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紐約歷史

紐約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8-04 04:42:28

㈠ 紐約的歷史說明了什麼

紐約( York)是美國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它不僅是美國的金融中心,也是全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紐約位於紐約州東南哈得孫河口,瀕臨大西洋。它由五個區組成:曼哈頓、布魯克林、布朗克斯、昆斯和里士滿,面積828. 8平方公里,市區人口700多萬,包括郊區在內的大紐約市人口1800萬。紐約還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總部大廈坐落在曼哈頓島東河河畔。

紐約的歷史較短,只有300多年。最早的居民點在曼哈頓島的南端,原是印第安人的住地。1524年義大利人弗拉贊諾最早來到河口地區,1609年英國人哈得孫沿河上溯探險,該河便以他的名字命名。1626年荷蘭人以價值大約60個荷蘭盾(相當24美元)的小物件從印第安人手中買下曼哈頓島辟為貿易站,稱之為「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約克公爵佔領了這塊地方,改稱紐約(即新約克,英國有約克郡)。1686年紐約建市。獨立戰爭期間,紐約是喬治·華盛頓的司令部所在地和他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的地方,也是當時美國的臨時首都。1825年,連接哈得孫河和五大湖區的伊利運河建成通航,以後又興建了鐵路,溝通了紐約同中西部的聯系,促進了城市的大發展。到19世紀中葉,紐約逐漸成為美國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集金融、貿易、旅遊與文化藝術於一身的國際大都會。

曼哈頓島是紐約的核心,在五個區中面積最小,僅57.91平方公里。但這個東西窄、南北長的小島卻是美國的金融中心,美國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把總部設在曼哈頓。7家大銀行中的6家以及各大壟斷組織的總部都在這里設立中心據點。這里還集中了世界金融、證券、期貨及保險等行業的精華。位於曼哈頓島南部的華爾街是美國財富和經濟實力的象徵,也是美國壟斷資本的大本營和金融寡頭的代名詞。這條長度僅540米的狹窄街道兩旁有2900多家金融和外貿機構。著名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美國證券交易所均設於此。

紐約也是摩天大樓最多的城市。代表性的建築有帝國大廈、克萊斯勒大廈、洛克菲勒中心以及後來的世界貿易中心(2001年9月11日,世貿大樓遭恐怖分子襲擊而倒塌)等。帝國大廈和世界貿易中心大樓均有100多層,它直聳雲霄,巍峨壯觀。紐約也因此有了「站著的城市」之稱。 紐約還是美國文化、藝術、音樂和出版中心,有眾多的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科學研究機構和藝術中心,美國三大廣播電視網和一些有影響的報刊、通訊社的總部都設在這里。
摩天大樓博物館永久館址在紐約落成

紐約也是美國的工業中心之一,服裝、印刷、化妝品等行業均居全國首位,機器製造、軍火生產、石油加工和食品加工也佔有重要地位。市內多數河流都通大西洋,港口規模巨大,設備優良,終年不凍。紐約也是鐵路交通重要樞紐。紐約的地下鐵道全長1000多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長、最快捷的地鐵交通系統。紐約有3個國際機場,其中著名的肯尼迪國際機場承擔著全國50%的進出口貨物空運業務和35%的國際客運業務。

紐約是美國少數民族最為集中的地區。黑人有100萬以上,主要聚居在哈萊姆街區。著名的唐人街有15萬華人。還有眾多的義大利人和猶太人。

㈡ 紐約的歷史地理的介紹

中文名 紐約
行政區類型 市
所屬地區 美利堅合眾國(USA)
外文名稱 New York
別 名 大蘋果、不夜城、高譚市、NYC等
下轄地區 曼哈頓區、皇後區、布魯克林區等
著名景點 自由女神像,大都會博物館,時報廣場
政府駐地 百老匯大街260號
機 場 肯尼迪國際機場
電話區號 212、718、917、347、646
火車站 紐約中央車站,賓夕法尼亞車站
郵政區碼 10041 NY 212、10043 NY 212等
名 校 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市立大學
地理位置 美國沿大西洋海岸的東北部
名 人 奧本海默,喬丹,史泰龍等
面 積 789平方千米(土地面積);1214平方千米(包括海域)
GDP 8100億美元(2013年)
人 口 8336697人(2012年)
知名企業 花旗集團,美國國際集團
方 言 英語(主要語言)
現任市長 白思豪
氣候條件 溫帶大陸性氣候

