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教育網

歷史教育網

發布時間: 2021-08-04 04:09:33

A. 誰能告訴我幾個關於地理歷史學科的權威網站網站

新課標123地理
高考地理網
昌平地理
地理課網站
國家地理網
地理港灣
地理知識
地理頻道
課件下載
地理網
無憂地理
精英地理
世界地理網
天河地理
地理教育
地理備課吧
天河部落
江陰教育博客
地理視頻網
地理教育網
地理的勒
地理博客
地理名師
名基地理
風水寶地下載
不登陸地理下載
高中地理
地理教育
蘇州地理教學
地理世界
地理時空
地理之窗
含山地理教學網
中學地理圓
濟南地理網
零點文綜
地理資源網
新潤地理博客
湟里地理教研組
地理教學123
CCTV-國家地理
地理教學資源網
地圖教學網
今日地理
深中地理在線
四明地理
清清漢江水
浙江地理
地理學習網
無憂地理網
地理資源免費場
360地理
地理空間
中學地理在線
地理教師
地理教學資源網
課件聯盟(地理)
課件試題集
中國課件站
中國地理課件
中國地理
翰林教育網
動畫課件網
地理課程網
黃牛課件

歷史的不熟悉

B. 教育網七上歷史答案

第一單元
第1課 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
1.D 2.B 3.C 4.C 5.D 6.A 7.C 8.C 9.B 10.D
11.北京人——B、E 元謀人——A 山頂洞人——C、D、F、G
12.(1)A ——北京人 B——元謀人 C——山頂洞人
(2)原始人類遺址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區。
13.
(1)一天中的勞動:婦女和兒童等採集果實,男子打漁,集體捕獵野獸,獲取食物;
一天中的學習:長者要教幼者一些打獵的本領和生活的經驗;
一天中的娛樂:晚上有盛大的篝火晚會,競技比賽等;
重要提示:晚上一定要有專人負責看管火種;
其它:可以展開合理的想像。
(2)喝過開水,根據:北京人會使用天然火。
沒有喝過,根據:那時沒有器皿。

第2課 星羅棋布的氏族聚落
1.D 2.D 3.C 4.D 5.D 6.B 7.D 8.D 9.C 10.A
11.(1)半坡 河姆渡;(2)陝西 浙江;(3)粟 水稻;(4)黃河流域 長江流域
12.(1)黑陶缽 魚紋彩陶盆; 河姆渡聚落 半坡聚落。(2)黑陶 彩陶。
(3)當時人們已經知道飼養家畜,原始畜牧業開始萌芽,另外還經常捕魚以補充食物,同時也反映了原始人的藝術追求。
13.略
14.提示:(1)能種植農作物,自己生產食物。(2)生產工具、農作物的種子。(3)略。

第3課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1.C 2.D 3.B 4.C 5.D
6.炎帝 華夏 漢 黃帝 炎帝
7.堯 舜 禹 戰爭 禪讓
8.黃帝被看成是華夏族的始祖,後人把許多發明創造都傳作是黃帝的功績,傳說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車弓箭,染五色衣服。讓妻子嫘祖教民養蠶等等。這些傳說,其中包含著後人附會的成分,不能全部信以為真。但是其中又含有真實的歷史史實,至少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到黃帝時代生產工具的改進和當時農業文化的進步。
9.提示:環保意識、奉獻精神、堅持不懈的品質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等。
10.參照8題,另補充:黃帝領導了兩次生存大戰,炎帝臣服。炎黃走向聯合,世代聯姻,占據中原地區不斷繁衍,形成後來華夏族的主體。
11.(1)禪讓制 (2)只要答出自己的觀點,符合客觀事實即可。

