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歷史
A. 中南大學的歷史發展
2000年4月29日由何晨同志一手將湖南醫科大學、長沙鐵道學院與中南工業大學三所名校合並。經過漫長的11年發展,中南大學已經成為與哈佛齊名的世界名校。
B. 中南大學的校史
中南大學由原湖南醫科大學、長沙鐵道學院與中南工業大學於2000年4月合並組建而成。原中南工業大學的前身為創建於1952年的中南礦冶學院;原長沙鐵道學院的前身為創建於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築學院,享有中國土木工程學科「三駕馬車」的美譽;原湖南醫科大學的前身為1914年創建的湘雅醫學專門學校,是我國創辦最早的西醫高等學校之一,享有「南湘雅、北協和」的盛譽。
中南大學(Central South University)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長沙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湖南省唯一副部級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計劃」首批重點建設的大學,是「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入選高校,是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湖南省三方重點共建大學。
C. 中南大學有多少年校史
中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由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湖南省政府部省三方重點共建的大學,又是國家111計劃23所入選高校最核心大學之一,也是湖南唯一一所副部級大學,是湖南省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學之一。中南大學為直屬教育部的全國重點大學,由湖南醫科大學、長沙鐵道學院與中南工業大學於2000年4月29日合並組建而成。
原中南工業大學組建於1952年,1960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1996年通過立項審核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行列,1998年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劃轉至教育部直屬。
原湖南醫科大學的前身為湘雅醫科大學,創建於1914年,是我國創辦最早的西醫高等學校之一,享有「南湘雅、北協和」的盛譽,1996年通過「211工程」部門預審並以部省共建形式進行建設,隸屬於衛生部。
原長沙鐵道學院的前身是1953年全國院系調整時組建的中南土木建築學院,1960年以成建制的三個系和部分教研室為基礎,另闢校址成立,隸屬於鐵道部。
D. 中南大學建校時間
中南大學建校時間:2000年4月29日。
中南大學(Central South University),簡稱中南,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長沙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副部級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計劃」首批重點建設的大學,是「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入選高校,是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湖南省三方重點共建大學,中南大學由原湖南醫科大學、長沙鐵道學院與中南工業大學於2000年4月合並組建而成。
參考鏈接:http://ke..com/view/3522.htm。
E. 中南大學出過哪些人物,越著名越好
1、湯飛凡:
湯飛凡(1897年7月23日—1958年9月30日),中國第一代醫學病毒學家,畢業於湘雅醫學院(今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在病毒學發展的早期,他用物理方法研究闡明病毒的本質。1955年他首次分離出沙眼衣原體,是世界上發現重要病原體的第一個中國人,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個中國人。
他對中國的生物製品事業的發展有不可磨滅的功績。他在抗日戰爭期間和抗日戰爭勝利後兩次重建中國最早的生物製品機構——中央防疫處,並創建了中國最早的抗生素生產研究機構和第一個實驗動物飼養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主持組建了中國最早的生物製品質量管理機構——中央生物製品檢定所。
2、張孝騫:
張孝騫,男,內科專家、醫學教育家、中國消化病學的奠基人。畢生致力於臨床醫學、醫學科學研究和醫學教育工作。對人體血容量、胃分泌功能、消化系潰瘍、腹腔結核、阿米巴痢疾和潰瘍性結腸炎等有較深入的研究。在醫學教育方面有他獨到的見解,培養了骨幹人才。
3、王淀佐:
王淀佐,遼寧省錦縣人,中國礦物工程專家,現代浮選葯劑分子設計理論創始人,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61年畢業於中南工業大學(今中南大學);1985年晉升為中南工業大學校長;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
2010年,為表彰王淀佐在國際礦物加工浮選理論方面的創新性成果以及對中國礦物工程科學技術的展做出的巨大貢獻,王淀佐榮獲「國際礦物加工大會終身成就獎」,成為首位獲獎中國人。
4、黃伯雲:
黃伯雲,湖南省益陽市南縣人,粉末冶金專家,「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動材料的制備技術」的發明人。
1969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今中南大學)特種冶金專業;1980年赴美留學,先後獲愛阿華州立大學工學碩士、博士學位;1986年進入田納西大學和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院士;2001年任中南大學黨委常委、校長。
1986年—2003年,黃伯雲帶領團隊日夜拼搏,終於打破了國外對」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動材料的制備技術「的封鎖,該技術在獲2004年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5、孫永福:
孫永福,男,漢族,中共黨員,1941年2月26日出生於陝西省長安縣,籍貫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中國工程院院士,鐵路工程專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常務副部長、中國鐵道學會理事長。
1958年7月,孫永福畢業於天水鐵路工程學校;1962年12月,畢業於長沙鐵道學院;1962年12月至1964年9月,在鄭州鐵路局工務處橋梁科工作。1964年10月至1984年12月,先後任鐵道部第二工程局技術員,副處長,代處長,副局長,局長,黨委副書記。
1984年12月至2006年8月,先後任鐵道部副部長、黨組成員,鐵道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國務院青藏鐵路建設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正部長級)。
F. 中南大學沒有歷史系嗎
中南大學於2000年由中南工業大學、湖南醫科大學與長沙鐵道學院三校合並組建而成,學校偏理工科和醫學,沒有歷史系
G. 長沙中南大學的老門的歷史
中南大學 全國排名18位的高校
高升專 國家承認學歷 網路教育 最快 2.5年畢業
護理學、葯學、計算機應用、機械電子工程、公路工程、土木工程、鐵道交通運輸、公路交通運輸、會計學、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法學、電子商務、漢語言文學