㈢ 紐約港的建造歷史

紐約港於1614年為荷蘭人開始建設,後為英國人所經營。北美獨立戰爭勝利後,紐約港進行大規模建設,由於自然條件優越,1800年便成為美國最大港口。1921年,紐約港務局建立,負責港口規劃和建設。紐約港有水域約700多平方公里和陸地1000多平方公里。全港有16個主要港區:紐約市一側10個,新澤西州一側6個。全港深水碼頭岸線總長近70公里,有水深9.14米和12.80米的遠洋船泊位400多個。早期是沿哈得孫河建設突堤式狹棧橋碼頭,布置緊湊,後方陸域小。近期建設的伊麗莎白港區和紐瓦克港區的碼頭是順岸布置,陸域面積寬敞。

㈣ 紐約的歷史簡單介紹

紐約的歷史有300多年。最早的居民點在曼哈頓島的南端,原是印第安人的住地。1524年義大利人弗拉贊諾最早來到河口地區,1609年英國人哈得孫沿河上溯探險,該河便以他的名字命名。1626年荷蘭人以價值大約60個荷蘭盾(相當24美元)的小物件從印第安人手中買下曼哈頓島辟為貿易站,稱之為「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約克公爵佔領了這塊地方,改稱紐約(即新約克,英國有約克郡)。1686年紐約建市。獨立戰爭期間,紐約是喬治·華盛頓的司令部所在地和他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的地方,也是當時美國的臨時首都。1825年,連接哈得孫河和五大湖區的伊利運河建成通航,以後又興建了鐵路,溝通了紐約同中西部的聯系,促進了城市的大發展。到19世紀中葉,紐約逐漸成為美國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集金融、貿易、旅遊與文化藝術於一身的國際大都會。
紐約歷史在歐洲最初殖民北美洲之時,勒納佩族族人一直居住於此區域,1613年荷蘭人於此地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和新荷蘭﹙New Netherland﹚。1640年,彼得·斯特伊弗桑特被任命了州長,1652年,此殖民地被授予自治權。1664年,英國征服了此殖民地和把它改名為新約克﹙New York﹚,因為英國早前就已經有城市被名為約克﹙York﹚。荷蘭人後於1673年8月收復此殖民地,給城市改名"新桔子"﹙New Orange﹚,然後在1674年11月此殖民地就永久地被割讓給英國。
英國重奪此殖民地後,把它再次更名為紐約市﹙City of New York﹚,並且把它包圍著,不許它發展,終於New York Campaign爆發,這是美國革命戰爭早期的一系列的主要爭斗,以後,紐約市一直續繼被英國管理,直到戰爭結束,是最後一個英國搬離的港口。
根據美國憲法大會,1788年9月13日,紐約市曾是新形成的美國的臨時首都,直到1790年。1825年伊利運河開始運作,紐約市的經濟亦有所增長,成為一個經濟中心。
美國內戰期間,紐約市有不少動亂和混亂的情況出現,如紐約黑幫﹙Gangs Of New York﹚,和1863年的徵兵暴動﹙New York Draft Riots﹚等等。其中一些成了美國史上傷亡最慘重的暴動。
1904年,紐約市的一系列新運輸一一開始運作,最著名的有紐約地鐵,它們幫助鞏固紐約市。歐洲的大量移民為社會帶來大變動,而反資本主義的工會IWW﹙In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則被抑制了。後來, 在1920年代,大量非裔美國人從美國南部遷移至紐約市,而一些人開始造摩天大樓。
大蕭條期間,紐約市亦有受苦,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紐約市亦起了重大的作用。
大戰以後,紐約市成了主導世界的城市,但1950年起,紐約市衰落,只餘下工業和商業,70年代期間,犯罪率上漲到危險程度。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攻擊世界貿易中心,幾乎有3000人遇害。當中有世貿的工作人員,二架商業噴氣式飛機的乘客,和上百名消防員、警察和急救隊員。
曼哈頓島是紐約的核心,在五個區中面積最小,僅57.91平方公里。但這個東西窄、南北長的小島卻是美國的金融中心,美國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把總部設在曼哈頓。7家大銀行中的6家以及各大壟斷組織的總部都在這里設立中心據點。這里還集中了世界金融、證券、期貨及保險等行業的精華。位於曼哈頓島南部的華爾街是美國財富和經濟實力的象徵,也是美國壟斷資本的大本營和金融寡頭的代名詞。這條長度僅540米的狹窄街道兩旁有2900多家金融和外貿機構。著名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美國證券交易所均設於此。
紐約也是摩天大樓最多的城市。代表性的建築有帝國大廈、克萊斯勒大廈、洛克菲勒中心以及後來的世界貿易中心(2001年9月11日,世貿大樓遭恐怖分子襲擊而倒塌)等。帝國大廈和世界貿易中心大樓均有100多層,它直聳雲霄,巍峨壯觀。紐約也因此有了「站著的城市」之稱。紐約還是美國文化、藝術、音樂和出版中心,有眾多的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科學研究機構和藝術中心,美國三大廣播電視網和一些有影響的報刊、通訊社的總部都設在這里。
摩天大樓博物館永久館址在紐約落成
紐約也是美國的工業中心之一,服裝、印刷、化妝品等行業均居全國首位,機器製造、軍火生產、石油加工和食品加工也佔有重要地位。市內多數河流都通大西洋,港口規模巨大,設備優良,終年不凍。紐約也是鐵路交通重要樞紐。紐約的地下鐵道全長1000多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長、最快捷的地鐵交通系統。紐約有3個國際機場,其中著名的肯尼迪國際機場承擔著全國50%的進出口貨物空運業務和35%的國際客運業務。
紐約是美國少數民族最為集中的地區。黑人有100萬以上,主要聚居在哈萊姆街區。著名的唐人街有15萬華人。還有眾多的義大利人和猶太人。

