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雁盪山的歷史

雁盪山的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8-04 10:04:52

⑴ 與雁盪山有關的傳說,要有趣點的

這個小故事講的是關於:雁盪山的來歷。

曾經煉五色石補天的女媧氏,一天巡視四方,來到西北高原上的大澤旁邊,只見周圍蘆葦叢生,澤內荷花盛開,美麗極了。

女媧氏繞過沙灘,伸手採摘了兩朵金色蓮花和一朵五色荷花,插在髻旁。她正要走時,忽然一陣大風吹來,把她髻上的三朵花兒一齊吹向天空,直向東南海邊飄去。花兒飄呀,飄呀,飄到了大海邊上的兩越上空才落下來。兩朵金色蓮花就變為金華山和天台山華頂峰;那朵五色荷花則變為一座「芙蓉山」了。因為「芙蓉」也就是荷花,所以才有這個雅稱。這朵五色荷花有一百零八瓣,「芙蓉山」也剛好有一百零八峰。但其中有幾個是雙峰並立的,只取了一個名,因此人們只說是「百二奇峰」。

女媧氏見三山落成,滿心歡喜。過了許多年以後,一天,她偶然遙望東南,不禁大驚失色。原來,那座美麗的「芙蓉山」不知在什麼時候已被怪獸「鑿齒」咬了三十六個大洞和許多小洞,地面上也被挖掘了幾道深坑,正在滔滔地流著水哩。女禍氏知道,這「鑿齒」的門齒,足有三尺長,象鑿頭般銳利,厲害非凡,很難對付。她只好求玉皇大帝幫助除害。這玉皇大帝是天皇氏的化身,他就命令地皇氏的姊姊和阿姨——雨姊和風姨前去除害。雨姊、風姨迅速跟隨女媧氏來到了凡間。霎時間,狂風怒號,大雨如注,地面上洪水橫流。

那「鑿齒」便被這場洪水驅逐到遠方去了。從此之後,「芙蓉山」便留下了四十六洞、十七瀑、七溪一澗和十三坑,山頂上也出現了一個碧水粼粼的大湖。

女媧氏把「鑿齒」趕跑之後,還不放心,怕它日後重來為害,就到大澤邊去采了幾枝蘆葦,圍在「芙蓉山」周圍,象是砌了天塹城牆一樣,把「芙蓉山」與世隔絕開來。

歲月飛逝。這座美麗的「芙蓉山」矗立於東南大海邊上,不覺已過了十萬零八千年,依然不為世人知曉。到後來,山外圍的蘆葦漸漸消失,山徑也就逐漸開出來了。只有山頂的大湖畔仍舊蘆葦叢生,南歸的秋雁都紛紛在這里停留棲宿。於是,人們便把這座「芙蓉山」改稱為「雁盪

⑵ 雁盪山簡介的內容是什麼

雁盪山坐落於浙江省溫州樂清境內。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十大名山之一。因「山頂有湖,蘆葦叢生,秋雁宿之」故而山以鳥名。雁盪山根植於東海,山水形勝,以峰、瀑、洞、嶂見長,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史稱「東南第一山」。開山鑿勝,發軔於南北朝,興盛於唐宋,文化底蘊豐厚。

雁盪山形成於1.2億年前,是一座典型的白堊紀流紋質古火山,全山總面積450平方公里,景點550多處,辟有八大景區,其中靈峰、靈岩、大龍湫精華薈萃,被稱為「雁盪三絕」。雁盪山有著獨特的品格,「日景耐看、夜景消魂」。「觀山景、嘗海鮮」,「一景多變,移步換形」。這是它區別於中國其他名山大川的三大特色。

美學價值:

作為我國歷史悠久的「寰中絕勝」、「天下奇秀」的名山,雁盪山自有其自身的山水美學特色。雁盪山由於地形復雜、景象豐富、一景多象等景觀特點,所以雁盪山最突出的形象美的特點還是奇。

雁盪山奇在什麼地方?奇在流紋岩特有的造型上;奇在自然景觀非同尋常、出人意料、變幻莫測之美上;奇在摩天劈地、拔自絕壑的峰;奇在倚大高地、氣勢磅礴的嶂上;奇在奪人心魄的大大小小的瀑布上。

