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初三二模物理
1. 求2011西城區初三二模物理第11詳細解析
第22題,由題可知,滑片滑到最左端時,電流最大達到0.6A,滑片滑到最右端時電流最小,電壓表示數達到最大3V。定值電阻的最大功率出現在滑片滑到最左端時,最小出現在最右端時。因最大功率是最小功率的4倍,由P=U^2/R可知最大電流是最小電流的2倍。所以最小電流為0.3A。
定值電阻中電流的變化值ΔI=0.6A-0.3A=0.3A,
定值電阻兩端電壓的變化值ΔU=3V,由歐姆定律導出式得定值電阻阻值R=ΔU/ΔI=10Ω,
滑片在最右端時,I=0.3A,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為U2=3V,利用這三個條件不難得出總電壓為6V,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為10Ω。
當滑片滑到中點時,電路的總電阻為R總=15Ω,
由P=U^2/R可求得此時電路總功率為2.4W。
第23題,開關閉合時,滑片滑到A點,三個電阻RA、R1、R2串聯,電壓表V1測RA與R1的電壓之和,V2測R1與R2的電壓之和;滑片滑到B點,三個電阻RB、R1、R2串聯,電壓表V1測RB與R1的電壓之和,V2測R1與R2的電壓之和。
電壓表V1的示數由11V變化到10V,減小了1V,所以電阻R2兩端電壓就增大了1V,
電壓表V2的示數由6V增大到9V,增大了3V,說明電阻R1兩端電壓增大了2V,
定值電阻阻值不變,電壓增大的比值等於兩電阻的比值,即R1=2R2
由串聯電路電壓的分配關系可知,R1分6V,R2分3V,
則RB分去的電壓為10V-6V=4V,
所以電源電壓為U總=4V+6V+3v=13V。
這兩題都用到R=ΔU/ΔI和「且不但串聯電路電壓的分配與阻值成正比,串聯電路電壓變化量的分配也與阻值成正比」兩個規律。
2. 2010年西城區二模物理填空最後一題
因為C的重力是6N
所以B受到的拉力為6N且其本身重10N
所以B對A的壓力為10-6=4N
又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所以C和B對繩的拉力均為6N加上乙的重
則下面的滑輪組對它上面的繩子的拉力為2×6+2=14N
所以大的滑輪組對A的拉力為14N再加上B對A的4N壓力
所以A對地面的壓力為20+4-14=10N
又因為此時A對地的壓強跟B對A的壓強之比為1:1
所以A與地的接觸面積和B與A的接觸面積之比為10N/1:4N/1=5:2
當C進入水中後
受到水的浮力為1N
所以C對繩的拉力為6-1=5N
再根據上面的思路
可知此時B對A的壓力為5N
A對地的壓力為13N
所以此時A對地的壓強跟B對A的壓強之比為13N/5:
5N/2=26:25
3. 2012海淀初三二模物理16題為何選B
當升高溫度相同時,明顯看出甲高於乙,也就是說相同質量的甲乙兩種物質在變化相同溫度時,甲物質吸收熱量高於乙。從已給表格中可知沙石的比熱容為0.92X10³,鐵的比熱容為0.42X10³,所以當這兩種物質質量相同變化溫度相同時,沙石吸收熱量大於鐵吸收熱量。所以得到結論甲為沙石圖像,選項B正確。(注意利用公式:Q=Cm△t)
4. 求2011西城初三物理二模部分題解決過程~~
16不會,不過可以之蒙一個選項就2分
22:2V→3V,ΔI=0.1A ∵ΔP=0.5W ∴0.5W=ΔI2²R-ΔI1²R
∴R2=10歐姆
之後可以解出 滑動變阻器MAX=40
代入,電源=12V
23:p1:p2=N1:N2(因為就差一個S)
G甲=300N G動=100N
反正可以知道FB=150N
FA=300N
N1=G人+FA=800N
因為又加重物
所以N2>N1
N2=900N
p1:p2=8:9
謝謝
手打的
5. 初三物理一模考試之後到二模考試之間,有哪些注意事項
對於來托福綜合寫作這部分比較特源別的考題,考生有時候很難把握究竟要記哪些內容,覺得好像都很重要,不知道如何篩選。北京新東方學校托福老師建議考生,記那些「必考」內容。相信考生們做了那麼多套真題或者模擬題,對於「必考」內容有了自己的一套思路。的確,對話部分就是一方提出的問題、原因、解決辦法。講座這塊,最重要的就是觀點,重中之重。其次就是論據,比如一些人名、時間年代、具體說明解釋等等。要注意,如果演講者說明了幾個觀點,那麼這幾個觀點一定要記下來,包括相應的論據。聽力還可能會考圖示題,考生可以畫個簡要圖然後在旁邊標注會方便很多。對於一些形容詞表示正反感情色彩的,符號或者縮略記錄即可,關鍵在於自己可以理解。
6. 2013海淀初三二模物理35題答案解析 急!!!
72;1.1×10^3
甲天平讀數為右盤砝碼總質量+游碼指示值=72g
乙天平讀數為右盤砝碼總質量+游碼指示值=73.2g
燒杯和水總重為60g看做一個整體,放入小球後小球收到浮力,由於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球對這個整體也有力的作用,所以天平稱量後為72g,即72g-60g=12g為小球所受到的浮力(應該將12g化為kg然後乘以g才是力,這里為了簡化直接用12g表示浮力。)
同理,小球收到未知液體的浮力為13.2g。這兩次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小球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浮力已知,因此未知液體的密度可以求得。
12g=ρ水gV ①
13.2g=ρ液gV ②
ρ水=1g/cm^3
代入①②得ρ液=1.1g/cm^3 即1.1×10^3kg/m^3
純手打,一定採納啊!
7. 2012海淀初三物理二模23題怎麼做
物體A、B邊長算出Va:Vb=1:8,根據密度比得出質量比ma:mb=2:1
由圖像知縮短5CM受到向下壓力10N,即物體A重10N。質量比得出物體B重5N
分別對物體A、B進入液體後進行受力分析
Ga=F支+F浮a+FGb+F=F浮b其中F表示彈簧對物體A、B向上、下的力
代入之後得F+F浮a=9NF=F浮b-5N解得F浮a+F浮b=14N
利用F浮=ρ液gV排算出ρ液=1.6x10^3kg/m^3
代入算出F=7N,依據圖像彈簧伸長3.5cm
物體A浸入體積為3/4,算出物體A、B浸入總體積875cm^3
液面高度h=邊長A+彈簧伸長後長度+3/4邊長B=5cm+(10cm+3.5cm)+7.5cm=26cm
液體倒入體積V=Sh-Vab=150cm^2x26cm-875cm^3=3025cm^3
液體倒入質量m=ρV=1.6x10^3kg/m^3x3025cm^3=4.84kg
8. 2013北京西城區物理中考二模第24題怎麼做
不是很清楚的扥
9. 2011西城初三二模物理第22題詳細做法
同學,能把題干給出來嗎?或者給個網址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