㈤ 紐約的歷史

紐約的歷史較短,只有300多年。最早的居民點在曼哈頓島的南端,原是印第安人的住地。1524年義大利人弗拉贊諾最早來到河口地區。

1609年英國人哈得孫沿河上溯探險,該河便以他的名字命名。1626年荷蘭人以價值大約60個荷蘭盾(相當24美元)的小物件從印第安人手中買下曼哈頓島辟為貿易站,稱之為「新阿姆斯特丹」。

1664年,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約克公爵佔領了這塊地方,改稱紐約(即新約克,英國有約克郡)。1686年紐約建市。

獨立戰爭期間,紐約是喬治·華盛頓的司令部所在地和他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的地方,也是當時美國的臨時首都。1825年,連接哈得孫河和五大湖區的伊利運河建成通航。

以後又興建了鐵路,溝通了紐約同中西部的聯系,促進了城市的大發展。到19世紀中葉,紐約逐漸成為美國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集金融、貿易、旅遊與文化藝術於一身的國際大都會。

(5)紐約歷史擴展閱讀:

名稱的由來:

紐約(New York)意為「新約克郡」—英荷戰爭結束後,荷蘭戰敗被迫將新阿姆斯特丹割讓給英國,當時正好是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約克公爵的生日。

於是將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為新約克郡,作為送給約克公爵的禮物。另外由於在二十世紀初,紐約對外來移民來說是個嶄新天地,機會到處都是。

因此紐約常被昵稱為「大蘋果」(the Big Apple),便是取「好看、好吃,人人都想咬一口」之意。紐約市有官方拉丁語名稱Novum Eboracum用於市徽上,意為「新艾伯拉肯」。其中艾伯拉肯就是前述約克在羅馬帝國時期的拉丁語舊名。

