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青銅峽地理

青銅峽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8-04 05:02:23

⑴ 一道地理題:簡述青銅峽水利樞紐對當地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給三點吧。

青銅峽水利樞紐不僅對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涵養水源、補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蝕、凈化空氣、調節氣候等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抵禦洪水、調節徑流、改善環境、控制污染、消除毒物、凈化水質、保護物種基因多樣性、美化環境和維護區域生態平衡等方面具有其它系統不可替代的作用。

⑵ 介紹家鄉寧夏青銅峽市五百字作文

自己修改修改吧家鄉是我們學習、生活的地方,是哺育我們快樂成長的搖籃。
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伴隨我們度過了幸福、難忘的童年。生在家鄉,長在家鄉,對家鄉的名勝古跡、風土人情、河流山川、獨特物產有著深厚的感情。可愛的家鄉,有著寫不完的景和物,說不完的人和事。
在眾多的名勝古跡中,尤為著名的旅遊景點一沙湖和西夏王陵使我的家鄉寧夏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說起家鄉的美景,當然要說說無人不曉的沙湖了。沙湖是全國「AAAA」級旅遊王牌景點之一。具有古典藝術的龍船,天然形成的沙灘,清澈碧綠的湖水和先進的旅遊設施,使沙湖馳名中國,飲譽世界。沙湖風景美,文化更美。近年來,沙湖還舉辦了一些國際性的沙雕、冰雕大賽,中外選手紛紛報名參賽。這些選手們以自己精湛的技藝和精美的作品,贏得了遊客們的喝彩。這既讓選手一展風采,又讓遊客大飽眼福。沙湖的美景與文化內涵融為一體,美得實在,美得可愛。
西夏王陵也是寧夏一道靚麗的風景。西夏王陵有古老的皇家貴族的墳墓,它用別具一格的形式記載了一些皇親國戚及王公大臣的歷史。這里還有小型博物館,博物館里將物品、人物、事件分成三類展示給遊客。物品類主要展示古代西夏國的貨幣、書籍、金銀珠寶、器皿以及古代地理氣象的地圖、模型等。人物類主要是通過石碑上的文字,介紹了一些王侯將相的豐功偉績。事件類是以許多特殊的設施,形象地再現了古戰場上悲壯的一幕幕,當然也有勝利後的喜悅。啊!這里真不愧是西夏文化的發源地。
寧夏還有許多名勝古跡,如青銅峽的一百零八塔,陶樂的兵溝,固原的六盤山……總之,寧夏的山美水美文化美。
我的家鄉不但有眾多名勝古跡,而且物產豐富。
枸杞、甘草、太西煤、賀蘭石、二毛皮號稱寧夏的「五寶」。枸杞顏色鮮艷,味道極美,泡茶喝具有強身健體的功效。甘草是一種中葯材,它味道甘甜,製成的葯品有鎮咳解毒之功效,是中草葯中一劑必不可少的原料。太西煤又稱烏金,這種煤的煤質較好,生火溫度高,至今已遠銷西亞及歐洲。賀蘭石質地細膩,是製作硯台的首選材料。二毛皮(也就是灘羊皮)是製作髙檔服裝的非常好的材料。寧夏的「五寶,,各自鮮明的特點,令人贊嘆不已寧夏川,平又寬,
東靠黃河,西靠賀蘭山。金川,銀川,米糧川。枸杞紅,紅艷艷,甘草,太西煤,賀蘭石,雪白的二毛皮九道子彎。我們的家鄉寧夏川,塞上江南美名傳。
這首民謠道出了家鄉的優美風景、名勝古跡和豐富物產,使這片有「塞上江南」之美譽的黃土地飲譽大江南北。
我為生活在這里深感自豪與慶幸,我熱愛這哺育我成長的家鄉,我要加倍努力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
【簡評】從文中不難看出小作者對自己的故鄉了解甚廣,用精彩的語言寫出了故鄉的靚麗,故鄉的風土人情,表達了對故鄉的熱愛之情。

