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婺源縣歷史

婺源縣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8-04 12:37:51

㈠ 江西婺源縣有哪名人

1、齊彥槐

齊彥槐(1774-1841),字夢樹,號梅麓,又號蔭三。所著有《梅麓詩文集》二十六卷,《海運南漕叢議》一卷《北極星緯度分表》四卷,及《天球淺說》、《中星儀說》各一卷,均《清史列傳》並傳於世。

齊彥槐從事天文學和農田水利方面的研究,卓有成就。天球儀是他根據天象製造的計時儀器。清朝,歐洲鍾表傳入中國,天球儀內部模仿其結構,用發條作動力,自動運轉報時報刻。

2、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謚文,世稱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與二程合稱「程朱學派」。朱熹的理學思想對元、明、清三朝影響很大,成為三朝的官方哲學,是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後的又一人。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書章句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注》,後人輯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語象》等。其中《四書章句集注》成為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准。

3、江永

江永,字慎修,又字慎齋,是清代著名的經學家、語言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樂律學家,徽派學術的開創者。

江永長於考據之學,深究《三禮》,撰《周禮疑義舉要》頗有創見。於音韻、樂律、天文、地理均有研究,著作有《明史歷志擬稿》、《歷學疑問》、《古今歷法通考》、《勿庵歷算書目》等,《四庫全書》收其所著書至十餘部。戴震、程瑤田、金榜等皆其弟子。

4、詹天佑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漢族,字眷誠,號達朝,英文名:JemeTienYow。12歲留學美國,1878年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主修鐵路工程。

他是中國近代鐵路工程專家,被譽為中國首位鐵路總工程師。其負責修建了京張鐵路等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

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國自主設計並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創設「豎井開鑿法」和「人」字形線路,震驚中外;在籌劃修建滬嘉、洛潼、津蘆、錦州、萍醴、新易、潮汕、粵漢等鐵路中,成績斐然。著有《鐵路名詞表》《京張鐵路工程紀略》等。

5、汪鋐

汪鋐,字宣之,行榮四,號誠齋。歷經四朝,縱橫官場三十餘年,一生歷任十七職,官至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是明代唯一同掌吏兵二部權利的人。

汪鋐是歷史上第一位倡導「師夷制夷」的軍事家,創造了師夷之長技以馭夷狄的成功戰例,取得了中國歷史上最早抗擊殖民侵略的勝利。

㈡ 明末清初婺源歸什麼地方管

1121年(北宋宣和三年),歙州改為徽州,婺源隸徽州管轄。
1855(咸豐五年)至1864(同治三年),太平天國起義軍先後20餘次攻入縣境,12次佔領縣城。
這期間沒有改變還是歸徽州管轄。
婺源縣, 古徽州六縣之一,今屬江西省上饒市下轄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贛、浙、皖三省交界處。
東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衢州市,西毗瓷都景德鎮市,北枕國家級旅遊勝地黃山市和古徽州首府、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歙縣,南接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銅都德興市。
代表文化是徽文化,素有「書鄉」、「茶鄉」之稱,是全國著名的文化與生態旅遊縣,被外界譽為「中國最美鄉村「。

㈢ 婺源簡介

婺源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上饒市北部。婺源為徽州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走進婺源但見藍天,青山,碧水, 小橋, 流水, 人家, 粉牆,青磚, 黛瓦, 天人合一,相映成趣。所以被外界譽為「中國最美鄉村」。
婺源以山、水、竹、石、樹、木、橋、亭、澗、灘、岩洞、飛瀑、舟渡、古民居為組合的自然景觀,有著世外桃園般的意境,猶如一幅韻味無窮的山水畫,形成一個獨特而美麗的田園風光游覽區,給人們一種回歸自然和超凡脫俗的感覺。
婺源景點:著名景點有西北部的大鄣山與靈岩洞群,東北部的浙嶺與石耳山,中部的福山和西部的大游山,唐宋以來就是游覽勝地。蘇東坡、黃庭堅等在此留下了不少贊美的詩文。
婺源油菜花花期:3月28日—4月10日為油菜花盛花期,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田,濃郁的油菜花香,漫步其中,使人沉醉。婺源油菜花為近期熱門目的地。

㈣ 婺源縣在清朝時候屬於那個省

婺源清來代隸屬徽州,簡源稱「徽」,古稱歙州。先後隸屬江南省和安徽省行政管轄。
清順治二年(1645年)沿明制設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巡撫衙門位於江寧府(今江蘇南京),後改承宣布政使司為行省,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改為江南省。
康熙六年(1667年),安徽省成立,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改為安徽布政使司(取安慶、徽州二府之名)。

