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長沙歷史名人

長沙歷史名人

發布時間: 2021-08-04 02:09:11

⑴ 湖南有哪些歷史名人

毛澤東等等·····

⑵ 湖南著名歷史人物有哪些

湖南歷史名人 蔡倫 (?-121)年 東漢造紙術發明家。湖南耒陽人。曾任中常侍、尚方令等職。元初元年〔公元114年〕封龍亭侯。發明了用樹皮、麻頭、破布及舊漁網為原料造紙,於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後在民間推廣,人稱「蔡侯紙」。《後漢書.蔡倫傳》:「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漁網以為紙」。 歐陽詢(557-641)年 唐書法家。湖南長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封勃海縣男。工書法,學二王〔王羲之、王獻之〕,勁險刻厲,於平正中見險絕。自成一體,人稱「歐體」。為唐初四大書家之一。碑刻有正書《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碑》、《虞恭公碑》、《皇甫誕碑》,隸書《房彥謙碑》等。行書有《張翰》、《卜商》、《楚奠》等帖,編有《藝文類聚》。 周敦頤(1017-1073)年 北宋哲學家。湖南道縣人。曾任大理寺丞、國子博士。因築室廬山蓮花峰下小溪旁,室名「濂溪書堂」,後人遂稱為「濂溪先生」。他繼承《易傳》、《中庸》和道教思想,依託道士陳摶的《無極圖》,提出一個簡單而有系統的宇宙構成論。他提出的太極、理、氣、性、命等,成為宋明理學的基本范疇。他本人成為理學創始人之一。著作有《太極圖說》、《通書》等。後人編為《周子全書》。 王夫之(1619-1692)年 明末清初思想家。湖南衡陽人。晚年居衡陽之石船山,人稱「船山先生」。明亡後,曾舉兵抗清,兵敗。後輾轉流亡,至順治14年(公元1657年)回衡陽隱居,潛心讀書著述,學術成就很大。對天文、歷法、數學地理學都有研究,尤精於哲學、經學、史學、文學等。重要著作有《周易外傳》、《尚書引義》、《讀四書大全說》、《張子正蒙注》、《思問錄內外篇》等。後人編有《船山遺書》。 曾國藩(1811-1872)年 清末大臣、湘軍首領。湖南湘鄉人。道光進士。曾任內閣學士、兩江總督等職。1853年為對抗太平天國,奉命在湖南辦團練,1月在長沙編練陸師,9月至衡陽創立水師,後稱為「湘軍」。兵員由將官招募,所募兵勇,需取保具結。這種「兵為將有」的格局,使「湘軍」具有強戰鬥力。曾國藩率湘軍與太平軍及捻軍作戰十餘年。1864年派曾國荃部攻陷天京(今南京)。與李鴻章、左宗棠創辦上海江南製造局、福建馬尾船政局等軍事工業。1870年查辦天津「教案」,殘民媚外,受到輿論譴責。有《曾文正公全集》。 齊白石(1864-1957)年 書畫家。篆刻家。湖南湘潭人。早年曾為木工。後習繪畫、詩文、書法、篆刻,以賣畫、刻印為生。60歲後畫風遽變,重視創作,融合了傳統寫意畫與民間繪畫的技法,形成獨特藝術風格。擅畫花鳥魚蝦,亦畫人物山水。論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篆刻單刀直下,蒼勁有力。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1953年文化部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曾獲世界和平理事會1955年度國際和平獎金。 譚嗣同(1865-1898)年 中國近代維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湖南瀏陽人。早年為新疆巡撫幕賓。中日甲午戰後,憤中國積弱不振,在瀏陽倡立學社。後遍游北京、上海、南京,吸收新學知識。1897年協助湖南巡撫陳寶箴等設立財務學堂,籌辦內河輪船、開礦、修鐵路等新政。次年又倡設南學會,辦《湘報》,宣傳維新救國之道。8月被征入京,任四品卿銜軍機章京,參與戊戌變法。9月政變遇害,為史稱「戊戌六君子」之一。有《譚嗣同全集》。 