⑶ 青銅峽鳥島的地理現狀

由於附近農民擅自進入保護區砍伐樹木,毀林開荒,圍墾造田,個別「灘頭」甚至開發了數以萬畝的土地,再發包給其他農民耕種,使得自然保護區的環境遭到很大破壞。雖然實施了一些退耕工作,但由於行政區劃和保護區范圍不統一,難以協調中寧縣和青銅峽市的土地權屬劃分和管理等一系列問題,自然保護區的生態保護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徹底解決。此次自治區政府把包括中寧白馬鄉的新田、躍進兩村在內的80.2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調整給青銅峽市。通過移交保護區管理權,適當調整行政區劃,徹底解決保護區的統一管理問題,其目的就是為了加強青銅峽水庫濕地保護,盡快恢復鳥島自然生態,維護生物多樣性,調節局部氣候環境,確保水庫功能正常發揮。
在制定區劃調整方案時,民政部門充分考慮到保護區及周邊地區的現狀,遵循「有利於保護區生態恢復、有利於保護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有利於社會穩定」三條原則進行。」兩村調整後,歸青銅峽市峽口鎮轄,不僅對兩村群眾的在農田灌溉、就近上學、就醫等方面提供方便,而且還將兩村的建設發展納入青銅峽市的統一規劃中。鼓勵兩村農民轉產投入到保護區生態恢復工程和旅遊開發之中,積極爭取實施人畜飲水等工程項目,修建和完善道路、電力、交通運輸和農田灌溉條件。加強兩村教育投入和指導,進一步提高兩村義務教育水平。將兩村村民納入青銅峽市2007年度新興農村合作醫療范疇,建立村組標准衛生室,由青銅峽市衛生局選派專人負責兩村計劃免疫、衛生保健工作,加強人員培訓,提高醫務工作者水平。對生活困難的群眾,按照應保盡保的原則納入農村低保和農村醫療救助體系,切實保障村內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1999年,青銅峽市眼看單純保護鳥島很難奏效,決定引進公司管理模式和資金,整體租賃給一家投資公司。然而,這家公司接手後,躍進村部分村民依然我行我素,常常到林地偷牧羊群。該公司無奈地向青銅峽市政府表達了無力開發和保護鳥島。
原自治區環保局青銅峽庫區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2003年7月成立了保護區管理局,對濕地進行保護,杜絕開荒造田的行為,使已經開發的濕地逐年進行恢復。但由於行政區劃和保護區范圍不一致,自然保護區的生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徹底解決,鳥島利益之爭積重難返。目前的濕地面積仍然達不到要求,至少要有2萬畝的湖泊濕地,並且要設置無人區,才能使鳥類留下來,使侯鳥變留鳥。

⑷ 青銅峽非物質文化有什麼

青銅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遺存情況青銅峽市是寧夏引黃灌區的一個縣級市,相對不封閉的地理位置和講求禮儀的傳統習俗使得各種文化資源保存完整,形成了獨特的民風民俗,積淀了較為厚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全市境內普查發現的非遺資源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是民間文學類。包括民間故事、傳說、歌謠、歇後語、諺語等;
二是游藝、傳統體育與競技類,如南營武術雜技、押枷、底盤武術等;
三是傳統醫葯類,如中醫燒燙傷制劑、接骨針灸等;
四是民間手工技藝類,如峽口回族二毛皮、胡氏擀氈、青銅峽柳編等;
五是消費習俗類,主要是傳統回族清真飲食等;
六是生產商貿習俗類,如青銅峽古渠系、民間民居建築材料等;
七是民間舞蹈類,如小花燈舞、喜牛舞、單鼓舞等;
八是民間音樂類,民間樂曲主要以嗩吶曲為主,常用曲牌有著名的《十勸郎》、《五哥放羊》等;民間器樂有20 多種,最常見的有嗩吶、笛子、板胡、二胡、三弦、鑼、鼓、哇嗚等。九是民間美術。主要包括剪紙、刺綉、雕塑、紙扎及民間繪畫等;
十是民族語言類,如回族穆斯林常用語等;
十一是以文化空間為主要載體的牛首山廟會、廟山湖廟會等。
目前,《南營武術》、《峽口回族二毛皮》分別為第一批和第二批被批準的自治區級項目;有三批13 項,包括《青銅峽柳編》、《二鍋頭傳統釀造工藝》、《牛首山廟會》、《南北佛樂大型十等法事梵唄音樂》等被批准為吳忠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有三批46 項,包括《一百零八塔的傳說》、《楊萬寶回族常用語》、《峽口鎮剪紙》等被批准為青銅峽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⑸ 青銅峽是黃河的什麼,地理里知識點 黃河 初二