第4課 破解彩陶之謎
1.「人型陶罐」的造型優美,這是一個美麗清秀的小女孩兒,從小女孩兒的面部表情可以看出她對美好新生活的嚮往。「人型陶罐」可以裝水,人型背部的小口可以灌水,小女孩兒的嘴巴用於出水。
「小口尖底瓶」造型奇特,瓶身兩側的小環好似人的兩只耳朵,瓶口好似帽子,幾何形的圖案好似人的頭發,再看「她」尖尖的下巴,多像人的頭部造型啊!「小口尖底瓶」可以用於從河中取水,瓶身兩側的小環可以繫上繩子,便於提取。「小口尖底瓶」放入水中時,會發生奇妙的現象:瓶口會微微下沉,水會緩緩流入瓶口,再過一會兒,瓶底下沉,當瓶身垂直於水中時,「小口尖底瓶」就已經灌滿了,用繩於提出水面後,就可以背在身上,帶回住地。
「人面魚紋彩陶盆」可以用於盛食物、水或種子,這件陶器精彩之處是盆內的花紋,這是一些神秘的圖案,盆內的圖案都由幾何圖形構成,是否那個時期人們已經形成了原始的數學思想.
舞蹈紋彩陶盆為泥質紅陶,整體造型為大口微斂,鼓腹,小平底,口沿及內外壁均施褐彩文飾,疑為大型容器。舞蹈圖每組均為五人,手拉手,頭面向右前方,右腿向左前方跨出,踏著節拍,偏偏起舞,有強烈的動態感和韻律感。
2.C
3.(1)圖A用途是蒸米飯,此題為想像題,只要能結合當時的生活情況,言之有理即可。(2)圖B是魚和鹿的圖案。說明半坡的原始居民還捕魚打獵,以補食用。
單元測試題
1.B 2.A 3.B 4.B 5.D 6.B 7.C 8.B 9.C 10.D 11.B 12.C 13.D 14.A 15.A 16.B 17.B 18.D 19.D 20.B(每題2分,共40分)
21.(12分) A:船形彩陶壺--半坡居民 B:骨針--山頂洞人
C:魚紋彩陶盆--半坡居民 D:豬紋黑陶缽--河姆渡居民
22.(10分)①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固定的房屋中,他們已學會紡線、織布、制衣等;
②從彩繪圖案中的魚和鹿的形象,可知半坡原始居民還過著捕魚打獵的生活,用以作補助食物。
23.(答對任何4個就可得12分。)此題為歷史考證,旨在考察學生正確認識歷史的能力。
A-考古發現他們能建造半地穴式的房屋
B-河姆渡聚落遺址中發掘了稻穀遺存
C-縫制衣服,在遺址里發現了裝飾品
D-在大汶口遺址的墓葬中,隨葬品有多少、貴賤之分
E-半坡遺址中出土了船形彩陶壺
24.(13分) 洞穴里潮濕陰暗,不利於人類的身體健康;洞穴生活可能存在水淹、野獸侵擾等不安全因素;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經在從事原始的農耕、飼養和紡織,決定了他們必須過穩定的定居生活。
25.(13分)(1) 鯀採取堵塞的方法,禹吸取鯀治水失敗的教訓,採取築堤和疏通河道相結合的方法。(2)注意河流上游的水土植被保持;築堤(修建水庫)和疏通河道相結合 第三單元 大一統的秦漢帝國

第13課 秦帝國的興亡
1.B 2.B 3.D 4.B 5.C 6.A 7.D 8.C 9.B 10.D 11.D 12.D 13.C 14.A
15.咸陽 大澤鄉 秦朝的暴政

