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物理實驗過程

物理實驗過程

發布時間: 2021-08-04 12:16:52

物理實驗教學的環節有哪些

答:物理實驗教學的環節有以下六步:一:看所謂「看」即「觀察和了解」是所有實驗的第一環節,包括對實驗器材的選取,器材的使用規則,器材的使用范圍,以及器材的精確度等,要有一個詳盡的了解。
三、做做,即做實驗,它是學生實際動手操作參與實踐的具體過程。每一種儀器,都有它的使用規則和要求,我們應嚴格地按照它的規則要求進行操作。
四、記即在實驗中,正確的讀取和記錄數據,它包括:讀取的姿勢(例:刻度尺數值的讀取時,眼睛應水平垂直或豎直垂直刻度);讀取的方法(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准確的記錄(數字與單位要准確)。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演示錯誤的讀取姿勢或方法,加深學生對錯誤和差的了解,加強學生對動手操作的掌握。同時,也應注重實驗的事實,而不能任意加大或減小實驗數據,有意迎合實驗的真實結果,應著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六、理實驗器材的適當選取,實驗過程的正確操作,實驗數據的准確讀取,記錄和分析,並不意味著實驗的完整結束。實驗後器材的歸類、整理是各類實驗的掃尾工作,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工作,它培養學生愛護儀器,培養學生有始有終的科學態度的重要內容。
總而言之,要上好一堂生動的,成功的物理實驗課「看、調、做、記、析、理」這六個環節缺一可,只有掌握這六個環節,才能使自己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做到得心應手,運用自如,也才能使學生所做實驗及相關知識牢固熟練掌握。既能使老師輕松教學,又能使學生愉快接受,從而使物理實驗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❷ 求一個簡單的物理實驗過程

(1)把一根細線鬆弛地栓在鐵絲環上,把環在肥皂水裡浸一下,使環上布滿皂膜。把一邊的皂膜弄破,會發現,細線向另一邊彎曲拉成弧形。這說明分子有作用力,引力使液面有收縮趨勢。
(2)把一個細線圈拴在鐵絲環,使環上布滿皂膜,弄破細線圈裡面的皂膜,外面的皂膜會把線圈張緊成圓形。這也說明分子間的作用力。
以上是兩個實驗。可能實驗過程沒有細分。。你自己看看分分三個步驟吧

❸ 物理實驗的五大步驟是什麼

提出問題 做出假設 設計實驗 實驗並收集資料 分析並得出結論

❹ 物理實驗步驟怎麼

1題目
2試驗目的
3試驗原理
4試驗器具
5試驗步驟
6試驗數據處理
7試驗總結.

❺ 物理實驗的七大步驟

物理 科學研究實驗的七個探究步驟
1、提出問題 2、猜想或假設 3、設計實驗 4、進行實驗 5、分析論證 6、得出結論 7、評估交流

❻ 物理 科學研究實驗的七個探究步驟

1、提出問題

2、猜想或假設

3、設計實驗

4、進行實驗

5、分析論證

6、評估

7、交流

具體解釋

1、提出問題:在問題的思考上,進行初始化的提問,力求問題得到最原始的提問。

2、猜想與假設:對於一個未知事物進行理論性上的猜想,以便於接下來進行情景的假設。

3、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在符合一定科學依據的基礎上,進行猜想與假設的實施,幫助這些猜想得到證明。

4、進行實驗與搜集數據:嚴謹的進行實驗,並且在過程中記錄足夠的數據,來完成最終論證的可靠性。

5、分析與論證: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科學性的討論,幫助證明自己的假設。

6、評估:對自己實驗中的不足,進行一定的誤差分析,判斷自己的數據是不是可以嚴謹的驗證猜想。

7、交流與合作:把這份實驗的結果進行大眾交流,讓更多人來分析自己的猜想與論證。

(6)物理實驗過程擴展閱讀

實驗構成

無論何種類型的科學實驗,它們都是由三個部分構成的。

1、實驗者

這是組織、設計和進行科學實驗的人。實驗目的的確定,實驗方案的設計、實驗步驟的制定、實驗過程的操作、實驗結果的處理解釋等,沒有一個環節可以脫離實驗者。實驗者是實驗活動的主體。實驗者從事科學實驗是為了取得對自然界特定對象的認識。沒有實驗者這個認識主體,科學實驗就不會發生。不過在此需要指出的是,不能把實驗者理解為孤立的個人。