㈥ 美國歷史上的紐約屠殺

格蘭特給謝爾曼將軍下達了那條著名的命令「create havoc and destruction of all resources that would be beneficial to the enemy。」(發動一場浩劫,毀滅所有對敵人有用的資源),明確要求謝爾曼對南方進行毀滅性的不計後果,不惜代價的摧毀。即不但消滅敵人軍隊,還要摧毀敵人的經濟基礎和敵方居民的戰斗意志。
詳細介紹
1862年7月,謝爾曼被任命為孟菲斯軍官區總司令,負責對南軍的堅固據點威克斯堡(Vicksburg)發動進攻。由於兵力不足,攻擊並不成功,戰局陷入僵持。之後, 格蘭特的大部隊投入進攻。由於久攻不下和傷亡慘重,惱羞成怒的聯邦軍開始遷怒於城內的平民。格蘭特下令摧毀威克斯堡的一切目標。數百門重炮對城內的軍事設施和民宅進行連續數月的猛烈炮擊,把威克斯堡的所有建築炸成了粉末,無數無辜的平民被炸得粉身碎骨。1863年7月,聯邦軍攻下了威克斯堡這個戰略位置極為關鍵的城市。由於長達一年的圍困造成的飢餓和屠殺性的炮擊,造成了數以萬計的平民死亡。
1864年秋,被任命為西部方面軍最高司令官的謝爾曼少將,率領10萬聯邦軍和254門火炮,擊敗南軍蔣斯頓將軍(Joe Johnston),胡德將軍(John B. Hood),攻入喬治亞州,並於9月1日進佔了沒有作任何抵抗的南方重鎮亞特蘭大市。謝爾曼在佔領後對當地居民下達了公告,要求所有民兵放下武器,所有市民離開市區。之後,就命令北軍在11月離開前縱火燒毀整個城市。成千上萬名老人和婦女為阻止聯邦軍火燒亞特蘭大,堅決拒絕離開,他們以為只要他們還在城市裡,聯邦軍為了顧及他們的性命,就不敢放火。當聯邦軍官兵准備縱火時,老人和婦女們跪在地上,死死抱住聯邦軍士兵的大腿,放聲大哭,聲嘶力竭哀求士兵們看在上帝的份上,饒恕他們的城市和家園……但士兵們一腳踢開他們,同時在城市的各條街道縱火。
大火迅速蔓延全城,聯邦軍士兵自已安全及時地撤出了城市,根本不理會那些老人和婦女。成千上萬的老人和婦女沒有一人逃出火海。 聯邦軍同時嚴厲警告撤出城外的亞特蘭大居民,任何人如果試圖救火,一律格殺勿論。曾經是南方最繁榮最美麗的城市亞特拉大在這次浩劫後盪然無存,全部化為廢墟,只剩下了一條街倖存下來。這條街如今成為了亞特蘭大的一個歷史象徵,被叫做地下街(The street under ground)。
謝爾曼命令部隊將遇到的民房一路燒下去,同時殺死所有遇到的一切牲畜。他的部隊以60英里的正面徑直向海邊的薩瓦納(Savannah)推進。幾乎把經過的地方碾平,所有樹在地上的東西都被完全地摧毀。大軍一邊一路推進,一邊徹底摧毀所到之處的一切物資設施,搶劫平民的糧食和財產,殺死反抗的平民,焚毀農田,炸毀村莊,用石灰封堵水井,搗毀鐵路,搶劫和驅逐了一個又一個城鎮居民,燒毀一座又一座城鎮。謝爾曼的部隊還沒有來到,十幾英里之外就可以看見蔓延而來的沖天火光,而當謝爾曼的部隊離開的時候,地面上只剩下了燒焦的泥土和孤零零的幾個正冒著煙的樹桿。
1864年12月23日,謝爾曼佔領了南方著名的港口城市薩瓦納,並發電報給總統林肯說這是給他聖誕禮物。之後,將城市付之一炬,片瓦不留。
1865年初,謝爾曼大軍攻入南卡羅萊納州的首府哥侖比亞,縱火燒毀了整個城市的全部民居和公共設施,只有南卡大學和行政機關的建築得以保留。有多少平民葬身火海已無從統計。
之後, 謝爾曼將軍的部隊又一路向北燒將上去,一直燒到南卡羅萊納的查爾斯頓。查爾斯頓進行了頑強的抵抗,謝爾曼用數百門重炮對查爾斯頓進行屠殺性的炮擊,數以萬計的平民死於炮火。待到謝爾曼將軍攻下查爾斯頓,已經一片斷壁殘垣。就這樣一座已經變成廢墟的城市,謝爾曼大軍也不放過,照例點了一把大火。在查爾斯頓的郊外,至今還留下一堆堆被北軍焚燒後的黑瓦礫的庄園。
破壞最嚴重的是南方邦聯總統戴維斯家鄉所在的密西西比州。內戰之前,該州在全美富裕榜上名列第五。內戰期間,該州60%的白人青壯年被殺,90%的城鎮和種植園化為灰燼,平民的私有財產損失殆盡。戰後,密西西比州不僅在全美最貧困的州中名列第一,而且這種貧困狀況一直持續了一個世紀。
按今天的價值計算,謝爾曼的大掃盪給美國南方造成了2萬億美元的財產損失,有數以十萬計的平民直接死於謝爾曼軍團的大掃盪和搶劫引起的大飢荒,上百萬人淪為難民。
帶來的影響
謝爾曼的行為徹底地打破了舊時代戰爭的界限,他把戰爭擴大到了全體人民。一百多年來,美國南方民眾的子孫對「謝爾曼的大掃盪」耿耿於懷,一代傳一代。美國內戰雙方的陣亡官兵大都得以安葬,但安葬的規格截然不同。據說北軍屍骨全部由聯邦政府掩埋,立碑紀念並刻上死者姓名和生卒年月。南軍被看做叛匪,屍體亂埋於田野,沒人立碑。
http://ke..com/link?url= ... B9_J3sPzm2RFrxDdANK