建制沿革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下詔設三十郡,縣域東北部屬鄣郡,西南部屬九江郡。
740年(唐開元二十八年)農歷正月初八日,置婺源縣,縣治設清華鎮,隸歙州。
901(天復元年),縣治由清華鎮遷至弦高鎮(今紫陽鎮)。
1121年(北宋宣和三年),歙州改為徽州,婺源隸徽州管轄。
1855(咸豐五年)至1864(同治三年),太平天國起義軍先後20餘次攻入縣境,12次佔領縣城。
1934(民國二十三年)年9月4日,國民政府為了便於圍剿中央紅軍,決定將婺源劃隸江西,隸屬江西省第五行政區。
1947(民國三十六年)年8月16日,婺源劃回安徽,隸屬安徽省第七行政區。

1949年5月1日,婺源縣解放,屬華東區贛東北行政區,隸屬於上饒市。

㈤ 婺源歷史大事件,。。。。。。。。。。。。。。。。。。。。。

內容簡介:
○唐開元二十八年(),朝廷為便於統治,析休寧縣之回玉鄉和樂平縣之懷金鄉,於農歷正月初八日建婺源縣。縣治設清華,隸歙州。 ○乾符四年(877),黃巢起義軍攻入縣城。次年又至。 ○天復元年(901),縣治由清華遷弦高。 ○宋紹興元年(1131),岳飛征討

○唐開元二十八年(740),朝廷為便於統治,析休寧縣之回玉鄉和樂平縣之懷金鄉,於農歷正月初八日建婺源縣。縣治設清華,隸歙州。
○乾符四年(877),黃巢起義軍攻入縣城。次年又至。
○天復元年(901),縣治由清華遷弦高。
○宋紹興元年(1131),岳飛征討李成經過婺源。
○元至正十二年(1352),紅巾軍兩次攻佔婺源州城。
○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兵攻佔州城,婺源歸順朱元璋部。
○明嘉靖十七年(1538),虎群至境,死傷200餘人。
○清咸豐五年(1856),太平天國起義軍攻至縣境,二月二十八日佔領縣城。
○咸豐十一年(1861),閩浙總督左宗棠領兵征剿太平天國起義軍,於六月八日到婺源,坐鎮指揮近兩個月。
○民國四年(1915),婺源綠茶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成國和平博覽會」上展出,獲金牌獎。
○十一年(1922)六月,國民革命軍粵軍司令方振武率部千餘人經過婺源。
○二十二年(1933)十一月,縣政府征壯丁數千人興築婺源至白沙關公路,次年六月草率完工。○二十三年(1934)九月四日,國民黨政府決定,婺源劃隸江西。
○九月三十日,紅七軍團軍團長尋淮洲、政委樂少華、參謀長粟裕率部進入婺源,與國民黨軍隊發生激戰。
○二十五年(1936),「甲路紙傘」被選為國際博覽會展品。
○二十六年(1937)一月,縣政府征民工數千人,興築婺源至景德鎮公路。次年七月六日試通車。
○三十五年(1946)一月,婺源縣參議會成立。此後,參議會以婺源貫隸安徽為由,上下串連,發起「回皖運動」,通過上層關系促使國民黨內政部派員來婺勘察。
○三十六年(1947)八月十六日,婺源劃回安徽。
○1949年5月1日,婺源宣告解放。同月將婺源劃隸江西浮梁專區。
○1952年10月,浮梁專區撤消,婺源改隸上饒專區。
○1967年6月,突擊修建婺源至休寧公路,12月23日峻工通車。
○1982年,婺源「茗眉」綠茶,參加全國名茶評選會評選,名列第六位。
○1986年8月,在婺源參加國家文物鑒定會的專家,稱贊婺源博物館為「全國最好的縣級博物館」。
○1988年5月25日,林業部批復設立國家級森林公園——江西省婺源縣靈岩森林公園。
○同年,婺源綠茶的「特珍特級」、「特珍一級」和「雨茶一級」3個產品,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
○同年,婺源產龍尾硯獲中國工世美術「百花獎」。
○1989年,婺源綠茶「靈岩劍峰」,在全國名茶評比中獲「國家級名茶」稱號。
○1999年,「AA級大鄣山茶」獲99昆明世博會金獎。「天佑有機茶」榮獲諾貝爾世界發明成果金獎。
○2001年,舉辦首屆「婺源『五.一』民俗風情展示周」,旅遊人次近六萬。
洪秀全祖居婺源
據婺源縣舊志與《洪氏宗譜》記載,清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其祖居是婺源。
《洪氏宗譜》中記載:唐代,洪氏二十七世祖洪延壽(官至長史),自安徽歙縣篁墩遷婺源黃荊墩(後為浙源鄉輪溪村,今之鄣山鄉車田村)定居。廣明間(880~881),洪氏二十九世祖洪古雅(官至大司農)的次子洪玉,因黃巢起義避居樂平楓木橋;再經十四或十六世,其後裔洪貴生又遷潮州(今廣東)豐順縣湯田布心定居。洪秀全是潮州洪氏世系的第十六世。洪秀全祖先洪氏二十六世祖洪師敏、二十七世祖洪延壽、二十八世祖洪漢宗、二十九世祖洪古雅墓葬均在婺源。今鄣山鄉車田一帶洪姓居民均屬洪延壽後裔。

