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上的權臣

歷史上的權臣

發布時間: 2021-08-04 00:05:26

A.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權臣有哪些

1、霍光(?-前68年),西漢權臣、政治家,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馬霍去病異母弟、漢昭帝皇後上官氏的外祖父、漢宣帝皇後霍成君之父。歷經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三朝,官至大司馬大將軍。期間曾主持廢立昌邑王劉賀,出現了「昭宣中興」的盛世。霍光常被人與伊尹相提並論,稱為「伊霍」。後世往往以「行伊霍之事」代指權臣攝政廢立皇帝。可惜後來落得個滿門抄斬,只能說太功高蓋主了!

2、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不知道如果曹操能一統天下,結束「孫、劉、曹」三足鼎立局面後,會不會稱帝。

3、王導(276年—339年9月7日),東晉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歷仕晉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東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與其從兄王敦一內一外,形成「王與馬,共天下」的格局。王導去世,葬禮規格同霍光、司馬孚,為東晉中興名臣之最。

4、郭子儀(697年-781年),唐代政治家、軍事家。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率軍勤王,收復河北、河東,公元765年,單騎退回紇,大破吐蕃。779年,郭子儀被尊為「尚父」,進位太尉、中書令。781年,郭子儀去世,追贈太師,謚號忠武。「做過將,當過相」,可謂一生顯赫!

5、秦檜(1090—1155年),南宋著名奸臣、主和派代表人物。為相十九年,歷封秦、魏二國公,深得高宗寵信。秦檜是狀元出身,博學多才,書法頗有造詣。如今,我們所說的宋體,就是秦檜所創立。1142年,以「莫須有」罪名殺害了抗金名將岳飛,從此,秦檜之名,遺臭萬年。

6、嚴嵩(1480年-1567年),他是明朝著名的權臣,擅專國政達20年之久,曾揚言:朝廷無我富。嚴嵩書法造詣深,字體方嚴渾闊,筆力雄奇博大;字體豐偉而不板滯,筆勢強健而不笨拙,其歷史和書法藝術價值極高,可惜人品與書法水平大相徑庭。

7、張居正(1525年-1582年),明朝中後期政治家、改革家,萬曆時期的內閣首輔,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開創了「萬曆新政」。1573年,萬曆年幼,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張居正主持裁決。當時外邦只知道有首輔張居正,不知有皇帝朱翊鈞。張居正死後,神宗下令抄家,並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而且張居正也險遭開棺鞭屍。家屬或餓死或流放,多年來張居正對神宗的陰影太深了。

8、魏忠賢(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原名李進忠,皇帝賜名魏忠賢,明熹宗時期,出任司禮秉筆太監,被稱為「九千九百歲」,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

9、鰲拜(?—1669年),清初權臣,出身瓜爾佳氏,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之侄,清朝三代元勛,康熙帝早年輔政大臣之一。以戰功封公爵。被稱為「滿洲第一勇士」,清入關初期,可謂影響時局的人物。

10、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臣,曾任一等忠襄公、文華殿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和珅做官,位極人臣,富甲天下,1799年,被嘉慶帝抄家,家中財產相當於清政府財政收入十五年總和,民間有語:「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B.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權臣,最後沒篡位,後來又得善終的

這要看你對權臣和善終的定義
假設以縱覽朝政算作權臣,本人死在官職任上算善終
從秦漢開始算,漢朝有霍光,曹操死前是魏王加九錫,司馬懿死前是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他兒子司馬師是大將軍、司馬昭是晉王,蜀國的諸葛丞相不多說了;南北朝時期有宇文泰、高歡、高澄、王導、謝安,隋朝的楊素、宋朝的秦檜、明朝的張居正
算來算去,這些人最多是本人善終,後代子孫家人除了篡位之外,基本上都會被清算(諸葛亮,謝安、王導不算)

C.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大權臣,他們的下場都是怎樣的

權臣。用最簡單地話說,就是沒有皇帝的名分的“皇帝”,是權勢之臣,掌控國家實際權力的人。為人跋扈而專橫。他的存在嚴重地威脅道了皇權的權威和皇帝本人。自古權臣就兩個下場,一個是謀朝篡位如曹操,一個戶滅九族如霍光。再無第三條可走。權臣,是封建時代必然出現的政治怪胎。唯一善終而後世留名的就一個-諸葛亮。題主的十大權臣從哪裡聽到的?那就找找。