青銅峽是黃河上游的峽谷之一,建有青銅峽水電站。
黃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點是內蒙古的河口。

⑹ 寧夏的地理環境

銀川東與吳忠市鹽池縣接壤;西依賀蘭山與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為鄰;南與吳忠市利通區、青銅峽市相連;北接石嘴山市平羅縣,與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相鄰(以明長城為界)。其地域范圍在北緯37°29′~38°53′,東經105°49′~106°53′之間。 2013年末城市建成區面積148.60平方公里。
市境地理坐標:北緯38°08′~38°53′,東經105°49′~106°35′。市政府所在地城區位於北緯38°30′,東經106°19′。 銀川位於中國東、西兩大構造帶的樞紐部位。在大地構造上,屬於中朝准地台鄂爾多斯西緣拗陷帶的賀蘭山台陷和銀川地塹,為賀蘭山褶皺帶與鄂爾多斯地台間的山前拗陷區。是全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和中國首批確定的38個抗震設防城市之一。銀川地震設防烈度為8度。
銀川地塹北起石嘴山,南至青銅峽,長約160公里,最寬為55公里。地塹東西兩側分別受黃河斷裂和賀蘭山東麓斷裂控制,地塹內還有兩條規模較大的斷裂,即蘆花台斷裂和銀川—平羅斷裂。這4條斷裂共同控制著銀川地塹的形成和發展。周邊縣市地塹內發生3級以上地震,對銀川市區即有影響;地塹內發生6級以上地震對市區將會造成破壞。
銀川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破壞性地震:1143年曾發生過6級地震;1227年發生5.5級地震;1477年發生6.5級地震,烈度均為8度。特別是1739年發生的銀川—平羅8級大地震,銀川震區烈度為10度,使銀川古城盡毀。這是銀川平原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災難性地震。 銀川地表水水源充足,水質良好,富含泥沙,有肥田沃地之功。境內溝渠成網,湖泊濕地眾多。黃河是銀川的主要河流,流經銀川80多公里,南北貫穿。銀川平原引用黃河水自流灌溉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引黃乾渠有唐徠、漢延、惠農、西乾等渠,年引水量數10億立方米。配套排灌干支斗渠千餘條,長數千公里,形成灌有渠、排有溝的完整的灌排水體系,保證了13萬多公頃農田的灌溉。
銀川歷史上由於黃河不斷改道,湖泊濕地眾多,古有「七十二連湖」之說,現有「塞上湖城」之美稱。全市有濕地面積3.97萬公頃,主要為湖泊濕地和河流濕地,其中天然濕地佔濕地面積的60%以上,自然湖泊近200處,面積100公頃以上的湖泊20多處。較著名的有鳴翠湖、閱海、鶴泉湖、寶湖、西湖等。銀川濕地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濕地植物有190多種,濕地野生動物有150多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小鴇、大鴇5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等19種,自治區級保護動物24種。銀川濕地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鳥類棲息地之一。 銀川地區礦產資源有煤炭、赤鐵礦、熔劑石灰岩、熔劑白雲岩、熔劑硅石、磷塊岩、水泥石灰岩、輝綠岩等。賀蘭石「石質瑩潤,用以制硯,呵氣生水,易發墨而護毫」,自古就有「一端二歙三賀蘭」之盛譽,為中國「五大名硯」之一。靈武礦區的煤炭、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特別是煤炭儲量以及其具有的高發熱量、低灰、低硫、低磷等品質,在全自治區乃至全國也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⑺ 寧夏地理概況有哪些

地理位置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位於北緯′14,~39′23,、東經104′17,~107′39,之間,處在中國西部的黃河上游地區。寧夏東鄰陝西省,西部、北部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部與甘肅省相連。自古以來就是內接中原,西通西域,北連大漠,各民族南來北往頻繁的地區。