在任何情況下。實驗者都不是作為孤立的個人在活動,而是作為社會的人在活動。實驗者繼承著前輩們所已經建樹起來的積極成果,也借鑒著同時代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同時還依賴著人們之間進行的各方面的協作勞動。因此,實驗者所取得的任何一點有益成果,都將融匯到社會精神財富的總體中去。這樣說,並不是要否認實驗者個人的創造能力,而是說這種創造能力只有不脫離社會這個基礎時才能得到發揮。

2、實驗對象

這是實驗者所要認識的對象。實驗對象可以是自然界的物體及其現象,例如太陽光,也可以是人們生產出來的物體及其現象,例如機床、布匹。但是,不管何種種實驗對象,它既是實驗者進行變革和控制的對象,又是實驗者的認識對象。因此,從認識論上看。實驗對象是處於認識客體的地位。

3、實驗手段

實驗手段是由實驗的儀器、工具、設備等客觀物質條件組成,實驗儀器是其中的主要成分。

實驗手段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實驗者通過實驗手段把自己變革和控制實驗對象的意圖傳遞給實驗對象,使實驗者的意圖得到物化。

另一方面,實驗手段又顯示實驗對象的特性,而把實驗對象在經受變革與控制後呈現的狀態傳遞給實驗者,使實驗者能夠獲得關於實驗對象的有關認識。

所以,實驗手段是實驗者和實驗對象之間的中介環節。沒有適當的實驗手段,實驗對象的某些特性就不能暴露出來,人們就不能獲得對這些特性的認識。

在這個意義上,實驗手段的狀況,決定著科學實驗所能達到的認識水平。實驗手段的每一步改進,都意味著人們對實驗對象的可觀察量的增加,意味著科學實驗水平的提高。從科學史上可以看出,新的實驗手段的採用,往往會帶來科學理論上的重大突破和發展。因此,有意識地改進實驗手段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措施。但是,一個時代的實驗手段又是那個時代生產力水平的具體表現,為當時的生產力發展狀況所制約。因此,實驗手段的改進,新實驗手段的裝備,只有伴隨著整個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才能實現。

❼ 初中物理實驗步驟

一 控制變數法

研究蒸發快慢與液體溫度、液體表面積和液體上方空氣流動速度的關系。
研究弦樂器的音調與弦的松緊、長短和粗細的關系。
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的關系。
研究液體的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深度的關系。
研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
研究物體的動能與質量和速度的關系。
研究物體的勢能與質量和高度的關系。
研究導體電阻的大小與導體長度材料橫截面積的關系。
研究導體中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導體電阻的關系。
研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導體中電流、電阻和通電時間的關系。
研究電磁鐵的磁性與線圈匝數和電流大小的關系。
二 圖像法

用溫度時間圖像理解融化、凝固、沸騰現象。
電流、電壓、圖像理解歐姆定律I=U/R、電功率 P=UI
正比、反比函數圖象鞏固密度ρ=m/V、重力G=mg、速度v=s/t、杠桿平衡F1L1=F2L2
壓強p=F/S p=ρgh 浮力 F=ρ液gV 排、 功、熱量Q=cm(t2-t1)等公式。

三 轉換法的應用

利用乒乓球的彈跳將音叉的振動放大;利用輕小物體的跳動或振動來證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
用溫度計測溫度是利用內部液體熱脹冷縮改變的體積來反映溫度高低。
測量滑動摩擦力時轉化成測拉力的大小。
通過研究擴散現象認識看不見摸不著的分子運動。
判斷有無電流課通過觀察電路中的燈泡是否發光來確定。
磁場看不見、摸不著,可以通過觀察小磁針是否轉動來判斷磁場是否存在。
判斷電磁鐵磁性強弱時,用電磁鐵吸引的大頭針的數目來確定。
研究電阻與電熱的關系時,電流通過阻值不等的兩根電阻絲產生的熱量無法直接觀測或比較,可通過轉換為可看見的現象(氣體的膨脹、火柴的點燃等的不同)來推導出那個電阻放熱多。
四 實驗推理法