16.(1)公元前209年,蘄縣大澤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2)陳勝、吳廣;標志著秦末農民戰爭的爆發;(3)不對,暴政;(4)從農民戰爭變為統治階級內部的戰爭。
(說明:對於項羽、劉邦所領導的戰爭性質應根據當時的歷史背景正確區分。秦末農民戰爭的過程,實際上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由陳勝、吳廣領導,從蘄縣大澤鄉起義到失敗,為時半年。第二階段是項羽、劉邦領導農民軍推翻了秦王朝,歷時兩年半,此時的戰爭性質應屬於農民戰爭范疇。秦亡後,項羽、劉邦為爭奪皇位,進行了四年之久的「楚漢之爭」,同時項羽、劉邦已不是起義領袖,他們的身份分別是「西楚霸王」和「漢王」,所以,楚漢戰爭是區別於農民戰爭的另一場戰爭,屬於統治階級內部的戰爭。)
17.《霸王別姬》反映了項羽作戰驍勇,武力超群,英雄蓋世,卻不善於用人,在政治上屢屢失策,項羽對虞姬從一而終,以此可見其有情。
《大風歌》首句氣象不凡,暗喻當時的時代風雲,為全篇交待了背景。後句是說劉邦自己平息叛亂後榮歸故里,掩飾不住的是一派得意之情。最後一句卻表達了深沉的憂慮和激切的希望:大計初定,急需有志有識、有勇有謀之士效忠劉氏王朝、安定四方。這首歌正抒發了他作為一個帝王的雄圖偉略和不可一世的英雄氣慨。
18.陳勝 吳廣 項羽 劉邦
19.長平之戰,趙軍被圍困46天,已喪失戰鬥力,秦將白起坑殺趙國降卒40多萬人是完全有可能的。這也反映了戰國時期戰爭的殘酷性。當然,也不排除史書記載有誤或誇大的可能。但在沒有充分證據證明史書記載有誤的情況下,只能採取認可的態度。
20.條件:①戰國以來,隨著各國間經濟文化聯系不斷加強,政治上的分裂狀態阻礙了社會發展,統一成為大勢所趨,人心所向。②商鞅變法後,秦國逐漸成為七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不斷兼並鄰國土地。③秦王通過十年兼並戰爭,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策略對頭是關鍵因素。
意義:秦的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長期割據爭戰的局面,將中國歷史推進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21.秦的暴政:繁重的賦稅, 沉重兵役 、徭役, 殘酷的刑法。
22.成語有:紙上談兵 破釜沉舟 指鹿為馬 揭竿而起 ( 用語言或繪畫介紹成語故事情節)

第14課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措施
1. D 2.B 3.C 4.D 5.A 6.C 7.D 8. C 9.B 10.B 11.B 12.B 13.A 14.C 15.D 16.C 17.A
18.辨析改錯
公元260——公元前260;巨鹿——長平; 公元前230——公元前221;趙、魏、韓——韓趙魏;
宰相——丞相; 上級——皇帝或朝廷直接;沒有—去掉
19. (1)「焚書坑儒」 (2)李斯 目的:為了加強思想統治。只有醫葯、種樹的書不燒。
(3)評價:「焚書坑儒」是在秦朝剛剛完成統一後不久,為了統一人們的思想,加強思想控制,鞏固統一而採取的措施,對鞏固國家的統一有一定的作用,但手段是極其野蠻、粗暴的,禁錮了思想,摧殘了文化。
20. (1) C (2) D
(3)好處:統一文字解決了原先六國文字異形的狀況,便利了國家政令的發布和民間文化的交流;統一貨幣,戰國後期秦國的圓形方孔錢作為流通的貨幣,解決了攜帶、流通的困難,方便了經濟交流;統一度量衡,解決了各地換算之間的困難,有利於經濟的發展;統一車軌,解決了交通的不便,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管轄和地區間的聯系。
進步:(1)有利於統一國家的發展(2)有利於經濟文化的交流(3)有利於加強軍事的力量(4)有利於鞏固民族的團結
21. 你的回答必須符合當時歷史實際,不以自己好惡評斷。
22. (1)復述的內容是:秦始皇順應歷史潮流,滅六國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諸侯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符合廣大人民的願望;他建立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鞏固了統一,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他通過統一戰爭,擴大了疆域,使秦朝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以上說明秦始皇是對我國歷史作出過巨大貢獻,產生過巨大影響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統治殘暴的封建皇帝。他廣建宮殿陵墓,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影響了人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他還制定殘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
(2)最初的印象學生寫出真實的感受即可。
(3)電視劇中的秦始皇是藝術形象,帶有「戲說」甚至虛構的成分。歷史上的秦始皇是歷史的真實,兩者差別很大。
(4)評價: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掉六國統一全國。結束長期以來諸侯稱雄割據的局面,有利於人民生活安定和社會的發展,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②秦始皇在全國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規定國家最高統治者稱皇帝,有至高無上權力;在中央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別掌管政事、監察、軍事的事務,他們由皇帝任免絕對服從皇帝命令;推行郡縣制,郡守和縣令由皇帝直接任免;統一車軌、文字、貨幣、度量衡。鞏固國家統一,加強對人民的統治,促進各族各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和交流。③派大將蒙恬攻打匈奴,奪回河套地區,修城設縣,安定人民生活,充實邊防。為阻止匈奴南下,修築萬里長城,開鑿靈渠統一南方,促進當地生產事業發展。總之他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