黃興(1874-1916)年 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湖南長沙人。1902年被湖廣總督張之洞選派赴日留學,回國後和宋教仁等組織華興會,被推為會長。1904年策劃長沙起義,未成。次年在日本協助孫中山建立中國同盟會,任庶務長。1907年起先後參與或指揮了欽廉防城起義、鎮南關(今友誼關)起義、雲南河口起義、廣州新軍起義、黃花崗起義等。武昌起義後,被推為革命軍總司令,在漢口、漢陽對清軍作戰。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任陸軍總長兼參謀總長。1913年袁世凱妄圖復辟帝制,黃興任江蘇討袁總司令,失敗後流亡日本。1916年回上海後病逝。有《黃興集》。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譚嗣同 (1865-1898) 戊戍維新志士,著名維新思想家。湖南瀏陽人。字復生,號壯飛。1895年發起成立算學會。著《仁學》。1897後回湘創辦新政,設時務學堂。後倡設南學會,辦《湘報》,宣傳變法。1898年進京,任四品卿銜軍機章京,參與戊戌變法,後遇害。著作編為《譚嗣同全集》。 -------------------------------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唐才常 (1867-1900) 自立軍首領。湖南瀏陽人。字伯平,號紱丞,後改佛塵。1887-1898年在 長沙編輯《湘報》、《湘學報 》,參與創辦時務學堂、南學會等。戊戌政變後逃亡日本,旋迴國組織正氣會,籌建自立軍。後被捕,就義武昌紫陽湖畔。 --------------------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熊希齡 (1870-1937) 近代維新派人物。湖南鳳凰人。字秉三。1897年任時務學堂提調,次年與譚嗣同等設延年會。戊戌維新後革職。民國初年,曾任北京政府國務總理兼財政總長。1928年後任中華紅十字會會長。今人輯有《熊希齡集》。 -------------------------------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沈 藎 (1872-1903) 自立軍統領。湖南善化(今屬長沙)人。字愚溪。 1899年與唐才常東渡日本。謀劃起義。後回國建立自立軍第七軍,任右軍統領。1903年撰文揭露清政府簽訂《中俄密約》陰謀,震動留日學界,後在北京被捕,壯烈犧牲。 -----------------------------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黃 興 (1874-1916) 辛亥革命領袖。湖南善化(今屬長沙)人。字克強。1903年與宋教仁等建立華興會,任會長。1905年與孫中山創建同盟會。武昌起義後任戰時總司令。1912年南京政府成立,任陸軍總長。1916年病逝於上海。有《黃興集》行世。 蔡 鍔 (1882-1916) 辛亥革命元勛,討袁護國軍首領。湖南邵陽人。原名艮寅,字松坡。1904年留日回國。1911年響應武昌起義,成立雲南軍政府,任都督。1915年發動護國軍起義,任第一軍總司令。後被任為四川都督。1916年病逝於日本。遺著有《蔡松坡先生集》。 陳天華 (1875-1905) 反清蹈海烈士。湖南新化人。字星台,號思黃。早年留日。1904年與黃興等創立華興會。1905年加入同盟會,任《民報》編輯。同年在日本參加反日斗爭,留下絕命書,投海自盡。有《陳天華集》行世。 楊毓麟 (1872-1910) 反清蹈海烈士。湖南長沙人。字篤生,號敘壬,易名守仁。早年留日。回國參與自立軍起義。後參與創立湖南編譯社。1903年參與創立華興會。後在英留學。廣州起義失敗,投大西洋以身殉國 宋教仁 (1882-1913) 辛亥革命元勛。湖南桃源人。字逐初,號漁父。1904年與黃興等在長沙創立華興會。1905年後創辦《二十世紀之支那》、《民報》等刊物。1911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任法制院院長,8月同盟會改為國民黨,任代理理事長,1913年被刺於上海。等等等等 舉不勝舉啊

