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七年級下冊歷史考題

七年級下冊歷史考題

發布時間: 2021-08-04 15:30:10

㈠ 七年級下冊歷史題 (科舉制)

1.進步意義:國家可以選拔更優秀的人才做官員
平民通過努力有機會進入管理階層
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
推動文化的興盛.....
2.消極影響:禁錮思想
摧殘讀書人的心靈
尤其明朝後,更多強調經典,影響
我國自然科學的發展。....

㈡ 初一下歷史試卷!

七年級歷史下冊期中測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 )1、北周外戚楊堅,奪取政權,建立的封建王朝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 )2、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是

A、巴拿馬運河 B、京杭運河 C、隋朝大運河 D、蘇伊士運河

( )3、唐朝出現「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的景象最突出的原因是兩位統治者

A、善於用人,重視納諫 B、具有雄才大略治國安邦

C、善於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 D、順應歷史潮流和人民的意願

( )4、科舉制的殿試開始於

A、武則天時期 B、隋文帝時期 C、隋煬帝時期 D、唐玄宗時期

( )5、我國封建社會歷時最長的朝代是

A、西周 B、唐朝 C、西漢 D、元朝

( )6、下列內容是唐朝與國外友好交往的史實,出現在唐玄宗時期的是

A、鑒真應日本僧人邀請,東渡日本 B、日本第一批遣唐使到中國

C、高僧玄奘西遊天竺取經 D、玄奘攜帶大量佛經回到長安

( )7、下列關於「開元盛世」的敘述,錯誤的是

A、出現於唐玄宗統治前期

B、史稱唐玄宗有貞觀遺風

C、這時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

D、唐玄宗任用富於改革精神的房玄齡等人為相

( )8、唐朝被稱為「詩仙」、「詩聖」和「畫聖」的是

①李白 ②閻立本 ③杜甫 ④白居易 ⑤吳道子 ⑥柳公權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 )9、「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作者是

A、李白 B、王維 C、杜甫 D、白居易

( )10、下列關於唐朝與少數民族交往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唐太宗和武則天,在今新疆地區先後設立了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

B、唐玄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

C、吐蕃贊普上書唐皇帝說,吐蕃與唐朝已經「合同為一家」

D、唐玄宗冊封過回紇、南詔和粟末靺鞨的首領

( )11、下列有關唐對外交往的正確敘述是

A、唐政府鼓勵各國商人到中國貿易,允許他們長期居住

B、天竺參照漢字創制了文字,在社會上至今還保留著唐人的某些風尚

C、唐太宗時,鑒真應日本邀請,東渡日本

D、唐玄宗後期,玄奘攜帶大量佛經回到長安

( )12、隋唐時期開鑿的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是

A、龍門石窟 B、敦煌莫高窟

C、雲岡石窟 D、樂山大佛

( )13、澶淵之盟簽訂雙方是

A、南宋與金 B、北宋與遼

C、南宋與西夏 D、北宋與西夏

( )14、下列各項中,不屬於宋遼之間、宋夏之間「和議」共同點的是

A、緩解了雙方的戰爭狀態

B、宋朝都需交納「歲幣」

C、導致了南北對峙局面的形成

D、客觀上有利於雙方和平共處

( )15、北宋、遼、夏、金四個政權從建立的時間排列順序是

A、北宋、遼、夏、金

B、遼、金、北宋、夏

C、北宋、遼、金、夏

D、遼、北宋、夏、金

( )16、下列關於紙幣出現的原因敘述正確的是

A、宋朝的造紙業發達

B、紙幣的製造比鐵錢製造方便

C、由於商業發展很快,攜帶鐵錢不方便

D、對外貿易中,對方不使用鐵錢

( )17、下列關於兩宋時期社會經濟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南宋時期,四川地區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B、兩宋時,從越南引進了占城稻得到推廣

C、北宋時,南方的絲織業勝過北方

D、宋朝時海外貿易超過前代,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

( )18、後來發展為著名瓷都的景德鎮興起於

A、隋朝 B、北宋 C、南宋 D、唐朝

( )19、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為

A、士大夫的提倡 B、達官貴人的需要

C、市民階層不斷壯大 D、農民的需要

( )20、成吉思汗主要功績是

A、滅亡西夏 B、定都大都

C、建立元朝 D、統一蒙古

( )21、下列敘述與回族的形成有關的是

A、回族是漢族與畏兀兒人融合的結果

B、漢族與女真、契丹等民族融合結果

C、蒙古草原的統一

D、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來中國後與漢、蒙、畏兀兒等民族融合的結果

( )22、下列對唐都長安和北宋東京相同點敘述,不對的是

A、有「市」、有「坊」,界限分明

B、城內大街小巷店鋪林立,熱鬧非凡

C、都是當時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

D、都居住著大量人口

( )23、與北宋和南宋關系類似的政權是

A、西漢與東漢 B、西晉與東晉

C、唐朝與後唐 D、西魏與東魏

( )24、我國歷史曾出現過幾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實現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是

