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朝代圖

歷史朝代圖

發布時間: 2021-08-04 15:14:19

① 中國的歷史朝代簡介圖

中國歷史朝代公元對照

夏 約公元前21世紀-約公元前16世紀
商 約公元16世紀-約公元前1066
周 西 周 約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
東 周 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春秋時代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戰國時代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秦 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漢 西 漢 公元前206-公元23
東 漢 25-220
三國 魏 220-265
蜀 221-263
吳 222-280
西 晉 265-316
東晉 十六國 東 晉 317-420
十六國 304-439
南北朝 南 朝 宋 420-479
齊 479-502
梁 502-557
陳 557-589
北 朝 北 魏 386-534
東 魏 534-550
北 齊 550-577
西 魏 535-557
北 周 557-581
隋 581-618
唐 618-907
五代十國 後 梁 907-923
後 唐 923-936
後 晉 936-946
後 漢 947-950
後 周 951-960
十 國 902-979
宋 北 宋 960-1127
南 宋 1127-1279
遼 907-1125
西 夏 1032-1227
金 1115-1234
元 1279-1368
明 1368-1644
清 1644-1911
中華民國 1912-1949

② 中國歷史朝代表,最好是圖

列表(朝代名/起止時間):

1、

2、漢朝

漢朝(前202—公元220年),分為西漢和東漢,是繼秦朝之後強盛的大一統帝國。前202年高祖劉邦建國,定都長安。

文景之治後,漢武帝劉徹進一步推動大一統事,在「昭宣中興」時達到極盛。公元九年,王莽篡奪政權,西漢結束。25年,皇族劉秀稱帝,建立東漢,定都洛陽。

開創了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萬國來朝。漢朝時期,民族融合空前發展,對外交流頻繁,國力和經濟較為強盛。

且文化的統一,為中華民族兩千年的社會發展奠定了基礎,為中華文明的延續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貢獻。漢朝共歷400多年。220年禪位於魏王曹丕,東漢結束。

3、唐朝

唐朝(618—907年),是中國歷史上統一時間最長,國力最強盛的朝代之一。618年由李淵建立,定都長安(今西安)。

627年,李世民登基後開創了「貞觀之治」,唐高宗以後,武則天一度遷都洛陽15年以周代唐(690-705年),史稱武周,705年唐中宗恢復大唐國號,還都長安。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開創了全盛的「開元盛世」。安史之亂後,國力日趨衰敗。907年朱溫篡唐,唐朝滅亡。唐朝共歷289年,20位皇帝。

唐朝聲譽遠及海外,與南亞、西亞和歐洲國家均有往來。唐朝以後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唐詩、科技、文化藝術極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點。

4、明朝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1368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276年。

明初定都於應天府,1421年遷都至順天府,而應天府改稱為南京。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稱朱明。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毅宗朱由檢於煤山自縊,明亡。隨後,滿清入主中原,1662年永曆帝朱由榔被殺,1683年清軍佔領台灣,明鄭結束。

明朝是中國繼周朝、漢朝和唐朝之後的繁盛時代,史稱「治隆唐宋」、「遠邁漢唐」。大明,無漢唐之和親,無兩宋之歲幣,天子御國門,君主死社稷,為後世子孫所敬仰。

5、清朝

清朝(公元1636年~1911年,一說1616年建立,1644年起為全國性政權),又稱大清,簡稱清,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滿族)建立並統治全國的封建王朝。

清朝共歷經十二帝,統治全國268年,入關後的十位皇帝分別為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

作為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的最後一頁,在二百多年的漫長歲月中,清朝既為中華民族做出了超越前人的重大貢獻,也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敗與屈辱的辛酸記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歷史朝代

