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熊問題
⑴ 我們班上地理課搗亂的那個人去問地理老師,北極熊為什麼不生活在南極地理老師就只說了北極熊就生活在北
哇哦!很有想法的問題,要是講的話很難講清楚!借用一個網上答案!
南極和北極是地球緯度最高的地方,同時也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區.但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卻有不同的動物群.北極有令人畏懼的兇猛的北極熊;南極有數量龐大的企鵝家族,南極洲附近海域還游弋著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D?D藍鯨.然而,細心的讀者卻會發現,北極沒有企鵝;而南極大陸也沒有北極地區常見的現存最大的陸生食肉動物?D?D北極熊.這是為什麼?
這個問題與熊類的起源和演化、動物地理學、地質學、冰川學以及生態學有密切關系.追溯熊類的起源,現代熊的祖先是距今2400?D?D500萬年前中新世晚期的犬熊?ò餚?.熊類在地球上出現雖然較晚,但發展很快,在距今500?D100萬年的上新世和更新世便很繁盛,足跡幾乎遍及全球各角落(南極洲除外).
動物的地理分布,與地質發展史也有密切關系.南、北極的自然地理環境有明顯不同.北極是被大陸圍繞的洋盆,處於歐亞大陸、北美洲大陸中間的大洋?ū北?洋?┲行摹1奔?的陸生哺乳動物和海洋哺乳動物,與其周邊的大陸生物和海洋生物,在生物史上有密切聯系,形成呈環北極分布的動物區系.
南極則完全不同,南極洲是一個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圍的大陸.在3億年前,即石炭紀末和二迭紀初,整個地球的陸塊曾經組合為兩個聯合古陸.大約距今2億5千萬年前的古生代末,聯合古陸開始分裂,到了至今6000萬年前,南極洲便完全與周邊大陸分離,從此成為獨立的大陸.
熊類是雜食、適應性強的陸生動物,從北極到熱帶均有分布.第三紀由於地球上出現寒冷氣候,南北極形成冰川.來不及由極地往溫暖地區遷移的喜溫動物都滅絕,僅一些適應寒冷氣候的動物在冰川邊緣生活.原來以北極植物為主食的穴居熊絕跡了,而一種毛皮厚、肉食,並且體溫調節能力、越冬生理以及生物化學都適應嚴寒的熊類在北極生存下來,這便是以後的北極熊.它們以海豹、幼海象、魚類、鳥蛋以及擱淺鯨的腐肉為主食,成為嚴格食肉動物.
而南極洲早在熊類祖先出現之前便是一個海洋環繞的大陸,不與其他大陸相連.大洋的隔斷使陸生熊類根本不可能往那裡遷移,所以南極不可能發現北極熊的蹤影.在這個面積1400萬平方公里的大陸上,卻沒有大陸區系的動物,所有動物均劃歸海洋動物區系
--------------------------------------------
冰雪覆蓋的南極便是企鵝主要的生存繁衍之地.除了南極洲以外,在南半球的許多海島上,甚至在位於赤道附近的加拉帕戈斯群島上也有企鵝的分布.然而,在同樣氣候酷寒、冰雪茫茫的北極地區,卻看不到企鵝的影子,這一現象頗令人費解.
炎熱的天氣阻擋了企鵝北上的去路
有科學家認為,這還得從它們的祖先說起.企鵝的祖先是管鼻類動物,它們是從赤道以南的區域開始發展起來的.在企鵝決定發展方向這一問題時,同時決定廠它們主要生活家園的所在.動物學家推測,它們那時只選擇了南下,而沒有繼續向北挺進.因為熱帶炎熱的氣候阻擋了它們北上的道路,特別是它們無法忍受熱帶的暖水.企鵝生理特點決定了它們必須呆在有來自南極的冰雪融化水域,或由深海湧上的較冷的水流流經的海域.就這樣,溫暖的赤道水流和較高的氣溫形成了一個物理屏障,使懼熱的企鵝不能游過它.再查對企鵝分布的情況,它們分布的最北限是年平均氣溫20度的區域,與動物學家的推測是頗為吻合的.