A、封建統治者採取促進民族融合政策

B、各民族之間的長期交往

C、經濟繁榮,社會生產的不斷進步

D、少數民族大量的內遷

( )25、下列人物屬於古代蒙古族的傑出統治者的是

①完顏阿骨打 ②元昊 ③鐵木真 ④耶律阿保機 ⑤忽必烈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⑤ D、②④

二、仔細推敲,准確填空(共15分)

26、從公元581年 朝建立,到 年唐朝滅亡,是我國封建社會 時期。

27、 設進士科,科舉制度正式誕生;殿試開始於 時期。

28、 時,鑒真應日本邀請,東渡日本。

29、隋朝書法融合 的秀美和 的雄健,為唐代書法創新奠定了基礎。

30、宋朝時期,太湖流域的 、 ,成為重要糧倉。

31、宋朝海外貿易超過前代, 、 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 ,加以管理。

32、元朝時義大利旅行家 ,在元世祖來華,居住十幾年。他的《 》,描述了大都的繁華景象。

三、情境再現,體會回答(本題12分)

33、閱讀下列材料:

唐太宗貞觀23年(649年)有人口19000000
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有人口37140000
唐玄宗開元14年(726年)有人口41410000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有人口45310000
唐玄宗天寶14年(755年)有人口52910000
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有人口16900000
唐穆宗長慶元年(821年)有人口15760000

請回答:

(1)從649年至726年,唐朝人口呈現什麼趨勢?為什麼?

(2)從755年至821年,唐朝人口又呈現何種趨勢?為什麼?

(3)從上面材料人口變化中,我們能得到怎樣的認識?

34、閱讀下列材料:(本題13分)

材料1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戶) 佔全國戶口數比例 人口(戶) 佔全國戶口數比例
西漢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2 朝廷在故都(東京)時,實仰東南財賦,而吳(江蘇)中又為東南根抵。語曰「蘇常熟,天下足」。

請回答:

(1)上述能反映什麼問題?

(2)從材料上看我國古代經濟發展出現了怎樣的變化?

(3)南方經濟發展原因是什麼?

四、活學活用,解答疑難(10分)

35、簡述唐太宗的主要政績。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D A B A D C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B C D C A B C D
21 22 23 24 25
D A B B C

二、仔細推敲,准確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26、隋 907 繁榮

27、隋煬帝 武則天

28、 唐玄宗

29、南朝 北朝

30、蘇州 湖州

31、廣州 泉州 市舶司

32、馬可·波羅 馬可·波羅行紀

三、情境再現,體會回答((第33題:12分;第34題:13分,本大題共25分。)

33、(1)人口呈直線上升趨勢。經過貞觀之治,到唐玄宗時,唐朝進入全盛時期,人口增長迅速。(4分)

(2)從755年至821年,唐朝人口又呈現下降趨勢。主要由於安史之亂,生產受到破壞。再加上之後的長期戰亂,戰爭不斷,社會動盪不安,不僅人口大量死亡,而且由於中央對地方的失控,使注冊的人數也日益減少。(4分)

(3)從唐朝人口上升與下降趨勢的變化中,我們認識到只要社會安定,生產發展,人口的增長就快。反之,人口增長緩慢或出現減少的趨勢。(4分)

34、(1)從材料看,唐代南方戶口增加,數量接近北方;宋代南方人口數量大大超過北方,農業迅速發展,國家賦稅仰仗南方。(5分)

(2)隨著南方經濟發展,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從北方轉到南方。(3分)

(3)南方社會相對穩定;人口增長,勞動力增加,特別是北方農民南遷,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南方自然條件優越,有利農業發展。(5分)

四、活學活用,解答疑難

35、唐太宗的主要政績可概括為以下幾點:(10分)

①吸收隋亡教訓,勤政愛民;②善於用人,重視納諫,聚集了不少人才;③沿用、完善隋朝的官制,對國家機構做了改革和整頓;④沿用隋朝的科舉制,以進士、明經兩科最為重要;⑤輕徭薄賦,發展生產,經濟出現繁榮景象;⑥重視文化教育,大大擴充了國學的規模,擴建學舍,增加學員。⑦實行了開明的民族政策;⑧促進了中外經濟和文化交流。總之,唐太宗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總結其中五點以上者給滿分,其餘可酌情給分)

