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高考題庫
Ⅰ 百度文庫中有沒有高考化學題集
有
2002年高考化學試卷
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K39 Ca40 Cu64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分,每小題2分,只有一個正確選項,答案塗寫在答題紙上)
1.為維持人體內電解質平衡,人在大量出汗後應及時補充的離子是
A.Mg2+ B.Ca2+ C.Na+ D.Fe3+
2.C60與現代足球 有很相似的結構,它與石墨互為
A.同位素 B.同素異形體 C.同分異構體 D.同系物
3.下列表達方式錯誤的是 H
A.氟化鈉的電子式:Na+[:F:] B.甲基的電子式:H:C:H
C.硫離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4 D.碳-12原子:
4.將飽和FeCl3溶液分別滴入下述液體中,能形成膠體的是
A.冷水 B.沸水 C.NaOH濃溶液 D.NaCl濃溶液
5.兩次獲得諾貝爾獎,在化學界享有盛名的科學家是
A.愛因斯坦 B.達爾文 C.居里夫人 D.歐拉
二、選擇題(本題共36分,每小題3分,只有一個正確選項,答案塗寫在答題紙上)
6.有人認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於ⅠA族的氫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質能支持這種觀點的是
A.HF B.H3O+ C.NaH D.H2O2
7.在下列有關晶體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離子晶體中,一定存在離子鍵 B.原子晶體中,只存在共價鍵
C.金屬晶體的熔沸點均很高 D.稀有氣體的原子能形成分子晶體
8.NA為阿佛加德羅常數,下述正確的是
A.80g硝酸銨含有氮原子數為2NA
B.1 L 1 mol/L的鹽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氫分子數為NA
C.標准狀況下,11.2 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數為0.5 NA
D.在銅與硫的反應中,1 mol銅失去的電子數為2 NA
9.在pH=1的無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 、Mg2+、 、Cl B.Ba2+、K+、OH、
C.Al3+、Cu2+、 、Cl D.Na+、Ca2+、Cl、
10.水的狀態除了氣、液和固態外,還有玻璃態。它是由液態水急速冷卻到165K時形成的,玻璃態的水無固定形狀,不存在晶體結構,且密度與普通液態水的密度相同,有關玻璃態水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水由液態變為玻璃態,體積縮小 B.水由液態變為玻璃態,體積膨脹
C.玻璃態是水的一種特殊狀態 D.玻璃態水是分子晶體
11.已知自然界氧的同位素有16O、17O、18O,氫的同位素有 H、D,從水分子的原子組成來看,自然界的水一共有
A.3種 B.6種 C.9種 D.12種
12.維通橡膠是一種耐腐蝕、耐油、耐高溫、耐寒性能都 -[-CH2-CF2-CF2-CF-]n-
特別好的氟橡膠。它的結構簡式見右圖,合成它的單體為 CF3
A.氟乙烯和全氟異丙烯 B.1,1-二氟乙烯和全氟丙烯
C.1-三氟甲基-1,3-丁二烯 D.全氟異戊二烯
13.以下實驗能獲得成功的是
A.用含結晶水的醋酸鈉和鹼石灰共熱制甲烷氣體
B.將鐵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
C.在苯酚溶液中滴入少量稀溴水出現白色沉澱
D.將銅絲在酒精燈上加熱後,立即伸入無水乙醇中,銅絲恢復成原來的紅色
14.擬除蟲菊酯是一類高效、低毒、對昆蟲具有強烈觸殺作用的殺蟲劑,其中對光穩定的溴氰菊醋的結構簡式如右圖,對該化合物敘述正確的是
A.屬於芳香烴 B.屬於鹵代烴
C.在酸性條件下不水解 D.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加成反應
15.將足量CO2通人K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澱的物質的量(n)和通入CO2體積(v)的關系正確的是