㈥ 婺源縣城

婺源縣,今屬江西省上饒市下轄縣,是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位於江西東北部,與皖、浙兩省交界,土地面積2967平方公里,其中有林地378萬畝,耕地32萬畝,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園」之稱。全縣轄16個鄉(鎮)、1個街道、1個工業園區、197個村(居)委會,人口36萬。
婺源東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衢州市,西毗瓷都景德鎮市,北枕國家級旅遊勝地黃山市和古徽州首府、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歙縣,南接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和銅都德興市。
婺源代表文化是徽文化,素有「書鄉」、「茶鄉」之稱,是全國著名的文化與生態旅遊縣,被外界譽為「中國最美的鄉村「。

㈦ 婺源古城的縣名由來

江西省婺源縣被稱為中國最美麗的鄉村,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建縣。婺源這一地名的含義,說法雖然多樣,其中將婺源稱作為婺女的家鄉最為恰當。
婺字的意義,《辭海》是這樣說的:一、古星名,即「女宿」,舊時用作對婦人的頌詞,如婺煥中天;二、水名,亦為對金華一江的別稱。《現代漢語詞典》是這樣說的:(1)婺江,水名,在江西;(2)指舊婺州,在浙江金華一帶。
對婺源的解釋,歸納各派說法,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是以「婺水繞城三面」,故名;二是「舊以縣本休寧地,曾屬婺州,取上應婺女之說」,故名;三是「以縣東大鏞水流如婺州」,故名。
但這三種觀點都不夠完美。原因是:其一,婺源縣城確有一條河流繞城三面而過,但是這條河稱為星江,是樂安江的上游,流經江西的德興、樂平,最後流入鄱陽湖,並非稱婺水或婺江;其二,休寧隸屬婺州是隋代的事,並且也只有18年的歷史,而婺源建縣是在這以後約140年,又相隔了一個朝代,不可能再沿其名,更不可能作為「婺之源」的來由;其三,婺源縣東面和浙江交界處確有一座大鏞山,發源於大鏞山的「鏞水」,流向浙江的開化,經衢州、蘭溪、金華流入富春江,這一帶隋唐時期曾稱作婺州,但是,「鏞水」雖流至婺州,在金華稱作婺江,但並不能說明是婺之源。
那麼,婺源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呢?其實我國天文學家很早就發現天空有一星座,並命名為婺女星座,又稱女宿星座、須女星座,為二十八宿之一,玄武七宿之第三宿,有星四顆。
婺女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位美麗勤勞賢惠勇敢堅強的女子。「婺」字的上半部由「矛」字和「文」(反文)組成,下半部是個「女」字,合起來的意思應該是「文武雙全的女子」。《說文解字》對「婺」字的解釋是:「不繇也」,即不可動搖的意思,說明其堅強。所以,婺女,一直被形容為美麗勤勞賢惠、勇敢堅強的女子。因此,我國古代的天文學家用這樣一個美好女子來命名星座,是十分恰當的。李善註:《漢書》:「越地,婺女之分野。」唐厲玄 《寄婺州溫郎中》詩:「婺女家空在,星郎手未攜」。都說明婺女星座當時已為人們所熟悉。唐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正月初八日婺源置縣時,恰好婺女星座在唐朝京城(長安)的東南方向出現,此地正是婺源的縣域。欽天監奏明玄宗,玄宗是個酷愛美女的君王,故欽定此地地名為婺源,其意為婺女之源,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美麗勤勞賢惠勇敢堅強的婺女的家鄉。
在土改之前,婺源縣農村多修建有婺女廟,廟內供奉著婺女娘娘的塑像,香火旺盛,以佑鄉民四季平安,這也可以作為佐證。