第15課 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
1.D 2.A 3.C 4.B 5.A(對於初一的學生而言,教師一定要講清主觀與客觀的區別。客觀原因是指獨立存在於人的意志之外的原因。選項B.C.D都是屬於自我意識方面的原因,即主觀原因。)6.B 7.A 8.B 9.C 10.C 11.D 12.C 13.C 14.A 15.C 16.A 17.B 18.B 19.C 20.B
21.
①共同點:比如封國大多是由統治者的親屬掌握,享有很大的自治權,甚至成為國中之國,最後都釀成了
叛亂。
②不同點:由於周王室統治末期處在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時期,國力衰落,無力控制封國,形成了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與戰亂的局面,而漢初經過休養生息,國力強盛,採取有力措施,對王國的叛亂進行了堅決的鎮壓,解決了王國問題。
22.(1)第一 要把歷史人物放到當時所處的「時代」這個大背景中去,不能以今天的標准苛求古人。
第二 要對歷史人物的功和過進行全面的分析,切忌絕對化,任何絕對肯定或否定都不能作出正確的論斷。第三 要對這一人物所有事例全面地了解,一些重要人物的事例很多,散布在許多課目當中,要細心尋找。
第四 要史論結合,不能空下結論。先要敘述史實依據,然後得出結論,做到有理有據。
第五 要有正確的評價標准,從其對歷史發展的作用是促進還是阻礙,或個人品質是優是劣來進行評價。
(2)合理即可。
23.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黜」就是廢除、禁止的意思。把儒學思想作為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確立了儒家學說在封建統治中的正統地位,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
看問題應該一分為二。這一政策有它對國家有利的一面,那就是有利於人們思想的統一,適應了政治上大一統需要,鞏固了大一統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即不利於各種思想的傳播和發展,缺乏爭鳴,使學術上死水一潭,從而禁錮了人們的頭腦,是一種文化專制主義的表現。值得注意的是,漢武帝所採取的這一政策影響深遠,從此之後,儒家學說被確立為專制王朝的正統思想。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兩千多年。
24.參考教材75—76頁 相關內容。
25.(1)措施:①漢武帝在開拓邊疆:北擊匈奴 ②發展經濟:鑄造錢幣、興修水利 ③弘揚儒學:獨尊儒術、興建太學等方面的措施
(2)漢武帝是古代中國傑出的帝王,他為西漢的強盛作出巨大的貢獻 我們應該學習他開拓、創新、能自我反省、剛毅堅定、百折不撓等精神。
26.
某日,御書房。
帝:眾愛卿,朕今天讓你們給寡人出出主意,究竟採用什麼思想來統治國家可永保江山呢?
法:啟奏陛下,恕臣直言,用法家的思想治國最好。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現在有些人目無國法,不把皇上放在眼裡,整天說三道四,這樣下去,對國家不利。制定嚴厲刑法,對亂說者治罪,看今後誰還敢誹謗皇上?
道:陛下萬歲!臣以為法家的建議不可取。俗話說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商紂王及秦朝的歷史就是前車之鑒,用道家思想來治國最好,先帝們一直用道家思想治國,才有今天的成就。既然道家的思想這么好,那就繼續採用不動搖。
儒(董仲舒):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帝乃是天子,既是上天的兒子,那就是奉上天的命令來統治人間的,皇帝是至高無上的,誰對皇帝說三道四就是對上天的冒犯,會遭到上天懲罰的。用儒家思想治國最好,用儒家思想來教化百姓,百姓就會安分守己,天下可以太平。而道家思想讓人們沒有約束,會說三道四,對天子不利。法家思想太殘酷,不能體現皇上的愛民之心,儒家思想治國,既體現皇上的仁慈,又教化了百姓。臣以為要鞏固統治,必須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
帝:董愛卿言之有理,即刻擬詔,告示天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第16課 秦漢開拓西域和絲綢之路
1.B 2. D 3.C 4.C 5.D 6.C 7.B 8.D 9.A 10.C 11.C 12.C 13.C 14.D 15.D 16.C 17. B 18.A 19.B 20.C
21.參考教材
22. (1)絲綢之路(2)長安——河西走廊——新疆——中亞——西亞——歐洲
(3) 葡萄 石榴 核桃 苜蓿
23.(1)歐亞大陸;乾燥;稀少;帕米爾高原;沙漠和戈壁;絲織品;冶鐵;鑿井;造紙;佛教;舞蹈;雕塑
(2)絲綢之路東起長安(今西安),經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跨越蔥嶺(今帕米爾高原),經中亞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而達地中海東岸義大利(羅馬)。(或者:從長安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運往西亞,再轉運到歐洲)
(3)苦:山河險阻,氣候惡劣,強盜出沒,語言不通,不同民族和國家的不同對待,商人們時常面臨死亡的威脅,等等。
樂:領略不同風光,享受異國情調,學習不同文化,可以賺錢發財,等等。
24.霍去病 衛青 衛青
25.絲綢之路的開辟,有力地促進了中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促成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道,在我國當今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中仍然發揮著重大的作用,我們應該很好地加以利用。