初一下學期歷史總復習資料
第2課
1.618年,貴族 建立 朝,定都 ,他就是唐高祖。
2.626年, 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貞觀」,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 ,其統治期間的盛世局面,史稱為 。
3.唐朝,前後上諫二百多次,被唐太宗比喻為「知得失」的一面鏡子的人是 。
4.唐朝沿襲和完善隋代的 制。這三省指 、 、 ,其中尚書省下設有 ,分管具體政務。
5.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備的法典是 。
第3課
1.我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是 ,她改唐為 ,在她統治期間,史稱 。
2.武則天為提高親信的地位,改變姓氏排列,把《貞觀氏族志》改為 。
3. 統治的前期,年號「開元」,政局穩定,經濟繁榮,被譽為 。
4.唐朝農業生產技術得到提高, 和 灌溉技術的發明、使用,促進了土地開發,增加了糧食產量。
5.唐朝最強盛時,疆域東至 ,西迄 ,北達 ,南抵 。
第4課
1.隋唐時期選拔官吏的制度,稱為 ,這種制度是以 作為選官標準的原則。
2.隋唐的科舉考試中常設的主要科目有 和 ,而當時人們推重 科。
3.唐人物質生活豐富多彩,在飲食方面, 習俗當時風靡全國,而在出行方面,主要靠 出行。
4.唐代從習俗風尚到思想文化都體現出 和 的特點,展示了博大開放、匯納百川與充滿創新活力的時代特色。
第6課
1.唐代中日之間的交流盛況空前,當時日本多次派往中國進行交流的使團叫 。
2.唐朝高僧 為了弘揚佛法,六次東渡日本,更是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貢獻。
3.唐代高僧 ,為了求取佛經精義,毅然西行前往佛教聖地 。
4. 是第一個系統地把天竺佛教、歷史、風土人情等記錄下來並介紹到中國的人。
5.唐代,既是國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又是國際性大都市的城市是 。
第7課
1.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 、 、 、 。
2.唐朝初年,人們從印章和拓印刻石中得到啟示,發明了 。當前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明確時間記載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印製的 。
3.唐初著名的煉丹家和醫葯學家 在他的《丹經》一書中,第一次把的 配方記錄下來。
4.唐朝末年,火葯開始運用於 。最初用火葯製造的武器叫 。
5.隋朝時由 著名工匠設計 ,是目前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單孔大石橋,被譽為「世界建橋史上的一個奇跡」。
第12課
1.「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表明兩宋時期, 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糧倉。並且當時全國的經濟重心已從 轉移到 。
2.宋代由於推廣優質水稻品種 ,使得水稻逐漸躍居糧食產量的首位。
3.宋代,人們把煤稱為 ,並且煤的開采量居世界第一。同時在金屬冶煉中, 和 不論質量還是產量,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4.宋朝中國陶瓷製作精美,暢銷世界各國,因此中國被為「 」。
5. 時期,四川地區出現的 ,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第13課
1.宋代的統治階層主要包括 、 、 ;而被統治階層包括「四民」,指 、 、 、 。
2.宋朝開國後實行重文輕武的國策, 人受到社會普遍的尊重。
3.宋朝政府將居住在城鎮的非農業人戶編定為 ,依據擁有房屋等財產的多少分為十等,單獨管理,他們成為城市居民的主體。
4.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娛樂場所叫 ,宋代城市風行的類似現代足球的運動,稱為 。
第14課
1.完成蒙古統一大業的人是 ,後來他被蒙古貴族推舉為蒙古族的最高領袖,尊稱為 ,建立了 政權。
2.1271年, 改國號為元,建立 ,定都 ,他就是歷史上的元世祖。
3.忽必烈即位之後大力推行以採用 為主要內容的改革。首先他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體制,建
立 制度,在中央設立 ,作為全國的最高行政機構,在地方則設立 ;同時他還推行 政策,專門設立管理農業的機構 ,還命人編寫一書 ,來發展農業。
4.元朝建立後,蒙古貴族實行 政策,把各族人分為 等,以達到分而治之的目的。
5.元朝時,中外交流的發展,促使了一個新的民族的形成,即 。
6.元朝統治者接受中原先進文化,提倡 ,在中央設立專門學習儒家經典的學校 。
第15課
1.北宋時期,平民 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 ,這要比歐洲早 年。
2.宋代人們發明的辨別方向的儀器叫 ,它主要運用到於 。
3.我國在唐代就發明了火葯, 廣泛運用於軍事方面。
4.元代最著名的棉紡織家是 ,她從 族人民那裡學會了先進的棉紡織技術。
5.元朝時,江南棉紡織業的中心是 ,當時人們使用的衣被原料主要是 。
第16課
1.北宋史學家 主持編寫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巨著 。
2.兩宋時期傑出的詞人主要有 、 、 。
3.北宋詞人 開創了豪放派的詞風,
他的代表作有 和 。
4.生活於兩宋之交的婉約派女詞人是 ,
她的代表作有 和 。
5.南宋偉大詞人 詞風慷慨激昂,豪邁悲涼,充滿憂國憂民的愛國豪情,他的代表作有 和 。
6.元雜劇和散曲合稱為 。在元雜劇作家中最負盛名的是 ,他的代表作是悲劇 。
第18課
1.朱元璋奪取政權後,對功臣嚴加防範,並大開殺戒,其中波及面最廣的的是 ,同時還廢除了一千五百多年的 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揮。
2.明朝為了加強專制皇權,設立了「廠衛」特務機構,這個「廠」指的是在明成祖時設立的 ,而「衛」指的是明太祖時設立的 。
3.為了樹立皇帝的絕對權威,朱元璋還設立 制度,在殿堂上任意杖打大臣。
4.清朝為了加強皇權,在 皇帝時期,中央設立了 。
5.明朝沿用科舉制選拔官吏。政府規定考試內容只許在 范圍內命題。文體叫做 。
6.明清時期,為了加強對人民思想控制,在思想領域里大興 ,實行文化專制統治。
第20課
1.1690年,在 的支持下, 借口進攻內蒙古,發叛亂動。為了維護國家統一,清朝 皇帝御駕親征,在烏蘭布通大敗叛軍。
2.18世紀中期,清朝又平定了 貴族 兄弟的叛亂,重新統一了新疆。
3.西藏喇嘛教首領 於清初到北京,受到順治皇帝的接見和冊封。後來, 皇帝又冊封了另外一位喇嘛教首領五世班禪。此後,歷代達賴和班禪都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
4.1727年,清朝開始設立 ,作為中央政府的代表長駐西藏,同達賴和班禪共同管理西藏。
5.乾隆皇帝時期,制定了有關喇嘛教活佛轉世人選的 制度。
6.清朝皇帝接見少數民族的地方是 ,它被稱為清朝的第二政治中心。
第21課
1.明代, 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此後明清都把 作為都城。
2.明清時期的皇宮——紫禁城,現在稱為 。
3.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廷建築群是 。
4.為了防備 騎兵南下侵擾,明朝先後花了二百年的時間修築長城。明長城東起 ,西至 ,全長六千多千米,無論規模、質量都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第22課
1.明代傑出的醫葯學家 ,寫了一本總結性的葯物學著作 ,它被譽為「東方醫學葯典」。
2.明代科學家 編寫的 著作,被譽為「17世紀中國科技的網路全書」。
3.中國四大名著指的是 、 、 、 。
4.《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 小說,它的作者是 ;《西遊記》是一部 小說,它的作者是 ;《水滸傳》是以農民起義為題材創作而成的,它的作者是 ;《紅樓夢》的作者是 ,它通過描寫 和 的愛情悲劇來揭露封建社會的黑暗。
5.明朝中後期,出現了以市井小民為主人公,描摹世態人情的 文學。
第23課
1.明代,明政府曾先後 次派 下西洋。
其中最遠到達的地方是 和 一帶。
2.清朝在和西方各國的交往中基本採取 政策,這種政策主要表現在對 進行嚴格的限制上。
第24課
1.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間,經濟迅速恢復,國力空前強盛,史稱 。
2.中國近代化萌芽最早出現在 。
3.19世紀初,在英國推行罪惡的 貿易後,清政府陷入了更加深重的危機。