A. B. C. D.
16.某學生想製作一種家用環保型消毒液發生器,用石墨作電極電解飽和氯化鈉溶液,通電時,為使Cl2被完全吸收,製得有較強殺菌能力的消毒液,設計了如圖的裝置,則對電源電極名稱和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判斷正確的是
A.a為正極,b為負極;NaClO和NaCl
B.a為負極,b為正極;NaClO和NaCl
C.a為陽極,b為陰極;HClO和NaCl
D.a為陰極,b為陽極;HClO和NaCl
17.1998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科恩(美)和波普爾(英),以表彰他們在理論化學領域作出的重大貢獻。他們的工作使實驗和理論能夠共同協力探討分子體系的性質,引起整個化學領域正在經歷一場革命性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化學不再是純實驗科學 B.化學不再需要實驗
C.化學不做實驗,就什麼都不知道 D.未來化學的方向還是經驗化
三、選擇題(本題共20分,每小題4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正確選項)
18.在相同溫度時100 mL 0.01 mol/L的醋酸溶液與10 mL 0.01 mol/L的醋酸溶液相比較,下列數值前者大於後者的是
A.中和時所需NaOH的量 B.電離度
C.對的物質的量 D.CH3COOH的物質的量
19.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FeCl2溶液中通入Cl2:Fe2++Cl2Fe3++2Cl
B.澄清石灰水與少量小蘇打溶液混合:Ca2+十OH+ CaCO3+H2O
C.FeS固體放人稀硝酸溶液中:FeS+2H+Fe2++H2S
D.AlCl3溶液中加入過量氨水:Al3++4OH +2H2O
20.在常溫下10 mL pH=10的KOH溶液中,加人pH=4的一元酸HA溶液至pH剛好等於7(假設反應前後體積不變),則對反應後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A.c(A)=c(K+) B.c(H+)=c(OH)<c(K+)<c(A)
C.V總≥20 mL D.V總≤20 mL
21.混合下列各組物質使之充分反應,加熱蒸干產物並在300℃灼燒至質量不變,最終殘留固體為純凈物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適量鐵粉
B.等物質的量濃度、等體積的(NH4)2SO4與BaCl2溶液
C.等物質的量的NaHCO3與Na2O¬2固體
D.在NaBr溶液中通入過量氯氣
22.0.03 mol銅完全溶於硝酸,產生氮的氧化物NO、NO2、N2O4混合氣體共0.05 mol。該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可能是
A.30 B.46 C.50 D.66
四、(本題共24分)
23.在氯氧化法處理含CN的廢水過程中,液氯在鹼性條件下可以將氰化物氧化成氰酸鹽(其毒性僅為氰化物的千分之一),氰酸鹽進一步被氧化為無毒物質。
(1)某廠廢水中含KCN,其濃度為650 mg/L。現用氯氧化法處理,發生如下反應(其中N均為3價):KCN+2KOH+Cl2KOCN+2KCl+H2O。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
(2)投入過量液氯,可將氰酸鹽進一步氧化為氮氣。請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並標出電子轉移方向和數目:
___KOCN+___KOH+___Cl2___CO2+___N2+___KCl+___H2O
(3)若處理上述廢水20 L,使KCN完全轉化為無毒物質,至少需液氯_____g。
24.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化學反應:CO2(g)+H2(g) CO(g)+H2O(g),其化學平衡常數K和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__________
(2)該反應為__________(填:吸熱、放熱)反應。
(3)能判斷該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依據是_____
(a)容器中壓強不變 (b)混合氣體中c(CO)不變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4)某溫度下,平衡濃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試判斷此時的溫度為_____℃。
25.致冷劑是一種易被壓縮、液化的氣體,液化後在管內循環,蒸發時吸收熱量,使環境溫度降低,達到致冷目的。人們曾採用過乙醚、NH3、CH3Cl等作致冷劑,但它們不是有毒,就是易燃、於是科學家根據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來開發新的致冷劑。
據現有知識,某些元素化合物的易燃性、毒性變化趨勢如下:
(1)氫化物的易燃性:_____>_____>H2O、HF;SiH4>PH3>_____>_____。
(2)化合物的毒性:PH3>NH3;H2S_____H2O;CS2_____CO2;CCl4_____CF4。
於是科學家們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含F、Cl的化合物上。
(3)已知CCl4的沸點為76.8℃,CF4的沸點為128℃,新致冷劑的沸點范圍應介於其間。經過較長時間反復試驗,一種新的致冷劑氟里昂CF2Cl2終於誕生了,其它類似的還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然而,這種致冷劑造成了當今的某一環境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求助於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__________變化趨勢來開發致冷劑的科學思維方法是值得借鑒的。
① 毒性 ② 沸點 ③ 易燃性 ④ 水溶性 ⑤ 顏色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五、(本題共24分)