㈧ 婺源的簡介是什麼

婺源縣位於贛東北(江西省東北部),上饒市北部。婺源為徽州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婺源東西分別與兩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衢州、景德鎮毗鄰,南隔銅都上饒德興市與世界自然遺產「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相望,北枕國家級旅遊勝地黃山和國家歷史名城古徽州首府歙縣。婺源素有「書鄉」、「茶鄉」之稱,是全國著名的文化與生態旅遊縣,被外界譽為「中國最美的鄉村」、「一顆鑲嵌在贛、浙、皖三省交界處的綠色明珠。

婺源門票信息
1.旅遊集團景點通票:180元/人/5天 ,單點票:60元/人/景點
通票景點含:李坑、汪口、江灣、曉起、思溪延村、彩虹橋、大鄣山卧龍谷、百柱宗祠、靈岩洞風景區、文公山、江嶺、石城、鴛鴦湖、嚴田古樟民俗園(30元)
2.非旅遊集團景點通票:叢溪漂流(60元)、理坑(60元)、清風洞(30元)、洪村(20元)、五龍源漂流168元。

婺源自古屬徽州府一府六縣之一,其飲食文化承襲了徽菜的傳統,以粉蒸、清蒸和糊菜為鮮明特色,主要名菜有:蹄包、干魚、粉蒸肉、糊豆腐、李坑撰肉、糖醋鵝頸等,此外還有蒸汽糕、灰汁果、木心果、野艾果等特色小吃,可以令你一飽口福。

來婺源,可以選擇住在婺源縣城,住宿條件和周邊的交通、餐飲都比較方便,去各個景區都有很多中巴可以到達。或者也可以選擇住在下屬的某個鎮里,鄰近景區風景更好,價格也相對更便宜一些。當然你還可以選擇住在農家樂裡面,
住宿推薦 婺源小院子國際青年旅舍 婺源村裡村外酒店 速8酒店婺源淺水灣店 婺源花園大酒店 婺源賓館

婺源的四色特產非常有名,所謂四色,就是指紅、綠、黑、白四種顏色,分別指代婺源特有的紅色荷包鯉魚,馳名中外的江西綠茶「婺綠」,丹青垂愛的黑色龍尾硯,個大肉脆的雪白甜梨。此外還有清華婺酒、珍珠液酒、獼猴桃、香菇等,也是婺源家喻戶曉的土特產品。
特產 婺源綠茶 龍尾硯 江灣雪梨 清華婺酒 婺源木雕 購物好去處 婺源縣城

婺源旅遊貼士
1、婺源多屬山區,早晚溫差較大,特別是春秋兩季,記得適當多帶衣物,最好帶上雨具,夏季婺源草木茂盛,蛇類眾多,需要專業的戶外技能與急救葯品。
2、如果有住宿農家的准備,最好自備睡袋。住老鄉家,一天食宿15~20元即可。
3、拍攝婺源風光的最佳季節一般是在3月下旬和11月下旬。
4、當地人很淳樸,也不拒絕拍攝,如答應給他們寄照片,事後一定要兌現。
5、要在婺源玩好,下面這首《婺源行走歌訣》是要牢記的:看山走東不走西,看水走北不走南。投宿城外不住內,乘車趕早不宜遲。

㈨ 婺源是誰的故鄉

婺源自古文風鼎盛,人傑地靈,是鴻儒朱熹的故里、鐵路工程師詹天佑的桑梓、著名學者金庸的祖籍地。自宋至清,出進士552人,歷朝仕宦2665人,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入選《四庫全書》。

熱點內容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
班主任培養總結 發布:2025-07-04 14:40:37 瀏覽:89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7-04 12:20:45 瀏覽:578
怎麼去掉雙下巴 發布:2025-07-04 07:30:04 瀏覽:14
男孩性教育書籍 發布:2025-07-04 06:45:07 瀏覽:727
九年級上冊歷史復習 發布:2025-07-04 04:12:15 瀏覽:952
面試體育教師 發布:2025-07-04 03:55:12 瀏覽:120
教師師德先進材料 發布:2025-07-04 03:05:55 瀏覽: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