人類的貪欲滅絕了無辜的企鵝
但考占學家曾經在北極地區找到過一種已經滅絕了的鳥類骨骼,與企鵝極其相似,研究者們稱之為「大企鵝」.這種大企鵝身高約60厘米,與南極地區數量最多的阿德利企鵝的大小可謂旗鼓相當.它們的頭部呈棕色,背部的羽毛呈黑色,腹部雪白.大企鵝的骨骼結構顯示,它們也有著笨拙搖擺的行走方式,而在海中也同樣善於游泳,與現代的企鵝相差無幾.歐洲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加拿大和俄羅斯北部的海濱地區,以及所有北極和業北極的島嶼是大企鵝主要的分布區域,而且為數甚眾,曾以百萬計.但它們取食在海洋,繁殖在陸地,受海生和陸生捕食動物的雙重威脅,而它們的防禦能力差,使它在同後期發展起來的哺乳動物的生存競爭中慘敗,而被大量吞食;倖存的企鵝也僅限於少受捕食動物影響的海岸或孤島上.然而,人類卻剝奪了它們在北半球最後的生存機會.
在早期人類侵入北極地區時,大企鵝的平靜生活就開始遭到一些破壞.到大約1000年前,北歐海盜也發現了這種大企鵝.他們還發現這種動物幾乎全身都是寶,更令他們高興的是,企鵝對於人類沒有任何的抵抗能力.於是,人類開始捕殺大企鵝.在距今三四百年的時候,歐洲曾掀起了一股到北極探險的熱潮,與此同時,人類在貪婪的慾望驅使下,對這群無辜的動物進行狂捕濫殺.在格陵蘭島、伊麗莎一女王群島等地的大企鵝被逼得無處安身,數量銳減,最終導致了大企鵝的「滅族之災」.1844年6月2日,北半球的最後兩只企鵝在愛爾蘭海南的一個小島上被捕殺了.現在,除了偶爾發現的遺骨可供人類憑吊以外,在北極再也找不到企鵝了.
目前,南極成了企鵝的理想家園:南太平洋中寒暖交匯的洋流、海水中大量的食物和營養物質為企鵝生存提供了優越的條件,還有冰雪高原形成的天然屏障,阻斷了動物向南遷移,使企鵝在這里很少受到捕食者的襲擊.企鵝在這里最大的危險是暴風雪.對於企鵝來說,南極已成為了它們最安全的生息之地.
北極探險毀了大企鵝(圖文)
企鵝在陸地上像人一樣站立著,總像是在昂首遠望期盼著什麼,所以名為企鵝,「企」在漢語中的原意是抬起腳後跟站著.企鵝的特別之處是它長著鳥的頭和喙卻不會飛,只能在陸地上步履蹣跚地行走,這是它最令人懷疑究竟應不應該屬於鳥類的一點疑惑.除了企鵝,只有鴕鳥不會飛,但鴕鳥跑得飛快,所以人們對它的鳥類身份毫不懷疑.
當年葡萄牙探險家麥哲倫率領環球探險隊航行到達了南美海岸時,隊員們發現有一種從沒見過的「奇怪的鵝」,這些奇怪的鵝一動也不動時具有特別的呆滯表情,而自己探險隊里的隊員皮加非塔獃獃發愣的神態與那些「鵝」相似極了,寂寞的探險隊員們以後一見到奇怪的鵝就喊叫皮加非塔的名字.皮加非塔的近似音「Penguin」就在一個玩笑中成了企鵝的名字,並且傳播開來.
為了查找到企鵝祖先的蹤跡和分布狀況,生物學家們花費了極大的精力.古生物學研究結果表明,早在5千萬年前的第三紀就已經出現了企鵝,而且發現北極也曾有企鵝生活過,因為在北極地區找到了一種已經滅絕了的鳥類骨骼,被稱之為「大企鵝」.
