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州城歷史
A. 復州城的人文歷史
由於在歷史上復州城是瓦房店的文化經貿中心,於是就造就了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由於古城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城內有建於唐朝的永豐寺、遼代古塔永豐塔、明代龍爪古槐、建於清道光年間的東北最古老的橫山書院、清乾隆年間的清真寺、清代的復州城防守尉遺址以及歷代知州衙署遺址等文化古跡。2007年6月,復州城鎮被遼寧省列為第一批「歷史文化名鎮」。復州古城始建為土城,明代改建為石城,後改砌磚城,後尚存城牆一段,為大連市文物保護單位。永豐塔與永豐寺為名勝古跡,「永豐夕照」為復州八景之一。辛亥革命志士石磊就義於塔下,塔左建烈士陵園1座,永豐塔、烈士陵園是大連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B. 復州城海闊在哪誰能告訴我
由於在歷史上復州城是瓦房店的文化經貿中心,於是就造就了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由於古城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城內有建於唐朝的永豐寺、遼代古塔永豐塔、明代龍爪古槐、建於清道光年間的東北最古老的橫山書院、清乾隆年間的清真寺、清代的復州城防守尉遺址以及歷代知州衙署遺址等文化古跡。2007年6月,復州城鎮被遼寧省列為第一批\\「歷史文化名鎮」[4]。 復州古城始建為土城,明代改建為石城,後改砌磚城,後尚存城牆一段,為大連市文物保護單位。永豐塔與永豐寺為名勝古跡,\\「永豐夕照」為復州八景之一。辛亥革命志士石磊就義於塔下,塔左建烈士陵園1座,永豐塔、烈士陵園是大連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C. 大連瓦房店復州城的滿族人從哪裡遷來的
復州的滿族主要是清崇德年間到順治年間從沈陽與撫順等地調到當地的駐防八旗。到康熙年間開始又有相當一部分是從北京調回來增加駐防的八旗。
D. 復州城的介紹
復州城歷史淵源,年代久遠,自西漢(公元前107年)至1925年一直是州府縣治所在地,「復州」源於遼太祖神冊四年(919),契丹滅渤海國,移民遼南,設扶州,後演作復州。1925年前,鄉為州、衛、縣治所。1945年起先後為復州區、復州鎮、復州人民公社、復州鄉駐地。1985年鎮鄉合並,稱復州城鎮。
E. 有誰知道復州城古鎮的歷史永豐寺的歷史
由於在歷史上復州城是瓦房店的文化經貿中心,於是就造就了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內名城,由於古城容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城內有建於唐朝的永豐寺、遼代古塔永豐塔、明代龍爪古槐、建於清道光年間的東北最古老的橫山書院、清乾隆年間的清真寺、清代的復州城防守尉遺址以及歷代知州衙署遺址等文化古跡。2007年6月,復州城鎮被遼寧省列為第一批「歷史文化名鎮」[4]。 復州古城始建為土城,明代改建為石城,後改砌磚城,後尚存城牆一段,為大連市文物保護單位。永豐塔與永豐寺為名勝古跡,「永豐夕照」為復州八景之一。辛亥革命志士石磊就義於塔下,塔左建烈士陵園1座,永豐塔、烈士陵園是大連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F. 瓦房店名字的由來和歷史
瓦房店市歷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人類在這里生息繁衍。從戰國開始有建置記載。
戰國,屬燕國遼東郡。
秦代,屬遼東郡。
西漢置文縣,屬幽州遼東郡。
東漢改為汶縣,屬魏國平州遼東郡。
兩晉、前燕、前秦、後燕屬平州遼東郡。
晉元興三年(404),境內設得利贏城(今得利寺鎮龍潭山),屬遼東城。
唐總章元年(668),屬安東都護府。
遼初為遷民縣,屬黃龍府,後置扶州,又改為復州,遼興宗景福元年(1031)置復州懷德軍節度,轄永寧(後改永康)、德勝(今金州)2縣,屬東京道遼陽府。
金襲遼制,明昌四年(1193)復州懷德軍節度使降為刺史,領永康、化成(今金州)2縣和歸勝鎮(今蓋州市歸州),屬東京路遼陽府。
元初廢復州,並入蓋州。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置金復州萬戶府,駐金州城,屬遼陽行省遼陽路。
