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建軍大業相關歷史

建軍大業相關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8-04 00:48:20

㈠ 《建軍大業》所涉及的歷史事件及意義

武裝起義。

意義: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帶有全局意義的一次武裝內起義。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容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創造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是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

南昌起義與之後的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作為這段時期百餘次大小起義中最為重要的三次起義極大地擴大了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力,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掀起了一波反抗國民黨獨裁統治的革命浪潮。

(1)建軍大業相關歷史擴展閱讀

南昌起義,由於客觀上敵人力量過於強大,主觀指導上缺乏經驗,沒有和湘、鄂、贛地區的農民運動相結合,開展土地革命戰爭,而是孤軍南下廣東,企圖打開海口,爭取外援,重建革命根據地,再次舉行北伐,加之兩次分兵,不能集中兵力殲敵,成為敵人各個擊破等原因,最後遭至失敗。

但這次起義的偉大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它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樹立了一面鮮明的武裝斗爭旗幟,充分地表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不畏強敵、前仆後繼的革命精神。它以實際行動批評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革命鬥志。它對創建偉大的人民軍隊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㈡ 建軍大業講的什麼歷史

從1927年四一二事變之後,到井岡山會師結束,講述共產黨人建立自己軍隊的過程。

㈢ 《建軍大業》的歷史事件,就事件!

1945年8月抗戰勝利,中共毛澤東主席應國民黨蔣介石之邀毅然飛赴重慶,與國民黨蔣介石進行和平談判,簽定《雙十協定》。 之後,國民黨蔣介石撕毀了《雙十協定》。 1948年五月,中國共產黨發表《五一宣言》,發出了打倒國民黨反動派,迅速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這個號召得到各民主黨派的熱烈響應。 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軍連續進行遼沈、淮海、平律三大戰役。之後,北平解放,既而南京解放。 1949年9月21日,群英薈萃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此後九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10月1日正式成立。1.1945年8月抗戰勝利,中共毛澤東主席應國民黨蔣介石之邀毅然飛赴重慶,與國民黨蔣介石進行和平談判,簽定《雙十協定》。
之後,國民黨蔣介石撕毀了《雙十協定》。
2.1948年五月,中國共產黨發表《五一宣言》,發出了打倒國民黨反動派,迅速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這個號召得到各民主黨派的熱烈響應。
3.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軍連續進行遼沈、淮海、平律三大戰役。之後,北平解放,既而南京解放。
4.1949年9月21日,群英薈萃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此後九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10月1日正式成立。

㈣ 建軍大業中的歷史背景是什麼時候

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

國民革命,亦稱「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或「大革命」內,是指1924至1927年中國人民在中國國民黨容和中國共產黨合作領導下進行的國內革命戰爭,是中國人民反對北洋軍閥統治的戰爭和政治運動。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國民革命興起。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參與和努力下,大革命風暴迅速席捲全國。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衛先後「清共」,國共合作破裂。

(4)建軍大業相關歷史擴展閱讀:

簡介:

1927年,北伐戰爭剛取得重大成果之際,國民黨「右派」為奪權叛變革命,發動了瘋狂的「清共」行動,短短數月,近31萬進步同胞遭到殘酷殺害,全國震驚,剛剛看到希望的中國即將再次陷入軍閥混戰和獨裁專制的深淵。

由於沒有自己的武裝力量,成立不足7年的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右派」的瘋狂進攻下,幾乎遭遇毀滅性打擊。血的教訓使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內進步分子認識到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硬道理。

生死存亡之際,他們臨危受命,冒著生命危險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聯合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一批愛國將領發動起義,誓要組建一支真正屬於人民的軍隊。鐵血鑄軍魂,舍己保家國 。

㈤ 電影《建軍大業》的歷史背景及過程是什麼

《建軍大業》是「建國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獻禮建軍90周年,該電影主要以1927年南昌起義這一重要歷史事件進行展開 ,描寫中國軍隊偉大的建軍篇章,展現了人民軍隊的光輝歷程,刻畫出了當時革命的艱苦的困難,更加深入的帶領觀眾走進了電影的世界。

