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地理流程圖

地理流程圖

發布時間: 2021-08-04 07:43:24

1. 天文觀測活動的流程圖(社團)

出發
黑暗中探險
走進黑暗
黑暗有多大
如何使用星圖
明亮還是昏暗
恆星
星空天體
北天星圖
1~3月的星空
4~6月的星空
7~9月的星空
10~12月的星空
南天星圖
1~3月的星空
4~6月的星空
7~9月的星空
10~12月的星空
月球、太陽和行星
活動簡介

「學與做」天文社在2009年3月—2011年2月,開展尋星科技實踐活動中,利用學校現有的天文設備,查閱分析了各種天象,制定了每月實踐計劃,舉行了六十多場觀察活動,拍攝了上千張天文照片,記錄了各種天文現象,撰寫了多篇天文報告……引起當地多家媒體關注和報道,受到大家的好評。

活動背景

從1609年到2009年,歷史從伽利略第一次將望遠鏡用於天文觀測至今已走過了四百年。這是望遠鏡光榮與夢想的四百年,是人類宇宙觀不斷發展的四百年,是人類的目光走向137億光年的四百年。為紀念望遠鏡用於天文觀測這一事件,聯合國宣布將2009年定為國際天文年。

2009國際天文年(IYA2009)是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共同發起的全球性天文活動,幫助人們重新認識他們在宇宙中的位置,從而激發個人的探索發現精神。中國2009國際天文年活動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於2009年1月10日在北京天文館舉行,將圍繞「探索我們的宇宙」這一主題開展系列紀念活動、學術活動以及科普活動。

溫州三中自實施《「學與做」科技特色項目》以來,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天文設備——天狼系列望遠鏡20台、天文尋星座觀測儀12台、固定天文觀測場所等等,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已經把《天文觀測》作為校本課程在全校學生中開設,內容包括:觀測訓練,熟練組裝和使用天文望遠鏡,學會導星、觀測一些常見天體如太陽、月球、大行星,認星;課堂探究天象成因,用模型建立天文空間概念;重要天象觀測如日食、月食、行星合月等罕見天象;撰寫專題觀測報告;天體攝影,綜合使用學過的知識和技能拍攝天體照片;天文小製作如製作望遠鏡、活動星圖、簡易世界時區計算器、日晷及改裝觀測儀器;組織參加有關的全國、市、區天文活動。

2009年國際天文年裡,溫州三中開展了「探索我們的星空」為主題的一系列尋星科技實踐活動。

活動目的

1.知識目標:①通過查找收集天文報道和相關領域的最新科學成果、研究進展,了解天文研究的發展現狀;②通過研究實踐及各種專業天文講座,提升學生的天文知識;③通過宣傳天文學中令人激動的發現,增進學生對基礎科學中宇宙知識的了解。

2.科學方法和技能目標:①通過學校天文觀測系列活動和路邊天文系列活動,使學生掌握天文器材的基本使用以及基本的天文拍攝和天文觀測記錄方法;②通過利用不同的材料,如橡皮泥、陶土、廢舊材料、海綿、塑料、泡模板、綵帶、彩沙、彩紙等,製作神舟飛船、活動星圖、日晷、天球儀、月球儀、太陽系等,使學生學會建立模型理解知識的方法;③通過開展天文繪畫、心中的宇宙徵文、天文知識手抄報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讀、寫、畫等水平,提高學生的想像能力、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④通過開展課題研究,展開一系列的調查活動,提高學生們的社會實踐能力、交往能力及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目標:①通過各種觀察活動,使學生對遙遠的天文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②將調查成果報告與其它主題活動相結合,在社會上做全面推廣,培養學生「愛護星空」的意識。

活動方法

本實踐活動以「實踐探究」和「觀察研究法」為主,其它綜合方法為輔。

基於本實踐活動的特點,對實踐活動的內容、實施辦法及操作過程、效果進行仔細觀察分析,及時反饋改進,反復、不斷地總結成功經驗,同時,輔之以經驗總結法、文獻研究法、社會實踐法等。

活動實施步驟

在了解了中國2009國際天文年活動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於2009年1月10日在北京天文館舉行,將圍繞「探索我們的宇宙」這一主題開展系列科普活動後,「學與做」天文社的師生們,決心以此為契機,提出「探索星空」的科技實踐活動,使我校的天文科普教育工作再上一個新的台階。

活動記錄

學校「學與做」天文社,根據提出的目標,按照制定的實施步驟,設計觀測記錄表,在課堂內外以社團、學校選修課等多種形式,有序地開展了各項天文觀測活動達60多次,特別是2009年7月「學與做」實驗班學生見證日全食觀察活動,2009年10月「邀您攬月 共慶60華誕」路邊天文觀測活動,2010年1月「日食觀測活動」,2010年12月「與您分享月食」路邊觀測活動等等。現選摘5次觀測簡要記錄如下:

1.學生練習使用天文望遠鏡活動

時間
2009年6月7日
人物
7年級天文選修課學生
地點
實驗樓樓頂








天文望遠鏡是用來觀測星空的,利用它能大大開拓我們天文觀測的視野。但你知道如何組裝天文望遠鏡嗎?如何用天文望遠鏡來觀測嗎?今天我們天文選修課的學生就學習組裝天文望遠鏡,在學校天頂練習使用天文望遠鏡。學生第一次接觸天文望遠鏡,剛開始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搭,到後來就基本能找准目標的。老師還公布組裝觀測天文望遠鏡的評分標准:安裝部分——望遠鏡的安裝要迅速、准確,能准確說出各部分名稱及用途,在安裝准確的前提下按安裝速度排名次;觀測部分——首先把極軸調試到指向北極,再用尋星鏡尋找目標。觀測時目標可以互換;在規定時間內尋找目標多且用時少者為優勝。老師還要求我們要不斷地練習熟練掌握,下次開展比賽。

活動小結
1.天文望遠鏡的每個零件都不能少,少了就達不到最佳觀測效果;

2.學會了組裝天文望遠鏡感覺到很自豪,但是還不夠熟練,希望能有機會多次使用它;

3.自己通過天文望遠鏡觀察事物,感覺到很自豪;渴望利用天文望遠鏡觀察月亮、太陽等星體。

2.7月22日溫州三中「學與做」實驗班學生見證日全食

時間
2009年7月22上午
人物
「學與做」實驗班學生和家長
地點
實驗樓樓頂








連日來,有關日食的新聞、趣話等等報道頻繁。7月22日是天文史上難得的一天,離日食初虧還有近40多分鍾,我們也不是閑著的,大家准備了4台天文望遠鏡,利用這個40多分鍾組裝完成了4台天文望遠鏡。同學們最後調節好4台天文望遠鏡,全都對准著耀眼綻放、高高在上的太陽,已經進入了大家的觀察視野,月亮進入了我的視野。哇,像是換了一副面貌,跟我們平時用肉眼看到的不一樣。整個月亮好像被什麼線和點畫得滿滿的,都是圈圈,有大的,有小的,又像是被什麼銳器敲擊過似的,好奇怪啊!有些同學就直接利用製作的多層底片簡易的觀察裝備,透過土裝備,也有準備了特製的墨鏡,時刻關注著日食的發生。

在歷時2個小時的時間里,實驗班學生和家長在老師的指導下親身體驗這500年一遇的「大全食」帶來的震撼之美。








這次日食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回憶,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了日食成因和其他日食知識,這是一次非常好的「日食課堂」,同時也讓我們鞏固了以前模糊的學習內容。天氣雖熱,但同學們的熱情高昂、興趣盎然。這種積極、樂觀探索的精神在今後的學習中值得提倡。(學生撰寫的天文日記和拍攝的日食作品在省市天文比賽中多項作品獲獎。)

3.10月3日天文觀察記錄




2009年10月3日晚16點-20點,農歷8月十五,滿月。
人物
金鍵豪、陳傑、金益鳴、胡周翔、徐伊莉、陳翔、李浩、裘如意莎、鄭博韜、鄭茂軍
地點
馬鞍池公園








為紀念全球天文學100小時活動,溫州三中「學與做」天文社於2009年10月3日,在馬鞍池公園內舉行「邀您攬月 共慶60華誕」路邊天文觀測活動,利用3台天狼望遠鏡觀察月亮。當天為農歷8月初十五,月相為滿月月,觀察並拍攝記錄,同時向群眾傳授天文知識。

路邊天文」起源於1968年。當時,多布森教授帶著他的望遠鏡來到美國加州舊金山的街頭,邀路人一起通過望遠鏡欣賞星空。此後,「路邊天文」逐漸發展成一項全球性的大眾天文天文活動,本次恰逢國慶60周年,正值中秋佳節,群眾通過專業的望遠鏡,與月球一次親密的接觸,驚嘆不絕。

活動

小結
路邊天文活動雖然辛苦,但是吸引了許多群眾來觀看,從他們激動的心情中覺得我們的付出是很有意義,希望老師能多組織我們開展這些活動。

4.2010年1月3日 天文觀察記錄




2010年1月15日下午3點,日環食
人物
七年級3班天文社成員等
地點
學校樓頂








據資料記錄這次日環食(2010年1月15日)是三千年裡持續時間最長的日食。在最佳觀測地點(在環食中心線上,且天氣預報日環食時天氣較好)Kenya(非洲東部)環食過程(指環食相甚至會持續8.5分鍾。由於地理原因,溫州只能看到日偏食,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對於這一天文奇觀的觀看熱情。我校天文社成員早早地在實驗樓頂,架好三台天文望遠鏡和十幾台小型的日食觀測鏡,期待著又一場天文視覺盛宴的到來。