第17課 先進的科學技術
1.A 2.A 3.A 4.A 5.B 6.B 7.D 8.B 9.B 10.D 11.A 12.D 13.A 14.C 15.B 16.D 17.B 18.A 19.C 20.C
21.華佗沒有說過這句話。因為,張仲景在205年才開始寫《傷寒雜病論》,而且寫此書用了較長的時間,而華佗208年就被殺了,當時紙張的使用尚未普及。所以,華佗有生之年不可能看到此書。
22.(1)漢代的造紙技術基本工序如下:浸潤麻料→ 切碎→ 洗滌→ 草木灰水浸料→ 蒸煮→ 洗滌→ 舂搗→ 洗滌→ 配漿液並攪拌→ 抄造→ 曬紙→ 揭紙
優點:原料容易獲取,而且價格便宜,紙張質量也較以前有很大提高。(造紙術發明以前,世界各國的書寫材料,有的堅硬,有的笨重,有的價格昂貴,都不是理想的書寫材料,不利於文化的傳播;造紙術的發明,引起了書寫材料的一場革命,特別是蔡倫改進造紙術,提高了紙的質量和產量,使紙日益成為普遍的書寫材料。)
(2)影響:造紙術的對外傳播,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響了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造紙術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
(3)我國自然資源有限,使用再生紙有利於充分利用自然資源。
(4)前景:紙張的用途將更為廣泛。
23.①孔子和他的學生讀的書不對,因為孔子生活的春秋時期書多數是用竹木簡或絲帛製成的,那時還沒有紙。②圖中的桌子、椅子等傢具的腿很高,已經屬於明代水平了,不是孔子時代的。③孔子的發髻不對。④圖中的樹是南方的,而孔子是北方人,所以不對。⑤孔子不應坐在椅子上,這與當時席地而坐的習俗不相符合。
24.傷寒論的理論和葯方在現今的中醫臨床上仍在廣泛應用。
臨床各症的治療原則、方劑等兩者現在在臨床都在應用。

C. 我想把歷史從新學習以下,有什麼可以上的網站么

呵呵 你可以利用百抄度百襲科來搜索詞條 一般都比較詳細 比如搜索 二十四史 進入相應詞條 然後你在看的過程中 又發現一個陌生的詞條 比如 新唐書和舊唐書不是很了解 你就再點進去 這樣一層一層的深入 會比看書要有趣的多

D. 在哪個教育部網站上有公布歷年歷史教學大綱

氣氛活躍,創設出的歷史情境。
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現代社會中,我行我素不顧別人的感受,勇於創新。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會提出很多千奇百怪的問題,中學生也正是通過這種好奇心來認識這個復雜的世界的,幫助學生學習知識。學生最終是會踏入社會的人。由於家長的溺愛不少學生顯得特別自私,這也是歷史學科獨特的優勢。現代社會中,創新顯得尤為重要,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歷史的獨特魅力,讓學生自由討論,氣氛活躍了、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歷史教師可以根據歷史教材,深刻挖掘教材的思想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了解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等等、歷練學生的品質
歷史中有很多值得學生學習和發揚的精神品質,能鍛煉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不僅要給學生以知識方面的答疑,更要給學生這一良好的求異思維苗頭以鼓勵與進一步引導,激發他們永不熄滅的創新能力。教師也要耐心傾聽學生的正確的或者不正確的答案,一個人創新活動的成功也許是成千上萬的人創新失敗的結果。面對創新路上的困難,人們只有具有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始終不一地堅持創新,才可能最終獲得創新的碩果、歷史文物、圖片。教師正確的引導,初中學生中的獨生子女占的比例比較大,而且當創新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行為後,將其中的精神升華為自己的精神需要。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歷史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同時收到了傳授知識和發展能力的雙重教學效果,而且可以做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歷史課也是培養學生樹立歷史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思想的重要手段。 五,在學生的心靈中樹立學生學習的榜樣,比如定期組織學生看一些有關歷史題材或偉大人物的電影,對學生進行正面或反面的思想教育。開展電化教學也是教育學生的有效辦法,這樣能更直觀地再現當時的歷史面貌淺談初中歷史教學的現實意義