雁盪景觀,奇聞天下,但不只是在奇。還有雁湖崗、龍湫背之雄偉;雲洞棧道之險;仙溪、清江山水之秀。初月谷、鳴玉溪、靈岩及諸多洞穴景觀之幽冥。登上百崗尖,俯瞰百座山岡於腳下,領略「山登絕頂我為峰」的高曠,下至海濱、樂清灣,欣賞「海到盡頭天作岸」的平曠景觀,都是美的享受。

難怪畫家潘天壽評雁盪山景觀的「怪誕高華,令人不能想像」。

文化價值:

雁盪山大尺度的奇特景觀形象,給詩人、畫家、文人學士以強烈的美感和靈感。於此賦詩作畫,留下大批作品,其中詩詞5000多首,以及龍鼻洞等400多處摩崖石刻,還有南閣牌坊等歷史古跡,都是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雁盪山造型地貌,也對科學家產生了強烈的啟智作用,如北宋科學家沈括游雁盪山後得出了流水對地形侵蝕作用的學說,這比歐洲學術界關於侵蝕學說的提出早600多年。現代地質學研究表明,雁盪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義的典型的白堊紀流紋質古火山--破火山。它的科學價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義。清人施元孚游寢雁盪山十年後提出「游山說」,說的是中國古代游覽山水活動中回歸自然,與大自然精神往來的精神文化活動的經驗總結,這與清末學者魏源提出的「游山學」是一致的,也是值得總結的山水文化遺產。

科學價值:

雁盪山是大自然解剖的一座白堊紀破火山立體型模型,是流紋質火山岩自然博物館。雁盪山破火山全球性突變事件具有時間與空間的獨特性,在西太平洋亞洲大陸邊緣巨型火山(岩)帶中具普遍性與代表性,是研究大陸邊緣岩漿作用深部地質過程的天然深鑽。

⑶ 雁盪山如何形成的

雁盪山系是由中生代、白堊紀的火山爆發所形成,距今約有1.2億年,核心區全由厚流紋岩組成。是古太平洋伊邪那岐板塊向亞州大陸俯沖過程中,地殼、地幔相互作用的產物,屬環太平洋亞州大陸邊緣火山帶中一座白堊紀流紋質破火山,經斷裂切割抬升而成為典型性的破火山立體模型。

同時也是世界范圍內這一年代中最具典型性、最具完整性的座古火山,噴發年代早於太平洋安第斯山火山帶、美國西部火山帶和俄羅斯遠東火山帶。

先後噴發過四次和一次岩漿侵入,形成了四個火山岩石地層和一個岩漿侵入岩石地層,被世界地質學界稱為「古火山博物館」、「是一本記錄復活型破火山的書」和「雁盪山地貌」。

(3)雁盪山的歷史擴展閱讀:

組成雁盪山奇峰怪石的岩質主要是火山噴發形成的的低硅流紋質熔結凝灰岩和侵人岩漿形成的石英正長岩。

雁盪山在火山噴發形成之後,沒有沉積變形,而是經斷裂深切、抬升、崩落等地質作用形成了目前這種垂直節理發育、岩石裸露、穹崖巨谷、奇峰怪石峭拔險怪、雕鏤百態和天生橋的地貌特徵。

雁盪山屬括蒼山系支脈南端,整體山勢東北、西南走向。山峰高大,高差通常在二百米左右,百崗尖、雁湖尖、凌雲尖、烏岩尖,合稱「雁盪四尖」。

主峰百岡尖,由三尖合成,東尖較低,西尖最高,海拔1150米,與西部海拔1056米的雁湖尖雄武屹立於雁盪山腹地,統領周圍連綿起伏百來山峰。

⑷ 雁盪山還有什麼傳說

http://..com/question/11516223.html?fr=qrl3

⑸ 雁盪山名字由來的傳說、

雁盪山 以山水奇秀聞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史稱「東南第一山」。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盪,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盪。