㈥ 建軍大業所涉及的歷史事件及意義

《建軍大業》,是獻禮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的作品。 影片故事將圍繞「南專昌起義」展屬開。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為了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了武裝起義。這次史稱「南昌起義」的愛國革命行動,標志著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支人民軍隊的創建。

(6)建軍大業相關歷史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1927年,北伐戰爭剛取得重大成果之際,國民黨「右派」為奪權叛變革命,發動了瘋狂的「清共」行動,短短數月,近31萬進步同胞遭到殘酷殺害,全國震驚,剛剛看到希望的中國即將再次陷入軍閥混戰和獨裁專制的深淵。

由於沒有自己的武裝力量,成立不足7年的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右派」的瘋狂進攻下,幾乎遭遇毀滅性打擊。血的教訓使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內進步分子認識到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硬道理。

生死存亡之際,他們臨危受命,冒著生命危險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聯合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一批愛國將領發動起義,誓要組建一支真正屬於人民的軍隊。鐵血鑄軍魂,舍己保家國。

㈦ 建軍大業重大歷史事件概括100字左石

《建軍大業》,是獻禮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的作品。影片故事將圍繞「南昌起義」展開。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為了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了武裝起義。這次史稱「南昌起義」的愛國革命行動,標志著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支人民軍隊的創建。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導致國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大革命也從勝利走向失敗。在共產黨員、國民黨右派以及革命群眾被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大肆屠殺期間,共產黨人總結了經驗教訓,決定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隊伍。
由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人在8月1日發起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毛澤東和盧德銘也於9月9日在湖南東部和江西西部發動秋收起義。

㈧ 建軍大業的歷史事件是什麼只要歷史事件

《建軍大業》涉及的歷史事件有八一南昌起義、三河壩戰役、上海工人運動、秋收起義和反革命政變。先把一些基本的常識普及一下,大家讀起來也輕松一些:

1927年8月1日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建軍的開始,黨指揮槍原則的發端。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義,第一次公開打出「工農革命軍」的旗幟,之後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927年12月11日廣州起義,對國民黨的屠殺政策發動了有一次英勇的反擊。

電影中的三河壩戰役奠定了朱毛紅軍井岡山會師的基礎。

當時的歷史背景就是國民大革命失敗,蔣介石、汪兆銘兩大集團先後被帝國主義勢力和地主階級、買辦資產階級拉進了反革命堡壘中。雖然國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但是帝國主義列強並不甘心就此把過去爭奪來的利益拱手送出。一方面他們拉攏時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的蔣介石。另一方面,他們在中國集結兵力、製造事端,企圖以武力相威脅,阻擋中國革命前進的步伐。

1926年3月,蔣介石製造了中山艦事件,打擊共產黨和工農的力量,他的立場就轉到了「大地主階級方面,成為新右派」。推薦大家去看《人間正道是滄桑》,裡面從個人角度側寫了諸多歷史事件。

㈨ 建軍大業講述的是什麼時期的故事 建軍大業歷史背景

本書主要描述大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進行的軍事活動,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一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湖北、廣東、江西、陝西、河北、河南等地的武裝暴動,以及1927年年底到1928年夏各地的武裝斗爭,即黨初期進行的軍事活動和土地革命初期領導息的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武裝斗爭和建軍活動。
1927年,北伐戰爭剛取得重大成果之際,國民黨「右派」為奪權叛變革命,發動了瘋狂的「清 共」行動,短短數月,近31萬進步同胞遭到殘酷殺害,全國震驚,剛剛看到希望的中國即將再次陷入軍閥混戰和獨裁專制的深淵。
由於沒有自己的武裝力量,成立不足7年的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右派」的瘋狂進攻下,幾乎遭遇毀滅性打擊。血的教訓使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內進步分子認識到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硬道理。生死存亡之際,他們臨危受命,冒著生命危險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聯合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一批愛國將領發動起義,誓要組建一支真正屬於人民的軍隊。鐵血鑄軍魂,舍己保家國。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