寧夏疆域輪廓南北長、東西短。南北相距約456公里(北起石嘴山市頭道坎北2公里的黃河江心,南迄涇源縣六盤山的中嘴梁),東西相距約250公里(西起中衛營盤水車站西南10公里的田澇壩,東到鹽池縣柳樹梁北東2公里處),寧夏是中國面積最小的省區之一,總面積為5.18萬平方公里。

在中國自然區劃中,寧夏跨東部季風區域和西北乾旱區域,西南靠近青藏高寒區域,大致處在我國三大自然區域的交匯、過渡地帶。在中國國土開發整治的地域劃分上,寧夏位於中部重點開發區的西緣或西部待開發區的東緣,是以山西為中心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黃河上游水能礦產開發區的組成部分,北部和中部系「三北」防護林建設工程的重點地段,南部屬於黃土高原綜合治理區和「三西」地區的范圍。

地理概貌寧夏地處我國地質、地貌「南北中軸」的北段,在華北台塊、阿拉善台塊與祁連山褶皺之間。高原與山地交錯帶,大地構造復雜。從西面、北面至東面,由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和毛烏素沙地相圍,南面與黃土高原相連。地形南北狹長,地勢南高北低,西部高差較大,東部起伏較緩。

南部的六盤山自南端往北延,與月亮山、南華山、西華山等斷續相連,把黃土高原分隔為二。東側和南面為陝北黃土高原與丘陵,西側和南側為隴中山地與黃土丘陵。中部山地、山間與平原交錯。衛寧北山、牛首山、羅山、青龍山等扶持山間平原,錯落屹立。

北部地貌呈明顯的東西分異。黃河出青銅峽後,塑造了美麗富饒的銀川平原。平原西側,賀蘭山拔地而起,直指蒼穹。東側鄂爾多斯台地,高出平原百餘米,前緣為一陡坎,是寧夏向東突出的靈鹽台地。

地貌復雜,山地迭起,盆地錯落,大體可分為:黃土高原,鄂爾多斯台地,洪積沖積平原和六盤山、羅山、賀蘭山南北中三段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按地表特徵,還可分為南部暖溫帶平原地帶,中部中溫帶半荒漠地帶和北部中溫帶荒漠地帶。全區從南向北表現出由流水地貌向風蝕地貌過渡的特徵。

根據自然特點和傳統習慣,一般把銀川市、石嘴山市、中衛市和吳忠市的利通區、青銅峽等市縣的引黃灌溉區稱為寧夏北部;把吳忠市的鹽池、同心兩縣和靈武、中衛的山區以及中衛市海原縣的北部稱為寧夏中部;把固原市的固原、西吉、隆德、涇源、彭陽5縣及中衛市海原縣的南部山區稱為寧夏南部。

地理特點寧夏地處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地帶,地勢南高北低。從地貌類型看,南部以流水侵蝕的黃土地貌為主,中部和北部以乾旱剝蝕、風蝕地貌為主,是內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境內有較為高峻的山地和廣泛分布的丘陵,也有由於地層斷陷又經黃河沖積而成的沖積平原,還有台地和沙丘。地表形態復雜多樣,為經濟發展提供了不同的條件。據2004年初統計數據顯示,寧夏地形中丘陵佔38%,平原佔26.8%,山地佔15.8%,台地佔17.6%,沙漠佔1.8%。

天然屏障與高原「綠島」

寧夏有名的山地有賀蘭山和六盤山。

賀蘭山綿亘於寧夏的西北部,南北長200多公里,東西寬15—60公里。山地海拔多在1600—3000米,主峰達3556米。古人稱之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山勢巍峨雄偉,既削弱了西北寒風的侵襲,又阻擋了騰格里沙漠流沙的東移,成為銀川平原的天然屏障。山中有豐富的煤炭等礦產資源。山麓部分,1500米以下為荒漠草原帶;1500米以上出現覆蓋度較大,草本植物生長較高的山地草原及旱生灌叢帶。大約2000米以上,有以雲杉、油松等為主要成分的森林。森林帶以上,有一定面積的高山灌叢草甸帶,是較好的夏季牧場。賀蘭山的山脊是我國荒漠草原與荒漠、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外流區域和內流區域的分界線。山嶺中間,也有一些較低矮的山口,成為東西交通要道。其中三關口是銀川通往內蒙古阿拉善盟的重要通道。