26.為探究乙炔與溴的加成反應,甲同學設計並進行了如下實驗:先取一定量工業用電石與水反應,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溴水中,發現溶液褪色,即證明乙炔與溴水發生了加成反應。乙同學發現在甲同學的實驗中,褪色後的溶液里有少許淡黃色渾濁,推測在製得的乙炔中還可能含有少量還原性的雜質氣體,由此他提出必須先除去之,再與溴水反應。
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甲同學實驗中兩個主要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學設計的實驗_____(填:能、不能)驗證乙炔與澳發生加成反應,其理由是_____
(a)使溴水褪色的反應,未必是加成反應 (b)使溴水褪色的反應,就是加成反應
(c)使溴水褪色的物質,未必是乙炔 (d)使溴水褪色的物質,就是乙炔
(3)乙同學推測此乙炔中必定含有的一種雜質氣體是_____,它與溴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驗證過程中必須全部除去。
(4)請你選用下列四個裝置(可重復使用)來實現乙同學的實驗方案,將它們的編號填入方框,並寫出裝置內所放的化學葯品。
b d
(電石、水)( )( )(溴水) (a) (b) (c) (d)
(5)為驗證這一反應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學提出可用pH試紙來測試反應後溶液的酸性,理由是 。
27.Ag/α-Al2O3是石油化學工業的一種重要催化劑,其中Ag起催化作用,α-Al2O3是載體且不溶於硝酸,該催化劑的回收實驗如下圖所示。其中的轉化反應為:
6AgCl+Fe2O33Ag2O+2FeCl3
閱讀上述實驗流程,完成下列填空:
(1)Ag/α-Al2O3加酸溶解應該選用裝置_____(填a、b、c)。
(2)在實驗操作(Ⅱ),如果用自來水代替蒸餾水進行洗滌,將會發生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操作(Ⅳ)所需玻璃儀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寫三種)。
(4)實驗操作(Ⅶ)從AgNO3溶液獲得AgNO3晶體需要進行的實驗操作依次為:_____
(a)蒸餾 (b)蒸發 (c)灼燒 (d)冷卻結晶
(5)已知:NO+NO2+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3+NaNO2+H2O
NO和NO2的混合氣體的組成可表示為NOx。該混合氣體通入NaOH溶液被完全吸收時,x的值為_____
(a)x<1.5 (b)x=1.2 (c)X≥1.5
(6)已知Ag/α-Al2O3中Ag的質量分數,若計算Ag的回收率,還必須知道的實驗數據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題共20分)
28.松油醇是一種調香香精,它是α、β、γ三種同分異構體組成的混合物,可由松節油分餾產品A(下式中的18是為區分兩個羥基而人為加上去的)經下列反應製得:
(1)α-松油醇的分子式__________
(2)α-松油醇所屬的有機物類別是_____
(a)醇 (b)酚 (c)飽和一元醇
(3)α-松油醇能發生的反應類型是_____
(a)加成 (b)水解 (c)氧化
(4)在許多香料中松油醇還有少量以酯的形式出現,寫出RCOOH和α-松油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寫結構簡式:β-松油醇____________________,γ松油醇____________________
29.某有機物J(C19H20O4)不溶於水,毒性低,與聚氯乙烯、聚乙烯等樹脂具有良好相容性,是塑料工業主要增塑劑,可以用下列方法合成之:
已知:(RCO)2OR』OH RCOOH+RCOOR』
合成路線:
上述流程中:(ⅰ)反應 AB僅發生中和反應,(ⅱ)F與濃溴水混合不產生白色沉澱。
(1)指出反應類型:反應 ② __________;反應 ④ __________
(2)寫出結構簡式:Y ____________________;F 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B+EJ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E的屬於芳香烴衍生物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本題共16分)
30.某化學課外小組用含銅96%的廢銅屑製取膽礬(五水合硫酸銅)。將銅屑放入稀硫酸中,加熱並不斷鼓入空氣,在氧氣作用下便生成硫酸銅。
(1)寫出生成硫酸銅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現用1 kg這種廢銅屑理論上能製取膽礬多少千克?
(3)將膽礬與生石灰、水按質量比依次為1:0.56:100混合配製成無機銅殺菌劑波爾多液。
① 此波爾多液中Cu2+離子和Ca2+離子的物質的量比為_____(最簡整數比)。
② 波爾多液有效成分的化學式可表示為CuSO4•xCu(OH)2•Ca(OH)2,此種配比當x=1時,試確定y的數值。
31.硫鐵礦高溫下空氣氧化產生二氧化硫:4FeS2+11O28SO2+2Fe2O3
設空氣中N2、O2的含量分別為0.800和0.200(體積分數,以下氣體含量均用體積分數表示),試完成下列各題:
(1)1.00 mol FeS2完全氧化,需要空氣的體積(標准狀況)為_____L;
(2)55 L空氣和足量FeS2完全反應後,氣體體積(同溫同壓)變為_____L;
(3)用空氣氧化FeS2產生的氣體混合物中,O2的含量為0.0800,計算SO2的含量。
(4)設FeS2氧化產生的氣體混合物為100 L,其中O2為a L,SO2為b L。
① 寫出a和b的關系式;
② 在右圖中畫出a和b的關系曲線(FeS2氧化時,空氣過量20%)
Ⅱ 化學高考基礎題
(時間:60分鍾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一般認為沉澱離子濃度小於10-5 mol/L時,則認為已經沉澱完全
B.反應AgCl+NaBr===AgBr+NaCl能在水溶液中進行,是因為AgBr比AgCl更難溶於水
C.Al(OH)3(s) Al3+(aq)+3OH-(aq)表示沉澱溶解平衡,Al(OH)3 Al3++3OH-表示水解平衡
D.只有反應速率很高的化學反應才能應用於工業生產
解析:Al(OH)3 Al3++3OH-表示Al(OH)3的電離平衡,C項錯誤;化學反應能否應用於工業生產與反應速率無必然聯系.