㈦ 想要了解紐約市的歷史

1、早期歷史

在前殖民時期,紐約現今所在的地區為阿爾岡昆部落所居。勒納佩人是其中的一支,他們居住在斯塔滕島、長島西部(包括現今的布魯克林區和皇後區)、曼哈頓及下哈德遜河河谷(包括布朗克斯區)。

2、發現紐約

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後,歐洲各國殖民者紛紛涌來建立殖民貿易點,這里逐漸形成自由港,這就是紐約的前身。

1524年,義大利人喬瓦尼·達韋拉扎諾來到河口地區,成為第一個歷史記載的造訪紐約的歐洲人。 達韋拉扎諾是一名來自佛羅倫薩的探險者,效忠於法國。他乘著太子妃號進入了紐約港區,宣布此地為法國所有,並將之命名為新昂古萊姆。

1602 年荷蘭派遣亨利·哈德遜前往北美洲找尋新樂土,1609年抵達紐約灣並沿著河流北上,隔年哈德遜帶著北美洲的土產和毛皮回到荷蘭,許多荷蘭商人對這片擁有豐富資源的土地,產生高度的興趣並定居於此,荷蘭人並以「新尼德蘭」(New Nederland)命名。

3、曼哈頓誕生

1624年,荷蘭人在加弗納斯島建立皮草貿易點,由此歐洲人在新尼德蘭開始了正式的永久居留。1625年,阿姆斯特在曼哈頓島上開始興建,後稱作「新阿姆斯特丹」(Nieuw Amsterdam)。

1626年,荷蘭殖民總督彼得·米紐特從當地勒納佩人手中,以60荷蘭盾(2006年約為1000美元)買下曼哈頓島。建立貿易站,並按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名字,將這個地方命名為「新阿姆斯特丹」,荷蘭人在此建立家園落地生根,居民約300人。

4、紐約誕生

1651年爆發英荷之戰,原住民之間的內戰和歐洲殖民者帶來的疾病使得勒納佩人的數量在1660年至1670年間大幅減少。1664年,英國艦隊開到這里,荷蘭人自知無力與之抗爭,新尼德蘭總督彼得·斯特伊維桑特投降,將新阿姆斯特丹拱手相讓。

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將這片地方交給他的弟弟管轄,於是,國王的弟弟便將自己的領地從英國的約克郡遷到新阿姆斯特丹,並將地名改為「紐約」,即「新約克」。以與荷蘭交換印度尼西亞的倫島。英國取得「新阿姆斯特丹」的領土,命名為「紐約」(New York),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17世紀下半葉,紐約人口愈來愈多並成為商業中心,豐富的農產品得以出口,工業製品的進口,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在缺乏勞力的情況下,至1770年,勒納佩人的數量已經下降至200人。 使得紐約成為黑奴市場的大本營,人口販賣相當的盛行,卻也種下美國日後反黑奴的種子。

