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分離雜質
Ⅰ 如何分離雜質
物質的分離是把原混合物中各成份一一分開,並恢復原樣品.其基本方法有:
一、 物理方法
1、過濾法:適用於不溶於液體的固體與液體的分離.
2、結晶法:適用於可溶性固體與液體的分離.具體方法有兩種.
① 降溫結晶法:適用於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的固態物質的分離或提純.
② 蒸發結晶法:適用於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大固體物質的分離或提純.
二、 化學方法:
1、原則:
①「不增、不減、易分」:
不增即最終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不減是除雜結果不應使所需物質減少;
易分是加入試劑後,使雜質轉化為沉澱、氣體和水等與所需物質易於分離.
②先除雜後乾燥.
2、方法:
① 吸收法:如一氧化碳混有二氧化碳可用氫氧化鈉等鹼性溶液吸收;
② 沉澱法:如氯化鉀中混有氯化鎂可加氫氧化鉀溶液,再過濾;
③ 溶解法:如銅中混有氧化銅可加入過量的鹽酸,再過濾;
④ 轉化法:如銅中混有鋅可加硫酸銅溶液再過濾;
⑤ 氣化法:如氯化鈉中混有碳酸鈉可加入過量鹽酸,再蒸發結晶;
⑥ 加熱法:如氧化鈣中混有碳酸鈣可高溫灼燒;
Ⅱ 分離和提純物質就是要除掉雜質。化學上所指的雜志都是有害的和無價的嗎你怎
是的,工業生產中有雜質會使催化劑中毒
Ⅲ 化學中的物質分離提純。。。
分離物質與提純物質的相同點是被分離和提純的都是(混合物)。分離物質要求(最後能得到原混合物組成中的各物質),而提純只要求(得到主要成分),雜質不一定(要求回收),但不能(引入新的雜質)。所以提純物質的方法很多,可用(過濾、結晶)的物理方法,也可用化學方法,讓雜質參加化學反應變為(氣體)跑掉,變為(沉澱)過濾掉.
Ⅳ 初三化學,給你一種帶雜質的物質怎樣判斷用什麼試劑去分離雜質
根據除雜原則: ①不增,即在除去雜質的同時,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②不減,即不能減少被提純的物質; ③簡便,即分離操作簡便易行; ④易得,即除雜試劑價格便宜,容易得到; ⑤最好,即所選用的方法在保證除去雜質的同時,最好能增加被提純物質的量。 一、利用物理性質的差異1.溶解性差異法:如果提純物質與雜質在溶解性上有明顯差異時,可用溶解性差異法除雜。2.結晶法:若混合物中各組分在某一溶劑中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同時,可採用結晶法除雜。3.萃取分液法:利用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種溶劑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來,然後利用分液漏斗將其分開。4.升華法:把能夠升華的固體物質和不能揮發的固體物質分開。5.磁鐵法:利用磁鐵能把鐵吸引,可以把鐵從其他不能被鐵吸引的雜質中分離出來或從不能被鐵吸引的物質中把鐵雜質除去。6.滲析法:把混有離子或分子雜質的膠體裝入半透膜袋裡,並把袋放入溶劑中,從而使離子或分子從膠體溶液里分離的操作,叫做滲析。滲析法主要用來提純、精製液溶膠。7.蒸餾法:利用物質沸點不同,來分離互溶混合物。二、利用化學性質的差異1.熱分解法:對於穩定性差異較大的固體混合物,可採用熱分解法。2.氧化還原法:利用物質的氧化性與還原性,將雜質氧化或還原,使其轉化為易於分離的物質。3.絡合法:加入絡合劑,將雜質轉化為可溶性絡合物,使之易與所需的物質分離。4.沉澱法:用化學試劑將液體或氣體混合物中的雜質轉變為沉澱除去。5.酸鹼溶解法:利用固體雜質與酸或鹼反應的性質,將雜質轉變為可溶性的鹽而除去。6.酸、鹼洗滌法:利用雜質與酸或鹼反應的性質,將氣體混合物中的雜質分別轉入酸溶液或鹼溶液。
Ⅳ 初中化學除雜質原理是什麼
1.要知道除雜質的原則,除掉雜質的同時,不能生成新的雜質。
2.要背得物質的溶解性表,這樣才能很好、很快的找到形成沉澱的離子
例如氫氧化鈉忠混有碳酸鈉,陰離子不同,而碳酸根與很多的陽離子都能形成沉澱,常用的可以是氫氧化鈣。這樣,反應後就將碳酸鈉除掉,生成了氫氧化鈉,也不生成新的雜質。
