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古代軍事歷史

古代軍事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8-03 23:11:18

❶ 簡述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發展歷史!!!!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是中國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時期,各階級、集團及其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
軍事家和軍事論著者對於戰爭與軍隊問題的理性認識。它隨著社會的前進、戰爭的發展而不斷深化。
公元前21世紀(一說公元前22世紀),中國建立了奴隸制的夏王朝,從此戰爭成為階級斗爭的最高形式。此時,盡管人們對於戰爭的認識處於低級階段,還是產生了以靠天命觀指導戰爭為中心內容的軍事思想。奴隸主對外族發動掠奪戰爭,或用武力鎮壓本族奴隸的反抗,都是以征討「違天命者」、「弔民伐罪」、「敬天保民」相號召,並用占卜手段,假借神的旨意和嚴刑厚賞驅使士卒作戰。作戰方式是集團列陣正面沖殺。到商代以後,作戰逐漸以車兵為主。對軍隊指揮,要求行動統一,嚴厲管理。這種思想,指導著夏、商、西周幾個王朝的軍事斗爭。通過這一時期的戰爭實踐,人們已初步認識到審勢而動,量力而行,眾可以勝寡,強可以勝弱,反映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觀念。傳在西周時期,已出現《軍志》、《軍政》等軍事著作,雖早失傳,但在後來問世的《左傳》、《孫子兵法》等書中,還保留著一些片斷的引文。
希望採納!謝謝!

❷ 中國古代歷史上軍事力量最強的是哪個朝代

中國古代軍事力量最強的應該是元朝時期:
1、元朝時期蒙古士兵驍勇善戰,建立了我國歷史上最大的朝代;
2、蒙古士兵,元征中亞、西亞甚至是歐洲,這在中國其他朝代的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3、蒙古皇族還建立了名義上從屬中央的欽察汗國(又稱金帳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伊利汗國。這在中國的歷史上更是絕無僅有;
4、元朝(1271年—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1206年,元太祖鐵木真統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國後開始對外擴張,先後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東夏、金朝等國。蒙哥汗去世後,引發了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汗位之爭,促使大蒙古國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統」。