⑶ 湖南歷史名人

湖南歷史名人有毛澤東、朱鎔基、任弼時、羅榮桓、彭德懷等。

1、毛澤東

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

2、朱鎔基

朱鎔基,男,漢族,1928年10月生,湖南長沙人,194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12月參加工作,清華大學電機系電機製造專業畢業,大學文化,高級工程師。曾任第十四屆、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國務院總理。

3、任弼時

任弼時(1904年4月30日—1950年10月27日,Ren Bishi,Бринский),原名任培國,湖南汨羅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組織家,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4、羅榮桓

羅榮桓(1902年11月26日-1963年12月16日),原名羅慎鎮,字雅懷,號宗人。生於湖南省衡山縣寒水鄉南灣村(今屬衡東縣榮桓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羅榮桓任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政務院政治法律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中國十大元帥之一。

5、彭德懷

湖南省湘潭縣石潭鎮烏石寨人,彭德懷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政治家,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之一;他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國防及建設事業,建立了不朽的歷史功勛。

⑷ 歷史上湖南出了哪些名人

1、蔡倫(63年-121年),字敬仲,東漢桂陽郡耒陽(今湖南省耒陽市)人。他改進了東漢時的造紙技術,擴大了造紙原料的來源,把樹皮、破布、麻頭和魚網這些廢棄物品都充分利用起來,降低了紙的成本,尤其是用樹皮做原漿紙的先聲,為造紙業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途徑。

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 。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 「紙神」 。麥克·哈特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排在第七位 。

2、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譜名傳豫,字伯涵,號滌生,清朝湖南長沙府湘鄉白楊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天子坪)人,宗聖曾子七十世孫 (系出曾氏南宗),中國近代政治家、軍事家、理學家、文學家,與胡林翼並稱曾胡。

曾國藩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兩江總督,同治年間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襲罔替,謚文正。

3、雷鋒(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興,是一位生於中國湖南省長沙市望城縣(今望城區雷鋒街道)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士及共產主義戰士。他於1954年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復於196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並於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2年8月15日,雷鋒因公殉職,年僅22歲。毛澤東於1963年3月5日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並把3月5日定為「學雷鋒紀念日」。

4、譚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譚嗣同早年曾在家鄉湖南倡辦時務學堂、南學會等,主辦《湘報》,又倡導開礦山、修鐵路,宣傳變法維新,推行新政。

5、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後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澤東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因毛澤東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也被人們尊稱為「毛主席」。