參考答案:
第2課 1.李淵,唐,長安。2.李世民,唐太宗,「貞觀之治」。3.魏徵。4.「三省六部」,
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5.《唐律疏義》。
第3課 1.武則天,周,「貞觀遺風」。2.《姓氏錄》。3.唐玄宗,「開元盛世」。
4.曲轅犁,筒車。5.安東,安西,蒙古高原,南海。
第4課 1.科舉制,才能。2.明經,進士,進士。3.飲茶,騎馬。4.胡漢交融,中西貫通。
第6課 1.遣唐使。2.鑒真。3.玄奘,天竺。4.玄奘。5.長安。
第7課 1.造紙術、印刷術、火葯、指南針。2.雕版印刷術,《金剛經》3.孫思邈,火葯。4.軍事,火箭(飛火)5.李春,趙州橋。
第12課 1.太湖流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2.占城稻。3.石炭,銅,鐵。4.「瓷之國」
5.北宋,「交子」。
第13課 1.皇室、官僚、地主,士、農、工、商。2.士。3.坊郭戶。4.瓦舍,蹴鞠
第14課 1.鐵木真,「成吉思汗」,蒙古。2.忽必烈,元朝,大都。3.漢法,行省,中書省
行中書省;重農,司農司,《農桑輯要》。4.民族歧視和壓迫,四。5.回族。
6.儒學,國子學。
第15課 1.畢升,活字印刷術,四百多。2.指南針(羅盤針),航海。3.北宋。4.黃道婆,黎。5.松江地區,棉布。
第16課 1.司馬光,《資治通鑒》。2.蘇軾、李清照、辛棄疾。
3.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4.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聲聲慢.尋尋覓覓》。5.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6.元曲,關漢卿,《竇娥冤》。
第18課 1.「胡藍之獄」,宰相。2.東廠,錦衣衛。3.廷杖。4.雍正,軍機處。
5.四書五經,八股文。6.文字獄。
第20課 1.沙俄,葛爾丹,康熙。2.回部,大小和卓。3.五世達賴,康熙。4.駐藏大臣。
5.「金瓶制簽」。6.避暑山莊。
第21課 1.明成祖,北京。2.故宮。3.故宮。4.蒙古,鴨綠江,嘉峪關。
第22課 1.李時珍,《本草綱目》。2.宋應星,《天工開物》。
3.《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4.長篇歷史,羅貫中;施耐庵;長篇神話,吳承恩;曹雪芹,賈寶玉,林黛玉。5.世俗。
第23課 1.七,鄭和,非洲東海岸,紅海。2.閉關,貿易。
第24課 1.「康乾盛世」。2.明中後期。3.鴉片。
(我們今天考了考試,我們的歷史有幾個大分子的題目我可以告訴你:
元朝民族大融合的原因、表現和意義。
「貞觀之治」
「貞觀遺風」
「開元盛世」
唐詩,宋詞,元曲的著名詩人幾代表作)