❸ 中國古代到現代的軍事進化史300字

不管大多數非現代國家是否起源於戰爭,戰爭均是統治階級的首要任務(1)。大量的考古學和人類學證明:戰爭,即群體間的武裝沖突-—其中,某個共同體或代表某個共同體對另一個共同體實施體罰——在各種各樣的人類社會中均佔主導地位。中國也列外從古至今有無數次戰爭,一般來講朝代的更換伴隨著大小戰爭,戰爭的結束意味著進入發展階段,從而整個國家、民族的發展有所進步,這種進步包括軍事、經濟、生活水平等許多方面。每一種制度不可能是萬能的,一種制度的背後總能包容一些細小勢力的發展,這些勢力就是將來能威脅現在統治者。在時機成熟時必然會爆發戰爭。威脅統治的勢力並只是一種,我們可以將這種勢力分為兩種,一是內在勢力,二是外在勢力。其中內在勢力不到最後不容易察覺而外在勢力比較明顯,但兩種勢力只要是時機成熟都會爆發戰爭。關於戰爭我就討論到至此。
秦朝的軍事制度可以說是中國歷代軍制中最適合戰爭的,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長期大規模戰爭的經驗總結。尤其是先對士兵進行一年基本訓練,再按照訓練的科目分配到步兵、騎兵與水軍(也就是「材官」、「騎士」和「樓船士」)的正卒制度,頗有現代軍隊士官培訓制度的影子。因為其嚴峻的軍法使種種嚴格要求能夠有效地予以貫徹,故而秦軍的職業化程度可稱為歷代最高。
西漢繼承了秦的大部分軍事制度,並在此基礎之上發展出了節省花費的屯田兵制,使屯田的半職業軍人開始在中國古代的常備軍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此時的中國軍制正卒制度和屯田兵制度並行,剛好同時滿足了軍隊職業化和減少花費的需要,然而正卒制度在東漢卻無力維持下去,在動亂中一變再變並最終沒能復原。
入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處在長期的動亂與分裂中,政府無力維持職業常備軍,豪強門閥勢力膨脹,屯田兵和私兵的比重極大,世襲的世兵制也與此時出現並很快衰落。在此期間,以半職業屯田兵為主、無需政府負擔戰備物資的府兵制形成於西魏和北周,完備於隋朝,盛行於唐朝並最終在唐朝隨著均田制的崩潰而崩潰。
隨後實施的募兵制是整個軍事體制回歸到了職業軍隊的軌道上,但因為導致了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而最終在宋朝被迫作出重大改變。宋朝的禁軍是理論上的職業軍人,但由於養兵政策的長期實行,禁軍數量不斷膨脹,素質也受到極大影響。而與此同時的遼、金、西夏和蒙古都採取帶有游牧部落色彩的「全民皆兵」的軍事制度。
綜上所述,從總體上看武裝力量的日常建設在中國古代軍事體制中處於相對被忽視的地位,其最主要的表現即為軍隊的職業化程度較低。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大部分時期,中國軍隊都是在依靠半職業屯田兵乃至臨時徵召的民兵進行作戰,實行得較為成功、評價較好的制度也多是半職業的「兵農合一」制度。 其次,從《孫子兵法》可知中國古代的正面戰爭史講究兵法的,後來兵家對兵法有力更深的研究,蜀相孔明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尤其用兵如神至今令人嘆為觀止。再次,由於儒家思想的影響中國古代軍人在戰場上比較講究仁義崇拜英雄比較有名的名將帶著士兵打頭陣能鼓舞士氣有利於掌握戰場的主動權。最後在中國古代戰場中冷兵器佔主導地位,這些兵器中集中中國古代的科技含量。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的傳統組織結構分為三部分: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民兵。在陸軍方面,近年來中國大舉裁軍和采購新裝備,建立了機動性和戰備能力較強的主力部隊。目前陸軍兵力已由100個師減至約40個,而且有許多部編。
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陸軍最重要的結構改革是建立快速反應部隊。快反部隊的使命是「對危機首先及時作出反應」,它們將在24到48小時內完成集結准備。除隸屬於空軍的空降兵第十五軍外,陸軍將四個集團軍(第38、39、54、23集團軍)列為快反部隊。在每個軍區內,至少有1個陸軍師被列為快反部隊並部分裝備新式武器。預計這些部隊將在所屬軍區或全國范圍內進行部署,它們優先參加各種訓練並參與修訂作戰原則的試驗。解放軍原計劃使快反部隊的比例佔到整個部隊的10-25%。2000年6月,美國國防部稱「解放軍陸軍約14%的師被列為快反部隊,這些多兵種合成部隊能在不經過大規模臨戰訓練和擴編的情況下,在中國全國范圍內利用公路和鐵路進行部署。」與此同時,據報道快反部隊在部隊協同、後勤保障及C3I系統等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陸軍在對快反部隊的興趣有所降低的同時,又將注意力轉至發展旅級部隊。旅級部隊由大校軍銜的軍官指揮,通常由數個營組成,其作戰支援部隊的規模比師級部隊小得多。從總體看,旅級部隊的人員數量約為同類型師級部隊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對於獨立的旅級部隊而言,團級機關將作為旅和營之間的中介指揮機構。旅級建制將使解放軍部隊「在部署時具有更強的機動性和靈活性」。據美國國防部2000年的報告稱:「中國的陸軍部隊由40個師和約40個旅組成。」從歷史上看,陸軍缺乏專門的士官。解放軍從90年代開始嘗試建立士官制度。解放軍尋求在2000年將義務兵的數量由占軍隊總人數的82%降至65%。自那時起,解放軍為超期服役者建立了新的士官制度,並在軍校內建立了士官訓練課程。然而,到1995年絕大多數士官仍未處於領導崗位而大多是專業技術人員。1999年初,義務兵服役時間由3年(陸軍)和4年(海空軍)全部減至2年。這對士官隊伍形成了新的壓力,他們必須在教授新兵技能和
綜合上述,中國現代軍事中工業生產技術應用與武器系統,以及應用軍事目的的運輸與通訊方式的改進;軍事的職業化,包括雇傭兵的廢除,以及軍官團的重組;放棄戰爭的展示性與儀式性的一面,關於這一點最有力的象徵就是對色彩鮮艷的制服棄之不用,而代之以所有等級的官兵務必穿戴的迷彩服;還有陸軍、海軍和後來的空軍在整個戰略部署中協同作戰——這一切促成了有限戰陣向總體戰陣的轉變。

❹ 古代軍事歷史人物故事100字

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有一子趙括,精通兵法。公元前262年,秦國攻打趙國時,趙孝成王用趙括前去迎戰,趙奢夫人告訴趙王,其丈夫生前囑咐,趙括一談起兵法,就馬上目空一切,一定要打敗仗,趙王不信。公元前260年,趙括兵敗被殺,四十萬趙軍全部覆沒,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長平之戰」。這段歷史後來產生了成語「紙上談兵」。

❺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軍事重鎮

中國歷史上的軍事重鎮十分之多,比如幽州、漢中、襄陽、山海關等等。
這是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就地域遼闊,為了保護這么大的版圖,自然就有許多我們今天都熟知的軍事重鎮。而除了抵禦外敵以外的邊陲要塞,在歷經戰亂的朝代也會產生一些國家內部的軍事重鎮。






還有一個歷史上十分重要的軍事重鎮就是漢中。漢中是連接四川與西安的一處重地,也是蜀地的門戶。《三國志·蜀書·楊洪傳》中有言:「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由此可見,漢中對於蜀地的重要性。
在戰爭中,一旦打開了漢中,就相當於打開了蜀地的大門,蜀地的腹部就袒露在外,徹底沒有辦法拒敵與外。歷史上許多建立在蜀地的政權的滅亡,往往是從漢中失守開始的。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