答案:AB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Ksp只與難溶電解質的性質和溫度有關
B.由於Ksp(ZnS)>Ksp(CuS),所以ZnS沉澱在一定條件下可轉化為CuS沉澱
C.其他條件不變,離子濃度改變時,Ksp不變
D.兩種難溶電解質作比較時,K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
解析:相同溫度下不同的難溶電解質,溶度積常數不同,這是由物質本身的性質決定的,對同一難溶電解質來說,溫度不同,Ksp不同,Ksp不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同種類型的難溶電解質Ksp越小,溶解度越小.
答案:D
3.(2011•衡陽月考)向ZnSO4溶液中加入Na2S溶液時,得到白色沉澱,然後向白色沉澱中滴加CuSO4溶液,發現沉澱變為黑色,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白色沉澱為ZnS,黑色沉澱為CuS
B.上述現象說明ZnS的Ksp小於CuS的Ksp
C.利用該原理可實現一種沉澱轉化為更難溶的沉澱
D.該過程破壞了ZnS的溶解平衡
解析:因Zn2++S2-===ZnS↓,生成的ZnS存在平衡ZnS(s)===Zn2+(aq)+S2-(aq),加入CuSO4溶液後,Cu2++ZnS===CuS↓+Zn2+,使ZnS轉化為黑色CuS沉澱,說明Ksp(CuS)<Ksp(ZnS),B 項錯誤.
答案:B
4.(2010•廣東調研)下表是五 種銀鹽的溶度積常數(25℃),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化學式 AgCl Ag2SO4 Ag2S AgBr AgI
溶度積 1.8×10-10 1.4×10-5 6.3×10-50 7.7×10-13 8.51×10-16
A.五種物質在常溫下溶解度最大的是Ag2SO4
B.將AgCl溶解於水後,向其中加入Na2S,則可以生成黑色的Ag2S沉澱
C.沉澱溶解平衡的建立是有條件的,外界條件改變時,平衡也會發生移動
D.常溫下,AgCl、AgBr和AgI三種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氯、溴、碘的順序逐漸增大
解析:由溶度積可知,Ag2SO4溶解度最大;Ag2S溶解度小於AgCl,在AgCl中加入Na2S生成溶解度更小的Ag2S,A、B正確.鹵化銀的溶解度按Cl―→I依次減小,D不正確.
答案:D
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飽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溫度明顯升高,所得溶液的pH增大
B.AgCl懸濁液中存在平衡:AgCl(s) Ag+(aq)+Cl-(aq),往其中加入少量NaCl粉末,平衡向左移動,溶液中離子的總濃度會減小
C.AgCl懸濁液中加入KI溶液,白色沉澱變成黃色,證明此條件下Ksp(AgCl)>Ksp(AgI)
D.硬水中含有較多的Ca2+、Mg2+、HCO-3、SO2-4,加熱煮沸可以完全除去其中的Ca2+、Mg2+
解析:A項中Ca(OH)2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溶液中c(OH-)減小,故所得溶液的pH減小,A錯誤;B項中加入 NaCl,增大了Cl-的濃度,平衡左移,同時Na+的濃度增大,因此溶液中離子的總濃度不會減小,B錯誤;根據沉澱的轉化理論可知,C正確;加熱煮沸只能使部分Ca2+、Mg2+除去,但不可能完全除去,D錯誤.
答案:C
6.硫酸鍶(SrSO4)在水中的沉澱 溶解平衡曲線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一定時, Ksp(SrSO4)隨c(SO2-4)的增大而減小
B.三個不同溫度中,313 K時Ksp(SrSO4)最大
C.283 K時,圖中a點對應的溶液是飽和溶液
D.283 K下的SrSO4飽和溶液升溫到363 K後變為不飽和溶液
解析:A項,Ksp只與溫度有關,與濃度的大小無關;C項,a點在283 K線下,應為不飽和和溶液;D項,283 K下的SrSO4飽和溶液升溫到363 K 後,因363 K時的Ksp小於283 K時的Ksp,故溶液變為過飽和溶液.