初一下學期期中試題

一、填空題(15分,每空1分)
1.隋朝建立者是 ,隋亡時在位皇帝是 。
2.907年,節度使 廢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歷史上稱為 。
3.唐朝時期繼承了隋朝的 制和 制。
4.唐太宗時期,先後進諫200多次的名臣是 。唐玄宗統治前期,經濟繁榮,封建社 會呈現前所未有的興盛局面,史稱「 」。
5.唐朝時候,與中國有通商往來的國家有 個。日本遣唐使先後來到中國達
之多。
6.北宋王安石變法,由於 和 的強烈反對而失敗。
7.唐太宗時,中國名僧 西遊 取經。他的《 》,成為研究中亞、印 度半島等地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二、單項選擇題(20分,每題1分)
1.589年,重新統一中國的朝代是( )
A.秦朝 B.西晉 C.隋朝 D.唐朝
2.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史稱(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開皇之治 D.開元盛世
3.科舉制度正式形成於( )
A.隋文帝時 B.隋煬帝時
C.唐高祖時 D.唐太宗時
4.隋朝大運河的中心在( )
A.洛陽 B.長安 C.餘杭 D.涿郡
5.導致「貞觀之治」出現最主要的經濟條件是( )
A.社會生產力空前提高
B.人口大量增加,勞動力充裕
C.生產工具的重大改進
D.農民有一定的土地和生產時間
6.唐朝由強盛向衰落的轉折點是( )
A.天寶危機 B.安史之亂
C.藩鎮割據局面的出現 D.宦官專權
7.各國把中國人稱為「唐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鼓勵各國商人到中國貿易
B.允許各國商人定居、通婚
C.隋唐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是世界強盛國家
D.允許各國商人在中國任官
8.唐代長安城最雄偉壯麗的建築是( )
A.大雁塔 B.皇城
C.宮城 D.大明宮含元殿
9.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是( )
A.盧溝橋 B.趙州橋 C.安平橋 D.西安橋
10.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訂頒布的葯典是( )
A.《千金方》 B.《金剛經》
C.《四部醫典》 D.《唐本草》
11.在地方實行改革,將州、郡、縣三級改為州、縣兩級的是( )
A.隋文帝 B.隋煬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12.唐朝建立於( )
A.589年 B.605年 C.611年 D.618年
13.關於契丹族的興起和發展情況,不正確的答案是( )
A.原居於遼河上游一帶,北魏時,就同中原往來頻繁
B.唐朝末年,契丹人逐漸學會種莊稼、織布、煮鹽、冶鐵、建造房屋和城郭,部分契丹人 開始農耕
C.10世紀初,阿骨打統一契丹各部建立了政府稱「遼」
D.契丹建國後,成為北方一個強大的民族政權,境內生活著契丹、漢、女真、回鶻等族人民
14.「靖康之變」的後果是( )
A.岳飛遇害 B.南宋滅亡
C.出現與西晉、東晉類似的王朝變化 D.金與南宋對峙局面形成
15.唐朝時最負盛名的瓷器產地是( )
A.景德鎮 B.越窯和邢窯 C.定窯 D.鈞窯
16.第一個創制了自己的文字的北方少數民族是( )
A.回紇 B.突厥 C.吐蕃 D.匈奴
17.唐朝詩歌流傳下來的有( )
A.2萬多首 B.3萬多首 C.4萬多首 D.5萬多首
18.1141年宋金簽訂和約,南宋劃歸金的土地是( )
A.黃河以北的土地 B.長江以北的土地
C.漢水、長江以北的土地 D.從淮水到大散關以北的土地
19.唐朝時,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最傑出的使者是( )
A.晁衡 B.玄奘 C.甘英 D.鑒真
20.1125年,滅遼的政權是( )
A.西夏 B.蒙古 C.北宋 D.金