活動小結
通過觀測活動,我們又一次感受日食的魅力,因為發生在日落的時間段,看這月球擋住太陽,太陽像被天狗咬了一口,就這樣下山了,大大激發了我們天文觀測的熱情。

5.2010年12月21日天文觀察記錄

時間
2010年12月21日晚6點 農歷十五帶食月出
人物
七年級(6)班

天文社成員等
地點
馬鞍池公園








晚上將在天空上演18年一遇的月全食奇觀,我們7(6)班學生是初次參加路邊天文觀測活動,首先在操場練習使用天文望遠鏡,調試了12台天文望遠鏡,發現存在以下問題:(1)螺絲缺少較多;(2)鏡筒焦距有偏差。然後我們在馬鞍池公園的廣場上架起4台專業的天文望遠鏡。由於地理位置原因,觀測到的是月偏食的部分過程,觀測同時,我們還向過往市民介紹月食和天文望遠鏡的知識,市民們也很好奇地通過天文望遠鏡觀看月食過程。我們為能用所學知識服務群眾而感到自豪。

活動小結
通過觀測活動,我們親眼目睹了月食的奇觀。在公園里舉行,吸引了很多市民來觀測,他們對在農歷十五齣現的月食現象也感到很好奇,睜著使用天文望遠鏡,目睹帶食月初的奇妙景象,而且時不時地問了我們很多問題,我們儼然成了天文的小老師,感覺很自豪。同時把溫州電視台也吸引來了,對我們天文社的活動進行了專門報道。

每一次開展的觀測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總結能力。結合課本中所學的知識,使他們完成了對事物的認識從感性到理性的提升,同時激發了他們對學習天文學習的興趣和嚮往,另外在開展的路邊天文活動中受到社會的好評,《溫州教育網》、《溫州都市報》、《溫州商報》、《溫州日報》、《溫州都市頻道》等媒體相繼報道我校天文社的觀測實踐活動。

活動的收獲和體會

通過開展「探索我們的星空」尋星實踐活動,參加的學生都寫出心得體會,累計文字達2萬多文字。學生在活動中鍛煉了社會實踐能力,培養了創新精神和科學素養,增強了學習實踐天文科普知識的濃厚興趣,還體驗到實踐的意義,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中不斷走向成熟。

我們與天文愛好者一起呼籲:

如果你是個天文觀測的新手

如果你是資深的天文愛好者

如果你是天文學家

如果你是教育工作者

如果你是科學記者

如果你有新的想法

如果你想成為國際天文年的合作者

請不要遲疑

加入我們

行動起來

幫助更多的人和我們一起仰望星空

望採納
望採納
望採納

2. 求助 這種流程圖要用什麼軟體才能畫出來

Microsoft Office Visio
專業畫流程和示意圖
protel 畫出的圖是有電氣聯系的。不是示意圖。

3. 地理思維導圖包括哪些表達方式

地理思維導圖包括很多方式,一種意識性的表達,還有一種口頭上的

4. 地理學科在研學中要遵循的四個基本步驟是什麼

第一步 理解界定問題 學生利用有關知識背景,把問題情景與自己的認知結構聯系起來,探尋發現問題,理解問題的性質和條件,刪繁就簡抓住本質,辨別並界定問題的思考。具體思路如下:
①我們要解決什麼問題?
②我們為什麼要研究它?有什麼意義?
③我們對研究的問題已有了哪些了解?
④我們能做什麼樣的預測或假設?
⑤我們應以什麼為中心展開研究?可從哪些方面展開研究?

第二步 尋求研究思路 學生在理解界定問題並作出預測或假設基礎上,對探究體驗過程(重點是問題研究方案的選擇和設計,包括實施研究的途經、形式、方法和技巧等)展開的思考。具體思路如下:
①我們打算怎樣進行研究?可用哪些方法?
②我們怎樣分工才能最大限度發揮人力、物力的作用?
③我們需要哪些資料?用誰的?哪裡的?怎樣獲得?
④獲取的資料與研究的問題有什麼聯系?對問題的解決有多大作用?
⑤我們怎樣篩選獲得的資料?怎樣進行分類整理?

第三步 嘗試表證結論 學生運用已收集並整理的能支持預測和假設的實證資料,以合作和單獨的方式嘗試研討交流得出結論,展開對問題的預測和假設驗證,並表達研究成果的思考。具體思路如下:
①我們用收集並整理的實證資料能得出什麼結論?
②這些結論與我們的預測或假設有哪些異同點?
③如果得出的結論與問題假設有太多不吻合,我們怎樣重新研究?
④我們用什麼形式表達已被驗證的結論?怎樣表達?