答案:B
7.下列有關沉澱溶解平衡的說法正確的是()
A.Ksp(AB2)小於Ksp(CD),則AB2的溶解度小於CD的溶解度
B.在氯化銀的沉澱溶解平衡體系中,加入蒸餾水,氯化銀的Ksp增大
C.在氯化銀的沉澱溶解平衡體系中,加入碘化鉀固體,氯化銀沉澱可轉化為碘化銀沉澱
D.在碳酸鈣的沉澱溶解平衡體系中,加入稀鹽酸,溶解平衡不移動
解析:利用溶度積比較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度大小時,必須是陰、陽離子比相同的物質才可以直接比較,A錯誤;Ksp不受濃度影響,只與溫度有關,B錯誤;加入KI固體,Ag+與I-更易結合生成溶解度更小的AgI沉澱,C正確;在碳酸鈣中加入稀鹽酸,CO2-3與H+結合,使溶解平衡向右移動,D錯誤.
答案:C
8.已知CuSO4溶液分別與Na2CO3溶液、Na2S溶液的反應情況如下:
(1)CuSO4+Na2CO3
主要:Cu2++CO2-3+H2O===Cu(OH)2↓+CO2↑
次要:Cu2++CO2-3===CuCO3↓
(2)CuSO4+Na2S
主要:Cu2++S2-===CuS↓
次要:Cu2++S2-+2H2O===Cu(OH)2↓+H2S↑
下列幾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的比較中,正確的是()
A.CuS<Cu(OH)2<CuCO3
B.CuS>Cu(OH)2>CuCO3
C.Cu(OH)2>CuCO3>CuS
D.Cu(OH)2<CuCO3<CuS
解析:根據沉澱轉化一般規律:溶解度小的沉澱易轉化為溶解度更小的沉澱,故由反應(1)知,溶解度CuCO3>Cu(OH)2,由反應(2)知Cu(OH)2>CuS.
答案:A
9.(2011•錦州高三期末)已知:在一定溫度下,微溶電解質Ca(OH)2在飽和溶液中建立沉澱—溶解平衡:Ca(OH)2(s) Ca2++2OH-,濃度積常數Ksp=[Ca2+][OH-]2.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飽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若保持溫度不變,則溶液中Ca2+的物質的量不變
B.升高飽和石灰水的溫度時,Ca(OH)2溶度積常數Ksp減小
C.飽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若保持溫度不變,則pH不變
D.向飽和石灰水中加入濃CaCl2溶液會有Ca(OH)2沉澱析出
解析:飽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與水反應,飽和溶液中水減少,析出氫氧化鈣固體,溫度不變,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不變,密度不變,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不變,但是溶液中鈣離子的物質的量減少,A項錯誤.
答案:A
10.(2011•海南模擬)已知如下物質的溶度積常數FeS:Ksp=6.3×10-18;CuS:Ksp=1.3×10-36;ZnS:Ksp=1.6×10-2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同溫度下,CuS的溶解度大於ZnS的溶解度
B.將足量CuSO4溶解在0.1 mol•L-1的H2S溶液中,Cu2+能達到的最大濃度為1. 3×10-35 mol•L-1
C.因為H2SO4是強酸,所以Cu2++H2S===CuS↓+2H+不能發生
D.除去工業廢水中的Cu2+,可以選用FeS做沉澱劑
解析:根據Ksp的大小可知,CuS的溶解度最小,A錯誤.B選項中 c(Cu2+)=KspCuScS2-,由於0.1 mol•L-1的H2S中,c(S2-)遠遠小於0.1 mol•L-1,故Cu2+濃度的最大值大於1.3×10-35 mol•L-1,B錯誤.C項中,由於CuS不溶於酸,故該反應可以發生,C錯誤.D項中,根據FeS(s) Fe2+(aq)+S2-(aq),由於Ksp(CuS)小於Ksp(FeS),故Cu2+會與S2-結合生成CuS,D正確.
答案:D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50分)
11.(12分)(2011•深圳第一次調研)已知在25℃的水溶液中,AgX、AgY、AgZ均難溶於水,且Ksp(AgX)=1.8×10-10,Ksp(AgY)=1.0×10-12,Ksp(AgZ)=8.7×10-17.
(1)根據以上信息,判斷A gX、AgY、AgZ三者的溶解度(用已被溶解的溶質的物質的量/1 L溶液表示)S(AgX)、S(AgY)、S(AgZ)的大小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AgY的飽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X固體,則c(Y-)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在25℃時,若取0.188 g的AgY(相對分子質量188)固體放入100 mL水中(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則溶液中Y-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________.