三、雙項選擇(10分,每題2分)
1.隋朝開創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舉制
2.下列史實屬於唐太宗在位時發生的是( )
A.任用姚崇、宋王景 為相 B.發動「玄武門之變」
C.善於用人,重視納諫 D.吸取隋亡教訓,輕徭薄賦,發展生產
3.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 )
A.統治者不再勵精圖治而縱情享樂
B.宦官專權、藩鎮割據
C.北方少數民族南下,中原王朝無法與之抗衡
D.唐末農民戰爭的爆發
4.金先後滅掉的是( )
A.遼 B.北宋 C.西夏 D.南宋
5.唐朝時被尊稱為「葯王」、「畫聖」的是( )
A.張仲景 B.孫思邈 C.閻立本 D.吳道子

四、名詞解釋(10分,每小題5分)
1.藩鎮割據

2.杯酒釋兵權

五、填圖題(15分)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六、列舉題(10分,每小題5分)
1.列舉出與唐友好交往的五個國家。

2.列舉北宋初期統治者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七、簡答題(25分,1小題10分,2小題15分)
1.唐朝統治初期,為什麼會出現「貞觀之治」?

2.簡述6世紀末到10世紀初,中國社會歷史處於什麼狀況?並用史實加以說明。

㈢ 初一下冊歷史測試題

一.選擇題

1.以下不屬於隋朝滅亡的原因的是

A隋煬帝的殘暴驕奢 B無休止的徭役和兵役 C農民起義的打擊 D老天爺不助隋朝

2.唐太宗時,敢於直言進諫的著名大臣是

A房玄齡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徵

3.武則天統治時期,最值得我們肯定的是

①大力發展生產 ②加強武氏家族的統治 ③重用有才能的人 ④重用酷吏,打擊政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4.唐朝的全盛局面出現在下列哪一位皇帝在位時期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則天 D唐玄宗

5.下列工具中哪些是唐朝時候創造的 ①耬車 ②翻車 ③曲轅犁 ④筒車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6.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蕭太後 B慈禧太後 C武則天 D文成公主

7.創立於隋朝,為以後各朝代相繼沿用的制度是

A三省六部制 B科舉制 C內閣制 D丞相制

8.隋唐時期政府實行科舉考試主要是為了

A樹立皇帝的威信 B選拔門第不高而有才華的人參政

C加強對教育的管理 D禁止貴族做官

9.唐朝時稱印度半島為

A印度 B波斯 C高麗 D天竺

10.唐朝時西行到天竺的歷史人物是

A鑒真 B玄奘 C唐僧 D孫悟空

11. 唐代盛行騎乘之風,其中最流行的交通工具是

A騎馬 B肩輿 C騎驢 D驛驢

12.著名的趙州橋建於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秦朝

13.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大唐西域記》 B《水經注》 C《金剛經》 D《佛經》

14. 火葯最早應用於軍事上是在

A東漢 B宋朝 C隋朝 D唐朝

15.武則天稱帝在哪一個王朝期間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6.下列封建社會的盛世局面出現的先後順序是

①貞觀之治 ②康乾盛世 ③開元盛世 ④貞觀遺風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17.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備的法典是

A《秦律》 B《隋律》 C《唐律疏律》 D《明律》

18.下列哪項不是唐朝至宋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

A南方戰亂較少 B北方人南遷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

C南方自然條件優越 D北方自然災害頻繁

19.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出現於北宋時期四川地區的

A交子 B會子 C票子 D金元券

20.生活在北宋時期東京的居民除用木柴做燃料外,還可能用

A焦碳 B木炭 C石炭(煤炭) D石油氣

21.宋代城市中的「瓦舍」是

A居民區 B小店鋪 C官府 D娛樂場所

22.行省制度即今地方行政區劃——省的前身產生於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23.元朝時,在我國形成的一個新民族是

A藏族 B蒙古族 C回族 D滿族

24.元朝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省,其目的是

A發展農業生產 B加強民族融合 C有效統治全國 D實現國家的統一

25.元朝時期最著名的紡織家是

A李時珍 B黃道婆 C沈括 D王安石

26.元朝時期棉紡織業的中心在

A浙江 B江南 C松江 D廣州

27.元朝著名紡織家黃道婆紡織所用的原材料是

A棉 B纖維 C蠶絲 D麻

28.元朝在中央設置的中書省職能相當於唐朝的

A.尚書省 B.吏部 C.門下省 D.中書省

29.如果你想查閱唐朝的歷史,你可翻閱

A《史記》 B《資治通鑒》 C《春秋》 D《左傳》

30.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的主編者是

A司馬光 B司馬遷 C蘇軾 D韓愈

31.下列人物不屬於宋代詞人的是

A辛棄疾 B蘇軾 C李清照 D白居易

32.著名的元大都就是今天的

A杭州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33.下列有關元朝民族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元朝建立前蒙古族處於分裂狀態,受到女真族的壓迫 B回族的形成,是元朝民族融合的重要事例