③ 中國古代朝代更替圖

夏(約公元前21世紀到約公元前16世紀)
約公元前21世紀 禹傳子啟 夏朝建立
商(約公元前16世紀到約公元前11世紀)
約公元前16世紀 商湯滅夏 商朝建立
約公元前14世紀 商王盤庚遷都殷
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771年)
約公元前11世紀 周武王滅商 西周開始
公元前841年 國人暴動 共和元年 我國歷史開始有明確紀年
公元前771年 犬攻入鎬京 西周結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遷都洛邑 東周開始
封建社會
戰國(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開始變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統一 秦始皇確立郡縣制 統一貨幣 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陳勝 吳廣起義爆發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戰
公元前206年 劉邦攻入咸陽 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漢之爭
西漢(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漢建立
公元前138年 119年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奪取西漢政權 改國號新
17 18年 綠林赤眉起義爆發
東漢(25年到220年)
25年 東漢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倫改進造紙術
184年 張角領導黃巾起義
200年 官渡之戰
208年 赤壁之戰
三國(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國建立
221年 蜀國建立
222年 吳國建立
263年 魏滅蜀
265年 西晉建立 魏亡
西晉(265年到316年)
280年 西晉滅吳
316年 匈奴兵攻佔長安 西晉結束
東晉(317年到420年)
317年 東晉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戰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南朝的開始
485年 北魏實行均田制
494年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隋(581年到618年)
581年 隋朝建立 北朝結束
589年 隋統一南北方 南朝結束
605年 開始開通大運河
611年 隋末農民戰爭開始 山東長白山農民起義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 隋朝滅亡
627年--649年 貞觀之治
7世紀前期 松贊干布統一吐蕃
8世紀前期 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權 以渤海為號
同一時期 南詔首領皮羅閣合並六詔為南詔
8世紀中期 骨力裴羅統一回紇
713年--741年 開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亂
780年 實行兩稅法
875年--884年 唐末農民戰爭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後梁建立 唐亡 五代開始
916年 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政權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979年 北宋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1005年 宋 遼澶淵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紀中期 畢晟發明活字印刷術
1069年 王安石變法
1115年 完顏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滅遼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滅北宋 南宋開始
1140年 宋 金郾城大戰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
1227年 蒙古滅西夏
1234年 蒙古滅金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國號元
1276年 元滅南宋
1351年 劉福通等領導紅巾軍大起義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 盟軍攻佔大都 元亡
明初 開始修建明長城
1405年--1433年 鄭和七次"下西洋"
1421年 明成祖遷都北京
明朝中後期 資本主義萌芽在江南開始出現
16世紀中期 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
1581年 實行一條鞭法
1616年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28年 明末農民戰爭爆發
1636年 後金改國號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 農民軍攻佔北京 明亡
清(鴉片戰爭以前)(1644年到1840年)
1644年 清軍入關
1662年 鄭成功收復台灣
1684年 清朝設置台灣府
1685 1686年 雅克薩自衛反擊戰
1689年 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1696年 昭莫多戰役
1727年 清朝設置駐藏大臣
18世紀中期 維吾爾貴族大和卓 小和卓發動叛亂
1771年 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
1839年 林則徐虎門銷煙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④ 中國歷史朝代地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以中國歷代疆域政區為主的地圖集。譚其驤主編。自原始社會至清末,按歷史時期分為8冊、20個圖組,共304幅地圖(插圖未計在內)。地圖全部採用古今對照。
定價424元

⑤ 中國歷史朝代更替空間圖

http://muxiang37.blog.163.com/album/#m=0&p=1

http://wenku..com/view/12de4c0216fc700abb68fce0.html

⑥ 古代至今的朝代歷史圖

其實我還有張最全的

但是是英文版的……

⑦ 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

1、夏朝(前2070-前1600年)。

夏禹死後,其子啟擔任王,從而由「禪讓」轉變而「家天下」。

夏桀,雖智勇兼備,但生性殘暴,沉溺聲色。武力征服不從部落,且好大喜功,剛愎自用,盡搜刮民脂民膏,加劇社會矛盾和階級矛盾。最終商湯伐夏成功,夏滅亡。

2、商朝(前1600-前1046年)。

不務朝政,攻打黃土高原和東夷地區。這些加劇了諸侯的背叛,削弱了商的力量。

岐山地區的周部落,休養生息,悶聲發財,最後商紂無奈自焚,商滅亡。

3、周朝(前1046年-前770年)。

周分為東西二周。

西周。這次要追溯到周宣王時期。周宣王時,土地改革中央加強了對土地的控制,觸動了既得利益集團,遭到大貴族的反撲。然後千畝之戰大敗,宣王的南國之師被摧毀。

到了周幽王,違背嫡長子繼承製,廢太子另立,引起諸侯不滿。加上褒姒,上演烽火戲諸侯,諸侯憤怒。而後,被廢太子聯合外公申侯,犬戎入侵鎬京,諸侯不救,西周滅亡。

東周。東周東遷後,大量土地分封與諸侯,控制諸侯的力量徹底消失,諸周天子成為傀儡,出現了春秋戰國局面。

4、秦朝(前221年-前206年)。

秦末年,皇子胡亥與宦官和丞相勾結奪位,逼迫太子扶蘇自殺。登基後重用趙高,朝廷內部矛盾激化。外憂。開疆擴土(嶺南地區)使得關中人力不足;北匈奴南侵,大部精銳北上阻擊;地方起義(陳勝吳廣)爆發。巨鹿之戰,章邯率殘部被項羽擊敗,劉邦趁勢入關中,秦滅。