E. 中國歷史網...誰有好的網址..

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天地http://www.pep.com.cn/lishi/index
中國歷史博物館http://www.nmch.gov.cn
中國文物之們http://www.hanage.com
中青網史海泛舟http://www.cycnet.com/history
民族魂http://www.chinaspirit.org.cn
血築中華http://www.chinese1840-1949.net.cn
中國文物報http://www.ccrnews.com.cn

F. 中國現代歷史 教育歷程

到了近現代,中國曾積極向外國學習,在教育制度上學過日本、德國、美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又向蘇聯學習過。在教學內容方面也曾引進西方的政治社會學說和自然科學技術作為各級各類學校的課程。

在向外國學習的過程中,走過了一些曲折的道路,其中有經驗也有教訓,最大的教訓是在吸取時沒有注意結合中國的實際加以分析、鑒別,忽視了中國的特點。這些經驗和教訓,對中國教育史研究來說都是一筆財富。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實踐中,創立了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指導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新教育。這是馬克思主義教育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它的經驗是豐富的,在教育方針學制、課程和教育方法上都有很多創造,需要認真地研究和總結。

一、1977年,由於文化大革命的沖擊而中斷了十年的中國高考制度得以恢復,中國由此重新迎來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天。

1977年9月,中國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決定恢復已經停止了10年的全國高等院校招生考試,以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方式選拔人才上大學。

二、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原國家計委、原國家教委和財政部聯合下發了《「211工程」總體建設規劃》,「211工程」正式啟動。

2002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原國家計委、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十五」期間加強「211工程」項目建設的若干意見》。

2011年12月30日,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時表示,「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規模已經穩定,不再新設這兩個工程的學校,同時為了注重學科導向,引入競爭機制,實施了「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對非「211」學校的國家重點學科予以支持。

2016年6月,教育部官網發布了「關於宣布失效一批規范性文件的通知」,宣布《「211工程」建設實施管理辦法》等一批規范性文件失效。

(6)歷史教育網擴展閱讀:

1905年,科舉考試制度壽終正寢,從此中國現代教育登上了歷史舞台。1936年,全國已經有100多所大學。當時的高考制度是各所學校自主組織命題,學生可以選擇報考多所大學,也可能同時被多所大學錄取。然而那時的教育普及率仍讓很低。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規定在中央部門或國防科工委系統所屬的某些高等院校,要按一定比例面向農村或農場、牧場、礦區、油田等艱苦行業的定向招生。如今這種制度已經盪然無存!

1983年,英語被正式列入高考科目。對於英語不好的同學,此時帶上了緊箍咒,1985年,一向由國家「統包」的招生制度,變成了不收費的國家計劃招生和收費的國家調節招生同時並存的「雙軌制」。

1985年以後,國家教委決定在北京大學等43所高等學校進行招收保送生的試點。這個你懂的,1989年8月,國家教委決定將標准化考試逐步在全國推行。

1994年,高考生物和地理被取消高考,這導致學生地理和生物知識的貧乏。

1996年,中國高等教育試行並軌招生,高校學費開始增加。記得小編上學那會是5000多,小編來自農村,那可是家裡一年的純收入!2000年,一直由國家「全包」的師范專業也實行收費,招生並軌改革完成。

2017年高考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核內容,比如,在語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識,文言文、傳統節日、民俗等內容,在數學中增加數學文化的內容。

G. 歷史好網站

參考資料:www.gexq.net

H. 大家有什麼好的歷史方面的網站!!

一、中學教育教學類:

1.新思考網:http://www.cersp.com/,中國教育資源服務平台:是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指導,具有權威性,學術性和前衛性,實力強大,主要有語文、數學等學科、課堂教學、教師閱讀、學業成績評價、學校教育科研、校本研修、教育敘事研究及《基礎教育課程研究》雜志等欄目,且定期組織全國新課程教育培訓。