C元朝的統一局面,對民族融合提供了有利條件 D元朝人分四等的政策帶有民族歧視和壓迫的性質

34.明朝封建專制主義統治加強的重要表現是

A行省制度確立 B三省六部制創立 C科舉制度確立 D廠衛等特務機構建立

35.明朝時期的特務機構有 ①北廠 ②錦衣衛 ③東廠 ④軍機處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6.明朝時期仍沿用科舉制選拔官吏,叫八股取士,這種制度

A 鼓勵讀書人追求實際學問 B敗壞學風,敗壞人才

C是對隋唐時期科舉制不足之處的修正 D激勵考生開拓進取

37.中國歷史上的所謂的「文字獄」就是

A不準寫文章 B以文字或言論治罪 C抄襲別人的文章 D玩文字游戲

38. 「班禪額爾德尼」是清初統治者授予哪一個少數民族首領的封號

A回族 B藏族 C壯族 D滿族

39.明朝修建長城的原因是

A防禦匈奴 B防禦蒙古騎兵 C旅遊觀光 D保衛都城北京

40.《本草綱目》是一部

A葯物學著作 B畜牧業著作 C宗教著作 D農書

比較簡單,答案自己填吧!

㈣ 七年級下冊歷史試卷題百度文庫

七年級歷史試題
一、選擇:(每小題2分,共50分,答案寫在答題卡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科舉制度誕生和被廢除的朝代分別是( )
A、秦朝、明朝 B、隋朝、唐朝 C、唐朝、明朝 D、隋朝、清朝
2、隋唐時期,中央最高政府機構中,負責審議的是( )
A、中書省 B、門下省 C、尚書省 D、吏部
3、中國封建社會出現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在( )
A、隋文帝統治時期 B、唐太宗統治時期
C、武則天統治時期 D、唐玄宗統治時期
4、唐蕃「和同為一家」說明( )
A、吐蕃首領已接受唐政府的冊封 B、吐蕃與內地的關系不斷加強
C、唐政府對吐蕃進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D、吐蕃與漢族長期融合,已形成「一家」
5、如果想要研究唐朝時印度和西亞的歷史,最好的參考書籍是( )
A、《史記》 B、《西遊記》 C、《大唐西域記》 D、《資治通鑒》
6、宋金對峙局面最終形成的標志是 ( )
A金滅遼 B、1141年宋金和議
C、澶淵之盟的簽訂 D、金把都城遷到燕京,改名中都
7、宋朝時的主要對外貿易港口有 ( )
①、福州 ②、廣州 ③、泉州 ④、杭州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8、宋詩里的「邸店如雲屯」是形容 ( )
A、交通發達 B、商業發達 C、旅店興旺 D、娛樂活躍
9、到元朝逐漸融合而形成了一個的民族是 ( )
A、壯族 B、女真族 C、回族 D、朝鮮族
10、我國現在實行的是省級行政區劃,這種區劃最早實行於( )
A、元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1、南宋時,成為著名的瓷業生產中心的是 ( )
A、東京 B、南京 C、景德鎮 D、臨安
12、科舉制度的含義是 ( )
A、促進學校發展的教育制度 B、加快科學技術發展的制度
C、增加政府財政收入的經濟制度 D、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
13、下列四幅南宋與遼,西夏,金並立的示意圖中,錯誤的一幅是( )

14、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後,不再屬於中國的地區是( )
A、庫頁島 B、雅克薩 C、璦琿城 D、尼布楚
15、明朝時期官吏戰戰兢兢,老百姓提心吊膽。能造成這種狀況的機構是( )
A、六部 B、特務機構 C、行省部 D、內閣
16、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了( )
① 各類書籍 ② 穀物、蔬菜種子 ③ 工藝品 ④ 茶葉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楊家將的故事反映的主要內容是下列哪兩個政權之間的故事( )
A、唐朝與遼 B、遼與西夏 C、遼與北宋 D、金與南宋
18、要了解北宋開封的城市面貌,可以參看下列哪一幅名畫( )
A、《女史箴圖》 B、《步輦圖》 C、《送子天王圖》 D、《清明上河圖》
19、元朝後期,在澎湖設立管理今天台灣的機構是 ( )
A、巡檢司 B、宣政院 C、台灣府 D、中書省
20、南宋有詩人寫道「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寫該詩的主要目的是( )
A、贊美杭州的繁華 B、諷刺金朝統治者的醉生夢死
C、詠寫了西湖秀色與人的美景 D、諷刺南宋統治者的醉生夢死
21、丞相是皇帝的重要輔臣,廢除這一官職的朝代是( )
A、隋朝 B、明朝 C、唐朝 D、清朝
22、從1642-1662年獨占我國台灣的殖民者是( )
A、葡萄牙 B、荷蘭 C、英國 D、法國
23、其統治被稱為「政啟政元,治宏貞觀」的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則天 D、唐玄宗
24、隋唐兩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的( )
A、形成時期 B、首次大一統時期
C、繁榮發展時期 D、國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時期
25、下列各政權情景與南宋並存的是( )
①、北宋 ②、遼 ③、金 ④、西夏 ⑤、元朝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後人把她20餘年的統治,統稱為
2、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是 時期的 ;
3、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全國統一的封建政權是 ;
4、明朝中後期,抗擊倭寇的民族英雄是 ;
5、貞觀年間, 到天竺取經,回國後將見聞寫成《 》一書;754年, 六次東渡日本,在日本建壇受戒,被尊為日本 。
三、列舉:(10分)
1、列舉隋朝大運河的中心及南北起止點和連接海河和黃河的那一段名稱(4分)