⑸ 湖南歷史名人有哪些

蔡倫(?——121)年
東漢造紙術發明家。湖南耒陽人。曾任中常侍、尚方令等職。元初元年〔公元114年〕封龍亭侯。發明了用樹皮、麻頭、破布及舊漁網為原料造紙,於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後在民間推廣,人稱「蔡侯紙」。《後漢書。蔡倫傳》:「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漁網以為紙」。
歐陽詢(557——641)年
唐書法家。湖南長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封勃海縣男。工書法,學二王〔王羲之、王獻之〕,勁險刻厲,於平正中見險絕。自成一體,人稱「歐體」。為唐初四大書家之一。碑刻有正書《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碑》、《虞恭公碑》、《皇甫誕碑》,隸書《房彥謙碑》等。行書有《張翰》、《卜商》、《楚奠》等帖,編有《藝文類聚》。
王夫之(1619——1692)年
明末清初思想家。湖南衡陽人。晚年居衡陽之石船山,人稱「船山先生」。明亡後,曾舉兵抗清,兵敗。後輾轉流亡,至順治14年(公元1657年)回衡陽隱居,潛心讀書著述,學術成就很大。對天文、歷法、數學、地理學都有研究,尤精於哲學、經學、史學、文學等。重要著作有《周易外傳》、《尚書引義》、《讀四書大全說》、《張子正蒙注》、《思問錄內外篇》等。後人編有《船山遺書》。
曾國藩(1811——1872)年
清末大臣、湘軍首領。湖南湘鄉人。道光進士。曾任內閣學士、兩江總督等職。1853年為對抗太平天國,奉命在湖南辦團練,1月在長沙編練陸師,9月至衡陽創立水師,後稱為「湘軍」。兵員由將官招募,所募兵勇,需取保具結。這種「兵為將有」的格局,使「湘軍」具有強戰鬥力。曾國藩率湘軍與太平軍及捻軍作戰十餘年。1864年派曾國荃部攻陷天京(今南京)。與李鴻章、左宗棠創辦上海江南製造局、福建馬尾船政局等軍事工業。1870年查辦天津「教案」,殘民媚外,受到輿論譴責。有《曾文正公全集》。
齊白石(1864——1957)年
書畫家。篆刻家。湖南湘潭人。早年曾為木工。後習繪畫、詩文、書法、篆刻,以賣畫、刻印為生。60歲後畫風遽變,重視創作,融合了傳統寫意畫與民間繪畫的技法,形成獨特藝術風格。擅畫花鳥魚蝦,亦畫人物山水。論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篆刻單刀直下,蒼勁有力。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1953年文化部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曾獲世界和平理事會1955年度國際和平獎金。
譚嗣同(1865——1898)年
中國近代維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湖南瀏陽人。早年為新疆巡撫幕賓。中日甲午戰後,憤中國積弱不振,在瀏陽倡立學社。後遍游北京、上海、南京,吸收新學知識。1897年協助湖南巡撫陳寶箴等設立財務學堂,籌辦內河輪船、開礦、修鐵路等新政。次年又倡設南學會,辦《湘報》,宣傳維新救國之道。8月被征入京,任四品卿銜軍機章京,參與戊戌變法。9月政變遇害,為史稱「戊戌六君子」之一。有《譚嗣同全集》。
黃興(1874——1916)年
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湖南長沙人。1902年被湖廣總督張之洞選派赴日留學,回國後和宋教仁等組織華興會,被推為會長。1904年策劃長沙起義,未成。次年在日本協助孫中山建立中國同盟會,任庶務長。1907年起先後參與或指揮了欽廉防城起義、鎮南關(今友誼關)起義、雲南河口起義、廣州新軍起義、黃花崗起義等。武昌起義後,被推為革命軍總司令,在漢口、漢陽對清軍作戰。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任陸軍總長兼參謀總長。1913年袁世凱妄圖復辟帝制,黃興任江蘇討袁總司令,失敗後流亡日本。1916年回上海後病逝。有《黃興集》。
唐才常(1867——1900)
自立軍首領。湖南瀏陽人。字伯平,號紱丞,後改佛塵。1887——1898年在長沙編輯《湘報》、《湘學報》,參與創辦時務學堂、南學會等。戊戌政變後逃亡日本,旋迴國組織正氣會,籌建自立軍。後被捕,就義武昌紫陽湖畔。
熊希齡(1870——1937)
近代維新派人物。湖南鳳凰人。字秉三。1897年任時務學堂提調,次年與譚嗣同等設延年會。戊戌維新後革職。民國初年,曾任北京政府國務總理兼財政總長。1928年後任中華紅十字會會長。今人輯有《熊希齡集》。
沈藎(1872——1903)
自立軍統領。湖南善化(今屬長沙)人。字愚溪。1899年與唐才常東渡日本。謀劃起義。後回國建立自立軍第七軍,任右軍統領。1903年撰文揭露清政府簽訂《中俄密約》陰謀,震動留日學界,後在北京被捕,壯烈犧牲。
蔡鍔(1882——1916)
辛亥革命元勛,討袁護國軍首領。湖南邵陽人。原名艮寅,字松坡。1904年留日回國。1911年響應武昌起義,成立雲南軍政府,任都督。1915年發動護國軍起義,任第一軍總司令。後被任為四川都督。1916年病逝於日本。遺著有《蔡松坡先生集》。
陳天華(1875——1905)
反清蹈海烈士。湖南新化人。字星台,號思黃。早年留日。1904年與黃興等創立華興會。1905年加入同盟會,任《民報》編輯。同年在日本參加反日斗爭,留下絕命書,投海自盡。有《陳天華集》行世。
楊毓麟(1872——1910)
反清蹈海烈士。湖南長沙人。字篤生,號敘壬,易名守仁。早年留日。回國參與自立軍起義。後參與創立湖南編譯社。1903年參與創立華興會。後在英留學。廣州起義失敗,投大西洋以身殉國。
宋教仁(1882——1913)
辛亥革命元勛。湖南桃源人。字逐初,號漁父。1904年與黃興等在長沙創立華興會。1905年後創辦《二十世紀之支那》、《民報》等刊物。1911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任法制院院長,8月同盟會改為國民黨,任代理理事長,1913年被刺於上海。

⑹ 古代長沙名人有誰

賈誼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