2.教育在線:http//www.eol..com.cn,由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主辦,朱永新倡導」新教育」的主要平台,有熱點新聞、教育書坊、資源中心、課件下載、教育博客、教育論壇(包括教育在線周刊、新教育實驗、班主任論壇、文學與讀書、心靈港灣、新教師教育、新公民教育等)及教育名家、教育時評、成長日記等,集中了著名教育專家朱永新、李鎮西、盧志文等人的教育教學論文,觀點前衛、內容豐富。

3.中學教研網:http://www.jyw.cn/,由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與人力資源研究部主辦,主要有新聞廣角、課題研究、教學研究、課改沙龍、精品教案、精品課件、精品課堂、被資料、觀點爭鳴、教育網路、教育論壇等欄目;

4.中國教育資源網:http://www.learnningchina.com,有教育新聞、學科教育、圖書館、交流中心、個性教師等;

5.中國基礎教育網:http://www.cbe21.com.cn,歷史教師可以瀏覽「課程改革」、「交流討論(BBS)」,「歷史」等欄目內容;相關的鏈接有:www.sxj21.com,以介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及北師大版義務教育歷史教科書為主要特色的教育網站,並設有歷史論壇。

6.人教社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辦,http://www.pep.com.cn,特色欄目為「歷史天地」(包括教學園地、教材與大綱、學生之友、學術動態、萬花筒、圖說歷史)、「歷史論壇」、「課程研究」;最值得關注的是其「課程研究」欄目,該欄目貼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發布了大量國內外課程改革的有價值論文,值得一讀;

7.中國基礎教育21世紀:http://www.cfe21.com,由陝西師范大學雜志社主辦,包括與個中學主要學科的教學參考雜志,該網站有「教育論壇」,供網友交流,近年來刊發的「史學研究」以及「歷史教學」論文和文章;

8.中國教師資源網:http://www.jszyw.cn/Index.html,主要有教案下載、課件下載、試題下載、名師講座、高考試題、課件素材、教師論文、教師培訓等;

9.K12中國中小學教育教學網:http://www.k12.com,歷史學科資源精選、歷史教師個人專輯、個人主頁等欄目;

10.中華讀書網:http://www.booktide.com,主要攔目有:資訊播報、書評天下、讀書時間、圖像事業、出版社區等;

11.中學教研網:http://www.jyw.cn/,主要有新聞廣角、課題研究、教學研究、觀點爭鳴、課改沙龍等欄目。

二、史學專業類網站:

1、中國史學網:http://www.chinahis.com,由南開大學歷史學院主辦,http://www.chinahis.com,有歷史教學(含歷史教學法研究、名師名課);歷史研究(包括史學論著與教材評介、史學思潮與流派、史學理論與方法、歷史學信息、考古學信息);歷史素材(分為學科素材庫、史學參考論著目錄);

2.學術批評網:http://critieism.tongtu.net,由北師大歷史系楊玉聖副教授創辦,http://criticism.tongtu.net。主要欄目有:學術批評、史學評論、讀書時空、學術信息、學友論壇;

3.學術交流網:http://www.annian.net,由北師大歷史系黃安年教授創辦,主要欄目有:美國問題研究、世界歷史研究、學術評論、中學歷史教材等;

4..史學評論網:http://historicalreview.jianwangzhan.com由《史學月刊》周祥森副編審創辦,欄目有「史學評論」、「學術批評」、「史學爭鳴」、「史學信息」等,值得關注;

5.史學研究網:http://sw08133.chinaw3.com/,介紹史學理論、史學史、海外中國學史研究領域和研究方向的前沿學術成果和最新學術信息的專題網站,還有專家網頁、機構與刊物、網路資源等,並特設資料搜索擎。

6.近代中國研究網:http://www.modernchina.org.cn/,由社會科學院中國近代史所創辦,主要欄目有:最新資訊、專業研究、學人之窗、專業期刊、文獻資源等。還有國內相關鏈接等。

7.中國學術聯盟網:http://www.chinaau.com,主要欄目有學術信息、學術評述、敘述檔案、敘述書架等。

8.近代中國網:http://www.china1840-1949.com,由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馬曉泉教授創辦,發布與相關的學術論文和學術信息,同時介紹相關學術機構、學術期刊和專業學者的新近信息。包括「學術研究」、「學術評論」、「學術動態」、「學科資訊」等;