(4)由上述Ksp判斷,在上述(3)的體系中,________(填「能」或「否」)實現AgY向AgZ的轉化,簡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25℃的水溶液中,AgX的溶度積常數為:Ksp(AgX)=c(Ag+)•c(X-)=1.8×10-10,故 AgX的溶解度S(AgX)=c(Ag+)=KspAgX,同理:S(AgY)=KspAgY,S(AgZ)=KspAgZ,根據Ksp(AgX),Ksp(AgY),Ksp(AgZ)的大小可知:S(AgX)>S(AgY)>S(AgZ).
(2)AgY的飽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AgY(s)===Ag+(aq)+Y-(aq),加入少量的AgX固體後,c(Ag+)增大,平衡向左移動,c(Y-)減小.
(3)2 5℃時,飽和AgY溶液的溶解度為S(AgY)=KspAgY=1×10-6 mol/L.而此時所得溶液中:c(AgY)=nV=mM•V=0.188 g188 g/mol×0.1 L=0.01 mol/L>10-6 mol/L,AgY不能完全溶解,故c(Y-)=10-6 mol/L.
(4)因為Ksp(AgY)>Ksp(AgZ),因此能夠實現AgY向AgZ的轉化.
答案:(1)S(AgX)>S(AgY)>S(AgZ)
(2)減小(3)1.0×10-6 mol /L
(4)能Ksp(AgY)>Ksp(AgZ)
12.(12分)(2011•廣州市綜合測試)沉澱的生成、溶解和轉化在無機物制備和提純以及科研等領域有廣泛應用.難溶物在水中溶解達到飽和時,即建立沉澱溶解平衡,平衡常數稱為溶度積(Ksp).
已知25℃時,Ksp(BaSO4)=1×10-10,Ksp(BaCO3)=2.5×10-9.
(1)將濃度均為0.1 mol•L-1的BaCl2溶液與Na2SO4溶液等體積混合,充分攪拌後過濾,濾液中c(Ba2+)=________mol•L-1.取100 mL濾液與100 mL 2 mol•L-1的Na2SO4溶液混合,混合液中c(Ba2+)=________mol•L-1.
(2)醫學上進行消化系統的X射線透視時,常使用BaSO4作內服造影劑.胃酸酸性很強(p H約為1),但服用大量BaSO4仍然是安全的,BaSO4不溶於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用沉澱溶解平衡原理解釋).萬一誤服了少量BaCO3,應盡快用大量0.5 mol•L-1 Na2SO4溶液給患者洗胃,如果忽略洗胃過程中Na2SO4溶液濃度的變化,殘留在胃液中的Ba2+濃度僅為________mol•L-1.
(3)長期使用的鍋爐需要定期除水垢,否則會降低燃料的利用率.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處理,使之轉化為疏鬆、易溶於酸的CaCO3,而後用酸除去.
①CaSO4轉化為CaCO3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請分析CaSO4轉化為CaCO3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因為濃度均為0.1 mol/L,則生成BaSO4沉澱,構成沉澱溶解平衡,Ksp(BaSO4)=c(Ba2+)×c(SO2-4)=1×10-10,c(Ba2+)=1×10-5 mol/L.取100 mL濾液與100 mL 2 mol/L Na2SO4的溶液混合後,c(SO2-4)=1 mol/L,Ksp只與溫度有關,則根據Ksp(BaSO4)=c(Ba2+)×c(SO2-4)=1×10-10 可知,c(Ba2+)=1×10-10 mol/L.
(2)對於平衡BaSO4(s) Ba2+(sp)+SO2-4(sp),H+對其沒有影響;Ksp(BaSO4)<Ksp(BaCO3)=2.5×10-9,則BaCO3溶解,生成BaSO4沉澱,根據Ksq(BaSO4)=c(Ba2+)×c(SO2-4)=1×10-10,殘留在胃液中的Ba2+濃度為2×10-10 mol/L.
(3)相同條件下,CaCO3的溶解度小於CaSO4,溶液中更易生成溶解度較小的沉澱.
答案:(1)1×10-51×10-10
(2)對於平衡BaSO4(s) Ba2+(aq)+SO2-4(aq),H+不能減小Ba2+或SO2-4的濃度,故平衡不能向溶解方向移動2×10-10
(3)①CaSO4(s)+CO2-3(aq)===CaCO3(s)+SO2-4(aq)
②CaSO4存在沉澱溶解平衡,加入Na2CO3溶液後,CO2-3與Ca2+結合生成CaCO3沉澱,Ca2+濃度減少,使CaSO4的沉澱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動
13.(12分)如圖所示,橫坐標為溶液的pH值,縱坐標為Zn2+離子或Zn(OH)2-4離子物質的量濃度的對數,回答下列問題.