這種「大企鵝」身體高60厘米左右,頭部為棕色,背部的羽毛呈黑色,腹部雪白.它們在陸地上行走時像其它企鵝一樣十分笨拙,同樣在海中卻善於游泳.「大企鵝」主要分布在歐洲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亞洲和北美洲,以及北冰洋的一些島嶼上,數量曾經以百萬計.然而在距今三四百年前,歐洲掀起了一股到北極探險的熱潮.隨著探險家和移民的到來,「大企鵝」成了人們競相捕殺的對象,它們的數量急劇下降,當最後一隻「大企鵝」被捕殺後,北半球就再也沒有企鵝了.這就是為什麼北極沒有企鵝的原因.
你爸媽在家嗎?叫他們給你找資料!PS:你多大?
⑵ 地理題給了一個數學公式求證熊是什麼地方的
公式給我看看我才能回答
⑶ 地理問題: 有一隻熊掉到一個陷阱里,陷阱深19.617米,下落時間正好2秒.求熊是什麼顏色的
解:易算出g=9.8085 並不像有人說的是極地地區.北極是9.832,遠遠大於該數值. 赤道不過也有9.780,怎麼能說一定是極地呢?
然後查了下表,大概是44度左右..根據熊的地理分布,南半球沒有熊,可以得知應該是北緯44度.
根據題目,既然是掉到陷阱,又是熊可以掉進的陷阱。因為陸地上少有比熊還巨大的珍貴動物,所以可以推出,此陷阱是為熊所設計。
其次,既然為熊設計地面陷阱, 一定是陸棲熊。而且大部分陸棲熊視力不好,難以分辨陷阱,所以容易掉入陷阱。
至此,可選答案有:棕熊和美洲黑熊/亞洲黑熊鑒於題目只有棕熊和黑熊,那隻剩這兩個答案。
既然陷阱深19。617米,土質一定為沖擊母質,這樣才易於挖掘。
棕熊雖然有地理分布,但多為高海拔地區,而且兇悍,捕殺的危險系數大,價值沒有黑熊高。而一般的熊掌、熊膽均取自黑熊。
又因為黑熊的地理分布與棕熊基本不重合。可以判定,該題正確答案為黑熊。
綜上所述,熊是黑色的。
⑷ 高三地理,混血熊不斷增多的生態環境問題是什麼_
混血熊不斷增多的生態問題是,由於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很多野生動物沒有了棲息地,造成種群數量銳減,為了尋找配偶繁衍後代一部分野生熊不得不以其他種屬的熊作為配偶,然後就誕生了越來越多的混血熊。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個森林裡相同品種的熊找不到交配對象,只能找其他品種的熊交配。
⑸ 一頭熊掉進了20米的坑裡面經過2s落地。那麽問題來了,這可能是什麼熊。。
這只熊能在2秒鍾內掉進20米的深洞,最主要根據物理學的重力加速度原理,可以推斷出這是一隻在北極的北極熊,北極熊是白色的.
補充:這是一條綜合題,需要用到物理、地理、生物知識.
·根據s=1/2×gt2,利用時間和路程求出加速度,g=10;(物理)
·然後跟據重力加速度判斷位置,應該是南北極.
·然後,看看那裡會有什麼熊,這要用地理生物知識,南極要是有熊的話,企鵝都沒了.所以是北極的,北極熊是白色的.
⑹ 混血熊出現的地理原因
氣候變暖 導致北極熊南遷 因為食物不足 被迫上岸
同時暖和 棕熊北遷 不冷了
地形改變 冰到陸地 北極冰蓋融化 棕熊不能上冰蓋 北極熊因為融化下來 北極熊不能在海里生活 只能在冰上和陸地
⑺ 一道和熊有關的物理加地理題
井深19.617米,下落正好2秒。所以可得重力加速度為9.8085,與兩極地區的重力加速度相當。又因為南極沒有熊,只可能在北極,所以只可能是北極熊,北極熊是白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