(7)紐約歷史擴展閱讀:

紐約的名稱由來:

紐約雖然一般寫作「New York City」,但「City of New York」才是官方名稱。紐約(New York)意為「新約克郡」—英荷戰爭結束後,荷蘭戰敗被迫將新阿姆斯特丹割讓給英國,當時正好是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約克公爵的生日。

於是將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為新約克郡,作為送給約克公爵的禮物。另外由於在二十世紀初,紐約對外來移民來說是個嶄新天地,機會到處都是。因此紐約常被昵稱為「大蘋果」(the Big Apple),便是取「好看、好吃,人人都想咬一口」之意。

紐約市有官方拉丁語名稱Novum Eboracum用於市徽上,意為「新艾伯拉肯」。其中艾伯拉肯就是前述約克在羅馬帝國時期的拉丁語舊名。

㈧ 紐約為何被稱為世界之都

紐約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號稱「世界之都」,美國人昵稱其為「大蘋果」,是美國最大的金融、商業、貿易和文化中心。城市位於紐約州東南哈得孫河口,地處北溫帶,瀕臨大西洋,氣候溫和濕潤。市區面積780平方公里,人口約有800餘萬,是全球最重要的交通樞紐、最繁忙的海港城市。紐約市由曼哈頓、布朗克斯、布魯克林、皇後和斯塔滕島五個行政區組成,此外,還包括自由島、埃利斯島、加弗納斯島、羅斯福島等小島。
紐約有300多年歷史。最早的居民點在曼哈頓島的南端,原是印第安人的住地。1524年義大利人弗拉贊諾最早來到河口地區,1609年英國人哈得孫沿河上溯探險,該河便以他的名字命名。1626年荷蘭人以價值大約60個荷蘭盾(相當24美元)的小物件從印第安人手中買下曼哈頓島辟為貿易站,稱之為「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約克公爵佔領了這塊地方,改稱紐約(即新約克,英國有約克郡)。1686年紐約建市。獨立戰爭期間,紐約是喬治·華盛頓的司令部所在地和他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的地方,也是當時美國的臨時首都。1825年,連接哈得孫河和五大湖區的伊利運河建成通航,以後又興建了鐵路,溝通了紐約同中西部的聯系,促進了城市的大發展。到19世紀中葉,紐約逐漸成為美國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集金融、貿易、旅遊與文化藝術於一身的國際大都會。
紐約是美國最大經濟中心及僅次於芝加哥和洛杉磯的全國第三大工業中心。工業以服裝和出版業最盛;次為化學、電氣器具、金屬製品、食品、化妝品、玩具和煉油等。服裝業集中於曼哈頓區,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業中心之一。印刷出版業集中於市區,設有全國著名出版社的總部。
紐約是美國和世界的金融和證券交易中心。位於曼哈頓島南部的華爾街聳立著許多摩天大樓,集中有幾十家大銀行、保險公司和證券交易所,以及成百家大工業公司和運輸公司的總經理處。紐約也是美國運輸業最發達的地區,紐約港區岸線總長1200多公里,擁有水深9.13米的泊位400多個以及現代化的裝卸、干船塢和庫藏設施。貨運量居全國第2,對外貿易居全國首位。港口與河運、鐵路、公路和航空構成一個綜合運輸系統。約翰?肯尼迪國際機場為世界上客貨流量最大的航空港之一。大市區所屬的各島之間,有多座橋梁和多條河底隧道相連貫。
紐約也是全國文化教育和電視、廣播中心。擁有94所大學和學院,976所公立學校,914所私立學校。紐約市立大學規模最大,哥倫比亞大學是全市創建最早的高校,是最著名的私立大學;其次是紐約大學等。福爾特罕和聖約翰大學是著名天主教會學校。此外還有眾多的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科研機構、藝術中心等。其中最著名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全美洲規模最大的一所。自然歷史博物館也享有盛名。紐約的公園、游樂場、海灘療養地、劇院、歌劇院、音樂廳、畫廊等均佔全國首位。僅公園就有100餘個。聳立在自由島上的自由女神像被視作紐約市的「陸標」,建成於1886年,是法國人民為紀念美國獨立戰爭和兩國人民友誼而贈送的禮物。自由女神像連底座約高100米,內有螺旋形階梯和電梯可抵達女神像頭部,頭部內是一間可容40餘人的觀覽廳,可眺望港區全景。
在紐約市的各區中,曼哈頓區居最重要地位,向有「紐約市的心臟」之稱。它位於同名島上,面積80平方公里,在5個區中面積最小。百老匯大街呈東南――西北向斜貫全島,島上著名的旅社、餐館、百貨公司、專業商店、影劇院、音樂廳和博物館大都集中於此。此區中部有洛克菲勒中心,聚集了許多摩天樓群。如座落在本區南部第五大道與34街口的帝國大廈,完成於1931年,樓高381米,有102層。中央區西南是「服裝業區」。北鄰為商業繁盛的時報廣場。中央區西部,伊斯特河畔,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矗立著39層的聯合國秘書處大樓(聯合國大廈);其北是聯合國會議廳,南為藏書數十萬冊的聯合國圖書館。中央區以北是中央公園,公園西面有「林肯中心」,是美國的藝術和文化中心,世界各國有名的交響樂隊、歌劇團和芭蕾舞團常到此演出。曼哈頓島南端集中了市政廳和聯邦、州、市、縣許多辦公機構。其東南即為華爾街,東西走向,與百老匯大街斜交。曼哈頓島北端是黑人聚居區哈萊姆區,島南有康尼小島,兩島間僅隔狹窄水道,是假日游想的地區之一。
曼哈頓東北隔狹窄的哈勒姆河,是布朗克斯區,面積約140平方公里。三面臨水,僅北部連接大陸,是紐約唯一在大陸的一個區。有規模很大的現代化火車客、貨運站,工商業都很發達。
布魯克林區位於長島西部。主要工、商業點靠近伊斯特河,被稱為長島中的精萃。區中央有「森林山」,其旁為同名公園,系1913年所建,景色優美。
斯塔滕島區東北隔紐約灣同曼哈頓和布魯克林區相望,是人口最少的一區,也是5個區中經濟規模最小的。東南岸和南岸多公園、海灘和療養地。
紐約的主要景點有:帝國大廈 Empire State Building、洛克斐勒中心 Rockefeller Center、自由女神 Statueof Liberty、聯合國 The United Nations、中國城 Chinatown、大都會美術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of Art、華爾街 Wall Street等。