5、漢朝(前202年-220年)

分為東西漢,中間有外戚王莽篡位,這不做說明。

西漢。漢武帝志在疆域,對外連年征戰,國力消耗殆盡。霍光死後,外戚王莽逐漸掌權,6年,殺平帝廢孺子自立稱帝,西漢滅。主要是外戚奪權政變。

東漢。劉秀起兵,大敗王莽,稱帝,國號仍為漢。末年,後宮干政。竇太後垂簾聽政,竇氏家族將國庫掠奪一空。而後,鄧太後鏟除竇太後,重用宦官和外戚,這些都孤立了皇權,使之成為傀儡。220年曹丕稱帝,漢滅。

6、三國時代(220年-280年)

司馬懿奪權,接管曹魏,此後司馬家族代魏立晉打下基礎,司馬炎篡位,魏國滅。

蜀國阿斗寵信宦官黃皓,不勤政,不納諫。因荊州孫吳殺關羽,蜀吳聯盟開始破碎。諸葛亮和姜維常年北伐中原(六齣祁山,九伐中原)耗盡國庫,軍力下降。鄧艾,鍾會伐蜀。鄧艾繞過蜀國前軍,奇襲益州(成都),此時國內空虛無軍可戰,阿斗降,蜀滅。

吳國政局動盪,國主孫皓荒淫殘暴,軍心渙散;而此時司馬炎隔江相對,招撫渡民,輕徭薄役,並在江邊安營紮寨,訓練水師。279年,攻破建業(南京),吳滅。

7、晉朝(265年-316年)

司馬懿奪權,接管曹魏,此後司馬家族代魏立晉打下基礎,司馬炎篡位,魏國滅。

西晉時期,出現了五胡亂華(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相結合,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羌,契丹,氐)。大量土地荒蕪,百姓戰死,加上天災大旱,國力極為虛弱。之後,匈奴首領大舉南侵,攻入洛陽,西晉滅。

東晉時期,主要是軍閥奪權。劉裕經過一系列戰爭,不斷膨脹軍事實力,領土面積,徹底控制了東晉朝政。最後逼迫司馬德文禪讓,東晉滅。

8、南北朝(420年-581年)

這是一個混亂時期,很復雜,參與的國家太多了(宋,梁,齊,陳,北魏,北周,北齊)。

南朝:宋,齊,梁,陳。

北朝:魏,齊,周。

楊堅輔政,逼迫靜帝禪位。

9、隋朝(581年-618年)

前期大興土木,建大興城、開鑿運河;後期又修建洛陽城、隋煬帝肆意揮霍國庫;軍事上,三次遠征高句麗,隋朝國力銳減,士兵消耗殆盡,階級矛盾加劇。

群雄割據,李密,王世充,竇建德,李淵等起兵。最後李淵攻入長安。618年,稱帝,隋滅。

10、唐朝(618年-907年)

期間有武則天政變,雖為周,納入唐。

安史之亂:府兵制遭到破壞,士兵無地可耕,逃亡。府兵制改募兵制,喪失了對軍隊的控制,將權力交給節度使。安祿山與宰相楊國忠不和,聯合契丹,突厥等民族攻入長安,奪取洛陽,玄宗出逃,軍事力量完全喪失。

地方割據。中央薄弱,地方割據,全國混戰。為了削藩,中央力量耗損一空。窮兵竇武,加劇階級矛盾,激化黃巢起義。朱溫在鎮壓起義時崛起,控制政權。907年,篡國,唐滅。

11、五代十國(907年-960年)

923年,後梁北太原晉王李存勖滅,建立後唐,地方起義。

936年後唐被契丹滅(石敬瑭勾結),建立後晉,外族入侵。

947年後晉被契丹滅,建立遼,外族入侵。

947劉知遠建立後漢。

951年郭威篡權,建立後周,政變奪權。

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北宋,

12、宋朝(960年-1279年)