第四步 考慮社會實踐 學生對研究的問題形成了成熟的觀點後,運用自己的研究成果積極參與相關問題的社會決策,開展相應社會實踐行動的思考。具體思路如下:
①關於這個問題研究成果我們能做什麼?怎樣做才能對課堂上的、學校里的、乃至社區中的決策有所貢獻?
②我們怎樣才能使其他人了解我們的行動?可開展什麼樣的活動?
③我們怎樣才能有助於或影響社區和主管部門決策?應該做什麼?

5. 求 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工作流程圖、不動產測繪工作流程圖

從目前就業形勢來看:國家大力開展公路建設、高鐵建設等,工程測量技術優勢會比較大,畢業後①、當工程監理,工資還是挺高的②、可以進單位實習—當官;③、做個真正的建築工程師,或自己開公司(機會比較小),最好說多一句,女生有的選的話,盡量不要進這個行業,辛苦活來的。測繪工程專業就業方向測繪工程專業畢業生適宜到測繪局系統、科研單位從事工程測量、科學研究工作,到各種工程建設部門(電力、水利、城建、軍事、能源、交通等)和有關的工礦企業(如金屬礦山、石油、地質、煤炭等)從事勘測、施工與營運方面的測量工作測可從事的崗位有:土建工程師、土木土建工程師、測量員、測量工程師、機械工程師、測繪工程師、施工員、gis開發工程師、技術支持工程師、銷售工程師、測繪測量師、項目經理。測繪工程專業就業前景進入新世紀,隨著信息革命的深入,人們迫切地需要更為方便、快捷、准確、實時地獲取全球信息,測繪工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必將會有巨大發展前景,同時地理信息系統GIS也將得到充分地發展,真正實現「所見即所得」的地理信息管理模式,極大地方便人們的應用。這些都將推動測繪工程產業化的進程,測繪工程必將成為一個高技術、高收入的職業,前景看好。總體而言,測繪工程專業畢業生具有極其廣泛的工作可選范圍,工作也都是比較好的。而且,由於測繪行業形成和走俏,相關專業技術人才持續走俏,畢業生是完全可以從容就業,並找到理想工作的。當然有個前提:你得是塊材料,得掌握了過硬的知識和技能。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測量平差與計算機程序設計、數字化測圖技術、控制測量與GPS測量技術、攝影測量、解析攝影測量、遙感技術及應用、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及應用、地形測量及實習、像片判讀調繪實習、數字攝影測量及實習、畢業綜合實訓與畢業設計等課程。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專業要求學生掌握像片判讀調繪、控制、數字攝影測量、遙感圖像分析的技能。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專業培養掌握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專業必需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從事攝影測量及其應用領域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專業就業方向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專業畢業的學生可以選擇區測繪、國土、交通、規劃、建設、水利水電、地礦、氣象、煤炭、房產、石油化工、園林等行業部門從事測量與遙感技術應用工作。還可到政府部門、基礎測繪與地理信息部門、攝影測量與遙感、地理信息企事業單位從事基礎測繪產品生產、航測與遙感制圖、地理國情調查與監測等工作。還可以在測繪、水利水電、地礦、交通、城鎮規劃、市政建設、房產、農業、林業、國土資源利用等部門,從事地形圖測繪、像片控制測量、像片調繪、航測內業成圖、遙感圖像處理等生產工作和組織管理工作。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專業就業前景隨著高空間解析度、高光譜、多角度、多時相、全天候的遙感對地觀測技術的發展攝影測量與遙感在為國家制定重大決策提供信息保障、資源調查、環境保護、災害監測、重大工程、現代戰爭和國防建設等許多領域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本學科適應現代空間信息技術和國家信息產業發展需要,畢業生的社會需求量大,專業就業面廣。一般就職於政府部門或行業管理機構、高等院校或科研單位、軟體開發公司等。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的發展使空間定位從靜態擴展到動態定位精度大大提高;航空航天遙感技術的進步提供了快速獲取信息的手段地理信息的現勢性不斷增強;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向實用化的方向發展拓展了地理信息應用的領域;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地理信息產品的技術含量和網路化服務能力不斷提高加速了地理信息產業發展。我國的測繪事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需要有大批量的高科技人才。

6. 有沒有地理信息可視化的繪圖軟體

Edrawmax可以用來製作網路圖,操作簡單,內置的模板,也可以繪制流程圖,思維導圖。

熱點內容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
班主任培養總結 發布:2025-07-04 14:40:37 瀏覽:89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7-04 12:20:45 瀏覽: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