9.血鑄中華網:http://cyc6.cycnet.com:8090/xuezhu,由團中央和中國社科院主辦。欄目有民族英烈、歷史資料、歷史照片、歷史遺跡、歷史研究,侵華戰事、海外評述等;

10.國學網:http://www.guoxue.com,「國學論壇」、「國學新聞」、「學術論文」等內容;

11.學說連線網:http://www.xslx.com,主要有時政熱評、思想趕潮、國際戰略、學術視野、連線學術、史海鉤沉(史學縱橫、中國歷史、世界歷史、文史資料)等,此外還有作者專集欄目。

12.故鄉網:www.guxiang.com,其中的「歷史」(包括史界動態、歷史之謎、風雲人物、文物寶庫、千秋史話等)和「學術」欄目內容非常豐富,值得瀏覽和參考;

13.中國文化信息網:http://www.chc.net.cn/,主要攔目有:中國歷史文化論壇、中國歷史文化名人、中國歷史文化名地、中國歷史文化名作、中外文化交流、外國文化鑒賞等;

14.中華一家人網:http://www.prc.net.cn,有中華姓氏、中華人物、尋根問`祖等

15.國史探微網:http://xianyata.net;其中設有動態綜述、書評書訊、專題研究等欄目。

另外,還如高中教育網:http://www.cn369.info/,學科教育資源網:http://www.topcai.com/home/down/index.asp;中國教育交流網:http://www.910cn.com/main.asp;中國高中網:http://www.gzs.cn/;文科綜合資源網:http://www.ra5ms.net/ywl/main.asp;綜合教育資源網:http://www.hnfms.com.cn/hxzj/zhxk/,高中試卷網:http://gzsj.fjsm.net/;高校招生網:http://www.baokao.net/;高考168網:http://www.gaokao168.net/;時事中國:http://www.sszg.com/等。

三、中學歷史教學專業類網站:

1.中學歷史在線:由湖北宜昌歷史教師方明等人主辦,每天都有新內容 。設有高考頻道、中考頻道、歷史教研、中央博客等。

2.中學歷史教學園地:/index.html,設有圖說歷史、教研論文、、名題精解、歷史呀等欄目。該網站中學歷史教學資料豐富,是中學歷史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學教研網站。

3.銅雀台夕照網:http://syswxx.com,有中國通史、歷代帝王、各朝疆域、歷代名人、歷史長河社區,尤其是民族邊疆史內容最佳,界面精美,資源相對比較豐富;

4.歷史風雲網:http://www.lsfyw.com,主要欄目有歷史奧秘、經濟史、文化史、政治史、高考等。

5.歷史的星空:http://www.lishidexingkong .2008red.com/,主要欄目有歷史回憶、鄉土教材、歷史教案、歷史論文等。

6.中學歷史教學在線:http://www.lsll.com\lndex.html,欄目有歷史天地、歷史教研、備課頻道、歷史詞典等。

7.中學歷史教學教研網:http://www.hnedlwd.com,主要欄目有歷史之謎、歷史講壇、課程改革、教學教研、校本教研等。

8.中學歷史教學世界:http://www.lsjxsj.com,,主要有學科信息、教學探索、學史一得、他山之石等欄目。

另外K12網上就有歷史風雲、歷史家園、跨越時空—雲峰歷史在線、史海聆潮、史苑學林、今古論壇、靜苑網、古韻悠悠、野草趣園等中學歷史教學網站。

I. 求比較實用的適合自學的歷史學習網站或者書籍,謝謝大家^_^

建議還是看高中歷史教科書

J. 有沒有學習歷史的網站

http://hist.cersp.com(國家歷史課程網)www.nmch.gov.cn(中國國家博物館)www.china1840-1949.com(近代中國網)www.zgdsw.com(中共黨史網)www.cycnet.com/history(中青網--史海泛舟) http://doh.nenu.e.cn(史苑長廊)www.chinahis.com(中國史學網)www.kepu.gov.com(中國科普網)www.cbe21.com/subject/history(中國基礎教育網--歷史) http://xuchenghai.teacher.100point.com(史海聆潮)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