2、列舉遼、西夏、金、南宋、北宋、元朝的建立者(6分)

四、材料解析:(共25分)
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共13分)
材料一: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
材料二: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1) 材料一中的「朕」是哪朝的哪位皇帝?(2分)

(2) 材料二中該皇帝的「以史為鏡」和「以人為鏡」的具體表現是什麼?(4分)

(3) 請你運用所學知識,舉出歷史上「水能覆舟」的兩個例子。(2分)

(4) 如何評價這位皇帝?(5分)

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共5分)
(1)這是誰的詩句?他是哪一朝代人? (2分)
(2)簡述它的主要事跡。 (2分)

(3)我們應該學習他的什麼精神?(1分)

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共7分)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戶) 佔全國戶口數比例 人口(戶) 佔全國戶口數比例
西漢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東京)時,實仰東南財賦,而吳(江蘇)中又為東南根底。語曰:「蘇常熟,天下足」。請回答:
(1) 上述材料反映南方經濟有哪些發展?(2分)

(2)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國古代經濟發展出現了什麼重大變化?(2分)

(3) 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是什麼?(3分)

五、簡答:(5分)
用史實說明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參考答案
一、選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B D D C B B C C A C D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B D C D B D B B C C C
二、1、武則天 武周政治 2、北宋,交子 3、元朝
4、戚繼光 5、玄奘 大唐西域記 鑒真 律宗初祖
三、(1) 洛陽 餘杭 涿郡 永濟渠
(2)耶律阿保機 元昊 完顏阿骨打 趙構 趙匡胤 忽必烈
四、 1)、唐朝 唐太宗
(2)、吸取隋亡教訓,強調不可過分壓榨百姓;重用魏徵等賢才,勵精圖治。
(3)、秦的滅亡,隋的滅亡。
(4)、唐太宗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制定有利於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措施,促成了「貞觀之治」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唐朝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他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但是在晚年時候驕傲自滿,大興土木,勞民傷財。
2、(1)、文天祥 南宋
(2)、組織軍隊抗元。南宋滅亡後他兵敗被俘,被囚禁在大都,始終堅貞不屈,表現出崇高的氣節,最後被殺害。
(3)、堅貞不屈、大義凜然的高風亮節。
3、(1)、唐代南方戶口增加,數量接近北方;宋代南方戶口大大超過北方,農業迅速發展,國家賦稅仰仗南方。
(2)隨著南方經濟發展,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從北方轉移到南方(或南方經濟的發展超過了北方)。
(3)南方社會相對安定;人口增長,增加了勞動力,特別是北方農民南遷,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南方自然條件優越。
五、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①三國時,東吳派將軍衛溫到達夷洲(今台灣)。②隋朝時也曾派人到台灣去。③元朝設置澎湖巡檢司正式對台灣和澎湖列島行使管理權。④明末清初,荷蘭殖民者佔領台灣,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⑤1684年,清政府設置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

熱點內容
班主任培養總結 發布:2025-07-04 14:40:37 瀏覽:89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7-04 12:20:45 瀏覽:578
怎麼去掉雙下巴 發布:2025-07-04 07:30:04 瀏覽:14
男孩性教育書籍 發布:2025-07-04 06:45:07 瀏覽:727
九年級上冊歷史復習 發布:2025-07-04 04:12:15 瀏覽:952
面試體育教師 發布:2025-07-04 03:55:12 瀏覽:120
教師師德先進材料 發布:2025-07-04 03:05:55 瀏覽:487
用什麼詞來形容班主任 發布:2025-07-04 00:41:46 瀏覽:849
吉婷老師 發布:2025-07-04 00:40:42 瀏覽:215
哪個銀行比較好 發布:2025-07-03 22:42:49 瀏覽: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