(1)往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可表示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圖中數據計算可得Zn(OH)2的溶度積(Ksp)=________.
(3)某廢液中含Zn2+離子,為提取Z n2+離子可以控制溶液中pH值的范圍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往ZnCl2溶液中加入硝酸鉛或醋酸鉛溶液可以製得PbCl2白色晶體;25℃時,PbCl2固體在鹽酸中的溶解度如下:
c(HCl)/
(mol•L-1) 0.50 1.00 2.04 2.90 4.02 5.16 5.78
c(PbCl2)/
(mol•L-1)×10-3 5.10 4.91 5.21 5.90 7.48 10.81 14.01
根據上表數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隨著鹽酸濃度的增大,PbCl2固體的溶解度先變小後又變大
B.PbCl2固體在0.50 mol•L-1鹽酸中的溶解度小於在純水中的 溶解度
C.PbCl2能與濃鹽酸反應生成一種難電離的陰離子(如配合離子)
D.PbCl2固體可溶於飽和食鹽水
解析:(1)由圖可知:pH在8.0~12.0時,Zn2+主要以Zn(OH)2存在.pH>12.0時,Zn(OH)2轉化為Zn(OH)2-4.
(2)Ksp=c(Zn2+)•c2(OH-),當pH=7時,c(Zn2+)=10-3 mol•L-1,即Ksp=10-3•(10-7)2=10-17.
(3)由圖知,應控制pH范圍8.0~12.0.
(4)由表中數據可知,當Cl-濃度由小變大時,PbCl2的溶解度會先變小後變大,說明當Cl-增加到一定濃度時,PbCl2可以與Cl-形成某種離子(如配合物)而增大溶解度.
答案:(1)Zn2++4OH-===Zn(OH)2-4(2)10-17
(3)8.0~12.0(4)ABCD
14.(14分)(2010•海南中學模擬)金屬氫氧化物在酸中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利用這一性質,控制溶液的pH,達到分離金屬離子的目的.難溶金屬的氫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1)如圖所示.
(1)pH=3時溶液中銅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
(2)若要除去CuCl2溶液中的少量Fe3+,應該控制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
A.<1B.4左右C.>6
(3)在Ni(NO3)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o2+雜質,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過調節溶液pH的方法來除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使氫氧化銅沉澱溶解,除了加入酸之外,還可以加入氨水生成[Cu(NH3)4]2+,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一些難溶物的溶度積常數如下表:
物質 FeS MnS CuS PbS HgS ZnS
Ksp 6.3×10-18 2.5×10-13 1.3×10-35 3.4×10-28 6.4×10-33 1.6×10-24
為除去某工業廢水中含有的Cu2+、Pb2+、Hg2+雜質,最適宜向此工業廢水中加入過量的________.
A.NaOHB.FeSC.Na2S
解析:由圖可知,在pH=3時溶液中不會出現Cu(OH)2沉澱.
(2)要除去Fe3+的同時必須保證Cu2+不能沉澱,因此pH應保持在4左右.
(3)從圖示關系可看出,Co2+和Ni2+沉澱的pH范圍相差太小,不能通過調控pH而達到分離的目的.
(4)Cu(OH)2(s) Cu2+(aq)+2OH-(aq),加入氨水後生成難電離的[Cu(NH3)4]2+,促進Cu(OH)2的溶解.
(5)要使三種離子生成沉澱,最好選擇難溶於水的FeS,使三種雜質離子轉化為更難溶解的金屬硫化物沉澱,同時又不會引入其他離子.