將混合物中的幾種物質分開而分別得到較純凈的物質,這種方法叫做混合物的分離。將物質中混有的雜質除去而獲得純凈物質,叫提純或除雜。除雜題是初中化學的常見題,它靈活多變,可以綜合考察學生的解題能力。現列舉幾種方法:
1物理方法
1.l過濾法.原理:把不溶於液體的固體與液體通過過濾而分開的方法稱為過濾法。如:氯化鈣中含有少量碳酸鈣雜質,先將混合物加水溶解,由於氯化鈣溶於水,而碳酸鈣難溶於水,過濾除去雜質碳酸鈣,然後蒸發濾液,得到固體氯化鈣。如果要獲得雜質碳酸鈣,可洗滌烘乾。
練習1下列混合物可以用溶解、過濾、蒸發操作來分離的是:()
A.CaCO3CaOB.NaClKNO3C.NaNO3BaSO4D.KClKClO3
1.2結晶法.原理:幾種可溶性固態物質的混合物,根據它們在同一溶劑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趨勢不同,可用結晶的方法分離。例如:除去固體硝酸鉀中混有的氯化鈉雜質,先在較高溫度下製成硝酸鉀的飽和溶液,然後逐步冷卻,由於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顯著增大,溫度降低,大部分硝酸鉀成為晶體析出,而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得不顯著,所以大部分氯化鈉仍留在母液中,通過過濾把硝酸鉀和氨化鈉溶液分開。為進一步提純硝酸鉀,可再重復操作一次,叫重結晶或再結晶。
練習2下列混合物適宜用結晶法分離的是:()
A.NaNO3Na2CO3B.NaNO3NaClC.NaOHMg(OH)2D.NaClBaSO4
2.化學方法:原理
(一)、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反應,不與原物反應。
(二)、反應後不能帶入新的雜質。
(三)、反應後恢復原物狀態。
(四)、操作方法簡便易行。
初中常用化學除雜方法有以下幾種:
2.1沉澱法:使混合物中的雜質與適當試劑反應,生成沉澱通過過濾而除去。
練習3下列混合物可用沉澱法除去雜質(括弧內的物質是雜質)的是()
A.KNO3〔Ba(NO3)2〕B.NaCl〔KNO3〕C.NaNO3[NaCl]D.Ca(NO3)2[AgCl]
2.2化氣法:將混合物中的雜質與適當試劑反應變成氣體而除去。
如:硝酸鈉固體中含有少量碳酸鈉雜質,可將混合物加水溶解,再加入適量稀硝酸溶液,硝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硝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再蒸發濾液,獲得硝酸鈉固體。
練習4下列混合物中的雜質(括弧內的物質是雜質)適宜用氣體法除去的是:()
A.NaNO3〔Ba(NO3)2〕B.NaCl[Mg(OH)2]C.KNO3〔K2CO3〕D.Na2SO4〔MgSO4〕
2.3置換法:將混合物中的雜質與適量試劑通過發生置換反應而除去。如:硫酸鋅固體中含有少量硫酸銅雜質,可將混合物溶解之後,加人適量鋅粉,再過濾除去被置換出來的銅,蒸發濾液獲得硫酸銅固體。
練習5加入下列哪些物質可以除去硫酸亞鐵溶液中混有的少量雜質硫酸銅()
A.ZnB.FeC.CuD.Mg
練習6將混有少量鐵粉和鋅份的硫酸銅晶體溶於適量水,充分凈置過濾,結果是
A.濾出了混雜在其中的鐵粉B.濾出了混雜在其中的鋅粉C.濾出了一些銅粉D.什麼也沒濾出
2.4吸收法:兩種以上混合氣體中的雜質被某種溶劑或溶液吸收,而要提純的氣體不能被吸收時,可用此方法。
如: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時,可將混合氣體通過盛有氫氧化鈉的溶液。
2.5其它法:將混合物中的雜質用化學方法轉化成其它物質。
如:氧化鈣中含有碳酸鈣,可採用高溫燃燒的方法,使碳酸鈣高溫分解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擴散到空氣中,除去雜質。
你的問題不是很明,但也可以歸納:
1、液體中除去液體:物理結晶法,如氯化鈉中混硝酸鈉;沉澱法:KNO3〔Ba(NO3)2〕(加Na2SO4);化氣法,氯化鈉溶液中混碳酸鈉(加稀鹽酸);置換法,
FeCl2<CuCl2>(加Fe)。
2、固體中除去固體:溶解過濾法,CaCO3〈CaO〉;化氣法,氯化鈉溶液中混碳酸鈉(加稀鹽酸);置換法,
Cu<Fe>(加CuCl2)。
3、氣體中除去氣體:吸收法(見2.4);其他方法:如CO2<CO>通過熾熱的氧化銅.