東漢末年和三國時代出現兩個權臣,一個是曹操,一個是諸葛亮。歷史對二人的評價則是截然不同。,罵一個奸臣的話,必然是操莽之心,對一個賢相的評價必然是孔明再世。這兩個人就不多說了,大家應該是比較熟悉的了。

三國以後是兩晉南北朝,謀朝篡位比比皆是,司馬昭父子篡魏建晉,南北朝劉裕篡晉建宋,蕭道成篡宋建齊。蕭衍篡齊建梁。陳霸先篡梁建陳。基本上都是後朝篡前朝。楊堅篡篡周建隋。天下分裂二百六十四年,再次大一統。

應該說,自宋以後,由於封建制度完善,再無權臣秉政篡位。這也是華夏時代尚武精神喪失的標識,內斂含蓄成為民族主流意識,而尚武奮進逐步消失。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D. 中國歷史上最牛的權臣是誰

中國歷史上最牛的權臣應該是宇文護吧,殺了三個君王,實在是讓人佩服,他幹了連曹操,司馬懿都不敢做的事情。

E. 中國歷代權臣

宰相是中國古代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時為管理家務和奴隸之官;周朝有執掌國政的太宰,也有掌貴族家務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實已為官的通稱。相,本為相禮之人,字義有輔佐之意。宰相聯稱,始見於《韓非子·顯學》,但只有遼代以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與職權廣狹則不同,而且名目繁多。通常和丞相是一個概念。

宰相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管仲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傑出的宰相。到了戰國時期,宰相的職位在各個諸侯國都建立了起來。

秦朝時,宰相的正式官名為丞相。有時分設左右,以右為上,稱為「右丞相」,「左丞相」,宦官擔任宰相職務的稱為「中丞相」。

漢朝與秦朝相仿,只是如果稱為相國的話地位更高一些,並以御史大夫為副職。漢武帝時,起用了一批儒生當丞相,處理日常行政事務,而政務中心則轉到了內廷。宰相的職權逐漸轉移到了尚書台長官的手中。漢哀帝改丞相為大司徒,東漢由司徒、司空、太尉共同執政。漢獻帝時,復置丞相,由曹操擔任。

魏晉南北朝時,丞相或相國多為權臣自命,成為了一種篡位奪權的手段。南北朝制度多變,皇帝所與議論政事或委以機密者,即是宰相,官名有中書監、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僕射或將軍。其位最尊、權最大者則為錄尚書事。

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長官內史省的內史令、門下省的納言、尚書省的尚書令都是宰相。唐改內史省為中書省,內史令為中書令,納言為侍中。唐高宗後,只有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

宋朝以同平章事為宰相正式官名,以參知政事為副。從漢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禮,逐漸降級,至宋太祖廢「坐論」之禮,使宰相地位大降。元豐改制,設宰相二人,首相稱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次相稱尚書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另設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為副相。政和時,改左僕射為太宰兼門下侍郎,右僕射為少宰兼中書侍郎。建炎間,再改宰相官名為尚書左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副相為參知政事。幹道間又改為左、右丞相。

元朝以中書省為政務中樞,主官中書令常由皇太子兼領,下為左右丞相,再下為平章政事,副職為左右丞及參知政事。

明朝初亦設中書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罷中書省,廢丞相,由皇帝親決國政。宰相制度遂廢。後皇帝以不勝庶政之繁,設內閣大學士協理文書。後閣職漸重,大學士成為事實上的宰相,稱輔臣,居首者為首輔。

