罪惡從過度開始。
3. 創造更好的明天
〝創造更好的明天〞是每一個人的先天性本能,在不知不覺當中引導著生活發展和前進方向。
過去:是成功的生命過程所遺留下來的;不會再改變的歷史痕跡。青春不再來,生命具有不能重
新再走一次的歷史過程。
現在:是從歷史的前緣,立刻轉向將來的時機。凝固了的"現在"即意味著死亡。
將來:未來是無數的"現在"所累積而成,凝固了的"現在"就意味著死亡,沒有"將來"就沒有生命
所以〝將來〞是生命中確定要發生而又不可預測的混沌進程。人的智慧,即是所有能夠預早策劃如何更好地去適應那些充滿善變、隨機、混沌而又測不準的未來新環境的行為。因為生命是與時共進又不可逆轉的連續活動過程;生命過程也永遠也不會有回頭重復再走的時機。
換句話說,人的〝生活〞就是有方向;有目標的維持生命活動的手段。人的〝生活〞就是為了活到美好的明天。
參考資料: 生命真相 劉量衡著 湖南科技出版社
4. 【開心學國學】《詩經》分類中的「風」是指什麼
A地方性的文學
因為風的意思是民歌、民謠,當然是地方性的文學。
5. 南懷瑾談性格與人生怎麼樣
先生的這本書,沒有拋出什麼大道理,所講之內容,但凡有些文化的也都能講出個一二,但是卻不如先生這般完整、透徹,並用朴實清新的文字流暢的講出。書不厚,慢者兩三天也就看完了,但真正做到卻很難。將其放在枕邊,時常翻看,指導自己的人生。
6. 南懷瑾哪本書最值得收藏
南懷瑾是許多想進入中國傳統文化人的捷徑,對無法直接了解典籍的人作了一個重要引入角色,南懷瑾的言談生動有趣引人,可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暢銷作者,對現代中國傳統文化普及的作用不容置疑。人們尊稱他為『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學家』、『禪宗大師』和『國學大師』(求出處),一度名列『台灣十大最有影響的人物』。在中國大陸有多數的民眾由儒學進入南學思想,如『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學微言』。
在台灣則多由佛道入門(大多數為佛教徒),佛教方面如『金剛經說什麼』、『圓覺經略說』、『如何修證佛法』、『葯師經濟世觀』,南懷瑾可說是密教准提法在台灣香港的重要推動力。
道家方面,南懷瑾的書籍在命理及中醫學亦扮演不可缺的首階,如『老子他說』、『易經雜說』、『莊子諵嘩』、『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中國道教發展史略述』等
7. 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
南懷瑾
年代: 近現代
南懷瑾作品: 《談歷史與人生》《人生的起點和終站》
南懷瑾簡介:
南懷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浙江樂清人,畢業於浙江國術館國術訓練員專修班、中央軍校政治研究班、金陵大學研究院社會福利系,中國學者,文化傳播者,通儒、釋、道典籍。
8. 南懷瑾談禁慾
南懷瑾談禁慾摘錄:
我常常告訴年青人,「情、愛、欲」,三個層次。一般人青年時的,都是「欲」,都是一點,拿儒家的觀點,都是「氣質之性」,身體情形的變化,荷爾蒙的變化,內分泌的變化,完全是「欲」。
所謂「我愛你不愛你」是聽肉體上荷爾蒙的這點指揮,這個完全屬於「欲」。「欲」是彼此的發泄,沒有什麼懂得愛。
「愛」,就真不容易了。「愛」跟「欲」就不一樣了,那是「真愛」。當然你們在那裡喜歡養小狗的,嗨喲,幾萬塊錢買一條小狗,抱著又親又吻。那個算不定還有一點點愛。那麼這個愛很自私的噢,格老子願意喜歡這條狗,我不喜歡還是把它燉去吃了。還是為我,呵。這個是愛。
「情」,這個就難了,那就很高了。「情」是已經離開了「欲」,離開了「愛」,再談「情」。
孔子講,人生三個步驟,少年人「戒之在色」,男女關系。有賊心,有賊膽,那個賊又不聽話,只好去亂搞了。啊哈,少年「戒之在色」。
9. 怎麼樣就可以做到很客觀的看待每一件事呢
人很難做到客觀。但是,對人生的感悟越深,修養越高,就越接近客觀。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可見,能夠跳出來,就能識全貌。
另外,我個人以為,站對方立場,順著他的思路想問題,理解他的苦,這是愛心的體現。客不客觀已經不重要了。
很難照顧到每一件事的,我們只能將有限的精力放在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上。一個事,一個情。
事情來時,第一關鍵的是不可自亂陣腳,即心胸寬廣,大氣,不受自己情緒影響。當然,自己平時做人的修養就派上用場了。
如果還是迷惑,就在適當的時機,跟他求一次或幾次傾心的相聚。也不必刻意去探尋,因為,人有時害怕自己完全暴露的,或者他刻意表現給你看呢?或平時注意觀察,但無論如何要給人解釋的機會。不管是對親人、愛人還是同事,一並適用。不動聲色,是准則。
可是當愛如潮水時,我們又如何能不動聲色呢?哎!
看來還是很有難度呀。我是真的想給你一個輕松地答案。
可是據我個人的人生體會,還是得胸懷寬廣,對了,想起來了——「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終於找到答案了!
例如,如何能很客觀的判斷一個人是否愛我呢?答案是:平時攻讀愛的經典——《愛的藝術》(作者是弗洛姆博士),同時也要多觀察,多向人請教,還有就是多實踐——跟異性接觸,但不動聲色。為什麼呢?因為我已經站在了黃鶴樓頂,不會很容易墮入情網的。
說實在的,你的問題真的難倒了我。
我建議你平時多讀書,對於某件事別人是怎麼看待的、怎麼辦的,有什麼成功和失敗的經驗?積累多了,再遇到同樣的或類似的事,就能很快找到答案。
推薦:《論語別裁》作者是國學大師南懷瑾,還有《南懷瑾談歷史與人生》。當然,像詩詞歌賦等國粹也可適當涉獵,連孔老夫子都鼓勵他的弟子讀詩懂詩呢。
真是很吃力,但還是感覺回答的不夠好。好吧,留些遺憾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