答案:(1)Cu2+(2)B(3)不能Co2+和Ni2+沉澱的pH范圍相差太小(4)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5)B
Ⅲ 高考化學大題是哪幾題
化學大題的命題特點
●
化學大題不但能較好地考查考生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區分考生成績優秀程度、便於高考選拔人才。根據對近年高考理綜化學命題情況分析,其存在如下特點:
1. 一般有4道大題
其中包括1道化學反應原理題、1道實驗題、1道元素或物質推斷題、1道有機推斷題。
2. 試題的綜合程度較大
一般都涉及多個知識點的考查。如元素化合物性質題中常涉及元素推斷、性質比較實驗、離子檢驗、反應原理等問題。
再如化學反應原理題中的幾個小題之間基本上沒有多大聯系,純粹就是拼盤組合,其目的就是增大知識的覆蓋面,考查知識的熟練程度及思維轉換的敏捷程度。
3. 重視實驗探究與分析能力的考查
第Ⅱ卷大題或多或少地融入了對實驗設計、分析的考查,如基本操作、儀器與試劑選用、分離方法選擇、對比實驗設計等。
把對實驗能力的考查體現得淋漓盡致,尤其是在實驗設計上融入了實驗數據的分析,題型新穎。
●
化學大題的答題策略
●
1. 元素或物質推斷類試題
該類題主要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識或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為命題點,採用提供周期表、文字描述元素性質或框圖轉化的形式來展現題干。
然後設計一系列書寫化學用語、離子半徑大小比較、金屬性或非金屬性強弱判斷、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判斷及相關簡單計算等問題。
此類推斷題的完整形式是:推斷元素或物質、寫用語、判性質。
答題策略:
元素推斷題,一般可先在草稿紙上畫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周期表,然後對照此表進行推斷。
(1)對有突破口的元素推斷題,可利用題目暗示的突破口,聯系其他條 件,順藤摸瓜,各個擊破,推出結論;
(2)對無明顯突破口的元素推斷題,可利用題示條件的限定,逐漸縮小推求范圍,並充分考慮各元素的相互關系予以推斷;
(3)有時限定條件不足,則可進行討論,得出合理結論,有時答案不止一組,只要能合理解釋都可以。
若題目只要求一組結論,則選擇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有時需要運用直覺,大膽嘗試、假設,再根據題給條件進行驗證也可。
2. 化學反應原理類試題
該類題主要把熱化學、電化學、化學反應速率及三大平衡知識融合在一起命題,有時有圖像或圖表形式。
重點考查熱化學(或離子、電極)方程式的書寫、離子濃度大小比較、反應速率大小、平衡常數及轉化率的計算、電化學裝置、平衡曲線的識別與繪制等。
設問較多,考查的內容也就較多,導致思維轉換角度較 大。試題的難度較大,對思維能力的要求較高。
答題策略:
該類題盡管設問較多,考查內容較多,但都是《考試大綱》要求的內容,不會出現偏、怪、難的問題,因此要充滿信心,分析時要冷靜,不能急於求成。
這類試題考 查的內容很基礎,陌生度也不大,所以復習時一定要重視蓋斯定律的應用與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技巧及注意事項;
有關各類平衡移動的判斷、常數的表達式、影響因素及相關計算;影響速率的因素及有關計算的關系式;電化學中兩極的判斷、離子移動方向、離子放電先後順序、電極反應式的書寫及有關利用電子守恆的計算;電離程度、水解程度的強弱判斷及離子濃度大小比較技巧等基礎知識,都是平時復習時應特別注意的重點。
在理解這些原理或實質時,也可以借用圖表來直觀理解,同 時也有利於提高自己分析圖表的能力與技巧。
總結思維的技巧和方法,答題時注意規范細致。再者是該類題的問題設計一般沒有遞進性,故答題時可跳躍式解答,千萬不能放棄。
3. 實驗類試題
該類題主要以化工流程或實驗裝置圖為載體,以考查實驗設計、探究與實驗分析能力為主,同時涉及基本操作、基本實驗方法、裝置與儀器選擇、誤差分析等知識。
命題的內容主要是氣體制備、溶液凈化與除雜、溶液配製、影響速率因素探究、元素金屬性或非金屬性強弱(物質氧化性或還原性強弱)、物質成分或性質探究、中和滴定等基本實驗的重組或延伸。
答題策略:
首先要搞清楚實驗目的,明確實驗的一系列操作或提供的裝置都是圍繞實驗目的展開的。
要把實驗目的與裝置和操作相聯系,找出涉及的化學原理、化學反應或物質的性質等,然後根據問題依次解答即可。
4. 有機推斷類試題
命題常以有機新材料、醫葯新產品、生活調料品為題材,以框圖或語言描述為形式,主要考查有機物的性質與轉化關系、同分異構、化學用語及推理能力。
設計問題常涉及官能團名稱或符號、結構簡式、同分異構體判斷、化學方程式書寫、反應條件、反應類型、空間結構、計算、檢驗及有關合成路線等。
答題策略:
有機推斷題所提供的條件有兩類:
一類是有機物的性質及相互關系(也可能有數據),這類題往往直接從官能團、前後有機物的結構差異、特殊反應條件、特殊轉化關系、不飽和度等角度推斷。
另一類則通過化學計算(也告訴一些物質性質)進行推斷,一般是先求出相對分子質量,再求分子式,根據性質確定物質。
至於出現情境信息時,一般採用模仿遷移的方法與所學知識融合在一起使用。推理思路可採用順推、逆推、中間向兩邊推、多法結合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