1 研究真空中能否傳聲。 2 研究阻力對運動的影響。

3 「在自然界只存在兩種電荷 」這一重要結論也是在實驗基礎上推理得出來的。

五 等效替代法

在電路中若干個電阻可以等效為一個合適的電阻,反之亦可;如等效電路、串並聯電路的等效電阻,都利用了等效的思維方法。
在研究平面鏡成像實驗中用兩根完全相同的蠟燭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
用加熱時間來替代物體吸收的熱量。
用自行車輪測量跑道的長度,跑道較長,無法直接測量,用滾輪法處理:輪子的周長乘以圈數即為跑 道的周長。
六 類比歸納法的應用

1 研究電流時類比水流 2 用「水壓」類比「電壓」

3 用抽水機類比電源 4 研究做功快慢時與運動快慢進行類比 5用彈簧連接的小球類比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

❽ 詳細的物理小實驗步驟

1.利用一支溫度計,一個小燒杯,一瓶酒精,設計一個實驗,證明:酒精蒸發過程中吸熱,請你寫出實驗步驟和實驗現象。
實驗步驟:1、將溫度計放在空氣中,待示數穩定後,讀出此時溫度為T1;2、向小燒杯中倒入適量酒精,將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入燒杯的酒精中;3、將溫度計取出,在玻璃泡表面的酒精蒸發完之前,觀察溫度計的示數變化情況
實驗現象:溫度計取出後,且玻璃泡表面的酒精蒸發完之前,其示數減小,所以,可以證明蒸發吸熱。
2.為了探究平面鏡成鏡時,像到平面鏡的距離
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
的關系,現將泡沫塑料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將白紙平放並固定在泡沫塑料板上,在白紙中間測一條直線
,把一塊帶支架的平面鏡(不透明)沿直線
位置,使平面鏡底邊與直線
重合,且使平面鏡垂直於紙面,如圖16所示,請你在圖16裝置的基礎上,利用一把刻度尺和一盒大頭針設計一個實驗,證明:平面鏡成像時,像到平面鏡的距離
等於物到平面鏡的距離
,請寫出實驗步驟,畫出實驗數據記錄表。
六次探究實驗
方法1:在鏡子前面任意點O點垂直插一大頭針,然後在任意點A』也垂直插上一大頭針,調整視角使得人只用一隻眼睛看A』,但看不到鏡中大頭針O的像,保持人眼的位置不變,在A』點和人眼之間再插一大頭針A,使得人眼只能看到大頭針A,
看不到A』及O』,用同樣的方法,標志出B及B』點,移開鏡子,用直尺連接AA』
及BB』,並延長使相交於O』點即為像的位置用直尺測量O到平面鏡距離為u1,測量O』到平面鏡距離為v1,並將數據計入表格
2.仿照步驟1,依次再做5次實驗,分別得到5組O到平面鏡距離、5組O』到平面鏡距離,並將數據計入表格。
表格
實驗次數
1
2
3
4
5
6
u/cm
v/cm
方法2:(1)在鏡前紙上適當位置插一枚大頭針作為物體S,用眼睛觀察到它在鏡中的像S′。
(2)在鏡前物體S的右側,用一隻眼睛觀察物體S的像S′,並沿視線在紙上插一枚大頭
針P1,使大頭針P1恰好能擋住像S′;再插一枚大頭針P2,使大頭針P2恰好能擋住
大頭針P1和像S′。
(3)在鏡前物體S的左側,仿照步驟(2)分別在紙上插上大頭針P3和P4。
(4)移去平面鏡和大頭針,通過大頭針P1和P2在紙上的針孔畫一條直線,再通過大頭
針P3和P4在紙上的針孔畫一條直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就是像S′的位置。
(5)用刻度尺分別測出物體S到直線MN的距離u和像S′到直線MN的距離v,並分別
將u和v的數據記錄到實驗數據表中。
(6)改變物體S的位置,仿照步驟(1)~(5),再做5次實驗。

熱點內容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
班主任培養總結 發布:2025-07-04 14:40:37 瀏覽:89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7-04 12:20:45 瀏覽:578
怎麼去掉雙下巴 發布:2025-07-04 07:30:04 瀏覽:14
男孩性教育書籍 發布:2025-07-04 06:45:07 瀏覽:727
九年級上冊歷史復習 發布:2025-07-04 04:12:15 瀏覽:952
面試體育教師 發布:2025-07-04 03:55:12 瀏覽: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