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化學突觸的構成

化學突觸的構成

發布時間: 2021-08-04 07:56:15

『壹』 化學性突觸的構成怎麼

化學性突觸的構成怎麼寫
突觸前部(presynapticelement)神經元軸突終末呈球狀膨大,軸膜增厚形成突觸前膜(presynapticmembrane) 厚約6~7nm.在突觸前膜部位的胞漿內,含有許多突觸小泡(synapticvesicle)以及一些微絲和微管、線粒體和滑面內質網等.
突觸後部(postsynapticelement)多為突觸後神經元的胞體膜或樹突膜,與突觸前膜相對應部分增厚,形成突觸後膜(postsynapticmembrane).厚為20~50nm,比突觸前膜厚,在後膜具
有受體和化學門控的離子通道.
突觸間隙(synapticspace)是位於突觸前、後膜之間的細胞外間隙,寬約20~30nm,其中含糖胺多糖(如唾液酸)和糖蛋白等,這些化學成分能和神經遞質結合,促進遞質由前膜移向後膜,使其不向外擴散或消除多餘的遞質.
化學性突觸,依靠突觸前神經元末梢釋放特殊化學物質作為傳遞信息的媒介來影響突觸後神經元.和電突觸區別主要在於前神經元釋放的物質不同,電突觸是依靠突觸前神經末梢的生物電和離子交換直接傳遞信息.特點:以神經遞質為媒介,單向傳導 化學性突觸是由突觸前成份,突觸後成份和突觸間隙組成因為電突觸的傳導速度快,所以在人體保留下來,以便完成某些不是非常復雜但是要求速度的工作.

『貳』 突觸由哪三部分構成

突觸前膜、突觸間隙和突觸後膜.
突觸(synapse):兩個神經元之間或神經元與效應器細胞之間相互接觸、並藉以傳遞信息的部位。突觸一詞首先由英國神經生理學家C.S.謝靈頓於1897年研究脊髓反射時引入生理學,用以表示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元之間相互接觸並實 現功能聯系的部位。而後,又被推廣用來表示神經與效應器細胞間的功能關系部位。Synapse來自希臘語,原意是接觸或接點。
突觸前細胞藉助化學信號,即遞質(見神經遞質),將信息轉送到突觸後細胞者,稱化學突觸,藉助於電信號傳遞信息者,稱電突觸。在哺乳動物進行突觸傳遞的幾乎都是化學突觸;電突觸主要見於魚類和兩棲類。根據突觸前細胞傳來的信號,是使突觸後細胞的興奮性上升或產生興奮還是使其興奮性下降或不易產生興奮,化學和電突觸都又相應地被分為興奮性突觸和抑制性突觸。使下一個神經元產生興奮的為興奮性突觸,對下一個神經元產生抑制效應的為抑制性突觸。
化學突觸或電突觸均由突觸前膜、突觸後膜以及兩膜間的窄縫——突觸間隙所構成,但兩者有著明顯差異。胞體與胞體、樹突與樹突以及軸突與軸突之間都有突觸形成,但常見的是某神經元的軸突與另一神經元的樹突間所形成的軸突-樹突突觸,以及與胞體形成的軸突-胞體突觸。
螯蝦腹神經索中,外側與運動巨大纖維間形成的突觸便是興奮性電突觸。在螯蝦螯肢開肌上既有興奮性,也有抑制性化學突觸。此外,尚發現一些同時是化學又是電的混合突觸。

『叄』 化學性突觸電鏡下包括那三部分

電鏡下化學性突觸由三部分組成:(1)突觸前成分:一般是前一個神經元的軸突終末膨內大部分,有突觸小泡,容內含神經遞質,與下一個神經元接觸部位的細胞膜為突觸前膜。(2)突觸後成分:是後一神經元或效應細胞與突觸前成分相對應的局部區域。該處的細胞膜增厚,為突觸後膜,含有能與神經遞質特異性結合的受體。(3)突觸間隙:是突觸前膜與突觸後膜之間的狹窄間隙。

『肆』 化學性突觸超微結構的構成

別的我也幫不到,我也不太懂 http://..com/question/173320230.html 區別 http://iask.sina.com.cn/b/14501423.html 還有定義: http://ke..com/view/23577.htm

『伍』 什麼是突觸,化學性突觸的基本結構包括

神經元與神經元或神經元與非神經細胞之間的特殊連接稱突觸。
電鏡下突觸分電突觸和化學性突觸。化學性突觸的電鏡由突觸前膜、突觸間隙與突觸後膜三部分。

『陸』 突觸由什麼構成

在光學顯微鏡下,一個神經元的軸突末梢經過多次分支,最後每一小支的末端膨大呈杯狀或球狀,叫做突觸小體。這些突觸小體可以與多個神經元的細胞體或樹突相接觸,形成突觸。

從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看到,這種突觸是由突觸前膜、突觸間隙和突觸後膜三部分構成。

電鏡下觀察無脊椎動物和低等脊椎動物的神經組織時,發現神經元之間的任何一部分都可以彼此形成突觸,如樹突-樹突型突觸、樹突-胞體型突觸和胞體-胞體型突觸等。但這三種突觸常為生物電傳遞突觸,其結構特徵是突觸間隙極窄,只有約20~30埃。它們聯接的形式為低電阻的縫隙連接。

(6)化學突觸的構成擴展閱讀

突觸分類:

1、電突觸

在突觸前神經元(神經末端)與突觸後神經元之間存在著電緊張偶聯(electrotonic coupling),突觸前產生的活動電流一部分向突觸後流入,使興奮性發生變化,這種型的突觸稱為電突觸。突觸前膜與突觸後膜間以間隙連接相連,兩胞膜之間以原生質相通,神經沖動直接通過。

見於腔腸動物,蚯蚓,蝦,軟體動物等無脊椎動物,也存在於平滑肌之間,心肌細胞之間,感受器細胞與感覺神經元之間。

2、化學性突觸

由突觸前部,突觸間隙,突觸後部三部分構成。無脊椎動物中,軸突多於其他神經元的樹突形成突觸。而在脊椎動物中,軸突可與樹突相連,但更多的與胞體相連形成突觸。

熱點內容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
班主任培養總結 發布:2025-07-04 14:40:37 瀏覽:89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7-04 12:20:45 瀏覽: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