北宋。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契丹,宋失去屏障,金人長驅直入。1125年金完顏家族南侵,宋軍失敗,割地議和。宋朝軍事力量大大下降,主戰大臣遭擠壓。1126年,徽欽宗被擄。1127年,北宋滅。

南宋。蒙古鐵木真在北方完成大一統,積累了雄厚的軍事實力。宋朝軍事將領岳飛被殺,岳家軍戰鬥力瓦解。由寧宗理宗開始,丞相都缺少治世之才,有的更是奸佞。1279年,崖山戰敗,陸秀夫背著八歲的趙昺投海,南宋滅。

13、元朝(1206年-1368年)

民族矛盾。瘋狂擴張實行搶掠屠城;多民族的不平等(蒙古人最高等,由北往南逐漸降低,黃河長江流域的漢族最低等),引起其他民族不滿,矛盾尖銳。統治上,因對中原(封建社會)認識不足,政治基礎薄弱,失去漢族擁護。

地方割據。張士誠,陳友諒,朱元璋等紛紛起兵,天下大亂。後期,因蒙古南移,北方草原部落乘機發展,脫離蒙古。1368年,朱元璋北伐,常遇春徐達等能征善戰,攻陷大都改為北平,元順弟北逃,朱元璋南京稱帝。

14、明朝(1368年-1644年)

經濟上因為社會進步,資本主義等萌芽,經濟發展明顯,需要更多貨幣政策以防止通貨膨脹或緊縮,當時沒有這個能力,因此農商業手工業等波動較大,阻礙了生產力進步;連年東征(出兵朝鮮抗倭,鳴梁海戰就在這時候),消耗了諸多軍事力量;

政治上,張居正改革失敗,階級矛盾嚴重;三大奇案引起政局不穩,百官變動,人才流失。魏忠賢時期,政治極為黑暗腐敗,捕殺東林黨,黨羽斗爭加劇,朝政動盪,國庫日漸空虛。軍事上,袁崇煥回京被殺,失去關寧防線;加上中原地區旱災嚴重,無糧可食。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煤山自縊,明滅。

15、清朝(1644年-1911年)

閉關鎖國,禁錮思想,科技進步緩慢;社會制度上,落後列強的資本主義制度,生產關系生產力得不到解放。

外敵太過強大(八國聯軍),列強帝國的不斷入侵一方面消耗的清軍事力量,另一方面不平等條約中割地賠款國庫空虛,喪失民族氣節,民眾大失所望,得不到群眾基礎擁護。農民階級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地主階級洋務運動,階級矛盾爆發。

西方思想與傳統思想沖擊,資本主義救國熱情空前高漲,為階級矛盾。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孫中山成立中華民國,1912年,溥儀退位,清滅。

(7)歷史朝代圖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自商朝算起約有3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4000年,自黃帝時代算起則約有4700年(中國人常說的5000年歷史是存疑的)。

有歷史學者認為,在人類文明史中,「歷史時代」的定義是指從有文字發明時起算,在那之前則稱為「史前時代」;歷史中傳說伏羲做八卦,黃帝時代倉頡造文字;近代考古發現了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3000年前至4000年前的陶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

從政治和社會形態區分中國歷史,據考古資料顯示,約在早於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時代,中原地區從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了父系氏族社會。同時,原始社會平等被打破。

而據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商朝已經開始君王世襲,周朝建立完備的封建社會制度至東周逐漸解構,秦朝統一各國政治和許多民間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並建立中央集權政治。自漢朝起則以文官主治國家直至清朝。清末,以民主共和思想推翻帝製成立中華民國。

⑧ 求中國各個歷史朝代地圖

給個信箱,給你發一個,在這貼不上。

熱點內容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
班主任培養總結 發布:2025-07-04 14:40:37 瀏覽:89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7-04 12:20:45 瀏覽:578
怎麼去掉雙下巴 發布:2025-07-04 07:30:04 瀏覽:14
男孩性教育書籍 發布:2025-07-04 06:45:07 瀏覽:727
九年級上冊歷史復習 發布:2025-07-04 04:12:15 瀏覽:952
面試體育教師 發布:2025-07-04 03:55:12 瀏覽:120
教師師德先進材料 發布:2025-07-04 03:05:55 瀏覽:487
用什麼詞來形容班主任 發布:2025-07-04 00:41:46 瀏覽: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