六盤山古稱隴上,位於寧夏的南部,聳立於黃土高原之上,是一條近似南北走向的狹長山脈。主峰位於和尚輔以南的美高山,海拔2942米,山勢高峻。山路曲折險狹,須經六重盤道才能到達頂峰,六盤山因此而得名。山腰地帶降雨較多,氣候較為濕潤,宜於林木生長,有較繁茂的天然次生闊葉林,使六盤山成為突起於黃土高原之上的一個「綠島」,也是寧夏重要的林區之一。

被譽為「塞上江南」的寧夏平原。

海拔1100-1200多米,地勢從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黃河自中衛入境,向東北斜貫於平原之上,河勢順地勢經石嘴山出境。平原上土層深厚,地勢平坦,加上坡降相宜,引水方便,便於自流灌溉。所以,自秦漢以來,勞動人民就有這里修渠灌田,發展了灌溉農業。2000多年來經勞動人民的辛勤開發,這里早已是渠道縱橫、阡陌相連的「塞上江南」。現為寧夏的商品農業基地。

寧夏平原以青銅峽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青銅峽口以南叫衛寧平原比較狹窄,寬僅2一10公里。坡度較大,不僅有利於灌溉,排水也比較方便。地面徑流及地下水均可順利排入黃河。地下水位較低,土壤鹽漬化現象較少。青銅峽以北的銀川平原,地形開闊,有的地方竟達40公里以上。尤以黃河以西的地區。平原面積較廣。這里坡度較小,引水雖便,排水欠佳,過去缺乏良好的排水系統,積水匯集於注地。人為地增加了許多湖泊。由於排水不暢,地下水位抬高,土壤的鹽漬化現象嚴重。建國後加強了排水措施,鹽鹼灘被改造成為沃土,很多湖泊被排干,墾為農田。現在平原上還有不少湖泊,這些湖泊已成為今日發展淡水養魚的重要場所。

丘陵起伏的黃土高原區寧夏南部為黃土高原的一部分,其上黃土覆蓋,厚的地方可達100多米,大致由南向北厚度漸減。六盤山主峰以南,流水切割作用顯著,地勢起伏較大,山高溝深。六盤山以北的地區,由於降水少,流水對地表切割作用較小,除少數突出於黃土瀚海之上、狀如孤島的山峰之外,一般為起伏個大的低丘淺谷,相對高度在150米左右。凡有河流流過的地方,經河流的沖積,形成較寬闊的河谷山地,宜於發展農業生產,是重要的糧油產地。許多低丘緩坡也多開墾成農田。丘陵坡下,開挖一排排窯洞,是勞動人民因地制宜建造的住房,是這里普遍的、具有自然地理特色的人文景觀。在人們對黃土丘陵地區長期墾殖過程中,由於認識能力的限制,使這里的生態環境逐年惡化,破壞了植被,水土流失嚴重,農作物產量下降。根治的出路在於大力植樹種草恢復植被,保持水土,廣辟水源。

風沙侵襲的靈鹽台地在黃土丘陵區以北、銀川平原以東,即靈武市東部和鹽池縣北部的廣大地區,為鄂爾多斯高原的一部分,是海拔1200—1500米的台地。檯面上固定和半固定沙丘較多。西部,低矮的平梁與寬闊谷地相交錯,起伏微緩。谷地里散布有面積不大的鹽池、海子,生產食鹽、芒硝等鹽類礦點。