明洪武五年(1372)仍置復州。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設復州衛,領左、右、中、前四千戶所,衛與州並存;洪武二十八年(1395)四月廢州存衛,屬遼東都指揮使司。
清順治十八年(1661)設復州巡檢司,屬遼陽府海城縣。康熙三年(1664)改屬蓋平縣。雍正五年(1727)分蓋平縣設復州通判,轄金、復2州之境。雍正十二年(1734)升為州,屬奉天府。
1913年,改復州為復縣。1925年12月,縣公署由復州城遷駐瓦房店。
新中國成立後,復縣初屬遼東省。
1954年8月1日遼西與遼東兩省合並為遼寧省,屬遼寧省。
1956年2月8日屬遼寧省遼陽專區。
1959年1月4日改屬遼寧省旅大市。
1966年3月16日改屬遼寧省遼南專區。
1968年12月26日撤遼南專區,復屬旅大市(1981年2月改稱大連市)。
1985年1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復縣,建瓦房店市(縣級)。
1985年4月1日瓦房店市正式成立,為遼寧省所轄的縣級市,由大連市代管。
G. 復州城古城為什麼被拆
根據你的情況 你可以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繳費少,最高報銷比例現在可以達到百分之70 養老保險你可以已靈活就業方式參加企業養老,繳費和享受...
H. 瓦房店的歷史
瓦房店的歷史:
戰國,屬燕國遼東郡。秦代,屬遼東郡。西漢置文縣,屬幽州遼東郡。東漢改為汶縣,屬魏國平州遼東郡。兩晉、前燕、前秦、後燕屬平州遼東郡。晉元興三年(404年),境內設得利贏城(今得利寺鎮龍潭山),屬遼東城。唐總章元年(668年),屬安東都護府。
遼初為遷民縣,屬黃龍府,後置扶州,又改為復州,遼興宗景福元年(1031年)置復州懷德軍節度,轄永寧(後改永康)、德勝(今金州)2縣,屬東京道遼陽府。
金襲遼制,明昌四年(1193年)復州懷德軍節度使降為刺史,領永康、化成(今金州)2縣和歸勝鎮(今蓋州市歸州),屬東京路遼陽府。
元初廢復州,並入蓋州。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置金復州萬戶府,駐金州城,屬遼陽行省遼陽路。
明洪武五年(1372年)仍置復州。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設復州衛,領左、右、中、前四千戶所,衛與州並存;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四月廢州存衛,屬遼東都指揮使司。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設復州巡檢司,屬遼陽府海城縣。康熙三年(1664年)改屬蓋平縣。雍正五年(1727年)分蓋平縣設復州通判,轄金、復2州之境。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為州,屬奉天府。
民國二年(1913年),改復州為復縣。民國十四年(1925年)12月,縣公署由復州城遷駐瓦房店。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6月設立遼南行政公署(省級),設立瓦房店特別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7月,遼寧省與遼南行政公署合並,省政府遷至瓦房店,撤銷瓦房店特別區,設立瓦房店市(省會城市),復縣機關遷回復州城。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月,省政府遷至安東(今丹東),撤銷瓦房店市建制,改稱瓦房店鎮,隸屬復縣。此時復縣機關由復州遷回 瓦房店鎮。
新中國成立後,復縣初屬遼東省。
1954年8月1日遼西與遼東兩省合並為遼寧省,屬遼寧省。
1956年2月8日屬遼寧省遼陽專區。
1959年1月4日改屬遼寧省旅大市。
1966年3月16日改屬遼寧省遼南專區。
1968年12月26日撤遼南專區,復屬旅大市(1981年2月改稱大連市)。
1985年1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復縣,建瓦房店市(縣級)。
1985年4月1日瓦房店市正式成立,為遼寧省所轄的縣級市,由遼寧省大連市代管。
I. 復州城民間故事全集
民間故事是民間文學中的重要門類之一。從廣義上講,民間故事就是勞動人民創作並傳播的、具有虛構內容的散文形式的口頭文學作品,是所有民間散文作品的通稱,有的地方叫「瞎話」、「古話」、「古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