Ⅵ 化學常用的分離和提純的一般原則
分離提純的基本原則
把物質中混有的雜質除去而獲得純凈物叫提純;將相互混在一起的不同物質彼此分開而得到相應組分的各純凈物叫分離。在解答物質分離提純試題時,選擇試劑和實驗操作方法應遵循三個原則:
1. 不能引入新的雜質。即分離提純後的物質應是純凈物,不能有其他物質混入其中。
2. 分離提純後的物質狀態不變。
3. 實驗過程和操作方法簡單易行。即選擇分離提純方法應遵循先物理後化學,先簡單後復雜的原則。
Ⅶ 化學中除去雜質的原則是什麼
除去雜質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除雜"遵循的原則是在除去雜質的過程不能引入新雜質,不能改變被提純物質的性質、質量,要求被提純物容易與雜質分離."除雜"有物理和化學兩種方法,利用這些原則和方法簡析了有代表性的幾個問題.
Ⅷ 化學怎麼去除雜質
實驗常見的去除雜質的方法。
1,除水蒸氣可用:濃流酸、CaCl2固體、鹼石灰、無水CuSO4(並且可以檢驗雜質中有無水蒸氣,有則顏色由白色→藍色)、生石灰等。
2,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檢驗出雜質中有無CO2)、NaOH溶液、KOH溶液、鹼石灰等,這是化學實驗常見的去雜質的方法之一。
3,除HCl氣體可用:AgNO3溶液(可檢驗出雜質中有無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這個也是化學實驗常見的去雜質的方法。
除氣體雜質的原則:用某物質吸收雜質或跟雜質反應,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應,或者生成新的雜質。
Ⅸ 化學常見氣體雜質分離 越多越好
氯氣用鹼吸收、二氧化碳用氫氧化鈉吸收、二氧化硫用氫氧化鈣…等
Ⅹ 如何做有機化學的雜質分離
化學常用的物質的分離方法是:
1.溶解過濾法:一種物質易溶於水,另一種物質難溶於水,可以將這兩種物質的混合物溶於水,然後過濾,就可以分離出這兩種物質。
2.冷卻熱飽和溶液法:根據兩種物質的在水中的溶解度有較大的差異。將這兩種物質的混合物配製成混合溶液,然後突然降低溫度,溶解度較小的那種物質就結晶析出了,因此,就將這兩種物質分離出來了。
3.物質溶解特性法(萃取法):兩種物質的混合物中,有一種物質不容於有機溶劑,而另一種物質易溶於有機溶劑,且這兩種物質都不和有機溶劑反應,可根據這種特性,先將其中的一種物質溶解在這種有機溶劑中,產生分層的現象,然後分離出它們。
4.氣體沉澱法:兩種物質的混合物中,有一種物質能和其它的物質發生反應,產生沉澱或者是氣體,而另一種物質不反應,利用這種性質,將這兩種物質分離出來。
常見物質分離提純的9種方法
1.結晶和重結晶:利用物質在溶液中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如NaCl,KNO3。
2.蒸餾冷卻法:在沸點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餾。
3.過濾法:溶與不溶。
4.升華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來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過量的NaOH溶液里過濾分離。
7.增加法:把雜質轉化成所需要的物質:CO2(CO):通過熱的CuO;CO2(SO2):通過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氣體中的氣體雜質,氣體雜質必須被葯品吸收:N2(O2):將混合氣體通過銅網吸收O2。
9.轉化法:兩種物質難以直接分離,加葯品變得容易分離,然後再還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過濾,除去Fe(OH)3,再加酸讓NaAlO2轉化成A1(OH)3。
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