2009年世界城市GDP排名
1------東京------8028.5億美元
2-------紐約------4159.4億美元
3-------倫敦------2909.6億美元
4------洛杉磯-----2003.1億美元
5-------大阪------1943.2億美元
6-------香港------1721.3億美元
7------芝加哥-----1491.7億美元
8------多倫多-----1448.2億美元
9-----墨西哥城----1271.9億美元
10----蒙特利爾----1152.4億美元
11------上海------1152.2億美元
12------橫濱------1138.3億美元 13-----名古屋-----1071.3億美元 14------柏林------1031.6億美元 15-----休斯敦-----1033.2億美元 16------馬德里------998.5億美元 17-----首爾-----991.8億美元 18------漢堡-------971.4億美元 19-----新加坡------969.5億美元
20------巴黎-------945.7億美元

㈨ 紐約 西雅圖哪個歷史悠久

西雅圖地區最早的和最主要的白人移民於1851年11月13日到達這里。1852年4月他們將他們的居民點移到依利雅特灣 (Elliott Bay)。城市的第一幅地圖是1853年5月23日繪製成的。從1865年到1867年它是一個鎮,從1869年開始它正式成為一個市。

西雅圖的名稱來源於一個度瓦米許和索瓜米希部落的首領 (Chief Sealth)。

紐約歷史:

紐約的歷史較短,只有300多年。最早的居民點在曼哈頓島的南端,原是印第安人的住地。1524年義大利人弗拉贊諾最早來到河口地區,1609年英國人哈得孫沿河上溯探險,該河便以他的名字命名。1626年荷蘭人以價值大約60個荷蘭盾(相當24美元)的小物件從印第安人手中買下曼哈頓島辟為貿易站,稱之為「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約克公爵佔領了這塊地方,改稱紐約(即新約克,英國有約克郡)。1686年紐約建市。獨立戰爭期間,紐約是喬治·華盛頓的司令部所在地和他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的地方,也是當時美國的臨時首都。1825年,連接哈得孫河和五大湖區的伊利運河建成通航,以後又興建了鐵路,溝通了紐約同中西部的聯系,促進了城市的大發展。到19世紀中葉,紐約逐漸成為美國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集金融、貿易、旅遊與文化藝術於一身的國際大都會。
紐約歷史在歐洲最初殖民北美洲之時,勒納佩族族人一直居住於此區域,1613年荷蘭人於此地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和新荷蘭(New Netherland)。1640年,彼得·斯特伊弗桑特被任命了州長,1652年,此殖民地被授予自治權。1664年,英國征服了此殖民地和把它改名為新約克(New York),因為英國早前就已經有城市被名為約克(York)。荷蘭人後於1673年8月收復此殖民地,給城市改名"新桔子"(New Orange),然後在1674年11月此殖民地就永久地被割讓給英國。

英國重奪此殖民地後,把它再次更名為紐約市(City of New York),並且把它包圍著,不許它發展,終於New York Campaign爆發,這是美國革命戰爭早期的一系列的主要爭斗,以後,紐約市一直續繼被英國管理,直到戰爭結束,是最後一個英國搬離的港口。

根據美國憲法大會,1788年9月13日,紐約市曾是新形成的美國的臨時首都,直到1790年。1825年伊利運河開始運作,紐約市的經濟亦有所增長,成為一個經濟中心。

美國內戰期間,紐約市有不少動亂和混亂的情況出現,如紐約黑幫(Gangs Of New York),和1863年的徵兵暴動(New York Draft Riots)等等。其中一些成了美國史上傷亡最慘重的暴動。

1904年,紐約市的一系列新運輸一一開始運作,最著名的有紐約地鐵,它們幫助鞏固紐約市。歐洲的大量移民為社會帶來大變動,而反資本主義的工會IWW(In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則被抑制了。後來, 在1920年代,大量非裔美國人從美國南部遷移至紐約市,而一些人開始造摩天大樓。

大蕭條期間,紐約市亦有受苦,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紐約市亦起了重大的作用。

大戰以後,紐約市成了主導世界的城市,但1950年起,紐約市衰落,只餘下工業和商業,70年代期間,犯罪率上漲到危險程度。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攻擊世界貿易中心,幾乎有3000人遇害。當中有世貿的工作人員,二架商業噴氣式飛機的乘客,和上百名消防員、警察和急救隊員。

曼哈頓島是紐約的核心,在五個區中面積最小,僅57.91平方公里。但這個東西窄、南北長的小島卻是美國的金融中心,美國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把總部設在曼哈頓。7家大銀行中的6家以及各大壟斷組織的總部都在這里設立中心據點。這里還集中了世界金融、證券、期貨及保險等行業的精華。位於曼哈頓島南部的華爾街是美國財富和經濟實力的象徵,也是美國壟斷資本的大本營和金融寡頭的代名詞。這條長度僅540米的狹窄街道兩旁有2900多家金融和外貿機構。著名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美國證券交易所均設於此。

紐約也是摩天大樓最多的城市。代表性的建築有帝國大廈、克萊斯勒大廈、洛克菲勒中心以及後來的世界貿易中心(2001年9月11日,世貿大樓遭恐怖分子襲擊而倒塌)等。帝國大廈和世界貿易中心大樓均有100多層,它直聳雲霄,巍峨壯觀。紐約也因此有了「站著的城市」之稱。 紐約還是美國文化、藝術、音樂和出版中心,有眾多的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科學研究機構和藝術中心,美國三大廣播電視網和一些有影響的報刊、通訊社的總部都設在這里。

熱點內容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
班主任培養總結 發布:2025-07-04 14:40:37 瀏覽: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