台地區降水少,地下水埋藏深。水質差,水分條件不好。風沙侵襲嚴重,沙荒多,農田少。天然植物主要是早生草類和低矮的灌木叢,這里是生態比較脆弱的天然牧場。

⑻ 青銅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塞上明珠」青銅峽市,位於黃河上游寧夏平原中部。牛首、峽口兩山對峙,黃河穿峽而過,山光水色相映,宛如開然銅鏡,「青銅峽」由此而得名。青銅峽歷史悠久,秦代起就有行政建置,屬北地郡富平縣地;清雍正二年設寧朔縣。現全市轄6鎮8鄉3個農林場,共有104個行政村,24個居委會,有漢、回、滿、蒙等16個民族,總人口24萬人。海拔高度在1100-1700米,有山地、丘陵、平原三大地貌。
市人民政府住所地:小壩鎮, 郵政編碼:751600 代碼:640381 電話 區號:0953
青銅峽市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具有豐富的土地、水利、電力、礦產、旅遊等資源。自然景觀、工程景觀和人文景觀等旅遊資源獨具特色,遠近聞名。主要景點有:元代一百零八喇嘛塔,是國務院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董府和廣武口子門溝岩畫,為寧夏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牛首山寺廟群、古渠首、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等諸多景點,吸引著萬千遊人爭相觀賞、流連忘返。
青銅峽市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排灌便利,氣候適宜,具有發展農業的巨大優勢,農業歷來是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糧食總產量連續12年排在全區第一位,產量約佔全區的十分之一,提供的商品糧約佔全區的六分之一,為全國商品糧基地市縣之一和自治區科技興農試點市,獲「全國林業百強縣」殊榮。盛產小麥、水稻、玉米、大豆等糧食作物以及肉奶、禽蛋、蔬菜、果品等各類農副產品。
全市四縱(109國道、小李公路、小邵公路、沿山公路)三橫(吳青公路、小大公路、葉甘公路)7條主要公路已形成網路,包蘭鐵路穿境而過,並設有青銅峽、大壩、玉泉營三個火車站。實現了鄉鄉通柏油路,鄉村道路硬化率達90%,村村通上了班車。位於青銅峽大壩之西陡峭山坡上的108塔,是始建於西夏時期的喇嘛式實心塔群。在此處的塔基里,曾發現過書有西夏文題記的千佛圖帛畫。佛塔依山勢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數排列成十二行,總計一百零八座,形成總體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因塔數而得名。
一百零八塔,建在一排排被人工鏟削成階梯式的山崖上。塔基除最高處的第一行一座為方形外,第二行以下均為單層八角形須彌座。塔身除第一行一座較大,高3.5米外.其餘的高度均在2.5米左右。塔體形制大致上可以分為四種類型:第一行一座為覆缽形,面東開有龕門;第二行至第四形,為八角鼓腹尖錐形;第五行至第六行,為葫蘆形;第七行至第十二行,為寶瓶形。所有塔體的外表均塗有白灰。由於從始建至今已有八九百年,其間後代曾多次維修,故塔體外裹的白灰也多達數層。揭去後代維修所抹的草泥白灰,可以看出在最早的一層白灰上,總有與喇嘛教有關的彩繪圖案。
「108」,是佛教中慣用的數字。佛教認為人生有煩惱與苦難108種,為消除這些煩惱與苦難,規定慣珠要108 顆,念佛要108遍,敲鍾要108聲……所以,108塔應該是那些捐資造塔的「功德主」為消除人生的煩惱與災難而特意建造的。當然,也有人認為,是「功德主」為尊仰《金剛頂經毗盧遮那一百零八尊法身契印》而造。無論出於哪種想法,顯然都與佛家慣用「108」這個數相關。
如此眾多的塔體,按規律組合成群,不要說是在寧夏,就是在全國現存的古塔建築中,也是罕見的。一百零八塔,是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被自治區旅遊局評為AA級景點。

⑼ 青銅峽鳥島的地理風貌

鳥島有100多種鳥類,成群的野鴨和成群的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白天鵝、白鷺等,天天在不斷增加。鳥島正在進行高標准投放,即將出現自然林區的百鳥樂園大鳥覽,形成了百鳥鳴翠鳥的世界;鹿群及大自然中的各種動物、自然景色、林區草叢生態協調發展;林區中無數套木屋,外形和大自然協調,內部設施高雅;2500畝人工林和5000多畝自然林區相呼應;近萬畝加拿大紫花苜蓿把鳥島裝飾一新。鳥島的確是山水相映、鳥語花香,是不可多得的西部風景區。

熱點內容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
班主任培養總結 發布:2025-07-04 14:40:37 瀏覽: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