清沿明制,雍正時設軍機處,內閣成為閑曹,軍機大臣成為事實上的宰相。明、清習慣上都稱授大學士為拜相,但無正式宰相名份。

在所有的官職中,宰相的變化最多,這是由於君主既需要宰相幫助辦理政事,又擔心宰相的權位過重,危及自身的權力。

著名的丞相
管仲
魏冉
商鞅
呂不韋
蕭何
周勃:漢文帝時丞相。
曹操
諸葛亮
陸遜
王猛
王安石
張邦昌
秦檜
陸秀夫:宋時負幼帝跳海的丞相
張居正

F. 歷史上有哪些權力大過皇帝的權臣

提起權臣大過皇帝權力,我最佩服的西漢大司馬大將軍霍光。他以最忠厚的性格,讓大名鼎鼎的漢武帝看走眼,害苦他的寶貝兒子漢昭帝劉弗陵。

霍光又找回了流落民間的漢武帝曾孫劉病已,立為皇帝,即漢宣帝。這宣帝當時才18歲,但是在民間學到了不少為人處世的經驗,在民間就知道霍光權傾朝野,他小心翼翼地對付霍光,老狐狸霍光還是把持朝政,不還政,一直掌管到死。權臣霍光害苦了漢武帝的兒子劉弗陵,又廢掉他的孫子劉賀,是位歷史上名名副其實的大權臣。

G.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哪些權臣

司馬昭,早年抗蜀,戰功卓著。其兄司馬師死後繼大將軍之位,把持朝政。曹髦死後立槽版奐為帝,後又滅權蜀。死後數月,其子司馬炎稱帝,建立晉,追尊司馬昭為文帝。
兩漢傳承四百餘年,才子佳人如雲,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流芳百世,賈長沙一篇《過秦論》標榜千古;名將帥才輩出,霍驃騎輕騎出塞卻匈奴七百餘里,封狼居胥為兩漢名將典範,竇伯度重兵壓境取漠北匈奴王庭,勒石燕然為後世傳唱兩千餘年。他們如顆顆星辰點綴在漢室的夜空之中,其中一顆明星閃耀,光照千古,就是歷經四朝而不倒,以臣子之身廢天子皇權,實為一代名臣典範的霍光。

霍光,驃騎將軍去病弟也。不過霍光是父親霍仲孺回家鄉任小吏時正妻所生,而霍去病則是霍仲孺在平陽侯府與一個丫鬟私通所生,但是霍仲孺不知道自己有這么一個孩子,他更不知道與他私通的丫鬟有一個叫做衛子夫的妹妹,未來更是唯一一個征服漢武帝劉徹的女人,還有一個叫做衛青的弟弟,未來更是與霍去病成為「帝國雙壁」北征匈奴,立不世之功勛。

H. 秦國歷史上權勢滔天的權臣,分別都是哪幾個人物

在封建社會時期,王權和相權競爭十分激烈,在最開始的時候,相權幾乎與王權相差無幾,但隨著一次次的改朝換代,一代代帝王的不懈努力,王權逐漸超越了相權。但在早期時,權臣還是有很多的;秦國是戰國時期最強大的諸侯,但仍然無法避免權臣的產生,所以這里就來看看秦國歷史上的四位權臣,看看都有誰吧。

第一位:商鞅

自古權臣少有能善終的,商鞅之死毫不意外,他為了變法,得罪的人太多了,而且聲望也太高了;呂不韋其實有機會躲過一劫的,而且他也一直在做,但奈何,被嫪毐牽連,並在途中被秦始皇賜毒酒;至於趙高,可能他本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復仇,所以一切並不意外;最幸運的,可能就是魏冉了,秦昭襄王終究念及功勞和親戚身份,沒有殺他,而且還保留了他的榮華富貴,只可惜自己看不開,憂憤而亡。

I. 古代歷史上前十位權臣分別是誰呢

權臣,昏君,殺手,妓女這四個行當,在中華五千年歷史上向來都是層出不窮的。歷史上明君強臣,昏君奸臣,明君奸臣,昏君強臣屢見不鮮。今天我們在這里。並不是單純的把全程定性為奸臣或者忠臣,少校今天只論行不誅心,給史上的權臣們排個順序。


第六位:明萬曆朝的忠臣——張居正

張居正歷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並於萬曆9年實行變法(一條鞭法:一句話解釋就是將稅銀攤到田畝中去,按田畝收稅,有多少地交多少稅)

自古實行變法的大臣,大部分都沒有好下場。因為他們觸動了既得利益者。張居正死後,新法被廢除,自己差點被開棺戮屍。但不可否認,他的確是一代忠臣。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