⑹ 雁盪山詳細介紹

雁盪山系綿延數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為北雁盪山、中雁盪山、南雁盪山、西雁盪山(澤雅)、東雁盪山(洞頭半屏山),通常所說的雁盪山風景區主要是指樂清市境內的北雁盪山。由於處在古火山頻繁活動的地帶,山體呈現出獨具特色的峰、柱、墩、洞、壁等奇岩怪石,稱得上是一個造型地貌博物館。雁盪山造型地貌,也對科學家產生了強烈的啟智作用,如北宋科學家沈括游雁盪山後得出了流水對地形侵蝕作用的學說,這比歐洲學術界關於侵蝕學說的提出早600多年。現代地質學研究表明,雁盪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義的典型的白堊紀流紋質古火山——破火山。它的科學價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義。清人施元孚游寢雁盪山十年後提出「游山說」,說的是中國古代游覽山水活動中回歸自然,與大自然精神往來的精神文化活動的經驗總結,這與清末學者魏源提出的「游山學」是一致的,也是值得總結的山水文化遺產。

⑺ 南雁盪山的歷史沿革

南雁開發始於唐代中期,盛於五代、兩宋。唐宗室李皋任溫州長史時,曾作《游南雁盪山》詩。五代時高僧願齊結茅其間。吳越王錢氏「因建普照道場,盡以平陽一鄉之賦贍之」。北宋時建會文閣,後稱會文書院,南宋理學家朱熹曾來此講學,一時人文薈萃。據史料記載,人文景觀僅就古建築而言,就有13古剎、18庵、12院、3亭8堂、2洞2樓、1廟1壇。儒、釋、逍三教遺址四布,歷代摩崖石刻碑記林立。
明人蔡芳《南雁盪山記》載:「東甌雁盪,為天下名山。山有二,其南在平陽者出名尤蚤(早)……」南雁盪山開發史最早可追溯到1580多年前的南朝劉宋時期,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任永嘉太守,曾經過平陽縣嶺門山(撰有《游嶺門山詩》),並游覽了現屬南雁盪山五大景區內的赤岩山。清人張綦毋有詩記其事:「謝公遺跡想追攀,何處堪乘興往還。梔子花開樓石渡,甘蕉林滿赤岩山。」
到了771年(唐大歷六年),溫州李庭等人入山砍柴迷路,發現一處世外桃源式的地方。唐代詩人顧況在《仙游記》中有詳細描述。明人姜准據該文中「約在甌閩之間」等句,指出當為南雁盪山。唐人吳畦、李皋、路應、吳璋、薛正明等有相關詩文作品傳世。
五代時期是南雁盪山正式開發之始。據《方輿勝覽》所載,高僧願齊「聞平陽明王峰頂有雁盪,天晴則鍾梵相聞。杖錫往訪,喜曰:『此山水盡處,龍雁所居,豈非西域書所謂諾詎羅震旦雁盪龍湫者耶?』結茅其間。」吳越王錢俶資助他在南雁盪山建造普照道場等十八座庵寺,還劃出平陽一縣賦稅供其使用。願齊也就成了南雁盪山開山祖師。
到宋代,陳經正、陳經邦兄弟創辦會文書院,文風大盛。南雁盪山也逐漸成為儒、釋、道三教薈萃之地。張九成、王十朋、朱熹等名人都曾慕名來訪,並留下題詠。
從元明至清初漫長的歲月里,由於戰患、遷界等多種原因,南雁盪山遭冷落。直至清末光緒(清德宗年號,1875~1908)年間,「南雁主人」陳少文帶頭重建會文書院,後又建成棣萼世輝樓。仙姑洞與觀音洞寺觀建築也經過整修。順溪景區也得到進一步開發。從此,南雁盪山又開始復興。
1918年,周喟總結了前人成果,編纂的《南雁盪山志》刊出,詳細介紹了南雁盪山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掌故。南雁盪山的影響力得到了擴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南雁盪山受到了政府的重視與人民的喜愛。1985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將南雁盪山風景名勝區列為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後又將南雁盪山作為第二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推薦候選單位上報國務院。1989年5月,國務院在審批雁盪山總體規劃時明確指出,雁盪山風景名勝區由北雁盪、中雁盪和南雁盪三大景區組成,同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後改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7年8月,南雁盪山順利通過國家旅遊局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等級評定。

熱點內容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
班主任培養總結 發布:2025-07-04 14:40:37 瀏覽:89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7-04 12:20:45 瀏覽:578
怎麼去掉雙下巴 發布:2025-07-04 07:30:04 瀏覽:14
男孩性教育書籍 發布:2025-07-04 06:45:07 瀏覽:727
九年級上冊歷史復習 發布:2025-07-04 04:12:15 瀏覽: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